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梦在大唐爱-第9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陛下恕罪,嫔妾不敢妄言。”

    历来后。宫不得干政。李隆基当然听得懂江采苹这话实是在顾忌甚么,于是伸手搀向江采苹,缓色和声道:“立太子纵为国之要事,却也为朕之家事。至于太子妃,爱妃大可视之为后。宫中事,但说无妨。”

    众所周知,不日行完册礼,太子即为名正言顺的大唐新储,乃它日要承袭大宝的人,而登上太子妃之位的人,无疑是要母仪天下之人。李隆基之所以问此,在江采苹看来,估计或多或少同样在犹豫不决,究竟是该立韦氏亦或应是改立张良娣。

    倘或论家世,韦氏自是不二人选,当年王皇后与李隆基为李屿选定韦氏为忠王妃,虽说重在为巩固李隆基当时的皇权,但也是替李屿长远打算,更别说现如今韦氏之父、兄在朝中皆官居要职,唯一让李隆基担忡之处实则在于韦氏懦弱无争的软性子,原本是正室却被张良娣夺了实权。说白了,今下才仅是个忠王妃的位分,来日可是一国之母的位子,李隆基着是不希看见张良娣独大,到时后。宫再掀起场腥风血雨之争。

    中宫位主无能,后。宫不得安生,前朝势必被卷入风波之中,朝野纷争不断,天下又何以安平?

    换言之,如若今下废韦氏正室,扶张良娣当上太子妃,仔细考究斟量下来,似乎又有着更大的隐患。张良娣这个女人,之前在忠王府不安于本分,日后必也难是个心慈手软的主儿,况且,诸如权柄下移之事,有几人能甘愿屈居认命。张良娣往昔在府中的一贯行事,李隆基早有所耳闻,其中最至关重要的一点实也在于,李屿的长子乃李椒,李椒既非韦氏亲生之子,同时更非张良娣所出。等李隆基哪日归老,李屿继承大统以后,不可避免的要迎来选立太子一事,提上日程之时,只怕又要免不了几经波折,不知将牵累多少人吃罪,甚至乎无辜丧命。

    自唐开国迄今,历代首位皇太子,好像均无好下场。在其位谋其政,李隆基今下不得不高瞻远瞩,以防再横生变故,因于后。宫失德,唐史上又出现第二个武周……

    “倘如陛下非要嫔妾说不可,嫔妾只能说……”稍作沉思,江采苹颔首对上李隆基探究的目光,略顿,才凝眉续道,“嫔妾出身寒微,不懂军国大事,不过嫔妾自幼也读了不少诗书礼仪,嫔妾阿耶曾一向教诲嫔妾,礼之用,和为贵,从来说‘家和万事兴’。嫔妾见识短浅,自觉身居高位也罢位居人下也罢,皆少不得须有容人之量为大。一味抛却一切往上争,指不准反却害人害己。大凡一家子人,过日子总要和和气气不是?”

    良久端量江采苹,李隆基龙目深邃,才冁然而笑执过江采苹玉手:“古语说,女子无才便是德。以今时而论,朕颇觉不通,当是如爱妃这般者,才是为有才德。”

    江采苹赧然酡红面颊,柳眉连娟,垂眸行了个微躬礼:“陛下岂非又在打趣嫔妾?”

    李隆基眉宇舒展,开怀畅笑声,当下揽过江采苹纤腰,踏着朦胧月色提步迈向前方不远处的梅阁。

    夜色宜情,香簟爽眠,幽韵撩人。佳人在怀,端丽冠绝,芳馨满体。如此良宵美景,倘不及时行乐,岂不白白辜负了。(未完待续)

正文 第212章 在此一举

    开元二十六年(738年)七月二日,立忠王李屿为皇太子的册礼准时于勤政殿前举行。辰正时辰,笼罩着东方的一片雾霭阴霾的天空,红日喷跃高照,拨云散雾,呈现出一应吉祥和气之兆。

    先时早朝时分,文武百官及诸亲王便已齐聚一堂,以贺新储。此刻,勤政殿内香火缭绕,景阳钟动,诸臣已然身穿礼服头戴笼冠敬候于殿门外。且至吉时到,但听侍中高奏道:

    “中严!”

    殿外百官即刻排成两排鱼贯而入,各就各位。黄门侍郎引主节持节,中书侍郎引制书案上大殿。

    “外办!”侍中又奏。满朝文武齐稽首。

    李隆基绛纱袍翼善冠正襟危坐于龙座之上,高力士执拂尘恭立于旁。

    群臣顿首山呼:“陛下万岁万万岁!”

    李屿朱明服衮冕,白珠九旒红缨,足登朱履于下,典仪郑重其事地引其步上宝案,北向对御座。因册立太子的制书,早已在上月三日即已颁布,故,今日的册礼,倒省却不少繁文缛节。原本,有司行册礼,其仪有中严、外办,其服乃绛纱。李屿见之,曰:“此天子礼也。”,唯恐大不敬,遂下公卿议。太师萧嵩、左丞相裴耀卿请改外办为外备,绛纱衣为朱明服,李屿这才从之。

    有道是,人逢喜事精神爽。今个李屿满面红光,尤为意气风发,超群绝伦。佛靠金装人靠衣装,单是其身上这身朱明服。不知要羡煞多少人眼。

    待接下高力士神情庄重的递过手的太子玺,李屿忙俯伏再拜三稽首,但闻谒者高声喊道:“皇太子李屿!”

    “可!”另一位赞札官中谒者即时应声。三公随即正步升阶,上殿恭贺。齐呼万岁。内使将册、宝放入册宝亭盈匣中。

    礼部继而奉上贺皇太子册礼华德音表:“伏奉今日制书。皇太子册礼云毕,思与万方同其惠泽者。盛典斯举,鸿恩遂行,凡在率土,不胜忭跃。臣某等诚喜诚贺,顿首顿首。伏惟皇帝陛下克奉神休,以正邦统。建天下之本,宗庙以安,致万国之贞。兆人攸赖。典册既备,庆泽载流。既广爱而推恩,亦好生而布德。缓刑而囹圄知感。进勋而嗣续增荣。崇教谕之方,忠良是举,严赞襄之礼,赐与有加。旌孝弟以厚于人伦,敬鬼神而修其祀事。况行礼之日,则屏翳收迹,太阳宣精。用彰出震之休,更表重离之曜。神化旁畅,皇风远扬,自华及夷。异俗同庆。臣等谬参著定,倍百恒情。无任欢庆踊跃之至。”

    殿上贺表之声余音绕梁不绝于耳,传于殿外,直达九霄,堂上众臣随之附叩在地:“陛下万岁万万岁!太子殿下千岁千千岁!”

    直至此刻。李屿复又躬身叩首:“谢主隆恩。册封太子,喜加元服!儿不敏。受此大任,诚惶诚恐,惟,弃厥幼稚,慎其成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以报宗庙,不辱使命!”

    诸臣之中,李林甫貌似强颜欢笑位列于首,一直微拧着眉头,面露不快之意,这时才口吻极淡的朝李屿拱手道:“吉月令辰,太子殿下入主中宫,乃中嘉服,惟愿太子殿下,克敬威仪,式诏厥德,承天之庆,永寿胡福!”

    一席恭贺之词,由李林甫口中道出,听似楞是变了些味,不过,今儿大喜之日,李屿看似毫未以为意,依是还礼答谢,就地微笑答礼。毕竟,来日方长,往后里尚需李林甫多多相携。

    “册立太子,乃国之本也。今,国本定,朕决意……”李隆基顿了顿,环目堂下,方又正色道,“大赦天下,赐酺三日!”

    “陛下圣明!”在群臣的山呼声中,李隆基乘坐步辇由东房移驾南熏殿,待恭送走圣驾,又纷纷向李屿道贺过后,册礼便也完结。

    倘换做往历,册礼毕,少时李屿当入后。宫向母后皇后请礼,这场册立仪式才算礼成。但今下,大唐的后。宫中宫主位尚处于悬虚中,虚位以待有能者居之,至于已故的武惠妃,卒亡之后虽已被追赠为“贞顺皇后”,但也只需及至祭拜皇陵之时再行敬拜即可,是以,今日便也免了这虚礼。

    喜逢大日子眼,何止宫中好不热闹,皇城内外皆在普天同庆,那股欢庆劲儿,简直堪比逢年过节时的喜庆。梅阁却是较显冷清。

    江采苹静伫于窗扇前,听着外面鼓声若响,良久凝神才回身启步。今日这般大喜的日子,其心下却波澜不兴,既无那份雅兴出阁凑热闹,更无那分心境口是心非地赶去跟人道贺。尽管旁人堆里,也不乏是在不无逢场作戏者而已。江采苹却无法释怀近些时日以来的那个心结,对于日前滑胎一事,说不耿耿于怀,就连骗鬼只怕鬼也不信。

    况且,今日之于某些局外人而言,同是个翘首以待之日。与其违心的去做心口不一之事,反不如静待于阁,静观其变外头的动静,一旦有何风吹草动,稍晚点时辰也便于见机行事。

    “娘子可是要出门?今儿个阁外着是异常热闹。”见江采苹提步向阁门方向,彩儿侍立于侧,忙不迭紧跟几步。

    “吾想去园中小坐片刻。”侧首看眼彩儿,江采苹温声说道,语毕未多赘言,转即迈向阁阶下方。今日宫中处处洋溢着欢愉氛围,身为宫婢,好奇心重无可厚非。彩儿脾性三分像极采盈,原就耐不住安静,适才听见宫中的鼓声奏响时刻,就一个劲在伸长脖颈直往外撒瞅。

    见状,彩儿努努嘴,欲言又止之际,一并侍奉于边上,随江采苹步下阁阶。这刻景阳钟那边的鼓声已是停息,想必册礼也已举办完才是。如果刚才早会儿出来院中,想是尚可多听几声鼓鸣。

    抚着秋千坐下身。江采苹娥眉轻蹙,似凝着抹愁绪。今晨早起便差云儿外出打探消息,已过两个时辰之久,也未见云儿回阁来。思来不禁担忡。

    皇太子的册礼。非是寻同小可的事,听说诸亲王以及皇嗣一大清早儿皆已早早便入宫来,如此说来,薛王李隆业也该进宫来了才是。只不知,云儿可否寻遇见薛王丛,相请之事又可否应承下。

    暗忖间,却见云儿行色匆匆返来。但见江采苹正坐于庭园里,慌忙压着碎步疾走过来,行了礼道:“娘子怎地坐于这儿了?眼看晌午头上了。天儿可燥热着呢。”

    环目云儿身后,江采苹径自站起,上前半步急切不已的关询道:“如何?事可是办成了?”

    现下云儿既是独个返阁的。估计此趟不是无果而返,便是交代其的事情已有眉目可言。只希有的盼头才好。

    云儿轻挽江采苹移步于旁两三步,这才低声附耳道:“娘子,薛王邀娘子,未时三刻前往翠华西阁一聚。”见江采苹顿打愣,续说释道,“娘子交办之事,奴虽已跟薛王提及,但薛王只应,事大也罢。事小也罢,且待见了面再说。”

    薛王丛推诿之言,实也在意料之中,江采苹稍作沉思,旋即凝眉问道:“陛下现在何处?”

    云儿忙作应:“奴适才回阁途中。瞧见圣驾朝南熏殿去了。”

    “今日宫中可有宴饮?”踱了己步。江采苹止步问向云儿。

    “听说有午宴。不过,宴飨安排在了太子殿下的东宫。”云儿如实作禀道。“娘子可要去?”

    江采苹坐回秋千上,踮起脚尖轻摇了几下,并未急于表态。彩儿见了,反而一时兴起,径直步于旁侧,拿捏着力道为秋千推了几下助力。

    “悠着点,娘子坐于上呢。”云儿及时步近,生恐彩儿一不留神儿力道过猛,以致江采苹有甚么闪失。

    “无妨。往日采盈未少于后偷袭吾……”江采苹莞尔于上,伴着秋千的荡扬,愈荡愈高,衣袂飘飘,整个人仿乎要飞仙一样。

    云儿看在下面,不禁有点不安,朝推秋千推得正起劲儿的彩儿使了个眼色,醒示彩儿切勿失了手。其实彩儿并未使多大劲,只是江采苹自己荡的高罢了,身坐秋千上不像她人那般局促,倒像与秋千合为一体了似的。

    “也不知采盈、月儿,可否有幸被赦免出牢?陛下大赦天下,倘使得以回宫,由今而后奴等便又可一块儿侍候娘子身边了。”会意云儿示意,彩儿撇撇嘴,心里藏不住事的直肠子嘟囔出声。

    抬首察言观色下江采苹,云儿忙又冲彩儿连连递眼神。今个江采苹烦心的正为此事,此刻彩儿竟还哪壶不开提哪壶,这不明摆着刺江采苹痛处。彩儿也后知后觉意识到自个说溜了嘴,瞥眼笑靥微僵的江采苹,垂首于原地噤了声。

    四下好半晌静谧,江采苹才悠悠停下荡秋千,稍加喘息,若无其事道:“估摸着宴席开席时候,汝二人代吾至东宫奉上份贺礼,略表心意。”

    云儿屈膝作应道:“是。倘或陛下唤娘子作陪,怎生是好?”

    瞟眸梅林,江采苹抿唇浅笑了下,但笑未语,纤纤素手握稳秋千,又盈盈荡起来。身心飘在空中飞舞的感觉,犹如回归,足可令人暂且忘却眼前的烦忧。

    东宫的宫宴,多一人不算多,少一人不算缺,去与不去俱无所谓。江采苹时下虽说受宠,乃至乎专宠,却非六宫之主,即便李隆基派人来做请,其也会借由婉辞掉。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是不成,全无必要再为了这个得罪后。宫中其她妃嫔。这种在人前露脸之事,后。宫有的是女人甘干,与其为此费神费力不讨好反生得罪人,仔细上心下眼下的正经事才是为紧要。稍迟筹谋之事,毕竟事关人命,刻不容缓,不容失误,成与不成俱在此一哆嗦了。(未完待续)

正文 第213章 赴约

    李隆基在南熏殿稍事休息了一刻,便唤高力士摆驾梅阁。今日的几桩大事,晨早均已悉数处理妥善,现下也该移驾梅阁,一来看下江采苹,其二,也便寻处清幽之地,散闷下心绪。

    近日勤于朝政,李隆基已接连两夜未有留宿梅阁。这三五日间,白日虽也有差人传召江采苹移步过来陪膳,半夜批阅完奏折,却是懒得再动身临幸梅阁,实亦虑及时辰过晚,扰了江采苹酣梦。

    小别胜新欢。待乘坐龙辇行至梅林时,李隆基径自步下龙辇,径直龙行虎步向梅阁,才转过梅亭,便听见由前方传入耳一阵欢声笑语。那笑声,返璞归真撩人心弦,不由自主循声紧走几步,但见庭园中的秋千之上,荡有一抹窈窕影儿,一袭素衣玉体迎风,墨发如瀑,掩于酥胸侧,宛似玉足凌波于半空中,其娈其姝,其嫣其姣,其妍其淑,其灵其巧,般般入画,楚楚动人,仙姿玉色,香艳夺目,摄人心魄。

    高力士伴驾于旁,眼见李隆基一时竟看呆了神儿,如痴如醉,忙示意随驾同来的一干小给使原地退后丈八远,切莫搅了圣兴。众给使见状,匆慌退下,但人多脚乱,梅林这边的动静,难免吵及园中人。

    “娘子,圣人至。”扭头见是圣驾临,云儿边极低声跟江采苹说示了句,边忙不迭垂首迎向前来,“奴参见陛下。”

    彩儿见了,顾及江采苹尚坐于秋千上,一时也不敢离手。只好杵于秋千旁边,就地朝李隆基快速屈膝行了礼,旋即拉扶向秋千。

    反观江采苹,侧首李隆基。反却无意急于步下秋千。依在荡秋千,仅把荡的高度降低了些而已:“陛下这会儿怎地得闲过来了?”

    见圣驾至,江采苹非但未即刻步上前来恭迎圣驾,甚至于连礼也未施,只巧笑嫣然的仍荡自个的秋千,如此有失体统于人眼前,李隆基对此不但全无怒恼之色,更未予以追究加责开罪只字片语,反而抬手道:“不必见礼。”答非所问着。并提步向秋千,含情脉脉的续道,“朕特来看看爱妃在作甚。”

    李隆基貌似旁若无人般眼中只看得见江采苹一人。高力士遂代为朝云儿递了个眼色,示意云儿自行起见即可。

    “今日乃皇太子册礼,嫔妾以为陛下今个国是繁忙抽不开身,便未不请自去南熏殿谒见陛下。”江采苹眸含秋水,面带笑靥对望眼已然步于其身侧的李隆基,轻吐幽兰嘤咛娇嗔道。

    “抓牢了,朕来为爱妃推。”明知自己非是来兴师问罪的,江采苹倒先声夺人,话味中不无埋怨之意,李隆基一笑了之。口吻宠溺的轻推了下秋千。见此情景,彩儿赶忙垂首侍立于边上去,此刻李隆基与江采苹眉目传情,郎有情妾有意净顾打情骂俏,像极一对小夫妻般。其夹在中间自是碍眼。反不如知趣的退于旁边,也省却堵在那碍手碍脚。

    再看高力士与云儿。二人同样俱已恭退于边侧敬候。今日燕语莺啼声断续,梅林尽管比不及宫中旁处绿树春深夏意浓重,蕙风飘荡入芳从丛,然而,态浓意远淑且真,**也需有情才不失为是种极致情趣。

    看着江采苹粲齿开颜,李隆基拊掌立于秋千旁,不时推引上一把,浑然不觉间愈为解颐脱颌。千金难买一笑,在这一刻,与眼前美佳人回首相视一笑,诸事烦忧尽抛诸于九霄云外,甚么皆不及情投意合叫人怡情应景。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触及于目江采苹的体态轻盈丰容盛鬋林下风致,李隆基突兀直觉自个也随之年盛不少,恍惚中仿乎又回当年骑马试箭时的年少气豪之岁。

    李商隐有首《无题》,“八岁偷照镜,长眉已能画。十岁去踏青,芙蓉作裙衩。十二学弹筝,银甲不曾卸。十四藏六亲,悬知犹未嫁。十五泣春风,背面秋千下。”,以抒少女怀春之幽愁苦闷,早年在珍珠村,每逢“枝上柳绵吹又少”的时节,却是“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声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今下虽无“黄蜂频扑秋千索”,却“有当时、纤手香凝”,“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殊不知,之于江采苹而言,今刻更依稀可预见,它日“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之离愁别绪……

    约莫小半个时辰笑而不语,江采苹敛神停下打秋千,颜炜含荣娇喘着倚臂凝睇李隆基。时下已近晌午,头顶的骄阳束束炽炙,隐约可闻热浪扑面的梅丛堆儿里间或几声蝉噪,江采苹颔首以袖襟擦拭下李隆基额际冒出的一层细密汗珠,浅勾唇际抿嘴霁颜道:“陛下可是力乏,怎地愈推愈看似心不在焉?”

    见江采苹盛颜仙姿含娇倚于秋千上微睇向己来,李隆基沉醉其中好像尚未回过神儿,龙目微挑,显是晃怔了下。为免窘尴,高力士忙眼明的从旁凑上去,从中插接道:“站了这般久,陛下想是累了。”

    高力士边说边状似无故的环目云儿,云儿立时会意高力士言外之意,忙垂首屈膝行叉手礼,道:“奴这便入阁取白扇来。”

    “五月大五那日,陛下御赐的那枚白扇,娘子可视若珍宝着呢,一回还未舍得用。”彩儿同时跟着步上前来,拈了巾帕递予江采苹,眉飞色舞道。

    这下,倒是岔开话题。江采苹嗔眸一贯多嘴的彩儿,但听李隆基冁然而笑道:“爱妃倘喜之,朕那尚留有几枚,回头让力士送来便是。有道是‘冷在三九,热在三伏’,时下暑热炎炎,不过是枚白扇,大可无需吝惜。”

    说话的工夫。云儿已是取了白扇来。李隆基接过手一看,正是端午之日,其命高力士恩赐的那枚。端量眼持于手的白扇,李隆基轻叹息声。道:“太宗皇帝当年尤善白书。笔力遒劲,尤为一时之绝。逢至五月旧时,为飞白书,常作鸾凤蟠龙等字,笔势惊绝,必用服玩相贺,各赐臣下飞白扇二枚,以庶动清风,以增美德。”

    李隆基触物伤叹。江采苹皓腕挽搭着秋千索,半晌抿唇未答语。端午赠扇,想当年曾为唐太宗李世民一大惯习。今时移风易俗之下,素闻端什前两日,东市谓之扇市,车马特盛,若非今年五月五头两日,偏巧不巧地竟生出滑胎一事,想必宫中也应一如往年庆贺番,至少互授几枚蒲扇以禳毒。

    那日李隆基遣高力士来梅阁,奉赠这枚白扇之时,江采苹整个人正悲恸于痛失腹中皇儿的伤情之中。只颓蔫的支着眼皮子瞥了眼而已,只见白扇上的字迹力透纸背笔酣墨饱,一看便知十有九成是出自于大家之手,可惜当时毫无闲情雅致赏究,事后便随口吩嘱云儿将之收妥。转眼俩月过去。前几日才又翻出来。梅阁坐落于梅林央心地带,纵管时下夏景暑气。海天云蒸,许是四周尽布满梅丛的缘故,梅阁却依旧清凉有加,白日夜晚几乎都用不着扇扇子消暑。今日听李隆基适才一说,江采苹才敢断定,原来果是如其之前所料,这枚白扇乃太宗皇帝之遗珍。

    “陛下,东宫的宴飨再有半个时辰便该开席,陛下可要沐浴更衣?”伫立于烈日下暴晒,免不了身上有些汗腥味,高力士看眼偏南的日头,适时请示出声。

    见李隆基看向自己,江采苹这才步下秋千,抬手替李隆基整了整衣襟,美目带笑道:“陛下早点去才是,莫让太子殿下等急。”

    李隆基顺势握住江采苹柔荑,按抚于胸膛处:“爱妃不与朕一并去赴宴?”

    感触着李隆基鼓擂般跳跃有力的心跳,江采苹禁不住面红耳热心如鹿撞,垂眸抽回手,嗫嚅道:“嫔妾这几日多懒怠,稍动便犯困,这会儿甚觉困乏,想午憩……”话未说完,已忍不住打了个哈欠,揉揉顿显眯瞪的眸子,方又柔声细语道,“陛下先行摆驾东宫,嫔妾晚点差人奉上贺礼,可好?”

    睨睇婴孩般哈气连天的江采苹,李隆基若有所思须臾,揽过江采苹衣身,俨然的正儿八经样道:“即如是,朕便留下,姑且陪爱妃做个伴。”

    偎于李隆基怀抱,江采苹怔仲的刹那,李隆基已是侧身交代高力士道:“少时,代朕送几坛佳酿去东宫。”

    “是。老奴遵旨。”高力士一愣,面有难色之余,仍躬身应了声。

    “陛下,陛下岂可为了嫔妾,而不去东宫?今个可是太子殿下……”江采苹晃惶然时刻,正欲劝说李隆基,着实不希因由这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