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云云古代悠闲生活-第1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此时贾小茹羞涩的低着头站在贾夫人的身后跟着迎接客人,她感觉的李青木炽热的目光,情不自禁的抬起了头,看到李青木有些傻愣愣的看着自己,却是忍不住轻轻的笑了下。
而李青木看到贾小茹就一个念头,那就是“终于见到她了,她笑了,她真的笑了!”随后不知道怎么的,他也跟着傻乎乎的笑了。
这两人的互动,怎能瞒住的在场的众人的,李大看到自家二弟此时这种傻样,心里不禁笑骂一句,“没出息的。”
伸手拽了拽李青木的衣袖,他才猛然间回过神来。想到自己刚才的样子,脸腾地一下红了起来,他又有些着急,怕别人因为这样误会了贾姑娘,给她带来麻烦,手心里情不自禁的有些出汗了。
贾大华看着这两个孩子之间的互动,心里松了一口气,果然他的没猜错,这青木肯定是待见自家小茹的,这样以后小茹嫁过去有夫君的疼爱,日子也能过的幸福了,自己也算不辜负了如意的托付了。
而罗氏看着李大家的三口人,心里有些惊讶,本来以为是土包子呢,没想到见到真人比她想的好不少,穿衣打扮也没有那么村气,相反看着穿戴都是苏州城的好样式。她不禁皱了邹眉头,难道当初老爷在李家的家世上,对她有所隐瞒吗?
那也不对啊,自己知道了消息以后,就怕老爷隐瞒,还派人去调查过一番呢,这李家确实是房屋无几间,田无几亩,而且前几年穷的都吃不起饭呢。
都吃不起饭的人了,怎么能穿戴这么好的衣服呢,那妇人头上的一根金簪就能买上好几亩的。看来今天这李家人的行头肯定是为了充门面的,应该是借的或者租的了。
想到这罗氏看着李大三人的目光不禁尽是轻蔑,要不是顾忌着老爷在跟前,而且还有金老爷的面子,她都想甩脸子走人了。
一窝穷光蛋,还配让她亲自招待吗?老爷也真是的,为了给那贱丫头做脸,还特意请了金家老爷过来见证,也不看看对方是什么人,用的着这么给他们面子吗?
罗氏这么想着,脸上的神色已经带出了几分,不过李大和胡少梅早就知道她跟贾小茹不对付,肯定不会热情招待他们的,所以也没当一回事,大不了以后跟罗氏少接触就行了。
众人进屋分宾主落了座,此事李青木看到贾小茹以后,脑袋已经有些不好使了,他根本没想明白今天为什么会来着,为什么贾家人会来招待他们,为什么会见到贾姑娘。
他只想趁此机会,好好的看看贾姑娘,好好的珍惜跟她在一个屋檐下的时光。
“哈哈哈,这就是小茹了,小茹啊,还不赶紧给李大贤侄和侄媳妇见礼啊!”贾大华指着贾小茹道。
贾小茹闻言面色绯红,在丫鬟的搀扶下,轻移莲步走到李大和胡少梅面前,优雅的见了个礼“小茹,见过李大哥、李大嫂了。”
“好,好,免礼!”李大道。
“真是个水灵的姑娘,这是大嫂给你的见面礼,你可别嫌弃粗鄙啊!”胡少梅从手腕上拔下一个水头的很好的翡翠镯子,拉过贾小茹的手给她戴在了手上。这是玉镯子是胡少梅的陪嫁,胡家的条件不错,所以这镯子也能拿的出手。
其实这种事情本应该是做母亲的该做的事情,但是李青木没有母亲,长嫂如母,所以都是胡少梅这个进门没多久的新媳妇,代替亡母,做了母亲该做的事情。
贾小茹接过了礼物,又拜谢了胡少梅“多谢大嫂,小茹很喜欢的。”
“喜欢就好,喜欢就好啊。”胡少梅笑道。
坐上的罗氏,也撇了一眼那个玉镯子,发现水头是不错,但是也就值不了多少钱,心里不禁更鄙视了,只拿这么一个破镯子当聘礼了,不过贾小茹的婚事不同面,也是她乐见其成的,所以她心里虽然鄙视,但是还是高兴的。不过她根本不知道人家早已经送过一盒子价值连城的琉璃珠当聘礼了。
贾小茹给众人见过礼以后就退下了,这种场合,她一个女子也只能出来见个礼,不能多待的。
李青木刚才一直满心满眼的都是贾姑娘,至于厅上发生了什么事情,他一概不知道,此时见贾姑娘退下了,心里满满的都是失落。
直到看着贾姑娘的身影消失无踪以后,他次突然醒悟过来,今天的情形好怪异啊,就像是来相看似得,而且贾姑娘还给大哥和大嫂见了礼,大嫂还给了她见面礼呢。
电光火石间他想到了什么,猛一下子转头看向一旁坐着的大嫂,只见大嫂满含深意的对他点头笑笑,仿佛在说“你终于醒悟过来啦!”
第264章 这次才是换帖
李青木一瞬间感觉自己被巨大的惊喜充斥这全身,但是他这会儿又没得到确切的消息,只是自我的一种感觉。
他又怕是自己多想了,整个人一直在挣扎中度过,想张口问问大哥和大嫂吧,但是现在的场合好像又不合适。
他怕万一真是他想的那样,那他这会儿岂不是要好好表现啊,可千万别砸了锅啊!想到这李青木不禁正襟危坐起来。
众人说了一会儿字话,到那时大多都是贾大华、金有财和李大三人在说话,别人都只是听着。
就在此时李大冲着胡少梅使了个眼色,胡少梅便从怀中掏出一个大红的帖子,李青木一眼认出来那是自己的庚帖,上次他还因为不想定亲的事跟林氏抢过呢。胡少梅把那庚帖递给了李大。
李大站起身来把庚帖送到金有财跟前“金老哥,这是我家二弟的庚帖,您请过目。”
其实今天是就是李、贾两家约好了交换庚帖的日子,只要这帖子一换,两家的的婚事就算是真正的定下来了,从此以后两家就是准亲家了。
这个时代有些人家交换庚帖只需要媒人从中传递就好,但是一些大户人家为了表示重视都是需要当面换帖的,所以他们才约了今天过来贾家换帖,而这金有财今天就是充当媒人的角色的。
贾大华见李家已经拿出了庚帖,便从旁边的下人一直捧着的托盘里,也拿出了一张大红庚帖,然后也交到金有财手中道“金老哥,这是小女小茹的庚帖,请金老哥费心了。”
金有财拿着两张庚帖都仔细了看了看,然后笑道“好。很好,那我就等着喝喜酒了,我这媒人钱你们可别忘了啊!”然后便把两张庚帖互相交换。又送回到两方的手里。
此事李家拿的就是贾小茹的庚帖了,而贾家也拿了李青木庚帖。等到二人成婚时,写了婚书以后,才会把庚帖再还回来。
整个换庚帖的过程,李青木心跳如雷,他感觉要不是他死死的压制着,那颗心都快要跳出来了。此事他就是再傻,再魂不守舍,也知道今天是来干嘛来了。他完全不敢相信今天发生的事情是真的。他感觉自己像是在做梦似得。
李青木这种似梦非梦的状态一直维持到他们从贾家出来,做梦似得的跟贾家人道别,跟金有财道别,然后梦游一样的爬上了马车。
上了马车以后他还一直保持着一种傻乐的状态,胡少梅见状笑着对李大道“石头哥,你看这青木莫不是高兴的傻了。喂,二弟,二弟你醒醒,我这刚给你说下了亲事,你只顾自己傻乐。都还没好好谢我呢!”
李青木被胡少梅这么一说,却突然伸出右手,对着自己的右脸狠狠的扇了一巴掌。“啪”的一声非常清脆的响声在车厢里回荡。这一下子把李大和胡少梅吓的不轻。
“啊,青木,你这是怎么了啊,你别吓我啊!”胡少梅紧张的,她心里有些愧疚,他们不应该瞒着二弟的,本来说是给他惊喜的,此事怎么看着像是惊吓啊。
“二弟,你没事吧?”李大也紧张的道。
“哈哈哈。好疼啊,好疼。我这不是做梦啊,是真的疼啊。大哥、大嫂我真不是在做梦啊!”李青木突然高兴的拉着李大道。
李大和胡守梅见他这样的都是又好笑又好气,李大禁不住伸手在李青木后背上给了两巴掌“瞧你那没出息的样子,定个亲不知道自己姓什么啦?”
“多谢大哥,多谢大嫂,你、你们怎么知道我的想法的?”李青木自己打了自己一巴掌已经醒过神来了,便有些不好意的问家里人怎么会知道自己倾慕贾姑娘的事情。
回来的一路上胡少梅便把事情一五一十的跟李青木说了一遍。李青木听闻最近家里人和若云为了他的事情费了这么多心,私底下做了这么多事情,也不禁一股暖流在心。郑重的拜谢了大哥和大嫂,尤其是大嫂,他暗暗下定决心以后一定要尊重和孝敬大嫂。
而若云这边刚跟楚子恒带着天儿和明哥儿还有唐家的坚哥儿,从工地上视差回来。自从唐步坚来了以后,天儿和明哥儿的二人组,就变成了锵锵三人行了。
这三个孩子正是调皮的时候,现在有了作伴的更是上墙爬北的,福园都快盛不下他们了,幸好每天他们都安排了功课,不然玩的更疯了。
三人早起来是一块儿练功的,上午天儿和明哥儿跟着银震和楚子恒学习文章,坚哥儿跟着父亲和叔祖学习唐家的传承技艺,晚上又要自个练习内功,只有下午的工夫是他们玩闹的时间。
若云看他们几个孩子这么小每天都要学这么多东西,所以下午他们玩耍的时候,若云也就放任他们了。
今天银震早下了会儿课,才能带他们去工地上看看。几人刚进了门,就见牛伯的门房里闪出一个人来,见到若云倒头就便跪。
若云定睛一看,原来这人是李青木,记得今天是他们去换庚帖的日子,看来这会儿是已经办好了事情回来了。
“青木叔,你这是干嘛,赶紧起来!”若云上前一把扶起李青木。
“若云你让我给你磕个头吧,我是一定谢谢你的。”李青木知道了自己的能定亲的原因,都是若云给起的作用,此时就在这里巴巴的等着谢过若云呢。
“你这么见外干嘛,除非你不把我当自己人。”若云责怪道。
“你别生气,那我不跪了,不过这事情我记在心里了。”李青木说道。
见他坚持,若云也没说什么,只是说“青木叔,怎么样啊,婚期定下来了吗?”
青木闻言脸色上飘上一丝暗红,然后不好意思的道“我爹说,回头找人算几个好日子,让贾家那边挑一挑,不过都是在今年的。”
“哎呀,看来今年,我们又要迎接一位新婶婶啦。”若云调笑,后面的丫鬟们也跟着她起哄。
李青木被说的面红耳赤,赶紧择路而逃了,“那什么,若云,我去工地上看看啊,今天都请假一上午了。”说完就慌慌张张的跑走了。
后来李家找人看了几个好日子,贾家挑了八月初八这天,也就是说离现在刚好还有不到半年的时间。
李青木的亲事定下来以后,人们眼见着他每天乐呵呵的,人比以前不知道精神了多少倍,工作上更加的卖力了,听说为了跟贾姑娘有共同语言,他还开始学认字了,有时候还会跑来请教楚子恒和银震呢。
若云知道后不禁感叹,爱情的力量果然是巨大的,让一个二十年大字不识一个的人,都开始认字了。不过这是好的一方面,以后他当了厂长免不了要看文件和签字的,识字对他来说百利而无一害。
而李青木开始识字以后,居然也带动了李青秀,因为她发现如果二哥识了字,那家里除了爹,就剩她自己大字不识一个了,这让她觉得倍感压力,便开始跟着她大嫂还有秋叶认字了。
胡少梅以前在家里是的识的一些字的,不过也认字不多,没多久就教不了小姑子了,最终变成了秋叶成了她们两个人的老师了。
若云看着最近大家学习气氛这么浓厚,就在家里办了班,每天晚上一个时辰的课,让秋叶和识字的冬青来教家里的下人们认字和算术,不强求,全凭自愿去学的。
没想到若云低估了古人的求知欲望,在他们看来,读书识字那是一件非常神圣和崇高的事情,只有有钱人的孩子才能拥有的机会,现在家里居然给他们提供这次机会,除了那些已经年纪大的下人,剩下的人都是天天抱着一颗崇敬的心情去学习的。
连带着秋叶和冬青这几个小老师在下人们的地位也水涨船高,人人见了都恭敬的称呼一声“夫子。”
就这样又过了一段时间,厂房那边经过一把半月的施工,工程已经大致完工了,开始做一些收尾工作了,估计再有个五、六天就能完全完工了。
既然厂房已经建好了,那现在的当务之急就是开始招工了。
早在加工厂刚开始施工的时候,这边的动静这么大,每天来来回回的过好多车,拉好过材料,就有人打听是怎么回事。一听是建造加工厂的,就有一些有成算的人开始琢磨,建这么大的加工厂,这以后应该是要招工的,所以一些人过完了年,就没有外出远走打工,而在在附近找些零工,等着这边的消息。
如果能在家附近干活挣银子,谁还愿意别井离乡的那么远去打工啊。古代的信息又不方便,家里出个什么事都不知道。
还有一些李家的人,也打听到了李大那里,李大就对他们说,确实是要招工的,但是具体情况还不知道,以后招工的会会提前通知的。所以不少人就开始等着这边的消息呢。
若云和唐家叔侄和几个厂长商量了一些招工的人数,预计木器厂第一批需要招工五十人,剩下的三个厂子都需要招工三十人。那么现在有四个厂子总共需要招工一百四十人了,其中需要男子一百一十人,女子三十人。
第265章 招工要求
几个分厂的厂长也都定下来了,铁铁匠毫无例外的做了铁器厂的厂长。木器厂因为人多一些,任命了郑木匠作为厂长,冯木匠比较老实一些,便做了副厂长,协助冯木匠的工作。组装厂的厂长大家都知道了任命的李青木。
针线厂的厂长的任命人选上有些复杂,因为这针线班子这一块儿最早是冯老实的媳妇张氏在主事的,她也一直做的不错,但是已经任命了冯老实作木器厂的副厂长,现在再让张氏做了针线厂的厂长的话,那他们家在整个加工厂的权力就有些大。
关键是冯木匠一家不是她最初的班底,而是苏彻送过来的人,受过精英教育的若云不能让这种隐患存在,最后考虑再三任命了刘嬷嬷作为针线厂的厂长,任命张氏和胡少梅分别为针线厂的副厂长。
这样权力得到了平衡,刘嬷嬷平时不需要经常去厂子里,她只需要用对张氏和胡少梅负责就好了,张氏那里平时又有胡少梅这个大管家夫人牵制着,想来针线厂这边就没什么问题了。
胡少梅没想到自己还能当上针线厂的副厂长,不过她自己最有自信的就是女红针线这一方面了,对于一些玩具的制作和设计上她也有自己的一些想法,此时若云给她提供了机会,她倒有点跃跃欲试的,推脱了几句就欣然接受了。
而悠然居加工厂招工的具体要求也出来了。
要求男子年龄在十四到三十岁之间,身体健康无疾病,无不良嗜好,有、无手艺都可,有木匠、铁匠或者其他手艺者可优先录用。
女子要求年龄在十四到四十岁之间,身体健康无疾病。需要精通针线和女红,来应聘者要带着自己的绣品来检验,如果手艺精湛者可放宽年龄限制。
以上人员一经录用均可管吃管住。每天上工五个时辰(十小时),中午可有半个时辰用餐时间。每旬可休息一日。
试工期为三个月,试工期间每月最低三百文月钱,过了试工期根据工作岗位不同月钱也不同,最低四百文,最高五两银子。
如有意向者可于三月二十一日辰时初刻(早上七点左右)到西山村西山脚西的悠然居加工厂进行面工。
若云没有像以前你看的那些穿越小说里写的那样按照现代那些作息时间安排个工厂的作息,什么每天工作八小时啦,什么周六日双休啦,她觉的那都是太理想化了。根本都不符合现在的民情。
现在的人每天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每天劳作基本上达到了十二个小时了,如果若云安排每天八小时,那剩下的时候他们无所事事的,只会让一些人惹是生非,不利于集体管理。
而且如果说每天上工那么短的时间,就能挣那么多的钱,无异于让一些不事劳作想想占便宜的有心了念想,有些人工厂的目的就不纯了,若云可不想自己的工厂里招来这么一批人啊。
其实就是在现在的时候。大多数工厂也做不到八小时工作日和每周双休的,工人们也都有需要加班,有的工厂管理正规的话。工人加班会发加班费,但是好多小工厂根本没有加班费这一说,老板只会让你在限定的时间内完成多少任务量,才会有工资。
所以就连在现代都不能实现的事情,在古代就给更不能实现了。
在这里有一些学徒工十几年也是领不到工钱的,不给师傅交拜师的钱就差不多,有的甚至在师傅或者东家家里做牛做马,干的下人的一样的活呢。
所以若云这里不但试工期就有工钱领,而且还管吃管住已经很人性化了。在这个时代也算是高福利的工作了。
唐云成让人把这份招工启事抄写了很多份,在镇上和附近的几个村里。还有一些重要的路口都粘贴了一份,然后让一小厮站旁边给大家解释。为啥了还要跟着人啊,原因很简单,因为这里的人大多数都不识字的!
果然这份招工启事在这一带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大家奔走相告,“听说那个悠然居加工厂招工呢,不但管吃管住,而且还试工期还给那么高的月钱呢,关键人家不要手艺,赶紧去看看吧。”
有的附近的人甚至亲自跑了加工厂来打探。此时的加工厂已经建造完成了,只留下一部分人在整理路面和打扫卫生,还有搬运设备和工具。
这些人来打探的人远远的看着这么大一片厂子,而且都是新盖的房子,不禁都好大啊,好新啊,而且这厂子看起来真漂亮啊,心里更大家想来面工了,便忍不住拽住一个干活的的人打问打问。
被拽住的那人是福园派来打扫卫生的下人,叫福平,是后来采买的小厮。见有人问,就给他们指了指,这是厂房,那里是男子宿舍,那里是女子宿舍,还有看到后面那一排小院了吗,那是给管事们住的,不过你要是在厂里干够了六年,就有资格分一套了。
打问的人看着福平指着的那一排排建造的新房子还有那精致的院子,瞪大了眼睛,“这么好的房子,真、真的是给工人们住的?”
“那还有假,咱们家不都说了管吃管住的吗?一天三顿饭也不会少了,而且三天还会让吃一回大肉的。”福平骄傲的道,他们在福园可是每天天都能吃上一顿肉的,看来主子们还是比较重视他们的,他一股荣誉感油然而生。
要知道平时的百姓一年也就能吃上几回肉,三天吃一回肉对他们来说太有诱惑了。那人闻言,“嗷”的一下子就跑了的没影了。
把福平吓了一跳,福平不明白这人刚才还好好的怎么一下就跑了呢,自己也没说什么啊?想了半天福平没想明白这人到底怎么了。想不明白就没继续想,福平就这接着干活了。
其实这人是知道了这好消息以后,激动的,他想赶紧跑回家跟家里人商量来面工的事情,不过这么好的事情也只能跟家里人还有家里的亲戚说了,不然知道人越多,他的竞争对手越多,到时候万一选不上自己怎么办啊!
回去以后就悄悄的把自己打探来的消息跟家里人说了,然后除了跟几个亲近的亲戚别人都没敢说。
不过他只想着只告诉亲戚朋友的,但是他没想到亲戚朋友还有别的亲戚朋友,他们也想着这么好的事情只告诉自己的亲近的人。
他媳妇偷偷告诉了娘家人,他到大嫂和弟妹也偷偷告诉了娘家人,结果媳妇的娘家嫂子、弟妹又都偷偷告诉了娘家人和亲近的人。
这么一来事情还是传了出去,大家都知道了,去这悠然居上工住的是敞亮通透的新房子,而且还是一天三顿饭的(这会儿大多是穷人家都是一天两顿饭的),三天还有一顿大肉吃呢。
重要的是如果好好的干够六年以后还给分房子呢,这让好多在家里不堪忍受婆婆、妯娌欺负但又没本事分家的媳妇们看到了一丝曙光啊。如果能在悠然居好好的干够六年,不但能自己攒下私房,而且还能分到房子,以后就能自己过松快日子了。
就连西山村的村长李满树听到消息都跑了找若云,问她能不能给自己村里一些名额。
这个若云没有异议,毕竟她在西山村住着,唇亡齿寒的道理她还是懂的。西山村在她的带动下强了、富裕了,村民才能更好的维护她。
所以她就跟李满树说,让他整理出一个名单来,如果这些人没有什么大问题就可以录用,同等条件下西山村的人都有优先录取的资格,不过仅限于西山村本村人,如果是村人的亲戚或是外嫁的女儿家那就不行了。
李满树闻言乐意的点头,他只在意村里的事情,毕竟他是村长也是族长,古人的心里都有那么一丝想要振兴家族的责任感。
至于那些亲戚们的事情他才懒得管呢,村里各家各户的亲戚多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