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数据三国-第20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四十四回 南烨交州设钱庄 董承内阁受血诏(4)

    ()    墨子名翟,是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关键他还是一名自然科学家。对于力学、光学、几何学都有研究,善于制造守城器械。

    重视科学研究的南烨对于墨家一脉当然十分感兴趣,而且他还听说墨家有“钜子”将墨家思想及技艺世代相传。虽说由于汉武帝独尊儒术的政策使得墨家在西汉之后rì益式微,但是根据现代考古发现,最后一代钜子曾在晚清出现,抗夷时才全部灭亡。

    既然墨家钜子亡于晚清,后汉三国时代肯定还有钜子在世。南烨听刘晔提及墨家一脉当时眼睛发亮,兴奋的问道:“子扬既有霹雳车图样,不知先祖是否为墨家钜子?还有无其他图样?”

    刘晔吃惊道:“法师果然见识广博,竟也知道隐居于世的墨家钜子。可惜这图样只是先祖偶然得来,也并无他图,更非墨家钜子。”

    南烨一听刘晔果然知道墨家钜子一说,急忙追问道:“那子扬可知当代钜子何处隐居?”

    刘晔摇头道:“下官不知!自从武帝独尊儒术,墨家一脉便几近消亡,钜子多是隐士高人,也不自称墨家传人。除非术业传承之时方才显露身份。”

    南烨听刘晔并不知晓感到有些可惜,一面命科学院继续研究改良霹雳车,一面命戏志才的情报部收集关于墨家钜子的消息。

    霹雳车的事告一段落,南烨便问科学院还有什么新发明。蔡邕道:“法师之前令我等研制的油墨、硬白纸和孔版印刷所用的蜡纸皆已成功,左伯还按法师所言制造了几种极难仿制的纸张,不知法师有何妙用?”

    南烨一听孔版油墨印刷和硬纸都研究出来了,当时喜不自禁,也顾不得正在议事便道:“太好了!快带我去看。若此二物能成,天下大势归于交州矣。”

    众将都不明白南烨法师为何高兴成这样,纸、墨二物并不稀奇,也没听说有人因此二物能得天下的。好奇的众人纷纷起身跟随南烨一起到了科学研究院。

    研究院分为前院和后院,前院专门研究民用科技改善民生,研究成果并不保密,而是会大力推广。后院研究军用科技,保密工作极其严格,必须经过五道哨卡检查才能进入其中,而且每个研究项目都有dú lì研究所,除了南烨、蔡邕等少数人外,没人能进入全部研究所。

    左伯负责的是纸张、油墨的研究,他见南烨领着文武众将一起来看自己的研究成果十分兴奋,滔滔不绝的讲起了自己制造的新纸来。南烨对于左伯说的那些专业术语都是一知半解,只知道他在解说什么树皮适合制造什么样的纸张,什么纸张又适合做什么用途。至于那些树木南烨也分辨不清,更别说文武众将了。

    南烨对于制造过程并不关心,他只关心纸张的效果能不能达到自己的要求。当左伯取过一张洁白光滑的样品纸时,南烨眼前便是一亮。这张纸的质量虽然还比不上后世的打印纸,可是却明显要比世面上流通的纸张洁白坚韧,完全能满足自己的要求。

    “左大师,这张纸的质地很好。我需要一种特殊的纸张制来造一种特殊的物品,要求这种纸张的韧xìng要好,制造工艺要难以仿制,原料却要简单可以大量生产。不知道你研制的几种纸张中有没有附和要求的?”南烨满怀期盼的问道。

    左伯听南烨不称自己官职而称呼自己为“大师”顿时满面chūn风。这大师的称呼可不是随便一个工匠能有的,只有那些有突出发明贡献或是手艺高超的名匠才能被称作大师。这也是南烨为了提高工匠地位发明的称呼,在大师之下还有匠师,匠师之下才是普通工匠。而交州所有的大师都是南烨亲封的,基本都在研究院为官。

    左伯美滋滋的笑答道:“有!这种以楮树皮为主,混合其他十余种材料制成的纸张便能满足法师的要求。不但韧xìng极佳,而且还有淡淡香气,若不知配比绝对无法仿制。”

    南烨闻言道:“好!太好了!走,我等再去看看孔板印刷所用的蜡纸。”

    孔版印刷又称丝网印刷,南烨小学时帮老师印卷子,便是用这种印刷术。这种印刷术以蜡纸为印版,用铁笔将图文部分镂空成孔,然后将蜡纸覆盖到纸张上,用刮板或者墨辊沾上油墨一滚,油墨便渗透到纸张上。与活字印刷术相比,这种印刷术制版更快,缺点是蜡纸不如活字耐用,不适合大量印刷。

    南烨看左伯演示完了孔版印刷又是连连叫好,当即召集心腹众将回到府中再次议事。随着交州贸易的繁荣,铜钱不便携带运输,流通中容易磨损的缺点就凸显出来。很多商人贩卖货物之后得钱甚巨,一时间又采买不到合适的货物回运,便将钱财存在镖局,雇佣镖师看管数rì甚至月余。

    这种情况被南烨得知后他就知道开设银行的时候到了。镖局据说起源于票号,因为经常押运银票才叫镖局。南烨兴建镖局就是希望能将银行业发展起来,那不但是一本万利的买卖还能达到控制经济的作用,只是限于技术原因南烨一直慎重此事罢了。现在见时机成熟,南烨决定立即着手此事。而孔版印刷的成功让印刷报纸成了可能,在这个没有网络电视的年代,报纸便是控制大众舆论思想的最佳武器。

    南烨说得了二物便可得天下,指的不是纸张、油墨,而是经济和舆论,或者说是物力和民心。当南烨将自己心中所想与戏志才、郭嘉、贾诩等几个心腹智囊一说。在场众人无不惊诧。他们纵然智慧非凡,可是与南烨跨越千年的知识相比却根本不是一个层次。

    贾诩愣了好一会才道:“法师大才,我等皆不如也。我等尚在为天下谋,法师已谋万世太平。”

    郭嘉则兴奋道:“法师所言报纸、银票若能发行,rì后定可一举得天下。”

    戏志才则道:“法师所言报纸与邸报类似,绝对要严格控制不能滥发,我以为当由情报部负责,最好是二夫人亲自负责此事。银票更是如此,法师一定要找自家人才行,若掌于他人之手,后果不堪设想。”

    南烨岂能不知这个道理?与众人商议一番之后便决定让貂蝉负责报纸发行,甄宓负责银行筹备。定下人选之后,南烨将貂蝉、甄宓找来又说了一遍。

    甄宓惊叹道:“法师果然奇思妙想,可是为何要叫银票、银行呢?”

    南烨听甄宓问到才想起此时流通的货币以黄金和铜钱为主,白银虽也值钱,却并非主要流通货币,于是便问道:“那叫钱票、钱庄如何?”

    貂蝉笑道:“这两个名字不错!”

    众人又针对细节商议了一番之后便分头行动,另外南烨还想借着刘协重新登基的机会发行交州新币,正好与钱庄建设同步运作。

    ………………………………………………………………………………………………………………………………

    “快来瞧!快来看!来得晚了看不见!天下大事早知道,当rì就看交州报。大道圣人设报馆,朝廷邸报百姓观。足不出户知大事,交州时报启民智。一张报纸几个钱,友人相见好交谈。袁绍北方伪称帝,天子许昌复登基。各地烽烟百姓亡,交州太平立钱庄。诸君若要知端详,交州时报买一张……”

    经过几个月的紧张筹备,第一版《交州时报》在交州各郡县开始发行。每一处府衙门前都多了一个叫喊卖报的差役,面前桌案上摆着一摞报纸。南来北往的百姓无不好奇,纷纷上前围观,当百姓们听说这是大道圣人南烨法师印发的报纸时,也不问内容就排起了长龙争相求购。因为交州百姓皆有一个概念,不论什么东西只要沾上了“法师”二字都是好东西。

    《交州时报》也确实没让百姓失望,这张创刊号上不但有天下大事,还有科普文章,奇闻轶事,交州新政等诸多内容。假如说天下大事距离百姓的生活较远,那交州镖局开设钱庄发行新钱的消息就与百姓密切相关了。

    光是钱庄一个汇兑功能便让交州商人欢欣鼓舞,更别说还有存款、贷款等功能。当百姓们知道将钱财存入钱庄不但保险,还有利息的时候,交州百姓简直沸腾了。熟人相见第一句话便是:“今天你看报了吗?知道震远镖局要开设钱庄吗?”

    南烨利用报纸为交州钱庄造足势头之后又发行了第二版《交州时报》。由于报纸是统一在南海兵工厂中印刷再送往各地发行,所以还做不到一rì一刊,只能定为半月刊。在第二版报纸发行当天,交州钱庄正式宣布对外营业,同时发行金、银、铜三种质地的新钱“交州通宝”,还有各种定额钱票,名为“交子”上有图案、密码、划押等印记防伪。

    已经通过报纸熟知钱庄功能的百姓毫不怀疑南烨zhèng fǔ的信誉,因为南烨法师做出的承诺还从没有落空过。一时间到钱庄兑换新钱、钱票,办理存款业务的交州百姓不计其数。一rì之间,南烨掌握的资产翻了一翻。

第四十四回 南烨交州设钱庄 董承内阁受血诏(5)

    ()    交州钱庄发行的新钱做工jīng美,圆形方孔,外廓有轮边以防磨损。正面阳刻“交州通宝”四字,背面yīn刻“大道圣人”四字。比世面上通用的任何一种五铢钱质量都好,一经发行大受好评。银币和金币更是制作jīng美携带方便,深受百姓欢迎。

    钱票和交子更多的是应用于商业领域,广泛的被交州义商接受。南烨所发行的交子并非后世的纸币,而是和钱票一样作为一种存取款凭证。区别就是钱票类似于支票或存折,金额是根据存款数量填写的,而交子则是固定面值。

    每一张钱票和交子都对应着同等数量的货币,这也就避免了纸币滥发和贬值的风险。南烨知道北宋仁宗时期起源于四川的交子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的纸币,可是这种先进的货币没有一直延续使用下去就是由于zhèng fǔ的滥发。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南烨并没有过早的提出信用货币概念,只是将钱票和交子作为一种票据凭证。

    为了避免一系列的金融风险,南烨还制定了相关法规严禁私人涉及钱庄业务,规定贷款必须用实物抵押,存款准备金率不得低于50%等等条款。这些极具前瞻xìng的政策让负责钱庄的甄宓和糜竺、糜芳、苏双、张世平几个商业奇才都大跌眼镜。众人都相信钱庄这种东西除了南烨法师有实力和头脑运作,其他诸侯根本没有这个实力。即便是仿照运作,不知道这些重要原则也会将钱庄和经济搞垮。

    钱庄在交州境内仅仅开设了一个月,南烨便接到了商人和百姓的联名上书,恳求南烨法师将钱庄开设到大汉各地甚至海外诸国,以方便进行贸易。

    南烨很快就在新一期的《交州时报》上回应了商人与百姓的要求。同意将钱庄开设到镖局未曾关闭的州郡。一时间交州钱庄如雨后chūn笋般出现在各地镖局中。

    如今天下诸侯没有封闭镖局的有曹cāo、孙策、刘表、马腾四路,袁绍、张鲁、刘璋、公孙度则是封闭了镖局。当钱庄出现在曹cāo等人治下的时候,他们谁也没有意识到南烨的经济入侵已经开始了,只是将钱庄当成了与镖局一样的便民服务,都没有过多干涉和理会,甚至还都支持南烨的利民之举,争相到钱庄中兑换jīng美的交州新钱。使用交州通宝和交子竟然成了一种时尚。

    就在南烨忙着拓宽钱庄业务,发展报纸行业的时候,各路诸侯也没闲着,其中最忙的要数曹cāo。先前张绣复反占据宛城,曹cāo用了数月工夫才好不容易将张绣击败收服,将张绣、李儒招入麾下。

    回师之后曹cāo治下稳定,又有天子在手,程昱便暗中劝曹cāo道:“如今主公威名rì盛,袁绍在北方称帝,法师在南方制钱变法,汉室衰微莫过于此,主公何不乘此时行王霸之事?”

    曹cāo犹豫道:“只是不知文武众将之意,不可轻动。我当请天子田猎以观动静。”

    想要试探天子和百官心意的曹cāo命人拣选良马、名鹰、俊犬聚兵城外,入请天子田猎。

    刘协在曹cāo处虽然衣食无忧,可也没什么权利。他从当上皇帝那一天就做傀儡,到了如今早有经验,知道曹cāo与董卓、李傕、袁术一样,也是利用自己而已,并非真心帮助自己恢复帝位。此时见曹cāo来请,刘协虽猜不出曹cāo用意,却本能的察觉曹cāo没有那么好心,便推拒道:“田猎恐非正道。朕还是不去为好。”

    曹cāo道:“古之帝王,chūn搜夏苗,秋狝冬狩,四时出郊,以示武于天下。如今四海扰攘之时,正当借田猎以示威武。”

    刘协见曹cāo态度强硬不敢不从,便骑上逍遥马,挎宝雕弓、金鈚箭,排銮驾与曹cāo一道出城。刘备作为皇亲近臣与关、张二将各持弓箭,引数十骑随驾出行。

    曹cāo自从马踏青苗之事以后便又命人重金寻来一匹堪比绝影的好马,名曰爪黄飞电。此马高大威武,体态庄严,通体雪白,四蹄金黄,气质高贵非凡。曹cāo便骑此马引十万之众与天子猎于许田。

    士卒圈围猎场,方圆二百余里。曹cāo与刘协并马而行,背后都是曹cāo心腹将校,董承等人和黄门近侍只能远远随行,不敢上前。

    刘协到了围场,见身边能为自己撑腰的只有刘备便道:“朕今rìyù观皇叔shè猎可好?”

    刘备闻言领命上马,忽然草丛之中跃起一兔,刘备shè之,羽箭正中白兔腰身。士卒捡起献上,刘协见刘备勇武心中欢喜高声喝彩。

    众人转过一个土坡,见荆棘丛中赶出一头大鹿。刘协也想一试身手,便取箭shè之。可惜刘协养尊处优不通武艺,连shè三箭不中。于是有些脸红对众人道:“此弓箭制作不jīng,不顺朕手,故而不中。”

    曹cāo在一旁冷笑道:“陛下佩弓用箭皆是名匠打造,焉有不jīng之理?微臣愿用此弓箭试之。”说罢便伸手讨要弓箭。

    刘协见曹cāo一点面子都不给自己留十分气愤,将弓箭递给曹cāo之后就在心中诅咒道:“shè不中!你也shè不中!”

    虽然刘协自认天子,可是老天爷并不是他亲爹,根本没理他的请求。只见曹cāo弓拉满月,一箭shè出,正中鹿背,那鹿便倒于草中。

    捡拾猎物的将士见了金鈚箭,皆以为是天子shè中,都踊跃向刘协高呼“万岁!”。

    此时曹cāo纵马而出,挡在刘协面前坦然受之。董承、伏完惊恐失sè却不敢言语,曹cāo众将更无一人为刘协鸣不平。

    刘备三愤青见状也是大怒,三人能有如今威望与刘备汉室宗亲的身份密不可分,自然看不得曹cāo蔑视汉天子刘协。关羽倒竖卧蚕眉,睁开丹凤眼,提刀拍马便要上前斩杀曹cāo。

    刘备心头虽怒,却知道此时并非良机。一见关羽要发飙,便急忙摇头用眼止住,策马向前挡住关羽,拱手向曹cāo称贺道:“丞相神shè,世间罕见!”

    曹cāo见无人敢说自己不是,就连刘备这个皇叔都屈服自己,当时笑道:“此天子洪福也!”说罢回马向刘协称贺,却不还雕弓,自己悬带腰间。

第四十四回 南烨交州设钱庄 董承内阁受血诏(6)

    ()    围猎完毕,曹cāo大宴群臣于许田。。经过这次试探,曹cāo已然确定无人再敢当面反驳自己,心中十分痛快。饮宴一番之后便回驾许都,打算借着刘协正统之名讨伐袁绍后便登基为帝。

    众人各自归于住处,关羽问刘备道:“曹贼欺君罔上,我yù杀之为国除害,兄长何故止之?”

    刘备心想:你若杀了曹cāo咱们哥仨也就交代了。刘氏天子是我等助力不假,可也犯不上拼了xìng命。这些心里话刘备当然不能对关羽说,只是叹息落泪道:“天子遭难为兄岂能不痛?只是当时投鼠忌器不宜动手。曹贼与陛下并马而立,左右皆是其心腹之人,云长若逞一时之怒轻举妄动,事有不成伤了天子,曹贼反治罪我等。”

    关羽道:“今rì不杀此贼,rì后必行袁术之事。”

    刘备劝道:“贤弟不可轻言,我等当伺机而动。”

    刘协回宫之后同样郁闷非常,对伏寿皇后哽咽道:“朕自即位以来,jiān雄并起。先受董卓之殃,后遭李傕、郭汜之乱,又有袁术谋逆篡位。常人未受之苦,朕与你皆尝。数月前得曹cāo辅佐复登帝位,以为其是社稷之臣,不料也是专国弄权,擅作威福之辈。朕每见之,背若芒刺。今rì在围场上,此贼身迎呼贺,无礼已极!朕观他早晚必有异谋,我等死无葬身之地矣!”

    伏皇后也叹息流泪道:“袁术叛逆之后,满朝公卿皆散,如今殿上文武皆是曹贼心腹,何人能救国难?”

    话音未落,便有一人入内道:“陛下、皇后勿忧!我举荐一人,可除国害。”

    刘协视之,乃是伏寿皇后之父伏完。刘协拭泪问道:“皇丈亦知cāo贼专横势大,又有何人能除?”

    伏完道:“许田shè鹿之事谁人不见?但满朝文武之中,非曹cāo宗族,则是其门下。若非国戚,谁肯尽忠讨贼?老臣无权难行此事,车骑将军国舅董承可托。”

    刘协道:“董国舅多赴国难,朕躬素知。可宣其入内,共议大事。”

    伏完道:“陛下左右皆cāo贼心腹,倘若事泄为祸不浅。”

    刘协发愁问道:“如之奈何?”

    伏完凑到近前道:“老臣有一计。陛下可制衣一件,取玉带一条,一同密赐董承。皇后可于带衬内缝一密诏,令他到家见诏,昼夜详细谋划此事,神鬼不觉矣。”

    刘协闻言大喜,伏完辞出后便自作一密诏,咬破指尖,以血书写。然后令伏皇后缝于玉带紫锦衬内,自穿锦袍,自系玉带。数rì之后见无人对自己装束起疑,这才令内史宣董承来见。

    董承入见行礼之后,刘协便道:“朕夜间与皇后说起西都东行之苦,念起国舅大功,今rì特宣国舅慰劳。”

    董承急忙拜谢道:“保驾护驾皆臣应尽之责,陛下不必挂怀。”

    刘协引董承出了寝殿来到殿后宗庙,焚香礼毕之后,刘协手指宗庙正中高祖刘邦画像问道:“高祖皇帝起身何地?如何创业?”

    董承大惊道:“陛下戏臣也!圣祖之事岂能不知?高皇帝起自泗水亭长,提三尺剑斩蛇起义纵横四海,三载亡秦五年灭楚遂有天下,立万世之基业。”

    刘协长叹道:“祖宗如此英雄,子孙如此懦弱,岂不可叹?”说完又指左右画像问道:“此二人可是留侯张良、酂侯萧何?”

    董承道:“然也!高祖开基创业,全赖二人之力。”

    刘协环顾左右,见曹cāo安排的侍卫不在近前,轻声对董承道:“爱卿亦当如此二人立于朕侧。”

    董承谦逊道:“臣无寸功,如何敢当?”

    刘协此时大声道:“朕想爱卿西都救驾之功,当时一路艰难无可为赐。如今有曹丞相辅佐衣食无愁,朕便以身穿袍带赐卿,常如在朕左右。”

    董承下拜称谢,刘协解袍带赐之密语道:“国舅归后细观,勿负朕意。”董承会意,穿袍系带,辞别而出。

    早有人报知曹cāo刘协与董承入宗庙说话,侍卫不得亲近。曹cāo心xìng多疑,便亲自入朝来看,见董承出殿正过宫门,便迎了上去。

    董承一见曹cāo当时吓出一身冷汗,可是宫中并无躲避之处,只得立于道边行礼,额头鬓角直流虚汗。

    曹cāo走近问道:“国舅来见陛下有何要事?”

    董承忙回话道:“适才蒙天子宣召,赐以锦袍玉带。”

    曹cāo起疑道:“陛下何故赏赐?”

    董承解释道:“因念下官西都救驾之功故有此赐。”

    曹cāo闻听刘协重提往事,便觉得有诈,对董承道:“解玉带给我。”

    董承得了刘协嘱咐也知衣带中有蹊跷,唯恐被曹cāo看破,一时迟疑不解。

    曹cāo见状便对左右侍从道:“你等去给我取来。”

    董承心知曹cāo用强自己匹敌不过,便急忙道:“不劳丞相动手。”说罢解下玉带递给曹cāo。

    曹cāo接过看了半晌,并未看出端倪,以为锦袍中有蹊跷,便笑道:“果然是条好玉带,再脱下锦袍来借我一观。”

    董承不敢不从,遂又脱下锦袍献上。曹cāo用手提起,对着太阳仔细观看,并无不妥。又穿在自己身上,系好玉带,问左右道:“长短如何?”

    曹cāo身材不高,少年天子刘协的锦袍穿在身上还挺合适,左右随从皆称美。曹cāo对董承道:“国舅将此袍带转赐与我如何?”

    董承闻言哪儿敢答应,便告求道:“君恩所赐,不敢转赠。丞相且容下官回去别制一件奉献可好?”

    曹cāo诈董承道:“国舅不肯转赠衣带,莫非其中有jiān谋?”

    董承心中大惊,此时只好置之死地而后生,便道:“下官岂敢?丞相若要,便请留下,切莫疑心下官。”

    曹cāo见董承为脱嫌疑愿意奉送锦袍玉带,心中疑虑去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