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奉系江山-第1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边。

城中组建了马车队,医疗队,运输队,为奉军提供后勤支援,而各地农场的民兵也都行动起来,加紧操练,随时准备投入到战斗之中,去年农场正好丰收,拥有大量的粮食,现在全都被集中起来。

除了奉天之外,吉林黑龙江两省也行动起来,实际上广袤的黑土地上面,就在进行一场战争总动员,矛头所指就是日本人的侵略恫吓。

东三省到处都是民众踊跃参军,到处都是捐款捐物的场景,兵工厂也昼夜不停,不断的生产军火物资,赤尻正助看到了这个场景,也是吓了一大跳,根本没有料到奉军的组织能力竟然这么强,居然能让万民一心,众志成城,日本人也是始料不及。

第三百三十一章一记重拳

支那是一个大国,地域人口十倍于帝国,欲吞并支那,比先分化瓦解,使各地支那人彼此隔阂,政府和民众对立,读书人和武夫对立,而后方能分化瓦解,步步蚕食,帝国才能彻底吞并支那。

奉天张作霖通过收回中东路的行动,已经得到了支那各界的赞赏,满洲民众支持者众多,已经成为帝国的心腹大患,欲吞并满洲,必须消灭张作霖,必须肢解奉军……

赤尻正助正在给国内写着报告,这些天奉军高效动员起来,反倒让日本人有些恐惧了,赤尻正助虽然叫嚷着武力干涉,但是日本政府并没有做好准备,特别是想要动兵,就要得到列强的准许。

不过到目前为止,俄国政府都保持了沉默,根本没有对瓦西里的话做出任何回应,英法美等国更是反对仅凭一个人的片面之词,就发动军事行动,他们坚持由协约国共同组成一个调查团,把中东路的事情弄清楚。

列强的心思还是很明白,他们依旧反对日本独霸中东路,想要打着协约国的旗号,把中东路至于各国共管之下。鉴于各方的态度,日本人也举棋不定,他们估计一下,想要解决奉军,至少需要两三个师团的兵力,而控制地方则需要五个师团以上。

想要派出这么多的军队到海外作战,需要消耗多少物资,需要动员多少人力,究竟值不值得,日本政府也不能不权衡。

结果日本人也有点虎头蛇尾了,喊出了动武的口号,紧接着就没有了下文,说到底还是被奉天军民的团结吓到了,他们已经知道这不是一个好啃的骨头。

不过赤尻正助认为越是难啃。就越要迎难而上,不再这个时候遏制奉军,以后机会就更少了,赤尻正助撰写着报告,想要鼓动国内,彻底下定出兵的决心。

随着中日双方剑拔弩张,奉天的火药味也越来越重,一度沉寂多时的日本浪人再次活跃起来,这帮家伙以为日本就要动武,因此都极为兴奋。迫不得待的组织了起来,把日本侨民也都召集到一起,整日里操练,想要充当日本军事行动的先锋。

这些家伙一直让中国的政府十分头疼,收拾他们。就会惹来日本政府的抗议和不满,但是不收拾他们。这些人又会败坏社会秩序。实在是一大毒瘤。

可是现在奉军可不相同,既然已经做出了战斗的准备,那就是要和日本人撕破脸了,连日本军队都不怕,何必害怕这些浪人呢。

而且奉军还有对付浪人的一大利器,那就是民兵。用军队直接收拾浪人和侨民。日本人会打着护侨的名义动手,但是民兵对付这些浪人,就没有什么麻烦了,在这种时候。打死几个也无所谓。

中日两军虽然没有开战,但是互相的较量已经展开了,不断有日本浪人走上街头,炫耀武力,而奉天的民众和学生也走上了街头,他们是声援奉天政府的,就这样,两伙人对抗在了一起。

奉天游行队伍看起来和以往没有什么区别,但是里面却混入了大量的民兵,这些民兵都经过了军事训练,战斗力比起浪人还要高了不少,另外奉天的学校也推行了军事化训练的课程,主要中学都要接受军事训练。

在往常中国民众和日本浪人冲突只有吃亏的份,可是现在情况完全不一样,奉天一方反倒是准备充足,就等着日本人落网呢。

二百多名日本浪人再度离开满铁附属地,沿途耀武扬威,声称要到奉天政府前面抗议示威,与此同时一支超过一千人的奉天游行队伍也出现了,两支队伍相遇,这些日本浪人还是一副目空一切的样子,认为日本人有尚武精神,奉天民众根本不是他们的对手,因此这帮家伙格外的猖獗。

两伙人没说几句话,就动手了,这些日本浪人拿着武士刀,耀武扬威,而奉天方面也早就做好了准备,为了克制武士刀,他们也研究了专门的武器,那就是木棒。

一根一米一二长,一胳膊粗的硬木棒子是打群架最好的武器,武士刀根本砍不断,而且一棒子打在身上,也是筋断骨折的效果。

一看日本人冲了过来,大家也都抄起了家伙,配合十分默契,主动分散开,把日本人引诱进来,然后三五个人一组,共同对付一个日本人。

迎头两三根木棒打下来,日本人是根本就躲不开,用武士刀更是架不住,因此一个照面,就有十几个日本人吃亏了,被木棒击中,不用太多,有两三棒子,就足以让他们倒在了地上。

在这种混战之中,倒在了地上,就意味着完蛋,不用别人打你,光是大脚丫子,就能踩碎了。刚一交手,奉天方面就占据了上风,有的民兵身高力大,照着脑袋打一棒子,就算不是脑袋崩裂,也是严重脑震荡,基本上失去了战斗力。

这帮凶悍的日本人这时候才感到了恐惧,原来懦弱的中国人一旦发狠了,竟是这么可怕,转眼之间二百多浪人已经倒下了一小半,另外有不少人都头破血流,狼狈不堪。

在满铁附属地之中的日军也感到了震惊,浪人能这么猖獗,也是他们怂恿的结果,日本人就想要借助浪人试探一下奉军的态度,看看奉军是不是真的做好了和日本开战的准备。

结果这些浪人出师不利,日本的军人也感到了不妙,要是再这么打下去,不用几个回合,日本浪人就都完蛋了,这也是他们的爪牙,可不能被打残啊。

因此日本军队就要出动援助浪人,他们行动了,早在后面压阵的奉军也行动了,张作霖早就颁布了命令,大家各有各的分工。对付浪人交给民兵,正规军出来了,那就要奉军出头迎战。

很快中日两军就对峙在了一起,经过连续的胜利,奉军越来越从容,自信心也极大的提升,面对日本人毫无惧色,而且这是在奉军的地盘上,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哪里会害怕日本人啊。

这些日本兵也知道自己的弱点,他们并不敢真正开枪,只能眼睁睁看着那些浪人被揍得鼻青脸肿,头破血流,奉军这边一看打得差不多了,才主动分开了双方,让日本人过来领人。

一场大乱斗下来,奉天方面有一人死亡,两个人重伤,还有十几个人轻伤,而日本浪人就太惨了,足足有二十几个人死亡,有的是被打死的,有的是被踩踏而死的,重伤昏迷的还有五六十人,其他筋断骨折的伤员更是不计其数,几乎就没有一个完好无损的人。

这一轮的交锋,日本人惨败,而整个奉天都在上演着这种斗殴的大戏,以往是日本人主动挑衅,现在是奉天方面主动寻找机会,只要日本人敢出来,就有无数双眼睛盯着他们,只要有机会,就痛打一顿。

一连持续三天的时间,日本人就受不了了,总领事馆已经下达了严令,不许日本人上街,否则后果自负,眼看着日本人退缩了,奉天的民心士气更加高涨。

原本大家伙被日本人的凶悍威慑住了,没有行动,就先胆怯了,现在挺直了胸膛,在中国的地盘上,谁怕谁啊。

中日之间的冲突越来越多,矛盾也越来越激化,日本政府经过了一番争吵,也终于决定采取行动,向旅顺增兵,一时间战争的阴云笼罩在了东三省的上空。

究竟会不会酿成大战,所有人都在拭目以待,此时张廷兰已经回到了哈尔滨,护路军的精锐力量也囤积在这里,随时准备主动。

“拙言,你真的准备和日本人打仗么?”周芯瑶轻轻的帮着张廷兰揉捏着有些僵硬的后背,指挥打仗是一件很伤害身体的事情,君不见历代的武将到了晚年都是疾病缠身,作为一个出色的医生,周芯瑶当然知道这一点,因此主动帮着张廷兰按摩,缓解不适。

“媳妇,你担心我打不赢日本人啊?”

“谁是你媳妇啊,真是厚皮!”

“周姑娘,你要是不愿意,我找别人了啊,汉卿还说要广撒网呢,不能在一棵树上吊死。”

啊!张廷兰忍不住发出了一声惨嚎,周芯瑶在他的后背上狠狠的掐了一下,全然没有了刚才的轻柔。

“媳妇大人饶命,咱还是说说正事吧,说实话我是真不想和日本人在这个时候打仗,一旦开战,奉军的这点家底就要玉石俱焚,太不划算了!”

“那你还和日本人那么强硬?”

“不能战,就不能和,正所谓麻杆打狼两头怕,谁要是怂了,就只能等着挨宰了!”张廷兰笑着说道:“不过我有把握,这次日本人注定了还是空欢喜一场,俄国人不会傻到给日本机会,让他们占领中东路的,从俄国人的角度来看,奉军弱而日本强,奉军占领了中东路,他们还有机会抢回去,如果日本人占领了,他们就永远都没有机会了。”

张廷兰说的一点都不错,这正是俄国政府的心态,就在日本人摩拳擦掌的时候,俄国方面突然发表了一个声明,声称瓦西里并不是俄国的军官!

这可是一记威力十足的重拳,一下子把日本人打懵了。

第三百三十二章向大豆进军

日本威胁对奉军动武,打得旗号是替盟友报仇,帮着俄国出气,日本人说得义正词严,气势汹汹,可是俄国人突然发表了这么一个声明,一下子就戳到了日本人命门上面。

说出的话能不能得到信任,最主要的就是看说话人的身份,奉军指责瓦西里在撒谎,日本人有一万句话可以反驳,但是俄国人突然指出这个家伙是假的,不是俄国的军官,谁也没法反驳,日本人更是郁闷吐血。

现在的日本人就好像灌了一肚子春药,等着在女人身上驰骋的时候,突然女人爽约了,把他给晒在了一边,之前说的所有话都变成了自娱自乐,日本人一下子就变成了一个舆论的笑柄!

中外的新闻界都对这个戏剧性的事件发表了自己的报道,而且纷纷嘲笑日本谎言被戳穿。一时间日本人政府在国际上也是灰头土脸,狼狈不堪。

奉天的军民也都松了一口气,虽然大家都做好了背水一战的准备,但是敌强我弱,能不打就不打。不过经过这次锻炼,整个东三省的民心士气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这种东西虽然是无形的,但是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来说,都是极为重要的,没有昂扬向上的精气神,就别想在残酷的世界上杀出一条血路。

同时对于整个中国产生的震撼更加巨大,以往面对列强,中国的所有势力,都只能选择妥协,就在两年之前,日本人提出了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北洋政府举全国之力,也不敢断然对日本说不。

经过不断的谈判,最后还是接受了大部分的条款。从那时起,袁世凯在全国的威望也彻底破碎了。而如今面对日本人的武力威胁,东三省没有选择屈服,而是勇敢的迎战,无数人都说这是以卵击石,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奉军好像再一次赌赢了。

这对所有中国人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震撼,要想在这个世界上有自己的地位,就要把腰杆挺直。国家主权利益是不能谈判的东西,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当然这只是民间的看法,而北洋政府也只是认为奉军又一次侥幸过关,真正明白这种戏剧化情况的,只有张廷兰和几个列强。

尤其是英美等国。看得更清楚,越是清楚。他们就对奉军的表现感到吃惊。这个分寸拿捏的实在是太好了。

当日本人透漏出对中东路的野心之后,俄国人其实是最着急的,如果整个东北都落到了日本人手中,俄国远东就朝不保夕了,俄国人是绝对不愿意接受这个结果的。

别看奉军连续两次击败俄国人,但是俄国政府并没有把奉军放在眼里。只要俄国的内乱结束,他们就能轻松收拾奉军,如果对手换成了日本人,俄国就没有这个把握了。

不过俄国也在等。他们等着奉军屈服,因为在此之前,奉军和俄国人已经有所接触,俄国的如意算盘就是奉军迫于日本人的压力,向俄国妥协,交还更多的好处。哪知道奉军并没有上当,面对日本人威胁,竟然摆出了一副誓死一战的态度,分毫没有妥协。

到了这一步,反倒变成俄国人心虚了,因为一旦开战,远东的局势就再也没法收拾了,俄国人不得不替奉军出头,主动拆除引信,瓦西里的身份被否认之后,日本人的指控也失去了依据。

而英美法等国也都长出了一口气,他们也赶快行动起来,一面警告日本,不许动武,一面又建议俄国和奉军尽快签订合作协议。

俄国也派出了代表,菲力斯也来回奔走,最后双方终于敲定了两份协议,第一就是有关中东路的最终处理方针,俄国承诺将中东路交还奉军管理,在未来十五年之中,中东路所有收益,一半要交给俄国,抵偿最初的投资,同时俄国派遣一个财务监督团队,共同管理中东路的收益。

说白了这还是一个赎买协议,不过是用中东路的收益而已,张廷兰也非常乐于这么办,道理很简单,再过几个月,俄国就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到那个时候这个协议就成了废纸一张,奉天才不会给俄国人一分钱呢。

第二个协议则是有关多数党的,奉军和俄国要共同配合,防止多数党的主张在远东流传,双方联手保证边境的安全工作。

张廷兰的要求基本达成了,而且值得一提的是这两份协议都是以奉军的名义和俄国人签署的,和北洋政府没有任何关系,俄国人这么干是为了以后耍花招不认账做准备,而张廷兰乐于这么干,是向全国表明态度,告诉所有人,中东路是奉军独立收回的,有助于提升奉军的地位。

到了现在张廷兰也终于把心放下了,中东路这条经济动脉终于掌握在了自己的手上,有了铁路作为依托,吉黑两省就能快速发展起来,而且也会带动沿途工业的大规模发展,可以毫不客气的说,有了这条铁路,奉军的发展就进入了快车道。

为了这条铁路,牺牲再大,冒再多的风险也都值得了,从这一刻开始,奉军就和日本南北对峙,拥有了叫板的本钱,下一步就看谁的发展速度更快,奉军已经拥有了和日本同台竞技的资格。

虽然日本人已经先跑了很长一段时间,占据了先机,奉军严重吃亏,但是拥有这个资格就很不容易,原本东三省铁路动脉都在日本人的手里,连发展的资格都没有,现在可谓是咸鱼翻身,张廷兰不能不高兴。

“俗话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日本人就是太着急了,吃相也太难看,反倒吓坏了俄国人,让他们不得不尽快和咱们签订协议,说起来我们还要感谢日本人呢!”

解除了战争警报,张廷兰也放松了不少,整个春天都在忙活中东路的事情,也无暇关注其他的,现在各个农场基本上完成了春耕,张廷兰正好到乡下看一看,顺道散散心。

“拙言,你说日本人会善罢甘休么?”张学良问道:“他们已经几次威胁对奉天动武了,也不知道还有没有下一次,双方会不会真的打起来?”

“汉卿,中日必有一战,就算他们不打我们,我们也要打他们,南满铁路,旅顺港口,这些都是至关重要的,我们能一直让日本人霸占么!现在要做的就是打好基础,咱们的底子还太薄,和日本拼命,胜算太少了,最主要的就是抓紧时间,把工厂组建起来,把军队训练好!”

“对,这次我也看透了,尊严就是靠着拳头打出来的,别的都是扯淡,要不是咱们把俄国人打败了,什么都捞不着,还会让别人吃干抹净。”

“汉卿,日本人可不是什么正人君子,明抢不成,他们就会暗夺,你回奉天之后,一定要提醒七大爷,必须注意安全,要安排足够的情报保卫人员,防止日本人暗中下毒手!”

在原来的历史上,日本人一看老张超出了控制,就暗中动手,解决掉了张作霖,现在奉军已经超出了控制,日本人未必不会提前动手,现在奉军还处于蒸蒸日上的初期阶段,根基还不稳固,有老张坐镇,奉军的发展能够更加顺利,暂时绝对不能让张作霖死在日本人的手上。

张学良对于这个提醒也是深以为然,他们在农田之上漫步,东北拥有广阔无比的平原,厚厚的黑土地,堪称整个蓝色星球上面最适合耕种的一块土地。

尤其是奉军大量引进关内的移民之后,广袤的黑土地日渐生机勃勃。在去年光是吉林一省就引入移民五十三万,到了今年,这个数字又不断的提升,光是年初就有超过二十万移民在吉林安家落户。

吉林和黑龙江占据的松内平原,是东北最适合种玉米的地方,张廷兰去年在奉天试种了大量的玉米,结果发现玉米的产量比起高粱多出三分之一,而且玉米适应性更好,一般的贫瘠土地也可以生长,病虫害也少。

因此在今年,吉林最主要种植的就是玉米,面积达到了三百万亩,另外张廷兰还种了一样最重要的作物,那就是黄豆,面积也超过了一百万亩。

东北的大豆在后世面对转基因大豆的凶残进攻,种植面积日渐萎缩,但是在整个二十世纪,东北都是全球最重要的大豆产区,出口份额占据了世界百分之九十以上,处于绝对的垄断地位。

每年光是大豆出口的份额就达到了五亿元以上,如果能抽到百分之十的税收,就是五千万,按照鞍山钢铁厂的规模,能办十五座。不过很可惜,黄豆的利润都被日本人把持了,他们把榨油中心设在了大连,从东北低价收购大豆,然后再出口到日本和欧美,垄断其中的暴利。

张廷兰早就等着这个巨大的财源了,但是一直没有下手的机会,大豆和南满铁路一样,一旦动了,就等于是碰了日本人的命根子,他们会拼命的,没有一定的实力,张廷兰绝对不敢折腾。

而到了现在,张廷兰已经有了这个准备,在奉军控制的农场之中,开始大范围的推广大豆种植,现在他们就走在种植大豆的土地上面。

“拙言,按照你的一贯作风,不像是吃亏的人,想到怎么反击日本人了么?”

“当然有办法了,咱们的商机就在眼前,一个一年盈利几千万的大蛋糕,就放在我们的眼前,就看咱们能不能吃得下去了!”

第三百三十三章美国客人

榨油业是东北传统的优势项目,原来的工业中心在营口,日俄战争之后,日本强行把榨油工业抢到了大连,使得大连成为了新的榨油业的中心,由此也可以看出这个领域利润之丰厚,日本人已经直接动手抢了,不只要枪,还要把榨油厂放在眼皮子底下,生怕别人染指。

张廷兰根据现在的数据估算,日本通过大连出口的豆油就有一亿五千万公斤以上,按照这个趋势,到了1920年,完全可以超过两亿公斤,二十公斤以上的豆饼,一年出口在一千五百万块以上。

整个行业的具体利润难以估算,但是可以肯定每年至少有三千万以上的利润流入了日本的口袋,比起整个奉天的财政收入还要多,日本长门号战列舰的造价不过四千多万日元而已,也就是说在榨油业上,一年就差不多了弄出了一艘超级战列舰。

越是了解这个行业,张廷兰就越是动心,他之前也做了很多的功课,在农场之中进行了少量试种,还收购了不少小油坊,不过张廷兰知道这些小动作还不足以动摇日本人根基,而且奉军也不具备和日本抢夺榨油业的实力。

可是这次日本人公然进行战争讹诈,双方已经到了撕破脸的边缘,而且奉军的军力又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寻常两三个日本师团,根本拿不下奉军,有了这个底气,张廷兰就不能不对大豆行业下手。

张学良在一旁听了张廷兰的介绍,两个眼睛也瞪圆了,他在心中默默算了一下,顿时也被其中的利润吓傻了。

“只要把这个行业掌握在手中,咱们至少能养活十个师的部队,而且装备都能换成最好的。要是用来办教育,东三省的中小学就都有希望了,用来移民的话,一年至少能安顿三五百万人了!”

他在算这笔账,其他人的心里头也不停的盘算,数以千万计的税收实在是太诱人了,如果弄到手,奉天的财政收入等于翻了一倍还多,这简直就是天降横财。

张廷枢也在一旁大声的说道:“哥,必须把榨油业从日本人手里头抢回来。大不了咱们再和日本人拼一场,有了这笔钱,咱们能练多少兵,能办多少工厂。哥你要是早点说这里面这么多利润,我早就带着人杀到大连。把榨油厂都抢回了!”

“抢你个大头鬼!”张廷兰毫不客气的说道:“旅顺大连是日本人经营多少年的堡垒,海陆兼备。别说现在奉军的兵力。再多几倍也拿不下来,况且我们又不能逼着日本人和咱们开战,因此这个事情必须办得巧妙,一点点的动摇日本人的垄断地位。”

“廷枢,你哥一肚子坏水,咱们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