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回到明末当军阀-第1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杨潮说的冠冕堂皇。让王雄等人也说不出什么,一时脸色古怪,表情极为精彩,仿佛吃下了一颗难以下咽的臭鸡蛋一样。
许久王雄才笑了下:“陈大人是去受降,哪里用得着杨大人这样的猛将,杨大人去了反而不好,荼蘼粮饷不说,若是那贼军见疑,反而对陈大人不利。”
杨潮却坚持道:“王大人所言诧异,若是陈大人孤身前往,身陷匪军,那该如何是好。有本官五千精兵护送,当能保得陈大人无碍。”
王雄继续道:“只是金华府实在缺粮,辛苦杨大人千里来援,都无法拨下军粮。大军调动,人吃马喂这可怎么承担的了啊。”
杨潮铁了心了:“大人不用在意,本官出征向来自带军粮,足可饱食仨月!”
王雄张了张嘴,也太夸张了吧,随军携带三月军粮,几万人的吃喝,这得多少钱?
但是他依然不死心:“可是那紫薇山是许家老宅,经营日久,又据险而守,怕是三个月是打不下来的。”
杨潮自信道:“大人放心。本官在海州不到一月,斩杀虏兵一万。自认那白头军虽强,本官也可三月破贼。”
王雄嗯了一声,露出不悦神色,这就是在暗示杨潮别搀和了,只是不能明说,未免落人口实,毕竟他从史可法的私信中也知道,杨潮其实是奉了皇帝的中旨来的,虽然这种圣旨文官可以驳回,但是证明皇上是知道此事的,皇上在盯着金华呢,所以没有合理的理由,他根本就阻挡不了杨潮,也不敢强行拦阻杨潮。
“就算三月内破贼,杨大人之后怎么办,回程也总得需要粮草吧。”
王雄刚刚说完,杨潮就哈哈大笑起来。
“本官听闻那许家是东阳豪族,在金华府也是一等一的人家,白头军据说有十万众,本官斩杀了白头军就吃他们的粮!”
杨潮说的凶悍十足,让这些人彻底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什么玩意,你要杀光人家的人,还要吃人家的粮,那不用说了,许家的财产你肯定也不会放过。
但是杨潮说完这句话,突然王雄就明白了,原来杨潮早就看透了他们的幕后交易,故意这么说,意思很明显了。
那就是:你们不能吃独食!
而且杨潮胃口很大,开价很高,那就是:许家的财产。
或者说许家得拿出他们家产等同的东西才能买通杨潮。
王雄等人不由捏了一把汗,暗叹一声,这才是大鳄啊。(未完待续)
第二百九十四节比想象的复杂的多
最后王雄等人是在无法阻拦住杨潮,只能答应让杨潮跟着保护,但是暗示杨潮一切得以陈子龙的意见为重,不得擅自行动,否则再次逼反了许都,杨潮要担责任。
但也有人不这么想。
第二日出发的时候,立刻就有几个人找上杨潮。
其中之一是东阳知县姚孙棐。
姚孙棐是东阳知县,陈子龙前往东阳受降,杨潮随同保护,姚孙棐表示他身为东阳知县责无旁贷,死活要跟着带路。
大军尚未开拔,姚孙棐就悄悄找到杨潮,暗示了一下告诉杨潮许都曾经操纵支持过括苍山叛乱消息的,就是他的人。
接着姚孙棐跟杨潮说了很多许都的事情,大意就是说这个许都是一个野心勃勃的家伙,家里招纳了上万的亡命之徒,囤积了不知道多少兵器,向来不安分,就算招降了,以后肯定也要反,明里暗里的意思就是希望杨潮立刻就绞杀了许都。
第二个找到杨潮的是一个叫做朱万华的,此人也有些来头,他是朱大典的儿子。
朱大典也是一个朝廷大员,而且颇为知兵,在福建做按察使的时候,因为抵御荷兰红毛的劫掠,立下过功劳升到了布政司参政,后来调到山东,结果遇到孔有德叛乱,他临危受命组织兵力,将叛乱镇压,因功升任山东巡抚。
后来调到淮安做漕运总督兼任凤阳巡抚,结果在任上先是被弹劾坐失州县,评贼逾期等罪名,被罢免了漕运总督职务,但依然坐镇凤阳抵御农民军,可是依然被弹劾。这次弹劾他不能持廉,竟然直接被革职候审。
在大明被弹劾不能持廉,说他贪污**。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得罪人了。或者说是政治斗争,因为真的找不到一个清廉的官吏,被人安上这个罪名,只能说明是政治斗争,而不是真的贪污**,因为谁都是一扒拉一坨屎,都不干净。
但是平心而论朱大典的能力还是不错的,带兵的水平老实说比史可法要高。带兵经验也更丰富,此时实在是不该把他调走,他走后继任的就是马士英。
大概是朱家有传统,朱大典的儿子朱万华竟然也颇为有种,许都带兵攻打金华的时候,朱万华以自家家丁为核心组织了三千义军,帮助金华城防守,这才在周围县城都被攻陷的情况下,守住了金华,应该说是有功的。
他来找杨潮。也是希望跟着杨潮一起去紫薇山。
杨潮很能理解朱万华的心思,他想立功,不是为了做官。而是希望通过立功解救父亲朱大典,此时朱大典还在北京的诏狱里呢,如果朱万华能立下一个功劳,那么皇帝一高兴也许就释放了他父亲。
杨潮安抚了一下朱万华,允许他跟着一起去,朱万华千恩万谢的组织他的义军去了。
跟这两人一番谈话,加上手下在城中悄悄打探来的一些情况,杨潮突然觉得,事情比自己想象的要复杂的多。
此次许都造反。肯定是地方豪强跟官府角力无疑,许都自然是代表地方豪强。而他的对立方却有些模糊,姚孙棐肯定是对立方之一。但是一个小小的县令怕是没有资格跟这样的豪族对抗的,背后肯定有人。
杨潮又打听到一个消息,许都造反的时机,除了是金华知府空缺的时候,而且还是在两浙巡按御史左光先刚刚调任离开的空当,这不得不让人怀疑。
更让人怀疑的是,左光先已经调任,刚刚离开听到消息后,半路折返回来,立刻指挥起来对许都的剿灭工作中。
如果换一个文官,自己已经离任,遇到故地叛乱,怕是正该庆幸,才不会去管后继者的麻烦呢,可是这个左光先却立刻折返,看起来颇有责任。
但是弄清楚左光先的身份后,杨潮就感到其中有鬼,左光先是东林巨头左光斗的七弟,安徽桐城人,显然他的身份肯定是东林党人,而且是东林党中一个大员。
同时跟许都直接冲突的东阳县了姚孙棐也是安徽桐城人,左光先去职折返,谁敢说不是来给姚孙棐撑腰呢。
而且杨潮还联系到,也许正是左光先在浙江做巡按御史,所以姚孙棐才敢跟豪族叫板。
《明史》记载:“而巡按则代天子巡狩,所按籓服大臣、府州县官诸考察,举劾尤专,大事奏裁,小事立断。”
显然巡按御史是一个举足轻重的大员,有左光先在上面压着,姚孙棐还真有足够的底气跟这些豪族对抗。
否则杨潮是不相信地方县令会得罪地方豪族的,护官符的道理曹雪芹都懂,没道理姚孙棐这个做了好几任县官的家伙不懂。
杨潮想到后世一部电影让子弹飞,葛优在里面说做县长的门道:“要拉拢豪绅,巧立名目,豪绅交了税百姓才会跟着交,最后豪绅的钱如数奉还,百姓的钱二八分成,豪绅得八。”
许家是东阳豪族,家里有三世尚书的牌坊,御赐三代尚书,这样的地位,显然是那种有资格分到八成的豪族。
可是看看县令姚孙棐的所作所为,张献忠军队攻入江西,浙江人心惶惶,地方官员借机要练兵,到处筹集钱粮,说是真想练兵也好,说是借机敛财也罢,但是怎么也不可能敲诈到地方豪族身上,可是姚孙棐还真的盯住了这个许家,许家是东阳第一家,姚孙棐就要求许家交最多的钱,让他们出一万两银子。
一万两银子,许家出不起吗?
这是开玩笑,许家养了一万多家丁,每年光是这些家丁的吃喝怕都不止十万两。
那么他们舍不得吗?能舍得花钱养亡命之徒,会舍不得给县令一万两银子。
只能说许家不想给,为什么不想给,因为这不合规矩!
向来都是豪族和官吏合起火来压榨穷鬼的,你姚孙棐要敲诈豪族,这是破坏规矩,所以不能接受,所以宁可花更多的钱玩一出造反,也不肯向县令屈服。
结果就闹成了现在这个样子。
但是姚孙棐当真只是跟左光先是一伙吗,杨潮觉得也不尽然,他还打听到金华同知倪祚善也是安徽桐城人,跟左光先和姚孙棐是老乡,明代的老乡关系是极为紧密的一种关系,几乎是天然的同盟,显然在金华府这里,已经形成了上层以左光先为首,中层以倪祚善,下层以姚孙棐组成的东林同盟。
这个同盟跟地方豪族争权夺利,最后引起了许都的造反,而且选在左光先刚走的时候就发动,显然早就已经等不及了。
但是豪族也不可能是孤军奋战,起码那个王雄就十分可疑,杨潮认定这个兵备道跟豪族是一伙,也就是说他们跟左光先的东林派为敌,或许本来就是政敌,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所以王雄选择站在豪族一边。
不过杨潮有一个疑惑,他打听许都葬母的时候,姚孙棐报告说许都要造反,结果王雄第一个迫不及待的派兵要镇压,结果许都趁势而反。
只是王雄动作太慢,他闹出的风声反而很大,许都都打下了金华周边的七八个县城了,他的兵还没有跟许都交过手,最后返回了金华,到底是王雄积极剿匪,还是借机给许都施加压力,让许都有造反的理由,这就不太好说了。
但以王雄后来的表现来看,肯定是跟许家有内幕交易的。
在杨潮心里不由升起这样一个脉络来。
许都葬母,姚孙棐“诬告”,王雄明里发兵,暗里通知许都,许都立刻造反,打败之后,许都退避家中,王雄说要受降。
显然许都受降此时是双方斗争的一个焦点,如果受降成功,则说明许都造反情有可原,时候姚孙棐肯定获罪,所以左光先不得不临时折返,来保护姚孙棐。
如果受降失败,那么许都就是真反,在左光先的保护下,姚孙棐弄不好还有一个剿匪的功劳,加官进爵。
杨潮感觉,王雄和豪族是一边,左光先为首的东林势力是另一边,而陈子龙因为跟许都的关系,跟王雄有默契,唯一的变数则是杨潮。
许都造反,十万人响应,虽然不想李自成、张献忠那样的巨寇造成的破坏大,可依然造成了数十万人流离失所,其中破产的百姓怕是不少于十万人。
最后金华一战大败,许都立刻就抛下了那些响应附和的外围流民,带着自己核心的一万家丁,逃回了家中,然后表示要投降。
守卫金华的王雄不但保护了金华城,而且斩杀颇多,自然是大功一件,而许家这样的豪族,还能够借此机会,兼并破产百姓的土地,同时还打击了姚孙棐等东林党人,也是一个赢家,弄不好许都还会被诏安做官,一举多得。
事情的复杂程度,远超杨潮最先的判断。
分析来分析去,杨潮自己感到头都有些发胀,还是得不出谁对谁错的结论,似乎只有权力斗争,而没有公道人心。
但是站在那些流离失所的百姓立场,无论谁输谁赢,他们都输了,从这一点看,杨潮感觉这些趁乱闹事的地方豪强更可恨。(未完待续)
第二百九十五节红脸白脸
文官集团该捞的好处,杨潮感觉自己似乎挡不住,但是不能白白便宜了这些闹事的豪族。
所以杨潮坚持要出兵。
在陈子龙颇为不愿中,在姚孙棐心情纠结中,在朱万华磨刀霍霍中,杨潮的大军出发了。
金华府距离东阳县距离并不算远,只有三四十里路而已,又有东阳江相连通。
杨潮不给陈子龙等人丝毫延迟的机会,邀请这些人坐上自己的漕船,向他们展示了一番什么是急行军,不到两个时辰就到了
这座镇子位于紫薇山下的黄田畈,此处是东溪、西溪和南江三河交界处,是一个物资集散地,连接金华、义乌和东阳,算得上是金华府境内一个不小的富余镇子,而这个镇子上一半的商铺都是许家在经营。
许家的老巢,就在黄田畈后面紫薇山上,在上面许家修建有豪宅,形成一个山村,就叫紫薇山村。
其实此山又有乌龟山之称,又低又平,就像一只趴在地上的乌龟,风景倒是山清水秀,下面就是三江河流,也是一个风水宝地。
许家非常看重此山的风水,因此才买下此山,在上面建筑豪宅。
黄田畈是一个小镇,自然是挡不住杨潮的大军的,直接就在黄田畈下船,往紫薇山上运动。
黄田畈有山路直通紫薇山村,基本上也就是专门给许家准备的,当然这路也是许家修建的,道路情况相当不错,从镇子到山脚都是石子路,到了山下还有石板路直通山上的许宅。
“有劳杨大人护送下官到此,不过还请杨大人就在此地扎营。待下官独自上山吧。”
陈子龙阴沉着脸总算说话了,一路上都一直保持沉默。
杨潮这次倒是好说话对了。
“就听陈大人的,我军就在山下扎营。不过陈大人一个人上去,本官有些不放心啊。不如让本官的亲兵护送大人上去如何?”
杨潮一副关切的神色问道。
陈子龙摇摇头:“谢过杨大人美意了。不过那许都早有归降之意,杨大人的亲兵上去反而不美,要是引起误会,倒是不好了。”
杨潮皱起眉头装作为难道:“如此?也罢!那就辛苦陈大人一趟。不过陈大人孤身犯险,在下实在担心。一个时辰之内,要是陈大人没有下山,在下就要攻山,解救陈大人!”
杨潮刚说完。陈子龙的脸皮都要抽搐了,心想他去山上谈判,你在山下进攻,这到底是保护他,还是想要他的命?
但是却不好拒绝,反正这次上去,也就是做个样子,保住朋友许都一条命才是最重要的,应该不会用到一个时辰,也就勉为其难的点点头。然后孤身一人走上了青石板路。
杨潮立刻吩咐:“来人,准备大炮,要是陈大人不能安然归来。大炮立刻轰山,众将与我一同杀上去解救陈大人!”
杨潮说的义正言辞,正在走着的陈子龙险些没有一个跟头摔倒,好家伙竟然还好炮轰,顿时脚步更快,因为他突然感觉到了紧迫。
但是杨潮这边命令一下,军队立刻就行动起来。
只见刚刚从船上卸下来的火炮立刻动了起来。
这些火炮全都有炮车,简单的两轮双辕车,一个人推着就可以跑。十分的轻便,因为上面的炮都是小炮。二十门虎蹲炮而已。
这正是杨潮在海州用的那二十门虎蹲小炮,到目前为止。杨潮自己依然没能造出一门炮来,不是从淮安招募的铸炮匠户水平不够,而是因为炮模阴干就要半年时间,到现在为止那些泥模还在库房中小心存放着呢。
所以目前为止,杨潮手里依然只有这二十门小炮,要尽快装备新的大炮,只能找机会向史可法索要的,不过像镇压白头军这样的小仗,史可法肯定是不会给的,要是北上勤王,史可法估计就不会拒绝了。
二十门小炮,由四十多个人推着,立刻排开一线,横在青石板路中间,炮口直直的指向山上。
其实以这种小炮的威力,是根本打不到山上去的,杨潮也只是吓唬一下许都而已。
杨潮相信,既然许家跟文官集团达成了默契,那么他们肯定不会反抗,陈子龙也就走个过场而已。
看着陈子龙一个文人,一袭青衫,背影孤单的往山上走去,而山上却号称有十万叛军,怎么看都有一种孤胆英雄的味道,杨潮都不由感慨,大明的文人当真有这种胆气就好了。
看着陈子龙隐没在山间,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似乎是掐着点,陈子龙的身影又出现在了路上,时间没有超过一个时辰。
陈子龙告诉杨潮,许都答应投降了,并且愿意一个人束手就擒。
“哎呀,恭喜陈大人了,马到成功可喜可贺!”
杨潮的神态极为认真,似乎真的是在为陈子龙高兴,一时间连陈子龙自己都觉得杨潮恐怕真的是毫不知情,单纯的为他高兴了。
“杨大人可以退兵了吧?”
陈子龙趁机提出了要求。
“退兵?”
杨潮当即表情夸张的叫道。
“怎么能退兵呢,许都既然答应了束手就擒,那就让他一个人下山来向本官归降啊!”
陈子龙当即神色一变:“这,这如何是好,那许都是要向金华府归降的啊。”
杨潮拍了拍陈子龙的肩膀:“陈大人有所不知,这种贼人狡诈异常,本官大军再次,他就归降,本官一走,谁知道他会不会再反。所以还是让他立刻向本官归降,才是稳妥之事。本官奉旨平贼,要纳降也是本官纳降合适。”
“这,这!”
陈子龙顿时有些不知道说你什么了,杨潮奉旨平贼,又有史可法的调兵行文,这次来东阳可谓是名正言顺。他接受贼人投降也说得过去,虽然没有金华府的文官在中间见证,有些不合规矩。但是陈子龙也是文官,有他在也算是复合程序。这让他还真的找不到借口。
“陈大人,要不就辛苦你一趟,上去通知那许都,告诉他下来归降,本官定然保他无事。若是妄图欺骗官府,莫怪本官就要攻山了,到时候许家怕是要有一场浩劫了。”
杨潮说的不容拒绝,陈子龙只能无奈的再次踏上了通向山上的石板路。这次他上去就少了刚才那种孤胆英雄的味道,反而显得十分无奈和沮丧。
半个时辰后,两个人影就一前一后的走下了山来,其中一个是陈子龙,另一个是一个一袭贴身打扮,颇有英气的青年俊杰。
那青年俊杰跟着陈子龙直接进入山下的杨潮军中。
此时杨潮并没有扎营,只是最前方摆开了跑车,后面左右各列了一个万人左右的方阵,中央则是一个五千人的大方阵,杨潮的将旗就扎在方阵之前。几百个亲兵列在他后面,两边还各有二十来个亲兵贴身保护着。
那陈子龙带人从跑车中间穿过,径直走到杨潮跟前。
接着那个人扑通一声跪在杨潮脚下:“罪民许都。拜见杨将军,都诚信归附,望杨将军饶都一条活路。”
杨潮和颜悦色的扶起许都,哈哈笑道:“许壮士真是一个豪杰啊。”
说着上下打量着许都,这许都孔武有力,面容白皙,看着就是一个能文能武的角色,但怎是这样一个蠢货?杨潮还真就想不明白了。
这时候突然旁边跑来一个人,大神喊道:“杨大人。莫被这贼人给骗了,他大逆不道。许家私藏兵器。蓄养死士,早有谋反之意。杨大人切不可上当啊。正好趁此机会,拿下此僚。然后趁贼群龙无首,杀上山去,一举荡清反贼!”
许都看到来人,面色大惊,立刻就站了起来:“姚孙棐你这狗贼,若不是你步步相逼,都怎会作乱。”
来人正是姚孙棐。
姚孙棐也跳着脚:“许都你这逆贼,你许家田亩万顷,却不肯捐输区区万两银子,反倒归罪本官逼迫,真真是岂有此理。”
许都进逼一步,满面怒色,似有厮打姚孙棐之意,姚孙棐一个文弱,顿时气势就弱了,不自觉的退后了两步。
杨潮大喝一声:“够了!”
两人这才同时低下头,向杨潮抱拳。
杨潮冷喝:“你们二人眼里还有没有本官,还有没有陈大人了,阵前喧哗成何体统。”
陈子龙讪笑了下,今天真是被动,本来已经商量好的事情,没想到处处都是变化,让他有些应对不过来了。
杨潮这时候沉声道:“姚县令姚大人,你说许家蓄养死士,私藏兵器,可有真凭实据?”
姚孙棐躬身道:“禀杨大人,许家若是没有死士,没有兵器,如何造反?”
杨潮点点头。
不等杨潮问,许都立刻抗辩:“杨将军明鉴。都无奈反叛,实是这狗贼逼迫。都手下哪里有什么死士,都是一些活不下去的佃户,也都是被这狗贼逼的。哪里有什么兵器,不过是斩木为兵而已。”
陈子龙这时候也道:“许都所言句句属实,下官方才山上所见,不多都是一些锄头农具罢了。”
杨潮点点头,随即瞪了姚孙棐一眼,姚孙棐非常配合的打了一个哆嗦。
许都眼里顿时有些得意。
杨潮看到他的样子,心中不由暗道,这还真是一个蠢货,平白长了一副好皮囊,有一个好出身,也是自小读书学习,而且喜欢练武的人,应该是文武全才,却不想是一个酒囊饭袋,怕是许家推出来的替死鬼啊,他成功了许家在后面攫取利益,失败了责任往他身上一推,让他一个人担着。
但就在这时,变故突生,仿佛被逼急了一般,姚孙棐突然跪在地上。
“大人明鉴,下官敢用项上人头担保,许家果有蓄养死士,死早兵器,大人若是不信,大可上山搜一搜就知道结果。”
姚孙棐是一个文官。此时竟然给杨潮一个武将跪下,哪怕杨潮品级很高,从二品的都督同知。可也不值得文官下跪,如果传出去了。姚孙棐一个斯文败类的名声是跑不了了。
显然是给逼急了。
杨潮也露出一副不忍,但是却叹道:“姚大人,你这是何苦。许家乃金华望族,放眼两浙也是名门世家,书香门第,怎会蓄养死士、自造兵器呢。”
杨潮的话让许都更是得意,他之所以敢胆大妄为到造反,而且屡次参加各种造反行动。正是仗着他家三世尚书的名望,只要不是太过分,朝廷是不会追究的,现在看这个声名赫赫的杨潮,不也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