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奉系江山-第18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身上,只要马占山点点头,这是士兵就能和日本人拼命,这么好的东西怎么能交给日本人呢!

偏巧此时又有一个惨莫跑到了马占山的耳边,低语了几句,马占山的眉头微微一皱,然后又舒展了开来,笑着说道:“既然是日本帝国看上的东西,我们就不要了!”

说着马占山就快速的带着奉军离开了,他们并没有走远,而是直接到了军港另一边的码头,在这里有六艘锈迹斑斑的潜艇停靠在这里,潜艇大半都沉在水中,只露出了潜艇的指挥塔,看起来黑不溜秋的,一点都不吸引人!

马占山也微微挠了挠头,喃喃说道:“也不知道总司令怎么想的,这些不起眼的玩意真那么厉害么?”

第四百一十九章突飞猛进的奉军

“拙言,美国人的东西就是先进,你看看,咱们的步枪就跟流水一样,不断制造出来,和以往相比,简直就是天上和地上,差别太大了!”

陶吉平十分概况的说道:“自从引进了美国的生产线之后,咱们年产量能达到二十万杆步枪,光凭着奉天兵工厂一个厂子的产能,就能压过关内所有兵工厂的总和,实在是不可同日而语。”

以往奉天的三个兵工厂,每月的步枪产量最多的就是吉林兵工厂,也不过是两千七百杆左右,还不能完全满足奉军的需要。现在一下子鸟枪换炮,将美国的雷明顿和西屋公司的生产线引进过来之后,产量直线上升。

这两座公司一共有七条步枪生产线,最初奉军解救了美国的侨民之后,美国政府迫于无奈,答应提供奉军步枪生产线,但是只准备提供一条,其余的都暂时拖着。

可是随即干涉俄国的战斗爆发了,美国人也发现了奉军的价值,美国人派兵到了西伯利亚之后,也和日本人一样,先选择了海参崴作为大本营。让狭小的海参崴一下子变得拥挤起来,美国人,日本人,俄国的各种势力,大家盘根错节,光是一个后勤保障就是巨大的困难。

这时候张廷兰透过了克利夫兰财团,向美国政府提出了倡议,奉天早就和协约国达成过战争物资的出口协议,现在完全可以继续向美国提供战争物资和后勤保障,富饶的东三省可以充当美国的后勤基地,提供一切援助。

美国政府反复权衡之后,也觉得这是最经济,最划算的办法,因此他们也同意了奉军的提议。作为回报,美国的莫辛纳干生产线全都一股脑的搬到了奉天,美国人还派出了一批技术人员,协助奉军掌握生产技术。

一共七条生产线,四条放在了奉天,两条放在了哈尔滨,另外一条放在了吉林,按照美方的测算,如果奉军完全掌握了美方的生产方式之后,年产步枪至少能达到惊人的一百万杆,别说是满足奉军使用了,就算是武装全国的军队,也不是不可能。

当然如此庞大的产能美国人不会轻易让奉军自己控制,美国人拉上了俄国白军,同奉天签订了一个三方协议,也就是说奉军生产的步枪七成要供应俄国白军使用,协助他们对付多数党。

对于这个协议张廷兰也欣然接受,毕竟对付多数党是各方暂时共同的利益,而且还有百分之三十的预留空间,三个兵工厂,至少能生产三十万杆步枪,按百分之三十计算,那就是将近十万杆,也足够武装奉军了。

“拙言,除了步枪之外,咱们又从美国引进了子弹生产线,原本这块一直是咱们的短板,虽然相比国内的其他兵工厂,产能遥遥领先,但是在国际上还是不够看。”

“没错,咱们原本的弹药产量仅能满足国内战争,或是小规模的地区冲突,如果应付几万人的会战,就要捉襟见肘。”

生产能力不足,一直是奉军的一大弱点,尤其是面对拥有庞大工业能力的列强,奉军的差距就更大了。正是有了这个认识,张廷兰虽然力主出兵远东,并且抢占了海兰和江东六十四屯,但是接下来张廷兰就选择了沉寂。

将伯力和海参崴的工厂控制在手中之后,奉军就没有什么大动作了,任由日本军队控制了整个远东,甚至打到了赤塔,整个贝加尔湖以东,都被日本人拿到了手中,小鬼子可以说是志得意满,洋洋得意。

张廷兰很清楚,俄国多数党早晚会打到远东,也会和日本人死磕,暂时就先让日本人得意一段时间,奉军正好能够利用这段时间,把军工体系充实起来,产能跟上,至少能保证十万大军,出国作战的需求,这样奉军才能坐收渔人之利。

“陶厂长,引进美国的生产线之后,子弹产量有多少的提高?”

陶吉平满脸都是得意,笑着说道:“拙言,简直就是天差地别,现在咱们一天最好的时候,能生产三百万发子弹,几乎相当于过去一个月的产量,足足提升了几十倍。其实最让我受到震撼的不是美国机器有多先进,而是美国的生产组织方式,他们搞标准化,推行流水线的生产模式,把分工做得越来越细,这样一来产量就突飞猛进的提升,一样的机器,能够发挥出一倍以上的效率。”

说到这里,陶吉平看了一眼似笑非笑的张廷兰,他也猛然惊醒,其实美国的这些看家法宝,张廷兰早就提出过,而且还反复的提醒他们这些军工负责人,真正和美国人接触之后,才真正了解了张廷兰的厉害,这个年轻人简直把工业生产的关键给摸透了。

“拙言,我要向你赔罪,当初你给我们讲过这些,结果我还有一点怀疑,落实也有不利,实在是鼠目寸光啊!”

“陶厂长,谁都要走弯路,不过切记一点,生产工艺和管理方式都是不断进步的,绝对不能停下前进的脚步,谁固步自封,谁就要落后下去!”

“真知灼见!”陶吉平给张廷兰竖起了大拇指,他一转身,从旁边拿起了一个小小的手册,送到了张廷兰的面前。

“拙言,美国人的管理方式虽然先进,但是也不是没有问题,他们过于死板机械,不注意发挥工人的聪明才智,这些都是咱们要吸取教训的。这份手册就是我和工人一起讨论的生产操作流程,如何能够效率最高,操作最简便,最容易上手,还能保证产品质量,关键都在这里面了。而且咱们的工人又提出了不少降低消耗的好办法,一项项累加起来,咱们的成本至少能降低三成以上。”

张廷兰随手翻开了小册子,只见上面详细的开列着每一项的操作规范,而且还配了简单的图示,一目了然,就算是文化水平比较低的工人,也能弄明白,最难能可贵的是很过关键性的诀窍都标注在上面,十分的详尽规范,竟然有后世操作流程的模样了,这个时代能搞出这种东西,足见中国工人的智慧不容小视。

“陶厂长,这东西可是无价之宝啊,我看不只是军工企业,其他的民用工业也必须效仿,以往咱们中国人有一个毛病,那就是不较真,什么都是差不多,完全凭着自己的感觉,做菜可以这么办,生产工业品就不行了,失之毫厘差以千里,一点点的错误累加起来,咱们生产出来的就是不合格的次品,拿到战场上,是会害死人的!”

“拙言说的没错,我们一定吸取经验,努力生产出最好的产品!”

出了兵工厂之后,张廷兰的心里头十分欣慰,中国人从来就不是傻蛋,只要有合适的机会,就一定能做出惊人的业绩,现在的军工企业已经初具规模,唯一欠缺的就是成熟的工人,一旦这块短板补齐了,超越日本人绝对不是什么难事。

1918年对于奉军来说,是一个收获的年份,一两年以来,精心打造出来的工业体系,已经开始结出了果实,不只兵工厂突飞猛进,其他的产业也同样如此,鞍钢的第一期工程已经建设成功,日产钢材达到了一百吨左右。

钢铁的问题解决了,有了充足的原料,火炮的生产就已经进入了正轨,七十六毫米的山炮已经进入了大批量的生产阶段,一百二十二毫米榴弹炮也仿制成功,开始了小批量的生产,另外张廷兰也搞到了两门俄制的一百五十二毫米榴弹炮,已经让吉林兵工厂开始仿制。

除了仿制之外,奉军的军工体系也在努力的进行自主研制,哈尔滨兵工厂就是试图研制一款一百零五毫米的野战炮,已经有了一些眉目。不只是火炮,迫击炮的生产也在不断加速,现在三大兵工厂,每个月能出产的迫击炮超过了三百门,再有一年的时间,奉军上下基本能够换装完毕。

换装完毕之后,奉军也就拥有了大炮兵的雏形,火炮号称战争之神,能够把战争之神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这样才能真正的赢得战争的胜利。

陆军装备快速发展,海空力量也有了雏形,将伯力的机械制造厂搬回来之后,巴玉藻王助等人就天天在里面,飞机最重要的就是发动机,只有解决了这个心脏问题,才能大规模的生产飞机。

经过了两个月的努力,他们已经将缴获的法国发动机仿制了出来,产品性能和原装货差不了多少,比起从美国进口的发动机可要强了不少。

有了自己的发动机,飞机生产工作就已经差不多了,巴玉藻、王助、厉汝燕等人,再加上刚刚被拐到奉天的苏霍伊,组成了一个强大的团队,他们很快就摸索出了战斗机的生产流程,并且拿出了产品。

“拙言,明天就在飞机场实验咱们的新型飞机了,你可一定要去啊!”张学良笑着把一份请柬塞到了张廷兰的手上。

“汉卿,送请柬这种小事不用劳动你这个少帅?”

“这不是来请拙言大驾光临吗,我不来哪能体现空军的诚意啊!”张学良笑着说道:“而且还有一事要摆脱老兄啊,我现在还顶着局长的帽子,你看是不是想办法帮着我换成司令啊,这玩意听着才威风!”RS!。

第四百二十章三军齐备

张廷兰早早的成了边防军总司令,有了这个头衔之后,一下子超过了奉军当中的绝大多数元老,成了年轻一辈最耀眼的人物,张学良当然看着也眼红,不过张少帅也清楚,凭着自己的本事,想要独挡一面,还有些困难。

不过他和两大损友冯庸和张廷枢商量之后,也找到一个方法,既然当不了块块儿里头的首领,那就当条条儿里头的,张少帅就把目光瞄准了空军司令的位置,虽然眼下空军刚刚草创,但是说出去一样是海陆空三军,身份同样煊赫。

张廷兰当然也看透了张学良的小算盘,他对于张学良的这个想法还是非常赞同的,张少帅要是能专心于空军,和郭鬼子的交集就能少不少,至少能消除奉军日后的一个潜在威胁。

“汉卿,我当然支持空军独立出来,而且海陆空三军并驾齐驱,空军绝对不是装点门面的道具,而是真正夺取胜利的关键,在以后的战争之中,没有制空权,想要赢得胜利,简直就是不可想象的。”

张廷兰的话锋突然一转,然后说道:“汉卿,你想要管空军,可不能光凭着一时的热情,也不能单纯的靠着兴趣,你必须知道空军的重要性。一直以来我都把日本人看成奉军最大的敌人,在陆军和海军上面,我们和日本人都有巨大的差距,想要短时间之内弥补,十分的困哪,唯有空中力量,我们虽然底子很薄,但是日本人根本不重视这一块,如果我们能沉下心,努力发展五年,十年。我敢说空中力量就是咱们击败日本人最大的依仗!”

张学良毕竟还是少年的心性,他对于空军关注,更多的是羡慕在空中飞翔的感觉,他并没有真正认识到空军的价值,现在听张廷兰这么一说,似乎肩上的担子还很沉重啊,他顿时感到了巨大的压力,又有一些疑惑。

“拙言,空军真的有那么强大的作用么?”

“技术是不断发展的,汉卿你只要把战前世界的飞机。和现在出现的新型飞机的图片拿出来,放到一起对比,就会知道空军有多大的进步,这才仅仅是四年而已。如果时间再长一些,飞机可以做得更大。速度更快,航程更远。载弹更多。完全可以在陆上机场部署,就能威胁海上的目标。日本人最耀武扬威的不就是他们的联合舰队么,如果咱们能在沿海部署大量的飞机,他们还敢把舰队派过来么?”

日本强大的联合舰队,就是这个岛国国力的最好象征,自从甲午战败之后。恐怕没有哪个中国人敢去想象如何对付日本的海军,现在中国残存的海军舰船加起来,还没有人家一艘战舰吨位大,双方根本没有可比性。

现在张廷兰突然提出了用飞机对付军舰的设想。一下子打开了新的思路,在海上拼大炮巨舰,不能胜过日本人,但是完全可以利用空中的优势对付日本人,当然也可以用水下的优势袭击日本人。

现代化的战争从来不是兵对兵将对将的战斗,而是要充分利用自己的长处,去攻击别人的弱点。张学良的脑筋也不慢,很快就想明白了:“拙言,你在海参崴,放着一万多吨的皇太子号战列舰不要,弄了六艘锈迹斑斑的潜艇,是不是也在打这个主意,打算在天上和海底一同对日本人下手!”

张廷兰笑着点点头:“这次欧洲大战,德国的潜艇部队可是大放异彩,差点逼着英国人卖了内裤,咱们同样要建立破坏型海军,潜艇可是少不了的利器。”

“还是拙言见识高明,想的周全!”张学良笑着说道:“现在看起来,这个空军司令也不是摆设,而是十足要害的部门,我可一定要干好了!”

两个人聊了一会之后,张学良对于空军的看法来了一个突然的转变,空军不再是一个奢侈的玩具,也不是装点的玩具,而是能够和陆军并称的潜力巨大的新兴军种,这位少帅也燃起来强大的斗志,卯足了劲头儿,想要好好干一场。

转眼到了第二天,老张又带着文武大员亲自到了机场,想要看看空军建设的成就。远远地老张就见到了张廷兰,急忙摆手,把张廷兰叫到了身边。

“拙言,这段时间都找不到你了,听说陶吉平他们说,你是天天的钻工厂,那些工作还是交给别人处理,你小子就在我的身边,帮着我出谋划策,聊聊国内外的局势!”

在出兵海兰之后,张廷兰的威望的确达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不只是在奉军之中,就连在全国之后,都知道了张廷兰的大名,而且边防军也有自成一系的趋势,张廷兰为了不招惹什么闲话,从俄国回来之后,就一门心思的去处理工业发展的问题,具体的军政事务一概不问。

现在老张提起来了,张廷兰只能说道:“大帅,我到工厂也不是干什么脏活累活,这次咱们从俄国弄了不少人才回来,可是这些人的背景都不干净,他们很多都是俄国的政治犯,咱们要利用他们的才华,但是也要防止他们蛊惑人心,因此我必须要仔细的看着。”

“也有这么一说,俄国的多数党闹得的确很凶,红白双方打得天昏地暗,拙言你看奉军该怎么办呢?”

“大帅,不管外面多乱,奉军应该有一定之规,现在最主要的任务就是韬光养晦,把底子打牢,让各个产业都走上正轨,只有咱们的势力足够强大了,才能有所作为。”

说话之间,大家伙都到了观礼台上面坐好了,老张身边的吴俊升笑着说道:“拙言,听你刚才的话,怎么好像没有以前的魄力了,你以往可是最喜欢兵行险招,搞一些出人意料的事情,提出耳目一新的主意,现在怎么有点保守了。难道是胆子变小了么?”

“的确是变小了,人家都说光脚的不怕穿鞋的,奉军如今也有了这么大的基业,是最应该努力呵护,以往以小搏大,是没有办法的下策,打开了发展的局面之后,我更倾向于用绝对的实力去击败对手!”

“拙言说的话有道理,稳妥一点很好,尤其是俄国那边多少个列强都卷了进去。不要轻易的搀和了,让他们打去。”

“大帅,不搀和列强的争夺是对的,我一点意见都没有!”吴俊升甩着大舌头又说道:“不过要是连国内的事情也不搀和,我就有点想不通了。现在冯国璋和段祺瑞两个人斗得乌烟瘴气,南方孙大炮也在上蹿下跳。整个天下也就是咱们东三省太平一些。依我看干涉俄国风险太大,还是把眼光放到关内。”

张景惠听了这话,也是眼前一亮,笑着说道:“这话说的有意思,我也觉得奉军该往关内发展了,咱们现在兵强马壮。还有了空军,武器也都能自产了,机枪大炮全都配齐了,放眼天下。奉军敢称第二,没有人敢称第一,孙大炮没兵没将,人家还忘不了四处折腾呢,咱们势力雄厚,凭什么放过这么好的机会啊!”

张景惠刚刚说完,阚朝玺也开口了:“大帅,拙言方才说的一句话我十分赞同,那就是要用绝对的实力击败对手,咱们和北洋军比起来,优势明显,我也主张抓住直皖两系不和的好机会,奉军挥师南下,让大帅入住中央,趁着这些老弟兄精神健旺,咱们也席卷天下,打出奉军的威风来!”

这三位元老一同发言,绝对不是空穴来风,很显然他们已经都已经商量好了。张廷兰脑筋一转,就想明白了原因,自从老张执掌东三省之后,老派人物逐渐靠边站,王永江,杨宇霆,常荫槐等新派人物受到重用。而且张廷兰统帅的边防军因为屡立战功,也大量的升官受赏。

吴俊升等人显然有些不满,他们要撺掇老张向关内发展,去抢夺天下,也是给他们一个往上爬的机会。对于这种想法,张廷兰十分理解,但是对于这种主张,张廷兰是坚决的反对,这根本就是在断送奉军的大好基业。

虽然看起来奉军蒸蒸日上,能够压过北洋,但是历数民国以来的内战,胜负从来不是交战双方决定的,背后还有列强的意志。如果列强不愿意奉军统一天下,他们可以有无数种办法扯奉军的后腿。

因此衡量实力对比,绝对不是简单的奉军和北洋军的对比,而是奉军和列强实力的对比,只要能够抗住列强的压力,奉军才能一统天下!很显然那些老派的人物看不到这一点,张廷兰的心里头也有些焦躁,最让张廷兰的担忧的还是张作霖的意思,如果这位大帅动心了,显然就麻烦了。

这时候老张正好笑着对张廷兰说道:“拙言,现在有三个人反对你的韬光养晦,你有没有什么辩解啊?”

张廷兰正要说话,这时候张学良跑了过来,冲着张作霖敬了一个军礼:“报告大帅,空军飞机已经做好准备,随时可以进行飞行演练!”

老张看着英姿飒爽的儿子,欣慰的点点头,然后说道:“好,现在就进行演练,也让大家伙都领略一下空军风采。”

“是!”

张学良随即传达了命令,早在跑道上做好准备的飞机迅速起飞,这架飞机是巴玉藻他们最新造出的一款双翼机,论起整体性能已经堪比英法的同类产品,飞机装备了两挺7。62毫米机枪,拥有相当不俗的火力,机动性能也相当优异。

在空中能够做各种动作,上下盘旋,这次飞行演练的内容包括编队飞行,对地攻击,空中格斗等等项目。到了最后的空中格斗环节,两架飞机在空中上下盘旋,互相追逐,看得所有观众都大呼过瘾,而且老张还主动站起了起来,在观礼台上仔细的观察,脸上不时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看到了这一幕,张廷兰的心里头猛然一动,他已经看明白了,老张绝对有心思入主中原了,而且这种心思还是自己给他的,奉军的武器装备越来越先进,比起国内的军阀,拥有太多的优势,正是这种优势让张大帅有点忘乎所以,野心膨胀。

张廷兰也不知道如何劝解,精彩的飞行表演练也变得有些索然无味,好不容易表演结束了,张廷兰就找到了杨宇霆,两个人的眼睛里头都露出了一丝忧虑。

“拙言,你是为了吴俊升他们的事情来的?”杨宇霆叹了口气说道:“最近大帅经常向我询问军工产量的问题,看来大帅是动了心思了。”

“邻葛,你有没有办法劝解一下?”

“没有!”杨宇霆苦笑着摇摇头:“不只没有,我还要给大帅加把火呢,葫芦岛的造船厂已经有了成果,刚刚一艘新的浅水炮舰造出来了,咱们奉军海陆空军这下子都齐全了!”

第四百二十一章浅水利器

明知道大量新式武器的出现,会激发张作霖问鼎中原的野心,但是有些东西也不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张廷兰折腾了这么久,又从俄国搬来了全套的机器设备和技术人员,在加上奉军上下都憋着一股干劲,眼下也到了收获的时候。

葫芦岛的造船厂也是一样,经过连续半年的努力,他们建造的第一艘将近一千吨的浅水炮舰终于正式完成了,吴毓麟迫不及待的将消息通报了奉天,希望奉军能够派出要员参加下水仪式。

“拙言,生产浅水炮舰还是你交给他们的任务,下水仪式也理应你过去,而且你还能给他们指点一下,看看哪里做的不到位。”杨宇霆笑着说道。

“参谋长,这艘军舰下水,咱们的海军就算是正式成立了。这是我手下都是一帮旱鸭子,连一个回水的都没有,你可要给我安排一个懂行的人啊。”

杨宇霆脸上露出了得意的笑容:“拙言,要是放在以前,我也没有什么好的人选,不过现在可不同了,前段时间就有一批海军人才从美国回来,到了北京,我托人联系了他们,邀请他们到奉天参观,昨天一行七个人都到了奉天,其中最优秀的就是沈鸿烈,这个人才华横溢,很懂海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