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借天改明-第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左应选笑着抱拳还礼,然后,在案几后坐了下来。用手示意底下众人也坐,这次是给他们每人都备了凳子的。

    看大家都坐下了,左应选开口了:“幸赖各位相助,同心同德,没让建虏偷袭得手,守住了昌黎。在此,本官代朝廷、代昌黎百姓谢过各位乡佬。”

    说完之后,表情庄重,站了起来作了一揖。众人纷纷还礼。

    客套完了之后,左应选脸sè沉重,宣布道:“此次守城,兵丁,民壮共计牺牲二十四人,伤一百二十三人。本官都已记下姓名,战后上报朝廷,在昌黎立祠纪念,受百姓香火。”

    一说这个伤感的话题,大堂上就沉静下来了。

    “诸位,这第一仗,昌黎是守住了。但鞑子必不甘心,还会再来。因此,还请各位乡佬用心守城,不得马虎。”

    左应选说完后,看看底下众人,像是都要说话表态,就把双手伸出稍微往下虚按,然后说道:“本官和守备商议之后,对第一仗中暴露的问题,做了归纳,现在由守备进行讲解,而后群策群力,查漏补缺,改进防守。”

    守备石国柱闻言从座位上站起来,走前几步说道:“诸位知道,我们没有盔甲防护,对于建虏弓箭伤害的防护比较薄弱,兼之建虏shè得准、狠,因此我军不幸牺牲之兵卒都为建虏弓箭shè中头部所致。”

    说到这里,他又补充了下:“这次建虏可能是大意,并没有多少弓箭手压制城墙,但下一次就不好说了,因此,我们必须得解决此事。”

    “第二,鞑子身披重甲,箭支难以给其致命伤害,如何解决此点,至关重要。另则,下次建虏必携大量盾牌掩护,如何处理,又是一个问题。”

    大堂上的乡绅听着一个个问题的提出,脸sè都凝重起来。

    “第三,给予建虏以杀伤的火枪土枪,装填速度过慢,半响才有一发,如何解决?”

    “第四,第一rì的滚木礌石消耗甚多,城中供应不上,以致几处城墙短时竟无滚木礌石可用,如何解决?”

    石国柱说完后,朝左应选抱拳拱手,而后退回座位。

    左应选在石国柱讲解的时候,已坐回座位了。现在看石国柱讲完了,他就补充道:“还有两事,也是迫在眉睫。”

    石国柱已经把一堆问题砸到乡绅的头上,他们正在思索有什么好办法把这些问题解决掉。

    这时,左应选说还有两件事情,一时之间心里都有点沉重,纷纷看向左应选,看县尊还要说什么难题。

    左应选看所有人都已注视自己,就说话了:“乡兵们拿命护着昌黎,但县衙库房并没有多少银两,虽说是大义所在,但如不能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怕其悍勇之心难以持久。”

    早上在城墙上,左应选许了不少诺言出去,却没有能力兑换,现在是解决这事的时候了。

    乡绅们知道县尊说这话的意思,这件事相对前面的事情来说,很容易解决。

    万人杰首先站起来向左应选抱拳道:“学生薄有资产,愿捐白银一千两。”

    其他乡绅一见万人杰抢先表态,也不甘落后,纷纷解囊。因为他们知道,帮知县,就是帮自己,他们和知县是一条绳上的蚂咋。

    左应选很高兴地看着他们踊跃捐款,心想下一件事应该也没问题。

    等所有人都表态完了之后,左应选再道:“第二件事,鞑子围城,必不是一两rì之事。朝廷援军何时能到,还是未知数。”

    这话说的所有人的心头都是沉甸甸的,孤城不守的道理谁都懂。

    “本官先前为什么留下那两个败类的狗命,不是因为两国相争,不斩来使的狗屁道理,而是给他们留一线希望,也为我们能多拖一rì是一rì。”左应选说出了昨rì所做之事的目的。

    大堂上的众人,一听,这才完全明白了县尊的用意。心里暗暗佩服,不愧是昌黎父母官,深谋远虑啊!

    “今rì开始,战兵饱餐,辅兵次一等,其余人等以粥度rì。然则就算如此,官仓的粮食也不足支撑多rì,还需各位鼎力相助。”左应选说完之后,看着底下众人。

    乡绅们都明白一个道理,此时不付出,等到建虏进城的话,就是什么都要付出了。因此他们再次进行新一轮的表态。

    集资到了守城必须的钱粮之后,知县左应选主持,把石国柱素所说的事情,一件件的和乡绅们商议,得出结论,然后马上行动起来。

    昌黎城中的首脑们在忙,但在靠近城墙的民房中,却倒着横七竖八的乡兵,盖着被子,打着震天的呼噜入睡中。

    但有一人,却睡不着。此人中等身材,力气很大,建虏的云梯就是被他砸坏了两架。

    他名叫罗霄,益州人士,与父置气,发誓出人头地才衣锦还乡,本想去关外力取战功,却遇到建虏入关,被难民裹挟进了昌黎。

    战时的物资太贵,罗霄的盘缠很快用尽,又不屑干出打家劫舍的事情,因此受冻挨饿。

    幸亏昌黎百姓信神佛,讲报应,不时接济他,才得以活命。

    当昌黎组建民团时,他积极报名,回报昌黎百姓。不过他羞于提及姓名,每逢别人问起,都支吾应付。

    也亏得他抗虏积极,又有接济他的百姓见他和善,就为他作保,因此并没有人怀疑他是不是建虏细作。

    他躺在炕上想着,在这仗中多立战功,这样战事结束后去求县尊,说不定能得举荐,前往军中效力,应能尽快出人头地,如此也不会负了自己出来的志向。

    可谁知世事难料,罗霄最终是出名了,但却不能衣锦还乡。

    将近黄昏时分,济尔哈朗和阿巴泰休息过来,正在军中议事,忽报大汗派人前来,急忙召见。

    济尔哈朗是和硕贝勒,皇太极亲信;但阿巴泰年龄比济尔哈朗大,是努尔哈赤亲生儿子。因此两人并排而坐,接见来使。

    皇太极所派之人大约二十上下,极为壮实,一看就是孔武有力之人。

    阿巴泰一见来人,就问道:“鳌拜,大汗派你来干嘛?”

    鳌拜没理他,对济尔哈朗说道:“大汗命奴才前来询问战事近况。”

    鳌拜不待见阿巴泰,直接无视他,让他感觉很是窝火。

    他拍了下桌子,怒道:“狗奴才,如此轻待本贝勒,莫道本贝勒不敢杀你么?”

第一百八十六章 昌黎第二战前夕

    ()    阿巴泰虽然是努尔哈赤的亲子,但他一直以为自己是因为侧妃所生,所以就不受皇太极和其他兄弟待见。

    他被那些当权的兄弟屡次羞辱,也就罢了,现在连他们手下的奴才也来羞辱自己,就有点恼羞成怒,准备治一治这个奴才。

    济尔哈朗却是一个会做人的人,也是一个有眼力的人,一直积极靠拢皇太极,深受他的信任。

    现在瞄见阿巴泰涨成猪肝sè的脸,出言威胁大汗亲卫。毕竟是随着自己一起出来打仗的,为免得事情不可收拾,济尔哈朗出声道:“不得无礼,先见过贝勒,我再慢慢跟你说战事。”

    阿巴泰一听济尔哈朗给他面子,就冻着脸,不再发作,只待鳌拜来见礼。

    谁知鳌拜根本就不鸟他,只当他是空气,仍然对着济尔哈朗,大声道:“大汗只命奴才前来询问战况,其他一概不顾。瞧着昌黎城头的旗帜,怕是有人拖了咱们旗的后腿吧。”

    阿巴泰再也忍不住了,一拍桌子喝道:“大胆,奴才有这样和主子说话的么,胆子真的大了,不怕本贝勒砍你的头?”

    “主子,谁主子?老子是镶黄旗的奴才,是大汗的奴才,莫非你想当镶黄旗的旗主?”鳌拜丝毫不怕,直接顶道。

    济尔哈朗知道皇太极平时不屑阿巴泰,怕是把他的亲卫都给影响到了。这鳌拜武勇是武勇,但脑子一根筋,跟阿巴泰对上了,除非皇太极亲来,否则谁也不能让他低头。

    于是,他直接扯开话题道:“今rì凌晨打过一仗,未曾打下,乃是大意了,准备明rì再战,一举拿下昌黎。”

    “昌黎城内多少明军,小小县城竟然攻不下?”鳌拜一听济尔哈朗谈正事,就不再理阿巴泰。

    济尔哈朗一听,有点不好意思,但鳌拜询问,是要回奏大汗的,不能隐瞒,因此他回道:“明军不多,大多是乡兵守城。”

    “什么?”鳌拜惊诧失声,然后瞄了眼阿巴泰道:“怕是有人不想咱们镶黄旗又得一城吧。明rì咱们镶黄旗上,奴才等贝勒进城再向大汗禀告,让别人嫉妒去吧。”

    鳌拜是皇太极的亲信,明白主子极力打压所有能染指汗位的对手,包括潜在对手。阿巴泰是个软柿子,就先捏了,否则凭皇太极的英明,就不会多次羞辱他。

    “不得乱说!也罢,正蓝旗打的也累了,就歇息下,明rì由我镶黄旗主攻。”济尔哈朗先是斥责了鳌拜,然后跟阿巴泰商量。

    他想着只要自己认真对待,打下区区县城应该是举手之劳。鳌拜出的主意不错,这样可以给皇太极多挣点脸面,挽回在山海关和抚宁损失的威望。

    阿巴泰yīn沉着脸,一言不发,起身离帐而去。

    第二rì一早,第二次昌黎攻防战马上开始的同时,běi jīng城的反腐风暴已经开始露出苗头了。

    锦衣卫指挥使骆养xìng惦记着事情,早早来到衙门,手下果然没有让他失望,御史袁弘勋和高捷的供状已到他的案头。

    袁弘勋和高捷并不知道他俩只会在锦衣卫大狱关押一rì而已,因此,在锦衣卫的各种不留痕迹刑讯逼供下,把自己贪污的事情都招认了出来。

    他们两人贪污之多,让骆养xìng都看得有点眼红。他马上收拾了下东西,进宫面圣。

    崇祯皇帝一看供状上写着的内容,顿时怒了。

    只见供状上写着,袁弘勋多次通过玉石买卖收取贿赂,替人弹劾竞争对手,包括商业和政治上的,累计达到八万三千两之多。

    这还是小意思,利用监督职权,参与工部左侍郎李仁吉分成贪墨工款,共有九万四千两有余。

    高捷更是胆大,利用巡查盐政的机会,把二十万两库银都给贪墨了,分给其他人等五万不到,其余都进了他的口袋。

    还为吏部右侍郎刘鹏受贿八千金从中居间,自己向富人于承祖勒索万金。

    还有零零散散的事儿不少,只是金额没有上面所列举的多。

    更可恨的是,这两人所得脏银,被他们运回老家买田地去了。抄家都得不到多少现银。

    崇祯皇帝马上命令骆养xìng把李仁吉和刘鹏抓捕归案,挖出他们贪污受贿的赃款。

    刑科给事中何楷很无奈,供状上面写得清清楚楚,某年某月某rì,在某地(或和某人)因何事得银多少。因此盖章驾帖,锦衣卫再次大举出动,在京师抓人。

    袁弘勋和高捷移交大理寺,李仁吉和刘鹏进锦衣卫大狱,四人刚好在门口碰到了。

    “御史的铮铮铁骨都被你们给败掉了,不就一rì么,这都撑不住,我呸。”李仁吉不屑的吐了袁弘勋一口吐沫。

    押送的锦衣百户谢栋听了心里暗想,就凭你们这些养尊处优的蛀虫,能撑过一rì,我跟你们姓。

    李仁吉和刘鹏自然不知道谢栋心里所想,在锦衣校尉的押送之下,一起雄赳赳气扬扬地跨进了北镇抚司监狱。

    留给袁弘勋和高捷一个疑问,一rì是什么意思。等知道的时候,已是后悔莫及。反腐缺口从他俩身上打开,开始顺藤摸瓜。

    崇祯皇帝生了一阵气之后,把东厂提督王承恩传了过来,对他说道:“你派人前往大理寺,让三司明rì开审,并监督他们审讯,不得有包庇、冤枉之事发生。”

    这事东厂以前干过,自然不会陌生,王承恩欣然领命。

    厂卫齐出动,有人不高兴了,但钟进卫此时却很高兴。

    一座大型水泥新式窑马上就要封顶了,玻璃,钢铁的小型实验炉也快要完工。

    钟进卫看着工地上热火朝天的人群,心想朝廷一声令下,就有这么多免费劳工卖力干活,真得很划算。

    要管饭的成本自动被来自后世的钟进卫忽略,这是最基本的条件。但古代人服徭役其实是连饭食都得自备,也是因为这群是难民,才管饭。

    钟进卫在安贵义的陪同下视察了工地后,一头钻进了一个工棚里。

    现在的水泥建筑权威,实践次数最多的吴胜大正在这里给一些挑选出来的工匠骨干传授水泥使用经验,边上还有文案在专心做记录。

    这些都是钟进卫要求的,只要水泥产量一上来,将会大面积展开水泥工程。

    之前已经规划好的银行就不说了,接下来还会修一条水泥厂到京师主要官道的水泥路,不但便于运输,还能作为示范之用。还有即将开卖的水泥,也需要工匠去指导,这些都需要大量的熟练工匠去做师傅。

    因此世界上第一个泥水匠培训班就在大明成立了,等这第一批泥水匠出师后,让他们实践实践,再根据自己的心得补充下文案记录的经验册子,就准备以他们为师傅,每人再带一个班出来,如此几次,应该能解决初期的泥水匠需求问题。

    工棚内的工匠看到中兴伯进来,纷纷行礼。钟进卫看着有老有少的泥水匠学徒,脸上都充满了活力和期望,心里想起后世的一句话,只要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动整个地球。同样的道理,给这些工匠一个希望,他们就能为大明成为rì不落帝国添加一块坚实的基石。

    钟进卫坐后面听了一会,发现吴胜大不是很自在,就撇下安贵义回自己的办事房,去看孙承宗的兵书,为即将练兵的事儿做准备。他自己下了决心,第一次练兵,也要练出强军来,这样才能给现在大明军队的改制提供样板。

    钟进卫算是悠闲了,但昌黎百姓却没他这个功夫,都已经严正以待,等待城外建虏的攻击。

    昌黎城外,镶黄旗的兵丁,大概四千多人,排成几排,正往城墙而来。

    剩下的都是阿巴泰所属的正蓝旗,就呆在营地里等着看热闹,一边还在心底诅咒镶黄旗又攻不进去。虽然他们知道在认真对待的大金军面前,昌黎能守住的可能微乎其微。

第一百八十七章 昌黎第二战

    ()    昌黎城东,正面关侯庙建虏大营方向,县令左应选和守备石国柱都在箭楼上看着远处建虏出营而来。

    jǐng钟已经响起,轮到驻防的乡兵在城墙上严阵以待。

    而城中的民夫则在首领的指挥下,向城东方向集合,主要给东面提供后勤。因为城楼上反馈回来的消息是,这次建虏只攻城东。

    建虏离昌黎城墙还有一箭shè程之外的时候,停下来整队。

    前面两排全部都是身披重甲的建虏,手持大盾牌,紧跟着的两排全部都是身披轻便皮甲的弓箭兵。再往后则是三十六堆建虏,以云梯所在为中心,另外还有巨木,撞城门用的,蓄势待发。

    没有人说话,也没有人随意走动,只是抬头盯着昌黎城墙,只待下令,就开始攻城。俗话说,令行禁止,则为强兵,建虏不愧为jīng锐,一股气势威逼昌黎。

    但是,已经经过第一次昌黎攻防战的乡兵并没有被建虏的气势所压住,虽说不是很淡定,却也不慌张。

    济尔哈朗骑马站在队伍前列,鳌拜陪在边上,只待城陷,他就回报大汗。

    济尔哈朗的眼力很好,一眼就看到了昌黎城比起昨rì又有了不同。只见城墙垛上斜向上横竖着一排排的木排,首尾相连,不留空隙。

    他是久经战阵地人,一眼就看出了这些木排的用处。这些木排就这么简单一架到城墙垛上,就大大减轻了城头所受攻城弓箭的压力,只需专心从垛口往下shè箭即可。而且,云梯登城,还必须推开这些木排才能翻入城墙,又是一个给城上守卫杀伤的机会。

    济尔哈朗看得脑袋都有点疼,这昌黎小小县城,谁人想出了这么简单一招,却破了自己手头依仗王牌,大金神shè手的弓箭压制。

    鳌拜也看出来了,不过却并不担心。城防再出sè,也只是乡兵防守而已。

    他见济尔哈朗迟迟不下令攻击,就说道:“贝勒爷,主子那边还在等着奴才回去禀告呢。”

    济尔哈朗无奈,把手持长武器的悍勇之人调到云梯边上,作为云梯登城的第一批。然后下令击鼓攻城。

    左应选和石国柱看到建虏的前面四排开始前进,速度加快,越靠近城墙的时候,手中的盾牌就举的越严实,大概四副盾牌后面有两个弓箭手。

    县令左应选看看守备石国柱,军事指挥权是交给了他的,由他发号施令。

    石国柱看穿建虏的意图是先用弓箭手压制,于是,传令所有城头的乡兵蹲下待令。

    攻城的建虏到达城墙下几丈远的地方停了下来,开始往上shè箭。幸亏有哪些木排挡着,只有很少的箭能从垛口处shè进来。

    蹲在城墙上的乡兵听着外面的喊杀声,以及箭支shè中木排的“咄咄”声,看不到外面的情况,开始紧张起来了,纷纷望向箭楼方向,看什么时候反击的命令下来。

    然而石国柱并没有动静,仍然盯着城外抬着云梯的建虏,并没有管底下那些盾兵弓箭手。因为他知道,建虏是不可能靠shè箭能攻进城里的。

    很快的,济尔哈朗让云梯开始攻城。他也不得不下令,弓箭手的臂力是有限的,何况现在还是向上瞄准仰shè,更是耗气力,shè久了手酸就shè不了箭,就无法给攻城部队提供掩护了。

    抬着云梯和巨木的建虏们嗷嗷叫着,往城池而来。

    乡兵们听到城外的声音越来越响,知道又有建虏攻过来,心里不禁开始焦躁起来。幸好这时,衙役开始沿着城墙,边跑边大声传令了:“建虏马上攻城,记得只管云梯,杀登云梯建虏。”

    乡兵中的首领站起来,避开垛口,就着木排缝隙,观察敌情,他们需要给手下传达攻击命令。

    “啪,啪,啪”的声音响起,云梯靠上了城墙,高出城墙部分的云梯砸在木排上,把斜着的木排压的竖了起来。有几处没有系牢固的木排当场就反斜了起来,让蹲后面的乡兵无法站起来反击。

    四五个建虏扶住云梯,紧随其后的建虏一手拎着长兵器,一手扶着梯子,开始快速登梯。

    石国柱一见,马上对候命的衙役道:“快找一些长棍子,去支起那些反斜的木排。”说完之后,又紧张得看着战场。

    左应选看了下,发现今天这仗,滚木礌石可能用不上,多的还是远程武器,因此,他也给衙役下令:“让民夫多浸些箭支送到城墙上。”

    衙役们一个个领命而去,现在他们只是以传令的角sè存在,这样方便军令的传递,大家一看衙役衣服就知道是传令的来了。

    城头上,五六个垛口对付一架云梯,或箭或枪,招呼着在梯子上的建虏。

    建虏往往爬不到一半,就shè中掉了下去,但后面的建虏还是悍不畏死的往上冲。运气好的,伸着长兵器,或砍或撩木排几下,然后才掉了下去。

    这次的火枪效率很高,放完一枪又一枪。原来是一个火枪手配了四五个装填手,打完一枪,就往后一送,有人接了回去,同时递回一杆已填好的火枪。

    战事一起,火枪手所处位置就弥漫着打枪所散出的烟,让火枪手看不清城下动静。不过也不需要看清,云梯是建虏的必经之地,瞄准云梯位置打枪就是了。

    抬着巨木的建虏嗷嗷地冲到城门处,然后由一些身强力壮之士举着盾牌护着,齐心合力,开始撞击城门。

    他们还个个心中窃喜,城墙上的明军怕是吓傻了,到现在都忘了攻击。等撞开城门,吓傻都没用了。

    箭楼上的石国柱已经注意到了,也不慌乱,对一个衙役道:“倒油烧死狗rì的。”

    城门处的建虏很奇怪,这小县城的城门咋这么结实,撞了几下,都纹丝不动。

    他们一时没搞明白,其实一袋袋的泥土已经堆满东城门,堵住了城门洞。昌黎是没有能力出门反击的,还不如堵住为好。不过留有西城门并未堵上,但要是建虏主力攻击西门的话,城门边的泥土袋子能迅速填上城门洞。

    从城中收集到的各种易燃的油从城墙垛口淋了下去,另外有乡兵各丢了两个火把下去。

    建虏正闻的好香,还没醒悟过来,火把就下去了。火焰顿时腾空而起,烧着了城门处。一时之间,慌忙丢下巨木,拍打身上着火的地方。

    巨木被丢在地上,没人再去管,城门处的建虏都被烧的满地打滚,哭喊嚎叫,这烧死的人还真心惨,应算是他们做尽坏事的恶报了。

    没有被烧到的建虏远远避了开去,宁可去云梯那被箭shè,也不愿被烧死。而且,他们也没法再抬巨木,因为城门附近一片火海。

    罗霄换下一个shè箭shè到手软的同伴,从一个垛口往下shè箭。他本身就臂力强横,因此拿的也是和石国柱一样,是把强弓。他瞄准扶梯子的建虏,专sh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