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爆利电子业-第1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到时候你跟林总两个人一起上阵,跟他们谈吧。”唐浩还是生怕林雅诗吃亏,毕竟是一个女生,性格不是很老辣,尽管他自认为自己的担心是多余的。

    “放心吧,不会有问题。”

    “嗯,那就好。”

    。。。。。。

    接下来的事情变得简单,杨澜汇报了一下公司的情况,并没有什么大事,都是一些日常的小事,唯一着重起的当属招聘。

    随着kt手机以及cos操作系统的名头打出去,应聘者多如云,都想进这两家公司,因为任谁都看得出来,不管是kt手机还是cos操作系统,都有着巨大的前途,现在进入,以后能谋到一个好的未来。

    只是,人家招聘很严格,一般一千个应聘者,最少被淘汰掉997个,只录用三个人,比例高达1000:3。

    这是高层规划的原因,营销方面,可以采用饥饿营销,那么招聘就不能用饥饿营销。

    小事情也可以作大文章的。

    更何况,来应聘之人当中有很大一部份水货,别说是面试,连第一关都过不了,自然而然被淘汰。

    饥饿招聘,还真是引起巨大的反响,现在两家公司还在不断的招聘,应聘者每天都投递简历,一天多达数千份,让杨澜感觉有些无语。

    他更偏向的还是以为在网络上认识的朋友,尽管以前招过好几人,可还有一些他自认为很有实力的人并没有收入账下,只是这件事情他是无法自己做的,还需要经过唐浩的批复。

    以前没有实力招揽他们,是因为草创阶段,你用什么名头去招揽人家,人家看不上你,现在不同,打出名头之后,有一个好的前途,对很多人而言,还是有很大的吸引力的。

    技术宅的世界,很多人都不懂!

    其中分成两个极端,要么就是不看中名头,只要感觉不错,就会死心踏地的投奔你,一部份则是特别注重名头,因为他们自身的技术,想要做成,完成自己的理想,就离不开巨额资金的支持。

    前者,也就是不注重名头的人已经早被招揽,还剩下那部份的人,就是这一次的招揽目标。

    “放手去招吧。”

    唐浩大手一挥,他知道那些人的厉害,自然不会有意见:“开出的待遇好一点。”

    “嗯,他们倒不看中有多好的待遇,只要能够满足他们的需求,你也知道,他们那些人,不乏有性格古怪的人,有时会提出一些古怪的想法。”杨澜头疼的正是这个问题。

    “你看着办吧,如果感觉可以满足他们要求的,你就尽全力去做,如果不能满足,他们注重的对我们没有用处,那就算了。”唐浩即是放权,也给出限制。

    两家公司从事的方面,这是主线,不能乱,要是招揽一些跟两家公司主线不同的,那又有什么用,花钱玩吗?

    。。。。。。(未完待续。。)



第四百一十九章重磅炸弹

    唐浩并不怕杨澜招一些没有实力的人进来,要知道,技术不是吹就能吹出来的,是需要真凭实据的,在网络上交流,杨澜本身又是技术狂人,如果是吹牛,他一眼就能看穿,更何况,他到现在依旧没有停止跟网络上的朋友交流。

    杨澜打算招揽的人,几乎都是聊过很久,并且有一定认识的人,那么就不怕看走眼,而让他看上的人,肯定有一定的特点,这样的人,给予好一些的待遇,再满足他们的一些不过份的条件也不算什么。

    说到底,大家都是为了cos操作系统和kt手机,只要能够开发出更多先进的技术来,那么两个品牌就能发展壮大起来,一步一步的走向他期望的目标。

    “办公大楼的事情,迫在眉睫!”杨澜颇有深意的提出。

    这是一个老大难的问题,他其实也深深的感到无奈,当时在塞格电子大厦的69楼办公,只有一百多平米的空间也很满足,之后搬到潮深电子大厦来,整整一层楼阿,上千平米,可以容下很多人,现在呢,似乎办公场地又不够了。

    杨澜迫切的希望拥有一幢属于自己公司的办公大楼,这不仅仅是办公场地的问题,还关乎到公司的形象,一个大品牌,要是没有自己的办公大楼,似乎有些说不过去。

    “我正在努力解决这个问题。”

    唐浩何尝不知道迫切解决这个问题,只是并不是张张嘴就能解决的。这需要付出努力,再有一个就是资金的支持,他对那种搬来搬去的杂务已经厌倦。他现在想要做的就是一次性解决:“只是这个问题不容易解决,不过我相第二批kt手机上市后,就能初步的解决了吧。”

    “尽快吧。”杨澜也知道其中的难处,只能如此的回答。

    “我会的。”

    。。。。。。

    公安部采购kt手机!

    这是一个新闻,一个平面媒体第一时间就发出新闻,他们在发新闻的时候,甚至连新闻发布会都没有开始呢。全因得知这个消息,第一时间就放出消息,至于真假。只用一些猜测性的口气。

    有点标题党的意思,但并没有引起人家的反感,反倒让看新闻的人津津有味的看。

    早有关注kt手机这个品牌的消费者很敏感,他们第一时间得知新闻。期望值更高。那些知道有kt手机这个品牌,却没有打算买的也来了兴趣。

    官方机构代表着什么,他们一清二楚,尽管很多人都在攻击官方机构的种种,可就公信力而言,他们有一定的认知。

    现在连公安部都向kt公司发出采购的订单,就表明,kt手机是可以信赖的。不然人家才不会那么傻。

    支持国产也有可能,但作为一个官方机构。肯定不会满腔热血的去支持国产不顾一切,要是出事情,那些头头们恐怕就要离开屁股下面的位置,那他们的人生就完蛋了。

    不要怀疑有这样的事情发生,所以,公安部的那几个头头都精明着呢,他们做一件事情,怎么可能是单向的目的,肯定是kt手机有什么优势,才让他们下定决心采购。

    再联想以前,似乎他们都没有特意的采购手机,都是下面的人自由购买,这一次特意采购,更加说明这里面有问题。

    结果没有意外,新闻发布会召开,林部长代表公安部门道出目的,其中一个是本着支持国产的原因,再有一个则是有些一句带过,可记者是何许人,他们对新闻的敏感,很快就意味着,第二个原因才是最重要的。

    安全性!

    这就是林部长说出的原因!

    更为重要的还是接下来放出去的采购数量。

    “这一次采购是三万部,是的,三万部对有数十万公安干警而言,并不是一个多大的数量,但是,由于预算的原因,目前我们只能采购这么多,当然,也有试用的意思,假如这一批采购回去后使用达到预期,我们不排除会向上面申请预算,采购更多的kt手机。”林部长笑脸满面的说道。

    这又是一个重磅的消息,本以为采购三万部手机就很不错,毕竟不可能一位干警就一部,那样太多,也太不可思议。

    现在听到林部长的话,似乎有这个可能。

    “公安部正在筹建一个平台,一个通过手机网络的平台,这个平台有很多功能,比如说对各个案件的公示之外,更重要的还是每一个通缉犯,都会通过这个平台公布,让每一位公安干敬都可以在第一时间知道,情报共享等等。”

    林部接着说道:“假如这个平台搭建完全,对治安,对各个案件都有着巨大的帮助。。。实现全系统内联网,尽管之前已经全国系统内联网,但那是指电脑的联网,每一位公安干警不可能抱着电脑出动,手机则是随身携带,真正落实到每一个人里。”

    有些牛头对不上马脚,却不得不做出解释,全因要是不解释,事后媒体会质疑,他也希望通过这样的大型媒体发布会把公安部的举措告诉所有人,这是他们领导层做出的决定。

    代表kt公司前来一起参加发布会的林雅诗自然没有任务的不满,在之前她就跟这位公安部的副部长交流过,她理解对方。

    更何况,这个新闻发布会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告诉大家,kt公司与公安部进行合作,只需要这点就足够了,其他的都不重要。

    新闻发布会是很成功的,结束之后,媒体记者全都离开现场,急匆匆的赶回去,或是通过电脑网络把内容发过报社总台,总之,可以确定,接下来肯定会引爆整个新闻界。

    在大量新闻的轰炸下,也可以想象,很多有关注新闻的人都会知道kt手机这个品牌,对这个品牌产生好奇,对这个品牌产生期待。

    再过一个多星期的时间,第二批kt手机就要上市,官方网站上面已经挂出倒数计时,这已经被关注的消费者给捅了出去,而这个倒数计时也是早上才开能的,倒数计时后的时间在跳动,严正的指明,8月13号!

    。。。。。。(未完待续。。)



第四百二十章质疑的声音

    7天19小时33分!

    这是kt公司官方网上面一个巨大封面中的一块,占据很大一块,而时间还在不断的跳动着,告诉人们,倒数计时在不断的进行中,如果你点进商城一块,更是整个封面的覆盖,是一个巨大的金黄色钟在跳动。

    这是一些很常规的举动,可随着有人捅出去,kt公司的官方网受到巨大的关注,有些人不相信的自己登陆看一眼,结果表明消息是真实的。

    不得不说,经过第一波的饥饿营销之后,已经把消费者的胃口给养叼,他们自从听说旁边朋友的夸赞后,并且借朋友的kt手机玩了一遍,感觉也非常的不错,已经打算买上一部。

    可朋友之后又说了,他们好不容易才抢到一部,这更让他们留下,算准时间,打算在第一时间就进行抢购,无论如何,一定要抢到一部。

    而第一批的时候,有些人想要买,却是抢不到,这一次无论如何更不能大意,一定要在第一时间就抢到一部。看看身边朋友那个样子,有些真想扑上去揍一顿,尼玛的,让你在面前炫耀。

    新闻发布会给期待中的消费者打了一只强心剂,而给那些不知道kt手机的人一些认知,知道有这样一个品牌,随着关注加深,了解越多,就转变为期待。

    是阿,一般消费者购买一样东西,不正是从不知道到知道,再到之后的期待购买吗?这中间总有一个过程的。

    也只有那些价值不高的东西。他们才会省掉这些流程,看准了就直接购买,因为最后就是算是买回来没有用处。他们的损失也不大。

    手机可不同,一部手机三千多块呢,买回来要是不喜欢,那损失可就大了。

    看准了再买,这几乎是大部份消费者的做法,当然,也有一些土豪。他们特有钱,不把三千多块放在心上,买回来没有用。直接扔了就可以。

    所以,这一次的新闻发布会,即是给期待的消费者一只强心剂,又是对品牌知名度的宣传。可以说是一箭多雕。

    。。。。。。

    “最近奇事不断。。。今天的节目咱们来说一说一部手机引发的动荡。没错,就是kt手机,据说kt公司与公安部进行合作,公安部将采购一次性采购三万部kt手机,这乍一听吓人一跳,什么时候公安部有这种大规模的采购了,且采购的还是电子产品。”

    靓丽的主持人继续她的节目:“尽管公安部的副部长做出了解释,但还是遭到很多的质疑。为此,今天我们的节目联线请来了一位专家为我们详细的说明。”

    电话在接通中。很快,电话就接通。

    “张老师你好!”

    主持人先是打一声招呼,之后才进入正题:“张老师,我想请问一下公安部此次采购kt手机的事情,你认为公安部这么做有没有必要?”

    “我个人觉得有很必要,林副部长已经表明,公安部在筹建一个巨大的平台,这个平台是针对于内部的,可以想象,这样一个平台肯定是需要很强的保密性的,站在安全的角度上来讲,拥有一部安全的手机是最基本的条件,无疑,kt手机的安全性能很不错。”电话那头的张老师说道。

    “那么请问张老师,针对外界的质疑,说公安部这样做会花费掉很大一部份预算,对接下来的破案经费有很大的影响,代表着有可能出现很多案件因为经费的问题而没有破掉。”主持人这个时候当成了反面,实际上不过是外界一部声音的传声筒而以。

    “我倒感觉不会,毕竟有上级部门监督着,公安部也应该是做过详细预算才敢拿出这笔钱来采购的,想来不会以牺牲破案来采购手机的。”

    “谢谢张老师接受采访。”

    主持人已经得到想要的答案,联线自然也就掐断,因为她接下来还有一个联线,这不,她跟着说道:“接下来我们再联线另一位专家,这位专家似乎有些不同的看法。”

    还是同样的问题。

    “我个人感觉,公安部这么做完全没有必要,且不说kt手机的安全性能,一部手机,是人造出来的,它肯定有他的弱点,虽然现在没有发现,以后会不会被发现不得而知。”

    林姓的老者似乎很气愤,直言不讳:“公安部花钱筹建一个巨大的平台,针对系统内部,我想说的,还不如把这笔钱拿出来安多一些监控头,实时的掌控一切,减少案件的发生率。”

    似乎有理有据,但主攻的方向只有一个,那就是公安部花的钱就是乱花钱。

    而实际上,林姓的老者提出另一个问题:“公安部统筹进行采购,采购回去之后,分发下去,那么那些公安干警是免费得到kt手机还是需要付上一定费用才能得到呢?且付费得到又需要付多少钱?免费得出的话,那么这笔钱公安部从那里来?”

    每一个相关的部门都有自己的财政系统,而作为暴力机关部门,更有属于自己的小金库,因为他们是有权力开出罚单的,开出罚单之后的钱需要上交,但一般情况下都会被扣留一部份。

    公安部也是如此,下面上交上来的罚款,被扣留了一部份,上交一部份,然后再从国家财政部门得到预算的资金。

    那么问题就来了,采购手机这笔钱是从那儿来的呢?

    是上级部门拨下来的还是从小金库拿出来的呢,再有就是那些配发手机的公安干警是付费得到还是免费得到。

    这些都是问题。

    只是可惜,这样的问题都没有得到回答,因为公安部不打算把这件事情公布出去,不然造的影响可不会小。

    从小金库里拿出来的款项,配发下去的也是免费的。

    这是早就计划好的事情,而如果公布出去,恐怕遭到的质疑会更多的。

    不过这一次的采购,是得到上层同意的,单凭这一点就足够了,并不需要去刨根究底,质疑声肯定有,支持的声音也不会少,时间久而久之,一切回归正轨,如今保持低调沉默最佳。

    。。。。。。(未完待续。。)



第四百二十一章加生产线

    宣传有很多手段,可像kt公司这样的宣传手段真的很高明,一个新闻发布会,竟然能搞出这么多事情。

    不要怀疑,kt公司并没有给那些媒体电视台塞钱,媒体的所做所为,全是自愿的,跟kt公司没有一毛钱的问题。不,kt公司还真有点关系,那就是他们成功的制造出一个话题。

    有话题,就可以深放的挖掘,然后被不断的提起,自然而然,就造成轰动。

    越轰动越好,对kt公司而言是这样的。

    只有一个星期出头,第二批kt手机就要上市了,在这个时候大火,对上市很有帮助。

    kt公司在郊外的生产基地紧张的生产着。

    “到今天为止,我们的仓库里已经有三十万部kt手机了,其中有十七万部是kt o1;剩下的十三万部是kt o2。”林雅诗很自信的笑了笑。

    她最近很忙,不仅仅是呆在公司的总部坐镇,接待来拜访的人,还要进行商谈,再之后就是盯着生产基地,尽管生产基地也有人负责,可做为kt公司现在的执行总裁,她必须全面把控。

    故而,她对生产基地的生产进度一清二楚,突破三十万部的产量正是在凌晨的时候达到的。要知道,现在生产基地里面可是三班倒,不断的生产,让原本是零件变成一个整机。

    “军方那一万部呢?”唐浩皱了皱眉问道。

    “那一万部早前就已经生产好,也没有例入仓库之内。”

    林雅诗有些无奈。很头疼:“他们需要经过好几道的检测,现在已经在检测了,如果没有问题。他们就会接收,然后那份合同正式结束。”

    “不会有事情吧?”唐浩多多少少有些担心。

    “我们已经做到最好,想来不会有什么问题,要是有问题,他们的人早前就提出来,现在已经进入检测程序,其实也是做做样子而以。”林雅诗还是很有信心的。尽最大的力气,做到最精密,要是再出现问题。她就不得不怀疑,生产线是不是有问题。

    而这好几条生产安装完毕之后,可是经过很多次的测试的,结果都表明。没有任何的问题。加之组装成整机后。又挑选了一些熟手的员工进行逐一的检测,都没有发现问题,是完美的。

    “cos操作系统那边在三天前就已经来消息,通过军方的检测,要是手机没有问题,那么就真的算可以正式将会了。”

    唐浩为了这笔订单,可没少烦躁,军方的订单可不是那么好做的。有一丁点的问题都会被驳回,那么后续的影响将会造成连锁反应。对他的计划很不利,那绝对不是他愿意看到的,不过听到林雅诗的保证,他多多少少放下心来,话锋一转,问道:“还有一个星期的时间,大概能生产出来多少部?”

    “现在生产线已经进入最佳状态,极限的生产速度是一天一万多部。”

    “也就是说,差不多有七万多部出来?”唐浩对这个数字还是不满意。

    “今天没有计入内,到8月13号,应该还能生产出来八万多部。”林雅诗摇了摇头,道。

    “看能不能提一提。”

    唐浩沉吟了一下,之后又道:“争取提到四十万部吧。要是可以的话,四十一万部最好,这样给电信公司那边一万部,我们这边还有四十万部整数。”

    “理论上是可以的。”

    林雅诗顿了顿,道:“生产线是到达最佳状态,可操控生产线的依旧还是人,我们的员工都是新的,他们还在磨合当中,还没有达到极限,按照估计,以我们现在的情况,能提到一天一万五千部左右。”

    一天一万五千部,一个月三十天为计,就是四十五万。

    这样的速度,应对后期的还可以,在kt手机品牌大热的情况下,又是刚刚上市没有多少,显然还是产能不足。

    “空出来的工厂还能安装下多少条生产线?”唐浩突然发问。

    “还能安装三条左右。”

    林雅诗有些担心的提醒:“我现在也就三条生产线,如果再上三条生产线,这将是一笔巨大的开销。”

    别以为一个工厂安装一条生产线后不断的生产,就能够制作巨大的利润,有时候也有可能成为负担。

    现在前景大好的前提下,你再上多几条生产线,生产出来的手机卖出去那没有问题,毕竟是在大热的时期嘛,可后期的,热度降下来,那就是负担。因为以现在一天三班倒不断的生产,需要的是三批员工,单工资就不是一个小数目。

    现在华国的工资可不低,加多三批工人,算起来肯定是巨额的数字。

    “这样吧,生产线照样上,并且还要快,不过生产线安装完毕之后,调一下老工人去跟新工人搭配,就不再三班倒,改变两班,再多出一些加班的时间来,也留一点时间让生产线休息一下。”唐浩想了想,想到一个折中的办法。

    三班倒,一天二十个小时,这样一班就是八个小时,这是标准的工作时间,但这样一来,工人们就只拿一点基本工资而以,尽管生产基地开出来的工资比别的工厂高出一点点,但长久下去,恐怕那些工人也会有意见。

    还不如只再招一批新的工人,再抽掉一批老员工过去新的生产线搭配,分成两批,留出加班的时间,不长不断,让工人能够拿多一些钱。

    更为重要的还是到后续,售量减少的时候,不需要去裁掉工人,只让他们上正常的班次就可以。能够很好的解决工人的问题。

    “我知道,你感觉这样还是不合理,但是,我对kt手机很有信心。”

    唐浩知道林雅诗其实从心里是不同意他这么做的,因为产能过剩的话,只会给公司带来毁灭必的打击:“放心吧,我有我自己的打算,所以,生产线尽管上马吧。”

    “三条生产线可是数千万呢。”林雅诗要考虑到方方面面,怎么可能不考虑资金的问题。

    现在公司里,已经没有多少资金,扣除必要的流动资金之外,剩下一千万左右。

    。。。。。。(未完待续。。)



第四百二十二章前景大好

    公司的账上已经没有多少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