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梦在大唐爱-第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刚才瞧着采盈那般猴急相,高力士不与之计较,乃是背着龙颜,私底下仆奴间的事儿,有时候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未尝不无裨益。然此时采盈这席话,纵管仅是寥寥几句,实是当着李隆基之面道出口的,难怪连高力士也看不下去,须警告下采盈,莫忘应遵的自知之明为宜。

    尽管如此,李隆基却也闻见亭外采盈的咕哝音,遂指着亭上的“梅亭”二字,即时询向江采苹:“爱妃且看,此乃朕亲笔题写上去的,可合爱妃意否?爱妃若觉不妥,朕再行拆改。”

    江采苹敛神之余,忙莞尔道:“嫔妾愚拙。陛下所题,合情合景,甚妙哉。”

    李隆基斜睨亭外诸人:“尔等且说说,各抒己见番。”

    见李隆基睇向己身来,采盈不禁有分心虚的垂下首,暗暗称险。搞半天,原来这座修造上平淡无奇的小亭子上的字,竟是李隆基亲手书写于上的。既是御赐亭名,谁人还敢持异议,岂非活腻歪了……

    为免再有人嘴快,江采苹颔首接话道:“陛下,此亭与嫔妾故乡的亭阁,着实有几分相像呢。”

    “哦?果如是?”李隆基目注向江采苹,龙目中尽是无限柔情。

    江采苹纤指抚摸下亭阁柱欑,微微一笑。

    李隆基握过江采苹玉手,未作言语,只拉着江采苹步出梅亭,即抄右侧的石子小径踏去。

    有道是,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近百步之后,映入诸人眼帘的乃一处有阶有阑的宫殿。虽不是白玉为阶、雕栏玉砌,却委实眼熟。

    “咦?这儿,怎地跟江家一样?”环视圈四周,采盈再度率然吭声道,“院中有菜畦,房前有花圃……哎,那边还有架秋千嘞!”

    说着,采盈就疾奔向相距殿门丈八远的秋千处。喜笑颜开欢呼道:“小娘子快些过来看呀。真介个跟江家那架秋千一模一样呢!小娘子,奴是不是在做梦,梦回江家了!阿郎在不?”

    这次,高力士倒未说教采盈,反是满为笑呵的看着采盈推摇那架秋千,任由其畅所欲言。江采苹笑靥微僵的杵在原地。良久晃神。

    正如采盈所言,近在眼前的这处宫苑,着实同江家的布局。并无二样。若说不同,唯一的差别仅在于,在珍珠村江家。江仲逊的卧房乃主人家的正堂,而在这里,仿照江采苹闺房所建造而成的正殿,则为这处新拔地而起的宫苑的主殿。

    加之,整处宫苑。唯独色泽上稍加做了些许的改变,虽说江家并非老宅,但时至而今,亦有数载年头,是以,触及于目的这处宫苑,俨然乃江家的翻新。无怪乎使江采苹直觉熟悉。

    就在这时,原本虚掩着的殿门,倏然由内开启。江采苹刹那间看直了眼,有瞬息的惊诧。须臾晃愣,待看清从里面走出来的人时,不免失望。

    “微臣参见陛下,参见梅妃!不知陛下驾临,还请陛下恕罪。”

    来人并非江仲逊,而是一位貌似与江仲逊年岁相仿的朝臣,手上持着本簿册,一见殿外竟为圣驾亲临,立刻奔下殿阶来行礼。

    “爱卿免礼。”李隆基正色抬了抬衣袖,旋即对江采苹说道,“爱妃,这位是陈爱卿,此次亭台楼阁营造之事,朕交由其全权负责。”

    江采苹垂眸点了下头,权作答礼。照理讲,江采苹根本无需跟这位朝臣回礼,许是心中感念有人可替其建造出类似于家园之谢,江采苹这才答礼。当然,更应感恩的人实则是李隆基才是,若非皇恩加身,断无人敢逆旨擅拿主张,只为讨好个妃子。

    “陛下,请入内一观。”

    “爱妃……”

    朝臣奏请李隆基入殿视察,李隆基继而看向江采苹。众目睽睽下,江采苹慌忙应声,当即在朝臣虚礼相请下,俱步入殿阶上。采盈忙不迭疾步随后。待步入殿门,不免愈为吃诧。

    只见殿内的摆设,不止是一应俱全,简直就是珍珠村江家所有厢房的翻版,似乎江家的所有东西,统统给搬入宫似的。因于是相连的套间格式,故而中间增设有一道低低的珠帘,书房、厅堂、卧房一一各做列置。转过珠帘,往右乃书房,房内另设有屏风,屏风之后是个软榻。与此相对而设于左侧的,则为几间或大或小的卧房,至于房内的陈设,几乎同江采苹早先住在江家未出阁之时,闺房内的陈设尤为像极。

    厅堂外延,尚有两排厢房,毋庸置疑,必是供给婢子以及给使住的房间。单看外观,同样极为别具一格,简约而不失雅致。

    “爱妃意下如何?”待粗略观赏过宫苑,李隆基当众询请江采苹意见道。口吻中听似与寻常百姓人家相濡以沫的夫妻无异。

    “嫔妾承谢陛下恩典。”挑眸悬挂于宫苑正殿上房的御赐梁匾——“梅阁”二字,江采苹可谓百感交集。

    “爱妃快些起来。”李隆基就地俯身挽搀向江采苹,煞显呵护备至,“爱妃怀有皇儿,往后里诸多繁文缛节,可免便免了吧。”

    “嫔妾谢陛下。”对于李隆基的体贴,江采苹激动不已,溢于言表。

    “微臣交旨。”至此,但见那位朝臣从旁附和道。

    江采苹满意,李隆基自欣然允之,转即吩咐高力士道:“且问钦天监查个良辰吉日,上表于朕。”未待高力士应承,紧就带笑向江采苹,缓声道,“择日爱妃即可搬至梅阁入住。由今以后,梅阁即为爱妃宫苑。”(未完待续)

正文 第146章 皆大欢喜

    才随驾祭皇陵回宫未几日,李隆基竟又御赐新的宫苑给江采苹,并亲笔题名宫苑中的亭台楼阁为“梅亭”、“梅阁”。这等皇恩浩荡,在宫里的旁人看来,隆恩着实非同寻常。

    即便是已故的武惠妃生前,再怎样得宠,于宫中礼秩位同中宫,也只是仙逝之后方被追赠为贞顺皇后而已。反观今下,李隆基对江采苹的宠爱,仿佛早无丝毫顾忌可言,从才人晋升成妃,中间只不过相隔数十日,纵使由入宫门开始算起,时至而今,也才区区几个月罢了。如此短暂的时日内,一个女人已然步步风光,且不论下一步是否足可凌驾于位高权重之上,之于后。宫的其她女人而言,现下无疑已构成一种威胁。

    钦天监的办事效率很快,隔日就选好黄道吉日,呈表以李隆基,言及三日之后恰是为大吉之日,宜挂匾入宅。李隆基当日就命高力士传旨,及时告知江采苹何日何时搬入新居为宜,代为跑腿的人仍是高力士身边的小夏子,直接把钦天监的呈表转交至江采苹手中。

    江采苹倒并不急。进宫以来,就一直住在翠华西阁,也快大半年时间了。在此期间,既有不受人待见时,更有遭人欺凌时,却也均熬了过来。如今离开在即,尽管翠华西阁距离梅林并不怎远,但既已御赐有专属于自己的宫苑,往后里再想回来这翠华西阁,怕是总有所不便之处。

    人都是感情性动物,特别是女人,最为敏感。而怀有身孕的女人,尤为易喜易怒,多愁善感。江采苹身怀皇嗣的这些日子里,就有点性情大变的劲儿。平日里闲来无事便独个坐着发呆,一眨眼的工夫却已无缘无故地在抹眼泪儿,直瞅得采盈、云儿等人亦跟着长吁短叹,时而手足无措。

    有道是,情多累美人。为免哪句话说溜嘴反而招惹江采苹不快,近两日,采盈、彩儿二人找准时机,白日间就借由布置梅阁的事儿。整日躲避江采苹的面儿。生怕妨碍江采苹安胎是大。这样一来,却是辛苦了云儿及月儿俩人,一边须侍奉好江采苹,一边还需打理好西阁与梅阁两边的事,从早到晚近乎忙活的焦头烂额。

    好在高力士那边也遣人来打下手,诸如一些粗重的零碎东西搬弄。便交由这些人来出力气做。江采苹的行囊并不多,除去离乡入宫前随身携带的一小箱衣物之外,便唯余些许前不久李隆基赏赐的金银首饰。数量也算不上多,加之采盈、云儿、彩儿、月儿四人的私物亦无几样,各人':。'整 理个人的。搬迁起来倒也不费事。

    古人搬迁讲究甚多。至于风水,想必李隆基早已请专门人士看过。但吉地也要良辰催,择日同样是必需的一关,所幸这关同是无需江采苹操心,早有钦天监代办妥善。同时顾及江采苹目前正处于安胎中。整个搬迁过程下来,江采苹愣是眼巴巴的充当了回“打酱油”者,全无一件事情需其从中亲力亲为。李隆基口谕在先,江采苹只需坐享成果,其它的一切皆由采盈、云儿全权处理之。

    “陛下,嫔妾家乡有句习俗,‘搬家不闹房,日后有麻烦’。待稍晚些时辰,嫔妾想宴请高给使诸人,不知可行否?”

    江采苹陪李隆基静坐在梅亭,边吃茶边看众人来回忙碌在眼前,眼看将至晌午时辰,遂请示向李隆基。

    闻江采苹所言,李隆基入鬓的长眉微皱:“爱妃可是想犒劳力士等人?”

    江采苹美目流转,莞尔笑曰:“陛下圣明。嫔妾的小心思,着是逃不过陛下的法眼。且不知,陛下应允否?”

    李隆基故作严肃相,稍作沉思,才道:“非是朕不应允爱妃所请,爱妃体恤下仆,朕早有耳闻。今个这日子,恐是不合宜。”

    江采苹娥眉轻粗,颇显不解的凝目李隆基:“嫔妾愚拙,还请陛下明示。”

    李隆基握过江采苹柔荑,不加敛色道:“爱妃一贯聪慧,今日怎地犯晕了?今儿这大喜的日子,爱妃岂需忧虑,梅阁不热闹?再者,有朕在,又何来‘麻烦’之说?”

    江采苹微怔,原来李隆基是误解了其意思。“搬家不闹房,日后有麻烦”,此习俗乃后世的一种说法,说来虽随便,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李隆基竟半解半误了江采苹的话意。不可否置,这也算是种跨时代的代沟……

    转而一想,李隆基所语,实则不无道理。今日这般大的动静,想是宫里的人均闻得见声。只是江采苹尚料不准,即便众妃嫔明知今个乃为‘江梅妃换入新宫苑’的日子,来与不来道贺却是另回事。

    “嫔妾不是此意。”江采苹旋即直言无讳道,略顿,替李隆基蓄了杯茶,方不疾不徐道,“嫔妾是说,陛下每日操持国事,嫔妾岂可事事烦恼陛下?高给使等人,数十年如一日伺候在陛下身旁,倘说论番,远比嫔妾等人侍候陛下的时日尚长久。陛下乃嫔妾之夫,嫔妾不曾奢念陛下给予嫔妾多高的荣光,陛下心中有嫔妾,嫔妾已知足矣。嫔妾不过是想,逢着今儿这好日子,让高给使等人也沾个喜庆,讨个赏,与君开怀同乐番。正如陛下所言,若众姊肯贵脚临门,屈尊降驾嫔妾这梅阁,嫔妾自是求之不得之兴。”

    李隆基睇目江采苹:“爱妃可是忌惮武贤仪、郑才人等人?”

    未料李隆基竟出此一问,江采苹顿打了个愣,须臾发懵,方颔首垂眸道:“陛下想哪儿去了?众姊同嫔妾一样,俱为陛下妃嫔,嫔妾实非是忌惮谁人,惟不愿使陛下烦心,难为情。陛下乃一国之主,身系社稷安升,可谓天下黎民之父,可是陛下可知,在嫔妾眼里,陛下其实仅是嫔妾之夫。为人妇为人母,嫔妾惟求阖家欢。寻常百姓人家常说,‘妻贤夫祸少,子孝父宽心’,嫔妾所求,不过如此。”

    李隆基仿乎也未料,江采苹竟说出这席话来,龙颜若有所思片刻,方甚显欣慰的揽江采苹入怀道:“爱妃所言极是。朕,这些年来,一静下来,确是有分落寞。朕的三宫六院,有佳丽三千,却无一人可道知心话之人。惠妃在世时,尚可与朕说上几句,可惜惠妃不幸早逝……朕何其幸哉,今又得爱妃,貌婉心娴,不枉此生了。”

    不经意中提及武惠妃,李隆基的口吻,听似依旧有着极浓重的怀故之情。对于李隆基的这份情深意重,江采苹全未介怀。活着的人,永远无法跟死人争比。但换言之,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死人却也不可能再有跟活人争权夺位之时。故,根本犯不上为此瞎计较些甚么。

    伸手环抱住李隆基的腰,江采苹依偎在李隆基怀抱里,款声细语道:“逝者已矣,生者如斯。陛下可要保重龙体。嫔妾今后必克己,尽心尽力伺候好陛下。”

    说话的空当,但见高力士压着碎步步向梅亭来,见李隆基正与江采苹温情脉脉,欲言又止之际,便作备先行退避。

    “陛下,高给使来了。”见状,江采苹低抚云鬓,不着痕迹的从李隆基怀中抽离,适时提醒道。

    “老奴参见陛下,参见梅妃。”高力士立时回身,步入梅亭,躬身行礼。

    “何事?”李隆基正襟危坐之余,这才斜睨高力士。

    高力士拱手:“回禀陛下,梅阁已一切布置妥当。老奴故来交旨。”

    看眼江采苹,李隆基正色沉声道:“正好。适才梅妃奏请朕,少时犒赏力士等人今个的劳苦。传朕口谕,命司膳房备桌上等酒菜,夕食时分,代朕与梅妃,宴请今日有功于梅阁的众人。”

    高力士显是一时转不过弯来:“陛下,此乃老奴分内之事,何来劳苦了。老奴,老奴……”

    江采苹嫣然一笑,从旁代为解围道:“高给使莫慌,此乃陛下一番美意。高给使伴驾多年,纵使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吧?何况高给使原即劳苦功高,陛下御赐餐佳肴,本在情理之中。”

    李隆基虽未赘言,但江采苹言外之意,已是甚为明了,高力士连忙顿首在地:“老奴惶恐。”

    正如江采苹所猜,值此迁居之日,后。宫的诸妃嫔,全未露面前来道贺。只有董芳仪差身边的婢子,上门送了份贺礼。

    晌午时分,李隆基揽着江采苹在梅阁午憩了半个时辰之后,便起榻移驾勤政殿圈阅奏折去了。采盈、云儿等人忙活了小半日,这会儿也已各自回房休息。待高力士一并随驾离开后,江采苹径自步出卧房,莲步轻移提步迈出梅阁,只身一人坐在了阁阶前方的那架秋千上。

    不管是梅亭,亦或是梅阁,均无以比拟这座皇宫中的其它亭台楼榭,然而,之于江采苹来说,这片梅林中的一景一物,却叫其倍觉欣慰。李隆基这份恩典,江采苹再明白不过,之所以嘉赏高力士,原因亦在此。

    当日乃由高力士与薛王丛下江南,替李隆基选新人入宫。这段时日,鲜少再见薛王丛在宫中走动,毋庸置疑,想必这整件事,完全仿照珍珠村江家建造而成的亭阁,该是高力士所出的主意,委实煞费苦心了。

    投我以桃,报之以李。为免过多的欠人人情,江采苹有且唯有如此行事,权作还人个人情。毕竟,其对这梅阁,还是蛮感暖心窝。(未完待续)

正文 第147 武婉仪

    江采苹正沉浸于满苑的怀忆中时,只见一个宫婢装扮模样的婢子朝其走了过来。来人较为脸生,见着江采苹,却是不慌不忙的屈了屈膝:

    “奴参见江梅妃。恭请江梅妃万福金安。”

    见来者甚为中规中矩,江采苹遂抬了抬袖襟:“且起见。”

    那婢子答礼直起身后,这才抬首向江采苹:“奴家婉仪想见上一见江梅妃,且不知江梅妃是否肯见?”

    “可是武婉仪?”江采苹心下微诧,却未显于面色之上,旋即不无惊喜道,“武婉仪现在何处?”

    江采苹这副反应,看似倒颇出乎那婢子意料之外:“回江梅妃,奴家婉仪现正在梅亭敬候江梅妃。”

    “快,快些带吾去恭迎武婉仪。”江采苹倍显雀跃的说着,立刻从秋千上下地,继而脚下瞬滞,“哦,汝且看看,吾妆颜可有失礼否?吾刚午憩起榻……”

    见江采苹边说示,边就地径自整装抚髻,好似喜出望外之余,前要迎接的人是多高尊之人般,那婢子略怔,忙不迭垂首作应道:“江梅妃丰神冶丽,貌似天仙,端丽冠绝,着实羞煞婢子。”

    江采苹轻笑嗔道:“你这丫头,嘴倒是甜。既如此,这就速去吧。”

    “江梅妃不带个侍婢同行吗?”江采苹干脆利落,反观那婢子,反生犹豫,欲言又止。

    江采苹莞尔笑曰:“无需。吾身边的几个婢子,不像汝这般勤谨,这会儿尚在房中睡懒觉未醒。今个忙活大半日,其等也蛮乏累,且让其等多休憩会儿即是。”

    见江采苹语毕,即莲步移向梅亭方向,那婢子未加赘言。只好跟在江采苹身后,径直步向梅亭。直至转过丛丛梅丛,相距梅亭未有几步远时,那婢子才绕至江采苹身前,虚礼做请江采苹入亭。

    梅亭内只坐有一个人,但见那人已是徐娘半老,却也风韵犹存,浮翠流丹。丹唇列素齿。翠彩发蛾眉。想必这人即为武婉仪才是。

    “嫔妾见过江梅妃。”转见江采苹独步上梅亭而来,武婉仪匆忙扶着亭柱起身,并以手扶鬓代为叩礼。

    江采苹连忙微俯身,及时伸手搀向武婉仪。然而,当江采苹纤指触及武婉仪近乎枯瘦如柴的臂弯时分,面色不由一变。

    盛唐的女子。多以胖为美。尽管江采苹体态清秀,纤姿稍瘦,委实比不得这宫中的其她妃嫔珠圆玉润。但也不曾想,原来这后。宫里尚有人比其生的更为削瘦者。确切而言,武婉仪的身子骨。仿佛早非一个“瘦”字可言喻的。

    “姊快些免礼。”轻挽着武婉仪臂腕,江采苹并未拘泥于礼节,赶紧的搀扶着武婉仪坐下身,换以笑靥道,“吾来的匆忙。倘有仪容不整之处,还请姊莫怪。”

    武婉仪苍白的脸色上,似是勉强硬挤出一丝笑颜:“江梅妃言重了。嫔妾不请自来,江梅妃肯接见嫔妾,嫔妾已感念不已。只望莫打扰江梅妃安胎才好。”紧接着就责怨向前去请江采苹的那名婢子,“怎地未让江梅妃唤个近侍随身?吾适才不是早有吩嘱,悠着点,莫催江梅妃。江梅妃今下身怀皇嗣,如若出了何差池,如何是好?”

    “奴知错。”遭受武婉仪呵斥,那婢子就地跪于地,俯首认错。

    见状,江采苹从旁颔首道:“姊莫恼。乃是吾急着来见姊,一听姊正在梅亭坐等,生怕姊久等,故才连妆也未梳洗,便疾走了过来。”

    “你且退下。”武婉仪侧首示意那婢子于亭外静候之后,这才端坐向江采苹,“实乃嫔妾唐突造访,江梅妃无碍就好。”

    先时武婉仪既然只差遣了个婢子前往梅阁求见江采苹,显是不想“劳师动众”。加之武婉仪本已至门前却又不入门,想是心存何顾忌,故而仅在梅亭请见江采苹。但有些面子上的事儿,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江采苹于是佯气道:“姊还说呢,既已来到梅阁,却只坐在梅亭,可是嫌吾那梅阁寒酸不成?”

    武婉仪忙赔笑:“实不相瞒江梅妃,嫔妾久染恶疾在身,乃不祥之人。江梅妃现下怀有龙裔,嫔妾着是唯恐过不吉沾予江梅妃及龙裔……

    察觉武婉仪似有难言之隐,江采苹执过武婉仪皓腕,搁至己身腹部,潺声道:“姊说的这是哪里话?姊肯驾临吾这梅阁梅亭,吾已喜不自禁。且摸摸看,皇嗣在吾腹中,可是好得很呢。”

    武婉仪全未料江采苹竟肯让其感受自个腹中胎儿的跳动频率,烟眉楞蹙。再抬目望眼江采苹的谈笑自然,武婉仪眸底一闪而过一抹忧色。

    由于今日搬迁新居,一大早云儿就为江采苹挑选了件喜庆颜色的衣衫,并盘了个飞仙髻。时下,江采苹尚未来得及换衣饰,就急赶了过来。近距离看着江采苹单衫杏子红,双鬓鸦雏色,金莲凤头,韶颜雅容芥芳沤郁,绝一代之丽,武婉仪须臾失神,方不怎自在的抽回了被江采苹握着的手。

    为免尴尬,江采苹于是敛色关询道:“日前宫宴时,吾听闻姊体有抱恙,未得参席宴飨,怎地数日过去,姊面容依含病态?可有请宫中太医,专为姊调养否?”

    不知何故,之前尚未得见武婉仪时候,单是听闻有关武婉仪之事,江采苹就已莫名觉得,自己必可同这位武婉仪谈得来。逢至时下相见,一见之下,江采苹心中的这种体味,愈变深刻,仿乎跟武婉仪,早已相熟甚久一般。不过,武婉仪貌似忌讳不少,并未能畅怀待见江采苹。

    为此,江采苹毫未介怀。一者,江采苹今下正值受宠时刻,武婉仪心有顾及,实则无可厚非。江采苹厚待后。宫的众妃嫔,不与谁人斤斤计较,在外人眼中,只会赢得旁人的一致称赞,反之。倘若有那位妃嫔现下与江采苹走得过近了,或许会被人异议为是在阿谀献媚,借机讨好江采苹以取悦李隆基欢心。再者说,江采苹如今身怀六甲,李隆基的源源恩宠外加龙种孕育在肚,原即致使江采苹正处于风口浪尖上,一叶孤舟在宫海,四下皆水深火热。是以。不管是谁人在此刻接近江采苹,究竟又是出于何目的交好,万一江采苹在这时出了甚么闪失之处,真心者或假意者恐怕均脱不了干系,终归难辞其咎。与之保持适当的距离,才是聪明人该为的事。

    “劳烦江梅妃挂慰。嫔妾愧怀。嫔妾这身子,已是旧疾,早年落下病根。成了顽疾久治不愈。不说也罢。一直拖着未与江梅妃道贺,切望江梅妃莫怪。”深叹口气,武婉仪黯然伤神道。“江梅妃今双身子,往后里可要多点仔细,出门时莫忘却多唤个婢子跟随,切莫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