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杀破唐-第9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250章 大事化无吧

“刺史。”李茂无疑是听到了一件很好笑的事,“你已是三京官,誉满天下,费这么大的力气只为再做个刺史?”

李淆道:“我这三京官是背主换来的,一面是誉满天下,一面是被千夫指骂。这些年我是怎么过来的,别人眼里荣华富贵的当朝三其实过的还不如一条狗。”

李淆说着话,眼圈红了,他用力地眨了眨,望向李茂,又冷笑道:“你不在我这个处境,怎能体会我的心境?恨只恨当初,一失足成千古恨!”

李茂接过林英递来的热手巾,转手递给了李淆,后者擦了擦脸,精神稍振,却又苦笑道:“一朝上了贼船,就得坐到底,船沉了,宁可陪葬,也万不可生出二心,否则你的后半生就等着在地狱里煎熬。”

李茂垂首不言,林英接过书记递来的厚厚的一沓笔录,目视李茂讨主意。李淆主动伸手要了笔,签字画押,然后掷笔而去。卫士未得李茂的允准,也不敢拦。

林英见李茂红着眼睛,劝他先去休息,李茂道:“事关重大,耽搁不得。你即刻禀报淄青,就说,就说……”

“密州派人来找他,希望他能帮忙斡旋,助密州早日出任淄青节度副使,为节帅分忧解难。他被冷落在长安多年,虽然养尊处优,却无实权,也渴望着能有朝一日回到淄青,再过一把当家做主的瘾。他二人一拍即合,密州给他钱,他在京中奔走串联,说服那些在京的淄青旧部归顺密州。”

李茂字斟句酌,说的什么辛苦,林英也深知此事事关重大,李茂说完,便道:“我会仔细斟酌。”李茂从书记手中接过李淆的供词,查看了李淆的画押,递给林英,交代道:“先归档收存,郓州来人再交给他。”

林英收下李淆的口供,问:“这边怎么处理?”李茂揉了揉眼,道:“擅自绑缚朝廷命官,总得有个人出来承担责任,此事我是主谋,自由我去京兆府投案,进奏院的事就拜托你了。”林英劝道:“不如再等几日,看看郓州那边怎么说。”

李茂望了眼林英,苦笑道:“城里已经闹翻了天,此事善了不得。就这么办。”

李淆被李茂绑架后,家中清客分析后认为此事跟淄青进奏院脱不了干系,有人便出主意把事情闹大,给李茂施加压力,使之不敢轻举妄动。

堂堂三大员在自己属地丢失,让京兆府尹、道王李实倍感压力,他一面安抚李淆家人,竭力封锁消息,一面派出所有能派出的人手秘密调查,京兆府里卧虎藏龙,能人云集,很快就有人把线索寻到了淄青驻上都进奏院门下。

李实顿感此事棘手,李淆是淄青旧人,因背主而归朝,这类人在朝中不受重用,但面子上的礼仪却是丝毫缺不得的,一旦有事,必然震动京城,自己这个京兆尹怕就是当到头了。

一番思索后,李实寻得一条妙计,他授意李淆的家人去崇仁坊闹一闹,给进奏院施加一点压力,却不想因一时疏忽,让李淆家人把事情闹大了。

李淆的妻妻妾妾,儿子女儿,门生故吏,部曲家人们把崇仁坊的四座坊门全给堵了,指名道姓让李茂交人。

崇仁坊地近皇城,与东市和平康里也仅一步之隔,是为人多眼杂,三教混杂之地,这里一闹,李茂有没有受到压力不得而知,李实却有些吃不消了。

他连骂自己是作茧自缚,只得硬着头皮约见李茂。

见面的地点是崇仁坊内的小酥阁,这是一家西域胡人开办的酥饼店,内院设有几个雅间,李实便服而来,一见李茂的面,就叫道:“李茂华,你这是要害死我么。”

李茂惊道:“大王何处此言,我李茂做了什么伤天害理的吗?”

李实冷笑道:“做与没做,你心里清楚。我说老弟,凡事适可而止,搞的别人不好过,别人也不会给你好过。”

李茂叹了口气道:“我承认,我跟李大夫是有点误会,不过现在误会已经解了,他回他的家,我回我的家,井水不犯河水,外面那些人为何要闹,我不得而知。但有人想把事情闹大,要我好看,我奉陪到底就是。”

李实缓了口气,笑道:“有恩报恩,有怨抱怨,你们有什么过节,私下里解决便是,何必搞的这么张扬,你要我怎么办?”

李茂道:“该说的话我都说了,他果然不依不饶,我只能奉陪到底,该坐牢,该杀头,悉听尊便。”

李茂说完,扬长而去。李实急命人备马去李淆家,人还在半道,就有属下回报说李淆已经回到了家中。李实闻言,折转马头回了京兆府,发签将张治、郝金忠带来。

当面责道:“你家主不过是与友人外出游玩两日,尔等竟诬告失踪,闹的满城风雨,本府若不小施惩戒,何以服众。”令将二人各打三十棍。

从事禀道:“他二人皆系四郎将,论制,打不得。”

李实道:“虽然皮肉之苦能饶,本府也绝不跟你善罢甘休,回去等参。”

退堂后,李实对众心腹道:“人人都说京兆尹是个好缺,全是胡说八道,小王天潢贵胄,堂堂的三官,却连一个外道的带职御史都摆不平,小王的委屈找谁倾诉去。”

心腹道:“何梅锐在义宁坊置了一所新产业,一直请大王去呢。今日何不就安排在那?”

李实道:“你们记住昭武九姓的酒不要轻易去喝,喝下肚子里他作怪。”想了想,忽然往公案上一擂拳,怒道:“今日小王受了李茂的羞辱,今晚就去吃他。”

李茂本已做好了罢官坐牢的准备,却没想到李实会这么轻易地就把这件事揭了过去。闻听李实约他赴宴,李茂知道自己该出点血了。

李实除了邀请李茂,还把李淆也请了过来,他摆了一桌和合酒,来做和事老。过去的事李淆不愿再提,反应冷冷的,李实也不介意,他已从管家那里得知李茂送了他六箱金珠,价值几何还在统计中,但绝不会少于五万贯!想想下午在崇仁坊被李茂羞辱了一顿,李实觉得狠狠地宰他一笔,正好报仇。

这一想心气也就顺了。他的属下向他回报说李淆在丰大坊失踪现场,曾出现过两个五坊小儿,正是因为他们的出现,才让李淆的卫士大意失荆州,丢了要保护的人。

李实出身皇族,嗣道王,平素跟左右神策护军中尉,六军辟仗使关系都不错,与五坊使关系也过得去,他深知这些内官的难缠之处,从一开始就断了根五坊使核实两个五坊小儿身份的念头,不管这两个人是真是假,说出去都会得罪人。

而今李淆已经平安归来,李淆虽然嚣张,到底也默认了绑架的事实。只要自己能对上有个交代,管他什么是非曲直呢。

酒过三巡,管家将统计好的礼单包在公函里送了过来,李实细细看过,紧蹙的眉头舒展开来,对李茂和李淆说道:“有道是一笔写不出三个李字,天下国姓是一家,果然以前有什么误会,看在我的薄面上从此一笔勾销了。”

李茂道:“您是天潢贵胄,我们可高攀不起。我年轻做事鲁莽了些,得罪之处,还请大夫海涵。”

李茂捧酒敬李淆,后者冷冷的不理睬,李实笑道:“宰相肚里能撑船,茂华年幼糊涂,干了蠢事,你老大不小的也不懂事么。”

李淆被他说的面红耳赤,又知得罪不起他,只得忍气吞声端起酒杯喝了一口。

李实哈哈大笑,端茶送客,自去后宅查看李茂给他送的厚礼。

一场轰动京城,闹的沸沸扬扬的当朝三高官失踪案就此了结。

李茂走出李实宅邸时,已是满天星斗,初冬的长安冷气逼人,空荡荡的街上不见一个人影,唯有北风呼啸。距离李实家宅不远处的街角停着一辆马车,青墨驾车,小茹拽着一个硕大的包袱,摩岢神通提刀侍立。

李茂望了望天空,天空瓦蓝,笑对小茹道:“你这是打算给我送牢饭吗?”

小茹见李茂安然无恙,眼一红,泪水不争气地落了下来,她扑进李茂的怀里,泣道:“听说你被抓进京兆府,我吓坏了。”

李茂道:“休要听那些风言风语,道王请我赴宴,是好事。”

回身对青墨和摩岢神通说:“道王真小气,酒也不让喝够,咱们再寻个地醉上一场。”青墨笑道:“地方是现成的,就怕有人不愿意去。”李茂道:“去,都去,来长安不去平康里等于白来,今晚我就带你们去郑珠珠家。让你们开开眼界。”

小茹听说要去烟花之所,脸颊不觉酡红,摩岢神通喉结有力地蠕动了一下,也显得很紧张。李茂哈哈大笑,搂着小茹的腰裹带着她上了车。

平康里的郑珠珠家是淄青进奏院经常包场的人家,郑珠珠对李茂这个财神爷自然是有求必应,服侍的十分周到,酒菜歌舞一样不落,李茂办结了一件大事,心中高兴,不免多喝了几杯,小茹几番劝他不能,独自坐在一旁生闷气。

李茂忽然想尝尝在这ji馆过夜是个什么滋味,自然有小茹在,他也不要旁人侍寝。

**颠鸾倒凤,自有无数享受。

第251章 构陷

摩岢神通因为家风严谨不敢留宿,早早的回进奏院陪郭韧去了。青墨这几日连番作战,身体疲乏,又不愿碍李茂的眼,便随摩岢神通一道走了。

李茂折腾完小茹,丝毫不感疲乏,又全无一点睡意,便又张罗着喝了回酒,小茹不胜酒力,又刚承受过一番风雨摧残,正是筋酥骨软,坐着坐着就睡着了。

郑珠珠的两个女儿见李茂不尽兴,又张罗了一席,两员沙场猛将,手段百出,李茂见招拆招,仗着海量,硬是把两个小女子战的丢盔弃甲。怎奈杀敌一千自损九百九,李茂也觉得天旋地转,满眼星星闪,竟是少有地醉了。

李茂轻易不醉酒,醉后便日子难熬,翻来覆去直折腾到拂晓时才睡踏实。

一觉醒来,天光大亮,四周静悄悄,不见了小茹。

料是去为自己准备早饭了,李茂没有多想,呆呆地坐了会,头还是晕沉沉的,胃里酸水一阵阵往上涌,直犯恶心。呼人拿水来喝,连呼数次不见人影,便起身出门去。

冬日阳光明媚,刺的眼睛疼。

李茂宿醉未醒,步伐踉跄,眼睛也是朦朦胧胧的,扶着廊柱正走,一条铁链凌空而至,正向他的脖子套来。李茂闻声分辨方位,闪身后退。

宿醉之后,身法不及往日灵巧,竟一头撞在了廊柱上。

一条铁链走空,另一条又劈空而至,这回是卷他的脚裸。李茂跃身向窗户撞过去,意图借助背部的力量撞开窗棂,撤进屋内。

对手已经布设好了罗网等着他,正面对抗怕要吃亏。

一支弩箭擦着他的耳边飞了过去,钉在廊檐下的承重柱上,嗡然作响。

对方有弓弩,李茂立即放弃抵抗。

四条铁链如巨蟒腾空,分别缠住他的脚腕、手腕,力道把握的刚刚好,来者都是高手。

四条大汉各拽着铁链的一头,想把李茂拉倒,却发现他们在扯一条生根的铁柱,丝毫扯拽不动。一群甲士随之围拢过来,数十杆铁枪密密麻麻地组成枪筒阵,将李茂困住。

一名军将健步而来,喝了声:“助手。”

众人持枪凝视,依旧虎视眈眈,远处的弓箭手也严阵以待,并无丝毫松懈。

“你就是李茂?”

“你们是什么人?”

“散骑常侍李淆昨夜被人刺杀,凶案现场有你的玉佩,跟我去神策狱走一趟。”

“神策狱,你们可有诏书?”

神策军中设有独立的法司、监狱,代行军中司法,奉诏时也可审讯涉官案件。

李茂和李淆都不在神策军籍,若无诏书,神策军便无权过问。

“少废话,跟我们走!”年轻军将恶狠狠地叫道。

李茂审时度势,决定先服个软,若是不走,他们极有可能以拒捕为名,将他就地格杀。

神策军士卒给李茂上了全副镣铐,用黑头套罩了头,簇拥着出了平康里。

时当辰时,夜生活丰富的平康里此刻尚在睡梦中,故而没有惊动多少人。

外面很冷,李茂衣着单薄,冷风一激,他彻底清醒过来。

李淆死了?昨晚他还好好好的,怎么一眨眼的功夫命就没了?

自己的玉佩……

作为男子常用的饰件,李茂的玉佩多的是,名家巧手耗尽心血雕琢的上等色,街头上一贯钱两块的大路货,加在一起十几二十块总是有的。

李淆在宅中被杀,自己的玉佩遗落在现场,不必说这是有人在构陷自己。

绑架李淆的事虽然做的隐秘,却远非天衣无缝。淄青驻上都进奏院里除了林英和陈元,一定还有其他铜虎头的人。

铜虎头内派系庞杂,很难说自己的行动不会被泄露出去。

那么李淆的死很有可能跟铜虎头有关,极有可能是李师道那边杀了李淆栽赃自己。

这个人显然已经失去了利用价值,不仅如此,还成了祸根,不如一劳永逸地除去。在京城长安刺杀一名三高官是要冒大风险的,尤其像李淆这样身份特殊的人。当然如果能把脏水泼到对头的身上,那就最好不过了,不仅能隐藏真相,保护自己,还能搂草打兔子,顺道捡个便宜。

这实在是笔很有赚头的买卖。

这个逻辑很耐得住推敲。李淆死里逃生,已成惊弓之鸟,除了李师道那边的人,他还能信任谁,他会让一个陌生人堂而皇之地走进自己的宅邸,和他促膝谈心?

传说中那些飞檐走壁、杀人于无形的高手刺客呢,他们要的是名利双得,李师道或许能出的起钱,但一个坐吃等死的闲官却入不了他们的眼。

至于一般的刺客,张治、郝金忠皆非易于之辈,吃一堑长一智,又岂会再掉以轻心。

李师道杀人嫁祸,这个李茂并不感到奇怪,他有这个动机,也有这个能力,令他惊讶的是在淄青被李师古压的死死的李师道,竟会有能力调动神策军为其所用!

李茂有些自责,为自己的大意,更是对李师道刮目相看。

一行人刚走出平康里北门就被一队红袄军士拦住了,神策军服饰以黑色为基调,整个禁军莫不如此,在长安着红袄的军卒只有名义上隶属金吾卫,实际归京兆府调遣的京兆逻卒。

“某奉京兆府尹大令,带嫌犯李茂过堂。”

一名绿袍官手持京兆府正堂竹签,向神策军要人。

“笑话,神策军的事几时轮到你们京兆府来管了?”

“李淆、李茂并非神策军人,若无诏书,就请小将军放人。”

“我奉令办差,恕不能从命。”

“那就得罪了。”

绿袍官阴着脸举起了令签,隐蔽在四周街角的数百逻卒呼啦啦地围拢过来,腰悬刀,手持枪,张弓搭箭,剑拔弩张。

神策军卒不过三十人,被数百逻卒围住,神情有些惊惶。

神策军卒仗着北衙禁军的身份,在长安城横行无忌,与京兆逻卒屡次发生冲突,神策军卒若吃了亏,便呼朋唤友公然冲击京兆逻卒军营,喊打喊杀,京兆逻卒若是吃了亏,却不敢踏足神策军营半步,由此京兆逻卒对神策军卒恨之入骨。

为了平息京兆逻卒怨气,宫中特意降旨严禁神策军士冲击京兆大营,京兆逻卒将圣旨摆放在辕门口,每有神策军卒追来,便宣读一次圣旨,以此为护身符。

今日京兆逻卒人多势众,若借机暴打他们一顿出气,那便是白挨打了,神策军卒不免胆颤心惊。他们中有人认出那绿袍官正是京兆府司法参军钟炼,便悄悄提醒统军校尉李航:“是‘铁面炼’,不好惹。”

李航自然听过钟炼的大名,倒吸了一口冷气,只是骑虎难下,有些抹不开脸。

李茂在马上笑道:“都是天子爪牙,有话好好说,莫要因我伤了和气。”

钟炼和李航各自横了他一眼,李茂此刻酒已醒,见京兆府和神策军为自己当街对峙,见有机可乘,便故意出言挑唆。

李航硬着头皮把佩刀举起来,喝令道:“军令如山,谁敢挡路,格杀勿论。”

三十军士齐声一吼,佩刀一起出鞘,气势雄壮,自己为自己壮胆。

“奉令办案,谁敢拒捕,格杀勿论。”钟炼寸步不让。

数百逻卒齐声一吼,一个个摩拳擦掌,准备痛殴老对手,报仇雪恨。

一个早起的商贩推着一辆独轮车打此路过,见两军对峙,不觉战战兢兢,正贴着沟边往前蹭,忽听得吼声连连,心里一紧张,撒腿往前跑,心慌脚软,一不留神踩了空,嗳哟一声连人带车翻进了水沟里。

京兆逻卒爆出一阵欢笑,临近的便丢了长枪赶去救人。

这一笑,气氛大大缓和。太阳越升越高,街上的行人也越来越多,平康里是九流三教混杂之地,让人看见京兆府和神策军当街对峙,可不是闹着玩的。

“你要带他走,也由得你,给我一件信物为凭。”李航提了个折中的方案。

钟炼把手中令签丢给了李航,李航横了李茂一眼,双腿一夹马腹,分开人群悻悻走了。三十名神策军卒长松了一口气,赶紧脚底抹油,溜之大吉。

隔一条街的崇仁坊南坊门内,京兆府府尹李实望见麾下干将钟炼接回了李茂,长舒了一口气,一边揉着心口,一边对左右道:“不得了,不得了,小王这京兆尹是没法再干了,太吓人,吓死人了。”

昨夜三更天左右,长安县禀报说散骑常侍李淆被人刺杀于家中,家人在凶案现场找到了刻有李茂名字的玉佩。

李实一听这话脑袋就是嗡地一响。

“这是欲盖弥彰,这是有人在栽赃陷害。”

李实丢下这两句掷地有声的话后,立即派人去找李茂,千叮咛万嘱咐,一定要把人带到京兆府。

李茂和李淆有过节不假,但这过节已经揭过去。李茂送了他那么厚的一份礼就是明证,李实相信人的诚意跟送的礼物是成正比的,礼越厚说明心越诚。

他因此判定杀人的绝不会是李茂。再说了,真的是李茂要杀李淆,又岂会把刻有自家名字的玉佩丢在凶案现场?

既是蓄谋杀人,那就该什么都不要带嘛。

但李茂不在进奏院,青墨和摩岢神通两个明明知道他在哪,却因错估了形势就是不说。这一耽搁,神策军就插手进来了。

得知神策军在平康里抓了李茂,李实大惊失色,神策军受什么人指使插手进来,他不得而知,但有一点他很清楚,有人要借李淆的死做点章。

这些人的矛头或许是冲着李茂去的,但弄的不好要连累自己。

李实派出麾下最得力的干将钟炼半道劫人,钟炼以京兆府司法参军充任四面街使,有权调动上千京兆逻卒。此人绰号“铁面炼”,做事向来是认法不认人,干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就他最合适。

神策军无诏抓人,是邪!钟炼奉令办案,是正!正邪不两立,邪不胜正。

钟炼不负所托,平安地把李茂带回了京兆府。李实却避而不见。事情闹到了这个份上已无转圜的余地,只能如实上奏,听凭圣裁。

圣心难测,裁断的结果是什么,谁也说不准,李实觉得自己有必要先回避一下。

第252章 冰山一角

事涉三品大员被害,况且被害之人和疑凶又极其敏感,中书门下不敢拖延,当日便奏明了天子。天子这日正为病痛折磨,恹恹不乐。闻言便道:“交神策军狱审理。”宰相郑瑜奏道:“事发在京兆府,应由三法司会审。”

天子不耐烦起来,言道:“即有先例,卿等循例裁断。”

李实闻听此案交由三法司裁断,心中窃喜,当下纡尊降贵来到京兆大牢,当着李茂的面把一干管事骂了一通,声称李茂是被奸人构陷,不得以一般嫌犯看待,要优待。

又在管事房中设宴款待李茂,要其暂且忍耐几日,又问要不要将家眷接来服侍。李茂自然不希望把小茹牵连进来,便婉拒了李实的好意,李实能有这番表态,让李茂宽心。这位大王为人虽然贪鄙,为官却是值得交往的。

刑部、御史台、大理寺这三个衙门手握司法大权,自是上都进奏院重点关照的对象,熟人多,那就好办事。加之有李实在背后帮着斡旋,这桩案子一开始就向有利于李茂的方向发展。三法司会审的结果是:

淄青驻上都进奏院主、侍御史李茂行为不端,参与市井无赖组织的赌局,赌输后将家传玉佩质于当铺换得三十贯赌资,此后半年未取,当铺挂牌出售。散骑常侍李淆以五十贯钱购得此玉佩。月初,李茂在赌场翻本,欲以百贯赎回玉佩,当铺派人与李淆商议赎回玉佩,双方言语不和,起了冲突,李淆不幸触柱暴亡。

三法司提供的口供详实,物证人证俱全,铁案如山,不容更改。

天子闻奏大怒,下旨褫夺李淆一切官爵,后因宰相劝谏而罢。李茂身为朝廷命官,行为不检,公然涉赌,着即革去本兼各职,贬为庶民。

天子一句话,李茂辛辛苦苦熬来的六品官便化作镜花水月。

三法司会审期间,郓州李师古急派押衙李雅城进京坐镇营救。待案件审结,李雅城亲往御史台大牢门外迎接李茂,见面即笑问:“御史台的牢饭里有米虫否?汤水是否馊的连闻一下都想吐?”李茂道:“雅城,我因公被害,你无一句安慰,反而见面就奚落,是做朋友的情分吗。”

李雅城笑道:“茂华兄一路顺风顺水,没有遇过挫折,须知要做大官先得坐大牢,没有坐过牢的人终究欠缺了那么一点点。”

同行的小茹恶狠狠地白了他一眼,李雅城不以为忤,反而哈哈大笑。

李雅城曾被视为于化隆安插在节度使府里的眼线,但事实正好相反,李雅城实际上是李师古安插在于化隆身边的重要耳目,清海军被肢解后,李雅城受命去海州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