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奉系江山-第17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购买俄国债券最多的几个企业包括两大榨油巨头,朝鲜银行和正金银行,另外满铁也购买了一些,总数加起来超过两千八百万,再加上大豆债券一类的衍生品。资本总价逼近了一个亿。
这绝对是一个令人头晕目眩的数字,这些庞大的殖民企业,就算利润丰厚,也难以承受如此惨重的损失,而且他们旁边还有一个虎视眈眈的奉天政府。哪能会轻易放过他们啊!
得到了俄国革命的消息,张廷兰首先就利用各大报纸。刊登文章。介绍俄国的情况,同时将日本人投资失败的消息也包含在其中,一听到这个消息,首先受到惊动的就是东三省的商人和老百姓。
虽然这两年奉票越来越坚挺,霸占了七成以上的份额,但是还有一些人密信日本的货币。手里头握着不少朝鲜银行和正金银行的银行券,总以为日本人比起奉天政府要靠谱。
可是听到了日本的银行投资失败的消息,他们的信念破碎了。对于中国人来说,金融危机并不是陌生的词汇。就在不到十年之前,上海就发生了橡胶股灾,可以说也构成了满清灭亡的一个推手。
就在一年前,俄国的斯拉夫银行倒台,日本的正金银行就受到了重创,损失惨重,从那时开始,奉天银行才日趋壮大起来,把日本人的银行彻底压住了。此时又出现了这种危机,而且来势凶猛,远不是一个斯拉夫银行可比的,老百姓的惨痛经历很快就被勾起来了。
越来越多的民众涌到了朝鲜银行和正金银行的门面,拿着大把的票子,要求他们把这些纸票子兑换成真金白银。这个时候日本人也焦头烂额了,哪里还有精神头处理这些中国的老百姓啊,日本人贴出了牌子,每天只给兑换两万元,其他的根本不受理。
在他们的眼睛里,中国人的利益随时都可以被抛弃,每天两万元的份额实在是杯水车薪,也就意味着绝大多数的钞票都不会兑现,这帮人根本就是再拿奉天的老百姓开玩笑。
也正是他们的漠视,带来了更大的麻烦,银行业的核心就是信用二字,日本人的做法,毫无疑问使他们靠着强大武力,多年经营,建立起来的信用出现了动摇,甚至说是崩塌,这种雪崩效应是十分骇人的。
原本俄国的债券和货币变成了了废纸,现在日本人的债券和货币同样有废纸化的趋势。
“拙言,日本人的金融体系崩塌,就是他们退出东三省的开始,真是天大的好事!”王永江哈哈大笑的说道。
张廷兰也十分高兴:“原本日本人靠着印纸片子,就能买走咱们的粮食和矿石,他们的货币失去了信用之后,再想这么玩就不可能了。不过现在还是只是动摇,而不是彻底崩溃,我们还要做好准备,防止他们咸鱼翻身,在棺材上面再钉几根钉子!”
“没错,其实最好的办法就是在东三省立法,规定奉票是唯一的货币,将外国的货币都排斥出去,就连大洋都淘汰了!”
“先生高见,不过要想做到这一步,咱们还缺少足够的压仓石,也就是黄金储备,没有这玩意,咱们的信用也支撑不起来!”
“拙言说的没错,只是黄金不是一天两天能弄到的,看来咱们还要等一段时间啊。”
张廷兰听到了这话,突然眼前一亮,沙俄完蛋了,那批著名的沙皇黄金可就是在远东神秘失踪的,足足五百吨黄金,只要弄到手,奉票就有了定海神针,看来必须应该想办法,把这笔黄金拿到手。
“岷源先生,说不定什么时候,天上就掉下一个大馅饼,咱们就能凭空得到一大堆黄金!”
“但愿美梦成真!”王永江也笑着说道,并没有当真。
正在说话的时候,突然有人前来汇报,说是日清制油厂的木村康雄和三泰油坊的下田义联袂拜访。
张廷兰和王永江相视一笑,日本人什么打算,肯定瞒不过这两条狐狸了。
“拙言,真没有想到,日本人竟然求到了咱们的头上,你觉得需要怎么处理呢?”
“岷源先生,这才是刚开始,咱们的条件不变,还是股份和现金,除此之外,别的什么都不要。”
“你这是逼着日本人上吊啊,不过我喜欢!”王永江笑着对侍从说道:“去把他们请进来。”
转眼之间木村康雄和下田义就走了进来,这两个人脑袋微微低着,显得毕恭毕敬,全然没有了往日的嚣张,见面之后,木村康雄率先说道:“王桑,日清制油厂经营出现了一点小状况,还请王桑念在我们的友谊情分,提供一些帮助,我们感激不尽!”
第三百九十三章祖国,我们回来了
“王桑,我们双方拥有长久的友谊,也是最好的朋友,拜托你们了!”说着木村康雄把头用力的低下,往日的猖狂全都收敛起来,十足的谦卑恭敬。
看到他们如此,张廷兰的心里头不自觉的涌起一丝冷气,不只是他,就连王永江眼神之中也有一种叫做震惊的东西,前倨后恭,这些日本人简直判若两人。
在木村和下田身上,他们已经窥见了大和民族的可怕,在这个民族的身上,似乎感觉不到廉耻,只要为了达到目的,他们可以轻易变幻出不同的嘴脸,不择手段。
在以往他们都是趾高气扬,居高临下的一副德行,根本没有把奉天上下放在眼里。当然他们也的确有这个资本,毕竟日本人已经跻身列强,这是公认的事情。但是他们真正到了有求于人的时候,却可以放下一切的东西,十足的恭敬卑微好像川剧的变脸一样。
日本人都仿佛有两张面孔,这不是人,而是一群蛇!随时会咬人的毒蛇!他在向你笑的时候,有可能已经把刀子送进了你的胸膛里面,对于这样可怕的对手,绝对不能有任何的客气。
王永江轻轻的摆了摆手,笑着说道:“木村先生,咱们是生意上的好伙伴,有什么事情,你就直说!”
王永江一句生意的伙伴,就把木村套交情的话全都顶了回去,咱们只谈生意,不谈交情!
木村也并没有什么生气,而是平静的说道:“王桑,日清和三泰需要采购一批大豆,希望王桑能够提供帮助。”
“要买大豆,那就去交易中心采购。正好拙言也在这里,有什么要求,你们可以直接谈!”王永江继续装傻充愣。
木村也只好把窗户纸戳破,说道:“日清投资了一批俄国债券,现在俄国出现了一点状况,日清的资金也有些缺乏,我们想要先拿到一批大豆,然后再付款。”
王永江看了一眼张廷兰,那意思就是该你出面了,张廷兰笑着说道:“木村先生。俄国现在可不是小状况,而是多数党掀起了革命,想必你也知道多数党的一些政治主张,一旦他们控制了俄国,别说债券了。就连各国的工厂贷款,他们统统不会承认的。恕我直言。你们手上的债券就是一堆废纸!”
“张君,多数党只是一群暴徒,他们不会成功的,我可以向你透露一下,包括帝国政府的列强在内,已经准备对俄国采取干涉措施了。多数党的暴乱只是暂时的,一定会被彻底镇压。”
“木村先生,您说的或许有道理,但是这和我的判断完全不一样。我的要求还是一贯的,你们要想购买大豆,只有两个选择,要么用现金,要么用贵公司的股票,除了这两样之外,别的我都不接受。”
这时候一旁的下田义突然开口了:“张桑,把大豆赊购给我们,价钱好商量,每担可以提高一角钱,另外我们还可以提供一些生意分红给你们,你们绝对不会吃亏的。”
张廷兰笑着摇摇头:“二位,也别费口舌了,如果我是一个商人,或许会接受你们的建议,但是你们别忘了,我们的身份是政府官员,我们收购,销售大豆,不是为了赚钱,我们是为了保护东三省老百姓的利益。收购的资金都是纳税人的血汗,谁也不能拿着这些钱开玩笑,非常对不起,我们绝对不能和你们一起冒险。”
张廷兰的话义正词严,把他们所有的话都封死了,木村和下田的脸色更加难看,可是他们也没有什么办法,谁叫现在有求于人呢!
木村想了想,然后说道:“张桑,我们可以让出百分之二十的股份,用来抵押两亿斤的大豆,您意下如何?”
“木村先生,两亿斤大豆就是两百万担,需要八百万的资金,你拿到百分之二十的股份,如果在这场危机之前,完全可以了。但是现在发生了危机,你们的股票也在严重缩水,据说市面上价格已经跌了三分之二了,很快就向着垃圾的方向发展,我看你们至少要拿出百分之六十的股份,我们才可能帮着你们渡过危机,不然绝对不行!”
张廷兰开出了自己的价码,木村和下田听到之后,就好像看着怪物一样盯着张廷兰,这家伙简直就是吃人不吐骨头的魔鬼,怎么一张口就要百分之六十啊!如果答应了,那岂不是说榨油厂变换了主人么,这简直是岂有此理!
木村把脑袋摇晃的如同拨浪鼓一般:“这绝对不行,榨油厂关系到帝国政府的利益,绝对不会交给你们的,就不要痴心妄想了。”
“既然榨油厂这么重要,我相信日本政府也会尽全力救助你们的,两位我等着你们的好消息。”
张廷兰说完之后,端起了茶杯,自顾自的品了起来,摆出了一副送客的架势,木村和下田还想要再说什么,这是人家压根就没有听下去的意思,他们也不得不起身告辞。
“拙言,你可够狠的,简直就是狮子大张口,一下子就要了百分之六十的股份,按照日本人的性格,他们绝对不会答应的。”
“岷源先生,您信不信,美国人要价会比咱们还高,他们才是真正高手呢!”
张廷兰说的一点都不错,木村和下田离开了省政府,就找到了总领事赤尻正助,希望他能帮着想个办法,渡过眼前的难关。
可是就在这个时候,当初谈判采购的豆油的美国商人就找上门了,相比张廷兰,美国人更加直接,也更加嚣张,直接就向木村询问债券的问题,要求他们解释究竟还有没有能力完成合同。
按照当初的约定,日本两大榨油厂要向美国人提供三千万公斤的豆油,如果不能按期完成合同,日本人就要赔付美国人百分之四十的违约金,总计达到六百万元,毫无疑问。这也是一个天文数字。
平时日清和三泰还能承受,可是眼下他们实在是没有这个能力了,俄国的债券已经让他们损失惨重了,如果再赔偿给美国人这么多的违约金,两家油坊就只能关门大吉了。
如果面对中国人,日本还敢耍赖,可是面对美国人,给他们一百个胆子,他们也不敢这么猖狂,美国人手里头攥着日本需要的石油等资源。而且又是日本生丝等农产品的最重要消费市场,得罪了美国,日本的经济就难以维持了。
日本人只能再三向美国方面保证,他们一定能够按时完成任务。不过美国人对此嗤之以鼻。
“日清和三泰的资金链已经断裂,按照我们的估计。你们如果得不到资金援助,根本没有办法履行合同。在这里我给你们两个选择。要么去想办法凑够违约金。要么就把榨油厂百分之八十的股份交给美国方面,我们双方合作,由美国提供充足的资金,保证你们能够经营下去!”
美国人最后嚣张的说道:“我只给你们十天的时间,如果做不到,你们就等着制裁!”
木村和下田此时的心头全都被苦水充满了。在上游有奉天克制着他们,在下游美国人也在打他们的主意,两头夹击,这才是真正的险境。
送走了美国代表之后。木村就立刻对赤尻正助说道:“总领事先生,您赶快帮着我们想想办法,我们急需资金维持,帝国政府会提供帮助,没有错?”
木村满怀希冀的看着赤尻正助,可是这位总领事也是一个头两个大,遭灾的不只是日清和三泰而已,朝鲜银行和正金银行也面临着挤兑,满铁也受到了损失。
日本在奉天最重要的企业全都被牵扯进入,落水的人太多,而手中的救生圈有限,该救谁,不该救谁,也不是赤尻正助能够决定的。
一看赤尻正助为难,下田义眼珠子已经发红了:“总领事先生,美国人态度很强硬,我们只能从奉天身上找到突破口,或是弄到足够的钱,去购买大豆,或是帝国政府动用武力,让支那人屈服,老老实实的赊购大豆给我们。如果这两样事情都做不到,十天之后,帝国掌控了十几年的榨油产业就会彻底瓦解。”
日本人陷入了空前的麻烦之中,挖空心思的想着解决的办法,这时候一艘美籍远洋货轮正乘风破浪,驶向了葫芦岛。
在货轮上面载着一大批机器,还有三十几名海归的游子,巴玉藻经过了两年的留美学习,终于回到了国内。
这一路走的并不容易,虽然张廷兰给了巴玉藻大量的资助,不过面对这笔巨款,巴玉藻是一个子都不敢乱花,他很清楚,张廷兰不惜重金,其实是把他当成了制造飞机,发展空军的希望,而且巴玉藻也有这个志向,因此他必须好好利用每一分钱,在美国社会招揽为数不多的华人人才,同时尽量采购一些关键的技术设备,按照巴玉藻的计划,只要一回国,他就尽快的制造出中国人的自己的飞机。
最初的时候很不顺利,的确找到了一些留美的人才,但是这些人多数都是南方的,他们更愿意毕业之后投奔民党,对于遥远的奉天,他们没有任何的印象。而且在美国的社会之中,华人备受歧视,就算巴玉藻是美国飞机公司看中的顶尖人才,但是想要采购需要的东西,也受到了重重限制。
就在巴玉藻焦急无比的时候,转机终于出现了,奉军击败了俄国人,拿回了中东路的控制权,在中国社会这是一件大事情,在海外华人中间,这同样是了不得的大事情,终于有一支军队敢于向列强发起挑战,并且取得了胜利,这让那些海外留学的学生终于开始正视奉军了。
另外由于张廷兰和克里达成了合建榨油厂的协议,使得克利夫兰财团愿意提供一些帮助。还有就是张廷兰接手了康有为在海外的关系网,这三重有利的条件加在了一起,一下子就让巴玉藻的工作顺利多了。
大量的留学生同意到奉天发展,一些原本采购不到的机器也能买到了,巴玉藻十分的兴奋,他和几个伙伴联手,造出了一架全新的飞机,种种性能丝毫不比现在世界上主流战斗机差。
他们还一连造了十架,在美国又采购了五十个发动机,为此张廷兰特意安排了一艘三千多吨的货轮,专门载着这些学生和飞机设备回到中国。
远远的巴玉藻就看到了港口之上,聚集了大量的人员,甚至还有不少军人,他和其他的伙伴瞬间眼圈都红了。
“祖国,我们回来了!”
第三百九十四章空军
“拙言先生早就说过,中国的海陆军已经落后于世界,要想追赶需要付出千百倍的努力,去弥补以往的缺失,唯有空军领域,世界各国刚刚起步,中国势必要死死咬住,不能再落后于人,否则百年之内中国都没有扭转国运的机会了!”
“蕴华,总听你提到拙言先生,此人似乎年纪也不大,怎么值得你如此推崇啊?”王助在一旁笑着问道。
王助和巴玉藻同是清末被选派到英国留学,一战爆发之后,他们只好转赴美国留学,一同在麻省理工学院航空专业学习,并且获得硕士学位,随后又进入美国的飞机制造公司实习。
王助成功进入了当时刚刚组建的波音公司,并且成为了第一任总工程师,帮助波音公司赢得了海军的第一笔订单,正是凭着第一桶金,才有了波音公司后来的辉煌,而王助也在美国航空界名声大噪。
“禹朋,你觉得中国是否会有超越列强的那一天,中国遍地都是各种工厂,能够生产最精明的商品,摘下世界工厂的桂冠,拥有世界最强大的武装力量,世界上任何的国家都要敬畏中国的力量。”
王助听到巴玉藻的话,苦笑着说道:“蕴华,我自然希望如此,可是越是在欧美待得久了,就越清楚我们和他们的之间的差距,这种差距甚至让我有种绝望的感觉,甚至会担心中国永远这样沉沦下去。”
“是啊,很多人都会这么想,不过拙言先生是我见到唯一有着十足的信心,而且不只有信心,还有真正的办法。中国落后于西方最根本的一点就是工业落后,他们能制造。我们不能制造,所有西方人可以凭借精良的商品,赚取丰厚的利润,让国民享受到富裕的生活,同时打造出强大的军队,为商业利益保驾护航。如果中国人有一天也能制造出同样的东西,凭借我们庞大的人口优势,就有能力碾碎任何一个列强。”
王助仔细听着,笑着说道:“这番论调和很多中国学者并不相同啊,他们更看重人文精神。更看重政治制度,更推崇西方的民主自由。”
巴玉藻叹了一口气,冷笑着说道:“这就是实干家和空谈误国的清流之间的区别。禹朋,你在美国又不是没有经历过,难道你还相信他们所谓的民主自由么?”
巴玉藻的话顿时勾起了王助的伤心事。其实王助成为波音的总工程师之后,在美国的航空界已经拥有了相当的名头。作为波音的元老。未来的前景是相当可观的,王助也曾经动摇过,是不是要在美国发展,毕竟美国能提供的条件实在是太好了!
可是随后美国海军试验王助设计建造的水上飞机,结果并不允许王助进入试验现场,理由是担心他们学到美国先进的航空技术。
这完全是一个荒唐透顶的指责。不过此时王助也看清楚了美国种族歧视的本性,在这样一个白人至上的时代,只有真正拥有强大的祖国,海外的游子才能受到尊重。而王助也因为这个原因,依然随同巴玉藻他们一起回国。
货轮渐渐的进入了港口,在码头之上已经能够看到欢迎的人群了,巴玉藻率先从货轮上下来,王助等人也都紧紧跟随在身后,经过漫长的航行,轮船上的年轻学生都十分疲惫,尤其是为了运输跟多的机器,他们只能和船员挤在狭小的空间之内,忍受着各种各样的味道,如果不是胸中一腔热血支撑着,恐怕谁也不愿意如此遭罪。
“蕴华,一别两年,咱们又见面了!”
张廷兰笑着向巴玉藻打招呼,巴玉藻也注意到了张廷兰,经过了两年的时间,张廷兰似乎变得更加成熟,温文尔雅之中透着一股子英武之气,而且还有一种杀伐果决的派头,显然这种上位者的气度也是在两年之中历练出来了的。
“拙言先生,我们在美国的学习的时候,每天都尽量寻找国家的消息,听说您收复了中东路,你知道我们又多么高兴么,整整两天,都激动的睡不着觉,恨不能马上回国,和奉军的战士一同作战,为国杀敌。”
“不用着急啊,中东路只是一个开胃菜,你们很快就会有用武之地了。”张廷兰笑道:“还是帮我介绍一下其他人,让我看看你都带回了多少人才。”
巴玉藻笑着拉过了两个年轻人,都是二三十岁左右,一个白净斯文,另一个则是精气神十足,十分的干练。
“这两位都是我的同学,一同在麻省理工的航空专业毕业,小白脸子叫王助,另一个皮猴子叫王孝丰。同期毕业的人里面只有十几个,而中国人占了三个,事实证明中国人的学习能力一点不比西方人差!。”
张廷兰也深有同感,中国人的学习能力在后世也是得到公认的,中国不缺少天才,只欠缺让天才尽情发挥的舞台。对于王孝丰张廷兰或许还不熟悉,但是对王助却是极为清楚,这位大名鼎鼎的波音之父,绝对堪称早期飞机制造领域的顶级权威。
不过同这个时代大多数中国专家一样,他们的才能并没有得到发挥,王助回国之后,一直为了能制造中国自己的飞机而奋斗,也试图组建自己的飞机工厂,不过他制造的第一架飞机在试飞的时候,不幸坠毁。
其实在航空领域里面是十分正常的,早期的飞机发展就是靠着人命堆出来的,不过由于民国政府的不理解,不重视,王助在随后的时间里面,得不到任何实质性的支持,梦想一直停留在梦的阶段。
一直到了抗战期间,中国飞行员只能驾驶外国的飞机,同日寇拼杀,很快空军就成了真正的“空军”,而此时的王助只能负责维修飞机。拥有最顶尖的航空人才,但是中国却没有自己的飞机,这不能不说是民国的悲哀。
所谓的黄金十年也是建立在沙滩上的堡垒,看起来很好,但是没有强大的重工业作为脊梁,作为支柱,根本经不起碰撞,而一个不知道发展工业的政府,也只能在日本人的打击之下,一败再败,一直退到大西南。
现在王助等人刚刚学成归国,正是风华正茂的时候,历史绝对不会重演,属于中国人自己的飞机必然称雄蓝天。
“欢迎你们到东三省发挥自己的才能,我在几天前向雨帅提出一个建议,准备设立几个飞机制造工厂,你们三位大才,再加上南苑航校的老师。暂时设立两个战斗机制造工厂,两个轰炸机制造工厂,如果你们愿意,这个飞机制造工厂就用你们的名字命名,这也是西方的惯例。”
听到张廷兰的提议之后,巴玉藻、王助和王孝丰都把眼睛瞪圆了,奉军的手笔果然不同凡响,一下子就要弄出四个飞机制造厂,光是听着就感到精神振奋。
“拙言先生,为什么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