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钢铁雄心之舰男穿越记-第1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好天气下,美国人的心情自然也不错。自从欧洲开战以后,这几个月来全美国的心情其实都很不错。欧洲那帮“可爱”的条顿人又开始招惹“狗大户”约翰牛了,而固执而奸诈的英国表兄们,这一次又和二十年前一般,再度为了某个欧洲国家愚蠢而“主动”地宣战了。

象1914年开战时一般,两次世界大战,英国人的开局总是打得一团糟糕,然后不得不带着成箱的英镑跑到其“表弟”家中挥舞着钞票买这买那,大笔订单给美利坚合众国带来空前的“战争繁荣”。

没有穿越者的历史上,德国发动二次大战,拯救了即将破产的“罗斯福新政”,而这个位面,因为德国而爆发的二次大战,一样拯救了换汤不换药的“加纳新政”。

比起历史上罗斯福遭遇的,这位面的英国,比历史同期要狼狈十倍还不止。上个月的卑尔根之战,皇家海军的主力舰队差点在卑尔根外海被弱势的德国海军全歼,只是因为最后时刻对手炮弹耗尽,方才勉强保住了不足半数的残躯。

战前,和美国海军平起平坐的英国皇家海军,拥有战列舰12艘,战巡三艘,航母四艘,巡洋舰更是高达五十六艘(其中重巡十八艘)。

然而从1939年十二月到次年二月,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仅仅经历了两场海战,皇家海军的主力舰就损失过半。三艘战列巡洋舰全军覆没,十二艘战列舰沉了一半,巡洋舰损失也刚好过半。英国皇家海军世界第一的战舰拥有量,眨眼之间就掉到了世界第三。

原本“很不情愿”地和其作“一字并肩王”的美国海军,什么事都没有做,一觉醒来,就登上了世界第一的王者之位,真是好事连连来,可喜可贺。

去年圣诞节前,英国新任首相丘吉尔跑到美国来求援,这位来自老牌帝国的新任首相当时在华盛顿还想摆日不落帝国的架子,对美利坚合众国总统提出的种种“合理”的要求严辞拒绝,一副“没有美利坚,我大英帝国依旧能摆平条顿人”的嚣张模样。当时他冲着加纳总统大声咆哮的场面,整个白宫几乎都能听到。

但是,丘吉尔的“嚣张”只维持了不到一个月,次年第一个月的卑尔根海战之后,英国人一向“自我感觉良好”的皇家海军大败,不得于次年二月十日,坐上大西洋客机再度“故地重游”,向美国小表弟求救。

去年十二月美国之行时丘吉尔还能挺直腰板大声说话,但现在的他来美国,就只能低下头老老实实地当孙子了,事实上这几天他正是这么做的。

从二月十二日起,全美国的人就养成了一个好习惯,每天中午十二点或晚上七点,准时打开家中来自德国出口的晶体管收音机,收听丘吉尔先生的演讲,听着那家伙名为鼓吹赤色威胁,实为妄想将美国拉入战争中的论调,早已是许多美国人饭后的乐趣之一。

所有的美国人都知道,经此一战,大英帝国已从世界第一的宝座彻底摔下来了。每天饭后,欣赏英国从“日不落帝国”落魄成“日落帝国”,却还要打肿脸充胖子硬要维持“世界第一强国”架子的丑态,也未尝不是很有趣的一件事。

国会山的广场上,英国推出的“战争形象代言人”费雯丽,正对着话筒和台下数千名美国听众进行演讲。演讲的内容,无非是鼓吹这场战争中英国人的“正义性”,叫嚷美国对世界应当“承担的责任”。

几年前,费雯丽因为主演影片《乱世佳人》而在美国大红大紫,并因此而获得当年的奥斯卡奖,是美国家喻户晓的大明星。此次前往美国“求助”,丘吉尔也将她带到了美国,其目的自然是想要借助她对美国人的影响力。

身为费雯丽的经济人、幕聊和最好的朋友,玛丽娅也跟在了费雯丽身边,她就坐在台下,微笑地听着费雯丽的演讲。

卑尔根海战后,玛丽娅得到了一枚骑士十字勋章,以嘉奖她在情报工作中为德国做出的巨大贡献。当然,为了保密起见,这枚勋章没有直接发给她个人,而是被其直属上司代为接收。作为一名打入英国内部,能经常出入英军敏感地区的高级间谍,整个德国有资格直接接触其提供情报的人员不到四个,其中两个,一个是汉娜,一个是林汉。

卑尔根之战前,正是玛丽娅提供的照片,让德国海军确认英国海军已经开始在军舰上大量安装雷达,而后方才采取了针对性措施。而玛丽娅提供的照片,则正是费雯丽在斯卡帕湾表演时,她装作为其拍照取景时,偷偷摄下的。

费雯丽今天演讲的内容,是英国访美人员中的幕聊团为她准备的,事先她也有机会读了一次。荧幕上的费雯丽美丽动人,不过和其美丽成反比的是她的知识和脑子要差得多。当然,漂亮的女明星大多都有这个毛病,又美丽又有头脑的只是少数,金玉在外败絮其中的花瓶者居多。

玛丽娅不仅是德国派往英国的高级间谍,她另一个身份是萨菲罗斯的教徒。她相貌只能说是一般。表面上玛丽娅和费雯丽是好友,但实际上她心里是很瞧不起这个空有长相的英国花瓶。两天前,通过在德国的接头人,送出了费雯丽今天的演讲稿后,玛丽娅就等着在这里看好戏了。

费雯丽演讲完后,很快大批美国记者围上了她,然后就是各种尖锐的提问。

“费雯丽女士,你在这里鼓吹美国应当加入战争,你的意思是要美国人民象1917年那样,为英国的利益流成吨的鲜血吗?”

“凡尔赛和谈时,当时英国和法国人联手,将在最危急时候帮了英国一把美利坚合众国逼出国联,这一次美利坚合众国若是插手,将来大英帝国是否还会伎重施呢?”

“还钱,还钱!上次世界大战时,我记得贵国和法兰西,战后还使劲地赖帐,这一次你们又打算欠多少钱?”

上门抽脸的,打脸的人很多,这些记者中,少数是收了德国人钱的记者,更多的则是美国国内的“孤立主义者”。到目前为止,美国国内孤立主义者的声音依旧非常地强大。

费雯丽只是一个漂亮的女演员,并不是脸皮堪比战列舰主炮炮塔的政客,哪里应付得了这些疯狂提问记者尖酸的嘴。好在这时自有随同人员帮她将美国记者赶走,清出一条路来,以一句“无可奉告”作为结束,令一干美国记者在失望之余,也更加地愤愤不平。

在美国的国会山外,一群组织起来的中国华侨混和德裔美国人正在游行抗议,高举的牌子上的内容,无非是美国人不该参予这场保卫英国这个殖民地帝国主义国家的战争,和国会山里的英国人大唱对台戏。

宣传也是战争的一部分。虽然知道美国人涉入二战,帮助英国的可能性极大,但在宣传方面做点什么,尽可能地拖延美国参战的时间也是好的。

到目前为止,美国依旧默许国内这些“反战”声音的存在,因为这也是他们向英国人提高要价的凭据。

此次丘吉尔的美国之行,是想向美国求购数艘战列舰,以弥补国内战舰的巨大损失。卑尔根之战后,皇家海军上下集体得了夜战恐惧症不说,目前其手中拥有的战列舰,已经跌到可怜的六艘,而这些条约时代的老旧古董,哪怕是四对二以多打少,面对德国战列舰时也没有任何优势可言。新式的乔治五世级战列舰最快也要到今年九月后才有可能服役,丘吉尔到达美国时,挪威海战后轻微受伤的德国海军舰只,现在已完成了维修,随时都可以起航出海进入大西洋,再来一次大规模的破交作战。

而以如今英国海军家中只余“大猫小猫两三只”的可怜家底,别说消灭对手了,就连正面遇上,除非仅有残存的六艘战列舰全部倾巢出动,否则遇上德舰连保护自己别被击沉都是很困难的一件事,更不要说目前面言英国来说完全是无解的“德舰夜战无敌”的问题了。

现在在白宫,丘吉尔正强压心中的怒气,被迫“心平气和”地和仙人掌加纳总统讨论殖民地换军舰的话题。只是这一回,美国人的胃口比起两个月前要大得多,他们不但要那几十座大西洋岛屿的九十九年租借权,东南亚问题,印度问题,中东问题,苏伊士运河问题,又一次地被摆上了桌面。

上一次白宫会谈时,丘吉尔将仙人掌加纳伸出来的脏手,毫不客气地抽了回去,但这一次,形势逼人之下,他却不得不捏着鼻子忍受面前这个美国红脖子呼出来的臭气,然后签下一个又一个堪称是“丧权辱国”的条约。

第263章惨遭屠宰的约翰牛

如果将皇家海军比作一张牛皮,那么这张牛皮过去紧紧地包裹英国所有的利益区域,他蒙住了亚洲远东地区,覆盖了地中海,还包住了本土的核心区域。

然而挪威海和卑尔根两场海战之后,损失惨重的英国皇家海军,哪怕就算是拆东墙补西墙,其手中拥有的主力战列舰数量直线下降,已盖不住这些代表日不落帝国利益的关键区域。

从1940年二月起,英德国双方在北海、挪威海地区的制海权就全面逆转。

英国仗着地理上卡着德国脖子的优势,暂时还能堵住德国直接通过海路和海外进行交易的通道,但是其家门口挪威海和北海的绝对制海权,在这个时候却已经失去了。

卑尔根海战结束后,英国海军已意识到,要对抗那两艘“恶魔战舰”,皇家海军残存的六艘战列舰必须全部同时出动,才能保证“白天”海战中的“不败”。至于夜晚炮战,那是想都不敢想的事。

这样的局面下,英国海军根本就不可能达成将德国水面舰队封锁在波罗的海,阻止其进入大西洋破交的战略目的。而残余的六艘主力战列舰全部龟缩本土,地中海制海权不要了?亚洲不管了?

皇家海军这张牛皮,在卑尔根海战后,已被对手捅得千疮百孔,再怎么拆东补西,再怎么“拉扯”,已无法再覆盖从亚洲到非洲再到本土这片广阔的海洋了。

为了应付北海和挪威海的制海权危机,英国人倒是动过将法国海军拉下水的念头,想要法国人将其手中的数艘主力战列舰调到北海地区来,理由是参予挪威作战。

但是且不说法国人那票为地中海澡盆设计的战列舰是否适合北海恶劣的海况,光是想到身边的世敌意大利人的舰队威胁,一战后胆子被打没的法国佬,说什么也不肯将那些家底调到北海来。在英国人的好说歹说下,他们仅仅只是派出了数艘驱逐舰进入斯卡帕湾走过场“意思意思”一下。

而关于那两艘恶魔德舰的具体性能,英国人现在也有了初步的判定结果。

卑尔根之战后,身负不轻内伤的纳尔逊号战列舰返回本土维修,英国技术部门的人员上船仔细检查了舰上五处被德舰主力舰炮打中的创口,借此推断对手火炮的穿透能力。

然而检查的结果,令人震惊而又绝望。除了那发意外的跳弹外,余下命中的四发都形成了可怕的击穿效果。检测的结果出来后,英国专家都认为,纳尔号上的主装甲带根本就抵挡不住对手同级别的十六英寸舰炮。

而沙恩姐妹舰的装甲厚度,在当时清晨的炮战中,英国海军也有了初步的印象。战斗中两舰也多次被英国海军打出的从十四到十六英寸口径的炮弹命中,但由战场反馈的情况看,实战中的效果都很一般。那些炮龄在二十年左右的“老炮”,明显已啃不动德国新锐战列舰的厚皮了。

这一结果令皇家海军上下集体抓狂。因为皇家海军寄以厚望的乔治五世级战列舰,原设计要用于对付沙恩姐妹舰的该级战列舰,其主炮口径仅仅只有十四英寸。

虽然新研制的十四英寸主炮威力比旧式的同口径主炮要大,但卑尔根海战的结果表明,在对手厚实的装甲面前,就连十五英寸主炮的威力都显得明显不足,还未造好的乔治五世级的首舰,威尔士亲王号,其主炮还未装上军舰,就已经过时了。

而造成这一切的恶果,正是从前英国人将沙恩姐妹舰视为“战巡”造成的。

1938年到1939年,德国大批新锐战舰纷纷下水服役,已经引起了英国海军的警觉。英国首相张伯伦因此要求加快国内新舰的建造速度,但是由于承平日久,英国国内的造船能力蜕化严重,新式的舰炮的开发更是严重拖沓,技术流失严重。

当沙恩霍斯特级战列舰的性能大体数据浮出水面后,给英国皇家海军造成了不小的震动。原先为了节省预算的英国政府总算愿意掏出真金白银来,将该舰的火力设计由十门主炮恢复成了原定的十二门,并要求造船部门尽早地建好该舰以应对沙恩级的压力。

然而一战之后的大英帝国造船业萎缩严重,火炮制造、研发能力也严重下降,技术流失更是严重。更要命的是,新制火炮的开发因为从前的经费不足,观念混乱,拖拖沓沓,问题成堆。比起一战前皇家海军领跑全世界海军发展方向,唯我独尊的气势,二战前的皇家海军,已是下午四五点钟的太阳,虽然明亮,但日薄西山的衰样已在不停地流露出来。

英国这个国家在二战时最有意思的地方就是,身为老牌帝国主义国家,大英帝国的基础科学水平,在二战时完全有资格自称世界第一,火炮制造技术自称第一别人也难以指责。问题是:他们上级指导部门的脑子,却是奇葩无比。

一战之时,已经证明了大舰巨炮的正确性,战列舰的主炮口径是越大越好早已是公认的“常识”。可是二战暴发前十年,英国海军却脑洞大开的,把研究精力和科研经费,都投入到14英寸主炮上,威力更大的16英寸主炮的开发挖潜工作却由于缺少经费,爹不亲,娘不爱,由此滞留不前。

诚然,为乔治五世级开发的新式14英寸主炮威力强大,超过了同级别的各国所有的14英寸炮,但开发过程也是一波三折,甚至影响到了主力舰服役。偏偏其四联装的主炮炮塔结构过于复杂,问题多多,作战时可靠性极差,整个就是得不偿失的错误选择。

当“魔改”后沙恩级战列舰的主炮口径被英国人得知后,有感于沙恩级战列舰巨大的威力,英国人这才想起来似乎需要重新考虑增加军舰主炮口径问题了。可是当时已是1937年年底,乔治五世级已经开始建造,一堆的十四英寸的炮管也已经造好了一小半。

乔治五世级战列舰的四联装炮塔十四英寸炮不是不能变更成三联十六英寸的炮塔,也不是开发不出来。只是这需要更多的经费,也需要的更多时间去等新火炮的开发,偏偏这两样,英国皇家海军都没有。

换新炮的钱谁出?战争之前,国会管理海军军费的老爷们,是无法容忍海军把造好十四英寸火炮直接弃用的?尽管海军部长丘吉尔上窜下跳高呼海军需要更大口径的主炮,却因为一个钱字,不得不又捏着鼻子继续使用十英四寸的主炮设计——这时英国政府实在也没有办法了,1938年后,欧洲上空的战争硝烟味越来越浓,如果乔治五世级继续停建等新主炮的开发,那么新式战列舰要什么时候才能服役?

1939年开战前的英国国内,其实象极了1894年前的清廷。战前十几年,拼命地削减科研和海军方面的经费,等战争顶到鼻尖上了,才匆忙到处掏大钱当凯子疯狂采购。平时不烧香,临时抱脚的狗屁倒灶的事是做了一堆堆一票票。

历史上威尔士亲王号要到1941年三月才正式完工下水服役,不过那个历史位面英国海军在大西洋上拥有绝对的制海权,始终将德国海军水面舰队堵在家里,所以造新舰时也是不紧不慢。

而这个位面则不同,挪威海战之后,意识到自己主力舰速度太慢的缺点后,英国国内的船厂就开足了马力进行三班倒工作,威尔士亲王号的服役速度会比历史上早好几个月。

唯一的问题就是,这时想要将其三座四联装十四英寸的主炮换成三座三联装十六英寸的主炮,时间上已经来不及了。

1940年时,丘吉尔的美国之行,除了象“英奸”一般,被迫“出卖主权”,答应美国趁机提出的一系列苛刻条件,换取其军备军火方面的支持外,另外就是请美国帮助制造十六英寸的主炮炮管。

除了答应美国极苛刻的条件外,大英帝国还被迫对美国开放了大英帝国绝大部分的高新技术。

后世的很多军迷,认为二战时德国科技第一的不少,这些人在老军迷眼中通常被称为德痴德棍军白。

也有很多军迷认为二战时美国的科技实力世界第一,但实际上,当时就科技实力来说,真正第一的应当是英国。在科技能力方面,英国才是二战科技树爬得最高的国家。只是受制于自身国力有限的影响,无法充份地将这份科技能力转化成生产能力。

二战时,航空兵器方面,最关键的核心发动机,最好的液冷发动机,是英国梅林发动机极其后续的增强版狮鹫(也叫格里芬)发动机。

而在风冷式发动机方面,美国的双黄蜂发动机R系列虽然也牛逼哄哄,但同时代英国的Sab风冷发动机和其相比也有过之而无不及,同时仗着基础科学,尤其是材料学上的传统优势,同等性能的英国风冷发动机的气缸重量还比美国的轻四分之一。

最好的航空机枪虽然是美国的M2机枪,但最好的航空机炮,却是英国HISPANO(西斯潘)机炮。

陆军火炮方面,最好的反坦克炮是英国的十七磅炮,其使用的脱壳穿甲弹,更是世界上第一个采用此种炮弹的国家,比别的国家先进了整整一代。

而坦克发动机方面,英国坦克使用的流星发动机,同样也是极出色的汽油发动机。虽然比不上同期苏联T34的B2柴油机,但比起同期的德美坦克汽油发动机都只有过之而无及。

由于观念上的原因,英国人开发出了最好的航空发动机和航空机炮,二战最好战斗机的名头,后来却被使用了英国发动机的野马战斗机抢走——但就格斗性能来说,喷火14以后喷火战斗机,格斗性能是在野马之上的,只是航程不如。

而虽然英国拥有二战最好的坦克炮,但英国二战的坦克,也因为其奇葩的步兵坦克和巡洋坦克思想,二战时开发出了一堆的奇葩无比的产品,直到战争接近结束时,才开发出了后来在中东战争时大出风头的百人队长坦克,但这时战争只差几天就结束了。

海军炮方面,美国大型舰炮的拉膛线技术,一直都是弱项。因为膛线质量问题,一直到三十年代前,美国海军舰炮的射击命中率都极有问题。

至于雷达和电子技术方面,英国产品也是能和美国并驾齐驱不落下风的存在。

其实上到英美签定《大西洋宪章》前,英国的科技水平都是普遍高于美国,美国占优势的地方很少。

而美国可怕的地方则在于,其拥有将“高科技”转化为实质性的武器装备,同时以“海量”的产能爆发出来的工业实力。

《大西洋宪章》签定之后,英国人被迫将自己的家中牛黄狗宝,上百年的技术积累全部向美国开放进行所谓的“技术交流交换”。从资金到技术都得到了大补的美国,仗着国力的优势,方才大踏步的追赶上来。

而这个位面,由于英国海军在前期败得太惨。类似于《大西洋宪章》后英美“技术交换”的局面,在丘吉尔战争中第二次访美之后,被提前了。被德国逼得走投无路的英国人,被被迫将家中上百年的积累,无论是财富还是技术,敞开了和美国进行“交流”。

1940年二月三日,经过十余天的谈判,丘吉尔在华盛顿和美国总统加纳,签署了一份名为《英美华盛顿协议》的协议。

协议的内容,无非就是另一个位面罗斯福对丘吉尔“打劫”的翻版,只是其提前一年多开始。

协议的内容包含:英国用其在北美地区的一堆小岛,换得了美国手上共计五十艘老式驱逐舰——他们中最年青的,其舰龄也高达十八岁。比起日本人“扔”给英国人的那批古董,美国人的宰起人来同样更狠。

同时英国同意对美国全面开放其殖民地市场,以书面协议的方式承诺在战后允许东南亚地区“独立自治”,实行美国人一贯主张的“门户开放政策”。

印度方面,英国同意对美国开放市场,实行美国人主张的“门户开放,利益均沾”的政策,大批的美国商品得以涌入印度。

而作为交换条件,英国人得到购买美国人出售两艘内华达级战列舰的“许可”。

总而言之,丘吉尔在华盛顿,是遭遇了加纳总统赤裸裸的抢劫。在这过程中,若不是其“日本盟友”也渗和了一脚,露出想要出售战列舰给英国的欲望,美国人的要价会更高。

起初美国人本想是将更加老旧的弗罗里达和怀俄明级,安装305毫米主炮的战列舰强卖给英国人狂宰凯子的,正是因为日本人从中插了一脚,才被迫提高了外销战列舰的“品级”。

为了安抚日本人,不让日本在这场美国对“日落帝国”的抢劫中捣蛋,美国方面私下给了日本三亿美元的低息商业贷款以阻止其在这笔交易中“搅屎”。

日本方面本来也没想真的将战列舰卖给英国人,对于这种短期内削弱美国海军的行为心理上是乐见其成。只是天皇听了李华梅的建议,装作“英日”友好的架势过来唬人,既成功地交好了英国人,也意外地得到了一大笔美国的贷款,令国内军备的速度得以加快。

此时无论是英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