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回到明末当军阀-第8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时候突然从海州城东南角,几十个骑兵过来。
一群虏酋一直看着这些人跑到营前,其中一匹马上的军官立刻奔过来,跪在地上一脸喜色。
“主子大喜,真的抓到了海州知州!”
此人正是黄琦。
图尔格脸上也是一喜:“黄琦,你做得好!回去后本将做主,赏赐你三十个丁口!”
黄琦连忙叩头:“都是奴才分内之事,不敢劳主子赏赐。”
图尔格摇摇头:“你这汉奴嘴里就没有实话,明明想要却非说不要。你真不要,本将就不赏了。”
黄琦连忙媚笑着:“奴才该死,说错话了,主子赏赐是恩典,奴才不敢不要!”
图尔格哈哈一笑:“好了,你在去一趟明军哪里,告诉那千总,本将允许他进城里应外合。若是耍花招,就等死吧!”
黄琦是图尔格的亲信,虽然胆小了些,但是脑子很好,因此这次才得到劝降杨潮这个差事。
黄琦本来以为是苦差,但是现在眼看要办成了,那真的是大功一件,因此动力十足,不顾辛劳,立刻就跑去找杨潮了。(未完待续)
第二百一十六节蹬城
黄琦态度比前几次更加倨傲。热门
直接告诉杨潮,他主子同意杨潮进城里应外合了,让杨潮进了城后不要耍花招,否则就抱着石头城墙一起去死。
杨潮忙不迭答应下来。
但却告诉黄琦还得等几天,他如实相告,说海州城不让他进去,他正在跟城里的官员交涉。
黄琦作为投降的大明军官,自然明白明军的弊政,知道客军不能入城的陈规。
因此不但不怀疑,反而更相信杨潮了,要是杨潮有诈,早就跟城内通气,恐怕很着急进去,断不会在等几天,只能说海州真的不同意杨潮入城。
于是黄琦警告杨潮要抓紧时间,他主子可没有多少耐性。
杨潮表示自己正在紧急联系。
杨潮自然是骗黄琦的,其实姜阳已经过来回复,海州典史同意让百姓入城,但是拒绝杨潮入城。
这点杨潮也有心理准备,起码这典史比知州强点,而且典史还暗中担心杨潮带兵入城是不是别有图谋,反倒是让杨潮感觉这典史思虑周全,毕竟明军投降的事情太多了。
因此杨潮拖住黄琦,为的正是先将百姓送进城去,至于自己的士兵,当然也要进去,但得先让没有纪律的百姓进去,自己的军队只要动了,那很快就能进去。
仓库这里一直有两百多个老百姓,男女老幼都有,这段时间吃杨潮的,喝杨潮的,跟杨潮的士兵也都很熟悉了,早没有了一开始的紧张,现在跟杨潮的士兵聊天都非常随意,甚至有的穷汉试图将女儿嫁给杨潮的士兵呢,还有的小寡妇也没少动这个心思,杨潮知道有几个士兵还收到小寡妇做的鞋。
入夜后,早就被黄凤府通知过的百姓们。一个个拖家带口的悄悄走出仓库,秉着呼吸往海州城下走去。
到了城下,自有姜阳压低声音对着口令,很快一个个垛口处就扔下一个个吊篮,百姓们被一个个拉了上去。
接着是各种物资,盐就不要了,但是杨潮那些铁甲、皮甲。武器都悄悄的转移进了海州城。
光干完这些,天就快亮了。热门只能停下来。
第二日黄琦匆匆来过一回,杨潮告诉他还没有跟海州城交涉好,不过已经送了典史一千两银子,托人在疏通关系,杨潮还很识相的给黄琦塞了一百两银子,黄琦立刻赞赏杨潮懂事,什么都没说,直接就回朐山大营了。
晚上,杨潮继续转移物资。这次转移的是大炮,虎蹲炮自然不是问题,大将军炮和千金弗朗机就有些困难了,而那尊四千金的红衣大炮简直就是难题了,光是这三十门大炮,就折腾了一晚上,尤其是那尊四千斤红衣大炮光它就用去了两个时辰才费力的弄上城墙。
白天。黄琦来的时候,杨潮都不给他机会在大营中四处乱转,立刻就将他拉进了房子里,好酒好肉一通招待,临走送了一百两金子,喝的醉醺醺已经加上早就没有了怀疑的黄琦。就心满意足的走了,至于杨潮求他帮忙通融的事情,他满口就答应了下来,甚至巴不得杨潮多延误几天,延误了他最多被主子骂几声,但是这可是有实打实的实惠能拿啊。
再说了,不纠缠一番。怎么能体现出难度,没有难度,怎么能体现出他的功劳,所以黄琦对杨潮迟迟不能进城,也不太在乎,反正只要杨潮最终能进去,这桩大功劳就跑不了了,想想这次回去,他又能得到几十个包衣,加上这次劫掠的收获,日后他的日子就该很滋润了,当年他投鞑子看来没错。
“快快快,孙二棍该你了!”
夜里,已经吊了两天的海州卫兵,非常娴熟的扔下三十多个吊篮,每个吊篮每次都能吊上去三个人,三次就是一队人。
杨潮的士兵排着整齐的队形,一个个蹬城,效率非常的高。
杨潮和姜阳站在海州城下,并不焦急,虏兵哪里依然没有任何动静,都在等着杨潮行动呢。
其实杨潮大可以大白天蹬城,之所以晚上,其实不是防着虏兵,而是防着明军,准确的说,是防着海州文官的。
毕竟海州典史并没有同意杨潮入城,杨潮是说服了海州千户,那千户跟姜阳家有姻亲关系,又得到了杨潮一千两银子的好处后,咬着牙答应了下来,因为他心里很明白,如果杨潮突围走了,或者战死在海州城下,那么海州城是万万抵挡不住虏兵上万人的攻击的,还不如放杨潮入城,接着这只强军也许能有一战之力。
千户跟那些文官不一样,他家可是世代都在海州的,海州城被攻破的话,他一家妻儿老小包括亲戚朋友都完蛋了,所以他不可能像文官那样,光棍一条,说走就走,说死就死。
所以千户才答应放杨潮入城,但是如果被典史知道阻挠的话,千户还真没有勇气跟文官叫板,虽然文官是流水的衙门,而他们军户是铁打的兵,可是文贵武贱之下,文官集团又往往拧成一股绳,得罪现任的文官,谁也不敢说继任者会不会找麻烦。
所以杨潮只能在夜里行动,以瞒过典史的耳目。
杨潮也不想在这个问题上跟他们叫板,再说杨潮心里其实也愿意晚上行动,白天众目睽睽之下,在虏兵面前蹬城,杨潮自己心里也不是那么的安稳,因为他也不得不防虏兵一手,谁知道他们会不会趁着自己蹬城的时候突然偷袭。
虽说跟黄琦说的很好,谁敢说那不是虏兵的阴谋,杨潮更愿意将自己的命运掌握在手上。
“大人,请蹬城吧!”
所有的士兵都蹬上了城墙后,赵康才催促杨潮起来。
其实本来其他军官都希望杨潮第一个蹬城,认为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可是杨潮坚持带着自己的亲兵断后。
现在所有士兵都蹬上城,就只剩下自己和亲兵后,杨潮也不客气,立刻就踏上一个吊篮。
这是用藤条编制的大框,地步还铺着木板,人踏上去倒也稳当。
城墙上面挂着滑轮,滑轮上连着麻绳,麻绳沾了水非常结实,十多个壮汉喊着号子用力往上拉。
随着那些壮汉用力,杨潮感到一顿一顿,每次都能升起那么将近一尺的样子。
吊篮慢慢升高,慢慢高过了仓库,能够看到仓库那边停靠的船了,杨潮知道这些船保不住了,但是也不会留给虏兵。
虏兵的军营也尽收眼底,河西的一大片营房,北边的一片营房,以及南边山下的那片大营。
这些大营都距离一里地外,其实并没有脱离大炮的打击范围,但是如果为了躲避大炮扎营太远,就失去了围城的意义,而且也不是所有的大炮都能够在这样的距离造成威胁,所以虏兵才大胆扎营,他们可不认为海州这样的小城里拥有辽东重镇那样的红衣大炮。
杨潮心中暗想,不知道自己集中所有大炮轰击虏兵的朐山大营,会是什么效果。
终于踏上了城墙,所有的军官都等在这里,看到杨潮上来,都上前行礼。
虽然杨潮一直没有表现出强烈的等级观念,可是这种观念在手下心中却很深刻,因此常常杨潮的举动会让他们感到一些不自在。
“好了,都散了,各自带队休息!炮兵给我准备,一会火起之后,所有立刻开炮!”
“杨大人,我看海州城上也有不少大炮,要不要一起发啊!”
说话的是淮安史可法帐下的炮手,但是却不是南京神机营那样的军兵出身,而是从淮安卫所调过去的匠户,铸炮的匠户。
这时代,西方也很少有专业的炮兵,往往战场上担任炮手的都是那些铸炮技师。
大明虽然有专门的炮兵,可是铸炮的工匠也常常被调去打仗,尤其是主要炮兵集中在边塞和南北两京的情况下,史可法在淮安就只能从当地卫所调集匠户。
这个匠头说的有理,杨潮点点头:“也好,你去跟海州的千户商议借他们的炮,全都调往南墙,给我照着朐山虏兵大营狠狠的打!”
匠头应了一声就要走。
“常匠头!”
杨潮却突然叫住了他:“借炮归借炮,但是火起后,我们的大炮立刻开炮!”
杨潮早就定好了,一旦所有人上城后,就开炮给虏兵来个突然袭击,相比在夜里会给他们造成一些恐慌的。
要追求突然性,就无法等待海州的大炮全部到位了。
常匠头躬身回话:“尊大人命!”
杨潮点了点头,这个常匠头让杨潮挺满意,管着手下二十多个炮手这段时间的表现有目共睹,更难得是始终临危不惧,哪怕这次突然被围困了,他也比其他匠户强的多。
杨潮心里已经开始打算,要将这个人收归帐下,无论如何都不能轻易交还给史可法了。
杨潮已经蹬城许久,可是还没见亲兵上来,反而等到了码头哪里燃起了大火,仓库哪里也燃起了大火!
接着很快就听到城墙上隆隆的炮声响起!
第二百一十七节夜谈
不但有大火,很快还发生了爆炸,留在仓库哪里的大量火药没有用掉,此时全都堆在各个墙脚,当被大火引爆后,整座仓库都倒下了,炸塌了总好过留着给虏兵用。
杨潮的眼光一直盯着火光,知道看到火光中一些影子闪动着朝城墙这边来,并且踏上了吊篮,这才转过了目光,盯着正被大炮轰击的虏兵大营。
其实杨潮心中知道,单靠这些炮,还真不可能杀伤多少虏兵。
虏兵大营距离海州南墙一里左右,自己营中号称千斤实则三百斤的弗朗机大炮,有效射程其实也就是一里的样子,再远就没多少威力了,真正能造成杀伤的是那几门五百斤大将军炮。
大将军炮跟弗朗机相比,不单单是更重,最关键的是要比后装的弗朗机气密性好,因此火药爆炸的能量没有损失,更多的转化为了炮弹的动能打了出去,结果就是五百斤的大将军炮比三百斤的弗朗机射程远了很多,打一里外的虏兵轻轻松松,甚至二里之外也有些威力。
尤其是现在杨潮的炮阵就在海州城上,居高临下威胁虏兵大营简直太容易不过。
但是除了四门弗朗机和五门大将军炮,其他的虎蹲炮就派不上用场,三十斤的虎蹲炮也就比鸟铳打的远一些,两百步基本就是极限了,对一里外的虏兵还真的没有威胁。
九门大炮,还是没什么准头的滑膛炮,显然不可能造成多少杀伤,杨潮也没有寄希望于大炮,毕竟他还没天真到文官那种地步,真以为凭坚城用大炮就能灭掉虏兵了。防守也许可以,进攻是不可能的。
杨潮的目的只是给虏兵造成一点慌乱而已,第一是为掩护带人放火的亲兵赵康等人。不让虏兵看到仓库大火猜到上当后,派人来威胁赵康等人。第二则是想在夜里给虏兵造成慌乱。大军在外有时候一点点混乱会造成炸营,尤其是在疲劳、紧张、厌战的时候,杨潮暗想虏兵千里来袭,劳师远征,显然不可能一直保持高昂的战斗精神,如果也出现疲劳厌战情况的话,会不会炸营呢。
一轮炮击后,杨潮果然看到虏兵大营开始嘶闹起来。不过很快就停止了,心中不由有点遗憾,这些来抢劫的劫掠集团的意志比杨潮想象的要坚韧,穷的除了抢劫就要活不下去的群体,他们自己大概都不把自己的命当回事吧。
看到虏兵大营安静下来后,杨潮不由有些遗憾,但是没这么容易,大炮可不会停,今晚上让虏兵听一晚上炮声吧。
杨潮命令下达后,立刻就亲兵一起走下城去了。城墙内侧就有藏兵洞,每个大藏兵洞里甚至能够容纳一百人,海州的卫所兵显然不需要这些。他们都有自己的家,这些藏兵洞就给杨潮腾了出来,足够杨潮安置自己的手下了。
杨潮认为今夜虏兵直接攻城的可能性不高,因此让折腾了几天的士兵早早休息,当然依然有人轮流值夜,杨潮可不敢把自己的安危交给海州军。
还有炮手有一大半都留在城上,另外许多男旗队也在城上,除了王璞外,他带的兵依然是最让人放心的。尤其是经过上次贸然出击后,杨潮对王璞极不放心。因此不敢让他去值夜。
剩下的人都抓紧时间休息,杨潮感觉。发觉被戏耍后,明日虏兵肯定要攻城的。
杨潮自己却不能睡,连夜跟海州卫所的军官商议。
海州的卫所叫做东海中所,所城就在海州城南边不远,但是所城残破,而且很多军户其实都在海州城里谋生,因此虏兵来袭后,中所的军户就都进了城中,第一是来布防,第二则是躲避。
东海中所是一个千户所,这千户跟姜阳还是姻亲,所以杨潮才能通过姜阳买通这个千户。
此时千户拘谨的站在杨潮面前,杨潮是加衔千总,卫所署职也比他高,最关键的是杨潮带兵跟虏兵在城下一番血战之后,让千户对杨潮有种莫名的畏惧。
“李千户请坐!”
这里是位于南门瓮城中的一个小藏兵洞中,杨潮留了两个亲兵外,就是姜阳和中所千户在这里。
千户叫做李瑞,长得颇为富态,唇红齿白,像书生多过像军人,姜阳已经介绍过,李家竟然也是一户盐商,家中颇有资材,世袭东海中所千户。
李瑞听到邀请这才坐在一张破桌子旁的椅子上。
杨潮有些好奇,李家也是海州富商,却会为了自己送上的那些银子私放自己进城,大概并不是为了钱,而是为了自己的安全,不过既然有钱拿那肯定不能错过,这说明这是一个很现实的人。
“李千户本官有几件事想问问你!”
看到李瑞坐下后,杨潮才问道。
李瑞拱手:“大人请讲。”
杨潮道:“敢问李大人,手下有多少可战之兵?”
其实姜阳也跟杨潮讲过,但是姜阳的说法很不靠谱,他说中所废弛,能战之兵不足两百。
两百可战之兵,这也是要打引号的,基本上也就是精壮,能拿枪而已,没怎么训练过。
李瑞道:“不过两百。”
李瑞竟然也这样说。
杨潮却不置可否,笑道:“李千户,虏兵上万,死围海州,区区两百人,怕是不够用啊。”
杨潮神色颇为古怪。
李瑞咬咬牙道:“或许还能多抽一百,最多三百人!”
这兵也跟水一样,挤一挤也是有的。
杨潮自然知道其中的猫腻,大明卫所军官哪一个不养家丁,哪一个不占役兵。
所谓占役,就是将卫所的一些军户霸占给自己做活,杨潮料定多出来那一百人,肯定是李瑞的占役,绝不可能是他家的家丁。
于是继续压榨道:“李千户,没有一千人,这城是无论如何守不住的。本官手下轮番血战,已经不足六百。而援兵吗,我们怕是没希望等来了。李千户你觉得这城该如何守?”
李千户沉吟了片刻,神色变得凝重起来:“杨大人是说有一千人就有把握守城?”
杨潮点点头:“一千人有六成把握吧。”
李千户不由丧气:“只有六成吗?”
杨潮笑道:“不过本官想,海州城中应该能抽出不少丁壮,一万也许没有,三四千却不难。如果李千户能抽出一千,加上本官的六百强兵,以五千人守城,就绰绰有余了。”
李千户眼睛一亮:“杨大人所言当真?”
杨潮很坚定的点点头:“绝无虚言,李千户你也看到了,本官野战也能斩杀虏兵数百,这守城只会更易,岂会有失?”
杨潮说的斩钉截铁,反应的未必是他的信心,而是要给李瑞信心。
李瑞这才咬牙道:“如此的话,下官想想办法,应该能抽出一千人!”
杨潮点点头,却依然强调:“必须是精壮!”
李瑞道:“都是精壮。”
杨潮笑道:“那就有劳李千户了。”
不过此时李瑞反而扭捏起来,顾左右而言他,反复强调起了困难。
“卫所不易啊,欠饷多年,军无战心,怕是难堪一战啊。”
杨潮不由笑起来,讲条件,那就是为了要利益。
也没必要跟一个千户为了一点还没到手的利益,废太多心思了。
杨潮很干脆道:“李千户要军功还是要银子?”
李瑞这才笑起来:“军功当然好,银子也很好。”
还真够贪的,两样都想要。
杨潮伸出一根指头笑道:“一万两银子!一百颗人头!本官可以许给你。”
杨潮已经斩获三百人头,银子除了分下去的,还有十余万两,拿出来一万两换李瑞一千精壮,绝对不吃亏。
李瑞心中开始盘算起来,许久抱了抱拳:“杨大人仗义!”
李瑞无论如何算,都觉得自己不吃亏,虽然城外有一万虏兵,但是打死李瑞都不敢相信杨潮能斩杀多少,在李瑞心里,能守住城就不得了,杨潮给他一百颗人头,大概还得从他自己前面的斩获中剥出来,一万两银子也是如此,所以他还是很感慨的,但是别人肯给自己没道理不要,不提价就够意思了。
杨潮笑道:“那就说定了。不过在那一千人中,我要看到李千户三百家丁!”
李家不但是中所世袭千户,还是海州有数的大盐商,家中的家丁足足五百,这点上杨潮已经打听的很清楚了,让他出三百家丁,也不算为难他。
李瑞也很痛快:“杨大人放心,李某不是奸猾之徒!”
杨潮道:“那就好!”
李瑞又对其他方面有些担忧:“那典史那边?”
杨潮道:“我自会去说。”
杨潮打算明日一早就去拜会海州典史,到时候虏兵应该开始攻城了,那时候压力之下,一个文官应该不会拒绝自己,会抽调丁壮给自己使用的。
今夜先跟中所千户说定,有李瑞的一千精壮,加上自己的六百手下,足够守一天了。
于是杨潮说完后,就拿出酒来招待李瑞,可没想到,正喝酒间,手下突然来报,海州典史拜访。
李瑞立刻就喝不下去了,连忙躲起来,却没地方躲,干脆直接钻到了床底下。
杨潮是李瑞私自放进来的,城上的兵都是李瑞手下的军户,但是典史却没同意,所以李瑞这时候可不想见到典史。
杨潮除了稍微有些惊讶外,就将怒气冲冲的典史请了进来。(未完待续)
第二百一十八节守城策
典史是一个四十岁左右中年,身体瘦弱,眉宇间也没什么英气,反而是一脸愁容。
显然典史压力很大,不能指望每一个典史都是江阴县那个逆天的人物,没有跑,说明海州典史已经很够种了。
典史宋濂进了藏兵洞,负手冷冷的站在杨潮面前,虽然个头矮,却强装气势跟杨潮对视着。
见此杨潮主动行礼。
“见过宋大人!”
张典史这才嗯了一声,算是回过礼了,大明文贵武贱,没想到海州城这里的做派比南京还严重。
杨潮也不在意,请宋濂坐下。
宋濂一坐下,立刻冷哼一声:“杨将军,你好大的胆子!”
杨潮一笑:“本官胆子一向很大。”
杨潮可不想在宋濂面前落了气势,文贵武贱那不是国法规定的,是长期斗争中,文官仗着权力,慢慢压倒武将的,后来明末大乱后,武将又开始慢慢压过文官,不过现在北京的崇祯皇帝还没有死,文官压制武将的情况还没有变。
因此一般武将在官阶差不多甚至稍高一点的时候,见了文官都自称下官,甚至一个参将级的武将还会向七品左右的监军行跪礼,简直没有一点尊严。
杨潮做不到,所以刚才主动行礼也不过拱拱手,称呼上也是平等的本官。
宋濂当即哼了一声:“私自入城,你意欲何为?”
杨潮针锋相对道:“大明军入大明城,何为私自入城?”
宋濂道:“可你是客军!”
杨潮道:“客军又如何,事急从权尔!”
宋濂哼道:“事何急?从何权?”
杨潮道:“虏兵攻城急,入城据守权!”
宋濂吸了一口气,拉下脸来,左右看了看。
杨潮会意。对章惇、李良道:“你俩先出去,我跟典史大人有些私房话要说。”
两人立正,转身走了出去。
两个亲兵整齐的步伐。让宋濂一直看着他们走出门口,这才扭头看向杨潮。
宋濂盯了许久。才道:“杨潮本官不跟你绕圈子,也不跟你打马虎眼,你真有把握守城?”
杨潮哼哼一笑:“宋大人你说呢?”
宋濂深吸一口气:“那好。要是你能守住海州城,本官可以不计较你擅自入城的僭越之罪。如果你守不住的话——”
说到这里,宋濂也说不下去了,要是守不住城,城破之日鸡犬不留,还用得着计较吗?
杨潮冷眼看着这个书生。却也不知道这书生此时的心思,是在恐惧,还是在激烈,是抱了一死之心留下来,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