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崇祯盛世-第2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朱由检看见时间差不多了,一个个也没有水喝,嗓音都没有一开始的时候清脆了,对王承恩diǎndiǎn头。
王承恩会意,提高了嗓音,“诸位大人们,肃静!肃静!”
一个个如同斗鸡一般的大人们,正找不到台阶停止这场闹剧,几秒钟即便安静下来,知道到了皇帝出来说话的时候了,单凭朱由检的这套时机把握之老道,也是一个能干的皇帝,关于这一diǎn,其实没有人说朱由检的政治手腕不足,大家争论的是皇帝做事的路线,而并不是怀疑皇帝的能力,这是利益之争!而不是道德之争!
也就只有孙承宗,孙慎行,侯侚,王永光等老臣是为了自己的思想在争斗,但到了下面,真正的新旧官员们之间的争斗,就是为了各自的利益了!
“有不同的观diǎn,大家拿出来讨论,这是朕所希望看见的,但不能人身攻击!大家都是为了大明的前途,这也是朕很欣慰的事情!既然孙承宗,你有不同的看法,那么容易,你拿出一个章程,要具体,朕看看可行不可行,可行呢,以后户部也归你管,朕不说话了。”朱由检的脸色已经恢复了白皙,像是一个大姑娘一般,他的脸本来就很白很嫩,他不爱户外运动。
孙承宗,孙慎行,侯侚和王永光都是微微的一怔,皇帝这话中带着的是软刀子,混官场的人最是清楚!也最是熟悉这一套,没有想到年纪轻轻的皇帝也会用这一套,更可怕的是,一个皇帝,公然在朝廷上面用这一套,说难听一diǎn,跟一个无赖有什么分别、大臣提意见,你就要让大臣担负起主导整个帝国的重任吗?谁敢担待?篡位么?
孙承宗慌忙跪地磕头,“老臣不是这个意思,只是皇上千万不能只顾着京畿地区,大明的其他地方,同样是我大明的疆域,大明其他地方的百姓,也同样都是我大明的子民啊。”
朱由检diǎndiǎn头,“你说的没有错,但很多地方,朕的政令都无法发挥作用,目前为止,朕的改制,也仅仅只是在北直隶起作用,关于这一diǎn,你又怎么看待?其他地方,朕的权力到达不了,却要用京畿地区微薄的收益去填补,那么整个国家什么时候才能够好起来?今后你来当这个家,你说怎么办,朕来评判,好不好?”
皇帝一再用撂挑子的软刀子相逼,不但是跪着的孙承宗,即便是孙承宗和王永光,侯侚三人,也没有什么办法!说到了这个份上,难道要演变成逼宫?
朱由检丝毫没有妥协的意思,他的改革是有步骤的,不管是什么时候,走到了这个步骤,都会引起这样的纷争,而他觉得火候已经成熟,到了摊牌的时候了!在孙承宗去辽东之前,将自己的意思说清楚,也免得孙承宗心里没有底,不清楚自己的最终底线,那样的话,更要误了大事!
孙承宗微微的叹口气,并没有左右去看,“老臣不敢犯上,皇上既然如此说,老臣不再多说什么,只盼着皇上心中装着大明苍生。”
朱由检看见孙承宗退步了,胜利者般的站起身来,“孙爱卿请起,这天下,没有人比朕的心中更装着苍生的!但朕要明确的告诉你们一diǎn!这也是朕的国策!那就是以科学技术为第一生产力,以实事求是的精神为出发diǎn,团结为重,共同振兴大明!”
皇帝的话中,一下子diǎn出了两diǎn,这对于这些身经百战的官员们来说,是很容易抓住皇帝话中的核心部分的!就是科技为主要发展方向,再配上,实事求是的精神!能做多少事就做多少事,切勿好高骛远!只是皇帝说话,都隐晦的很,不会说的更加的直白!
众老臣不服,但皇帝的意思,也没有说就完全不管大明的其他地区,看来今后以工业为重,以大明的京畿地区为重的这个发展方向为基调,算是定下来了!如果皇帝不说改变,时间一久,也会跟现在的体制一般,渐渐的被官员们所熟悉!(未完待续……)
第0829章 架空老臣
朱由检之所以已经有了跟老派大臣叫板的本钱,是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当初的那些个从九品们,已经不再都是从九品了,很多人都升到了五品官六品官,这在大明官场的升迁速度是有些吓人的!事实上,现在在社会的方方面面起着主要办事作用的,也正是从朱由检继位登基后,提拔上来的这些新派官员!
更为扎实的事情是,朱由检不但有自己手里逐渐提拔起来的臣子,还有一个全新的政治体系在他的掌控中逐渐形成!
政党无疑是人类政治的一个大飞跃!
政党是以执政为目标的政治组织,政党通常有特定的政治目标和意识形态,针对国家和社会议题有各自的主张,定立政纲展示愿景。∴頂∴diǎn∴小∴说,↑。◇。@o
政党是统治阶层政治组织,政党组织形式由统治阶层决定。
政党的提名权,即民主参选人差额提名制度,该制度建设是政党民主化标志。组织形式,提名权和公共政策导向是政党概念基本内容。
要发展皇权,要扩大皇权展皇党!
老派的大臣和官员们,已经感受到被架空的压力,说话再无昔日的底气!
朱由检很满意这次底下没有了反对声音,diǎndiǎn头,“既然大家都不反对,明日大明报可以刊发朕刚才的讲话!这是整个朝会的公议,得到了绝大多数大臣的支持,这就是新朝新气象!新党风!”
众老派大臣都在心中吃苦。什么新气象?您得到了想要的结果。还要发表高论。戴高帽!
朱由检接下来要说今天的最核心的一个体制改制的方面了!“经济,政治,军事,这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政治必须为军事和经济服务,现有的体制,在这三年的淬炼中,已经展示了强大的效率和凝聚力!随着考选令的不断提高。不断拓展了选拔官吏的范围,还提高了官员的整体素质,这都是我们工作中的可喜一面,关于这一diǎn!大家要有个认识!周延儒,做的不错,你来给朝臣们总结!”
周延儒并没有准备,没有想到皇帝会diǎn自己的名发言!清了清嗓子,但是刚才吵架的声音太大,喉咙早干了,第一句话就惹得众人嗤笑。
朱由检示意太监给水。一个大太监给周延儒端了一碗茶过去,这也让众朝臣一片羡慕嫉妒!能在朝会的地方喝水。这也算的上是无上的皇恩了!
周延儒见圣上如此圣宠自己,在众朝臣面前显得底气十足!意气风发的将这三年当中皇党建设的成绩摆了出来,将优秀的皇党工作方面,大说特说!
凡事都需要一个火候,朱由检之所以没有事先跟周延儒说明白,今天要他发言,就是不想让他提早有所准备,会限制发言的时间!这次朝会直接从早上,开到了傍晚,所有人都没有吃中饭,刚才众朝臣吵架都吵了三四个小时,这下子周延儒这一通四五个小时的牛逼吹下来,中途看了皇上好几眼,皇帝也没有要他停止的意思!
朱由检并不单单是要听周延儒吹牛皮,也是为了听他说的具体,说的详细,这些殿堂级官员的口才,皇帝是清楚的,别说说四五个小时,就是让他一直这么说,喝水吃饭的情况下,说个两天两夜都没有问题,而周延儒这样三十多岁四十岁还不到的年纪,也支撑的住!
凡事就怕听的多了,周延儒这一通如果不是说的这么久,众老派大臣,包括新派大臣,都不知道皇党的作用原来这么大,并取得了这么多的成绩了!
党员在人民群众中应该产生的影响,即在生产、工作、学习和一切社会活动中,通过自己的骨干、带头和桥梁作用,影响和带动周围的群众共同实现党的纲领和路线的行动。皇党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是党的先进性的具体体现,只有在社会各个方面都起到先锋模范作用,皇党党员才无愧于大明先锋战士的称号。皇党党员无论何时何地,在任何条件下,都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这是对每个党员的基本要求。
皇党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容。新时期皇党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应当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自觉学习伟大的皇帝具有大明特色的理论体系,坚定大明理想和大明特色社会信念,胸怀全局、心系群众,奋发进取、开拓创新,立足岗位、无私奉献,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团结带领广大群众前进,不断为改革开放和大明社会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
皇党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主要应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保持皇党党员的先进性,必须坚持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不断提高思想文化素质。不断进行理论创新,用先进的理论武装头脑,是皇党党员始终保持先进性,并取得革命和建设胜利的先决条件。作为一名党员,首先要认真学习伟大皇帝的关于以科技为第一生产力的重要思想,学会运用大明的立场、观diǎn、方法来观察、分析、解决各种矛盾和问题。要努力学习经济、法律、科技、文化、历史等方面的知识,不断丰富和完善自己,成为终身学习的模范。
第二,保持皇党党员的先进性,坚定不移地带头执行党和大明现阶段的各项政策。胸怀大明至上的远大理想,就是要矢志不渝,把实现党的最高纲领与实现党在现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统一起来。在实际工作中,广大党员干部要以自己的模范行为来影响、带动广大人民群众;扎扎实实地做好每一项工作;成为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模范。
第三、保持皇党党员先进性,必须强化宗旨意识,诚心诚意为人民群众谋利益,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伟大的皇帝服务,是我们党的宗旨,无私奉献是皇党党员的本色。皇党党员要自觉把国家、集体、他人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上,坚持群众的利益高于一切,群众的疾苦急于一切,群众的呼声先于一切,心系人民,关心群众,尽心竭力地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帮助群众解决困难,在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受到侵害的时候,在困难和危险的时刻,皇党党员要挺身而出,成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模范。
第四、保持皇党党员先进性,必须遵守党纪国法,保持清正廉洁,坚决抵制歪风邪气,带头弘扬昂然正气和社会主义道德风尚。要自觉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勇于同各类消极**现象和不正之风作斗争。对各种危害人民、危害社会、危害国家的行为,绝不能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更不能同流合污。要始终保持皇党党员的高尚情操与革命气节,成为遵纪守法、弘扬社会主义道德风尚的模范。
第五、保持皇党党员先进性,必须坚持与时俱进,自觉站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前列。要紧跟时代前进步伐,解放思想,求真务实,积极进取,开拓创新,在本职工作岗位上埋头苦干,建功立业,带领群众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勤奋工作,成为在本职工作岗位上创造一流业绩的模范。(未完待续……)
第0830章 三句话
周延儒说到最后,几乎就是在背诵皇帝平时的训话了,他的记忆力是极好的!而且,没有什么比直接复述皇帝的话,更有威慑力!
在这个天下,谁敢说皇帝说错了!?
周延儒的霸气和他为了达到目的不计较成败的胆略,都是朱由检所极为欣赏的!
即便是周延儒被后世鼓吹为奸臣,但朱由检的慧眼独具,他这一世,不管后世的人说什么,一切都坚定的跟着自己的想法去实施!什么人对自己的想法有利,对实现整个大明的富强有利,对抵御外侮清楚反民残余有利,他就用什么人!
此时上百名朝中大员都不发出声音,全部都在听着周延儒一个人讲话,朱由检则如同正饮酒一般,微闭着眼睛,他当初将党派的作用植入朝廷,就是在幻想着有这么一天,有一个党派能够以自己为核心,真正的凝聚在自己的身边,这不是那些皇亲国戚可以比拟的效果,以家族式样的方式来维系统治,是非常愚蠢的一种做法!
朱由检虽然知道现在的时机并不是非常的成熟,但他还是决定,悍然的走出这一步,的确是在一个不是很成熟的时机,大明内忧外患,可以说,除了大明的京畿地区,他到处是对手,到处是敌人,他并不认为天下百姓都是自己的,如果真的是天下归心的话,他又怎么会被逼的上吊?
老百姓的心归谁?谁能够让他们吃饱饭,谁能够让他们的日子过的更好,他们的心就归谁!?
周延儒以上对皇党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五个方面的要求。可以形象地概括为三句话:“平时能看出来,关键时刻能站出来,生死关头能豁出来”。
平时能看出来,是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一种常态,是对党员的基本要求。其基本涵义就是指皇党党员要在日常的生产、工作、学习和生活中严格要求自己。在方方面面走在群众的前面,做出皇党党员的表率,用自已的一言一行塑造新时期皇党党员的先进形象。从日常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处处率先垂范,事事以身作则。把党的宗旨的要求化为自觉行动,让群众一眼就能看出我是皇党党员。
关键时刻能站出来,是对皇党党员基本素质的一大考验。皇党党员的先进性,不仅体现在平时能不能当标杆、作表率,而且还要看在困难时刻、在党和人民需要的时候能不能勇敢地站出来。接受党的考验,接受人民群众的检验。
生死关头能豁出来,是检验皇党党员能不能真正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试金石。皇党党员“为了保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在一切困难和危险时刻挺身而出,英勇斗争。不怕牺牲”是党章对党员的明确要求,也是我们党在危难关头考验党员、识别干部的重要方法。
事实证明,我们党之所以有强大的凝聚力、战斗力,很重要的是广大党员能在生死关头豁出来。
皇党党员要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始终保持先进性,必须用自己的行动,忠实实践入党时立下的誓言: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
“平时能看出来。关键时期能站出来,生死关头能豁出来!”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平时能看出来是量的积累,关键时刻能站出来、生死关头能豁出来是质的飞跃。平时能看出来、关键时刻才能站出来、生死关头也才能豁出来,这三点构成了皇党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总体要求,生动体现了皇党党员的先进本色。
这三句话,朱由检在后世早就已经听的滚瓜烂熟。而且,他一辈子也都在品味着这三句话。这不是什么千古名言,但对这个政党。对整个国家的作用,超过了任何的千古名言!不要说所有人,即便是有十分之一的人能够做到这三点,整个国家都会马上强大到了吓人的地步!
有谁能够做到心里始终装着的是党,是社会,是国家?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并不容易!
朱由检终于站了起来,“平时能看出来,关键时期能站出来,生死关头能豁出来!这句话说的好,这就是我们的党,大明不是朕领导一切,而是皇党领导一切!”
朱由检此言一出,众朝臣大惊!这里谁不是精人?可能就是张慧仪和少数几个新近进入朝堂甚少历练的新兵还没有听出来皇帝的意思!
从皇权到皇党,这是一个非常大非常大的转变,就跟孙悟空忽然拔了一撮毛,变出了很多小孙悟空一样!原来皇帝是想利用控制皇党,来使得皇权再上一个台阶!
这要是成功了,单凭皇党这一点,已经是几千年封建统治改革中最伟大的改革了,毕竟皇权再大,即便是将皇家八竿子能够打的到的亲戚都算进来,也仅仅是少数派,更何况皇亲国戚的势力过分强大,对皇权本身也会造成危害,不但不会增强皇权,反而会削弱皇权!皇党就不一样了,如果真的将这个现在看来还不强大的团体,变得强大了,他可以不断的强大,这不是一个人的强大,而是一个集体在强大!
党争不过如此,皇帝建党!天下有哪个党还可以争斗,这将破除地域观念,破除年资概念,破除朋党概念!破除一切不利因素,使得这个整体成几何倍数的增长!
这次没有人说话,单是从皇帝的话中,孙慎行为首的老臣们还不懂皇帝要具体怎么做?
但是郑月琳却发现自己身旁的一堆老臣们都已经瞪大了眼睛,有的甚至浑身都在轻微的颤抖!
郑月琳不知道他还会说出什么惊人的话,也竖起耳朵开始注意听!
“皇党的建设,很令朕满意,当领导一切并不是一句空谈!今后大明的各级组织的第一把手,必须有书记担任,知府级别为例,书记领导知府,知府可以是副书记,但必须听从书记的安排,什么叫书记?党委书记,党领导政府!”朱由检有些激动,不自觉的提高了一点声量,回到大明三年多了,终于走到了这一步,不管自己有没有取得什么成绩,如果将这件事情做好了!也算是干出了第一件大事!
提出书记制度,是朱由检从重生大明的时候就已经想好的!只是一直找不到机会!
朱由检早就准备好了对文管集团宣战!只是,他一直在等这个机会,他是一个有城府的人!
宋太祖说:“永不杀文人!”
然而朱由检自己在上一世就说过一句名言,“是文人,皆可杀!”
同是帝皇,为什么对待文人得差距这么大?
关于宋代和明代对于文官的态度,更应该归结于两朝的皇帝问题。宋明两朝都是重文轻武的国策,但宋代是中央要员兵变得的天下,而明代是白手起家造反得的天下,对于武官的恐惧不可同日而语。宋代是惧怕,明代是警惕。所以宋代就十分注重对文人士大夫的笼络,给予政治上的优待和人格上的尊崇。至于明代,重所周知,明代是一个流氓建立的朝代,草菅人命,以后又基本上各个都是杀人如麻的皇帝坐朝。对于人的生命根本就不重视。至于崇祯皇帝的话,是有一定历史背景的。(未完待续)
第0831章 文官集团
在历史上!朱由检是明代的末代皇帝,他接手的的是中国历史上除了清代溥仪皇帝外接手的最烂的局面,造成这种局面的正是党争。⊙如东林党和宦党,齐楚浙党。
到了朱由检的手里,中央官员基本不工作,整天都是互相倾轧,这对于像崇祯皇帝这样一个一心想当中兴之主的人来说是十分愤怒的。
所以,在上一世,朱由检也说过群臣误我的话。
一个人一心希望众人跟他一样,但整个天下,似乎就只有他一个人着急,这个人即便是急白了头发,急坏了心肝,又有什么用处?
门阀制度兴起于汉代,兴盛于唐代,灭亡于宋代。
宋代的文人地位比明代高了不是一星半diǎn,宋代皇帝讲究与士人共治天下,这有diǎn天下是天下人之天下而非一人之天下的味道,皇帝和文人的关系比较好,皇帝出错了,文人都还可以发牢骚。
犯了重罪,不过是流几千里,很少杀人。
明代不同,中央集权很严重,宰辅一职革除,文人集团的政治力量不能发挥,这一切都是朱由检的祖宗,明太祖朱元璋这个工作狂所赐。
当然,这种情况到后期有所改观(出现了大学士参政以后)。
但是,不管如何,像方孝孺因为“谋逆”而诛十族的事在宋代时不可能发生的。
所以,宋明对待文人集团的态度之截然不同,很大程度上是统治者决定的。
魏忠贤执政几年。坚定地延续了万历的矿监政策。极力向中上层征税。使帝国不至于被财政拖垮,崇祯上台重用东林党,撤销了这一政策和加征三饷反而从侧面肯定了这一政策的可行性。没有证据表明魏忠贤在执政时有过侵害百姓,肆意杀民的行为,和刘瑾、严嵩等人相比贪得实在不多,就算相比权势也没有多大。
朱由检从来就不信太监亡国的那些话,太监当权,只能说皇帝无能。而太监再怎么跳的高,这太监的权力,仍然是属于皇权的一个分支,实际上,比文官集团当权,比权奸掌权的危害,要小的多!
皇帝可以将一个大太监杀掉,就可以让财富回流,而整个文官集团就不同了,这不是一个人。也不是一个很容易控制的集体,而是散布天下!
拔出萝卜带出泥。可以说,封建制度本身就已经走到了穷途末路!后来的满清能存在那么久,这是朱由检在现代的时候,一直都想不通的一个道理!
朱由检很清楚,明朝本身就是完于一个强势的文官政府,这个文人阶层控制室了一切,就是不知道控制自己的**,所以才导致了这个国家的灭亡。我还有个发现,凡是被文人歌颂的时代,都不是什么好的时代;而被文人痛骂的时代,对底层人民来说,却不是什么太坏的时代,有的时候却反而是个不错的时代。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