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悠闲大唐-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好在李安然最终以这次烤的肉,如果连味道都不尝得话,以后如何能烤得好为由,才做通了赵家兄弟两家的工作。足有一厘米厚的肉块,外层酥脆、内里软嫩。由于腌制得到位,饱满的肉汁全都被叉烧的外层给完美的封在了里面。

    唯一让李安然有些不满意得是,这野猪肉的腥骚味还是重了些。虽然已经想尽办法去掉,依旧还残留了一些下来。好在这叉烧用得是烤制的方法,头一天用各种香料和大酱磨碎后调制出来的酱汁腌过,这一点点味道如果不仔细品尝完全吃不出来。

    等吃完午饭之后,在赵家兄弟四口子的期盼之下,李安然这才下令将烤好的叉烧和熬好的雪糖一起装车。

    由于赵大家的牛虽然已经痊愈,但眼下还处于恢复期,所以只能又去族老赵青山家里借来了牛车。为此李安然还特意让赵大送了两条烤叉烧和一小袋的雪糖,对于这样的做法,赵家兄弟四口子虽然多少有些心痛,但却没有一个提出反对意见。

    很快,去借车的赵大就顺利地将牛车给驾了回来。三下五除二,将一筐烤叉烧和一包雪糖给装上车后,赵大夫妇俩就驾着车子往蓝田县城赶去。

    原本李安然还想做些其它事情,可考虑到赵大赵二家所有的资金几乎都放在了烤肉和雪糖上,只能暂时将那些其它方面的计划暂时搁置起来。不过也并没有因此就轻闲下来,而是带着赵二一起,开始依着山坡挖起了山洞,准备建起一个简陋的小炭窑出来。

    同时也没忘让赵二婆娘将已经换了好几次清水,足足吐了两天脏东西的河蚌给一个个剖开,取出里面的肉清洗干净。

    之前剩下的野猪肉虽然很多,但绝大部分都用为做咸肉、腊肉、熏肉和烤叉烧了。对于李安然来说,眼下最需要的是钱,所以,吃肉这种事情只能另想办法。好在这两天的功夫,赵大赵二家的小子也没闲着。在河边、沟渠里又摸了不少的河蚌、鳝鱼、泥鳅等等之类的河鲜。

    至于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河鲜,却没有人来抓。其实很简单,主要是因为没人知道这些东西该怎么吃才好吃。就拿之前弄到的野猪肉来说吧,别看那么大的一头。如果只是直接拖到县城里卖的话,其实根本卖不了多少钱。

    谁让这个时代的人根本不会吃猪肉,别说大唐了,就是到了宋代猪肉也一样都属于贱肉,因为腥臊气太重,只有普通老百姓才吃。老话说得好,仗义每多屠狗辈。在古代,狗肉都比猪肉更受人欢迎。而且,据说三国时期的张飞就是卖狗肉的。

    当然,这里只是据说,到底是卖啥肉的并不重要。但猪肉一直不受重视却是真得,要不然也不会有苏轼写的诗。

    在《仇池笔记》苏东坡就写过一首煮猪头颂:“净洗锅,浅著水,深压柴头莫教起。黄豕贱如土,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有时自家打一碗,自饱自知君莫管。”

    在贬谪黄州时,这位文坛大拿又曾作有煮肉歌:“黄州好猪肉,价贱如粪土。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慢着火,少着水,火候足时它自美。”

    以眼下的猪肉价,一头两百斤重的家猪大约在一千到一千二百钱之间。平均下来得话,大约是五到六钱一斤。要说这价低不低,其实也不算低了。但别忘了,眼下是贞观元年,受到隋末战乱的影响,还没完全恢复过来的唐朝物价,远没有后面贞观盛世时期那么低。

    好在对于猪肉过于腥臊的问题,李安然自有解决的办法。后世的猪肉为何会味道比较淡,全取决于一个字,煽!

    只需要把公猪给阉割了,不光是猪肉的腥骚味会变淡,而且脾气也会变得更温和,省得吃饱了三天两头的打架。考虑到这种手法在古代还属于匪夷所思之举,李安然才会让赵大在县城市集上买半大猪仔回来,准备做实验。

    有了数量不小的河蚌、泥鳅、鳝鱼等河鲜,就算猪肉和雪糖赚得钱还需要继续投入周转之中,李安然也不用担心只能靠粗茶淡饭来填饱肚皮了。

    挖窑这种事情,自然用不到李安然亲自动手。早上和中午都吃到饱的赵二,带着即将“丰收”的喜悦,卯足了劲儿挖得那叫一个酣畅淋漓。

    眼瞅着烧炭用的土窑很快就挖好,回身看了看那土木结构的屋院,李安然到是想着要不要顺手把砖窑也烧出来,回头烧点砖,哪怕是劣砖出来也能把屋子扩建一下。可转念一想,事情还是一步一步来比较好。反正眼下还是夏日,一时半会儿还不用考虑这方面。而且,眼下就只有赵家兄弟四口子可以用,根本忙不过来。

    等挖好的炭窑后,赵二也没闲着,连忙从家里的柴火堆里挑出最合适烧炭的那些,然后就开始为后面烤肉需要用到的炭忙活起来。

    眼瞅着大家都有事儿做,自己空守着诸多的计划,却因为没有足够的起动资金只能闲着,李安然一时之间,对赵大这一趟去县城的收获到是不免有些期待与紧张的感觉。



第19章 铜钱

    这周就眼瞅着就要结束了,每天都是两更啊,早上十点左右,晚上七点左右。

    本书的成绩目前看来并不算理想,正在努力冲榜中,求打赏、收藏、推荐、点击、评论等等所有的支持!

    ……

    一直到夕阳快要夕下的时候,赵大夫妇俩赶着的牛车才在崎岖的小路上出现,几个早就望穿秋水的小家伙们,立时又笑又跳地冲了过去。

    看着牛车上满满当当地堆了一堆的物件,还有赵大夫妇那努力隐藏却怎么也掩饰不住的喜色,李安然隐隐悬着的心才总算是放了下来。

    等牛车停在院门外后,包括小家伙在内所有人都帮着把车上的东西往屋子里搬。足足忙活了快两刻钟,也就是小半个小时,才将车上的东西给搬完。

    这一次赵大夫妇带回来的物件中,最受欢迎的即不是新买回来的猪肉,也不是那一坛坛用黄泥封住的酒,而是那些一串串放在竹筐里用黑布盖好,份量很重的铜钱。

    等一车的物件全都送进屋里之后,几个小的就被一包点心打发到院子里玩,顺便看着点人。至于李安然他们,则聚在堂屋里开始分脏,不对,应该是分红。

    其实这一次进城卖烤叉烧和雪糖,李安然原本是想亲自跑一趟。毕竟,赵大夫妇俩只是普通的老百姓,在接人待物、讨价还价方面,都远不如来自后世的自己。可转念一想,既然本来就打算好好用这两家人,迟早都要面对独当一面的情况。而且随着生意越做越大,需要面对的问题也会越来越多。

    与其让他们以后手忙脚乱地再搞出诸多的问题,还不如借着生意才刚刚开始,先历练历练。真要是能力方面有问题,后面也可以在职位方面做些调整。但考虑到这可是自己穿越后的第一“炮”,能不能打响可是相当的关键。所以,李安然也没傻到将希望全都寄托在赵大夫妇的身上。

    除了在二人离去之前,将一些可能会遇到的问题事先仔细地交代了之外。第一批的烤叉烧和雪糖,也并没有让赵大夫妇自己去找买家,而是直接去了长春堂。相对于生活在赵家村的赵大夫妇俩来说,拥有着长春堂主治医生和老板双重身份的孙长庚,不管是在身份地位上,还是在人脉关系上,都要远胜得太多太多。

    哪怕烤叉烧和雪糖这两样生意都与长春堂本身没什么关联,但凭借着孙长庚的名望,再怎么也比赵大夫妇俩带着货物自己找买家要强得太多了。为此,李安然不光是准备了一份烤叉烧和雪糖做为礼物,还用头一天赵大买回来的笔墨纸砚,写了一封信。

    在信中除了提到了想请对方帮忙,解决烤叉烧和雪糖销售的问题,同时还以探讨的语气谈了一些外伤治疗的内容。在信的末尾处,还特意留了一个“尾巴”。表示自己又“想”起一个药方,一个专门用来治疗外伤的药方。

    李安然承认,自己这么做确实有些交易的意思在里面。可考虑到自己才来到大唐,啥根基都没有,除了交易之外也关在是想不到还有什么资格让人家给自己办事。

    “真人,这是孙大夫给您的信。”在说出这次去县城的经历之前,赵大从身从小心地掏出一封信递了出去。

    “辛苦你了。”接过信的李安然,并没有急着拆看,而是温和地笑道。

    “不辛苦,不辛苦。”连连摆着手的赵大,说道。

    在看到信的时候,李安然就知道自己当初的想法应该是成了。于是也没等赵大开口叙述,而是直接打开了信笺。信中的内容分成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孙长庚对之前那封信中,有关外伤治疗方面的那些内容表示感谢。

    第二部分则是很客气地表示这一次烤叉烧和雪糖虽然还是卖掉了,但在价格方面没能帮上什么忙,很是歉意。最后一部分则是说明,仁丹已经试制成功,正好有一位大人员出了这方面的问题,试用之后的效果非常不错。

    对方对仁丹的前景很是看好,愿以两千贯的价格买下这份药方。但孙长庚没敢答应,特意告之希望李安然来决定。看完了这份信之后,李安然只是沉吟了一会儿就收进了随身的百宝囊中,接着就与赵大聊起了这次的收获。

    通过赵大的叙述之中,李安然算是体会到了古人谦虚的一面。什么叫没帮上忙,这次的事情多亏了孙长庚帮忙才对。

    烤出来的那些叉烧,最后都被县城里的那家鸿福楼给买了去。价格也算很不错了,远比直接卖生肉高出很多。雪糖则被县城里的一家原本就从事糖业生意的商家给买了去,价格方面自然更是让赵大夫妇俩喜不自胜。

    要是没有孙长庚帮忙出面,先不谈叉烧和雪糖能不能卖出这么高的价格,交易之后会不会出问题还是两说。可就算是这样,甭管是鸿福楼的东家还是那个专门从事糖业生意的行家,也都表示出对烤叉烧和雪糖配方很感兴趣的态度。

    按赵大的说法,这两家都愿意出高价买下配方。特别是雪糖的配方,即便是赵大都能看出,对方努力平静下的急切。对于这种结果,李安然到是一点也不意外。烤叉烧也就算了,说到底也不过是项吃食,就算味道很好也算不上什么。但雪糖就不一样,近乎洁白如雪的糖,不光是好看,甜味也很纯正。只要不是脑袋有问题,任谁都能看出这里面会有多大的利益。

    而且当初赵大正好就是在对方家里买的杂糖,一转身就把雪白雪白的糖给卖了回来,只要对方有些头脑,多少都能联想到一些什么。这一点,在孙长庚的信中虽然没有明说,但却特意对这两个商家,还有那个正好被仁丹救了命的大人的来历背景做了一点介绍。

    早在想到靠雪糖来赚取穿越后第一桶金的时候,李安然就已经预料到了自己很可能会碰上这样的事情,只是没想到这事儿会来得这么快。在听完心情激动的赵大,有些语无伦次的叙述之后。李安然也并没有将这次交易背后引发的事情给说出来,以赵家兄弟两家的情况,说出来也没用,徒增烦恼罢了。

    等把这一次卖出的铜钱全都堆到桌上之后,看着这一串串仿佛小山一样的铜钱,李安然却有种些哭笑不得的感觉。

    这堆钱看着是不少,可如果换成银子的话体积和重量立马就是缩小很多,可赵大夫妇却情愿护着铜钱回来。转念一想也就释然了,在唐代虽然已经有了金、银、铜这三种货币,但真正流通的还是以开元通宝这种铜钱为主。

    银子都是那些有钱人家做大宗生意,或者为了方便携带才会使用的一种中高端货币。至于黄金,除了用来做首饰之外,真正拿来当钱用的地方真心不多。

    两百斤左右的野猪肉,最后做出了一百斤左右的烤叉烧。一斤对方给了三十文的“高价”,光这就三千多钱到手了。

    雪糖那边,一百多斤的杂糖最后得到五十斤不到的雪糖,一斤八百文,这就是将近四万钱了。一千钱为一贯,一贯为一串,这四万钱就是四十贯,换成银子虽然只是四十两,但全部是铜钱的话,放在一起自然很是有些视觉冲击力。

    要说这八百文一斤的价格高不高,确实挺高。但架不住这雪糖好啊,而且还是蝎子的耙耙—独(毒)一份(粪)。

    在李安然看来,自己这雪糖就是卖到一千五百文一斤都不夸张。反正这种东西,本来就不是给普通老百姓消费的。就像后世某部经典影片里的台词说得好,卖东西你得学会揣摩消费者的心理,能花得起八百文一斤的价格购买这雪糖的人,绝对不介意多花八百文去买。

    至于烤叉烧的价格,三十文虽然看起来也确实是个不错的价格,但在李安然看来却是低了。不过,想到猪肉在这个时代的地位,到也能够理解。一样吃食做出来,可不是几个人吃过觉得好就一定能大卖的,还需要接受广大食客们的品尝,能一次将所有叉烧全部拿下,真要说起来,这鸿福楼也是有一定风险地。

    可在李安然看来,所谓的风险不过是鸿福楼对自己的一种试探、一种压价的手段而已。不过,这些想法,却没打算跟赵家兄弟两家去说。



第20章 盐铁茶酒

    这一周就要结束了,书正在冲榜中,求打赏、收藏、推荐、点击、评论等等所有的支持!

    ……

    让李安然颇有些好笑得是,除了卖叉烧的两千多钱,和卖雪糖的五万多钱,那位被仁丹救了一命的大人物,还奉上了一封份量很“轻”的谢仪,一百贯。

    面对这份谢仪的时候,李安然想得却是,看来这位大人物的地位也不怎么样,才值一百贯。不过,钱既然已经送来了,自然没有再还回去的道理。至于这件事情到底为什么会这么巧,仁丹才制作出来,就救了对方一命。李安然只是晒然一笑,即没说信,也没说不信,权当就是这么一回事儿而已。

    在弄清楚了这一次交易的经过并清点完了桌上的铜钱之后,李安然理所当然地接过了财务大权,拿出笔和纸当着赵家四口子的面算起帐来。

    其实李安然也知道,以自己在这件事情里不可支援的主导地位,压根用不着算什么帐,该多少还不是自己说了算。可既然是合作,自然要把帐算得清楚一些才能说得过去。更何况这点小钱,李安然还真心没有放在眼里。

    在扣掉包括那头野猪和赵大赵二两家先期投入在内的所有成本之后,这一次交易的利润在四十八贯左右。这个利润可不饱含那一百贯的谢仪,为了好算帐李安然也没计较那点零碎,大笔一划直接就按五十贯的利润来算。

    按当初说好的三七分,五十贯的三成就是十五贯。在和赵大赵二四口子确认了这个数字之后,当场就将抛去成本的那十五贯利钱推了过去。刚开始的时候,赵大赵二他们还有些不好意思拿。最后还是李安然带头将自己的那份给装回筐子放到脚边后,这两家才把那十五贯钱给分了。

    原本李安然是想把这笔钱直接投入到接下来的计划中,可考虑到赵大赵二跟了自己之后,又出本钱又出力,总不能一点盼头也不给人家看到。更主要的还是觉得,这些不过只是一些小钱而已。鸿福楼、同福记,还有那个被仁丹救了一命的大人物,可都等着拿钱买自己的配方。

    李安然很清楚,一旦这三个配方都能卖出去的话,哪怕不可能卖到最高,但自己在大唐发展所需要的启动资金,就将彻底不再是个问题。而且不管是烤叉烧也好,还是继续制作雪糖出罢。以目前的人手和设备,就是二十四小时连轴转,产量也是有限。再加上物以稀为贵的道理,犯不着这么累。

    在一片和谐的气氛中,赵大赵二两家各拿了七千五百钱。看着那四张已经见牙不见眼的笑脸,李安心这心里到也浮现出了一种成就感。

    别看这点钱并不多,但对于几天之前还挣扎在贫困线上的赵家兄弟两家来说,却已经是一笔能让自己欣喜若狂的巨款了,更何况这钱还是细水长流天天都有得赚。

    看着脚边的那筐铜钱,李安然摇了摇头。庆幸那位大人物没来凑热闹,给得是一百两的银饼子而不是铜钱,否则,自己真得担心这么多的钱放在哪里才不会招贼了。

    对于鸿福楼和同福记收购配方的意图,李安然到是并没有急着回应。分完“脏”之后就打开了房门,在小家伙们期盼的眼神中吩咐开饭。这一次的晚饭可没有再出现野猪肉,除了用剩下的大骨浓汤做汤底,以青鱼鱼头、豆腐和野菜做的汤外,都是用狗蛋他们这两天捞的河鲜做得菜式。

    可惜没有合适的炒锅,这些菜还只能以炖、煮、蒸、炸的烹饪方式来料理。但就算是这样,这么多的菜依旧让所有人都吃得眉开眼笑。

    泥鳅战豆腐、黄鳝烧咸肉、酥炸小鱼儿、还有用之前买回来的好酒做的一盆子醉虾,以及简单版的水煮鱼片、红烧鱼划水,还有同样因为调料不全而简化片的口水鸡。原本李安然还想着把那四只猪蹄给酱了吃,可没成想村子里正好有两个孕妇不下奶,四只猪蹄最后被这两家用鸡蛋和抓来的鱼虾换了回去。

    到是当初的那个猪头留了下来,不过,李安然也没急着吃,而是让赵二媳妇儿仔细地去了毛,然后用大骨汤做为,调好卤水给卤了起来。在做口水鸡的时候,为了能让这鸡的口感觉更爽滑细嫩,李安然还偷偷用长春堂送来的明矾当着赵大赵二两家的面儿做了了冰,结果就被当成指水成冰的“法术”。

    对于这样的误会李安然并没有揭穿,适当地显露一些神异的能力,不但能保持自身的神秘,也可以让人清醒清醒,省得因为巨大的利益做出什么悔恨一生的事儿来。

    虽然古时候有着食不言、寝不语的礼仪,但对于生活在社会底层的老百姓来说,可没那么多的规矩。所以,借着晚饭的机会,李安然就说了一件事情。

    “赵大,赵二,这些菜味道如何?”

    “好吃!”

    “对对!”

    听着两人那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话,李安然又笑着说道:“我打算到县城里开一家酒肆,你们怎么看?”

    “酒……酒肆?”

    头一回听闻这件事情的赵大和赵二,面面相觑之余也不知道自己该发表面什么意见,一时之见都傻在了那里。

    “赵二,你与我有救命之恩,我想问你,愿意跟在我的身边做事吗?不用签卖身契约,就像聘用的店伙计一样。”

    “当然,你也可以拒绝。别急,先听我说完。”说到这里,眼瞅着赵二就要开口,李安然摆了摆手,又说道:

    “雪糖的事情牵扯太大,以你们的身份想保住这个方子很难。我打算将这个方子高价卖出去,依旧给你们三成利。”

    “至于以后的生活,除了烤肉之外,之前教你的熏制、腌制方法,还有拉面的法子,足够让你小富一方了。”

    “如果你愿意跟在我身边,工钱方面自然不会有所亏待,但以你现在的能力当掌柜还不够格,只能先从低做起。”

    “还有赵大,你是赵二的兄长,这几天接触下来,我也知道你们兄弟二人关系极好,对你,我也一视同仁。”

    “这件事情,对你们来说也是事关重大,不用急着给我答复,到底如何选择,还是仔细和家人商量一下得好。”

    说到这里,李安然也不去理会赵大赵二眼中复杂起来的神色,而是端起面前的酒碗,美滋滋地品尝起这个时代的酒。

    对于打小从跟在自己爷爷李归真身边学习酿酒的李安然来说,不管是现在喝的黄酒,还是之前泡醉虾用的三勒浆,度数和滋味真心一般。

    特别是这三勒浆,按说已经是大唐最烈的酒了。可也不过是采用了三次发酵的技术而已,酒精度能达三十几度就不错啦,离李安然喝过的烈酒差得太远。

    其实要说穿越回古代的小说里,最常见的赚钱手法之一就是酿酒。可惜得是,那些作者大忘了件事情,在古代盐、铁、茶、酒可都是敏感物资。盐铁就不说了,一个国家的根本,普通人要是敢随便碰,都用不着上面的人动手,下面自然会有n多的人愿意把这些“麻烦”给清理掉。

    至于茶和酒虽然在敏感度上远不如盐铁,但茶这种东西对于草原上的牧民来说,即能化解油腻、清理肠胃,又可补充维生素,却是生活之中必不可少的东西。也正是因为如此,很多大商行都会把茶叶贩卖到草原,然后换回大批的牛羊甚至是骏马。普通人想在这个行当里捞上一笔,不是不行,但想搞大了很难。

    用粮食酿造的酒就更不用说了,在敏感度上可比茶叶还要更高。就算是要做,李安然也不会在自己一点根基也没有的时候去做。



第21章 穿回来了!

    这一周就要结束了,书正在冲榜中,求打赏、收藏、推荐、点击、评论等等所有的支持!

    ……

    面对李安然给出的选择,赵二在第一时间决定跟随在李安然的身边。而赵大则在和自家婆娘商讨了一下后,选择了以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