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之大醉侠-第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还都是传说中风尘三侠中的人物。 今天一下便见了两位。 让他心下甚喜,唯遗憾处便是没能一起见到风尘三侠中的顶梁老大虬髯客。
而原书中同样有着一脸虬髯地吐谷浑王子伏骞,在他心中,可实是远比不上那传说中的虬髯客。 却是不知原书作者,创作这人物时是否是以虬髯客为原形来塑造。
此时此景此物与这身边地众人,在他眼中分明都是实实在在、真真切切的存在。 虽是虚构的小说中世界,但却真实无比。 让他此刻忽然思考起小说作者的人物塑造与原形时,心中涌起怪异无论的感觉。 暗叹一声。 收摄心神,甩开这些乱七八糟的想法与感觉,他与侯希白同时拱手向着红拂女回了一礼。
还礼毕,侯希白笑道:“希白也早曾听闻过李夫人美名,今日一见,果真是名不虚传!夫人之美有若傲雪红梅。 美丽清雅,铮骨傲然。 ”
这话若认真较起来,实有唐突之嫌。 尤其第一次见面,且还是当着人家老公的面儿说。 这种情况下,这话若让另一个男地来说,被当成是调戏之言都有可能。 但从他嘴里说出来,却偏偏让人感觉语出肺腑,完全是发自真心的诚恳赞美。 让李靖不但不为之恼,反倒觉着侯希白如此夸赞自己娇妻,让他也感与有荣焉。 倒是被夸的红拂女本人。 除了眼中闪过一抹神采外。 仍是玉容清冷。
李世民接着介绍道:“这位是尉迟敬德兄,同样精通兵法。 且擅使长矛钢鞭,名震江淮。 ”
年约二十五、六的尉迟敬德踏前一步,向二人拱手为礼。 乍看下此人的体格既不高大也不魁梧,故而并不十分引人注目。 可是却能予人入目即深刻难忘的感觉,原因是他稳立如山的气度,自带一股杀气腾腾的迫人气势,显示出非凡地功力和气质。 而且信心十足,乃是能于千军万马中视敌人如无物的猛将。
他的脸容有种朴拙厚重的味道,但双目精灵闪烁,使人知他绝非可以轻易相欺的人物。
“嗯,跟过年的时候家里贴地那门神画上可一点儿不像!”沈醉听闻尉迟敬德大名,仔细打量了这位后世与秦叔宝并列左右门神之位的唐朝大将军后,还礼时心中暗道。
尉迟敬德泰然自若地迎着他目光,微笑道:“听闻沈兄枪法高明,前些时日助飞马牧场与四大寇一战,一人独枪连挑四大贼首,一战将这四人全部格杀于枪下,让敬德钦佩不已。 若有机会,敬德甚想领教沈兄高明!”
沈醉笑道:“传闻有误,那毛燥与曹应龙两人其实都是毙于我掌下。 我平日应敌也是惯用空手,那日因是上战场才挑了杆枪为利。 不过若尉迟兄非要领教我枪法,也无不可,在下随时恭候!”
“庞某亦曾在拳脚上下过一番功夫,平日颇为此自负。 沈兄此言,惹得庞某心痒难耐,忍不住要领教高明。 ”尉迟敬德尚未答话,那庞玉却已上前一步含笑接过了话头,要向沈醉挑战。
“好,那便请吧!”沈醉好整以暇地道。 转头望了眼窗外的雨,发现比先前在天津桥上时已下得大了。
李世民插言笑道:“待我介绍完毕,两位再行切磋不迟!”说罢,指着身旁一位长得白皙清秀,文质彬彬的儒服书生道:“沈兄、侯兄,这位是长孙无忌兄,不但学识渊博,见识卓著,武功亦是不凡。 ”
长孙无忌上前一步,拱手见礼,用着一惯的斯文语气向二人温和笑道:“无忌见过二位仁兄!”
“终于介绍到你大舅子了!”沈醉心道一声,与侯希白相视一眼,又同时还了一礼。
剩余的最后三人分别是罗士信、史万宝和刘德威,均是达至精气内蕴的高手。 介绍完毕后,李世民向沈醉与庞玉道:“此次乃是切磋性质,二位点到为止即可,莫要伤了和气!”说罢,带着众人往旁退开,让开一块有约三丈方圆的宽阔地。
他先前在此处厢房窗口俯视见得天津桥上的沈醉与侯希白,见二人无论身形气质俱是不凡,料非常人。 便让庞玉请他二人上来,除想认识结交外,亦是看趁机能否将二人招揽到麾下。 不过他一得知了沈醉与侯希白二人身份后,心中便已知道这可能性不大。
尤其是沈醉,与他密切注视的巫行云势力关系不浅。 此来洛阳,八成也是为了那已传得沸沸扬扬地和氏璧而来。 若能在此时挫败一下沈醉,那自是再好不过。 便是不能,也可试出他地深浅来,好研究对策。 所以对于庞玉的出言挑战,他并没有加以阻止,反是听之任之。
此其一也,其二如能挫败沈醉,也可替妹妹李秀宁出口气。 李秀宁在飞马牧场所遭遇地沈醉无理之事,他自是早已得知。 想不到这沈醉今日又来一次,他虽不在意,却是也不喜的。
李世民手下这边诸人,自是以他为尊。 他即不出言拦阻,李靖等人自也是闭口不提。 而另一边与沈醉一起来的侯希白,却是也想借着这机会看看沈醉的深浅,自也不加阻止。
“请吧!”沈醉与庞玉站在众人让出一块宽阔地中,相隔两丈而立。 沈醉很是大方地请庞玉先出手。
庞玉心中暗笑,要知高手过招有若下棋,先手极为重要,如若功力相若,谁抢得先手主动,往往成为决定胜败的因素。 但他知道沈醉不但挫败过近年来声名鹊起的突厥年轻高手跋锋寒,更以一人之力于千军成马中格杀了四大寇,是以并不敢存丝毫大意。
尤其对方便只是那么随随便便的一立,不见任何作势,也无任何气势威压,但却突然感觉到他整个人深沉如大海一般,让人莫可测之。 眼见得对方气势浑然天成,无懈可击,反让自己有无从下手的感觉,庞玉道一声“得罪”后,脚下划过丈许距离,两手撮指成剑,左劈右刺,攻向沈醉,登时劲气狂涌,声势骇人。
场内立时生出一种惨烈的气氛,庞玉用的虽是赤手,竟能使人生出剑刺的感觉。
他本身虽擅于使剑,但在拳脚上却着实下过一番苦功,创出这“太虚错手”,将剑招融进其内,与使剑没有什么分别,且远近俱宜。
沈醉瞧得庞玉“太虚错手”出手之势,心道与“六脉神剑”倒是挺像。 不过却是徒具其形,未具其质,所发出的剑气充其量只是内气外放出的指力,哪比得了“六脉神剑”剑气的无坚不摧,实在是差的远了去了。
当下右手拇指和食指轻轻搭住,似是拈住了一朵鲜花一般,脸露微笑,左手五指轻弹。 无声无息的拈花指力应指而出,两记分射往庞玉左右手的剑诀,剩余三指则都往庞玉胸口要穴射去。
(。。)
正文 第六十二章 连战两场
更新时间:2011…3…29 15:57:56 本章字数:3625
第六十二章 连战两场
“砰!砰!”
两记气劲交击之声响起,庞玉被震得连退两步。 抬手一掌,将射往他胸前要穴的三道无声无息的拈花指劲击散。 只是这一掌仓促而出,虽将这三道拈花指劲击散,却被反震之力震得再退三步。
身形尚未站稳,沈醉的攻击便已紧接而至。 站在原处未动,仍是以拈花指攻击。 但见他出指轻柔无比,左手每一次弹出,都像是要弹去右手鲜花上的露珠,却又生怕震落了花瓣,脸上则始终慈和微笑,显得深有会心。
这甫一接触,庞玉便知自己攻功力不如沈醉。 本应避敌锋锐,寻隙进攻,施展避实击虚之策,待突进得沈醉近身处,施以精妙剑招对敌。 奈何沈醉的攻击紧密相连,拈花指劲又射往他身周四处,将他周围空间封锁,实让他避无可避。
当下只得采取守势,两手剑指舞得密不透风,将沈醉攻击而来的拈花指劲一一击散绞碎。
但他本身功力便不如沈醉,且拈花指劲又是无形无声无息,让人极难察觉判断其进攻方位,非到近身处才能察觉得到。 因此只堪堪化解了沈醉二十几指后,便已是被迫得连连后退。 如此打法,让他连对手的身都近不得,当真是让他心中郁闷无比。 略一思忖,心中叹了一声,叫道:“沈兄且慢!”
沈醉闻言收手,左手垂在了身侧。 右手却仍是拇指、食指轻轻搭住,保持拈花的姿势,脸带微笑,静待庞玉接下之言。
庞玉轻舒了一口气,抱拳道:“沈兄果然武艺高强,小弟不是对手,这便认输了!”他倒也提得起放得下。 这话也是说得不卑不亢,显得极有风度。
李世民等人都是眼露惊色。 料不到庞玉败得连样快。 更料不到沈醉指法如此高明厉害,竟让庞玉连身都近不得。
沈醉右手收回垂下,道了声“承让!”眼光从李世民等人身上扫过,最后停驻在尉迟敬德身上,道:“择日不如撞日,尉迟兄若要来领教,便趁此时吧!”
“敬德正有此意!”尉迟敬德随声而出。 来到沈醉对面站定。 庞玉与他交错而过,回到己方阵中。
尉迟敬德右手往左腰一抹,一根混身漆黑地长鞭已到手中。 鞭身有擀面杖般粗细,鞭梢则为尖细。 除手柄外整个鞭身还满布着吸盘似的突出小圆点,有若章鱼的触须一般,显得诡异莫名。
沈醉却是最不喜章鱼这类生物,瞧着这根鞭子,不禁眉头微皱。
尉迟敬德将沈醉表情瞧在眼内。 却是心下奇怪,想不明白他是何意。 只道:“沈兄武艺高强,在下自知拳脚不敌,只得以擅长的兵刃请教,还请沈兄莫怪在下占了兵刃的便宜。 ”
沈醉略有些不耐烦,道:“你且出手便是。 ”
尉迟敬德执鞭的右手往上微扬。 鞭子像变魔术似的倏地蹬得笔直,斜上直达沈醉头顶上空,朗声道:“此鞭名归藏,长两丈三尺,请沈兄赐教。 ”
他并没有抖回鞭子,轻轻松松地像持着一根两丈多长地黝黑铁棍,教人无法相信那本是一条长鞭,只是这份持恒的内力,便已知他功力不凡。
“归藏,章鱼还差不多!”沈醉心中咕哝了一句。 却将左手负在了身后。 右手摆了个请地手势,道:“你请先!”
“得罪!”尉迟敬德声落。 扬起的归藏鞭一个盘旋回了自己头顶,然后如蟒蛇出洞一般,鞭梢带着一溜乌光向着沈醉胸口疾点而去。
沈醉负手而立,瞧着那鞭梢疾点而来,却是既不封挡,亦不闪让,仍是纹丝不动。 直待得那鞭梢快点至胸口时,才突然出手如电,右手食、中两指向着鞭梢夹去。
那鞭却如有生命的灵物一般,突地往回一缩躲了过去,然后又急伸而出,反向沈醉手腕打来。 沈醉手腕一翻,复又伸指夹至。 那鞭梢又急回躲了过去,鞘来手往,如穿梭一般几个来回后。
尉迟敬德见进击不得,鞭梢一转,向着沈醉脚腕缠绕而去。
沈醉挥手下斩,“嗤嗤嗤”三记火焰刀气刃脱掌而出,带着锐啸破空之声,分往尉迟敬德的鞭身处斩去。 只听得“噌噌噌”三声,尉迟敬德那如章鱼触须似的归藏鞭连鞭梢在内被斩落三截在地。
沈醉得势不饶人,趁着尉迟敬德大惊之下,右手连挥,九记火焰刀气刃接连脱掌而出,带起一片锐啸之声。 房中一片灼热之气,在旁观战的李世民、侯希白等人亦能感觉到九记火焰刀气刃相连所发出的灼灼热浪。 但是这声威,便已是叫人心惊。
“噌噌”声中,尉迟敬德地归藏鞭被一截截斩断,落地咚咚有声,直斩至只剩他手中握着的那截鞭柄。
李世民等人瞧得沈醉这般武功,皆是心中大惊。
尉迟敬德则是瞧着满地的一截截归藏鞭心疼不已,这鞭他所制不易,耗费了许多功夫心血,想不到今日片刻之内便尽毁于沈醉手中,却叫他如何不心疼。 但他终是高手,心疼归心疼,却是不失风度,向着沈醉抱拳一礼,道:“沈兄武艺果然高强,在下也认输了!”
“承让!”沈醉含笑抱拳还礼。
尉迟敬德心下恼火,任谁都看得出沈醉是故意要毁他的归藏鞭。 复瞧了眼地下断作数截散落一地的鞭段,沉着脸回到了己方阵中自己先前所站的位置去。
李世民哈哈一笑,道:“沈兄果然技艺不凡,所用武技也是令人闻所未闻,不但让世民佩服更让世民开了眼界。 未知沈兄刚才所用的那路指法与掌法是何武艺,如若方便的话还望沈兄告之。 ”
“嘿,还怕你查我底吗?你能查到可真算你本事了!”沈醉心中暗道,微微一笑,大方相告,道:“我方才所用那路指法叫做拈花指;掌法嘛,则叫做火焰刀,乃以内力凝聚成刀,可无坚不摧,实已算不得是掌法。 ”
侯希白踱步上前,道:“提起这‘拈花’二字,小弟想起一则典故。 据佛教禅宗历来传说,释迦牟尼在灵山会上说法,手拈金色波罗花遍示诸众,众人默然不语,只迦叶尊者破颜微笑,领悟心法,自此传下讲心传顿悟地禅宗法门。 我看沈兄方才施展之时,手呈拈花之势,又脸带微笑,正是‘拈花微笑’之意。 料来沈兄这门‘拈花指’,必是出自于佛门武学。 ”
沈醉道:“侯兄果然博学,我这路‘拈花指’,正是佛门武学。 ”
侯希白道:“‘火焰’亦有‘光明’之意,而‘光明’二字也常见于佛经之中,指佛、菩萨所发之光。 如《无量寿经》上云:‘无量寿佛威神光明最尊第一,诸佛光明所不能及’;《观无量寿经》说,阿弥陀佛有八万四千随形好,一一好中复有八万四千光明,一一光明照遍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观世音菩萨的举身光明中现五道众生,大势至菩萨的举身光明照十方国。 沈兄这武功名之为‘火焰刀’,除所发刀劲灼热外,当亦有此意。 虽无坚不摧,却并无杀伐之气,而有光明之像,料来也当是佛门武学,不知小弟所说然否?”
沈醉不得不佩服侯希白的博学多识与推断猜测,至于那火焰刀之名到底有没有佛教光明之意,他却是不知道了,要问只能问起名字的鸠摩智。 当下只道:“侯兄所猜不错,我这门‘火焰刀’亦是出自于佛门,乃一名曰大轮明王的大贤高僧所创。 ”心道:“老鸠呀,看咱够朋友吧,跑几百年前宣传你大名来了!”
李世民道:“这样说来,沈兄原来却是佛门弟子了?”
沈醉摇头道:“非也!这两项绝学我只是有幸学得而已,却并非是什么佛门弟子。 ”
侯希白笑道:“我曾听落雁说过沈兄自称是逍遥派弟子。 ”
李世民听闻,忙在脑中搜索“逍遥派”三字,却是并无所闻。 转眼去瞧李靖、红拂女等人询问,众人也是一脸茫然苦思之色,显然也是从未听闻。 因问道:“不知这逍遥派是何门何派,在下竟从未听闻?”
沈醉答道:“乘天地之正,御六气之辨,以游无穷,是为逍遥。 ”
李世民道:“这句话出自于庄子地《逍遥游》,看来沈兄这门派是属于道家门派了。 ”
沈醉道:“非佛非道,只为逍遥。 ”
窗外的雨下的愈发急了。 此时本就已是黄昏,外面阴雨连绵,屋中更是阴暗,房中的灯笼早已点亮。
李世民指着桌旁上首的椅子笑道:“两位请上座,咱们边谈边吃不迟!”
二人随他所指上前就座,新加的两张椅子与两副怀筷在庞玉下去请二人时就已备好。 当下又遣人叫来了小二,吩咐将房中收拾后,又征求二人意见,重新点了一桌酒菜。
李世民自知招揽二人无望,却是仍说了几句天下大势后,见沈醉与侯希白二人都表现的不感兴趣,便再不提。 只谈些各地风土人情与一些风景及名胜古迹,说些各人游历江湖的有趣经历,倒也聊的甚是融洽。
一番晚宴罢,沈醉与侯希白先行向李世民告辞,临出门时,沈醉忽然转过头来向着李靖笑道:“李靖兄,你将来若生了儿子,一定要取名叫哪吒!”
说罢与侯希白飘然而去,只留下屋内众人一脸的愕然与红拂女地俏脸微红。
(。。)
正文 第六十三章 净念禅院
更新时间:2011…3…29 15:57:57 本章字数:4882
第六十三章 净念禅院
昨夜下了一夜的雨,直到凌晨方才停。
沈醉穿着一袭淡蓝轻衫,呼吸着雨后的清新空气,策马来到了位于洛阳城南郊野的净念禅院。 雨后的阳光显得更加晴朗,早晨的阳光显得勃勃而有生机。
驱马直至刻有“净念禅院”四字的牌坊山门前,长而陡峭的石阶在眼前直延至山顶。
“当!当!当!”
悠扬的钟声,从山上飘送下来。
沈醉翻身下马,将马缰系在牌坊的左边石柱上,抬步拾级而上。 因昨夜下雨,他便将预备于昨晚进寺盗宝的计划押后。 反正只要赶在寇仲、徐子陵和跋锋寒三人还没到洛阳前得手便是,迟上一两日也并无所谓。
今日白天无事,他便决定先来净念禅院踩踩盘子。 关于书中对于净念禅院的描述他早已忘得差不多了,也就只记得存放和氏璧的铜殿而已。 提前打探好地形,对于晚上的动手是有很大帮助的。 这是他前一个时空中以无影神偷夜神龙的身份,偷千家盗百户得出来的经验。
仰首上望,可见从林木间透出来的佛塔和钟楼。
佛塔大部份以大青石砌成,结构复杂,八角九层,四面辟门,塔身的雕刻绚丽异常,四周的卷门上布满了龙、虎、佛、菩萨、力士、伎乐、飞天等宗教物事,神采飞扬,栩栩如生。
塔剎却是铁制的。 有铁链八条分别拉往塔顶八角。 下五层地级阶设于塔内,由第五层开始,却沿塔身外檐盘旋到顶层,这种布局在佛塔建筑中实属罕见。 尤其那高大华丽的铁剎,俊秀挺拔,突出于山林之上,宛如刺破青天。
对于净念禅院的富有。 只从他们能建造一座全部铜制的殿宇便可看出。 而这铁制的塔刹,也已足可让人得窥一斑。 不过这净念禅院的建筑装饰在极尽华美的布置里。 却仍能予人一种简朴归真地感觉。 就像一位盛装的美女,虽是华衣丽服,但由于不施脂粉,故可保持着丽质天生地自然美。
诵经声从山上的寺院内遥遥传至,想是寺内的和尚正在做早课。
上了七百多台阶后,沈醉已能望见山顶上的第二重山门,亦即禅院正门。 却是见那两扇大门紧闭。 心下奇怪,暗道:“难道是净念禅院在保管和氏璧期间谢绝访客?”
快步而上,到得大门前,伸手轻推了下,发现里面上着门闩。 显是关闭山门,谢绝访客。 心中暗骂了一声,看着门上方额书的“入者有缘”四字,轻叹道:“看来老子今天是没缘!”
收回手左右望了望。 一闪身到了左方不远的一棵大树下,往上一眼,再一腾身便已轻身而上没进了树冠之内。 从树顶上往寺内俯看,不由得心中惊叹。 虽已从原书中得知净念禅院规模宏大,此时亲眼所见却仍是有些超出了他的想象。 寺内建筑加起来多达数百余间,俨如一座小城。 殿宇重重。 气势宏伟。
正对寺门地中轴线上依序建有七座大殿,第四座便是那座完全铜制的殿宇。 在阳光的照耀下灿灿生辉,显得金碧辉煌,极是显眼。 铜殿长宽各达三丈,高达丈半。 建造这样一座铜殿,不但需极多的金铜,还需有真正的高手巧匠才成。
净念禅院内主建筑物都依次排列在中轴线上,以铜殿为禅院的中心,规模完整划一。 除铜殿外,所有建筑均以三彩琉璃瓦覆盖。 色泽如新。 却不知是因寺内和尚勤于打扫,还是瓦质如此。 尤以三彩中的孔雀蓝色最为耀眼。 在阳光照射下亦是灿灿生辉。 映出五光十色。
铜殿前有一广阔达百丈,以白石砌成,围以白石雕栏的平台广场。 白石广场正中处供奉了一座文殊菩萨地铜像,骑在金毛狮背,高达两丈许,龛旁还有药师、释迦和弥陀等三世佛。 彩塑金饰,颇有气魄,但亦令人觉得有点不合一般寺院惯例。
在白石平台四方边沿处,除了四个石阶出入口外,平均分布着五百罗汉,均以金铜铸制,个个神情姿态不同,但无论睁眼突额,又或垂目内守,都是栩栩如生,与活人无异。
其他建筑物就以轴上的主殿堂为整体,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