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执宰大明-第70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与此同时,对马岛中央山头脚下的一座院子里。

“怎么回事?”一名年过半百的圆脸中年人一边穿着衣服一边高声喊道,说的并不是倭语而是大明江浙一带的口音。

“老爷,不好了,明军攻岛了。”就在这时,一名管家模样的中年人快步跑进了院子,面色苍白地说道。

“攻岛了?”圆脸中年人闻言先是微微一怔,随后喃喃自语道,“他们终究还是来了!”

“老爷,咱们快走吧,明军这次来势汹汹,晚了咱们就走不了了。”管家望了一眼码头方向升起的浓烟,急声向圆脸中年人说道。

“罢了,看来咱们这次丧家之犬是当定了。”圆脸中年人的嘴角不由得流露出一丝苦笑,神色黯然地说道。

“老爷,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只要老爷能躲过这一劫一定能东山再起!”管家闻言连忙开口劝道。

“早知今日当年就应该学青木明心投靠朝廷,也不至于落得今日这般结局。”圆脸中年人不无懊悔地摇了摇头,然后冲着管家摆了摆手,管家连忙招呼家丁收拾家里的财物准备跑路。

这名神色黯然的圆脸中年人不是别人,正是当年叱咤海上的倭寇头目山海光孝,其势力鼎盛时仅次于青木明心。

可惜当年山海光孝没有像青木明心那样识时务,选择了继续逍遥自在地当倭寇,而不是投靠官军。

如今青木明心早已经不是什么倭寇,成为了倭国的一个大商人,其生意遍布倭国四道,不仅是倭国各地大名的座上宾同时也能自由进出大明。

说起来,山海光孝之所以走上今天这条路与陈光宗密不可分,在陈光宗的授意下,与陈光宗同父异母的私生子陈三公子暗中阻挠青木明心投靠大明,使得原本据对大明朝廷就不信任的山海光孝最终选择了一条歧路,继续当海上劫掠的倭寇,并在陈光宗和陈三公子的蛊惑下欲对李云天不利。

实际上,当年陈光宗偷袭李云天失败使得山海光孝损失惨重,为了偷袭成功他派出的可是手下经验丰富的倭寇,结果全军覆没。

虽然朝鲜国并入了大明,但山海光孝却没有离开对马岛,他也知道对马岛距离朝鲜国太近,不过对马岛是他的老巢,相对于倭国的话对马岛更加安全,毕竟对马岛是倭国的地盘而大明这么些年来都没有攻打对马岛,故而心存侥幸。

如今明军既然已经向对马岛发去了进攻,那么山海光孝不得不离开他的老巢去避祸,否则必当难逃一死。

现在,山海光孝的心中充满了苦楚,他知道自己这次完了,明军既然攻打对马岛那么意味着他将受到明军的通缉,唯有躲去倭国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

不过,他真的能安然离开对马岛吗?

第1448章逃无可逃(十一更)

与李安民等人事先制定的计划一样,不到一个上午对马岛就已经被水师的将士攻陷,岛上的倭寇死的死降的降,除了一小部分人跑进了山里躲起来外其余倭寇悉数投降。

对马岛上不仅有倭寇还有原先生活在这里的岛民,由于岛主宗氏忠于倭国,故而双方倒也相处得还算融洽,井水不犯河水,彼此间相安无事。

由于窝藏大明通缉的倭寇,故而宗氏的家主被捕下狱,将交由刑部审理。

对马岛战斗结束后,李安民在众人的簇拥下登岛查看,空气中弥漫着一股焦糊的味道,一队队出头丧气的倭寇被水师的将士押往战俘营地。

“禀大人,人已经抓住了。”在码头上的残垣断壁行走间,一名少校快步走来,冲着佩戴着中校军衔的李安民躬身说道。

在军中李安民只是一名中校武官而已,并不是身份显赫的大明郡王,故而将士们称呼他为“大人”,只有像秦昆这种关系亲密的高级将领私下里才称其为“小王爷”。

“走,看看去。”李安民闻言不由得眼前一亮,向那名少校点了点头后跟着快步离开。

岛上唯一的一个镇子里,宗氏宅院。

宗氏宅院此时已经被明军水师将士控制,门口站着不少士兵,一副戒备森严的模样。

李安民走进院门,看见院子里的树上捆着一个圆脸中年男子,披头散发的模样显得十分狼狈,一群老幼妇孺在一旁哭哭啼啼的,使得院子里惨云愁雾笼罩。

“大人,他就是倭寇寇首山海光孝!”先前那么那个领路的少校伸手一指捆在树上的圆脸中年男子,沉声向李安民说道。

李安民不由得上下打量了一眼狼狈不堪的山海光孝,眼前的这个两鬓已经斑白的男子就是曾经肆虐海上的倭寇头目,搅得大明沿海不得安宁。

在李安民打量山海光孝的同时,山海光孝也注意到了李安民,双目不由得流露出了诧异的神色,他发现被一众将领簇拥着的那名中校非常年轻,不知是何来历。

原本,山海光孝猜测这个年轻的中校是李云天,否则不会有如此大的气派,他可知道水师的职务并不是像大明卫所军那样世袭的,不过年龄上不对,李云天成名于二十多年前先在已经是一个过了天命之年的中年人,绝对不会如此年轻。

“当年是你与陈光宗,也就是堂本宗光暗中勾结,意图趁着忠王爷巡察江南的时候聚众偷袭,可有此事?”就在山海光孝暗中猜着李安民身份的时候,李安民不动声色地开口问道。

“哼。”山海光孝闻言冷笑了一声,盯着李安民说道,“就是老子做下的,要杀要剐随你的便。”

“你的死活自由司法衙门来定,本官想知道当年陈光宗答应了你什么,使得你如此下本,竟然把手中的主力派了去,结果鸡飞蛋打,落得一个竹篮打水一场空的下场!”

李安民的双目闪过一道寒芒,面无表情地问道,如果不是当年火药的爆炸使得李云天警惕起来,暗中加强了护卫事宜的话,那么陈光宗的计划很可能就成功了,因此他心中自然痛恨与陈光宗合谋的山海光孝了。

“忠王当年率军攻下了小琉球岛,把我们赶来了这里,如果不是忠王我们现在还在海上逍遥快活,你说他该死不该死?”

山海光孝冷笑了一声,不无遗憾地说道,“可惜老天无眼让他躲过了那一劫,否则的话我们就能东山再起。”

“白日做梦!”李安民已经听明白了山海光孝的意思,他之所以派兵参与陈光宗制定的计划就是为了除掉李云天,然后重新称霸海上,因此冷冷地望着他说道,“就算忠王爷出事,水师也绝对不会放任你们这些倭寇猖狂。”

山海光孝闻言脸色变了变,随后闭上了眼睛,他知道自己罪大恶极这次将难逃一死,故而也懒得再费口舌

“大人,他就是擒住山海光孝的人,是讲武堂安插在山海光孝身边的暗叹。”这时,一名中校走了过来,指着身后一名身材魁梧的大汉介绍道。

“卑职见过大人。”这名魁梧大汉向李安民一躬身,沉声行礼。

“你在这里这么些年辛苦了,王爷会对你另有任用。”李安民闻言向那名魁梧大汉微微一笑,态度显得非常和蔼。

这名魁梧大汉的来头可不小,是李云天手中三十六名顶级暗叹之一,在宣德中期就打进倭寇组织暗中潜伏在了山海光孝身边,其调用的权力在李云天,连李安民都没有这个资格,由此可加李云天对其的重视。

听了先前的那番话后,山海光孝神色惊讶地望着魁梧大汉,他一直以为魁梧大汉是为了活命才抓他邀功,不成想魁梧大汉竟然是明军的探子,这简直太令人感到惊讶了,魁梧大汉可是跟了他将尽二十年了,是身边的老臣子。

很显然,李云天得到的山海光孝的消息

山海光孝知道他的仇家多,故而自然要想办法留一条后路以备不时之需,因此当码头上传来明军进攻的炮声后他就让管家收拾家里的金银财宝等细软准备突围,他早就在一个隐蔽的地方准备了船只暗中逃命。

可人算不如天算,谁能想到他信任的魁梧大汉竟然会下令擒住他和家人,要知道他还指望着魁梧大汉护送他离开。

于是,山海光孝根本没来得及反抗就成为了明军的俘虏,这个结果是他无论如何都想不到的。

“你还有没有良心,老子对你这么好你竟然暗中出卖老子,良心都让狗给吃了?”压抑不住心中的怒火,山海光孝不由得冲着魁梧大汉吼道,他自认为对魁梧大汉不薄,可魁梧大汉竟然一直在欺骗他。

“倭寇使得我家破人亡,如果不是遇到忠王爷我和弟弟妹妹们不知道会成为什么样子,是你们害得我们成为这个样子,我要为死去的父母和乡亲们报仇,将你们绳之以法。”

魁梧大汉面无表情地望向了恶狠狠瞪着他的山海光孝,“你是倭寇,我是官差,我抓你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山海光孝闻言一时间哑然了,他万万想不到魁梧大汉竟然还背负着如此血海深仇,当年他们劫掠大明沿岸乡镇的时候可没少烧杀掳掠,魁梧大汉的亲人受到祸害并不让人感到意外。

“山海光孝,不知道你的手上沾染了多少无辜百姓的鲜血,多少家庭因为你们而支离破碎。”李安民瞅了一眼山海光孝,望着院子里吓得瑟瑟发抖的山海光孝的那些家眷说道,“不过天道轮回,报应不爽,你的罪孽自然有人用鲜血为你洗刷!”

“他们是无辜的,并没有参与到我做的那些事情里去,你们不能杀了他们。”山海光孝闻言脸色顿时就是一黯,不由得开口争辩道,他固然是十恶不赦的恶人也不愿意亲人受牵连死死于非命。

“哼,国法无情,早知今日你又何必当初做下这种事情。”李安民闻言不由得冷笑了一声,嘴角闪过一丝不易觉察的笑意,冷冷地回答,很显然山海光孝并不想看见他的家人跟着他一起受死。

山海光孝闻言脸上顿时青一阵白一阵,想当年他也是为了混口饭吃跟着同乡加入了倭寇,如果李云天能早出生二十年的话那么他绝对不会走到如今这个地步。

朝廷之所以撤销了禁渔令,民间的百姓都知道是李云天从中推动的结果,这一招对倭寇可谓釜底抽薪,沿海的渔民解决了生计问题谁还愿意背井离乡去当倭寇,这使得倭寇已经丧失了人手的来源。

忽然,一阵婴儿的啼哭声打破了现场沉闷的气氛,一名年轻女子战战兢兢地哄着在襁褓中哭泣的男婴,是山海光孝的孙子。

“我要见忠王,我有重要的事情要向忠王爷禀报!”随着那名男婴的哭声,山海光孝的心不由得颤抖了一下,随后开口向李安民说道,他手里还有一道用来保住家人性命的杀手锏。

“忠王爷现在人在京城,你有何事可跟本官说。”李安民闻言不动声色地问道,知道山海光孝想要给家人谋一条生路,这样无疑就会乖乖就范。

“我这个消息事关重大,必须要亲口对忠王爷讲。”山海光孝闻言摇了摇头,毕竟他罪孽深重因此根本就信不过李安民,只有李云天亲口答应放他家人一马他才会把实情讲出来,虽然他痛恨李云天但却非常钦佩李云天的为人,李云天向来一言九鼎绝对不会食言。

“父王公务繁忙恐怕没有时间见你,你如果老实交代陈光宗的下落那么本王可以免除你家人一死!”

李安民自然清楚山海光孝的心思,于是神色严肃地望着他说道,不动声色地表明了身份。

“父王?本王?陈光宗!”山海光孝闻言顿时怔在了那里,一脸震惊地望着李安民,他万万想不到眼前的这个年轻人竟然是李云天的儿子,而且还是一位朝廷郡王,怪不得周围的那些将领对这个年轻人如此敬畏。

第1449章东征(十二更)

三月初,京城,太和殿。

“皇上,平武侯来报,我水师将士已于二月中旬成功攻陷了对马岛,活捉寇首山海光孝。”

今天是七日一次的大朝,李云天双手捧着一道公文,来到殿前递给了一名内侍后沉声斌禀告,“山海光孝提供了一个惊人的消息,本应该被倭国国王处死的陈光宗竟然还活着,而且就生活在倭国的九州岛上,实在令人感到匪夷所思。”

“竟有此事?”正统帝闻言眉头顿时微微一皱,如果他没有记错的话当年幕府将军曾经派人送来了“陈光宗”的人头。

大殿上的文武官员闻言也纷纷感到震惊,不由得暗中对视了一眼,谁也没有想到说山海光孝竟然会有陈光宗的消息。

“岂有此理,倭国国王竟敢欺瞒朕,实在是可恶之至,难道他把朕当成了三岁的孩童戏耍于股掌之中?”在众臣的暗自猜测中,正统帝看完了秦昆所上的奏报后不由得勃然大怒,一把将手里的公文扔在了地上,怒气冲冲地说道。

山海光孝不仅招出了陈光宗在倭国的住所,更重要的是还拿出了两人的书信往来,请朝廷辨认是否是陈光宗所写,陈光宗当年的认罪的供状还在刑部的库房里放着。

“来人,调取陈光宗的供状,比对两者的笔迹。”随后,正统帝沉声下达了诏令,他要搞清楚与山海光孝来往的书信是否出自陈光宗之手,陈光宗出身富贵自幼就有名家教他书法,故而能写一手好字。

刑部的人自然不敢怠慢,连忙去库房把陈光宗的供状调了出来,像两淮盐道这种惊天大案刑部库房自然有存档,以备将来查询。

“回皇上,经过臣等的查验,书信和供状上的字体为同一人所写。”在正统帝的示意下,翰林院的翰林们在殿前比对了山海光孝提供的书信与陈光宗供状上的字体,经过一番低声商议后,翰林学士来到殿前郑重其事地躬身禀报。

轰的一声,大殿上顿时一阵骚动,现场的文武百官相信那些翰林不会贸然下这个结论,这岂不是意味着倭国戏耍了正统帝,随便找了一个脑袋来滥竽充数?

“胆大包天,竟敢欺瞒朕,实在是罪无可恕。”正统帝闻言冷笑着说道,随后望向了李云天,沉声下达了诏令,“忠王,朕任命你为东征倭国的统帅,务必要把倭国一举攻克。”

“臣遵旨。”李云天闻言眼前亮了一下,随后躬身应了下来,他等了这么些年如今终于可以征讨倭国了。

大殿上的文武百官闻言不由得诧异地对视了一眼,很显然对倭国出兵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谁也没有预料到正统帝如此快就定下了出兵的决定。

尤为重要的是李云天竟然没有提出反驳意见就很快就接旨,这意味着这次对倭国出兵将无法避免实在是显得有些仓促,但转念一想这又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倭国欺骗了正统帝自然要受到惩罚了,只不过惩罚过于严厉。

如果搁在以往,肯定有那些沽名钓誉的官员跳出来以民生为由希望正统帝止戈为武,不要开启战端。

可如今事情涉及到了李云天,李云天的口才可是非常厉害,嘴皮子工夫在大明文官中首屈一指,因此谁也不想自找麻烦以免自取其辱。

尤为重要的是,因为倭寇的事情众臣都对倭国没有好感,谁这个时候为倭国说话摆明了是想受到大胆上文武官员的围攻。

随着正统帝征讨倭国圣旨的下达,京城的勋贵们顿时忙碌了起来。

随着李云天这些年的南征北战,大明的边患已经解除,谁都知道东征倭国之战将可能是大明近数十年来最后一次对外用兵,故而谁都想参与其中,抓住这最后建立功勋的机会。

此次东征倭国李云天自然要考虑到卫所军和骁武军的利益,因此他决定卫所军和骁武军的人数各占一半。

就在李云天紧张地调兵遣将时,英国公张辅派人把李云天喊了过去,张辅此时已经卧床多日,到了油尽灯枯的境地。

在李云天看来,张辅虽然贵为大明勋贵之首,但实际上自从洪熙帝登基后张辅实际上就失去了对兵权的掌控,很显然洪熙帝信不过与汉王关系密切的张辅,他的这种态度影响到了继任的宣德帝。

这使得张辅后来缺席了大明随后的那些战争,老老实实地待在京城里,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巨大的遗憾。

按照历史的轨迹,张辅本应该战死在土木堡之役,可由于李云天灭掉了北元,这使得他无形中拯救了大明朝堂上许多高官的性命,这里面就包括张辅。

可惜张辅年事已高,虽然避开了土木堡一劫但无法摆脱岁月的侵蚀,年前开始就一病不起,御医们对此是束手无策。

李云天赶到英国公府的时候,不少朝中勋贵都已经在那里,相互间小声议论着什么,见到李云天后纷纷行礼。

张辅系出名门,是与永乐皇帝关系密切的大将张玉之子,早年随父参加靖难之役,累封信安伯、新城侯。

后来,张辅受命进攻并占领安南,改安南为交阯,受封英国公,予世袭诰券,此后四次平定交趾叛乱。

洪熙元年张辅掌中军都督府事务,进太师,宣德元年参与平定汉王叛乱,正统帝即位后加号翊连佐理功臣,历事四朝,连姻帝室,与三杨等同心辅政,累加光禄大夫、左柱国,已经是朝廷年岁最高的大臣。

英国公府的家眷更是齐聚一堂,哭哭啼啼地等在张辅的卧房外面,孙太后和正统帝都已经派人前来探视。

卧房里,张辅的儿子张懋和周征、胡滢等文武重臣等在外面的客厅里低声说着话,每个人的脸色都显得十分沉重,近些年来朝中重臣相继离世,而张辅位居太师之位是朝中官阶最高的一位,比李云天还要高,李云天如今也不过才是太傅。

“太师的情形如何?”李云天与周征、胡滢等人打过招呼后,面无表情地问向了留在英国公诊治的几名御医。

“回王爷,下官等人已经尽力。”一名领头的御史闻言向李云天一躬身,不无遗憾地回道,生老病死乃天道轮回他们也没有办法。

李云天闻言不由得叹了一口气,张辅身为太师可谓大明勋贵的精神支柱,倘若离世对勋贵集团来说是无法弥补的损失。

“王爷,家父请王爷进去。”这时,张懋快步走到李云天面前躬身说道,神色显得无比忧伤。

李云天闻言点了点头,进入了张辅休息的内室,张辅正倚坐在床头跟几名曾孙在那里谈笑,看样子精神良好,气色很是不错。

“回光返照!”李云天的眉头顿时就是微微一皱,他知道张辅此时的反常行为意味着张辅已经命不久矣。

“打扰王爷布置东征倭国了。”见到李云天后,张辅让张懋带走了那几名曾孙,然后笑着向李云天说道。

“太师言重了,与太师相比东征倭国又算得了什么。”李云天闻言微微一笑,走到了床边的椅子上坐下说道。

“王爷,本公今生很少佩服人,王爷虽然年龄比本公小上许多,却是本公生平最为钦佩之人。”张辅笑了笑,望着李云天郑重其事地说道,“当年如果不是王爷挺身而去前去交趾平叛,那么交趾现在可就不是我大明领土了,本公与诸位将士的血汗就化为乌有。”

虽然李云天平定了交趾的叛乱,但最先打下交趾的人确实张辅,张辅也因此进封公爵,此后又四次平定交趾的叛乱,不仅对交趾有着大功,而且对交趾感情深厚。

“太师,这是本王的职责而已,太师当年攻下安南才是功高至伟。”李云天闻言连忙摆了摆手,不以为意地说道。

“王爷,本公很清楚王爷虽然名为平叛,实际上与重新攻下安南无异,叛军势大而官军危在旦夕,比本公当年可要难上许多。”

张辅知道李云天向来谦逊,于是笑着说道,“王爷,待王爷打下倭国时记得给本公说上一声,本公九泉之下为王爷和皇上感到高兴。”

“太师放心,本王一定不负太师所望拿下倭国,解决大明东面的隐患。”李云天闻言微微颔首,沉声回答。

“有你在朝廷本公非常安心,本公的家人以后就拜托王爷多多照顾了。”张辅闻言沉吟了一下后说道。

虽然张辅现在在家休养,但也清楚朝中局势的严峻,内廷和文官集团斗得不可开交,勋贵集团不仅与双方的关系错综复杂,内部的争斗也日益严峻,毕竟朝廷的资源就这么多必须要进行争夺,谁也不甘心拱手于人。

张辅担心子孙们以后陷入到朝中派系争斗的漩涡中无法脱身,这才拜托李云天进行照顾,有李云天和忠王府作为依靠的话那么他也不必担心英国公府的将来了。

“太师,这是本王的份内之事,太师勿需挂念。”李云天微微一笑,毫不犹豫地就答应了下来。

张辅的脸上流露出一丝欣慰的笑意,心中悬着的一颗大石头终于可以落下。

李云天与张辅聊了一会儿天后就离开,英国公府的家眷进入卧房内听张辅交代最后的遗憾,不久后房间里就传来了哭声。

“唉!”李云天不由得摇了摇头,眼眶有些泛红,张辅当年在他平定交趾叛乱的时候没少出谋划策,与他是亦师亦友的关系。

张辅死后谥号忠烈,被正统帝追封为定兴郡王,足以彰显其功勋显赫的一生。

第1450章齐头并进(十三更)

正统十六年六月初,李云天乘坐明扬号三桅战船抵达釜山军港。

此时,釜山已经成为了一个巨大的军营,李云天接到正统帝征讨倭国的圣旨后就开始调兵遣将全力备战,准备兵分、东西两路,从宁波港和釜山港齐头并进。

与宁波港相比,釜山港距离倭国更近,有利于明军跨海发动进攻以及物资的补给,是大明此次东征倭国的重要中转站和补给基地。

明军频繁调动的同时,倭国内部处于僵持之势的东军和西军并没有把对马岛的倭寇被明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