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医圣记-第1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知不觉,这位提点大人的脚步又加快,几乎是小跑到了御书房。

    他也顾不上喘气,一进门就立马给皇帝跪下,道:“陛下,老臣罪该万死啊!”

    然后,把他没有照顾好陆昭仪的事,诉说了一遍。

    皇帝微讶。

    杨之舟也不解。

    诸位太医更是疑惑看着提点大人。

    “陛下,娘娘即将流产,需得及早救治。”卢提点认罪之后,说道。

    “什么!”皇帝豁然起身,脸色大变。

    杨之舟倒是在意料之中。不过,他脸上也有点惊色:卢提点之前口口声声称陆昭仪只是早产,不会流产,怎么去了不到两刻钟,回来话风全变了?

    陈央及又使了什么手段?

    杨之舟就看了眼陈璟。

    不止是杨之舟,太医院的不少太医,也在看陈璟。他们和杨之舟的想法一样,陈璟到底给他们大人灌了什么*汤?

    怎么跟着陈璟出去趟,回来之后,提点大人就站到了陈璟这边?

    “陛下,臣以为,卢大人太过于小心,矫枉过正。”这时,宋宗信突然站出来,对皇帝道,“臣昨日才给娘娘诊脉,娘娘绝无早产之兆!”

    ***(未完待续)  



第279章郡主

    第279章郡主

    宋宗信突然跳出来,说陆昭仪“绝无”流产之兆。

    这话,并没有让皇帝松口气。

    反而,皇帝眉头微蹙。

    皇帝的眉头,只是轻轻蹙了蹙,又立刻松开了,没有要发作。

    正巧被陈璟瞧见了。

    陈璟就知道,这位皇帝对宋宗信的医术不是特别信任。特别是在提点大人也说了要流产的情况下,宋宗信贸然跑出来说,对皇帝而言,没什么说服力。

    皇帝更加相信卢提点。

    陈璟就立马对宋宗信道:“院判大人,您说得准么?上次在杭州,您也说周大人的儿子已经死了。如今,周公子已经能下地走路了,院判大人知晓么?”

    宋宗信的脸,刷得黑了。

    这是他将近四十年人生里最大的污点了。

    这个污点,不仅仅是他个人的,还是他家族的。偏偏,陈璟毫不留情,当着众人点出来,让宋宗信又惊又怒,差点发作。

    同僚们对陈璟这话,多少有点快意,都抿唇偷笑,个个把头低了下去。

    宋宗信平素在太医院的人缘不太好。

    身为官二代的他,一来就是副院长,肯定挡了很多太医兢兢业业往上爬的路,有人恨也是情理之中。

    “院判大人若是没有十全把握,还是别耽误治病了。”陈璟又道。

    宋宗信很想发怒,却又不太敢。

    这是皇帝的御书房。

    御前咆哮,更是大罪。

    他的拳头紧紧攥气来。

    “如此,陆昭仪这胎。就交给卢提点照料吧。”皇帝道。他好似没有听到陈璟在出言挑衅,甚至也没有多看一眼宋宗信。

    他偏袒陈璟。

    宋宗信贸然跳出来,毫无用处。

    面对皇帝,绝对的皇权面前,宋宗信也不敢逞强。低头站在一旁。

    卢提点道是。

    其他太医们,都知道陆昭仪这胎,不仅仅关乎皇帝,也关乎杨之舟。

    关系太大,责任就太重了。

    故而,皇帝钦点了卢提点。其他人都松了口气,没人会像宋宗信那么傻,非要自己跳出来说话。

    现在不是求功劳的时候,只要保住自己无错就好了。

    而后,皇帝又点了三名太医:“万太医、白太医和陆太医。你们三人辅助卢提点。假如陆昭仪这胎有什么闪失,唯你们几人是问。”

    被点名的几名太医,连忙跪下,给皇帝行礼。

    皇后让他们平身,然后让他们都退出去,只留下了杨之舟。

    众人行礼。

    陈璟也跟着行礼,退出了御书房。

    他不知该去哪里等杨之舟,就随着这些太医往外走。

    已经是五月。京城的春天来得比江南晚,五月仍是柔风细细,深红浓翠。春光盎然。

    “先清热的话,应该可以稳定暂时的病情。”一路上,卢提点还在和陈璟讨论陆昭仪的情况。

    其他几名太医,不管是看着提点,还是看着杨之舟,都对陈璟做出了很有好感的样子。

    他们甚至问:“已经确定是胆有热。非肝有热?”

    卢提点就抽空回答道:“确定了,应该是胆有热”

    其他不好回答的问题。就一概而过。

    同行的太医们也不深究。

    宋宗信被众人排挤到了身后。

    倏然,他挤上前来。走到了陈璟身边,对陈璟道:“陈公子,你着实好本事。京里可比不得你们乡下地方,咱们后会有期。”

    “那再见啊。”陈璟随意道。

    他撇过头,继续和卢提点商讨陆昭仪的病情,丝毫没有把宋宗信的威胁放在心里。

    宋宗信好似一拳打在棉花上,一点用也没有,脸色变得更快难看。

    他快行几步,出了宫门。

    到了宫门口,大家纷纷告辞,卢提点就单独留下来,和陈璟站在不远处,说几句话闲话:“小郎君,出门在外,还是得处处以和为贵啊。”

    卢提点觉得,陈璟公然在皇帝面前揭宋宗信的短,不明智。

    宋宗信到底是太医院的左院判。

    宋家在京里时日久,认识不少权贵。陈璟从乡下地方来的,还不知道什么光景,就和权贵斗上了,不太好。

    瞧着陈璟这一身医术,又是初入京城,估计也是想进太医院的吧?

    到时候,杨之舟为他谋划,进了太医院,可还是要和宋宗信打交道。总不能杨之舟处处照看他吧?

    皇帝今日没有给宋宗信体面,不代表皇帝不喜欢他。

    陈璟是新来的,不如宋宗信在皇帝心中的地位。

    “大人点拨,我铭记了。”陈璟道。

    卢提点和陈璟见礼,彼此告辞了。

    陈璟还站在皇城门外,等着杨之舟。

    他回头,看了眼这高高的院墙,不知怎的,又想到了沈十娘。陈璟想,她走到这一步,是有很多无奈的。

    陈璟是非常能理解她。

    一个女人想要更好的前途和未来,没什么错。女人也是人,和男人一样,她们人生的意义,是实现自己的价值,而不是为了某个男人生儿育女。

    任何人都有往上爬的资格,无论用什么手段。

    就是不知道,她在深宫过得是否平顺。

    他静静想了一会儿,已经不觉得有什么难过的。

    十娘的样子,在陈璟的心里,渐渐变得模糊。他和十娘的相处,也是仅仅见过两次。回想起他们的点滴,着实少得可怜。

    就这样说什么深情?

    陈璟只是有点不甘心罢了。

    他兀自笑了笑。

    他站在里皇城门口不远处的地方,能看到进出皇宫的人。

    陈璟不时往那边瞧瞧,主要是想看看杨之舟什么时候出来。

    一辆华贵浓流苏马车,缓缓停靠在城门口。然后下来两个衣着华贵的少妇。

    两名少妇转身,搀扶着身着一品夫人朝服的妇人,下了马车。

    而后,又下来一位少女。

    少女穿着郡主朝服。

    跟在少女身后,还有个男孩子。十六七岁,颀长斯文,看上去很腼腆内向。他穿着青灰色的直裰,比如妇人和少女,他算是打扮得最朴实的。

    陈璟觉得这男孩子眼熟,就多看了几眼。

    那个男孩子。没什么警惕之心。陈璟的打量,没有引起他的注意,反而让他身边的少女起了戒备。

    那位郡主朝服的少女,非常警惕,猛然朝陈璟看过来。

    看清了彼此的面容。他们彼此都微讶。

    陈璟先笑了笑。

    少女则脸色一沉。

    “咦,四姐,那个人好像哪里见过?”少女身边的男孩子,也留意到了少女的目光,顺着看过来,就瞧见陈璟冲他们微笑。

    “哦,那个大夫!”男孩子没等少女回答,自己就想起来了。

    就是那对郑氏姐弟。

    他们果然都是郑王府的。

    “快走!”少女低声呵斥弟弟。紧跟着他们的母亲和嫂子,进了城门。

    少女是郑王府跟着哥哥们排行,行四。却是第一个女儿。先皇在世的时候,比较喜欢这个孙女,她五岁那年,就封了嘉和郡主。

    男孩子则是郑王府的第五子,也是最小的孩子,请封了五太尉。

    进了宫门。五太尉犹自不甘心,继续对少女道:“四姐。方才那个人,是不是咱们遇到过的大夫啊?”

    嘉和郡主冷冷盯了眼他。道:“不许多嘴!”

    生怕旁人不知道你曾经偷偷回京过吗?

    嘉和觉得这个弟弟太不通世务了。

    “姐”

    “你们俩,嘀咕什么?”走在他们前头的郑王妃,突然回头来,笑着问这两个小声说话的孩子。

    “没有什么。”姐弟俩异口同声道。

    他们今天是进宫看太后和太皇太后的。

    郑王妃虽然察觉他们有异,可宫里并不是追根问底的地方,就没有理会,继续往前走。

    嘉和郡主就警告五太尉:“越发不知分寸了。什么遇到的大夫?你什么时候遇到了大夫?”

    五太尉立马就明白了。

    他当初偷偷进京,然后被他四姐送回南边的事,是需要保密了。

    “知道了,四姐。”五太尉低声回答。

    走了几步,他突然又担心,悄声问他姐姐:“那个大夫,他会不会把咱们的事说出去?”

    嘉和郡主脸色一沉,没有答话。

    他想到了陈璟,为了要钱不依不饶的样子,嘉和郡主心里有点寒

    “那人贪财如命,岂能善罢甘休?需得先给他一笔银子,堵住他的嘴,以后再谋划。”嘉和郡主心想。

    这些话,她不能告诉任何人,唯有回去和许先生商量商量。

    陈璟仍站在城门口。

    他心里也在想:“那个穿着郡主朝服的女孩子,看上去很精明。那个男孩子当时南下,定然有鬼。他们会不会怕我泄露他们的行踪?”

    于是,陈璟也有了警惕。

    约莫又过了半个时辰,杨之舟终于出来了。

    杨家的下人立马把马车拉了过来。

    上了车之后,杨之舟对陈璟道:“陛下的意思,陆昭仪的胎,还是要交给太医。那些人,拿着宫里的俸禄,若是绕开了他们,往后他们也难行走”

    这是要保住太医院的体面。

    陈璟不是皇家的私人医生,太医们却是。皇宫里妃子胎位不稳,不用私人医生,反而用外头来的不知名大夫,岂不是打太医们的脸?

    所以,皇帝也要给太医们留足面子。

    “若是陆昭仪哪里不好,你还得给卢提点出谋划策,这件事,你不能置身事外。这是我同陛下说妥的。陛下感念你的情,我更是感念。”杨之舟继续道。

    就是说,陆昭仪这个病例,陈璟得不到任何的好处,还需要处处帮忙。

    好处都要让给太医院。

    这等于是他和杨之舟的私交。

    “您放心吧,别说我是大夫,治病救人乃是本分。就算咱们的交情,我也不会让陆昭仪这胎有任何闪失的。”陈璟道。

    杨之舟点点头,颇为欣慰。

    他也非常认真的告诉陈璟说:“陆昭仪这胎,贱内与我都是提心吊胆的。如今你到了京里,也说了能保住,我才彻底心安了。”

    杨之舟现在对任何人的医术,都存在几分怀疑。

    唯独让他深信不疑的,是陈璟的医术。

    陈璟笑了笑。

    一路上,杨之舟还说了其他的话,唯独没有对皇帝的病情提半个字。

    皇帝的病,应该是有了些时日,很严重。皇上至今无子,假如他有了个闪失,江山无主,必定天下大乱。

    唯恐有变,所以他召回了流放的郑王——他的亲叔叔。

    皇帝哪怕真的不行了,也可以从郑王家里过继儿子,让江山后继有人,得以稳定天下人心。

    皇帝的病,关乎天下安定,自然不能轻易露出半点风声。

    杨之舟不说,陈璟就自然不好贸然去多问了。

    他跟着杨之舟,回了杨家。

    晚上,陈璟终于见到了杨之舟的长子。

    杨之舟早年就说过,他的长子,从前是皇帝跟前的伴读,现在是太子跟前的宠臣。

    ***(未完待续)  



第280章送房子

    第280章送房子

    杨之舟一共有四个儿子,两个闺女。

    他的长子今年二十六,名杨谦,字敬也。

    杨之舟两年前在明州的时候,告诉过陈璟:“长子官不大,名堂不小”

    那时候,陈璟就知道,杨之舟的长子,是皇帝跟前的红人。

    “父亲回京,多次提及陈兄弟。”杨谦笑着对陈璟道,“直说陈兄弟医术卓越,乃当今一绝。”

    陈璟笑道:“过誉了。”

    然后,他又和杨谦闲聊了几句。

    陈璟知道,杨谦现在任大理寺大卿,是个从五品的官。

    因为陈璟初到京城,和杨谦的生活没什么交集,又因为两人擅长的不同,话题并不多,简单闲聊几句,杨谦就要告辞了。

    临走的时候,他问陈璟:“央及喜欢打马球吗?”

    闲聊的过程中,他已经和陈璟称兄道弟。他直接叫陈璟的字,陈璟也称呼他为敬也兄。

    杨谦看上去对陈璟挺有好感的,大概是他父亲的缘故。

    “央及马球打得不错,我多次听八郎提及。”杨之舟插话道。

    陈璟的马球并不算太好,他只是骑术出众罢了。

    因为,陈璟道:“八哥也是赞誉我,我的马球勉强吧。”

    说勉强,就是会的意思。

    杨谦就客气对陈璟道:“改日咱们打球。”

    “好。”陈璟答应着。

    而后的每天晚膳,陈璟都是和杨氏父子一起。

    话题渐渐多了,杨谦也越发了解陈璟,甚至和陈璟谈起了诗词。陈璟没怎么学过。隐约还记得几篇不错的宋词,就拿来应付杨谦。

    “央及深藏不露啊。”杨谦没有看出来,被陈璟糊弄过去了,对陈璟的好感更深。

    杨之舟则觉得,陈璟的学问和那些诗词。不足以匹及。

    于是,杨之舟偷偷问陈璟:“那些词,都是王檀所作?”

    陈璟大笑:“让我装装学问人,何必揭穿我?”

    他默认是王檀的。

    反正杨之舟又不会去找王檀对证。

    杨之舟也笑,虽然嘴上骂着陈璟不老实,也能理解:敬也不同于杨之舟。他看人还是囿于自己的见识。假如学问很好,能获得敬也更好的好感。

    陈璟是非常努力交朋友。

    杨之舟也喜欢自己的儿子和陈璟要好。

    陈璟身上有很多东西,都值得杨谦去学习。

    “我答应了您,帮您保住陆昭仪这胎,可能要在京里留几个月。我还年轻。总不能游手好闲,所以想着做点事。”陈璟有天突然对杨之舟道。

    杨之舟微笑,问他:“想做点什么?”

    陈璟的问题,让杨之舟颇为高兴。

    年轻人想做点事,这很好。

    说实在的,杨之舟有点不喜陈璟之前的淡漠。那种淡漠,有点暮气,有点不思上进。

    不是他医术厉害的话。杨之舟真的以为他就是个庸庸碌碌的小辈。

    “在江南卖药,卖得不错。”陈璟笑道。

    “也想在京里卖药?”杨之舟问他。

    陈璟道:“这就有点难了。在两浙路打下了多少名声,直到去年才因为机缘巧合。卖了点药。既然到了京里,我想有点野心”

    杨之舟不语看着他。

    “御药供奉,倒是个不错的事。”陈璟道。

    杨之舟微微顿了下。

    御药供奉,非常赚钱,这件事大家都知晓。当初把御药供奉给了江南的宗德堂,多少人眼红。

    不少人活动。但是至今没有把宗德堂挤下去。

    这中间,有三个缘故:先皇当年生病。病了大半年,什么药都吃不好。是宗德堂治好了他;其次,皇帝和太后、太皇太后都非常信任宗德堂,只吃他们的药;其三,宗德堂赚了钱,没有全部留下,他们在京里斡旋,花了大部分的盈利。

    京里大小官员,多少都得过宗德堂的好处,包括杨之舟府上。

    官员们自己家里没有药堂,不会和宗德堂去计较这些。而宗德堂又舍得花钱。

    就连内宫的太监们,宗德堂也没少下血本。

    要不然,他们怎么二十年不得撼动?

    这二十年里,多少人眼红那御药供奉啊?

    “您别误会,我并不是想现在就要御药供奉。我准备做长久之计,五年之内争取过来。”陈璟笑道,“这五年,想把自己的药铺和生意,都转到京城来。这次上京,先打个前站,您意下如何?”

    陈璟见杨之舟沉默,就知道事情难办。

    他原先是有点冒进。

    但是,到了京里才知道天下藏龙卧虎。若是爬得太快,也容易跌的很惨,需得一步步慢慢经营。

    把基础打得夯实些。

    “这是好事。”杨之舟终于笑了,道,“老夫之前就同你言明过,你这小子,颇有些才干,留在望县可惜了。

    能在京里安置下来,如此甚好。”

    “往后,还需要麻烦您老,处处提携我。”陈璟道。

    杨之舟哈哈大笑,对陈璟道:“想要我的提携,你可得怎么贿赂我?”

    两人插科打诨,说笑起来。

    最终,陈璟的想法,得到了杨之舟的赞同。

    若是从前,杨之舟也不敢说让陈璟立马到京里来。但是,去年下半年,陈璟赚了一大笔巨款。

    陈璟的财力,买下大半个京城绰绰有余。

    这么有钱,什么事情做不成?

    所以,杨之舟鼓动陈璟,干脆就先留在京里,往后慢慢把家也搬过来。

    他还拿自己的例子。来告诉陈璟:“我也不是江南人,如今生活在京里的?谁真的一辈子守在故土?”

    陈璟点点头。

    他又对杨之舟道:“既然打算在京里先落足,我想置办房舍,早日安家。”

    有了自己的房子,就等于有了个家。

    陈璟还带着惜文前来。

    “也好。”杨之舟道。“安定下来,没有房舍也不成。这样吧,你也别买了,我在城里有几套房舍,送你一处便是了。”

    陈璟连忙拒绝:“这使不得”

    “没什么使不得的。”陈璟话还没有说完,就被杨之舟打断了。“我们家的房子,不会租赁出去,又不会买卖,空放着生虫子么?

    况且,你住着我的房子。四邻皆是官员,多少与我有点交情,也不敢为难你。初入京城,没有个傍身之处,也是步步维艰。”

    杨之舟想让陈璟借用他的势力。

    陈璟住着杨之舟的房子,外人一看就知道陈璟和杨之舟交情匪浅。

    这样,无形中为陈璟造势。

    房子可以买到,房子带来的人际关系。却是千金难求。

    这也算是杨之舟还陈璟的人情。陈璟要给陆昭仪保胎,这中间关乎杨之舟一族的前途。

    若非不接受,也显得生疏。

    “那我就受之有愧了。”陈璟笑道。

    杨之舟办事非常利落。第二天就派人去把那处院子打扫出来了。

    宅子坐落在安丰坊,离皇城只隔了三条街道,四邻全是贵胄或者三品以上的官员。安丰坊的房子,有钱也买不到。

    因为地段最最繁华,所以占地面积不大。

    是两进宅子,内外院。带个小巧的后花园。

    内院一共二十来间大小房舍,足够一家人居住的。

    “小是小了些。”杨之舟笑着对陈璟道。“不过便意。”

    早晨上朝,自然是非常方便。

    “这条街上的房子。别说这么宽敞的,就是再小,也不是我能买到的。多谢国老。”陈璟笑道。

    他进京之后,听到很多次别人称呼杨之舟为国老。

    所以,他也这么叫了。

    杨之舟哈哈笑。“国老”这个称呼,最近几年经常听到,但是从陈璟嘴里说出来,还是头一回,不免觉得新鲜。

    “不必谢。既然上京了,混个名堂,也算给我脸上添辉。”杨之舟道。

    陈璟道是。

    杨之舟的房子,平素就有下人看守,屋子里的家具甚至下人,都是整齐的。杨之舟搬到城郊之后,并没有把家具带走。

    陈璟和惜文买点零碎东西,就可以搬进去了。

    整个过程,持续了三天。

    陈璟仍和惜文住在杨家。

    杨夫人不免有点好奇陈璟的事,悄悄问杨之舟:“那孩子,他身边跟着的,是个妾。那女孩子,气度高贵雍容,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却沦落做妾,必然是风月场上的头牌。”

    杨夫人识人,眼光毒辣。

    杨之舟从来没有提及惜文的身份,杨夫人却早已了然。

    “是啊,是望县的名伎。央及书画都不精通,她能看得上央及,此女子颇有见识。”杨之舟倒很喜欢惜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