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末传奇-第1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感谢国子来看书、铁血易玄投出的月票,感谢37033的打赏,感谢诸位读者大大的支持。)
郑锦宏、杨贺、刘泽清、洪欣涛、洪欣贵、洪欣瑜、王允成等人等候在厢房。
郑勋睿和徐望华两人进入厢房,众人都朝着摆放地图的桌子而去,这已经是他们的习惯,不需要过多的强调了,他们都是郑勋睿的心腹,不需要那么多的客套。
桌上的地图上面,标注了三路流寇的大致去向。
郑勋睿以兵部左侍郎、左副都御使的身份,兼任五省总督和陕西巡抚,二十二岁的年纪,就成为朝中正三品的官员,承担不一般的职责,这在大明历史上是非常少见的,也难怪东林党人总是抓住郑勋睿年轻来作为话题。
郑勋睿没有高兴,更没有表现出来自得。
原五省总督洪承畴接到朝廷旨意之后,带领贺人龙、左良玉等人,径直回到山西大同去了,仅仅是给郑勋睿写来了信函,这本来是不符合规矩的,两人应该见面,做一些交接,不知道是洪承畴心生愧疚,还是其他的原因。
郑勋睿接手的是一个乱摊子,很不好收拾的乱摊子。
看了看众人之后,郑勋睿开口了。
“诸位,多话我就不说了,现在我就人员安排方面,做出如下的部署,洪欣涛率领一万郑家军将士,留守西安府城,坚固延安府周遭之情况。防止流寇进入陕西,洪欣贵赶赴延绥镇,暂时负责榆林边镇的防御事宜。特别注意做好与草原部落的联络,防止他们趁浑水摸鱼,防人之心不可无,如今是非常时刻,一切都要小心。”
“榆林边镇抽调一万军士,加上三万郑家军将士,跟随我一同参与剿灭流寇的战斗。”
安排完毕。刘泽清的脸上露出了笑容,洪欣涛和洪欣贵则是有些不情愿,不过这是郑勋睿做出的安排。他们必须要服从。
“如今的情势有些复杂,流寇兵分三路,老回回进入到山西,张献忠进入到四川。李自成留守在河南。流寇的总兵力达到了二十万人,尽管说战斗力一般,但毕竟人多势众,决不能够小觑,洪承畴大人的教训就摆在眼前的。”
“我们不可能一口气剿灭流寇,只能够各个击破。”
“大半年的时间过去,流寇也出现了一些变化,首先是作战更加的谨慎。能够开始分析局势了,其次是战斗力增强。和以前比较,不能够同日而语,最后是流动性更强,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流寇的这些变化,预示着剿灭的难度空前增加了。”
“我们的作战方案,不管他几路来,我就一路去。”
“我们的第一个目标,是山西的老回回。”
“老回回是流寇的中坚力量,组织能力不一般,每次流寇遭遇到打击,都是他从中捏合的,而且他在流寇之中,影响力是最大的,想要彻底剿灭老回回,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我们需要有长期作战和吃苦的准备。”
“我们的四万大军,有三万骑兵,一万步卒,作战以三万骑兵为主,一万步卒主要承担后勤运输和粮草的供给事宜,当然关键时刻,也要准备参加战斗的。”
说完这些基本的布置,郑勋睿的手指向了地图。
“根据得到的情报,老回回麾下有六万流寇,正在平阳府、潞安府、沁州和泽州一带活动,你们注意看,老回回在这一代活动,是做好了充足准备的,若是遭遇到围剿,则迅速撤往河南一带,与李自成会和,或者是在遭遇围剿的时候,得到李自成的支援,而李自成则主要在河南府一带活动,可以说这两路的流寇,可以随时相互支援。”
“李自成麾下的流寇超过七万人,两路流寇联合起来,达到了十四万人,这绝不是小股的力量,若是真正的让他们联合起来,我也不知道会形成什么样的局面。”
“流寇人数庞大,从表明上看,会增加我们剿灭的难度,可从另外一个方面看,他们维持日常的开销,需要大量的粮草,这是他们的劣势,人数众多,粮草不足的情况之下,就不可能保持军队的战斗力,这就表明他们的战斗力在短时间之内不可能增强。”
“此外还有一点,流寇迄今不知道我再次负责剿灭流寇事宜,内阁议事,消息泄漏出去的事宜,诸位也是知道的,据说皇上时候发脾气了,故而这一次皇上的圣旨,没有谁敢随便议论,朝廷也没有发出邸报,知道的人不多,流寇就更不可能知晓了,他们的注意力还在洪承畴大人的身上,我们必须要抓住这个机会,在最短的时间之内,给与流寇沉重的打击。”
“我已经给湖广巡抚卢象升大人,四川总兵秦良玉将军写信了,要求他们负责各自辖区之内剿灭流寇的事宜,湖广和四川的总协调,有卢大人负责,山西与河南就交给郑家军了。”
“我对此次作战的部署大致如下。”
“四万大军分为前军和中军,三万骑兵为前军,一万步卒为中军,杨贺、刘泽清跟随我率领前军,展开征伐,郑锦宏率领中军,随后跟上,前军与中军之间,相隔距离不超过一百里地。”
“大军后日出发,出潼关,从芮城进入山西平阳府,行军过程之中,斥候全面铺开,侦查流寇流寇在什么地方,昨日收到的情报,流寇尚在阳城一带,大军进入到山西之后,流寇活动到什么地方,必须准确的掌握。”
“杨贺,你率领斥候营,今日就出发,进入到山西平阳府,在最短时间之内,侦查清楚流寇的动向,这个任务很艰巨,但也最关键,只有你们侦查清楚了流寇的行踪,大军才能够真正剿灭流寇,你要记住,侦查的重点,是老回回究竟在什么地方。”
“山西巡抚杨廷枢大人早就派遣府州县守备衙门的军士,严密监视流寇的动向,他能够给我们提供准确的消息,这些消息,传令兵必须给杨贺一份,让斥候按照这些消息,展开更加详细的侦查。”
“剿灭流寇的战斗,没有那么复杂,但每次战斗所面临的战机都不一样,我们必须要把握好每一次的战机,不能够出现任何的失误,洪承畴大人的教训,我们需要牢记,各位记住,我们最需要防备的事宜,就是老回回与李自成的联合,也就是李自成从河南进入到山西境内,如此流寇的总人数增加,会极大增加我们围剿的难度。”
。。。
从郑勋睿的安排部署之中,众人分明感觉到了必胜的信念,对流寇无所畏惧的心态,这种心态是最为重要的,可以转化为无敌的斗志和杀气,更加有利的是,流寇害怕郑家军,但凡是看见郑家军的起兵,本能的反应就是逃离。
众人很快去准备了。
郑锦宏带着郑凯涛进入了厢房。
“郑凯涛,此次的征伐,你就不要参加了,大伯写信来了,准备要几位表哥表弟也来到西安府城,我暂时拒绝了,毕竟郑家军面临剿灭流寇的重任,这个时候到西安府城来,我也无法照顾他们,你在我身边已经有几个月的时间,表现很是不错,接下来你也要学着统领军士了,洪参军留在西安府城,你跟随在他的身边,多多学习,和诸多的将士多多熟悉。”
“你要记住,郑家军之中,将领没有过多的特权,每次作战的时候,反而要冲锋在前面,为诸多的将士带好头,这样才能够真正的让下面的将士敬佩和服从。”
郑凯涛的话语不多,听到郑勋睿这么说,脸上表露出失望的神情,不过他和郑家军的将士一样,知道服从命令是郑家军的最严厉的军规。
“属下知道了,表哥出去厮杀,多多小心。”
郑勋睿点点头,拍了拍郑凯涛的肩膀。
巡抚衙门,后院。
冬梅、荷叶与杨爱珍都快要生孩子了,这也的确是很有意思的事情,三人先后怀孕,时间相差没有多少天,让郑勋睿感觉到遗憾的是,他不可能等到小孩子出生的时间了,毕竟负责剿灭流寇的事宜,必须要率领大军出征。
后院的气氛有些不一样,毕竟郑勋睿要出征了。
文曼珊等人应该是很满足了,特别是想到了奶奶,文曼珊更是欣慰,只要是在西安府城,每日休沐之后,郑勋睿都是陪着她们在后花园走走看看,或者到西安城内大街小巷去看看,这种情形已经持续好几年的时间了,文曼珊当然想着老公就这样陪着,可这样的想法未免太自私了,郑勋睿是朝廷官员,若是所有心思都在家庭里面,还能够有什么前途。
接连两天的时间,郑勋睿大部分时间都陪着文曼珊等人,时常领着郑瀚宇散步,郑瀚宇已经有一岁多了,长得很是可爱。
文曼珊、冬梅、荷叶与杨爱珍等人,反过来安慰郑勋睿,让郑勋睿安心出去征伐,她们在家里等着捷报。
郑勋睿很是感慨,所谓家和万事兴,这一次出征,自己的四个老婆,都是非常明智和大度,反过来安慰自己,这预示此次的征伐,肯定能够获取巨大的胜利。
第二百六十六章需要小心
大军再次出潼关,郑勋睿没有更多的感慨,内心里面,他已经习惯了。
二月初八,四万大军抵达山西芮城,从西安府城出发,抵达山西芮城,三百四十里地,四万大军用了两天时间,应该说行军速度不是很快,但也不算慢了。
大军抵达芮城整体行动是保密的,毕竟秘密行动,让对方难以察觉,能够获取到很多的战机。
杨贺亲自等候在芮城,斥候已经侦查到很多的情报,他需要马上禀报。
尚未安顿下来,杨贺就开始禀报侦查到的流寇活动情况了。
“少爷,斥候侦查到了流寇的动向,根据杨大人提供的情报,斥候在泽州和河南府全面侦查,老回回正在泽州阳城一带活动,阳城县城已经被流寇占据,此外河南济源县城也被老回回麾下流寇占领,属下对老回回的举措感觉到奇怪,阳城距离济源一百四十里地,老回回既然在山西活动,为什么还会有流寇残留在河南境内。”
郑勋睿的神色很是严肃,他没有看杨贺,而是认真看着地图。
“属下命令斥候在河南府一带也展开侦查,发现李自成麾下的流寇,正在永宁、宜阳一带活动,属下觉得这个情报非常重要。”
地图上面的宜阳、永宁、新安、渑池、洛阳、孟津、济源以及山西的阳城、泽州等城池,全部被郑勋睿用红笔勾出来。
等到杨贺说完之后,郑勋睿抬头开口了。
“杨贺。你认为老回回如此布置麾下的兵力,有什么意图。”
杨贺不好意思的搔搔头皮,其实这个问题他想过。但想不出来。
郑勋睿对着身边的徐望华,再次开口了。
“徐先生,你认为老回回有什么意图。”
徐望华也一直在盯着地图,杨贺刚开始禀报的时候,他就在思索。
“大人,属下认为,老回回如此部署兵力的目的。怕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郑勋睿微微点头,看着徐望华。
“河南府、平阳府、泽州三地,重点在于河南的洛阳府城。李自成在宜阳、新安一带活动,距离洛阳府城距离很近,不过他们也面临开封宣武卫和泽州宁山卫的威胁,老回回麾下的流寇。在济源和阳城一带活动。李自成在新安和宜阳一带活动,能够相互接应,还能够牵制宣武卫和宁山卫,属下觉得,他们下一步针对的很有可能是洛阳府城。”
“属下做出这个判断,主要理由还是洛阳府城位置的重要,若是流寇能够拿下洛阳府城,将得到极大的补给。也将在朝中引发巨大的震动,老回回已经占据阳城。这就牵制了宁山卫,让宁山卫所的军士不敢轻举妄动,若是他们有任何的动作,老回回可以趁机进攻泽州州城,至于说驻扎在开封的宣武卫,也不敢乱动,毕竟他们需要保护开封府城的安全。”
“属下认为,流寇的这个部署,是因为洪承畴大人滞留在黄州府,迟迟没有行动,让老回回和李自成等人看见了机会,他们在这里集结重兵,拿下洛阳府城,能够形成更大的轰动,郑家军出潼关剿灭流寇的事宜,老回回和李自成肯定是不知道的。”
郑勋睿面带冷笑开口了。
“老回回和李自成的胃口怕不止如此,他们既想着拿下洛阳府城,也想着拿下泽州城,眼光更是盯住了宁山卫,拿下府城和州城,他们将得到极大的补给,而且对于河南山西两地,也是巨大的震动,让其他府州县不敢妄动,看来他们打败洪承畴大人之后,信心暴增了。”
众人有些吃惊,他们绝对想不到,流寇居然有这样的胆量,敢于一次性的进攻府城和州城,可众人也知道,因为洪承畴率领的大军,没有任何的行动,让流寇的胆量变得大起来了,他们认为官军的实力也不过如此。
看来洪承畴的兵败,引发的震动是很大的,这无形之中给郑家军增加了战斗厮杀的难度。
“杨贺,命令斥候再次展开侦查,最好能够摸清楚流寇具体部署的情况,特别要侦查清楚,老回回和李自成究竟在什么地方,只要清楚两人分别在什么地方,我们就基本能够做出判断了,如此郑家军的部署才能够做到有的放矢。”
“洪承畴大人的教训,我们必须要牢记,流寇能够偷袭洪大人,我们也就能够偷袭他们,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郑勋睿之所以在芮城等候,是因为接到了杨廷枢的信函,杨廷枢已经在赶往芮城的路上,按照时间计算,一两日之后就到了,郑勋睿也是好长时间没有见到杨廷枢了,两人都是封疆大吏,尽管陕西和山西紧挨着,可是按照朝廷的规矩,他们之间是不能够随便见面的,郑勋睿成为了五省总督,统领剿灭流寇的事宜,才能够堂堂正正的见到杨廷枢。
三天之后,二月十一,杨廷枢终于赶到了芮城。
第一眼看见杨廷枢,郑勋睿以为自己眼睛看花了,杨廷枢看上去瘦多了,皮肤也比以前要黑一些了,而且眼圈四周明显带着黑晕。
问候闲聊之后,杨廷枢开始大倒苦水,山西遭遇了灾荒,百姓流离失所,可是朝廷的救济迟迟不能够抵达,已经有不少的流民加入到流寇队伍之中,让山西的局势更多的动荡,幸亏从陕西运过来了不少的粮食,总是是稳住了太原府,要不然太原府周遭也乱了,他这个巡抚就干不下去了。
杨廷枢抱怨的时候,郑勋睿没有开口,他知道杨廷枢的苦楚,从未在府州县干过,贸然成为山西巡抚,两眼一抹黑,被下面的官吏忽悠了都不知道,其实这也是朝廷的通病,看看那些内阁大臣,几乎都是从翰林院出来的,几乎都没有离开过京城,一直都是在朝廷的六部、都察院或者詹事府等地方做官,最终得到提拔,成为内阁大臣,这些人不接地气,不知道百姓的疾苦,想着依靠他们来很好的治理大明天下,有些强人所难了。
这种情况,同样不是郑勋睿能够改变的,他倒是觉得,杨廷枢下来受磨砺,未尝不是好事情,相信当人巡抚的时间长了,就能够知道府州县的事情了,郑勋睿对杨廷枢有着绝对的信心,因为杨廷枢有着一个巨大的优点,那就是想着好好做事情,而且想着为老百姓好好的做事情,这个观点已经形成。
当然杨廷枢有这样的认识和观点,也是受到了郑勋睿的影响。
等到杨廷枢抱怨完毕之后,郑勋睿避开了这个话题,他不需要安慰杨廷枢,其实杨廷枢也就是想着说说。
话题转移到了流寇的动向方面。
杨廷枢拍了拍额头,说自己差点忘记了大事情。
“清扬,你要是不提醒,我还真的忘记了,刚刚接到的情报,老回回准备攻打泽州州城,这个情报是准确的,一路上我是非常着急的,宁山卫已经进入到全面的战备之中,可老回回麾下有流寇六万人,宁山卫只有五千六百人,算是泽州守备衙门的军士,也不足万人,这点兵力守卫泽州州城,怕是受不住啊。”
郑勋睿一直都在看着地图,杨廷枢的心思他当然知道。
“淮斗,不客气的说,宁山卫怕是没有那么多的兵力吧,加上泽州守备衙门的军士,能够达到五千人,就算是很不错了。”
“唉,情况你都是知道的,山西卫所的情况很糟糕,这个问题,短时间之内,是没有办法解决的,看看剿灭流寇之后,能不能够有所起色。”
郑勋睿露出苦笑的神情。
“淮斗,你以为我是神仙啊,明日就能够彻底剿灭流寇,我要是有这样的能力,去年就如此做了,流寇目前的实力明显增强了,想要剿灭他们,绝非易事,你可不要期盼着剿灭流寇之后,才考虑山西的诸多事宜,该做的事情,现在就需要做。”
“知道知道,清扬,你可千万不要让流寇拿下了泽州州城啊,那样山西的局面就会更加的糟糕了,流寇提出了一些口号,什么人人有饭吃等等,这对于流民的影响是很大的,要是老回回真正占林了泽州州城,麾下的流寇怕是迅速增加。”
郑勋睿的面容严肃了,老回回开始了政治攻势,这是他担心的问题,这说明流寇的思想开始出现变化,也就是说从无目的的造反,变成了有组织的活动,一旦流寇有了信仰,爆发出来的战斗力就是不一般的,所以郑勋睿必须在流寇没有彻底壮大之前,将这样的信仰掐死在萌芽状态,这对于今后剿灭流寇,有了更大的保证。
杨廷枢带来的情报,郑勋睿早就知道了,老回回做出了准备围攻泽州城的架势,只不过老回回究竟抱了多大的决心,此次战斗的目的是什么,郑勋睿尚需要仔细的思索和分析,他不能够被流寇牵着鼻子转,只有让流寇跟着他转,这样才能够真正的获取胜利。
当然如何做,郑勋睿心里已经有底了,接下来就是落实每一步的计划了。
第二百六十七章出其不意
二月十二日,杨贺禀报了准确的情报。
四万大军在芮城已经等候五天的时间,眼看着消息就有可能泄漏出去了,到这个时候,必须要有所行动了。
距离芮城城池五里里,大营中军帐,山西巡抚杨廷枢、郑家军参将以上的军官,以及徐望华等人,悉数集中在这里,听杨贺禀报相关的情报。
从杨贺禀报的情报来看,郑勋睿和徐望华的分析是准确的,老回回朝着泽州方向扑过去的时候,宜阳、新安方向的李自成麾下的流寇,也在朝着洛阳府城的方向聚集。也就是说,老回回和李自成两人的心是很大的,他们想着能够拿下洛阳府城和泽州州城。
流寇的目标真的达到了,怕是会产生巨大的震动。
杨贺说完之后,所有人都没有开口,大家看着郑勋睿,到了这个时候,就是郑勋睿部署作战方案的时候了,应该说讨论和商议的时间已经够多了。
郑勋睿看着地图,迟迟没有开口,中军帐里面很是沉默。
杨廷枢对军事方面不熟悉,不过他关心的重点,还是泽州州城,尽管说洛阳府城的地位是远远高于泽州州城的,要知道李自成麾下八万流寇,老回回麾下六万流寇,郑勋睿麾下只有四万将士,必然只能够进攻一个方向,分兵作战是不明智的做法。
沉默半刻钟的时间之后,郑勋睿终于开口了。
“老回回和李自成在两个地方同时展开进攻。他们的野心很大,也许认为这样的进攻,会让朝廷大军无法兼顾。同时洛阳距离泽州州城不是很远,两路流寇还可以互相兼顾,一旦某一路的流寇遇见危险,另外一路流寇就可以增援,两路流寇联合起来,人数达到十四万,这是让人恐怖的兵力。”
“按照常规的安排。郑家军要么朝着阳城方向而去,进攻老回回,要么朝着新安方向而去。进攻李自成,可我不这么看。”
“郑家军需要保住洛阳府城和泽州州城,不能够让流寇拿下,若是四万大军分兵直接对决李自成和老回回的两路流寇。基本是没有多大胜算的。唯有集中兵力,打击其中一路流寇,同时震慑另外的一路流寇,这才是明智之举,才能够真正保证洛阳府城和泽州州城的安全。”
“不知道诸位注意到济源这个地方没有,杨贺刚刚说到的情报里面,老回回和李自成麾下的流寇,分别都在朝着洛阳府城和泽州州城集中。但是驻扎在济源的流寇没有动,这部分流寇是老回回的麾下。是九条龙在统领,他们为什么不动,难道不参与攻城拔寨的战斗吗。”
“显然不是这样的,济源的地理位置诸位需要注意,济源距离洛阳府城一百三十五里地,距离泽州州城一百三十里地,也就是说正好处于洛阳府城和泽州州城的中间,能够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不管是李自成还是老回回,遭遇到朝廷大军围剿的时候,处于济源的九条龙,不仅仅能够支援任何一方,还能够沟通消息。”
“老回回和李自成麾下的流寇,一旦集中到攻城拔寨的战斗,就不可能兼顾到其他的事情,身在济源的九条龙,承担的就是居中协调的作用,我们可以将泽州州城和洛阳府城形容为扁担的两边,承载重担,而中间的济源,就是这个支撑点。”
郑勋睿说到这里的时候,很多人已经明白意思了。
杨廷枢有些吃惊,忍不住问了一句话。
“难道郑家军主要进攻济源吗。”
郑勋睿看了看杨廷枢,微微点头。
“郑家军要进攻济源,但绝不是仅仅去进攻济源,四万大军兵分两路,郑锦宏、杨贺率领一万郑家军将士和一万榆林边军,剿灭九条龙极其麾下的流寇,其余两万郑家军的将士,以最快的速度赶赴泽州,围剿老回回及其麾下的流寇。”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