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亲王-第1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曾毅做的,只不过是把锦衣卫的框架给搭建了起来,而框架内部也是需要东西填塞的。

而且,就算是框架本身,也是需要时间去彻底的糅合在一起的。

而现在,一切,不过都是刚刚开始罢了。

这个时候,锦衣卫的运转,全都是处于生涩时期。

在这个时候,让锦衣卫去寻陛下的行踪,真的很不是时候的。

司徒威苦笑,这情况,他岂能不知道?可是,陛下偷偷溜出宫去,可是不管这些的。

“虽曾大人刚才说陛下安全应该无恙,可,也只能是等咱们真的寻到了陛下的踪迹,方才能放心。”

“此事,不容有失。”

“本官亲自带人前去江南,锦衣卫的其他事情,就全拜托屠大人了。”

司徒威也是聪明的很,若是别的事情,他若是真的带人去了江南,指不定,屠庸在京城怎么折腾锦衣卫呢。

甚至,等司徒威回京,到时候,锦衣卫内武官体系被打压下去,也不是不可能的。

可是,此事,却不同旁的事情,他司徒威下江南,是寻找皇帝踪迹,保护圣驾去的。

屠庸若是敢借着这个时间对锦衣卫武官体系进行打压,那,此事只要日后传出去,屠庸的名声,也就毁了。

姑且不谈名声,只要屠庸趁机对锦衣卫内武官体系进行答应,等司徒威寻得皇帝,回京后,在皇帝跟前那么一叫冤。

怕是屠庸也就要有些麻烦了。

再者,他司徒威是寻皇帝而去的,内阁,定然不会坐视不理由着屠庸打压锦衣卫内武官体系。

若是那样,也太寒下面官员的心了,尤其是内阁,虽然是大学士们都是文官,可是,到了他们这个顶峰,对于文武官员,也要尽可能的做到公正了。

就算是稍有偏颇,也不能太大,更不能太明显。

更何况,还有曾毅在那杵着呢。

也正因为此种种,司徒威才敢大胆的在这个时候离京,前去江南寻找皇帝。

屠庸双眼微皱,寻找皇帝,这是大功劳。

尤其是锦衣卫文武体系,一旦皇帝对司徒威有了好感,那,武官体系,势必要略占上风。

可是,屠庸却又不能直接阻止司徒威下江南寻皇帝的。

“此时,司徒大人下江南,怕是不合适吧?”

屠庸慢悠悠的捋着下巴处的胡须:“刚才,曾大人也说了,此事,需要保密。”

“咱们锦衣卫,现如今,尚且不算彻底正式运转,若是此时,司徒大人,锦衣卫的左监察官突然失踪了,怕是会惹起非议的,定然会引起注意。”

屠庸是文官,文官,最擅长的,莫过于此了。

我不想你去做这件事,可是,我还能找出大多数的理由,说成是为了你好,等等。

屠庸现在就是如此,他不想司徒威下江南,可是,却又不能直接阻止,是以,只能另辟蹊径了。

而且,屠庸也清楚,曾毅之前说的没错,皇帝下江南,绝对不会有什么危险的。

只要皇帝离京的消息不暴漏出去,又有刘瑾这位东厂提督跟着,就绝对不会有事的。

也正因为此,屠庸才会阻止司徒威亲自下江南寻找皇帝的。

“那依着屠大人的意思,此事,该当如何?”

司徒威笑呵呵的看着屠庸,也不生气。

现在,司徒威已经是学会了,跟这帮文官打‘交’道,脾气,首先就要收敛些,不然的话,就算是气,也要被这帮文官给气死了。“挑选可用,可信之人,前去江南,寻陛下的踪迹,也就是了。”屠庸笑呵呵的捋着胡须,道:“可用倒在其次,可信,当为首,如此,方可彻底保密此事。”

第三百零八章风向

司徒威这个锦衣卫的左监察官,终究是没离京。

虽说寻找皇帝的事情是头等大事。

可是,既然内阁的意思是皇帝身边有东厂提督刘瑾跟着,不会出现什么安全问题,要确保秘密。

那,锦衣卫自然是要按照内阁的意思去做了。

且,只要不暴漏出皇帝出宫的消息,基本上,是不会出什么事的。

也正因为此,屠庸,才会找借口留下司徒威的。

虽然有文武体系的争斗,可是,屠庸,还是能够分辨出轻重缓急的。

皇宫。

曾毅端坐在木墩上,低眉顺眼。

隔着一道帘子,则是当今的太后,正德的母后,旁边,两个贴身心腹宫‘女’伺候着。

“陛下出宫,倒也没什么,只是,陛下的安全,不能有失。”

太后给曾毅说这话,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不过,曾毅身为当事人,却是有些明白太后意思的。

太后的话,其实是再告诉曾毅,别是皇帝出宫了,你不在意,你虽有先帝赐下的金牌,可是,一旦当今圣上有失。

当今圣上可是没留下龙种的,这皇位,落在哪位王爷的手中,可就不一定了。

到时候,并非是子承父位。

对于先帝的遗诏,怕是要有些不那么遵从了。

而且,当今圣上,对曾毅,可是宠信的很,一旦有失,曾毅这个宠臣,就算是有金牌,也不一定有现在这么无畏了。

“太后放心,陛下的安全,绝对没有问题。”

曾毅起身,冲着帘子后面的太后低头,拱手,并不敢抬头,这是规矩,就算是曾毅现如今,可以不尊这个规矩,可,却是依旧低调,规规矩矩的行事,总是好的。

“陛下登基尚未有多长时间,民间,识得陛下的,并不多。”

“且,陛下如今年纪,龙体尚且未曾定型,民间,不可能识得陛下的。”

“且,陛下身边,更是有东厂提督刘瑾跟着。”

“东厂的情形,太后您在宫中,或许不清楚,可是,微臣却清楚,东厂,已经是遍布整个大明朝各个周县了。”

“是以,有东厂提督刘瑾跟着,且,只要咱们对陛下离京的消息予以保密,不外传,自当无恙。”

“锦衣卫,已经派人离京前去江南寻陛下的踪迹了。”

“微臣的意思,就算是寻着陛下了,也暂时不要惊动陛下,只是暗中保护即可,让陛下在江南玩的痛快了,在回京,即可。”

“不知太后以为如何?”

事关皇帝,当着太后的面,曾毅自然要把他的想法全都说出来。

曾毅毫不怀疑,这天下间,太后,绝对会是最为疼爱正德,最为关心正德的,因为,这是血缘之亲,抹不掉的母子之情。

是以,关于正德的事情,在太后跟前,曾毅并不会隐瞒什么。

“皇帝不让人省心啊。”

太后微微叹息了一声:“也亏得你了,如此替皇帝着想,先帝没看错人呐。”

“哀家也清楚,照儿的脾气,不是明君该做的。”

“可你瞧瞧,满朝文武,也不该‘逼’着照儿啊。”

“照儿,毕竟是皇帝,毕竟年纪小。”

“也只有你,会替照儿考虑,会替照儿与百官周旋。”

“这些,哀家这个老太婆,虽然深居深宫,可也都明白。”

“皇家,是不会亏了你的。”

太后这话,说的长情,曾毅却是明白这里面的意思的,说白了,这还是太后在笼络他。

虽然曾毅年轻,可是,真若是论起来,身份,却不同,而且,曾毅和皇帝的关系,却是最好的。

“太后,微臣斗胆,说句放肆的话,不知太后可否恩准?”

曾毅仍旧低着头,不过,声音,却是大了不少。

“说吧。”

太后微微笑着:“什么放肆不放肆的,你有先帝赐予的金牌,说起来,就算是当今圣上,你也可以管上一管的。”

“臣,原本,不过京城街边卖字谋生的一穷苦秀才,一日三餐,都未曾有过稳定着落,幸‘蒙’当今圣上知遇之恩,先帝对微臣栽培有加。”

“先帝爷更是赐予臣金牌,当今圣上,对臣,亦是信任有加。”

“臣非圣贤,可也知大理,先帝与陛下的恩情,臣,永不敢忘。”

曾毅的话,没旁的,也没什么保证,只是这三句话,却是听的太后连连点头。

曾毅这个时候说这些,这是在给太后表忠心的,更是让太后无需担心那么多,凡事,只要是他曾毅能想到的,就绝对会尽心去做。

“爱卿无愧于贤臣之名。”

太后在珠帘后面微微点头:“若满朝文武,尽皆爱卿如此,哀家,也就放心了。”

“内阁的诸位大学士,也都是忠心之臣。”

曾毅拱手,却是不敢顺着太后的话往下说的,若不然,传了出去,他曾毅,也太过狂傲了吧?

“内阁的大学士们,自然是忠心,可却有些迂腐了。”

太后微微摇头:“哀家是看的出来的,他们眼里,有的只是江山社稷,而不会去考虑照儿的。”

太后也是‘精’明的很,知道内阁大学士们的心思,若心论,太后自然也想自己的孩子成为千古名君。

可是,正德明显不可能,既然如此,还不如让正德能安安分分的当好皇帝,快快乐乐的就好。

至于朝廷的事情,让下面的大臣处理就是。

可是,太后如此想,内阁的大臣们,却不如此想,若不然,又岂会和陛下闹矛盾?

“陛下此次离京,虽说是留下密旨,将朝政全都‘交’给了内阁处置,可,你却是有先帝赐予的金牌的,代管满朝文武,凤子龙孙。”

“就算是照儿有错,你也可以管上一管的,内阁的几位大学士,想来,也是都知道的。”

“是以,有些事情,你也别全都看着内阁去处置,你也管一管,想来,你做事,定然会更和皇帝的心思。”

太后的话,是好话。

可是,听在曾毅的耳朵里,却全然不是那个意思了。

曾毅可是‘精’明着呢,太后这话,换成一般人,肯定是要感‘激’涕零。

可是,换个方式想想,他曾毅虽有先帝赐予的金牌,可是,那又如何,内阁,并没有做错什么事情。

且,又有当今圣上留下的密旨,他曾毅强行夺权,算什么事?

这是拉仇恨的节奏啊。

叹了口气,曾毅有些无奈,最终,还是忍不住开口道:“既然是陛下留下了密旨,那,朝廷的事情,还是由内阁管的好。”

“先帝虽赐予微臣金牌,可依臣看来,却非是要臣真的如何。”

“若是朝局稳定,无‘奸’佞,无祸害,那,臣,宁愿这块金牌永远起不到作用。”

“臣虽有金牌,可,却不敢随意干涉朝事。”

“还望太后容宽。”

曾毅这话,虽然说的含蓄,可是,却意思很明显,他虽然有金牌,可是,却不能‘乱’用,君臣之道,必须谨遵,除非朝廷出现‘奸’佞,或者其他特殊时候,才会动用金牌。

微微点了点头,太后没在这事情上继续说什么。

该说的,都说了,而且,曾毅也把太后担心的事情,都给全换了个方法说出来了。

“就由着你吧。”

太后笑着摇了摇头:“反正,你是盯着点,可别朝廷上出了什么‘乱’子。”

说实在的,对于曾毅,太后还是很满意的,懂得认清自己的身份,这就很难得了。

而且,曾毅的年纪,只要忠心,正好和皇帝年纪相当,足以是皇帝的左膀右臂了。

“臣会留意的。”

曾毅拱手,道:“只是,有一件事,还是要请太后恩准的。”

“讲。”

“陛下离京,内阁暂掌超纲,可这圣旨,却是必须要隔段时间,有那么一道的。”

“哪怕是一些无关紧要的内容,也是成的。”

曾毅这么做,可纯粹是为了保密皇帝行踪着想的。

而且,这事情,涉及到了圣旨,曾毅就必须要请示太后了,若不然,指不定会在太后这里,留下什么印象的。

“这个倒是应该的。”

太后点头,曾毅的这个提议,在她看来,非常好,只要皇宫内偶尔有皇帝的圣旨传出,哪怕不是什么重要的。

可是,却也能传递出一个意思,那就是皇帝,在宫中呆着呢。

“只是,这‘玉’玺……。”

太后有些为难,方法是不错,可是,‘玉’玺,就算是他这个太后,也是不知道皇帝放在哪里了。

曾毅皱了下眉头,‘玉’玺,他倒是知道放在哪里的,可是,这个时候,却不能说出来的。

又不是什么重要的事情,这个,知道,还是当做不知道吧。

“‘玉’玺用与不用,倒是没什么。”

“只要只会内阁一声,装装样子,也就是了。”

曾毅既然不想说出‘玉’玺在哪放着的,不想让太后知道他曾毅知道‘玉’玺的的地方。

那,只能是想别的办法了,而且,曾毅的这个办法,也没什么的。

“就如此吧。”

太后点了点头,算是同意的曾毅的提议。

……………………

内阁当中,这些日子,也是不好过的。

皇帝以前在宫中呆着,虽然不处理朝政,可是,毕竟是在宫中呆着,对于这些个从小读着圣贤书到如今的大学士们,这就是一种心理作用吧。

现如今皇帝偷偷出宫了,虽说是皇帝不可能有什么危险。

可是,内心,却是不可能不担心的,甚至,总是觉得,心里有那么一块巨石在那压着的。

“陛下真是太过玩略了。”

刘健终究是靠在了椅子上,面‘色’略微有些烦躁,这种情况,出现在他这个内阁首辅的身上,还真是很少见的。

下面的几个大学士只是摇头苦笑,不知道该说什么的好。

虽然历来,也有皇帝微服出巡的,可是,哪个皇帝微服出巡的时候,下面的朝廷重臣不担心的?

更甚至,哪个皇帝,如当今圣上这般,刚登基没多久,就跑出去微服‘私’访的?

“当今圣上的确玩略,可咱们这些做臣子的,又能如何?”

李东阳无奈苦笑,摇了摇头,道:“陛下的脾气,咱们其实早该知道了。”

“而且,陛下微服出宫,日后,怕不会少了的。”

“曾毅的想法倒是不错,让陛下在外面玩高兴了,然后自己回宫,可是,却也忘了,咱们这位皇帝,可不是安分的主。”

“就怕是他在江南玩累了,回宫了,可是,却玩上瘾了,以后经常如此。”

李东阳的话一出口,原本,气氛就有些压抑的内阁,立时,静的连几位大学士的呼吸声都能听的清楚了。

李东阳说的没错,以当今陛下的脾气,或许,还真的会如此的。

“唉。”

终究,还是内阁首辅刘健,无奈的苦笑了一声,算是打破了这僵局。

“这事,咱们几个老家伙怕是没办法了,等‘抽’空,告诉曾毅那小子,让他头疼去吧。”

刘健这话,听似玩笑,可其实,却带着深深的疲倦。

刘健,也是一代名臣了,辅助弘治皇帝,可以说,内阁的几位大学士,哪个不是名臣?

可是,碰到正德这样的皇帝,却是真的是没有什么办法了。

毕竟,君臣的身份,在那隔着呢,又不是自家孩子,不听话了,可以管教。

正德是皇帝,刘瑾等大学士的臣子。

虽说,内阁大学士的权威极重,可是,那也是在君权之下的。

“锦衣卫那边,有什么动静没?”

刘健突然改口,看向了内阁次辅谢迁。

锦衣卫改革,就算是内阁,也是盯着的,只不过,只是盯着,却并不加干涉的。

“曾毅去了锦衣卫一趟。”

内阁次辅谢迁想了想,道:“是从内阁离开之后,应该是为了陛下出宫的事情。”

“在内阁的时候,他不就说过,要让锦衣卫寻陛下行踪的,定然是为了此事。”

“除此外,锦衣卫倒是没发现有什么动静。”

“毕竟是隐秘的探子,咱们的人,肯定是发现不了的。”

谢迁摇头笑着,他们盯着锦衣卫,也不过是让仆人什么的盯着,和锦衣卫的专业探子们来说,那就算不得什么了。

锦衣卫如果行动,尤其是隐秘的重大事情,怕是都不走正‘门’了,翻墙也是正常,甚至,锦衣卫内部,到底有没有密道,这些,也是没人知晓的。

但是,据说,锦衣卫内部,是有密道的,而且,还不止一条,通着城内的不少地方。

为的,就是锦衣卫的探子们进出锦衣卫,不被发现。

锦衣卫的大‘门’,其实是为了锦衣卫内的那些明面上的官员和‘侍’卫们准备的。

“曾毅整改锦衣卫,真不知道到底是好是坏。”

刘健摇了摇头,对文武体系糅合在一起,在同一个衙‘门’,虽然能起到监督作用,可是,万一其联合了起来,那后患无穷。

之所以文武分开,那是必须如此,若不然,一个官员的权利太大了,掌管朝政,又掌管军权,一旦其有异心,很容易生出变故的。

不过,好在,曾毅也和内阁进行过沟通,锦衣卫的改革,是特殊的,源自于其监察的特殊‘性’,只能以此来防备其监察的公正。

最起码,要最大可能的保证锦衣卫情报的公正。

旁的衙‘门’,是不会如此的。

“好坏,都这样了,不过,应该结果不错的。”

杨廷和是一直非常看好曾毅的,就算是现在,仍旧如此:“曾毅这小子,机灵着呢,且,朝廷,也的确需要如此的衙‘门’啊。”

“只是,咱们官员的权利,可是要被压制了不少啊!”

杨廷和他们几个内阁大学士,都是官场上的老狐狸了,甚至,内阁存在的原因,他们也都清楚。

说的直白些,内阁,不过是士大夫的权利的代表,内阁的权利大了,皇权,自然也就要退缩了。

内阁,是士大夫们顶出来和皇权进行争权的。

这,才是内阁的最主要存在目的,只不过,能真正看透这点的,朝堂之上,并没有几个。

不站到一定的高度,是根本看不透这点的。

而锦衣卫的存在,既然牵扯到了文武之争。

那,这个争斗,将会彻底的糅合进去,到时候,下面的那些个官员,甚至是朝廷重臣,想要如何如何?

怕是行不通了。

而且,锦衣卫内一旦彻底的运转起来,外面还有一个都察院在盯着呢。

若是锦衣卫内查出了不少的官员贪赃污法,而都察院,却没有丝毫的动静,这,对都察院,可就是打脸的行为了。

是以,只要锦衣卫彻底运转了起来,那,都察院,定然也会随之运转起来。

锦衣卫内部文武争斗,及外部的都察院,这三者连起来,就是飞奔的三匹缰绳连在一起飞奔的骏马。

若是没有什么鞭策,全都慢悠悠的散着步,吃着青草,偶而有那匹方向与另外两匹不同了,也没什么,至多,就是拉车下,不会受到什么伤害,只不过,有一方,要妥协罢了。

可是,一旦这三匹骏马飞奔起来,这个时候,在出现方向‘性’的错误,或者是有其中一匹想要停下来。那个时候,等待的,将会是被另外两匹马给拉扯的体无完肤,甚至,直接摔死。除此外,在没别的可能。

第三百零九章独当一面

“大人,宁王那里,不盯着了吗?”

黄昏,司徒威亲自登‘门’,去了曾毅的府上。

司徒威前去曾毅的府上,这,并没什么,整个京城,谁不知道,司徒威是曾毅的人。

也正因为司徒威是曾毅的人,所以,锦衣卫左监察官的位置,才会轮到司徒威的身上。

而且,京城,谁都知道,锦衣卫虽说是直接听命于皇帝的,可是,当今皇帝的脾气,这锦衣卫,现下,其实,还是归着曾毅管的。

是以,就算是知道司徒威来曾毅府上了,也不会有哪个官员特别的在意。

“不着急。”

曾毅摇了摇头,现在这个时候,锦衣卫刚刚开始正式运转,这个时候,锦衣卫内部还需要磨合。

最容易出事的时候,就是现在了。

对于宁王手底下的情报机构,曾毅要的是顺藤‘摸’瓜,查出老底来,绝对不能出现什么纰漏。

而且,现如今,皇帝离京,这个时候,曾毅不认为宁王那里会得不到丝毫的风声。

百官不知皇帝出宫的消息,那是自然,没有哪个大臣,在平常就派人偷偷的盯着皇帝,这样做,不仅没有丝毫的意义,一旦被发现,更是抄家灭族的大罪。

而宁王,则是有些不同了。

若是宁王没有进京的时候,怕也就是大概盯着点京城的风向罢了。

可是,现如今,宁王既然进京了,那,在宁王离京的这段时间内,定然会盯紧了京城的风向,甚至,包括皇宫。

而,只要有心人,敢怀疑的,总是能看出些不对劲的。

是以,曾毅认为,皇帝出宫的消息,是瞒不住宁王的。

只不过,有一点,那就是宁王现在的准备,尚不充足,就算是知道皇帝出宫了,也绝对不会动手的。

这个时候,宁王是不希望皇帝出事的。

一旦这个时候,皇帝出事,天下藩王可是不少的,怕是轮不到宁王来当皇帝的,就算是动武,现如今,宁王麾下,怕也是根本就没多少人的。

而且,以正德的作风,若是让他在皇位上多呆几年,只会让天下更加‘混’‘乱’,到时候,宁王的准备也充足了,也更有充足的理由起兵了。

是以,这个时候,宁王,是不希望正德出事的,甚至,若有可能,宁王还会保护正德。

甚至,之后,还会故意让正德知晓,是他宁王在保护他,以此谋得正德的信任,这些,都是有可能的。

也正因为此,此时,只要不打草惊蛇,那,宁王,就会是保护正德的人。

而若是相反,派锦衣卫的人去监视宁王了,或者盯着宁王手下的情报机构了,一旦走漏风声,宁王如何做,可就没人能猜到了。

“等陛下回宫了以后再说,现在,锦衣卫,全力寻找陛下就是了,宁王那边,切不可有丝毫的行动。”

曾毅盯着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