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回到古代玩机械-第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因为爱郎的练功禁欲和太忙,与爱郎之间并没有什么实质上的进展,但能每天见到爱郎,能与爱郎并肩作战、共同进退,她们已是心满意足。

雷晓飞忙完“合作社”的事务后,就把全副身心投入到李村中。

李村的村民还在进行着雷大人布置的“四面出击,把农产品变银子”的计划,这一个多月来,雷大人的计划让村里收入了近五千两的银子。所以,李村的全体村民在对雷大人感恩戴德的同时,也更加干劲十足。

雷晓飞来到李村视察了一番后,对李村的现状相当满意。他当即召集了“试点小组”的人,商量下一步的计划。

“试点小组”的众人到来后,先各自用发自内心的恭敬给雷大人行过礼,才逐一汇报李村的现况。

李村的“四面出击”行动已上了轨道,只需用一部分的人每日按部就班地工作就行;现在还没有到收获的季节,离最近的水田收获还有一个多月,所以山田和水田、菜地里的活也不多,只耗小部分劳力就可以解决。总结来说,李村现在还有劳力剩余。

雷晓飞听完众人汇报后,并没有马上发言,而是勾头沉思起来。现在,李村该发展的已经发展了,该改造的也已经改造了,剩下的发展空间只能是在农闲之余输出劳力,赚点短线的钱。按李村的现状,这次改革试点已是获得成功,只要等一个月后,收割了水田里的农作物,再统计李村改革试点这半年的进帐,就可以让李侍郎他们回朝面圣了。所以,现在李村要做的工夫并不多,雷晓飞就想趁这个空档,履行自己在上任大会上,对李村全体村民承诺的春节前新建祠堂的诺言。

雷晓飞让负责记帐的老秀才,拿出帐本,查看李村这半年来的进帐。不看不知道,看了帐本后,雷晓飞吓了一跳,李村这半年的收入不菲,单是劳务输出和卖农产品这两项已收入过万两银子。

李村的财务管理,雷晓飞也借鉴了“人民公社”时的模式,也就是“大锅饭”模式。把村里的所有收入统一管理、统一支配。村民劳作时只记“工分”,到月结再算钱;每月结余的钱,一直累积到年底,每年春节前,再把所有结余的钱,除了留一部分作基金外,全部统一分红。

按现在李村的帐户看来,雷晓飞在上任大会上,对李村村民的另一个承诺,每户年底有五十两的余钱的诺言已实现了。如果再完成建祠堂的诺言,雷晓飞在李村的蹲点就算功德完满了。

想到这里,雷晓飞决断地对在座的众人说道:“趁现在农闲,我们集中人力,把李村的祠堂重建了,争取在水田收割前完工。”

在座的李村众人听了雷大人的话后,先是一愣,接着激动洋溢于表,老族长更是热泪盈眶,他来到了雷晓飞面前,跪下就叩头。其他几个李村的人也跟着老族长,跪下给雷晓飞叩头。

雷晓飞一下子被众人的动作搞愣了,过了好一会,才手足无措地搀扶起老族长,对他说道:“老人家,您怎么行起这么大的礼来,我这个后辈可受不起呀。”

老族长哽咽地说道:“雷大人,您受得起,您对我们李村真是有再造之恩啊。您先给我们李村解决了先天的缺陷,让我们的村民和后代以后都能过上温饱的生活;又教会了我们赚钱的技艺和门路,带领我们全村的村民致富;现在您还要给我们重建祠堂,让我们李村和李姓的祖先都能风光起来。您对我们李村真是恩重如山啊。”

老族长说着,又挣扎着要向雷晓飞叩头。

雷晓飞忙扶着老族长,不让他叩下去,并让其他人也起来,才对大家说道:“我也不过是受命行事而已,李村现在的成绩是大家努力的结果,所以大家也不用谢我。”

“不。我们这里这些年来,官也来过不少,李村也还不是一样没有改变。只有您雷大人是真心替我们着想的,并把我们从贫困中解救出来。”老族长动情地说道:“自我任族长以来,我每天日夜都牵挂着祠堂,希望在有生之年能把祠堂修好,好让我有脸下去见下面的祖先。但我这个族长无能,本以为这生再也不能修建祠堂了。现在,您雷大人实现了我多年的夙愿,就让我给您叩个头,当表达我对您的感激之情吧。”

老族长说着,又挣扎着要给雷晓飞叩头,其他的李村的人也再次给雷大人叩起头来。雷晓飞哪能一下子扶得了这么多人,他只好对在场的人说道:“好啦,大家快起来。说什么我们也是乡里乡亲,大家就当我是李村人就好了。我们还是快点研究祠堂应怎样重建。”

李村的众人恭恭敬敬地给雷大人叩了三个响头才起来。

雷晓飞提出的重建祠堂方案有两个。一个是选址新建,一个是把旧的祠堂拆掉重建。在座的李村人选择了第二套方案,说是尊重祖先选好的这个“风水位”。

既然方案确定,就要开始设计和做材料预算。雷晓飞虽被这里的人誉为“天才”,但他还有自知之明,材料预算他可以做,这古代建筑的设计他这个现代人就弄不通了,所以,他让村长李和到“合作社”去请周家父女过来助阵。

雷晓飞没有选错人。周家父女不愧是全国学术机构里的栋梁,做个这样的建筑设计对于他们来说,是小意思啦,因为他们都是这方面的行家。见多识广的周学士在了解情况后,就马上提出了几套建筑方案,让李村的人参考。待李村众人定下建筑式样后,周家俩父女只用一个上午的时间就把建筑设计拿下了。

当周家俩父把设计图交到雷晓飞的手上时,雷晓飞立即开始进行材料预算。

雷晓飞的速算,让周家父女又一次大开眼界。之前,周家父女也曾见识过雷小哥的速算,但都只是一些小项目小范围的计算,这系统成套的计算还是第一次见。

只见雷小哥手中那自制的炭笔挥洒不断,在一张纸上用他们没见过的方式划着,边划边口里念念有词:“六七五十四,七七四十九……”。他划了一通后,就在另一张纸写下这项目的所需用料。

周梦蝶跟雷晓飞做穗城“合作社”的预算时,曾见过“小师傅”的速算,“小师傅”也曾指点过她。她记得“小师傅”那时是边设计边算,所以没有现在那么快。而今,他在设计好的基础上计算,竟快得这样惊人,她不由自主地对“小师傅”投过了敬佩万分的目光。周学士则是第一次见雷晓飞的演算,他见雷晓飞只用简单的符号、简单的方式,就能快速计算出需求的答案,被镇住了,在旁看得目瞪口呆。

雷晓飞只用两小时就做好了祠堂所有的材料预算。他把预算交给了族长,让他跟李和带会计一起组织人去买材料,自己则带着李虎组织人拆除旧祠堂。

这样,李村重建祠堂的工程就拉开了帷幕。

第239章试点成功

因为重建祠堂是所有李村人的愿望,所以李村的村民人人工作情绪高涨。这可是给祖先挣面子的事,也是给李村挣面子的事,村民当然就以无限的热情投入啦。

高涨的工作热情,带来了惊人的工作效率,旧祠堂只用一天就拆除了。族长、村长那边的事也很顺利,材料和工匠都已开始陆续就位。这些工匠中,既有在外请来的工匠,也有本村在外工作的工匠。李村在外工作的那些工匠,听家中的人说要重建祠堂后,全都立刻放下手头上的工作,宁愿不要钱也要回来为建祠堂出力。

祠堂开建后,李村的村民几乎是全民投入。没有挑中去建祠堂的村民,也整天候在工地旁边,抢些递瓦、传工具的工作做;李村的老幼妇女,就主动地承担了送茶递水的工作;而那些被挑中去建祠堂的李村村民,则带着无上的荣誉感,夜以继日地劳作。

雷晓飞这段日子也长驻李村,在现场当监工;周梦蝶理所当然就跟着“小师傅”了,她还有个身份是雷晓飞的秘书嘛,况且,她在现场还能提供技术支援呢。

应了“众人拾柴火焰高”这句老话,李村的祠堂在众人的努力下,不用一个月就完工了。

一座青砖黛瓦、飞檐画壁的建筑物,鹤立鸡群地矗立在李村的村头;建筑物门前,立着两只威风凛凛的石狮子,让建筑物显得庄严肃穆;拾级而上,是一个不大的平台,平台的柱子、围栏和石级都用花岗岩建造,祠堂中所有的地面都铺了“板砖”,让整个祠堂看上去给人平实、厚重之感。祠堂门口上面那“李氏祠堂”几个大字是丹枫的手笔,字也写得凝重沉稳,加重了祠堂的肃穆气氛。

祠堂完工揭字仪式,雷晓飞就没有参加了。他知道,如果他去的话,李村的村民又会对他恭敬起来,这样的礼遇他还真的不习惯。雷晓飞就把这个差事推给了丹枫这个未来岳父,毕竟,丹枫这个官场的“老油条”,对付这样的场面比自己强多了。

李村的祠堂建成不久,水田收割的日子就来了。今年,李村水田迎来了建村以来最大的丰收。因为经过雷大人对水田的改造,水田里的土肥了、水足了,农作物哪还能生长不好?

经过李村全体村民的苦干,收割工作顺利完成,据初步统计,村民赖以食用的“粟”,亩产达到七百斤;而雷晓飞让村民种植的水稻,亩产达到六百斤。

粟的种植面积是八百亩,这一造“粟”的产量,已足够村里每人每个月有四十斤,也就是说,这一造“粟”已足够李村全村人整年的粮食。

雷晓飞让村民种植的水稻,有粘米、有糯米。雷晓飞让李村种植水稻的目的是为了供应“合作社”。

“合作社”小吃店的粽子,现在很热销,每天消耗近两百斤的糯米;而“合作社”食档的“狗汁浇饭”和酒楼的“竹筒饭”也很热销,每天消耗近三百斤的粘米。

由于当代的人没有吃饭的习惯,所以也就导致稻谷的种植少得可怜。平时,“合作社”费尽周折才采购到一点米。

雷晓飞先见之明,早就预见到此情景,所以他才在播种时,动员李村种植一部分水稻,并承诺全部收购。现在水稻收获了,雷晓飞就让李村村民帮忙脱粒、晒干、去壳,然后贮存好,自己代表“合作社”先收购了“合作社”一个月的需求量,也就是六千斤糯米和九千斤粘米。让李村有了这造收割后的第一笔收入。

李村收割开始时,“考察团”就全员进驻了李村,一边登记核对收获的成果,一边整理审核李村这半年的总收入。

经过十多天的紧张工作,“考察团”的审核有了结果。在考察期间,李村的人均造田一点一亩,田产比原来增加一倍;李村的人均收入二十七两银子,比上半年同期增加二十五两,增长率达十二倍多;李村的村中屯粮八十四万斤,按人头分每人有八百四十斤,比上半年同期增长百分之一千多。

“考察团”的考察结果表明,李村现在的收入水平已名列全国农村的前茅,达到了富裕水平。也就是说,丹枫和雷晓飞推行的“互助合作生产模式”试点成功。

当李侍郎把考察结果告诉丹枫、周学士和雷晓飞几人时,雷晓飞并没有多大的惊喜,因为结果已早在他的心目中。丹枫、周学士这两个官场的“老油子”却有点失态了,虽然他们也早已知道试点会成功,但却想不到战果如此辉煌。而且,这次试点成功,也是他们“保皇派”的一个胜利,对他们的前途和官位都有着深切的关联。所以,听到结果后,他们哪能不激动?哪能不欣喜?

特别是丹枫,闻讯后竟有想落泪的冲动。这一天,他已盼了两年多,也担忧了两年多。这两年,他日夜都在为自己的前途担忧,为家人的平安担忧,也为辖下的贫困子民忧心。两年忧心如焚的日子,让他不免出现了老态,也因而引起了家人的不安,致使乖巧的女儿懂事地抛头露面出来帮他手。

也幸亏这个乖女儿,带回了未来女婿这个救星,把他从苦海中解脱出来。现在他有想与未来女婿痛饮三百杯的念头,一是要谢他为自己解决了这个超级难题,让自己无论从思想上,还是从实际中都得到解脱;二是要借酒吐出这两年来积蓄的郁抑。

考察结果出来后,“考察团”的工作也告一段落了,李侍郎等人要回朝汇报工作去了。

丹枫、周学士和雷晓飞在“云水间”的富贵房为李侍郎行送行。

丹枫举起酒杯,对李侍郎说道:“李兄,这次让你为小弟的事劳碌奔波了。来,我敬你一杯,当小弟谢你。”

李侍郎连忙举杯回应道:“大家都是奉皇命行事,丹兄你就别那么客气了。”

“还望李兄在朝中替小弟美言。”

“我会实话实说的。丹兄这次的成绩,已足已封住许多人的口。”

丹枫连忙谦虚道:“这些都是雷小哥的功劳。”

“这也要丹兄你有发现人才的眼光和敢于用人的胆量。”李侍郎中肯地说道:“老实说,我初见雷小哥时,都看漏了眼,想不到一个这么年轻的人竟有此能耐。”

周学士也同感道:“我初见雷小哥时,不也同样看走眼。谁会想到一个大孩子,在短短时间内就能连连创造奇迹呢?”

雷晓飞见“战火”燃到了自己身上,连忙也举起酒杯,对在座的人说道:“好啦,各位前辈你们就别给高帽小的戴了。你们想用高帽压垮我呀?来,自家人就别再说两家话了,我们还是喝酒吧。”

几人近段时间打交道多了,说话也随便了很多,加上雷晓飞来到异世后,也少了许多心中的羁绊,一心追求洒脱,所以说起话来就没有遮拦。

丹枫几人被雷晓飞诙谐的言语逗得莞尔。李侍郎接着慨叹道:“雷小哥能在这小小的年纪就不骄不躁,更是难得。我看好他前途无量,丹兄你们的阵营多了雷小哥这样的人才,胜算又增添了很多。”

说到了朝中的争斗,丹枫和周学士的眉头趋了起来。周学士无奈叹道:“老夫本是一介学子,陷入这样的政治争斗实属无奈,对方也太奸焰滔天了,连‘文华阁’这样的学术机构也想染指。”

说到忠王阵营那方的人的所作所为,在座除了雷晓飞外的三人都心知肚明。随着皇上近来的卧床时间越来越多,忠王那方的人也越来越多嚣张。用尽手段争权夺利,绞尽脑汁搜刮民脂,横行无忌欺压弱小,这一切行径,明眼人都看不过眼,但碍于忠王的得势,人们只好敢怒不敢言。

李侍郎也叹了一声说道:“那方的行径我也看不过眼。但我的家族庞大,家族中人一致不让我加入任何阵营。为了家庭利益,我就只好做中间派了。”

是呀,这样的朝廷政治争斗中,无论你站在哪一方的阵营,都风险奇大。一个不小心站错队的话,不但自身陷入万劫不复之中,还会牵连九族。

“有李兄这样铁面无私的中间派,也是我方的福气。”丹枫发言道。他说的也是实话,保皇派这边都是些忠心耿耿的老臣子,这班人都很自律,基本不会有违法乱纪的行为发生,所以,如果多几个李侍郎这样铁面无私的中间派,当然就对保皇派有利了。

周学士却忧心地说道:“最怕是对方容不得李兄这样的人,李兄你自己也要小心啊。”

李侍郎也有同样的担忧,但却也无可奈何。他忙谢过周学士:“谢周兄关心,我会小心的。”

这顿饭,就在这沉闷的气氛中结束。

第240章又来麻烦

李村试点的事已告一段落,“合作社”的经营也已上了正轨,本来,大忙了半年的雷晓飞可以消停一阵,歇上一会。但忙碌惯了的雷晓飞没事干就不安心,他千方百计要找些事来折腾折腾。

“合作社”这边的各个项目,现在还处于加固、稳定的阶段,不宜扩充。而且以“合作社”现有的人手,也暂时没有扩大经营的能力,只能先维持现状。所以,“合作社”这边也没有什么需要雷晓飞这个大师级的人物出马,他只负责每个星期想两道新菜式就行。

可能是雷晓飞在前世工厂时,习惯了计划管理的缘故,以致雷晓飞无论在工作上还是生活上,对每件大一点的事都要事前计划一番。毛主席就曾说过:不打无准备之仗。有准备,打仗才有胜算嘛,换句话说,有计划,办事才能顺利。

雷晓飞把这个计划管理的良好习惯也带到了异世,他现在就在计划下面要做的事情。既然“合作社”没有什么事做,他就计划利用这段空余时间,帮丹枫做好推行“合作互助生产模式”的前期工作。

因为雷晓飞相信,按现在朝廷对提高南方生产水平的重视程度,李村试点成功的事上报后,“合作互助生产模式”的推行就势在必行,而且相信推行的日子也不会太远。所以雷晓飞这个“湖广两省巡察史”的首席幕僚,又是新生产模式的创始人和直接负责人,当然要着手做推行的预备,避免到时手忙脚乱。

雷晓飞计划的第一步是要对穗城附近的村进行摸底、考察,掌握第一手资料,然后总结归纳出一套完整、合适的改革方案,再有针对性地对这些村作出指导,加速新生产模式的推行,也保证新生产模式的效用,从而改变这些村子生活水平。

雷晓飞计划的第二步是要根据调查的资料,施行一些互补性的策略和调整,平衡各地参差不齐的外在条件局限。比如,水田多的村子可以安排多种水稻等农作物,而山田多的就多种淀粉类植物,在解决温饱的同时,还可以通过贸易、互通等方法挣钱。

雷晓飞计划的第三步是要让官府出面,对一些地方性的产品进行跨地区销售。比如像李村的干货,就可以让官府出面,销到全国各地去,这样,既可以让农民赚到钱,也让官府挣到好名声。

当雷晓飞把这个计划告知丹枫时,丹枫呆了。他消化了好一阵,才领会这个计划的内涵,不禁佩服地对面前这个未来女婿赞道:“真不知你的脑袋是什么构造的,竟能想到这么周密,这么长远。你还说我和周学士是老狐狸,看来,我们两人加起来也不及你的心思缜密。”

雷晓飞瞪了未来岳父一眼,说道:“要不是你们这两个老狐狸拖我下水,我才懒得花费这么多的脑细胞,过些悠闲的日子,跟你的女儿花前月下不是更好?”

丹枫尴尬地讪笑了一下,正容地说道:“以雷小哥你的能耐,这不正给了你一个表演的舞台吗?况且,我们也正在为这里的人民谋幸福呢。”

“表演不表演就罢,我只想低调一点做人。”雷晓飞也正色地说道:“我也正是看在您说的后面那一点,才给您做事的。当然,还有看在您的女儿份上。”

“贫嘴。”丹枫笑骂了一声,然后说道:“好啦,言归正传,就按你的计划行事,你需要我怎样做?”

“现在只是进行调研,由我一个人做足够,您就给我派个向导和出份公文就行。”

“好,那我明天就派个向导给你。”丹枫沉吟了一下,说道:“让高峰也跟你一起去吧,好有个照应。”

接下来的大半个月,雷晓飞就早出晚归地奔波在穗城附近的村庄里,对每条村的地貌、人员、田地、收入、工具、牲畜等等一一做了了解,并记录在案。同时,他也对每一个集市做了考察,对每处的经营状况、经营项目也做了记录,为以后改革的调控市场和“合作社”的经营方向准备资料。

半个月下来,穗城附近方圆二十里的村庄,雷晓飞已基本跑了个遍,他准备逐步再扩大考察范围。

这天,雷晓飞从离穗城二十里外的王村回来时,已是傍晚时分。雷晓飞拖着疲惫的身子,巡查起“合作社”的产业来。

雷晓飞现在养成了一个习惯,就是每天无论回来多晚,也无论回来多累,都要巡查一次“合作社”的产业再休息。

雷晓飞巡到“湖心画舫”时,却见一位老人,盘膝坐在画舫门排楼后的四曲桥的栏杆上。雷晓飞奇怪了,他想:酒楼现在应该已收市了,什么还有人在这里?而且这个老人这样坐在栏杆上,也很危险呀啊。想到这里,雷晓飞连忙走上前去,对那老人家说道:“老人家,您有什么事吗?您这样坐在这里很危险啊,快下来再说。”

那老人望了雷晓飞一眼,反问道:“你是这酒楼的人吗?”

雷晓飞打量着这个老人,只见他身形高大,人略胖,大约六十左右年纪,满脸红光,从他那滋润的神态,一眼就可以看出,他是个身体健康、日子过得不错的人。而且,这从这老人的脸上,雷晓飞还看出了一股威严,上位者的威严。但让雷晓飞不解的是,这位老人身上的衣服打着很多补丁,就像乞丐的衣服,与他的身体状况和威严形成很大的反差。他的腰间还挂着一个颇大的葫芦,不知葫芦里装着什么。

雷晓飞没有回答那老人的发问,只是继续劝道:“老人家,您下来再说好吗?您这么一把年纪,如果掉下湖里就不好。”

那老人还是坐着不下来,继续问雷晓飞:“你是这酒楼的人吗?”

雷晓飞见那老人再次问同一个问题,就知道他一定有与酒楼有关的事,就答道:“算是吧,请问老人家有什么事吗?”

“合作社”的几位股东曾经商量过,因为他们几人有官职在身,尽量就不暴露与“合作社”的关系。所以雷晓飞就含糊地回答那老人。

“酒楼里,你能说事吗?”那老人说完,自己摇了摇头,自言自语地说道:“这么年轻,哪能说得上事?”

雷晓飞斟酌了一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