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亲王-第3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曾毅的这个担心是很有道理的,朝中的老狐狸很多,见的也多,或许,现在没看出曾毅想要干嘛,毕竟,一切都只能是猜,而且,之前曾毅的样子做的太足了,让人根本不会想这么些的。
可一旦锦衣卫开始行动,那帮老狐狸肯定会反应过来的,所以,锦衣卫必须要快,让那些个老狐狸就算反应过来,想要给曾毅添堵,也晚了,锦衣卫已经把人给抓的差不多了。
如此,既能得到之前曾毅说的效果,还能大大的提高曾毅的威慑力,这是一举多得,绝不容有失的。
第676章逐渐改变
司徒威点头,神情凝重,他自然知道曾毅如今说的这些话的重要性。
正因为这事情重要,所以,在这次事件当中扮演重要角色的锦衣卫就更不能出现任何的问题了。
“大人放心,卑职晓得这里面的轻重。”
司徒威抱拳,沉声道:“这事情,绝对会以雷霆之势横扫,不给他们反应时间的,而且,绝对不会出错的。”
曾毅微微点头,道:“如今,锦衣卫的名声仍旧不可能和朝廷其他衙门一样,这事情,若是全都由锦衣卫负责了,怕是会传出些不好的声音。”
“你们只负责抓人,抓完人之后,全都送去刑部,到时候,会让刑部和都察院连同兵部户部核查的。”
曾毅开口,这一下子,就牵扯进去了除去锦衣卫外的四个衙门。
这也是最为稳妥的法子,也是让旁人最为不好挑出毛病的法子,刑部和都察院,这两个自然不必说了,原本就是审问监督的衙门。
而兵部管着下面的卫所,自然知道卫所的建制等等,户部是负责播钱粮军饷的,这些,也都有造册的。
而锦衣卫,又是单纯的只负责抓人,不掺合审理,根本不会让旁人怀疑锦衣卫冤枉人,因为,人虽然是锦衣卫抓来的,可是,四个衙门若是联合会审无罪,那还是要放人的。
锦衣卫可是管不住这四个衙门的。
“这四个衙门怕是有些多了吧?”
司徒威小心询问,这事情,原本不是他该管的,更不是他该问的,只是,在司徒威觉得,这事情,既然是要雷厉风行,而锦衣卫抓人,肯定是有证据的,虽说如今锦衣卫不向是之前那样,还能审问官员等等,可是,把这些个证据交给刑部也就足够了。
根本不必这么麻烦,四个衙门共同会审,到时候,指不定这其中会搞出什么幺蛾子来呢。
若是真有搅局的,可就有些得不偿失了。
“无妨,这么做,稳妥些。”
曾毅轻轻摇了摇头:“若不然,虽说武官减少,减少了对手,会压下一些舆论,可是,仍旧免不了一些别有用心的传闻。”
“而四个衙门共同审问,可以将所有的负面因素降低到极致。”
“刑部那边,不用担心,其他三者,都察院那边,本官亲自走上一趟,兵部那边更无须多言,户部那边,内阁开口即可。”
曾毅笑着,说话间透漏出来的消息,若是传了出去,却是要让人震惊的。
都说曾毅没有多少的亲信,身边没有多少的势力,只有一个锦衣卫,可是,如今这么分析来,刑部那边,刑部尚书早就选择了站队,站在了曾毅这边,向他们这些朝廷大员,一旦选择了站队,几乎没有反悔的余地了。
毕竟,他们的身份不同,和那些个低品级的官员也是不一样的。
这就好像,一个小孩子,可以开玩笑不重信誉,因为他不知道什么是信誉,可以开玩笑,但是,一个国家的重要官员必须要重视信誉的。
而除了刑部外,都察院,如今都察院内的左都御史虽然不是曾毅的人,可是,其和曾毅的关系也算是融洽。
都察院内有一半的人马,是曾毅当初安插进去的人,尤其是有那么几个当初反水投靠了曾毅的官员,他们更是没了退路,只能站在曾毅这边的,所以,他们的忠心也不必提,或许他们不够忠心,但是,他们不能在反水了,若不然,这一辈子真是要落下骂名了。
而如今,都察院这边,左都御史戴珊自然不必提了,是都察院的总宪,除此外,其余的中层御史,则是曾毅的人,下面的那些个御史,却大多数都是左都御史戴珊的人了。
这等于是曾毅掌控了都察院内几乎所有的中层官员。
这意味着,除非戴珊想彻底和曾毅翻脸,清洗都察院,若不然,是不可能和曾毅作对的,中间的干饶力量太大了。
一些小动作什么的,根本就不可能成功。
而且,戴珊虽然是都察院的左都御史,可是,其为人圆滑,老道,自然知道有些时候该怎么站队的。
毕竟,这事情,曾毅又没准备让他有什么照应,只要秉公就成。
这种情况下,戴珊自然知道该怎么做的。
而兵部那边,不必提,如今的兵部尚书是王守仁,这可是曾毅的心腹,自然是不用多说的。
唯独户部那边,曾毅不熟悉,可是,户部那边,曾毅虽然不熟悉,但是内阁熟悉,只要让内阁开口,那边就照样搞定,根本不怕其有什么小动作。
而常常提起的所谓三司会审当中的大理寺,却是被曾毅给隔了出去。
大理寺那边,却是有几个立场不定的家伙的,就是内阁那边开口了,也未必管用,或者说,这几个家伙并非是立场不定,他们是绝对反对曾毅的那一个派系的官员。
其和当初的屠墉是有不浅关系的,所以,曾毅这次才会把大理寺给隔绝出去。
而且,这种案子,四个衙门会审,完全足够了,每个衙门都有足够的说道。
锦衣卫负责抓人,自然不必提了,而其余四个衙门,刑部负责审案,都察院负责监督,兵部和户部负责核对账目人数,还要大理寺干嘛?
这又不是三司会审,没那规矩非要让大理寺搀和进来。
一个审案的就足够了,一个负责监督的也足够了,大理寺进来是多余的,甚至,若是有人开口请求大理寺搀和进来的借口,曾毅现在都给他们想好了。
“最重要的是你们锦衣卫的速度。”
曾毅看着司徒威,道:“这四个衙门好说,只要人抓了,证据你们锦衣卫也有,剩下的事情就很简单了。”
“可,若是你们的速度慢了,还没抓几个官员,就被有心人传出了消息,到时候,都去找你们锦衣卫自首了,到时候,可就抓不成了。”
曾毅这话的意思很明确,那就是以雷霆之势抓人,根本不让反应过来,根本不给那些个武官们自首的时间。
或者说,其实,曾毅已经给过他们时间了,这都三个月了将近,他们完全可以自首的,虽然这是曾毅的一个计谋,可是,计谋的成功与否,决定权却并非是在曾毅手中的,而是在那些个官员自己手中的。
若是那些个官员大多数选择了自首,那,曾毅的这个上上之策也自然夭折了。
换句话说,就算是现在锦衣卫开始抓人,那些之前自首的官员,不照样也没事,肯定不会抓他们的。
所以,曾毅虽然布局了,可,却还是给了他们两条路选择,路,是他们自己选择的。
“卑职回去以后,令下面的人紧急准备,约定时间动手,不会有消息提前泄露。”
司徒威笑着,这事情,锦衣卫是老手了。
曾毅这边,在做最后的布局,这可以说是军备革新当中关于武官们的处置的最重要的一步棋子了。
若不然,这些个武官的遗留问题最起码要拖延十几二十多年才能够消化的差不多。
所以,这事情,曾毅可是当中军备革新当中的一个重点来完成的。
而南京那边,却也不差。
军备革新正式开始以后,南京兵部及魏国公府自然也就没了任何的顾忌,该做什么就做什么,也不用向之前那样,还蒙着一层面纱。
最为重要的,则是军备革新彻底开始以后,南京这边的所有的千户卫所都消停了下来,在没任何事情发生了。
这个时候可是和之前不同的。
之前,南京进行军备革新,最多只能算是一个试点,而且,不管皇帝到底点头了没有,可是,皇帝却并没有下过有关的圣旨。
可是,这次不一样了,这次皇帝虽然仍旧没有下达明确的圣旨,可是,却封了曾毅一个大都督的职位。
如此一来,这也就意味着皇帝下旨进行军备革新了,毕竟,这个时候是讲究含蓄的,皇帝并非是必须要在圣旨上直接点出军备革新开始。
所以,皇帝下旨封曾毅为大都督,其实就是宣示了整个大明朝的军备革新正是开始。
之前南京的官兵闹,那是闹曾毅,而这个时候,闹,那可就是闹皇帝了。
闹曾毅,没什么,甚至,最终可以说是曾毅为官不仁等等。
可是,若是闹皇帝,那可是杀头的大罪。
之前,他们闹曾毅,曾毅要隐忍,不好直接砍他们的脑袋,可是,这个时候他们若是在闹,那是闹皇帝,不听圣旨,那曾毅根本不用有丝毫的犹豫,直接就能砍了他们的脑袋。
这里面的道道,南京的官兵都清楚着呢,毕竟,这是事关自己身家性命的。
所以,这个时候谁在想要挑动南京这边闹事,那也是极难的了,除非就是整个大明朝的官兵都一起闹了起来,那个时候,他们才会跟着凑热闹的。
若不然,南京这边,是绝对不可能单独的做那个出头鸟了。
所以,如今,南京这边倒是情况好多了,可以说是如今大明朝军备方面最为安静的地方,毕竟,之前曾毅的行为,已经把南京这边等于是给军备革新了一遍,这边的兵丁已经遣散过了。
剩下的,也就是这些个千户卫所的武官的安置了。
“听说在陛下身边伺候的刘公公来了南京宫中任大内总管了?”
杨廷仪面带微笑,看着对面坐着的南京镇守太监马贵:“这事马公公可曾听过?”
面对杨廷仪这番话,马贵的嘴角都在抽搐,不过,面色却也是露出了一丝沉吟之色,似乎是在想些什么,过了一会,方才拍了下额头:“是了,前几天,听下面的人提起过。”
“说是刘瑾刘公公以后就任南京宫中的大内总管了,还带了一百番子亲随而来。”
“不过,杂家当时听了以后,却是没怎么留意,倒是还未曾见过刘瑾刘公公。”
马贵又不傻,今个杨廷仪摆宴请他前来,提起这件事,岂会是没有深意的。
要知道,杨廷仪的背后那可是杨廷和,这可是血浓于水的牵扯,杨廷仪这么硬的后台,岂会在意他一个马贵?
所以,在来的路上,马贵就在猜测杨廷仪这个时候请他来赴宴的用意,其实也很好猜,南京这边的局势已经彻底稳定,军中肯定没他马贵什么事了。
而且,这次军备革新的内容看似是全都公布了出来,可是,世界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已经有消息传出,最终的革新,是要大幅消减监军太监的权力的。
马贵虽然是镇守太监和监军太监又有所不同,地位略高,可是到时候权力肯定也会被压迫的。
当然,这消息虽然没正式公布,可,却也是**不离十的。
问题是连刘健都被曾毅搬到了,满朝文武大臣就算是对军备革新不满意,可是,对这大幅消减太监监军权力这一点,肯定是全都赞成的。
所以,马贵很清楚他现在的位置,要居安思危,这个时候,最好还是装孙子的好。
而且,马贵其实也看的开,他义子已经长大成人了,而且,还颇为孝顺,钱财什么的,也都捞够了,就算日后没权,也没什么了,衣食无忧,还能有个儿子尽孝,这就足够了。
所以在往别的上面猜,可不就是一件事情了,刚刚来了南京皇宫任大内总管的刘瑾,毕竟,当初,马贵也是刘瑾的亲信,只不过,最后时刻,刘瑾等于是抛弃了马贵,把马贵牺牲了,换取了和曾毅直接的利益。
也正因为此,刚才说那番话的时候,马贵没有丝毫的愧疚之情。
“宫中的事情,杂家可是不敢去问的,刘公公是京城来的,杂家是镇守太监,还是不见的好,杂家也就没怎么在意这事了。”
马贵笑着,似乎是在闲说,可,他这话的意思,其实很明显了,等于是在给杨廷仪表明态度了。
“佩服。”
杨廷仪冲着马贵拱了拱手,一切尽在不言中,有些时候,有些话,不一定非要说出来的。
第677章避而不见
马贵已经明白杨廷仪的意思了,这,就是最为重要的,且,马贵也表过态了,这就成了。
杨廷仪今天这并非是多此一举,那刘瑾,毕竟是和曾毅有仇的,最终也可以说是因为曾毅的原因,才会被贬来南京的。
若是刘瑾心有怨恨,想要给曾毅添些乱子,别的事情,以刘瑾现在的权力,怕是做不成的,但是,马贵当初可是刘瑾的人,若是其现在还愿意听刘瑾的,那,可就有些麻烦了。
不过,好在马贵也算是知趣。
其实,杨廷仪在邀请马贵赴宴之前,就大致能够猜到这个结果了,太监们不像是大臣,注重名声。
太监们,是根本不注重名声的,或许,有太监注重信誉等,但是,这都是极少数的一部分。
至于报恩之类的,对于太监们而言,可有可无,但是,比起自己的身家性命来,却是肯定不如的。
知遇之恩,在文人当中,是可以已死相报的,可是,对于太监们而言,什么知遇之恩,转眼还能从背后捅你一刀呢。
如今,刘瑾已然失去了之前的权力,马贵还有一个义子在麾下尽孝,如此一来,马贵这个南京镇守太监考虑的就该更多了。
这个时候,若是继续和刘瑾牵扯,那,绝对是最为不明知的选择。
尤其是若是这个时候在敢听刘瑾的,给曾毅填些乱子,那纯粹是找死的行为,或许,他能够给曾毅添堵。
但是,也只不过是添堵罢了,之后呢,他马贵要付出的可就是他自己的身家性命了,就算是他自己不在意自己的性命,且他这个年纪了,家中长辈早就不在了,可是,他却还是有那么一个义子的。
而且,马贵的这个义子还是颇为孝顺的,马贵岂能不顾他这个义子的性命?
真要是出事了,到时候,刘瑾可是在起不到丝毫作用了的。
除了这事情以外,其余的事情,杨廷仪和马贵两人之间,还真是没什么可谈的了。
毕竟,文人在一起所谈论的东西,对着马贵说,那也是没用,几乎可以称之为对牛弹琴。
而且,一个文臣和一个太监,两人之间原本就没有共同的语言。
不过,马贵倒也知趣,知道今个杨廷仪邀请他前来为的是什么,这态度表明之后,又坐了一会,也就起身告辞了。
杨廷仪倒是客气,亲自把马贵送到了外面,然后方才回府的。
“这马贵却也聪明。”
杨廷仪回府后,却是直奔书房而去,书房内,竟然还有人在等着杨廷仪,这人不是旁人,正是当代魏国公徐俌之孙徐鹏举。
“趋炎附势,趋吉避凶。”
杨廷仪笑着,摇了摇头,道:“这也算是马贵的本性了。”
“不过,他这话到底是真是假,却是不好说了。”
却原来,这事情,是杨廷仪及徐鹏举两人商量之后,定下来的计策,算是敲打马贵一下。
如今的魏国公府,老魏国公徐俌身体是一日不如一日了,全都是其孙徐鹏举在管事情。
而杨廷仪不比旁人,其与内阁大学士杨廷和可是亲兄弟。
所以,徐鹏举和杨廷和攀上关系,却也是正合适的,毕竟,魏国公府也是需要朋友的。
“马贵想来不会自误的。”
徐鹏举笑着,道:“这马贵之前可等于是被刘瑾抛弃过一次,拿他当出头鸟来换取和曾毅的交易。”
“如此一来,就算是马贵原本对刘瑾有几分忠心,却也淡了,更何况,太监们原本就薄情,如今刘瑾失势,别说是听刘瑾的话了,他能不去恶心刘瑾,就算是好的了。”
徐鹏举的这个分析,却也是合适,他的这个分析,是大多数太监们的行为。
“希望如此吧。”
杨廷仪点了点头,他也不是多事的人,若是这事情能就此打住,那是最好的,可,若是真出了什么乱子,那,他杨廷仪也不会乱了分寸。
只不过,那个时候,杨廷仪是绝对不会手软的。
“本官却是赶了个好时候。”
杨廷仪呵呵笑着,道:“南京之前听说军备不时有些波动,可却被镇下去了,本官来了以后,恰逢天下军备正式革新,却也没人在敢闹了。”
“若是连一个刘瑾都看不住,本官日后也没脸回京了。”
杨廷仪的这话,其实就是一个意思,之前,南京出了那么多的事情,可是当时的南京兵部尚书王守仁不照样都给压了下去吗?
虽说当时是王守仁联合魏国公府及镇守太监给压下去的,且,王守仁背后站的是曾毅。
可,具体情况,杨廷仪却是知道的,那就是,那个时候,魏国公府几乎是旁观,不过问任何事情,不牵扯进去,而当时的南京兵部两个侍郎先是无能,后两个侍郎换人之后,却又想着怎么谋划诬陷王守仁以此来陷害曾毅了。
虽说当时马贵这个镇守太监因为曾毅和刘瑾的交易而帮了大忙,可其实,那个时候的王守仁的压力也是非常巨大的。
且,那个时候的王守仁,可以说是孤军奋战的。
而如今,他杨廷仪的情况可是要比王守仁强多了,整个大明朝的军备革新正式开始,魏国公府也不在有所避讳。
这就是其一,魏国公府能够名正言顺光明正大的和他杨廷仪站在同一条战线上。
其二,那就是背后有皇帝,曾毅还有他的兄长杨廷和撑腰,如此一来,这阵容可比当初的王守仁要强的多。
且,守旧派的力量,之前已经被曾毅在京城给差不多连窝端了。
可以说,如今的情形,不论是明面上,还是暗中亦或者是后台,杨廷仪都要比当初王守仁要占据了更多的优点。
如此一来,若是南京这边在闹出什么不好收拾的乱子,传去了京城给曾毅添麻烦,那,他杨廷仪真是丢人丢大发了。
而南京如今能够有危险的,也就是刘瑾这个太监了,但是,其又能说是危险又不能算是危险。
所以,只能是先盯紧了再说。
“盯着马贵其实也成。”
徐鹏举笑着道:“马贵这边若是盯紧了,也是可行的,毕竟,刘瑾想要出什么幺蛾子,肯定是要经过马贵的。”
“都盯着吧,省的有什么疏忽。”
杨廷仪笑着,有备无患,更何况,他这次来南京的最主要原因,在离京的时候,就已经知道了。
其一,自然是让他坐镇南京,盯着南京军备,京城那边放心。
同时,这其实也是内阁对曾毅的一种防范,而这也是曾毅对内阁的一种态度,这是双方的一个信任及没有任何私心的重要节点。
但是,另外一件重要的事情,就是盯着刘瑾了。
让刘瑾老老实实安安稳稳的呆在南京,这就是他杨廷仪的另外一个重要任务。
当然,杨廷仪相信,就算是他派出去的人疏忽了,可,盯着刘瑾的,肯定不只是他派出去的人,锦衣卫的人,绝对也会把刘瑾给盯得死死的。
马贵乘坐的马车轱辘轱辘的在街道上缓慢前行。
而马贵的马车当中,此时,却是多出了一个人。
“马公公,您这可是想好了?刘公公可是不轻易开口的。”
这人样貌粗狂,声音也是粗憨。
“东厂的人都是这般没规矩吗?”
马贵神情不变,挑了挑眉:“你一个东厂的番子罢了,竟然敢如此钻进杂家轿中,谁给你的胆子?”
那轿中的另外一人却是嘿嘿笑着:“马公公您可是说错了,咱现在可不是东厂的番子,咱现在是南京皇宫的守卫军。”
“公公可是邀您晚上去赴宴的了,您若是真不愿意去,咱可就实话实说了,到时候,刘公公若是生气了,您可别怨咱说话声音不好听了。”
这原本跟着刘瑾来南京的东厂番子也是如今的南京留都守卫嘿嘿笑着,显然,在他心里,马贵不过是当初刘瑾提拔上来的。
如今,刘瑾来南京了,是落难了,可,马贵却仍旧不敢对其有所违逆的,所以,这说话上,自然也就没那么多的恭敬了。
“滚出去。”
马贵双眼猛然一瞪,怒斥道:“你算是个什么东西,竟然敢如此对杂家说话,若非是看在你是刘老哥派来传话的,今个杂家能让人把你拿下,直接送交官府。”
马贵刚才从杨廷仪的府中出来,受过敲打,此时,哪还会去赴刘瑾的宴。
若是之前,没来杨廷仪府上的时候,马贵或许会答应,可是现在,马贵是绝对不会或者说是绝对不敢答应了。
杨廷仪之前的那番话,其实就是在敲打他马贵。
试想,如今,刘瑾已经倒台了,他马贵身上还有哪个贵人能帮他撑腰?
这是根本就没有的,如今,宫中的那位得权的,马贵当初虽然没得罪过,可,却也没怎么巴结过,只能算是关系一般。
不过,在得到消息以后,马贵还是派人前去京城给如今宫中那位得权的表忠心去了。
至于能否有用,毕竟他是当初刘瑾提拔上来的人,如今的这位能否饶他一次,给他个机会,这还未可知的。
这个时候,马贵必须要和刘瑾划清界限的。
在这个和刘瑾划清界限还来不及的关头,试问马贵岂会去应邀赴约。
一旦今个马贵应了刘瑾的邀请,那,改天不知道会有什么留言传出去呢。
且,马贵从不认为这世界上有不透风的墙,所以,他今个去见了刘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