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梦在大唐爱-第1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送曾孙的满月礼。”

    一见盛于锦盒之内的玉龙子,在座诸人霎时惊呆,四下一片静寂。众所周知,这玉龙子实乃帝祚的象征,时,李隆基竟在李适的满月酒上赐下玉龙子,且明言是赐送予曾孙的厚礼,可见当年李隆基曾在李椒的三日洗礼上所言过的一句话,今日当真应验了。

    开元十四年十二月十三日,李椒这个皇长孙诞生后的“洗三”之礼上,李隆基亲自去忠王府探望孙儿时,曾当着四座宾客说——“此一殿有三天子,乐乎哉!”,而在当时,李玙尚未被册立为皇太子,今至李适满月酒上,玉龙子就应势下赐广平王府,正应了当年李隆基的金口玉言。尤其是今时回想来,果是君无戏言,一语成真。

    看来,不止是李玙、李椒父子二人有望继承大统,就连现下尚在襁褓中并不解人事的李适,都有望子承父业,今有此皇运神器家传宝玉在手,祖孙三人势必不难代代承嗣李唐王朝的大业。而皇太孙的权位,必定落定在广平王府之中。(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全文免费阅读 第339章 家书

    见自己语惊四座,江采苹自知广平王府的满座宾客是威慑于眼前的那块李唐王朝的帝祚之宝——李唐家的传家宝玉玉龙子。

    若说当年在李椒的洗三之礼上,李隆基所道出的玄机不为在座者所解,连同当日在李适的洗儿礼上,在席者同样对李隆基的一席话百思不得其解,那么今时今日,在李适的满月宴上,一众人等看着这块下赐李适的玉龙子,却是无不恍然大悟李隆基语出玄机是为何意,当年也罢,当日也罢,李唐王朝的基业算是后继有望了。

    与此同时,更切实又一回令人暗暗称叹,不得不叹服一代帝皇的眼识果然不是一般人可比及之。

    满堂宾朋一时间正惊怔于玉龙子,乳媪怀抱李适已跟随沈珍珠步入堂内,一见江采苹正盈立于堂中,沈珍珠就地行了礼:“妾见过江梅妃。”

    江采苹循声回首,映入眼帘一抹翠色,只见沈珍珠着了一身比三月里杨柳梢儿还要娇嫩上三分的襦裙,较之时下的姹紫嫣红,直叫人觉得格外清爽利落。诞下腹中麟儿这一月来,沈珍珠的身材竟也神速般恢复如初,一如入宫之初那般窈窕出挑儿,整个人神采焕发,丰姿绰约。

    看着一身翠黄的沈珍珠盈盈垂首施礼在面前,江采苹甚至有一瞬间的晃神,脑海里情不自禁地又浮现出昔年采盈的一颦一笑,早年采盈常伴左右时,素日最爱的就是这抹翠黄,尤为钟爱阳春三月里的满眼娇嫩之色。是以才斗胆在梅林一角添植了那株杨柳,岁月寒暑,而今那株杨柳已然长成碗口般粗大,采盈却已不在身边五年之久。连其今下身在何处都不知晓。生死未卜,而沈珍珠的眉眼偏又像极采盈。自打与沈氏在南熏殿外初见,及至其从一干被礼聘入宫的良家女中脱颖而出采选为广平王妃,与李椒奉旨成婚结为夫妻的这一年来,添子迁府,每每与沈氏得见时,江采苹总觉得越发似曾相识,却又苦于无迹可寻,无从查起。实也唯恐一旦深究下去,不知会否牵扯出当年由己一手所谋的欺罔犯上之事,心下左右权衡久矣。

    但见沈珍珠今刻这一身妆扮。江采苹不由恨不得眼前的沈氏即是采盈,恨不得立刻与之相认,一解这几年的挂记之苦,由今也了却心下积结多年的忡虑,若早知对采盈如此的放心不下,当年是死也要把采盈留在身边,绝不恁其只身一人离去,从此杳无音信这些年,反却害己日忧夜愁放不下。

    见江采苹似有恍惚,云儿侍立在旁。一时也不便上前多言,此刻四下尽是达官显贵在场,非贵即富,一个小小的宫婢又哪有份插话。

    乳媪抱着李适站在沈珍珠身后,一时半会儿也不敢自行起见。生怕冲撞了江采苹的尊驾。李椒与父亲李玙面面相看一眼,旋即接过手那块玉龙子。步向前一步:“珍珠,快些看!此乃皇阿翁所赐的玉龙子,乃赐送适儿的满月礼!”

    李椒捧着盛装玉龙子的锦盒,上前这一插言,急中生智之下显是适时解了现场之围。江采苹微敛神儿,顺势擢皓腕扶了跟前的沈珍珠直立起身,沈氏抬首对江采苹报以一笑,仔细端量着李椒已然递过来的锦盒,杏眸生光:“这便是玉龙子了?!妾可是早闻,这玉龙子实乃家传至宝!”

    沈珍珠此言一出,在座诸人登时又是好一阵儿交头接耳,眼神中尽流露出羡煞之色,看来,世人对李唐家的这块传家宝都耳熟能详,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江采苹颔首看眼那锦盒中的宝玉,启唇笑曰:“广平王妃也知这玉龙子?”

    迎面被江采苹一问,沈珍珠微愣,忙垂首屈了屈膝:“妾冒言,还请江梅妃莫怪。”

    “广平王妃何出此言?本宫不过是一时好奇,才随口一问而已……”江采苹浅笑下,伸手执了沈珍珠青葱般的玉指又扶了其站起,略顿,美目含笑道,“瞧广平王妃十指纤纤,手似玉笋,本宫原是晓得广平王妃出身于太湖名门世家,却不成想连书、礼之外之事也颇懂。”

    “江梅妃折杀妾了。”沈珍珠依依垂眸,倒也应对自如,“妾只是略知一二罢了,早年在故里,父亲大人时常跟妾讲古,曾说提,开元中,三辅大旱,圣人密投传家宝玉于南内之龙池祈雨一事,妾至今犹记。”

    江采苹娥眉微蹙,未料沈珍珠竟连此事都知晓,早些年,李隆基继位之初,每京师僭雨,必虔诚祈祷,逢至将有霖注,逼而视玉龙子,可见它若奋鳞鬣,而开元中三辅大旱时,李隆基复对此宝祈雨,却涉旬无雨,遂把玉龙子悄悄地扔到兴庆宫龙池之中,俄而云雾暴起,风雨随作,此事虽说是事实,但也早是陈年往事,今下已是天宝年间,沈珍珠竟连这些过往陈事都知,倒要对其刮目相看了。

    毕竟,倘使换做是采盈,从前根本就不会上心这些事儿,想当年在长安城街头,采盈冲撞了李椒,却连当时站在自个面前的人是当朝广平王都不识得,哪里又会上心于这些所谓的国家大事。沈珍珠却不一样,除却与采盈貌合神似,无论是言行举止上,亦或是待人接物上,全与昔年采盈的毛躁无半分相像之处,这般的有教养,又岂是一朝一夕可锤炼教化而成,当真是差之千里,难怪沈氏有此福祚嫁入侯门,采盈当年却与李椒对面不相识,缘分浅薄无福与之永结同心。

    见江采苹未应话儿,沈易直连忙迎近,拱手长揖道:“时,小儿年幼无知,微臣只当是在讲古哄其入寐,绝无妄议朝政之心,但请江梅妃体解。”

    有道是“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江采苹倒还未引以为意,却见沈易直忙不迭在急于从旁作释,自晓沈易直言外之意是生恐祸由口出,于是付之一笑道:“当今陛下仁圣。爱民如子。沈太史大可不必惶恐,今儿个在这堂上,都是一家人,不过是道些家常话,本宫也不会往心里拾。”

    听江采苹这般一说,不单是沈易直,就连李椒、李玙父子二人同是安之不少,太子妃韦氏及其姊笑看一眼,一前一后步了过来:“今日江梅妃纡尊降贵。但请上坐。”

    “适才忙得乱,妾有失远迎,但有招待不周之处。江梅妃莫怪才好。”韦氏之姊——亦即薛王丛的侍妾韦氏,也在旁礼拜出声。

    当年江采苹滑胎,采盈等人被打入大理寺天牢时,江采苹曾与韦氏之姊在御花园有过一面之缘,当时还曾亲手从臂腕上脱下一枚玉臂钏相赠予薛王丛的这位侍妾。尽管韦氏之姊只是薛王丛的一个侧室,并非正妻名分,李玙册立为皇储那年,在东宫操办大宴时薛王丛却有带韦侍妾入宫参贺,即便是多看在韦氏这个太子妃的面子上,当江采苹与韦氏姊妹二人在御花园不期而遇时。却一目了然韦氏之姊实则是个极有心计的女人,时隔多年,更是依旧历历在目当年韦氏之姊看其时眼中不加掩饰的浓浓敌意。

    寒暄毕,面子上的工夫做足过后,不多时汤饼会开宴。言笑晏晏间。只半个多时辰,广平王府的满月宴已散。李适的洗三之礼未大办。今个的贺满月亦未大动,加之今次圣驾未亲临,朝野上的一些重臣多半只遣人送上门不少的贺礼而已,也未亲自登门贺祝,是以排场上其实还不如上次的“洗三”喧闹。

    府上的宾客陆续散去之后,余下的人中,宁亲公主与驸马张垍不大会儿也由李椒恭送出府,韦氏姊妹二人不时吩咐着府上仆奴收拾庭院,江采苹则在薛王丛的作陪下和李玙、沈易直以及沈珍珠父女俩做请下移步后院凉亭稍作歇息,以便少时打道回宫。

    环目偏西的日色,江采苹霁颜搁下茶水:“让本宫抱下这孩子,可好?”

    沈珍珠一愣,旋即满为欢欣的示意乳媪道:“快些抱与江梅妃,仔细些莫污了江梅妃衣身。”

    “不妨事。”见乳媪应声步过来,江采苹展颜抱过襁褓中的李适,伸手轻轻逗弄了下李适红呼呼的小脸,只见李适微眯缝着的小眼睁了睁眼,小嘴儿一咧,竟是冲着江采苹咧嘴笑了笑,这下,江采苹反倒被怀中的小儿逗得开怀不已,“端的是个可爱的孩子,瞧其还在冲本宫笑呢。”

    “想是娘子与小郡王有缘,奴记着,上回‘洗三’时,小郡王便对娘子笑过。”云儿在一旁看着,深知江采苹望着怀中的李适,心底不无怀念自己那个今世未修得母子之缘的皇儿,遂轻声笑和了句。

    轻轻抚摸下李适的小脸,江采苹将怀中的李适交还乳媪抱着,曼声浅笑了下:“瞧着时辰已是不早,本宫也该回宫,想必陛下在宫中亦正心心念念的想本宫能及早回宫带个好信儿。”

    见李玙、沈易直立马起身作备恭送,江采苹忙摆手莞尔道:“太子殿下、沈太史无需相送,且留步便是,本宫的凤辇就在门外。”说着,环了目沈珍珠,“待过些时日,广平王妃可要多带小郡王入宫走走,陛下与本宫少不得会想念这个皇曾孙。”

    边说话边提步踏出亭外,但见李椒已是送走姑母宁亲公主寻来凉亭,江采苹遂温声交嘱李椒说道:“往后里广平王可要细心照拂好沈氏母子,本宫在此且祝广平王一家三口,家和丁旺,和乐多福。”

    李椒与沈珍珠眉语目笑一眼,毕恭毕敬地应承道:“椒儿谨遵江梅妃教诲,必不负妻儿。”

    看着沈珍珠颜颊染上一抹霞彩,日色下,一身的翠色镀上了一层朦胧的金色,熠熠生光,江采苹直觉窝心,心头更为其由衷的充荡着难以言喻的喜慰,正欲举步,却见沈易直跟在旁侧看似像是想起甚么似的,兀自急赶两步,紧声唤道:“江梅妃且请留步。”唤着,已然从怀中掏出一封书柬,双手奉上:

    “先时净顾忙东忙西,微臣楞是差点忘却,日前微臣府上快马送来一封书信,乃江儒医亲笔写与江梅妃的一封家书,特委托微臣务必转呈江梅妃。”(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全文免费阅读 第340章 犯上

    坐在凤辇中,江采苹重又打开那封家书细细看了遍,单看笔迹,只一眼就可辨识出手上这封书信确实是出自江仲逊笔下。

    先时在广平王府,沈易直突然拿出这封信函呈交江采苹时,当时着实让江采苹深感意外,听沈易直言下之意,此封家信是前两日江仲逊托人专程送达吴兴沈府,原是想委托沈易直北上京都时顺便捎带给江采苹,却不成想沈易直自上月中旬赶赴长安为外孙亲贺洗三之礼起,月间就一直未回乡。

    念着江仲逊与沈易直一见如故的交情,以及江仲逊曾多次不畏寒暑上门医诊为己治愈多年以来的顽疾之恩,沈珍珠的母亲这才再三交代府上家仆连日快马将这封书信送达长安来,生怕晚送一步,再迟上个一两日非但赶不及报信届时沈易直只怕也已起程上路回府去,白折腾一趟尚是小,失信于人却是有负于人所托。

    在广平王府时,见接过手的书信外面还套有另外一个缄札,两面画有鲤鱼图案,平整收于缄札之中的信函上则墨笔书写着“采苹吾儿亲启”一行字,方孔缚着未拆的封泥,江采苹就当着沈易直、李玙、李椒、沈珍珠几人之面启开了缄札。毋庸置疑,这套在外面的缄札十有九成是沈家主母特意外加上去的,以便沈易直收阅其这番用意,有此却也可见,沈珍珠的母亲是个极心细之人,为人母者也唯有这般明事理的才可教养出沈氏这等知书达礼的好女子。

    至于家信的内容读来倒十为言简意赅,一如当年江采苹入宫在即之日,江仲逊所留下的那封素书。只寥寥几行字而已——“苹儿,听闻沈太史之女月前喜诞麟儿,着是可喜可贺,料想沈太史不日还要入京参贺。阿耶故唤李东代为走一趟,烦劳沈太史给吾儿捎个家信。阿耶在珍珠村,一切安好。望吾儿莫挂忧,善自保重。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阿耶已是半截黄土埋身人。今,沈太史之女与吾儿同身在长安,它日若遇难处,倘使可助之化险为夷,万望予以看顾,权当还以沈太史个恩情。”

    看着下款落笔上的“阿耶”二字,江采苹独坐在凤辇之中,不禁泪沾衣襟,由手中的这封家书。不难猜知江仲逊远在千里之外的故里已然知晓今下其在宫中的处境,故才托人捎带书信以解其心结。时下,金花落的圣眷日深,梅阁的恩宠一去不复再,眼看着大势将去,以今下曹野那姬的恩宠来言。它日若欲取而代之江采苹的权位并非甚么难事,宫中从来藏不住秘密,后。宫里的势态自古就波谲云诡不断,风浪与云平,又岂能瞒得过世人的悠悠众口,而后。宫的权势之争,向来更是牵一发动全身,不成功便成仁。

    正是如此,顾念重重之下,江仲逊才送来家书,不止意在开慰江采苹心绪,更在微言大义,告之世间的名利富贵不过是过眼云烟之理,诫之万莫为了追逐名利而为权为利蒙蔽了身心,名利本为浮世重,古今能有几人抛,即便视之如尘世飞灰,焉不知人的七情六欲,独一个“情”字最是难以割舍得掉的一件苦事。

    握着持于手的那张粗薄的黄纸,江采苹一颗心却重如泰山压顶,手上虽是一张黄纸,其上所承载的情义却重。江仲逊的苦口婆心一早就在江采苹意料之中,然而,江仲逊竟在信中提及沈珍珠,且一再叮嘱尽己所能帮拓沈氏之言,却很是意料之外的事。以江仲逊的处世之道,绝不会无缘无故作此交嘱,这些年江采苹太了解这个父亲的脾性了,断定其中必有何不为其所知的隐情才是。

    即使是为还沈易直一个人情,纵管上回江仲逊得以来长安,父女二人有幸在忠王府见了一面,那回的确是沾了沈珍珠与李椒成婚的光,而这一次,江仲逊所写的这封家书亦是通过沈府才转交到江采苹手上,不过,两桩事情加起来也不值得江仲逊作此交嘱。须知,身在宫中最忌讳的就是结党营私,况且李玙今下又是为大唐的皇太子,李椒又是李玙的长子,更是当今天子的皇长孙,说白了,在今日李适的满月宴过后,皇太孙的名分已然花落广平王府,越是处在这风口浪尖上,是聪明的越应独善其身,不可犯了皇家大忌才好,否则,稍有不慎,一步错,许是就招来杀身之祸。事关利害,个中关戈,不言而喻,江仲逊又岂是个看不清时局不分轻重的人,哪里又会平白无故的一手把己家女儿推向刀山火海,更别说而今江采苹在宫里的日子已是不好过,江仲逊又何来不顾自己女儿之安危,一心置女身犯险境甚至乎葬于宫闱之争之理,事出必有因,只是这个原由尚有待深入考究。

    街上车来人往,对着凤辇侧目的人不少,一辆华彩的轿辇行走在街头,前有家丁装扮的带刀侍卫开路,后有十余名护院跟从,旁边还有婢奴伴侍,但凡明眼人一看就能猜个八九不离十,这顶凤辇应是宫中才有的。既知轿中人身份尊贵,过往行人也就不约而同纷纷退让出了一条路出来。

    云儿谨翼地趋步在侧,眼看前方不远处已近公主府,遂适时请示道:“娘子,前面左拐个弯儿,便至临晋公主府邸。娘子可要入内相迎淑仪一道儿回宫?”

    江采苹凝眉挑眸辇外,不动声色的将家信收于袖襟中:“待会儿汝且入府通传声,本宫在外候着便是。且听淑仪怎说,而后再作决意。”

    说话的工夫,已行至公主府门外,云儿于是上前跟看守在朱门前的门阍言语了几句。烦请其等通报进去,片刻,便见临晋公主挽着皇甫淑仪的臂弯一块儿步出门来,旁侧还跟有怜锦。

    “江娘娘!”待见着江采苹正坐于凤辇里撩着锦帘向外看。临晋亲切的唤了声。闻见临晋的声音,江采苹抿唇一笑,由云儿搀扶着踩着垫脚步下凤辇。

    “江娘娘。江娘娘许久未来看临晋了。”一见江采苹步下车来,临晋就娇声娇气的缠磨上来,皇甫淑仪不禁在旁嗔怪出声:“瞧这都多大的人了,都嫁为人妇了,怎地见了江梅妃连个礼数也无?”

    临晋红唇一噘,那嘟着红唇的模样仿佛回到昔日未出嫁时少不更事,一脸的孩子气十足。江采苹倒未介怀,只不无宠溺的抚了下临晋的臻首:“数日未见,十二娘瞧着倒越发添娇添颜,不但这小脸儿圆实多了,身上好似也丰满了不少。”

    临晋粉腮一红。登时灿若天际的流霞,皇甫淑仪假意凝瞋临晋,适中接话道:“已是怀胎一月有余,可不丰腴多了怎地?偏就这心性,总不知上进,依是这般长不大般没心没肺,端的叫人操碎心!”

    江采苹面上一喜,上下打量眼忸怩地在绞着丝帕满为娇羞的临晋,紧声关切道:“听姊言下之意。莫不是临晋又……快,快些让本宫瞧瞧。”

    “江娘娘……”这下,临晋不由羞臊的埋下首,“江娘娘怎地也与阿娘一般打趣临晋,临晋有喜才一月,又非大腹便便。哪儿瞧得出甚么来嘛!”

    皇甫淑仪又千叮咛万嘱咐了临晋好半晌,并交代怜锦小心照拂好临晋及其腹中的麟儿,江采苹也从旁关嘱了一番,眼瞅着夕阳西下,二人才步上凤辇一路朝凌霄门行去。

    原本江采苹还欲与皇甫淑仪合计下事关曹野那姬的事儿,近日龙体欠安,皆起因于这几个月里纵。欲。过度所致,现年李隆基的年岁已是盛年不再,纵然老当益壮,房事上自当加以节制才可康寿两全,不然,一旦放任不管不予过问下去难保有日不瘫在榻上上不了早朝,到时候传扬出去岂不让满朝文武笑话。但在回宫的路上,眼见皇甫淑仪一门心思的都已放在临晋身上,江采苹委实不忍拉着皇甫淑仪跟己趟这趟浑水,人有牵绊便易有后顾之忧,只有无牵无挂才能心坚意定,就算一条命豁出去了也能一抗到底,既非讨圣欢之事,而是忤逆圣心行事,索性自个一人去做这坏人。

    目送皇甫淑仪回了淑仪宫,江采苹才径直去南熏殿见驾,刚步至殿阶下,就听见殿内传来一声声娇嗔:

    “陛下,嫔妾在这儿呢!”

    “陛下,这儿,在这儿呢!”

    “哎呀,陛下……陛下抓错人了……”

    高力士与小夏子齐齐守在殿门外,一抬头见江采苹步上殿阶,忙恭迎上前:“老奴见过江梅妃。”眼见江采苹提步入殿,高力士赶忙又拦道,“江梅妃,江梅妃在此稍候,且容老奴先行入内通禀声。”

    耳边的娇唤声不绝于耳,江采苹美目一扫,环睇高力士、小夏子几个小给使,二话未说推门直入南熏殿。南熏殿的殿门本就呈虚掩状,加之江采苹此时原就有些气怒涌上胸中,怒气加身手上的力道难免大些,只听“哐当~”一声响,门扇夹带着一股风应声向内折去。

    日暮的余晖洒落在殿门处,映了一地的落晖,南熏殿内李隆基正蒙着一条白绢细帕,遮系着龙目在与曹野那姬及其身边的两名侍婢玩摸瞎子。

    曹野那姬随身系带的金铃珊珊作响着,李隆基循声捕捉着曹野那姬的身影,眼看就要抱得美人在怀,曹野那姬却一个闪身,随手把身侧笑得乐不拢嘴的侍婢推向了身前。

    “看朕不捉住了!”娇软的身子抱在怀,李隆基误以为是捉住了曹野那姬,待扯下绢帕一看,才知怀中抱错了人,而就在这时,殿门却被人从外面推开,日晖斜洒入殿,与殿内略显昏暗的光线形成鲜明光差,一时间光亮度有分刺目,一片朦胧。

    龙目微皱,直至江采苹步至面前立定身姿,李隆基这才看清来人竟是江采苹。(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全文免费阅读 第341章 计长远

    氤氲的日晖下,待看清未经通禀擅闯入殿的来人竟是江采苹之时,龙颜有一瞬间的难以捉摸。

    小夏子紧随高力士趋步在后,眼见李隆基的面色一点点变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