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回到明末当军阀-第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现在看来县令是想拿这事敲打自己。

许仲孝心想自己有把柄被抓了,现在又身在公堂,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暂且服软,等回去了,找锦衣卫指挥使跟他算账。

这样一想,许仲孝声音软了下来:“启禀大老爷,在下确实略有小错,只是一时不查,愿意退还取利。往大老爷恕罪,给在下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

许仲孝说道,姿态很低,在他看来,县令怎么也该给他一个面子,有个台阶大家一起下,县令好做,自己也好做。

岂料此时县令突然又拍了一次惊堂木,怒喝道:“大胆许仲孝,你身为镇抚司锦衣卫,而且司职刑狱,分明知法犯法。违禁取利,按大明律笞四十。来人呐,先打四十大板!”

两旁的衙役拄着刑杖,嘴里喊着威武,接着就有两人走出来,将许仲孝按到。

四十大板可不是好受的,许仲孝顿时翻脸:“杨文骢,你真敢打我!”

杨文骢冷哼:“本官有何不敢。给本官狠狠的打!”

两个衙役当即按死,另外又有两个衙役出列,挥动板子就啪啪打了起来。

许仲孝一开始喝骂不断,可是过了没几下就求饶起来,但是衙役丝毫没留手,着实打了四十板子后,才放开他,这时候许仲孝已经爬不起来了。

杨潮这时候大声呼喊:“青天大老爷啊。为我等小民做主,责打锦衣卫,真乃强项令!”

杨潮喊完,人群中竟然不约而同,有好几个声音响起,不外乎青天大老爷、强项令之语,呼喊声影响到了其他人,也都喊了起来。

许仲孝一副怒目,此时趴在地上,看不到杨文骢,却死死瞪着杨潮。

杨潮此时却不怕他,相反,杨潮心中冷哼:事情还没完呢。

就在这时,突然又有几个硬挤进来,痛哭流涕,扑倒在地。

“青天大老爷做主啊!”

竟然也是来告状的。

一见这几个人出现,杨潮也是长出一口气,这案子做死了。

第六十八节坐实

“尔等何人,因何诉告,一一道来!”

杨文骢也松了一口气,仅凭杨潮一个人,两张字据,是扳不倒一个锦衣卫百户的。

这时只见其中一个人连连叩头:“小人张添寿,南京人士。状告锦衣卫百户许仲孝,见利忘义,谋财害命!”

又一个人道:“小人孙永,南京人士,状告锦衣卫百户许仲孝,强抢民女,逼良为娼!”

第三个人道:“小人武艺,南京人士,状告锦衣卫百户许仲孝,欺男霸女,谋杀老父!”

几人状纸高高举起,喊冤不已。

杨文骢将状纸一份份收上去,装模作样的看着,一边问道。

“尔等苦主,竟状告一人。为何以往不告,今日求告?”

张添寿叩头道:“回大老爷话,许百户欺压乡里,无恶不作。我等小民是不敢求告。今日看到青天大老爷为民做主,这才斗胆状告许仲孝!”

孙永也道:“小人状纸早已写好,奈何惧怕官官相护,不敢求告。今日见大老爷英明,这才敢放胆上告,求青天大老爷为我等做主!”

武艺道:“小人也是如此。”

杨文骢点点头:“你等有何冤屈,本官定为尔等做主。要是诬告,本官也会严惩不殆!”

张添寿道:“小人绝不敢诬告,若为诬告,甘愿反坐!”

孙永道:“小人也愿反坐。”

武艺道:“小人也是。”

反坐,就是状告不成,以所告之罪治罪,这叫做反坐。

比如状告别人谋杀,若是诬告,则自己反坐一个谋杀罪,反坐是中国古代法律很独特的律条。

杨文骢点头道:“尔等一一说来。”

接着就是一出苦大仇深的控诉大会。

这个张添寿,本来也是一户殷实之家,在南门大街上做绢花买卖。

谁知道五年前,犯到了许仲孝手里,被许仲孝罗织罪名,将张添寿父祖二人抓到了镇抚司,结果两人出来没几天都死了。

许仲孝还拿出一张三千两的借据,直接将张家的家产都吞没了。

张添寿本来是一个不学无术的浪荡子,混迹青楼妓馆日子过得舒坦极了,突然家破人亡,竟然流落到要在妓院中做狎男卖身为生。

因此积压了一肚子怨气恨意,但是却斗不过许家,只能苟且偷生。

孙永是一个富户子弟,不过十年前家道中落,因为借了许家银子,最后不但家财全都被许仲孝诈尽,妹妹先是被许家抢去做婢女,玩够了之后,更是卖进了妓院之中。

孙永跟许仲孝仇深似海,恨不能吃许仲孝的肉,喝他的血,但是同样,根本斗不过他。

现在孙永只能在水西门码头上做苦力为生,如今年过三十,都还没有娶妻。

武艺家世代为医,他爹武郎中给许仲孝的爹看病,没有看好,许仲孝竟然因此将武郎中抓了起来,逼迫致死,将许郎中的小妾给夺占,当做赔偿。

而那个小妾正是武艺的生母,武艺又是武家的独子,现今武艺继承了家业,依然为医,只是只能做一个游方郎中。

武艺其实还算好的,但是她想把母亲救出来,听说母亲过的很不好,在许家为奴为婢,受尽欺压折辱。

所以才来告状。

这三个人都跟许仲孝有大仇,但是这次一起来告状,却是杨潮安排的。

许家世袭锦衣卫,在铁作坊那一带势力极大,向来欺压良民为害一方,尤其是许仲孝,这个人更是心狠手毒,许家在他手里,家产翻了一倍还多,自然不是他赚来的,多数都是敲诈得来。

只是苦于许家势大,没人惹得起,也不是没人告过,多少年了,从来没告倒过不说,反而被许家报复的家破人亡的不在少数。

杨潮就知道,就在附近街巷里,被许家弄的家破人亡的,就不少于七八家。

可是自己也只找到这三个愿意告状的,不得不说许家积威太大了。

而这三个也是被逼到绝境,可就算这样,张添寿还要了杨潮三百两银子才肯出来告状,孙永也在杨潮保证一旦告不成,送他去杭州还给一百两银子安家、娶妻生子才敢站出来。

只有一个武艺,是真正愿意出来告状的。

听完三个人的诉告后,杨文骢一拍惊堂木,问道:“尔等可有人证、物证?”

三人当即诉说,张添寿家的店铺现如今就在许家名下。

孙永的妹妹还在妓院里接客呢。

武艺的母亲还在许家为奴为婢。

这都是证据,不容抵赖。

杨文骢听完,不由大怒,大声斥责:“待本官查证。尔等苦主各自回家等候。许仲孝押入大牢,听候发落!”

许仲孝脸色阴沉,经常用刑狱手段陷害别人的他已经清楚,自己被人摆了一道,而且罪名都坐实做死了。

如果他所料不差的话,肯定还有人买通了一些知情人,比如几个活不了几年的孤寡。

几个不怕刀刮油锅的滚刀肉。

想到这里,他趴在地上,不由哼了一声,眼睛看向一旁歪坐着的杨潮。

杨潮也瞪了许仲孝一眼,但是奇怪的是,从许仲孝的眼中,看到的不仅有仇恨,还有一些赞许,这老小子难道疯了?

不过杨潮已经不管这些了,慢慢爬起来,揉揉酸麻的腿,向堂上鞠躬:“青天大老爷英明!小人告退。”

说完又瞪了许仲孝一眼,心中认定,许仲孝死定了。

当然杨潮并不是要置许仲孝于死地,只要能判个发配充军就可以了。

只要许仲孝远离南京,不能在威胁祸害自己和家人就好。

杨潮其实完全是被动的,是防御性质的。

说起来,也是实属无奈,被迫反击。

因为杨潮心里清楚,许仲孝惦记上了自家的家产,铁匠铺已经被霸占,但他手里还有一张一千两的借据,随时会拿出来。

就算认怂把钱咬牙给还了,但是许家已经咬了上来,还会一次又一次的设局坑害,不把杨家敲诈的骨断筋折,髓干血净是不会罢休的。

因此只有把许仲孝彻底打倒,杨家才能平安的在南京生活。

现在通过一系列手段,杨潮觉得,这个案子算是坐实了。

谁都翻不过来,除非自己撤诉,所谓民不诉官不究,这事情才能压下去。

第六十九节乐极生悲

相比杨潮只是安心了,杨文骢却十分激动。

这件事总算做成了,搬到一个锦衣卫百户,足够自己扬名了。

但是还远达不到上达天听的地步,但是他相信杨潮能帮他做到。

原因很简单,杨潮表明可以通过周延儒的关系。

周延儒现在是首辅,随时可以面圣,也许偶尔提一句,自己的政绩就进入皇帝耳朵了。

当然了,收拾这样一个锦衣卫恶霸,作为一个读了几十年书的读书人,杨文骢自己也觉得很有自豪感,有一种为民做主的满足感,一种除暴安良的正义感。

而且这件事也确实做得漂亮,让杨文骢不由欣赏起自己了。

不仅是杨潮谋划的漂亮,他杨文骢表演,操作的也很漂亮。

那天杨潮将计划跟自己一说之后。

杨文骢就一直若无其事,但心里无时无刻不推演着事情的进展。

结果也很顺利,杨文骢觉得这大半要归功于自己。

当计划已定后,杨文骢一直保持镇定,直到前一夜,才将四个衙役叫道县衙,交代了一切,为求保密,还将这四个衙役关了一夜。

自己的师爷,也是前一夜才知道,并且一直没有离开自己身边。

当然也跟许仲孝自大,跟他平时很少跟文官衙门来往有关。

许仲孝在衙门里没有眼线,本来就两眼一抹黑,杨文骢又保密的彻底。

所以事情到最后,一直将许仲孝请来,许仲孝都完全不知情,以有心算无心,才能将他一举拿下。

不然要是许仲孝早早收到消息,躲进镇抚司衙门,恐怕不等自己抓到许仲孝,自己这个县令反倒要先去镇抚司诏狱走一趟了。

杨潮回家后,叮嘱家人这段时间小心,如实说了自己状告了许仲孝,担心许家报复。

让父亲也不要出门了,以免被许家的人算计。

许仲孝本人在县衙大牢里,许家群龙无首,此时大概还顾忌不到报复,恐怕正慌乱的想办法救许仲孝呢。

杨潮这不过是小心为上,论担心,也并不是特别担心,否则他就将家人送走了。

安顿了这些后,杨潮就去了南市楼,要跟康悔好好庆祝一番。

杨潮这次,可不是一个人在战斗,除了官府中有一个县令,外边还有一个康悔。

要不是康悔,杨潮也找不到那个张添寿。

而且杨潮在大堂里的时候,外面就是康悔在控制。

对康悔来说,主持这次官司,比上次在阮家河房控制表演节奏简单多了。

这次他只不过是在适合的时候,让几个人人进去告状而已。

那几个人看到杨潮已经先告倒许仲孝,县太爷将许仲孝按在地上,打的爬不起来后,已经相信了杨潮能够扳倒许仲孝这个百户,不用自己鼓励,他们自己都愿意进去了,所以这活轻松。

当然除了这些,收买人的工作,也都是康悔在做的。

那景南城是老城,很多人都是明初就在这里,老城南人甚至有一种优越感,认为只有老城南也就是江宁县人才是真正的南京人,三山街以北的上元县,只不过是些外来户。

同样的,因为明初城南最先安置人口,城南发展到现在街巷密布,人口集中,三教九流,也很复杂。

许家的所作所为,知道的人很多,愿意出来作证的却没几个。

只能用下九流的手段,这些手段康悔熟悉,康悔亲自帮忙收买了几个孤寡,收买了几个街头泼皮。

第二天升堂的时候,证人全部被传唤上堂,非常顺利,这才真正做死了许仲孝的罪名。

杨潮才彻底放心下来。

杨文骢当堂宣判,发配充军!

众人欢声雷动,不用说,这也是群众演员,拿钱的。

两天时间,扳倒一个为恶多年的锦衣卫百户,一环套一环,步步为营,不给对手任何反应的时间,反击的空当,直接做死。

杨潮自己都不由思考了一下,自己怎么有这种能力。

最后想想,大概是因为自己是学习工科的,大学土木工程,研究生是古典建筑,整天跟严密科学的图纸、各种复杂的结构打交道,逻辑思维和空间架构能力都远胜明代的读书人。

但总的来说,杨潮还是极为高兴的,压在心头一块大石头落地了。

自从来到这个世界,许家就想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一样,悬在自己头顶,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落下来伤害自己伤害家人。

现在总算的收拾掉了许仲孝,解决了心腹大患,这值得大肆庆祝一番。

南市楼。

杨潮专门宴请康悔,感谢康悔所作的极为重要的幕后工作。

花掉了十两银子,喝的酩酊大醉。

“康兄,你不知道,我有多高兴。从来都没这么高兴过,不是一般的高兴,这是痛快!”

“康兄,还得感谢你啊。你帮我出了不少主意,还帮我做了不少事。胡全他就靠不住,干不了这些不说,还被他老爹抓去卖肉了。杀猪,有什么出息,卖肉有什么出息?”

“康兄啊,你说说,我像不像一个干大事的?”

杨潮真喝醉了。

康悔没醉:“像,杨兄有大才。”

杨潮笑了起来:“哈哈,还是你有眼光,有眼光。嘿嘿,我想到了,你不该叫康悔,你该叫小宝。你爹啊,没准姓韦。哈哈哈哈。”

杨潮想着韦小宝,自顾自的笑了起来。

康悔也笑了起来:“杨兄,你喝醉了。”

事情果然不能高兴的太早了,否则容易乐极生悲。

杨潮一觉醒来,不知道什么时候自己竟然回家了。

杨文聪家的家丁,正一脸焦急的等着杨潮呢。

杨潮连脸都没洗,就匆匆跟家丁来到了杨家。

杨文聪考中举人之后,举家迁居到了南京,在南京他有家宅。

杨潮到的时候,发现杨家一片忙乱,仆役家丁都在收拾东西。

“杨大人,怎么回事?”

杨潮一见到杨文聪,当即就问道。

杨文聪也是一脸担忧:“本官忧虑,让家眷先回老家暂避。”

杨潮问道:“何事忧虑?”

家丁并没有告诉杨潮原因,大概家丁都未必知道,但是很显然跟杨潮有关系,否则杨文聪不会让人去请杨潮,而跟杨潮有关系的,就只能是许仲孝那件案子。

杨文聪叹道:“昨夜,许家派人来送银子,本官持廉未收。今日锦衣卫镇派了一个千户,前来问询,并要本官立刻放人。本官力拒后,又要本官把人转交镇抚司审理。”

“那大人交了吗?”

杨潮急问道。

如果杨文骢把人交给了锦衣卫镇抚司,这次的局就白设了,不用说转天许仲孝就给放了。

杨文骢道:“还没有呢。这不是先找你商量商量嘛。”

杨潮出了一口气:“那就好。”

杨文骢叹道:“镇抚司那边还好说,本官还能力拒,但如果是应天府要人,本官可就徒呼奈何了。”

锦衣卫镇抚司管不了文官衙门,杨文骢担忧的是官府出面,如果应天府要他放人,或者要他把人交给镇抚司,他就真的没有办法了,应天府的命令如果不遵从,那就等于抗命了。

“大人,不要急!许家这是狗急跳墙了。现在就看谁沉得住气。”

杨潮安慰道。

但是却没有太好的办法,许家的势力确实很大。

最重要的是根深蒂固的关系网,在南京当了两百多年锦衣卫百户,许家在锦衣卫中的背景自然很深,而且还跟许多王公贵戚有关系。

但一夜间就调动了镇抚司,想必也是全力挣扎了,要镇抚司出面直接跟文官官府交涉,许家不出一大笔血是不可能的。

杨文骢却摇头叹道:“应天府尹凌骏甫也来私信劝本官息事宁人!”

这才是让杨文骢头痛的,凌骏甫名叫凌义渠,现在是南京光禄寺卿,兼应天府尹。

天启年的进士,官声还不算坏,做过礼部给事中、福建按察使、山东布政使,在京畿、地方都做过官,很通官场世故。

此次来信,以私信求情,算是给杨文骢一个转圜的余地。

不然以应天府尹正三品大员的身份,又是杨文骢的顶头上司,要收拾杨文骢不过是分分钟的事情。

杨潮也感到一股阴云笼罩,暗叹自己高兴的太早了,以为铁证如山就能扳倒一个恶霸。

却错估了这个恶霸的人脉之强,不但通锦衣卫,通勋贵,看来连文官也有关系。

当然未必许家就跟应天府尹有关系,关系网之所以是一个网,就是因为你能顺着这张网顺藤摸瓜,找到那颗你想要的瓜。

许家大概也是托关系,求到了应天府尹哪里去了。

许家有关系网,杨文骢也有关系网,甚至就是杨潮也有关系网。

只是杨文骢身为文官,任期本来就有限,做官时间也短,关系网显然比不上这个世袭的锦衣卫百户,至于杨潮的关系网,不过才刚刚建立,还很脆弱。

“大人,请听我一言,先坚持一下。反正现在,我们也把那许仲孝得罪死了。就算想息事宁人,也没那么容易了。”

杨潮再次劝道。

杨文骢叹道:“本官如何不知。杨公子也要想想办法,如果迁延日久,本官怕是无能为力了。”

第七十节周延儒再相

现在确实是一个僵局,杨潮没想到许家动作这么快。

心中急切的思索着破局之法。论理,文官宣判充军之后,还得一层一层上报,最后是递交到兵部。

但是现在应天府那一级就卡住了,除非杨文骢敢冒死,通过关系绕过应天府直送六部,但是以杨文骢这样的性格,根本不会同意。

杨潮顿时觉得很难。

突然想到一个问题,杨潮忙问道:“今天那个锦衣卫千户,可曾去牢中探望?”

杨文骢淡淡道:“本官允他探视了。”

杨潮心中大骂,许仲孝跟一个锦衣卫千户沟通过了,这下子恐怕更不妙了。

自己千叮咛万嘱咐,告诉杨文骢,将许仲孝抓进牢中后,别让任何人探视。

就是怕许仲孝跟外界联系起来后,全力催动他那张密集的关系网。

杨潮心中不由猜测,杨文骢恐怕已经鼠首两端了,让锦衣卫千户去探视,那是不想过分得罪镇抚司。

杨文骢想明哲保身,那么最后,肯定会把所有责任都推到自己身上来。

虽然心中大骂不已,杨潮不得不承认,自己现在反而成了最危险的人。

本来扳倒许仲孝用的就是险招,在遇到杨文骢这么一个意志不够坚定,没有担当的文人,自己就必须承担起更大的责任了。

骂归骂,杨潮还是一副镇静道:“杨大人放心。小人明白怎么做。这就告辞。”

杨潮匆匆离开杨文骢家,第一时间去找了阮大铖。

阮大铖的关系网上,阮大铖是目前分量最重的,因为他认识许多官场中人,尤其是史可法更是阮大铖的好友。对于史可法,杨潮本来指望着通过王家能够牵上史可法,可惜史可法太固执,跟王家都没有改善关系,跟杨潮就更谈不上关系了。

阮大铖跟史可法却是好友,通过阮大铖能够牵上身为漕运总督兼江南六府巡抚的史可法,虽然史可法不管南京,但是长期在江南为官,在南京官场上还是很有影响力的。

如果史可法出面,这次事情还能转败为胜。

拜访之后,阮大铖答应帮忙周旋,但是劝杨潮做事不要那么绝,还是息事宁人的好。

杨潮还希望阮大铖帮忙给周延儒写信,希望能够捅到皇帝耳中,但是阮大铖表示为难,其实就是拒绝了。

这让杨潮有些失落,杨潮从没有这么深刻的感觉到,人脉是多么强大的力量,只是自己手里的力量还是太薄了。

……

北京。

周延儒见过了皇帝,皇帝对自己依然如故,态度上极为尊重,表示朝政都托付给他了。

但是周延儒这个老奸巨猾的政客会相信崇祯皇帝才怪了。

他知道,皇帝现在用自己,是这种态度,万一哪天自己办不了事了,皇帝脸色一变,说杀就杀了。

伴君如伴虎这话自古皆然,但是也有不同,说到底有些虎(皇帝),脾气还是好的多的。

如果皇帝是宋朝的皇帝,那文官真有福气了。

可是崇祯这个皇帝,可是一头恶虎,杀起人来从不含糊。

不过对这个皇帝,周延儒并不担心,自己上次罢官的时候,也并不是因为得罪了皇帝,相反自己一向在皇帝面前形象很好,自己罢官,皇帝亲自派人护送到了老家。

没有这种良好形象,周延儒也没办法再次担任首辅。

真正让周延儒担心的,还是自己那个学生张溥。

没错,自己这次上台,是张溥捧上来的。

可是这个张溥也太不把他当回事了,以为运作他重新当了首辅,就能控制他周延儒了。

周延儒不由想起前些天的事情。

那时候自己赋闲在家,虽然无官无职,可是以自己的名望,在当地也是没人敢惹的,哪怕是当地官府也礼敬自己三分,因为得罪了自己,小小的地方官吃不了兜着走,他周延儒虽然不做官了,但是门生故吏遍及天下,随便一个弹劾,地方官就受不了。

甚至只要自己愿意,周延儒的信件,可以直接放在崇祯皇帝的书桌上。

因此地方上的豪强,许多都巴结周延儒,托庇在他的羽翼之下。

当地一个富庶人家死了主人,少妇貌美,又耐不住寂寞,沟通外人把自己给嫁了出去。那富家族人不肯让家产外流,于是就告到了县里。县令下发追捕文书,要把少妇追捕归案。

这时候娶了少妇的那家害怕了,干脆将少妇送给了周延儒。

周延儒一下子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