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灵泉之媳妇难为-第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陈寡妇于宋大郎同年,她和宋家三兄弟,说不上青梅竹马,但交情也绝不浅——比如说陈寡妇坐宋家的牛车进城,宋大郎、宋二郎从不收钱;比如说陈寡妇丈夫一家死后,宋家的活干完后,都要帮着陈寡妇干。
  
  宋二郎听见了,一边赶车,一边说道:“大哥肯定是有想起陈嫂子的,不过大嫂不喜(…提供下载)欢陈嫂子,平日见了面,不讥讽两句都是好的,哪里有可能邀她去吃酒。”
  
  苏兰道:“那是为什么?怎么说也比一般人要亲近些吧。”
  
  林红玉笑道:“李氏那个人,咱们村里看得惯她的,她看得惯的能有几个?!更别说陈嫂子,在她眼里,要什么都没有,还是个克……”
  
  林红玉咳嗽了一声,“李氏不只心里这么认为,闲时,和婶子嫂子们闲聊的时候,也没少说陈嫂子的不是。”
  
  苏兰笑林红玉,“你平日也不是不见待我大嫂嘛。怎么今儿也要去?”
  
  林红玉盘着腿,“若不是看在宋大郎的面上,你当我爱去。她李氏别说我不送礼钱,就是倒贴礼钱给我,我也不屑去。”
  
  林红玉心里还记着宋李氏说她丈夫林有东断了腿的话。
  
  没一会,到了村口,宋二郎又遇见了同去吃酒的里正一家、刘家。
  
  三辆牛车同时朝凤凰城前进。因着外面风大,苏兰只与里正娘子、刘家赵氏打过招呼,便没有交谈。等到了第三大街的宋大郎的店时,拍了拍衣服,几个女才寒暄了几句。
  
  此时离吉时正午还有半刻钟,宋李氏穿得一声喜庆的大红色棉衣迎了他们进去。
  
  宋大郎接待了男人们去了另一边,宋李氏往苏兰她们身后瞧了瞧,见空无一人,说道:“昨天我专门回村里邀了张家、王家好几家呢,他们都推说天气冷,不来了。没想,还真是不来了。”
  
  刘赵氏笑道:“他们家有老有小的,走不开是正常的。你也别放在心上了。”
  
  宋李氏双手插在袖子里,她冷笑了一声:“我当然不会放在心上了。这么冷的天,我专门跑一趟,不就是怕别人说我们发达了,有钱了本事了,便忘了本,开店这么大的事儿都不请平日里的相熟的亲朋,我是人走到他们家去的,来不来就是他们的事了。”
  
  宋李氏说话的语气,连同表情,苏兰怎么看怎么觉得是一副小人得志的样。
  
  没来得及说话的里正娘子,脸上便有些尴尬了,她道:“她们没来,到是有托我给你带了些东西。”她转头看苏兰,“本来说是要交给二郎媳妇带的,只是我说反正我也要去,没得她们跑一趟到二郎家,就让她们放到我家牛车上了,刚刚下车我只顾着看你这么漂亮、这么大的房子了,便忘了她们的东西了……”
  
  宋李氏也没怪里正娘子忘了,听到有不来吃饭,而白得的东西,便兴致勃勃同里正娘子一起去,只隔了十几米远停放牛车的地方去取。
  
  等里正娘子取了几包花生红豆出来,宋李氏便有些嫌恶的扔给了大堂等待开店的小二。叫他拿到厨房去,分给伙计们吃。
  
  宋李氏带了苏兰、林红玉等从前厅店面、厨房,到后面的院子,参观了个遍。
  
  其间刘赵氏很是亲昵的拉着宋李氏的胳膊,直夸房子气派,路段好,生意也肯定红火。
  
  说得宋李氏尾巴翘上了天,连跟比她大一辈的里正娘子说话的时候,口气都与平常不一样,那抬着下巴看人的样子,很有些爆发户的派头。
  
  待宋李氏炫耀完了,离开店的时辰也差不多了。
  
  店面的木板被打开了,老板、客人与小二、厨师都集中到门口。
  
  苏兰见了宋杨氏、宋小妹,免不了问好。她见与宋杨氏站得近,穿着也不似伙计厨娘的一个妇人,脸上便带了疑问之色。
  
  宋杨氏介绍道:“这是我姐姐,你叫她方姨妈便好。”
  
  她又指了指在她身后,与宋小妹咬耳朵的一个十五岁的女子说道:“她是你姨妈的女儿,你叫玲儿妹妹就是。咱们盘下这个店面,多亏了你姨妈仗义解囊。她在家无事,我便请她来帮帮我。我们搬到城里,小妹连一个说话的姐姐妹妹都没有了,我便叫你姨妈带了玲儿过来,让她们表姐妹亲近亲近。”
  
  宋杨氏是个谨慎的人,她和宋李氏平日里就有些不对盘,当宋李氏叫了爹娘哥嫂来店里帮忙的时候,就担心宋李氏借势撑了家里的权,她又因为说谎方杨氏借了五十两银子给她,便给了方杨氏一个厨房管事的的职位。
  
  宋杨氏一则不让宋李氏,凭娘家在店里的势压过她;另一方面,让方杨氏帮她说谎借了银钱给她,让村人、让宋家三兄弟、让现在搬到四合院东厢住的、她精明的哥哥嫂子无话可说……
  
  方玲儿听宋杨氏介绍了她,连忙过来同苏兰见礼。
  
  苏兰拉了她起来,苏兰笑道:“表妹眉眼跟姨妈真是一个模子印出来的,跟小妹也有五分像,表妹多少岁了长得真是惹人怜爱。”
  
  方玲儿被夸得羞得红了脸,眨着忽闪忽闪的大眼睛,“过年就满十五了。表嫂别夸我,表姐才是长得最漂亮、最有福气的呢。”
  
  宋小妹拉了方玲儿过去,“别说我,你也长得好看。你现在没有人家,照我说先别急着定亲,等我嫁到了和家,帮你寻几家家境好的……”
  
  宋杨氏回头,给了宋小妹一记眼刀,“你表妹亲事,自有你姨妈姨父做主,你别没大没小瞎掺和……”
  
  




62

62、媳妇难为 。。。 
 
 
  方杨氏听了,连忙拉着宋杨氏,她笑道:“别管没大没小,至少我知道了咱们小妹心里是有玲儿的,小妹,姨妈也不是说笑,若有好的人家,可别忘了你还有一个妹妹……”
  
  方杨氏的话说到一半,便被响起的鞭炮声炸碎了。
  
  大郎火锅店门口早已经聚集了看热闹的人。待时辰一到,鞭炮刺刺燃完了引线,接着刺耳的鞭炮声炸开了。
  
  众人都掩了耳朵,眼睛往那敲着锣鼓、舞着两头狮子的街中看去。
  
  炫丽耀眼的舞狮惹得越来越多的人围观,更有不少人吆喝叫好。
  
  宋杨氏、宋李氏皆满意的点头。钱还算没白花。
  
  等锣声、狮子都停了下来。宋大郎走到人群中间,拱手说了几句请周围乡亲关照小店的客套话,又说今天开张,凡进来的客人都会单送菜品,立刻便引得一阵热烈的掌声。
  
  宋大郎满脸笑意的拉了宋二郎,要和他接招牌的红布,宋二郎见宋杨氏、宋李氏面色不善,他推辞了几番,却拗不过宋大郎,只得同他齐力拉了红布下来。
  
  待掌声一过,小二出来一吆喝,便有客人陆陆续续的进了店里。
  
  苏兰、里正娘子等一干女流被宋李氏引到正房堂屋的席面上,宋二郎、里正等男人们都在院子里桌子上坐好。
  
  因着前面开张,宋大郎、宋李氏皆不放心,只让李氏爹娘、哥嫂和方杨氏在外面忙活,宋大郎夫妇便出去看店了。
  
  后院女人们一桌便由宋杨氏招呼,男人们宋大郎让宋二郎帮着招呼。
  
  其实照宋大郎的想法,他们没开过店,头一天或者更久,免不得要忙得手忙脚乱。请客人,最好在开店之前,一则意思到了、二则他们要看店,总不能不管这大冷天,冒了寒风来吃酒的客人吧。
  
  宋李氏死活是不干。她定是要别人瞧见她店面之好、生意之好的。她要的便是那开店之日的热闹红火气氛,再里正家、刘家面前挺直腰板——就像以前他们宋家是洪星村首富时一样。
  
  大郎火锅店第一天的生意到也不忙——因为盘下了店铺,短短三天就开店的他们,着实没有一炮而红的资本——客人们,可都在绝味楼外排队等着呢。
  
  此,却要说一说绝味楼,大庆朝全国范围内,在官方带领下吹起了轰轰烈烈的、热锅子汤底重复使用的春风。
  
  但是这阵春风,却被绝味楼、齐府这在外人眼中互不相干的一商一官,隔绝于外。
  
  以与绝味楼竞争激烈的天下楼为首,大庆一干大小的做吃食的商人,先是眼红着绝味楼在圣上面前露了脸,得了天子亲笔招牌的赏赐,他们跟在绝味楼屁股后面,帮着推广重复使用汤底——天子称之为可节省粮钱的善举。
  
  绝味楼此举无意是商场上,至少二十年不可超越的大羸之妙招——而也有商家觉得自己落了好处,毕竟那汤底重复使用,他们的成本可就降低了不少,那赢利也就更多了。
  
  但是他们很快的发现,自己重复使用的汤地,被绝味楼推出的汤底远远的抛在了身后。但凡有法子能不用在绝味楼外冒了寒风排半天的队,还不一定能吃到绝味楼热锅子的客人,他们是能去绝味楼,便不会去别的地方。
  
  这年的冬天还没过去一半。绝味楼便以雷霆之势横扫了大大小小的食店——不管你中高低档,你只要是做热锅子的,便能听到客人赞那绝味楼半条街外,便能闻到的鲜辣香味。
  
  只闻那味,你便要流口水。你吃上一口,便停不下来。你三天不吃,做梦都能梦见……
  
  说来也是奇闻。外面那么大的风声,却没有传到凤凰城——或者早已经传到了,就是没人敢动手。
  
  不管如何,凤凰城内现在只苏兰、宋大郎、绝味楼三家用的是同一道方子、同重复使用的汤底。
  
  那宋大郎的火锅店分分钟便传到了绝味楼大掌柜的耳朵里——说来却是因为苏兰挂在街边的火锅店牌子已经在这凤凰声名鹊起,而当绝味楼改了汤底后,她生意越发的比以前好了,而宋李氏便借了她牌子上的火锅二字。
  
  恰开张之时,被绝味楼二掌柜亲信瞧见了,那人顺带吃了两筷子连忙回去了告知了二掌柜。
  
  二掌柜立刻又与大掌柜说了。
  
  大掌柜坐在绝味楼专属他的雅间里,他打开窗户看绝味楼下排到街上的客人,说道:“那是她大哥一家,到也不算违约……对了,咱们城里没人用重复的汤底?”
  
  二掌柜回道:“风声是早就传过来了,后来圣上又发了明旨,衙门外面贴着呢,又哪有人不知道的理!重复的汤底嘛,有几家胆子大的私下熬着,不过没拿出来卖,其他的还是照以前一样。”
  
  二掌柜上前一步,小声的说道:“那几家私下熬的,要不要……”
  
  二掌柜做了一个抹脖子的动作,大掌柜笑道:“咱们凤凰城的消息,除了我们同意便是只进不出。凤凰城是咱们是老家、是绝味楼是齐家的一言堂,但凡事不可做得太绝。现在只京城、杨州、苏州同我们四个地方用了新汤底,其他地方听总掌柜的意思还要再等半个月。”
  
  二掌柜不解,“这是为何?”
  
  大掌柜道:“如若一下子出来把别人的生意全抢了,可不得让兔子急得咬人,而且他们正帮着我们宣传呢,可不能让他们红了眼睛,不尽心尽力不说,可能还会拖我们后腿。待半个月后,全国所有的店都用了新汤底,不出多久,他们就会知道是为我们作了嫁衣,急得吐血。到时候,何愁他们不举着银票送上门来!”
  
  大掌柜望着远方的青山,“总掌柜不亏是总掌柜,咱们不能正大光明的站在殿下的身边,又要防着那些权势之家威逼我们,他此举真是把这方子最大利益化了。”
  
  大掌柜又说:“你也不要掉以轻心,若天下楼之流查到是宋家的方子,小心让他们抢了我们胜利的果实。”
  
  二掌柜点头,他道:“一时半会他还查不到这里来,而且就算查到了,我也叫他有去无回。”
  
  大掌柜轻笑,“这半年,你火气越发的重了。”
  
  二掌柜低头在他耳边说道:“其实照我说,干嘛要费力气隐瞒宋家的事,干脆一刀下去,一了百了。谁也抢不走咱们的方子。省时又省力。”
  
  大掌柜微眯着眼,“现在咱们是商人经商,不是以前上战场杀敌。商场上,杀人是最下作也是最简单的方法。你以前杀人没杀够吗?现在尽想着杀人……”
  
  二掌柜一对小眼睛笑成一条缝,“若有最简单的方法,干嘛要用那复杂的法子。”
  
  大掌柜与二掌柜是多年的兄弟情义,便细细解释给他听,“宋家在洪星村也是个有意思的家族,人丁单薄,但十里八村认识的还不少。杀是好杀,但宋二郎的店在凤凰城已经有了一定的名气,咱们虽然能把方子取来,但宋家没了,有心人必定想到我们。天下楼背后的那位已经怀疑我们和齐家、和殿下的关系了,只是我们把凤凰城围成铁桶江山,他伸进来手,出去的人不是成了不能说话的死人、就是什么消息也没得到,若是把宋家办了,他哪怕是知道了一丁点消息,不定怎么泼脏水呢。更有,此地属于李知府管辖,李知府可是殿下的老师,被贬才没多久,再给李知府摸黑,怕是殿下、少爷都不能轻易放过我们。”
  
  大掌柜拍了拍二掌柜的肩膀,“老二,这半年咱们杀的探子不少,但是本地的人,还是不要妄动的好。而且,这复杂的法子也有他的妙处……”
  
  二掌柜抬头:“什么妙处?”
  
  大掌柜低声笑道:“待殿下成了大事……这天下便要不了那么多只知道打杀的武夫了,以后咱们是要靠脑子吃饭的。你且慢慢学着、慢慢琢磨,斗智斗勇不比战场上差……”
  
  最后大掌柜又道:“你放出风声,叫他们随意卖重复的汤底吧。各地都在改变、都在用,咱们不要太显眼啊!”
  
  ***
  
  宋李氏满意的看着自己的爹娘井然有序的指挥着小二点菜、上菜,回头她在放着酒的柜台上看见了方杨氏,脸上便不自在了。
  
  宋李氏走到方杨氏的面前,“姑姑,我哥呢?柜台收钱不是他吗?”
  
  方杨氏一面取了酒给小二,一面回答说:“你哥在厨房呢。我本来是在厨房的,可是你哥临了客人结账,算不出来多少钱,我便过来了。”
  
  方杨氏拿了算盘摆到自己面前,她抬头笑望着宋李氏,“你们又没请掌柜,幸好我会算帐,不然可没法收钱了。”
  
  宋李氏转身气冲冲的逮到了在厨房,拿着碗使劲往嘴里刨肉片米饭的哥哥李明英。
  
  宋李氏咬牙切齿,“哥,你不是说你会算数嘛!”
  
  李明英用袖子抹了一嘴的油,“妹子,我是会啊。可是你那么多碟碟盘盘的,一堆数字看得我眼花……”
  
  宋李氏哼了一声,“没用的东西。”又指着李明英骂道:“看你没出息的样,我叫你来,是叫你混吃混喝的吗?!”
  
  李明英把碗放到一边,好生好气的在宋李氏面前伏低做小,“哪能啊。咱们不是来帮你嘛。”
  
  宋李氏指着收钱台的位置,“你就是这么帮的,钱都让姑姑收?”
  
  李明英笑嘻嘻的说道:“她收就收吧。都有帐目在呢。又不会少一个子儿。”
  
  “烂泥扶不上墙。”宋李氏觉得指望她哥是不可能了。她自己吧,大字不识……但是就这么让方杨氏收钱,她着实不放心,也不甘心。
  
  李明英讨好的说:“妹子,你给哥找个好活呗。你把采买交给哥吧!哥保证买的东西又好又便宜……”
  
  “就你?”宋李氏斜眼看身体都站不直,像个混混流氓的哥哥。“你不是想吃我的钱吧!采买上,油水可多呢?”
  
  “我哪能吃你的钱呢。”李明英连忙摇了摇头,又说:“现在采买不是被二姑姑交给大姑姑了嘛。你到是甘心让二姑姑吃了银钱当私房。娘可是说了,别看大姑姑到处说借了钱给二姑姑,到底借没借还不一定呢。没准全是她的私房,还骗着你呢……“
  
  听李明英这么说,宋李氏越加不甘心了。




63

63、媳妇难为 。。。 
 
 
  当年她最想嫁的是宋家最出息的宋三郎,没成功。后又想嫁给宋三郎一母同胞的宋二郎,还是没成功。
  
  最后宋杨氏让她嫁给宋大郎,好话说了一堆,可是她好日子没过几天,就苦得不行,现在好不容易开了店了,她藏的私房还瞒着她这个内侄女儿媳妇,最恼火的还是叫大姑姑来店里帮忙——这是跟她夺权呢!
  
  宋李氏心下做了决定。把采买交给她哥,前面交给她爹娘,帐上让还识几个字的宋大郎去学,等宋大郎学会了,方杨氏就滚蛋,宋杨氏也从当家人上面退下来……
  
  宋李氏和宋大郎回到后院的时候,正房堂屋女人们的一桌,正聊得热火朝天。
  
  刘赵氏坐在宋杨氏的左手边,她先是举杯敬了宋杨氏,“婶子真是好福气,宋大哥和嫂子孝顺又能干,你就可尽着享清福吧。”
  
  宋杨氏举杯回应了她,饮了水酒一口,叹了一口气说道:“我那有什么福享呢……”
  
  里正娘子笑道:“你话是不知足了吧。这么大个店,大郎出息了。小妹也寻到好人家,你可以说是咱们洪星村第一有福的人呢。”
  
  宋杨氏谦虚道:“哪里哪里。你几个儿子媳妇也出息孝顺,女儿也嫁得好,时常来看望你。要说咱们洪星村最有福的就是你和刘家的。”
  
  宋杨氏对刘赵氏说:“你婆婆身体康健,家里田地这么多,你又孝顺,刘家三世同堂,她才是有福气的呢。却说我……哎,你们都不是外人,乡里乡亲知根知底的。”
  
  宋杨氏手指虚指了四合院一圈,说道:“你们是知道的,咱们家以前是不错,可是后来……后来事多,田地都卖了,剩下的勉强糊口,这么大、地段这么好的四合院,我们哪里买的起啊!”
  
  今天用来待客的是火锅,宋杨氏烫了清淡的猪肉片放到大虎的碗里。
  
  里正娘子疑道:“你这话,是从何说起啊……”
  
  刘赵氏也疑惑不解,“莫不是这四合院还没买下来。”
  
  宋杨氏放下筷子,道:“正是呢。给了一半,还剩一半没给。就这给的一半,那真是掏光了家底,又借了外债,我姐姐家、我哥哥嫂子侄儿侄媳、连小妹的嫁妆银子都挪了出来……”
  
  宋杨氏摇着头,宋小妹夹了煮熟的豆腐到她碗里,劝道:“娘,您不要忧心。我相信咱们能把欠钱还掉,你听前面热闹的声音,这才是第一天呢,等时间久了,客人便知道咱们火锅的好处了,只怕一个个都要像绝味楼一样排着队等呢。”
  
  宋小妹喜庆的话,说得宋杨氏一笑。
  
  刘赵氏歪头看着苏兰道:“二郎媳妇,你的火锅我吃过一回,绝味楼的我也吃过一回,这味道,到像是一家的……”
  
  苏兰道:“绝味楼的锅子我虽没尝过,但也肯定不是一个味。我这是祖上传下来的,人家绝味楼这么大的牌子,百年的老店,听说里面的厨师创了新的菜品,那一道就是千两的赏银,我天天在街上做生意,倒是听说那绝味楼的新汤底新方子是从京城那边传过来的,虽然这百变不离其中,每家的汤底做法差不多,但绝味楼的肯定不是凡品。”
  
  刘赵氏听了,想了想也觉得不可能。便道:“你说得也是。想是那绝味楼雅间五两银子一锅的汤底香味,还在我嘴里转悠,吃到锅子便又想起它了。”
  
  一道菜、一道点心、一杯茶,做法就算一样,可是天下没有一样的东西,而且它们不是一个人做的,再加上品菜、品茶的地方不一样,那吃到嘴里,加上吃饭人的心境,其中的不一样就更多了。
  
  苏兰掩嘴笑了,“嫂子可真是个会享福的。五两银子一锅的汤底竟就这样吃了,我这辈子也不知道能不能吃上一道一两银子的东西。”
  
  刘赵氏道:“五两银子的东西,可值半亩田了,哪里是我吃得起的,却是当家的认识多年的朋友请的。”
  
  刘赵氏烫了一片羊肉下肚,觉得甚美味,她又道:“其实照我说啊,这绝味楼的锅子,也不值当什么,味道也比这个好不了多少。”
  
  苏兰道:“绝味楼那样的地方,哪怕就是一杯白水,也比外面卖得贵十倍呢。”
  
  宋小妹插嘴,“哪为什么那些有钱人都到绝味楼呢!这不是白白让人宰嘛!”
  
  众人听她天真的话,都笑了一回。
  
  里正娘子笑道:“傻丫头,那些老爷公子,哪一个是缺钱的主。一样的水,你卖他一文钱,绝味楼卖他十文,他还认为你看不起他,让他喝一文钱的水呢。咱们这些人家,过得是精打细算的日子,与他们是大大不同的。”
  
  宋杨氏也道:“你婶子说的正是这个理。有钱人的想法,和我们可不一样。过两天,你每天抽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