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乱世英雄-第1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罗耀武苦笑了一下,他问的可不是这个问题。
        “管元山还在北京的时候,就拿你没办法,也没人可以顶替你。现在他在成都,更不可能对你构成威胁。再说了,北京危在旦夕,而你是守住北京的唯一希望,就算管元山想对付你,也要等到北京保卫战之后。”
        “我说的不是这个。”罗耀武不得不提醒刘诚志。
        “那是什么?”刘诚志愣了一下,随即苦笑着摇了摇头,说道,“你说的是游击队的事情?”
        罗耀武点了点头,表示就是这个意思。
        “别抱太大的希望,毕竟连元首都无法完全接受游击队开出的条件,现在轮到管元山当家做主,更应放理智一点。”
        “这么说来,就是没得谈了?”
        “你还想怎么谈?”刘诚志看了罗耀武一眼,说道,“能谈的,已经谈了。以目前的情况,守住北京为第一要务,如果游击队仍然在基本问题上讨价还价,以管元山的为人,肯定不会太客气。”
        “你是说……”
        “不管怎么说,你还是先管好自己的事吧,别参合游击队的事情了。”
        “刘总,你说我能撇得开吗?”
        刘诚志皱起了眉头,罗耀武这话明显软了许多。
        “敌后游击队是在我的坚持下成立的,而且大部分游击队都是在得到我的支持之后,才有了今天的成就。你说,如果管元山准备拿游击队下手,会放过我吗?”
        “你怕管元山对付你?”
        “不。就像你说的,就算管元山要对付我,也不会在这个时候下手。”
        “那你担心什么?”
        罗耀武咬了咬牙,说道:“你我都知道,能不能守住北京,游击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有人在这个时候出来捣乱,就算你我有三头六臂,恐怕也无力回天了。”
        刘诚志长出了口气,神色顿时黯淡了下来。

  (。。)

    卷一 时势英雄 第十一章 内忧外患
     更新时间:2011…3…26 13:45:38 本章字数:3722

        第十一章  内忧外患
        罗耀武回到司令部之后,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让那几个留下来谈判的游击队长连夜返回敌后游击区。为了保证他们的安全,罗耀武还让叶振邦亲自送他们前往外围战线,并且联系了游击队,让他们派人前来接应。
        狄劭康被美军炸死,相当于一次十级地震。
        虽然中国当局没有立即公布这一消息,美军也无法肯定炸死了狄劭康,但是中国最高领导层发生的变化,就足以对战场局势产生重大影响。
        第二天,也就是七月二十三日,管元山的全权代表就到了北京。
        虽然在事发之后召开的紧急会议上,最高统帅部通过了集体表决,由刘诚志全权负责北京的作战防御,并且授予刘诚志负责行政工作的特权,因此管元山派往北京的全权代表,只有建议权,没有决策权。但是谁都知道,管元山已经是中国的最高领导人,只要扳倒几个狄劭康的死忠,就能掌握大权。在此情况下,管元山的全权代表就不仅仅是个监督者了,刘诚志也不可能不把他放在眼里。
        说得直接一点,管元山如此积极,就是想掌权。
        派遣全权代表前往北京,足以证明管元山的野心。这一人事安排,还非常清楚的反映出了管元山玩弄权术的手段。
        名义上,刘诚志仍然是北京防御作战的最高指挥官,因此要为北京保卫战负全责。
        如此一来,如果中国军队没能守住北京,最大的责任人就是刘诚志。因为像陈必时与罗耀武这样的战区司令都与刘诚志关系密切,所以只要管元山扳倒了刘诚志,陈必时与罗耀武就没有了靠山。
        由此可见,管元山对守住北京并不抱多大希望。
        事实上,一直以来,积极主张迁都的就是管元山。特别是在阜锦会战之后,管元山就在积极活动,游说其他高层领导,让他们赞成迁都提议。为了扩大声势,管元山甚至在多个场合宣布,北京并不是一座容易防守的城市,随着关外防线相继沦陷,守住北京不但要付出巨大的代价,还没有多少希望。
        甚至可以说,为了达到这个目的,管元山做了很多见不得人的事情。
        别的不说,阜锦会战之后,罗耀武一再要求为东北军提供主战装备,而且在最高统帅部的会议上,狄劭康也答应为东北军提供支持。可惜的是,直到突出部战役打响,东北军都没有能够获得足够的主战装备。事实上,在阜锦会战之前,也就是彰武会战后,东北军就没有获得像样的补充。
        当时,负责内政的正是管元山。
        虽然没有证据证明,管元山在军事后勤上做了手脚,故意压下了补充给东北军的主战装备,但是有理由相信,管元山确实想这么做,想通过这个办法打压罗耀武,让罗耀武失去发言的资本。
        比如,在东北军急需补充的时候,大批运送到北京的作战装备被第三十八集团军与第二十七集团军截留下来。要知道,在阜锦会战之前,华北地区没有受到严重威胁,根本没有必要刻意加强首都卫戍部队。
        事实上,管元山与罗耀武本来就水火不容,因此他有打压东北军的动机。
        不管怎么说,在守卫北京的问题上,管元山是个彻头彻尾的投降派。在并不指望能够守住北京的情况下,管元山自然不会与刘诚志争权,反而会利用这个问题,把责任全都推到刘诚志身上,借此打垮刘诚志。
        别忘了,在狄劭康之后,刘诚志成为了管元山最大的障碍。
        问题是,谁也不能保证东北军一定守不住北京。
        事实上,到了七月下旬,美日联军还没有发起地面进攻,而中国军队的战斗力却在逐日递增,东北军守住北京的希望也越来越大。甚至可以说,就算管元山掌权之后,继续刻意打压东北军,也无法阻止东北军死守北京。
        受此影响,管元山自然得多考虑一点。
        如果东北军守住了北京,刘诚志与罗耀武无疑将成为最大的获益者。特别是罗耀武,到时候获得了“民族英雄”的光环,恐怕谁也不敢动他。
        这里就看得出来,管元山在这个时候派一个全权代表的重要性了。
        只要有这个代表在,那么东北军在北京打了胜仗,管元山就能从中获取好处,甚至能够让他人相信,他才是保卫北京的最大功臣。
        达到这个目的之后,刘诚志与罗耀武的影响力必然大大降低。
        也就是说,不管北京保卫战的结果如何,管元山都能从中获得好处,而关键点就是他派往北京的全权代表。
        如果说刘诚志与罗耀武不明白其中的玄奥,显然没有人相信。
        收到管元山派遣全权代表到北京督战的消息后,刘诚志就知道,这个一直很有野心的高层领导终于在没有了束缚之后开始行动了。
        不得不承认,在中央呆了二十多年,让刘诚志成为了一个老好人。
        事实上,这也是绝大部分高级将领回到中央,参与政治决策之后的必然结果。毕竟军事将领表现出过于明显的政治野心,会对所有领导人产生影响,结果绝对不会好到哪里去。从明哲保身出发,刘诚志再有野心,也得有所收敛。也许前几年不会有多大影响,可是二十多年下来,不对他的性格产生影响才是怪事。
        与刘诚志相比,罗耀武绝对是锋芒毕露。
        虽然受出身影响,罗耀武从小就生活在斗争的环境中,但是常年呆在部队里面,而且长期在基层工作,让罗耀武更有野性。当然,指挥部队作战一年多,更加激发起了罗耀武的本能,让他成为了一个彻头彻尾的军事统帅。
        二十三日晚上,在刘诚志招待管元山全权代表的时候,罗耀武就大发脾气,搞得气氛非常紧张。
        吃过晚饭后,刘诚志让警卫员把罗耀武留了下来。
        亲自送走管元山的全权代表之后,刘诚志才单独见了罗耀武。
        “刘总,我知道不应该发火,但是你也看到了,那家伙是个什么德行。”
        刘诚志苦笑了一下,说道:“现在说这些还有什么用呢?”
        听到这话,罗耀武就低下了头。他知道,在晚宴上发火,只是解一时之气,结果却拖累了刘诚志。
        “我知道你在想什么,事实上,我比你还清楚你在想什么。”刘诚志点上了香烟,显得有点烦躁。“管元山的意图很明显,那就是控制军队,解除我们的武装。你也知道,管元山一直认为我们不应该死守北京,所以对他来说,能不能守住北京,都没有多大影响。如果从个人利益出发,恐怕他并不希望我们守住北京。”
        罗耀武点了点头,表示明白刘诚志的意思。
        “也许,管元山还有别的打算。不管怎么说,就算守不住北京,成都也没大碍,至少短期内不会受到威胁。可是对我们来说,北京就是最后的防线。你比我更加清楚战场局势,如果我们在北京战败,就算活着逃了出去,不但会成为千古罪人,恐怕管元山也非常乐意送我们一程。”
        “我明白,所以我才发火。”
        “明白就好,明白的话,你就应该知道,眼前的当务之急就是守住北京。不管你用什么办法,都得守住,绝不能有任何闪失。”
        罗耀武点了点头,拿起了放在桌上的香烟。
        “你打算怎么干?”
        “我?”罗耀武抬起了头来。
        “游击队的事情有点眉目了。”
        罗耀武愣了一下,随即朝刘诚志看了过去。
        “元首遇难,让最高统帅部在游击队的政策上做出了让步,即答应以公告的方式承认游击队的合法性,并且承认游击队建立的敌后政权为正统,并且答应在战后以谈判协商的方式处理游击队武装。最重要的是,游击队提出的基本政治要求,即通过地方选举的方式来确立地方政权的要求得到了答复。”
        “这么说来,问题都解决了。”
        “也不能这么说,必须得满足一个先决条件。”
        “什么先决条件?”
        刘诚志灭掉了烟头,说道:“守住北京,并且击溃美日联军。只有完成这个任务,最高统帅部才会兑现承诺。”
        罗耀武一愣,说道:“照你这么说,最高统帅部仍然什么都没有答应。”
        刘诚志苦笑了一下,因为罗耀武一下就看出了关键问题。
        “现在说得好好的,只要没有正式公开承认游击队的合法性,等到我们打赢了北京保卫战,守住了北京,最高统帅部随时可以反悔。再说了,这是最高统帅部的集体决定,而今后是由管元山做主。作为国家最高统帅,管元山有权否决最高统帅部的任何决定。即便再次提出这个问题,最高统帅部也不会做出同样的决定。”
        “你说得没错,可问题是,我们能够拖下去吗?”
        罗耀武咬了咬牙,没有回答这个问题。
        毫无疑问,肯定不能拖下去。丢掉北京,游击队连谈判的资格都没有。
        “就像我开始说的,不管你用什么办法,先守住北京,其他的事情以后再说。”刘诚志长出口气,转口说道,“还有个好消息。下午我接到了老陈的电话,东南战区将在月底展开战略反击。”
        “战略反击?”
        “老陈亲口告诉我的,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展开战略反击,你也明白。”
        罗耀武当然明白,陈必时这么做,就是在为东北军争取机会

  (。。)

    卷一 时势英雄 第十二章 战略反击
     更新时间:2011…3…27 10:33:58 本章字数:3559

        第十二章  战略反击
        中国军队在东南战场上发起反击,确实对东北战场上的局势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七月二十七日,陈必时指挥的东南军在江苏南京、安徽黄山、江西上饶到福建南平的整条战线上发动了战略反击,总计投入二十七个集团军、一百四十个师、约一百三十万地面部队。为了配合东南军的战略反击行动,由王虞珉指挥的华中军还在安徽芜湖与铜陵两地发动了反击战役,投入十个集团军、六十多个师、约五十万地面部队。
        从兵力投入来看,这是东南战场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反击行动。
        战斗主要集中在南京与芜湖两地,陈必时的战略意图也是击溃盘踞在南京南面的美台联军,解除南京的威胁,在苏南地区打开局面。
        因为中国军队的反击来得很突然,之前几乎没有征兆,所以美台联军仓促应战,来不及调整兵力部署,只能让各部队就地坚守。
        这也不难理解,赤山会战打响后,美日联军进军华北,北方战场成为绝对重点,中国军队的所有行动都围绕着北方战场展开。加上狄劭康留守北京,全力支持罗耀武在华北地区的作战行动,尽可能的为东北军增补主战装备,送往东南战区与华中战区的装备大大减少,东南军与华中军一直没有获得发动战略反击的资本。
        受此影响,就连帕特里奇都没有察觉到南面的危险。
        在帕特里奇看来,中国军队在北方战场上疲于奔命,哪有能力在南方战场上发起反击。
        虽然从时机上看,在美军集中了大约三分之二的主力部队攻打北京的时候,中国军队在南方战场上获得了宝贵的反击机会,但是在兵力不足、且各作战部队的战斗力没有任何保证的情况下,反击只会增添伤亡,削弱南方战场上的防御力量。
        更重要的是,将四个主力师派往北方战场之后,帕特里奇就让南方战场上的美台联军由攻转守。从二零一四年三月份开始,美台联军就在加固南方战场上的防线,特别是在南京附近地区,美军调动了数千台工程设备,在几个月内建起了一道纵深接近一百公里的防区,将整个苏南地区都变成了防御战场。
        正是如此,帕特里奇一直认为南方战场上的防御部署固若金汤,没什么好担心的。
        事实上,确实没有什么好担心的。
        发动战略反击的时候,东南军与华中军除了兵力不成问题之外,其他各方面都有问题。
        主要还是缺乏主战装备,主力部队严重缺乏突击能力。
        客观的讲,东南军与华中军的装备问题比东北军还要突出。
        赤山会战之前,因为最高统帅部还在北京,负责内政工作的仍然是管元山,加上受到第三十八集团军指挥权影响,东北军一直没有得到加强,就连移交给罗耀武指挥的第二十七集团军都有很大的独立性,所以当时东南军与华中军还能得到主战装备,特别是王虞珉指挥的华中军。
        要知道,华中战区后方就是西南战区,如果王虞珉设在华中地区的战略防线被美台联军突破,西南地区就将受到威胁。当时,最高统帅部已经在考虑迁都,而且大部分领导人主张前往成都。如此一来,华中战区战区成为了最为重要的战略屏障,为该战区配备主战装备也就不奇怪了。
        因为当时美台联军已经攻入华中战区,在安徽腹地站稳了脚跟,所以增强华中战区也有足够的理由。
        问题是,赤山会战打响之后,特别是到了第二阶段,北方战区再次成为主要战区。
        为了增强北方战区,狄劭康不但让第三十八集团军留下了全部主战装备,还尽其所能的为罗耀武争取到了更多的主战装备。因为狄劭康执意留守北京,甚至在最高统帅部的决策会议上表达出了与北京共存亡的想法,加上迁都工作已经展开,很多职能部门正在转移,所以基本上由狄劭康单独决定战略大事,东北军的武器装备也就得到了保证。
        受到影响的,正是东南军与华中军,特别是东南军。
        因为在此之前,东南军就没有获得足够的主战装备,所以到了赤山会战之后,东南军的战斗力连华中军都比不上。
        虽然在赤山会战之后,因为罗耀武在北方战场上发动了大规模游击战,美日联军不大可能按照帕特里奇的计划,在七月初攻入北京,甚至难以在七月份发起进攻行动,所以在分配主战装备的时候,最高统帅部做出了调整,东南军获得了一些主战装备,但是这一情况在六月底出现了转变,特别是在七月初,随着美军扩大战略轰炸规模,重点轰炸了西南地区的交通基础设施,使得西南地区与华中地区的交通一度中断,大批主战装备滞留在重庆,无法送往前线,使得东南军的战斗力大受影响。
        针对这一情况,陈必时只能通过扩大编制,征召更多的兵员来弥补战斗力上的欠缺。
        可惜的是,仅仅征召兵员,显然解决不了问题。
        战略反击开始的时候,陈必时手里的装甲力量屈指可数。在一百四十个师中,只有五个装甲师与七个摩步师,其他全部都是步兵师,而且绝大部分都是纯正的步兵师,拥有一个装甲营的步兵师还不到二十个。一百三十万地面部队,只拥有不到六百辆主战坦克、大约一千辆步兵战车,以及一千余门火炮与火箭炮。要知道,正常编制的话,两个主力集团军就应该配备这么多主战装备。
        缺乏主战装备,最直接的影响就是部队严重缺乏突击能力。
        战斗打响后,这个问题就暴露了出来。
        在最重要的南京战场上,陈必时在第一天就投入了三十个师的兵力,而且集中了该方向上几乎所有主战装备与大口径火炮,结果在第一天的激烈战斗结束之后,东南军仅仅突击了五公里,而美台联军在该方向上的防御纵深高达一百三十公里。
        这种程度的突击行动,根本不可能对美台联军构成威胁。
        事实上,第一天的战斗,损失最大的就是东南军。
        在攻击美台联军的时候,东南军不但损失了一百多辆坦克与更多的装甲战车,还损失了上万名官兵,而美台联军受到的损失微乎其微。
        相对而言,华中军在芜湖与铜陵的表现就要好得多了。
        除了华中军拥有更多的主战装备之外,还与作战任务有关。不管怎么说,华中军只是这场战略反击的辅助力量,五十万大军全部集中在两个战场上,而且美台联军在芜湖与铜陵的防御部署并不坚固,兵力也不是很充足。更重要的是,当东南军在南京战场上发起猛攻的时候,美台联军首先得考虑稳住南京战线,因此用在芜湖与铜陵的支援力量非常少,就连空中支援也无法保证。
        得益于此,华中军在第一天就取得了重大突破,围歼了三个台军步兵旅。
        正是华中军取得的重大战果,使得南方战场上的局势出现了微妙变化。
        说得直接一点,如果王虞珉能够拿下铜陵与芜湖,不但能够消除美台联军对长江中游地区构成的巨大威胁,确保两湖的战略安全,还能与东南战区连成一片,使美台联军无法从上游方向对南京构成威胁。
        这样一来,就算陈必时在南京方向上的反击行动没有收获,东南军也能退守南京,不必担心遭到美台联军围攻。
        事实上,这也正是华中军在芜湖与铜陵大举用兵的主要目的。
        对帕特里奇来说,情况就没有这么乐观了。
        在安庆失败之后,铜陵与芜湖成为美台联军在大陆腹地的主要据点,也是美台联军在扫荡长江下游地区之后,继续向长江中游地区进军的出发点。即便美国当局在进军中国腹地的问题上心存犹豫,并不打算替台湾打天下,迟早会将南方战场上的作战行动丢给台军,但是从今后守卫南京出发,铜陵与芜湖都是战略要地。
        受此影响,七月二十八日,帕特里奇就不得不对美军的作战行动做出调整。
        增派地面部队显然不太现实,不管是从北方战场抽调兵力,还是从后方增兵,都无法及时到达,也就难以发挥作用。
        能够迅速发挥作用的,只有美军的空中力量。
        可以说,这也正是东南军与华中军战略大反击的最终目的,即迫使美军将更多的空中力量用在南方战场上,减轻北方战场上的投入,让东北军有更多的时间完成作战部署,减少部署阶段的非作战损失。
        别忘了,到七月底,美日联军在北方战场上,仍然以空中打击为主。
        虽然美军在部分地区发动了小规模的地面战斗,试探东北军的战略防线,但是在大规模空中打击完成之前,也就是在削弱了东北军的战斗力之前,没有部署到位的美日联军地面部队很难突破东北军的防线。
        问题是,仅仅投入空中力量,就能扭转南方战场上的局面吗?
        要知道,美军能够迅速调动空中力量,在本土作战的中国空军能够更加迅速的调动空中力量。
        随着中国空军也对部署做出调整,南方战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