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撼唐-第2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方德也转过头,看着尹羽翼匆匆远去的背影,若有所思。尹羽翼上次吃亏之后,一直没有看见他人,本来方德认为那一刀刺进了尹羽翼的心脏,应该是死了啊!如今没有死,只能证明一点,这大半年以来,他一直在养伤,毕竟那一次的伤害,不小。
从尹羽翼走路的姿势来看,他可能残废了,又或者是伤势没有完全痊愈,这个时候,尹羽翼匆匆忙忙地,是有什么事情要做?难道有什么阴谋?方德想到此,转身紧紧跟上。
杨梅感到有人在身边,回头一看,就见方德冲着她眨眨眼,低声道:“我是方德!”
杨梅面无表情点头,伸手摸了摸秀发,低声道:“分开行动,都小心些,黄昏时分,老地方见。”
方德微微一愣,旋即点头,他知道杨梅说的老地方是哪里了。
尹羽翼一路狂奔,这一次他大难不死,可谓必有后福,而秦王继续对他青睐有加,让他对前途充满了信心。就在清晨,他接到了秦王派人传递回来的急报,心中要他按照计划行事。
这个任务非常简单,在尹羽翼看来,是秦王大材小用了。不过,秦王在书信里写的很清楚,要他千万要办好此事!只有办好了此事,秦王才能在大唐朝廷里立足,才能继续掌握权力,进而登上权力的高峰。
尹羽翼急匆匆朝着城南的宅子走去,小半个时辰后,他到了宅子里,宅子里,他的部下已经都在焦急地等待着,尹羽翼也不多话,立刻吩咐着,要他们按照计划形势。
众人接受了命令,纷纷起身离开,尹羽翼看着众人离去的背影,在院子里轻轻踱步,他走上了一座石桥,看着水中的倒影,嘴角浮起了一丝冷笑,若不是自己与常人有异,心脏长在右边,他早就死了。
大难不死,被方德、蔡建德伏击的大仇,他一定要报!至于杨梅,他一定要好好教训她!
黄昏,太子李建成匆匆走着。如今虽然是冬至,但在关中,还有很多地方适合栽种小麦,所以李建成在百忙之中,赶往农田里巡视。府库中虽然有了差不多四十万石的粮食,但这一次李元吉出兵,花销预计在十万石以下,这样一来,大唐储粮也才三十万石,这点粮食看起来很多,但有一两场较大规模战争,就会消耗的干干净净。
在白日里,李建成有不少收获,他从百姓的口中听到了赞扬之声,看到了百姓满足的笑容,这证明大唐的政策是符合人心的,以德服人,以仁治国,是李建成的宗旨,而目前看来,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如果今冬的这批小麦顺利播种,再配合开春种植水稻,充分利用季节,关中必定又是一场大的丰收,极大地满足大唐征战四方所需的粮食。
可是,在办王事情回城的时候,李建成听到了一个不好的消息,这个消息就像突然发生的瘟疫一样,迅速在整个长安城中蔓延开来。百姓最怕的是什么?是打仗,尤其是在乱世中,听到打仗就像听到麻风病人跑来一样,唯恐躲避不及。在长安城中广泛流传的消息,将百姓吓得惶恐不安。
李建成回到皇城之后,第一时间没有回到东宫,而是去找父亲,就是想要禀告这个消息。
李渊听到太子的回报,顿时也吃了一惊。这个消息,是怎么传出来的?可是李建成也不是很清楚,他只能表示会尽快调查此事,送走了太子之后,李渊开始沉思。
王世充居然想要进兵潼关?虽然在官方并没有得到证实,但整个长安城已经传的沸沸扬扬了,消息的传播,自然有他的渠道,可是这个渠道来源,是怎样的?
太子已经去调查,李渊也想不明白为何会有这样的消息。不过,李渊对于王世充,倒是非常了解,此人有着胡人血统,表面上看起来大大咧咧,但心思细腻,绝非浪得虚名之人。
毕竟,能在杨广眼皮底下升官的,他王世充算得上最为顺利的一人了,此人带兵平定过河北群盗,也曾击败过卢明月、杜伏威等人,绝对是一个可怕的人物。
然而,敌人有能耐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有的人反复无常,像三姓家奴一样,今日投靠这个,明日投靠那个,后日为了钱帛又投入另一个人的怀抱。这样的人毫无忠心度可言,不值得信赖。
王世充正是这样的人,此人能背叛逆隋,暗中与大唐联系,就证明了他是一个背信弃义的小人。这样的一个小人,今日能够抛弃与大隋的联盟,那么明日,他非常有可能撕毁与大唐的约定。
潼关虽然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但如果王世充兵临城下,还是会有不少的麻烦。想到这一点,李渊又觉得有些不对了。如果王世充真的抛弃了约定,那么齐王岂不是危险了?
李渊想了半响,走到案几边上,提笔写了一份书信,他要秦王继续留守潼关,如果有可能,就从潼关出兵,沿着秦岭前行,抵达朱阳关,从这里抵达淅阳郡。如果齐王那边战事不利,秦王就要出兵接应,务必要保证齐王的安全。
至于关中兵力空虚的问题,李渊想了半响,决定只有抽调凉州的兵马来弥补了。
就在李渊做出决定的时候,洛阳城,王世充显得十分开心,就在两个时辰前,他接见了一名韩家子弟,此人奉了韩世谔的命令前来,想要请求大郑皇帝出兵,援助襄阳城。
在大殿上,王世充哈哈大笑,表示大郑和大隋是同盟之国,他王世充一定会做到一个盟友应有的责任,他告诉使者,两日之内,他就会出兵襄阳,帮助大隋击退伪唐!
使者满意地离去了,留下了一脸得意的王世充,王世充迅速下达了军令,他让单雄信、段达、杨公卿、程知节、罗士信等人速速准备,两日后出兵南下,支援大隋!
国君出征,按照惯例是太子建国,为了帮助太子稳固洛阳,王世充留下了唐王王仁则、荆王王行等皇族辅佐,同时让大郑朝廷的重臣杨注、郭庆(又叫杨庆)、郭士衡、郭什柱、董浚等人协助。
安排好了这一切,王世充就开始忙碌起来,他先让代王王琬押送粮食赶往南方,自己则准备在两日后出兵。
洛阳朝廷的动向并没有躲过锦衣卫的耳目,而当代王王琬的粮队南下的时候,锦衣卫的战士此时已经明白,王世充,这是要准备南下了!想到此,锦衣卫的战士迅速将消息传递了出去。
第529章第一步
襄阳城,杨侑用手弹了弹军报,脸上带着笑意:“王世充这只老狐狸终于出手了。”
杜如晦道:“陛下,王世充已经决定南下,是不是该出手了?”
杨侑走到沙盘前,看着地图,用手丈量了一下洛阳到南阳的距离,笑道:“正常的行军速度,王世充至少要七天才能抵达南阳,但朕估计,王世充很焦急,他一定会加快行军,大约五天就能抵达南阳。”
“传令下去,让田瓒和吕子臧按照计划行事,要他们无论如何,至少要拖住王世充三天,朕就会率领大军赶到南阳,给王世充一个教训。”
独孤武师“喏”了一声匆匆离去。
杨侑招招手,示意杨倓、杨侗、杜如晦等人靠拢,“如今是要商量如何破敌了!”
张镇周、韩世谔两人也围了上来,仔细地听着杨侑的布置。不时地,有人问着什么,杨侑一一解答,敲定计划之后,已经是半个时辰之后了。众人退下,杨侑叫过了小桂子,低声吩咐了几句,小桂子领令而去。
连绵不绝的伏牛山从弘农郡发源,在淅阳郡、河南郡、南阳郡、襄城郡等几个郡县的交界处像一条巨龙一样盘着,山势高大的伏牛山,将淅阳郡和弘农郡分割开来,两郡之间,只有朱阳关可以走路。
而在朱阳关的西侧,则是更为宽广的秦岭,就在地理复杂的秦岭中,两千名隋军士兵正在这里,带头的,赫然是满脸虬髯的侯君集。他已经在伏牛山中呆了一个多月了,这一个多月以来,他觉得自己不是人。
不,准确的说不是不是人,而是像一个野人。为了防止被人发现,都是居住在树上,嚼着冰冷的干粮,喝着凉的直呲牙的泉水。幸好这些士兵是最为精锐的士兵,在训练的时候,比这更为艰苦的日子都有,所以他们已经习惯了。
作为大隋的王牌部队,如果这点苦都吃不了,又怎能成为大隋的中流砥柱呢?虽然是如此,不过不少士兵都有些瘦了,侯君集在焦急地等待着,他知道,李元吉已经南下了,如果一切顺利,应该已经在攻打襄阳,可是陛下为什么还不实行第二计划?
一名士兵捉住了一只野兔,他一刀砍下了兔子的头颅,鲜血染红了兔子洁白的毛发,那名士兵不以为意,又是一刀,割开了兔子的皮毛,将兔子凑近嘴边,大口大口地吞咽着,兔子的鲜血染红了士兵的嘴唇,在喝完了温热的血之后,士兵大口地吃着生肉,他需要肉来保持充沛的体力。而吃生肉其实是保持体力的最佳方式之一,当然前提是你敢吃下它。
侯君集也在大嚼着一根生山鸡腿,鲜血染红了他的嘴唇。侯君集一边吃着,一边抬着头看着天空,秦岭山脉里的天空永远是那么的湛蓝,让人一看觉得永远都是晴天,可是你若是真的认为是晴天,那就大错特错了,明明看着万里无云,可风云变幻,指不定什么时候,就会有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雨,将你浇个透心凉。
就在这个时候,一名士兵快步走了过来,低声对着侯君集说些什么,侯君集一听,腾地站了起来,同时扔掉了手中的山鸡腿。“什么,陛下派人来了?让他速速来见我!”
“喏!”士兵回答着,匆匆而去。
片刻之后,那名士兵带着一名村夫打扮的男人走了过来,“某是锦衣卫的战士,奉陛下之命,前来通知侯将军!”
侯将军擦了擦殷红的嘴唇,道:“可是要出击了?”声音中,带着雀跃。
“正是,如今鱼儿已经上钩,陛下要将军务必在最短的时间内,夺取丹水、南乡,同时防备武关方面可能出现的援军!”村夫说着,神色十分凝重。
“你可回去告诉陛下,就说臣一定完成任务!”侯君集也明白此事责任重大,当即说着。村夫一抱拳,又道:“陛下说了,将军务必小心,安全第一!”说着,村夫匆匆而去。
侯君集愣了一愣,他猛地拔出了横刀,在半空中一扬,喝道:“兄弟们,准备,出发!”
“喏!”隋军士兵们听到侯君集的命令,欢声四起,震动四野,惊得山间鸟兽奔逃。
丹水县,县丞郑恩正在踱步,对于他来说,他效忠的对象不是伪唐,而是大隋。前些日子做出的种种安排,不过是陛下计划中的一部分。可是郑恩也十分担心,陛下的计划能完成吗?如今丹水县成为伪唐的后方基地,承担着粮食运输的重任,地理位置非常重要。
李元吉离开了丹水之后,在这里驻扎了两千士兵,两千士兵在丹水县这样的县城绝对不算少了,陛下能收复丹水县吗?不,准确的说,在追击的帮助下,隋军将士能杀进城中,这可以肯定,可是据他所知,隋军兵马不多,要一举拿下丹水县,击败唐军两千人,还是有不小的难度啊。
什么时候,陛下开始反击呢?郑恩的心中没有底。想到此,他轻轻叹息一声。
就在这个时候,唐军将领谢越来了,谢越是谢叔方的侄儿,虽然是侄儿,但两人年纪相差不大,谢叔方今年二十七岁,而谢越则是二十五岁。
谢叔方是齐王李元吉的心腹,爱屋及乌,谢越也受到了李元吉的信任,在大军南下的时候,李元吉留下他驻扎此地,就是为了守卫粮道。谢越进来之后,十分傲慢地看了一眼郑恩。
谢越非常瞧不起郑恩,这种反复无常的小人,齐王殿下居然留着他,还让他做丹水县县令,实在是让人心寒,凭什么?不过谢越也非常清楚,这是非常时刻,与郑恩闹翻,不好,所以他对郑恩总是淡淡的。
谢越对郑恩的态度冷淡,但郑恩对他却截然相反,看见谢越来了,郑恩满脸堆笑,十分热情地走了上来,“呀,这不是谢将军吗?那阵风将将军吹来了?难道是有发财的机会吗?”
谢越冷哼一声,道:“郑县令,武关已经运了一批粮食过来,还望郑县令组织民夫,将这批粮食尽快运输到南乡县去。”顿了一顿,谢越拱拱手,指着西南方,道:“齐王殿下正在前线苦战,若是没有了这批粮食,恐怕责任不小呀!”
郑恩眼中闪过一丝光芒,他忍不住笑了,谢越这是拿齐王来压他啊,想到此,他也满脸堆笑,道:“此事谢将军放心,我一定组织足够的人手,尽快将这批粮食送到前线。只是,不知道这批粮食什么时候能到丹水?”
为了防止有人贪污粮食,李元吉采取的分段运输,也就是说,武关的民夫将粮食运输到丹水之后,就由丹水县的民夫接手,双方交割完毕之后,武关的民夫返回武关,丹水的民夫则押运粮食,到了南乡之后,丹水民夫将粮食交割给南乡,由南乡方面继续押送。这样的速度虽然慢了一些,但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有人从中贪污。
谢越闻言,愣了一下,道:“根据消息,下午申时就能运送到丹水。”
郑恩眯起眼睛笑了,“将军放心,交割粮食之后,明日一早我就派人整顿,务必在两日内将粮食运送到南乡县。不过,将军也知道,如今大战在即,卑职担心一路上有强盗出没。还望将军派兵护送一程!”
谢越略略犹豫之后,立刻答应了,的确,听说最近在山里有强盗出没,他们非常有可能回来丹水打劫,这一批粮食足有两万石,是齐王的救命粮草,千万不能出任何差池。想到此,谢越点点头,道:“我会派人带兵两百,护送粮食!”
郑恩点头谢过,谢越也不多话,匆匆离去。郑恩眯着眼睛看着谢越离去,眼中闪过了一丝精光,这批粮食既然是唐军的救命粮草,如果能在销毁了这批粮草,那是最好不过了。若是李元吉的粮食吃紧,这一战的胜负,不言而喻。
就在这时,一名家丁打扮的男子匆匆走了进来,此人并不是家丁,家丁的身份只是一种掩饰,他实际上是锦衣卫的战士。到了郑恩面前,他低声说着几句话,郑恩闻言,忍不住笑了。
他低声说了几句之后,男子匆匆离去。郑恩迈步走了出去,脸上带着笑意,这一战的命运已经决定了!
郑恩迅速排出衙役,在城中四处张贴告示,招揽民夫,消息传到谢越耳中,他只是冷冷一笑,此人虽然无德,但办事效果还不错,能在半个时辰内就征集了五十名民夫,按照这样的速度发展,很快就能凑齐一千名民夫。
郑恩能在短时间能凑齐这些民夫自然不是巧合,看着民夫们坚毅的脸蛋,郑恩忍不住笑了,他高声宣布了招揽民夫的费用,许诺每一天除了保证民夫两餐的食物之外,还能额外挣到五枚五铢钱。
这样的费用已经不少,可以说是格外优惠了。民夫们听,纷纷欢呼雀跃,表示愿意听从郑县令的安排,有人还壮着胆子问县令大人,还需不需要人手呀,如果需要,他们有亲人、朋友,可以为运输粮食效力。
郑恩自然顺水推舟,他大声地告诉这些民夫,还需要很多人,尤其是需要吃苦耐劳、无比强壮的男人!只要他们认识,尽可以介绍过来,这待遇嘛,自然是一样的。
民夫们听了,四散开去,各自回家说着,只用了两个时辰,郑恩就征集了五百多名民夫,而且还有大量的民夫正在赶来的途中,相信在黄昏之前,就能凑足一千名民夫。
第530章夜袭
夜深,除了偶尔在街道上巡逻的士兵,大部分的人都睡着了。由于地处后方,尽管前线打的如火如荼,依然对丹水县没有多大的影响,和攻伐不休的襄阳城想比,丹水县是一个世外桃源了。
郑恩慢慢踱步走了出来,夜色下,劲风呼啸,吹动着发梢,郑恩的表情显得无比严肃。在郑恩的身后,是十几名名身高马大的汉子,正一脸警惕地看着四周。
“你们都记好了,按照计划行事,动作都快些,不要拖泥带水,时间可不等人!”郑恩低声说着,十几名大汉点点头,表示明白。
郑恩带着他们,借着阴暗的月色,小心翼翼地朝着北门走去,一路上,巧妙地避开了巡逻的士兵。
巡逻的士兵并不用心,对于他们来说,在这样的天气里巡逻,实在是伤透脑筋的事,还不如在被窝里搂着女人睡觉来的实在。唐军士兵不断地跺着脚,将手放在嘴边呵着取暖,毕竟这样的天气,太冷了!
士兵们一边走,一边抱怨着,对巡逻不是很用心,因为他们觉得,丹水县是大后方,隋军怎么可能出现在这里呢?
如果不是守将谢越太过于严厉,士兵们早就洗洗睡了,谁会认真巡逻?他们打着哈欠,无精打采地走着,互相之间,有一搭没一搭的说着,只想早点熬过这段时间,回去睡觉。
正是因为如此,掌握了唐军巡逻路线的郑恩才能一路较为顺利地靠近了北门。
城外,侯君集眼光如漆,死死地盯着丹水县的城头,等待着期待中的那一抹亮光。在他身后,是一群带着血腥味的男人,如同秦岭中的野兽一样,冲着丹水县发出沉默的咆哮!
丹水县,我们来了!我们承载着这一战的希望,承载着大隋的希望,承载着陛下的希望!所以,这一战绝不能输,只能取胜,才能关门打狗,将李元吉堵在家门口狂揍!才能将这些日子所受的苦统统都补回来!
士兵们心中涌起这个念头,战意如同烈火一样,熊熊燃烧,即使是在这样的天气里,依然绽放如同夏花。让每一个士兵都热血沸腾,都充满了战意!
时间一点一滴流逝,随着夜色越来越深,天气越来越冷,西风越来越大,宛如一个悲伤的妇女在哭泣。
突然,远处的丹水城头出现了一点亮光,亮光一闪即逝,旋即,亮光又是一闪,再一闪。
侯君集兴奋地站起身来,声音显得十分低沉而有力:“兄弟们,出发!动作都要迅速!”
“喏!”士兵们低声,迅速站起身来,侯君集让士兵做出了回应之后,立刻带着士兵们直扑丹水县。
此时,郑恩已经带人抢占了城头,由于准备充分,出其不意,唐军一开始没有反应过来。等到郑恩控制了城门,将吊桥放下,睡眼朦胧的唐军士兵才被沉闷的声音惊醒。
“发生了什么事?”几乎是在同一时间,唐军士兵发出这样的疑问,有的士兵反应比较快,听出声音的来源是城门口,赶紧拔出横刀,朝着城门口狂奔而去,一时之间,嘈杂的脚步声、尖叫声、金戈声响彻在丹水县的上空。
唐军士兵刚刚冲了过来,还没有抵达城门口,黑暗里,有人沉重地摔倒在地上,发出痛苦的叫声。此人刚刚倒下,在他附近的士兵也都纷纷倒地,哀叫声立刻掩盖了脚步声。
后面的士兵听到声音,立刻听了下来,但是,他们冲的太快,根本停不下来,士兵们互相冲突,更多的人倒在了地上。
这是怎么回事?后面的士兵瞪大了眼睛看着,难道有敌军在伏击?可是,并没有看到敌人的身影呀,再说了,也没有听见击牙声和弓弦的响声呀,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就在这时,几名士兵骂骂咧咧的站起身来,有人捡起地上的火把,仔细地在地上寻找着。原来在地上,有人用绳子挡住了路,士兵们急着赶路,都没有休息脚下,纷纷栽了跟斗。
两名士兵找到了绳子的所在,挥刀将绳子斩断,然后继续狂奔,最前面的两名士兵狂奔了几步之后,突然又栽倒在地上,发出了哀鸣!
这又是怎么回事?身后的唐军放慢了速度,仔细看着,这才发现又是可恶的绳子!如果说一根绳子挡在路上是巧合的话,那么第二根出现就不是巧合了,几名士兵细心地搜索,终于又发现了两根绳子。
在砍断了绳子之后,唐军快速地朝着城门口狂奔,此时,郑恩带着的大汉已经控制了城门,吊桥上的绳索也已经被砍断了,只要守住了城门,就是胜利!
原本在城墙上巡逻的士兵正在与敌人厮杀着,试图夺回城门的控制权,可是这群大汉,个个都非常厉害,竟然死死地将唐军士兵挡住了。
喊杀声和金戈声充斥在城门口,郑恩也亲自举刀,奋力地搏斗着,虽然守住了城门,可是唐军源源不断地正在赶来,时间久了,这十几人必然都会葬身于此。
就在这时,跟后传来了急促的脚步声,郑恩大喜,回头一看,只见在夜色下,星星点点正在靠近,“杀!”一人充满杀意的一声大喊,手中拎着横刀扑了上去,与唐军厮杀在一起。
郑恩松了一口气,他紧了紧左臂上的白布,问道:“将军是何人?”
“某乃侯君集!”一个虬髯大汉说着,口中喷出了一股血腥味,惊得郑恩忍不住后退两步,这位将军杀来,竟然不是用刀,而是用嘴的?黑暗中,郑恩咳嗽一声,道:“将军,请随我来!”
郑恩提出要唐军护送军粮,谢越决定亲自护送,因此,一大早,他早早就上床休息了,可是,不知道为什么,他有些睡不着,在床上一直烙着烧饼,直到丑时末才睡着,这个时候,正是人最困的时候。
谢越刚刚睡着,急促的脚步声将他吵醒,他十分不爽,这个时候,谁来捣乱?他看了一眼熟睡在身边的一名女子,伸手在女子胸前狠狠摸了一把,又软又滑,宝贝儿,等等我马上就回来!
女子在睡梦中皱了皱眉,腻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