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帝国崛起-第28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钱谦益道:“陈阁部还说,先帝推行的改良制度以及陛下对改良的深化,这些才是大明朝最为迫切的事情。大臣们不去关心这些就已经是失职了,为何连续两年海关及商税收入停滞也不关心呢?国库是否充裕,关系到国家的命脉,先帝时期无银可用的局面,难道他们都忘记了么?还是因为什么别的原因?”

朱慈烺的表情陡然一冷,腾的站起来道:“朕明白了,内外勾结,中饱私囊。廉政公署难辞其咎!某些奴才该死!”

钱谦益又道:“陈阁部还说,天下大势,浩浩汤汤。大明成雄于世界,靠的是国家的硬实力,而不是什么道德文章。如今的大明,正在进行一场工业化的初级革命。为何说是初级革命呢?理由很简单,缺乏足够的合格的产业工人。”

朱慈烺又坐下了,心里就跟被无形的绳子牵着走,下意识的追问:“这话怎么说?”

“实际上这些年大明的总税收应该是大幅度增加的,据查,大明范围内,每年新增加工厂及作坊三千余,而且保持每年接近两成的递增。这些新增加的企业,是要交税的。抛开税收不提,这些企业是需要工人的。以前大明合格的工人,完全靠经验积累而成,一个工人需要至少十年的时间才能算勉强合格。这样的培养速度,跟不上发展形势,反过来制约了发展。所以,陈阁部说了这是工业革命的初级阶段。如何才能达到高级阶段?只有大力推行义务教育。有文化的工人,能看的懂各种图纸和数据,这才能叫合格的产业工人。臣惭愧,很多新词,臣也不知啥意思,陛下还是日后问阁部大人吧。”

钱谦益及时的闭嘴了。就在朱慈烺脑子混乱之前。新的内容太多了,朱慈烺根本就弄不明白。他怎么会知道,一个国家的工业化,没有足够的产业工人来源,你谈什么工业化?没有完善的义务教育体系,又哪来的工业化?这东西就不是你有钱就能搞起来的,有钱买机器设备,没人来使用,你这钱等于丢进水里了。

朱慈烺突然觉得。自己在陈燮走之后,那种轻松的感觉真是太愚蠢了。面对陈燮的时候,会觉得有压力,真的等陈燮不在时,发现自己少了一个最大的依靠。

沉默良久,朱慈烺才起身道:“**卿,辽东巡抚一职,朕会要求吏部尽快办理。”

钱谦益走了。朱慈烺回到后宫,第一件时间就是让人把老周叫来。目光如刀一般的看着他道:“朕待你等如何?”老周当即跪下,口称:“万岁爷就是奴婢等的再生父母。”

朱慈烺从牙缝里挤出来一句话:“那好,朕来问你,为何商税司和船舶司的收入,两年以来一直没有增加,过去还有零有整的。这两年干脆就是一些整数。账面上也是如此,狗奴才,你就是这么报答朕的?”

老周直接瘫软在地,朱慈烺登基以来,受益最大的就是这些东宫旧人。商税司、船舶司这两块肥肉。充斥了东宫这些新贵和其利益关系。如果只是小小的贪一点,朱慈烺也能容忍。现实是这些人的胃口很大,每年递增的百分之二十啊,这是什么概念?收入都快赶上内库了。

尽管尽力遮掩了,皇宫里的消息传出来的还是很快。老周在宫内被剥夺一切权利,看在多年的情分面上,打发去城外的皇庄当一个小管事。锦衣卫指挥使骆养性,在家中上吊自杀。短短三天的时间,皇宫内的太监换了三十余人,多年不见的锦衣卫缇骑,再次用暴烈的马蹄声提醒人们,他们还存在。

锦衣卫冲进都察院,一口气抓了十六个官员和内监,辽东,山东,江南,随即也是缇骑四出,到处抓人。好些年没看见这一幕的大明官场,突然发现这个现象后,每十天一次的大朝会上,爆发了一场君臣之间的对抗。

内阁权柄日重,一般的事情内阁就处理了,稍微难一点的事情,御前会议就搞定了。大朝会现在多少有点走形式,一般的情况下不会谈政务。只有当御前会议无法解决问题,才会放在大朝会上去商议。

朱慈烺也习惯了十天一次的大朝会走过场,有事说事,没事就是内个六位大臣,例行向皇帝和群臣汇报过去的十天都有什么事情,都是怎么处理的。至于为何如此处理,他们不负责解释,只需要得到皇帝的认可就行了。

本以为今日的大朝会还是像以往一样走过场,群臣大礼参拜之后,朱慈烺正准备来一句“有事启奏,无事进入日常”之时,大臣中间出来一个官员,拱手大声道:“臣李遇知请问陛下,锦衣卫缇骑四处,缉拿官员三十余人,不知所为何事?”

李遇知真的不知道么?是个大臣都知道,朱慈烺为何突然发作抓人。问题是这个事情不能让步,一旦让步,今后文臣的地位和脸面便不保。刚有点文臣回到隆庆、景泰年间的意思,突然怎么又回到太祖、成祖、圣祖在朝去了。对付文臣,想抓就抓,想杀就杀?

这个不能忍!

朱慈烺狠狠的吃了一惊,但是很快就露出冷笑道:“**卿问的好,朕也有个问题想问**卿,锦衣卫奉旨肃贪,缉拿贪官污吏,不知有何不妥?”

这句话自然无法说倒李遇知,他早有准备来的,不但不怕,反倒拱手道:“回陛下,肃贪无不妥。然此事之前,内阁、六部、都察院一无所知,臣以为如此处置不妥。日后但凡有事皆按此例,还用诸位朝臣作甚?臣请陛下恩准,此事下不为例。再有事,当经由内阁、六部、都察院商议之后,再行缉拿之举。”

文武百官这个时候意外的整齐,十余人之外,其他的站了出来,内阁六位大臣站在最前面,整齐的向朱慈烺鞠躬喊:“臣等请陛下恩准。”

年轻的皇帝瞬间脸都气青了,坐在龙椅上,一阵呵呵呵的冷笑。这个时候没有站出来的,基本上都是陈燮的人,这个时候不难看出,陈燮在朝堂之上的影响力了。文武大臣二百余人啊,只有区区十余人没有站出来,其中九成是武臣。

朱慈烺看着众位大臣,好不易才缓过来,忍着怒火道:“朕这里有一封信,从江南来的。来人啊,给各位大人念一念。”这时候群臣嗖的一下都站直起来了,傻的都知道这信是谁写来的。真要当着文武百官念出来,搞不好就要出大事情。

周延儒毫不犹疑的大声道:“臣请陛下把信交给臣等传阅。”朱慈烺听了这话,冷笑着点点头,手一挥,一副有恃无恐的表情。周延儒接过着封信,打开之后,六位内阁大臣整齐的围上来,其他人都很自觉的站在后面。

陈燮这信上来一套格式之后,立刻就是一句话:“臣请陛下暂缓肃贪,因为此举将导致有司内政荒废,多则半年,少则三月不能理事。陛下决意如此,还请陛下下旨于臣,可由臣派人接管江南有司、江南不乱,国库收入便损失不大。据臣看来,如陛下决意,百官必然反对,非为肃贪,唯其身家性命也。官场贪腐积弊二百年,欲整治,一在制度,二在严刑峻法,三在高效的侦缉力量。四在持之以恒。诸多细节,此处不一一细说。臣最后再说一句,行之有效的监督机制,才是大明官场诸多弊病的天敌。”

短短的一番话,一张信纸搞定,但是各位内阁大臣默默地看完之后,默默的往后传。

虽然一个字都没提到陈燮要做什么,但是大家都看懂了一个意思。陈燮在发出最强烈的警告,别闹,外面还有我在。

一封信转了一圈之后,文武大臣的脸上都是悲愤,但是没有人再对肃贪提出任何异议。这个时候,朱慈烺把陈燮的信拿在手里,举起来大声道:“有的话,思华先生在心里没说,但是托人给朕带来了话。他说,为何大明有司不敢去南洋征税?很简单,他们心虚,只能喊几句发泄一下不满。他还说,自先帝以来,廉政公署、财政预算、咨议局等等改良,大明十三省,仅有少数省份在认真的执行,其他地方不是能拖就拖,就是做个样子走个形式。好了,今天在这里,朕实话告诉各位,思华先生有话,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南洋不是化外之地。然而,商税、船舶二司,自创建以来,年入国库数字与实际收入存在巨大的差异。朕很震惊啊,抓了一些天家奴才来审问,才发现朕的臣子与内监勾结,上下其手,目前查清的贪腐数额,就不下银圆二百万,这还是刚刚开始,各位**卿请告诉朕,到底该怎么做才能让你们满意?”

。。。

第六百九十四章廉政风暴

第六百九十四章廉政风暴

气势汹汹的群臣,被一巴掌拍的集体晕过去了。皇权终究是最高权利,一旦这个最高权利还拥有绝对的强大的实力在手的时候,任何挑衅对皇权来说,都是笑话一则。实际上陈燮一直在限制皇权,在很多时候对朱慈烺的任性并不支持。但是在肃贪和监督机制的问题上,陈燮自然不会让步。大明文官集团为代表的士绅阶级,有皇权威胁的时候要挖帝国的墙角,没皇权威胁的时候,自然更加的肆无忌惮。

贪腐这东西只要有人类社会,就无法根除。这是人的天性决定的。号称世界灯塔的某国,看上去政府官员受到了的监督非常的严格,实际上看看大选就知道了,当选总统需要大量的投入,这有何尝不是一种变相的权利和资本之间的交易呢?

客观的说,意识形态这个东西究竟哪种更好,现在没有定论。只能说人类社会总的来讲,一直在朝着一个更完善的制度在发展。当然,本质从来就没有变过。天下大同、**,这些不过是人类yy出来的产物。

好吧,陈燮对贪腐深恶痛绝,因为这种现象对一个国家而言,绝对是毒瘤。对整个社会结构的稳定,拥有强大的破坏力。大明是个特权社会,法律上决定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特权社会不搞特权,这个你说的过去么?只能是一定程度上改变这个社会,降低特权的作用。

仅此而已!客观的说,现代社会最接近**的国家,大概是北欧的几个国家。不过就人类社会的现阶段而言,他们那种社会高福利的国家,真是有点作死。好逸恶劳是人的本性。没有一个机制来限制这种本性,而是放任这种本性在社会上的蔓延,不是作死是啥?

呃,有点扯远了!言归正传。一场朝会轰轰烈烈的开始,结束的悄无声息。

得到陈燮撑腰的朱慈烺,第一次感受到了皇帝这个位置带来的权利快感。兴奋之余。他慢慢的冷静了下来,现在是很爽,那么失去陈燮的支持后呢?再往深层次去想的时候,小皇帝的脑子里浮现了很多东西,错综复杂的纠缠在一起。

皇帝、文官集团都是传统的秩序的受益者和维护者,陈燮是你游离于这二者之间的一个外力。三者之间就像一个明朝版本的魏蜀吴,最强大的魏居然是游离于大明之外的陈燮。

这个时候就能看出陈燮游离在外围的好处了,大明的本体是君臣之间为上层社会的结构。君臣之间是利益一致的共生关系,同时也是利益矛盾不可调和的关系。(笑。学过马哲么?学过**思想、邓小平理论么?)

君臣之间出现一种平衡关系的时候,这个国家是稳定向上的,一旦失衡,很可能就会出现不可控的现象,给国家带来巨大的损失。比如朱元璋杀功臣跟杀鸡似得,朱棣诛九族不够,还附带一个十族,还有什么土木堡之变之类的。这都是君权过大造成的而过。臣权过大的呢?明末倒数几个皇帝期间。国家基本上把持在文臣和士绅集团手里的时候,等到朱由检去改变。已经晚了,非但无法改好,反而撕裂了君臣之间的关系,加速了明朝的灭亡速度。

究其原因,还是因为朱由检是单纯的杀文臣,选择的时机还是一个很操蛋的时机。

明末历史被后来人研究烂了。各种说法都有,是否正确,还得看坐在哪个位子上看待。历史这个东西,后来者都是根据利益需要来调整的,更后来的人很难看见真面目。大致就是这样吧。

如果朱慈烺和文臣集团眼界更高一点,也许还真的能弄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陈燮一直在不断的与整个大明的利益阶层为敌,或者说是在不断的改造这个国家。通过皇权来限制臣权,通过臣权来反制皇权。在不断的平衡过程中,一点一点的削弱这个利益阶层。一点一点的改造起原本的属性。当然这是过去,现在的陈燮已经加快了速度,所以大朝会上才会出现这么直接的手段。毫不讲理的粗暴压制,不服来战,不服来咬。

这是陈燮心态发生变化之后的改变,因为他不知道自己会在什么一个时间点,再次唤醒吴琪,离开这个时空。在一段时间的和平演变之后,陈燮恢复了过去那种简单粗暴的作风。接受不接受是你的事,做不做是我的事。

大朝会结束了,甚至都没有按照惯例,由内阁首辅做近期总结报告。皇权和暴力结合的威力太大了,在这一次肃贪风暴刚刚开始的时候,文武大臣联合起来,打算进行一次强有力的反击。这就是事情的本质,那么更本质的事情就是,这个反击刚刚冒出一点苗头,就被更强有力的力量拍了回去。

肃贪规模在大朝会之后不断没有减弱,反而扩大了。廉政公署这个怪胎,原本是两股互补从属力量组合在一起的,经过这次内部整顿之后,两股力量之间出现了更深的鸿沟。代表皇家奴才身份的锦衣卫和内侍,和代表文臣利益的都察院,在这个行动过程中互相厮杀,仇恨加深。作为这个事情的制造者,皇帝朱慈烺则兴高采烈的看着这些人在为了自保的过程中,不断的互相捅刀子。风暴越拉越大,被牵扯进来的人越来越多。

大朝会第二天,京师戒严,新军进城,骑兵进城,各个街道都被士兵封锁。接下来的半个月内,就是连续的抓人,太监+文官+小吏,一口气抓了八百多人。就这还是朱慈烺根据陈燮的指示,比较克制的结果。作为首席内阁大臣的周延儒,毫无疑问的受到了波及。一个月后,初步统计,查出过去三年内,户部官员勾结内侍,买通廉政公署,联手贪污的数额高达八百万两。

京师菜市口,杀人的好地方,所谓秋后问斩的日子内,连续半个月,这个地方砍掉了三百多颗脑袋。其中内侍占了七成,三成是官吏。令文臣意外的是,这一次朱慈烺没有搞株连。

。。。

第六百九十五章大明帝国的威慑力

第六百九十五章大明帝国的威慑力

大明的文武臣子,都是怂货么?刀架在脖子上都不敢反抗么?这个真的未必,尤其是那些大家族,底蕴还是很深的。。如果看历史,击败孙传庭之后,李自成后很轻松的一路攻城略地,真正去抵抗的文臣武勋很少,似乎真的这些人很怂。

实际上呢?这些人都有一个特性,就是一个大家族,都是有产者。有家有业的人,在历史上真的敢于揭竿而起的,从来都是极少数。原因就是他们有产,要是无产者,管你那么多,在不造反饿死。

总的来说,就是这些人缺乏打破坛坛罐罐,没有豁出去的勇气。还有一个就是明末的特性,一方面文臣掌握了实际权力,秀才造反就更不要指望了,他们从来就没有多少舍得一身剐的勇气。另一方面,英宗以后,武勋被当做猪来养,血性早就被磨光耗尽了。

这也是在这一次廉政风暴的过程中,一旦陈燮摆出强硬的态度支持朱慈烺,文武大臣立刻就怂的一个原因。另外一个原因,还是因为这一次的廉政风暴波及面不是很大。还在文成武勋承受范围内,说穿了就是丢卒保车的勾当。

轰轰烈烈的反腐,实际上真正触动深层利益的时候很少,当皇帝的意志不可动摇的时候,文武之间的合作立刻分化,甚至文臣内部也进行了快速的分化,从最初的联合反抗,快速的走向投入其中,分一杯羹。表面上这是一次反腐风暴和制度的重新确立,实际上到后期,在朱慈烺的默许之下。演变成了一场政治盛宴和一场制度的自我改良。

客观上,这次历时近一年的反腐风暴,确实推动了明朝政府税收制度的正规化建设。这也符合中国人的传统观念,有问题的都是贪官污吏,皇帝是好的。这个观念,一直延续下去。

作为这次风暴的掀起者。陈燮并没有过去的去实际参与,除了做一个态度之外,别的事情都是朱慈烺这个小皇帝在操作。这也算是小皇帝登基之后的一次试炼吧,虽然结果对于皇权来说是一次不小的稳固和壮大的机会,但是陈燮并没有后悔这么做。就大明这个现状而言,过分的限制皇权和臣权,都不是什么太好的现象。

整个天下的视线都集中在这场风暴上的时候,江南意外的平静。南京城被划分为好几个区,义务教育的学校一座一座的建设起来。师资力量注入之后。初秋的时节,南京城内的小学先开学了,松江府的动作更有效率,每一个乡镇都开了一所新式的义务小学。

现在的义务教育是三年制,毕业之后可以进入县城的中级学校学习的属于少数人,更多的人则在毕业后走向社会,早早的担负起挣钱养家的责任。这一系列学校的开学仪式,陈燮都没有参加。而是悄悄的来,悄悄的走。默默的看着这个时代的变化。作为义务教育的强力推动者,陈燮更希望看到的是这个时代的自觉。当然,人类社会敢于吃螃蟹的第一人,也仅仅限于一个。自觉往往是一种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区别是这个过程的快与慢。于是,动力变的很重要。陈燮扮演的就是这个动力的角色,而且还不**讲理。

建新五年春,茫茫大海上的船队看上去很庞大,实际上比起大海来说,小的可怜。

站在前甲板上的陈燮。吹着初春的海风,默默的看着前方,没人知道他在想什么。这一次的航行,目的地是辽东旅顺湾。码头上送行的人员不多,只有新晋军火商兼银行家纳迪姆和荷兰王国的代表奈特。

目视舰队远去后,奈特转身看看纳迪姆,微微鞠躬道:“看来,我们又要好好谈一次了。”

纳迪姆回礼,笑道:“阁下的运气不错,正好有一批海军退役的舰炮,八成新,我想值得我们好好谈一谈。”奈特无奈的耸肩道:“我可以相信这些舰炮都是退役下来的装备。”

毫无疑问,奈特不信这家伙的鬼话,那么实际上呢?这一次纳迪姆讲的是真话,因为这一批舰炮,是从辽东运来的,真的是退役下来的12磅线膛炮。那么,问题出在哪里呢?纳迪姆根本就不知道,为什么八成新的舰炮会退役,这个实在解释不清楚。

已经采购过一次舰炮的奈特,跟着纳迪姆的马车,来到军营附近的一个巨大的院子门口。巨大的铁门轰隆隆的打开,两人在一名军官的引领下走进仓库,打开一个仓库的大门,看见里面帆布盖着的大炮。

“我只能说我的祖国运气不错,这批舰炮因为是海军使用过的,价格上可以打一点点折扣。”纳迪姆掀开帆布,做了个请的手势。纳特仔细的观察一番之后,脑子已经不能用震惊来形容了。因为这些大炮,确实不是新的,虽然保养的很好。

“为什么?”奈特觉得自己想到了一点什么,追问了一句。纳迪姆耸肩道:“我也不知道,你认为我有资格介入大明军事领域最高层次的秘密?”

“我明白了,对于大明来说,我们都是外人。”奈特如是说,纳迪姆心里却不是这样想,他想的是,你才是外人。我不过是因为级别太低了,够不上而已。

“一共是五百门大炮,这是主人允许的数字。就这样了,不要再说那么多了。我唯一能保证的是,今后一旦有换下来的大炮,我会及时通知你。”

三个小时后,华亭新区的一个私人宅院内。纳迪姆站在庭院的正门台阶上,居高临下的看着带着欧洲高桶帽子的英国秘密使节詹姆斯。

简单的寒暄之后,纳迪姆的表情倨傲,做了个请的手势道:“朋友,我不得不提醒你,求见一个大明的内阁大臣很不现实,除非你能代表英国王室。大明是个君主制国度,他们是不会接受一个正在革命的政府派出的代表的。”

詹姆斯没有立刻说话,跟着进入后,坐在椅子上时才开口道:“阁下,我可以理解为这是对英国的一种挑衅么?”纳迪姆耸肩摊手:“你非要这么理解也无所谓,但是我要提醒你,这里是大明。我还要提醒你,我的祖国是荷兰。”

“这么说,我不该出现在你的面前咯?”詹姆斯语气中带着愤怒,这一次来大明,他先找的兴海城的军方,希望能采购到军火。上一次从大明采购的一部分军火,在对阵**尔兰的时候,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大明帝国的优质军火,充分体现了什么叫超越时代的威力。

可惜的是,詹姆斯的亚洲之行非常之坎坷,兴海城那边根本就不跟他谈,直接给打发到华亭。没想到的是,到了华亭,却被带来见一个荷兰人。詹姆斯觉得,自己被大明人耍了。

“我想你理解错了,生意就是生意,祖国是祖国。”纳迪姆淡淡的丢出一句话,已经站起来准备怒而走人的詹姆斯,立刻停滞了身形,坐下后深深的看了一眼纳迪姆道:“条件?”

“聪明,条件不多,第一,价格会略微的上浮,第二,我只接受黄金和白银,第三,不负责运输。”纳迪姆说完之后,詹姆斯陷入了沉思之中,良久无语,默默的站起:“我需要好好考虑一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