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远征军-第4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眼看两个朝廷重犯变成了斗鸡眼,似乎没什么大事了,几个狱卒又是赶忙的退了回去,还把两人监牢间的走廊门给关了起来。

毕竟两个重犯都曾官至宰相,知道的帝国机密可不少,他们两个闲言碎语冒出几句话,也许就给狱卒们招来杀身之祸,久在刑部,狱卒们可是机灵得很。

也幸亏他们走得早。

对峙了没一会,胡显忽然无趣的又是坐了回去。喘着粗气,崔道融同样瘫坐在了地上,好一会,胡显忽然感慨而又苦闷的又把头贴在了窗棂上,对着满是疲惫的崔道融叹息着说道。

“崔兄,闽王其实什么都知道。”

“那天你们走后,黑都的人就上门了,闽王亲自来找我!”

“什么?怎么可能?”

不可置信中,崔道融又是弹跳而起,猛地抓到了监牢栏杆上,一双眼睛牛眼一般等着胡显,在他凝重的目光中,胡显无奈的点了点头。

“看在王妃茜儿的面子上,闽王给我两条路,要么老夫承认谋反,要么胡家全族也卷入谋反案,闽王早就在你们中埋下了钉子,为了处置尔等也是早已经蓄谋已久,不论如何,你们也不可能成功的!”

“要是你处在老夫的位置上,崔兄,你如何选择?”

没有回答,崔道融直接瘫软的坐了回去,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己自以为天衣无缝的计划,却一分一毫都在闽王计算之中。

胡显说的真没错,李捷早就虎视眈眈的盯着愈发膨胀而又野心勃勃的关东世家几年了。

曾经让李捷痛彻心扉的曲女城叛乱,就是由野心抬头的世家门阀挑起,让闽国死伤狼藉差点的丧国之痛,这一次,就在李捷西望,气吞万里如虎时候,如果再不吸取这个教训清理干净背后不受控制的势力,他就不配做这个闽王了。

前朝杨玄感谋反,今朝曲女城之乱,两大血淋淋的教训了!

回想着那天闽王阴沉的面容,胡显依旧不寒而栗,叹息的坐到了墙边。对他们这些高官,闽国照顾的倒是很周到,半新的褥子,还有酒菜,端起酒壶,胡显昂头就往自己喉咙里灌起了浓郁的烈酒来。

瘫软在地上好一会,崔道融却忽然神经质一样咯咯的笑了起来。

“呵呵,哈哈哈哈。”

“老崔,你没事吧?”

听着诡异的笑声,还以为崔道融得了失心疯,丢下酒壶,胡显又是急切的趴在了窗边问道。

笑声不止,崔道融却是昂起头,自嘲的摇头叹息道:“老夫输得不冤啊。”

“闽王何等人也?他一手缔造的如此大闽国,老夫却拿他与那些二代,三代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的君主相提并论,老夫输的不冤啊!”

终于彻底看开了,一面感慨的说着,一面崔道融笑中带泪,也是在端起了酒壶,对着对面胡显晃了晃,心灰意冷的说道:“愿我大闽千秋万代,泽被天下。”

“干,崔兄。”

胡显也是失意的晃了晃酒壶,拿出唐人的豪迈来,两个失败者相对着长袖掩面痛快的畅饮起来。

一壶酒刚刚饮完,方才紧闭没多久的外牢门却是被推了开,两个禁军先行冲了进来,然后是个头戴毡帽,身穿褚袍,白面无须的宦官慢条斯理的走了进来。

“斯公公!”

毕竟还怀一线生机,胡显急迫的站起身来把这牢门,激动期待的叫着,另一头,经历了这么多天过堂,以自己名义不知道拉多少人下水,早已经看开了的崔道融亦是满面轻松的站了起来。

“老夫大限到了,能有劳斯公公想送,不胜荣幸啊。”

“呵呵,崔大人言重了。”

摇头晃脑的,一直跟随在李捷身边的亲信宦官斯婆罗提陀则是满面笑意的从衣袖中拿出早已准备好的圣旨,浮尘夹在胳膊肘中,怪声乖掉的说着:“两位大人,咱们还是先公事公办,闽王有旨,鸾台右侍郎胡显,鸾台散骑常侍崔道融接旨。”

“臣等跪迎闽王圣喻!”

第960章。杀放自如,掌控朝局

最后的时刻,迎接最终审判,两位曾经的闽国相倒是勉强维持住了风度,按照礼节跪迎闽王的旨意。

只不过他两人没发现,摊开圣旨的斯婆罗提陀,没有胡子尖细的脸颊上,却是流露出了一股奸诈的笑意。

“闽王诏令,前鸾台右侍郎胡显鬼迷心窍,参与朝堂党争,阴谋逼宫谋逆,罪不可赦,理应当斩,念其悔过及时,揭发有功,特此仿纥干承基例,赦免其死罪,贬官西州太守,即日离开京师抚任!”

大闽的西州可不在西域,而是里海到高加索山脉那一片最是苦寒狭小的帝国西部边陲,那里最是土地贫瘠,民风野蛮,外部的高加索人,阿拉伯人还不断的寇掠此地,局势复杂得紧。

从堂堂宰相跌落到这个位置,也的确够令人满心沮丧了,可从谋反案中脱身出来,还有官职,比那抄家灭族的官员不知道强多少倍了。

知道是李捷手下留情,胡显胡显禁不住感激的叩首在地,热泪盈眶的叩拜道。

“谢闽王恩典。”

尽管保住了性命,但基本上胡显算是权利游戏出局了,几乎不太可能有重新进入权力中枢的机会,故而,仅仅瞄了他一眼,斯婆罗提陀就又把注意力集中到了右手边也是跪伏在地的崔道融身上。

崔道融这个人可真不简单,三十岁迁徙到闽国,短短十年时间,他不但巧舌如簧的将闽国清河崔氏,博陵崔氏的权柄都集中在自己手里,而且在荥阳郑氏衰落后又支撑起清河崔氏挑起了关东门阀大梁,乃至于打造出了一个令闽王李捷都忌惮得门阀政党。

只不过成也门阀败也门阀,拖累的无数名门望族家破人亡,意思到了闽王无所不在的力量以及两者的差距,此时崔道融已经是心灰意冷,坦然的面对足以要了自己命的闽王诏令。

不论抄家灭族,还是腰斩凌迟,他已经做好了这个心理准备。

可,命运总是这么充满戏剧性。

“前銮阁散骑常侍崔道融,身居高位,却不思报答闽王厚恩,聚集党羽,以进谏为名阴谋逼宫谋反,属十恶不赦之罪,依照《永徽律》,当处腰斩,夷灭三族……”

早已有了觉悟,崔道融坦然的叩首在地,可谁知道斯婆罗提陀尖细的声音忽然又是语调一转。

“然念其认罪态度较好,积极揭发逆案骨干,其又不属主谋,特法外开恩,贬为庶人,永不叙用,钦此!”

震惊!

真比赦免自己都震惊,胡显不可思议的看着右面这个与自己呆了半个月的老邻居,跪伏在地上,听着这宣读,崔道融也是满面震惊。

下一秒,他的脸色却是苍白的可怕。

“闽王仁厚,恭喜两位大人了,接旨吧!”

苍白的脸上满是令人不舒服的笑意,笑着,斯婆罗提陀就将这圣旨向两边抵去。

手剧烈的哆嗦着,足足颤抖了一盏茶的时间,崔道融方才颤抖着将圣旨接在手里,刚刚从容不迫,甚至有些殉道刚毅的脸庞,如今却是面若死灰。

有些人活着,却不如死了。

华夏一向讲求为尊者讳,大人物或者长者做错了事,也是没错,总是下位者或者小辈的错,哪怕后世,领导放个屁,下属都要积极跳出来承担,就是这个道理。

这种情况下,哪怕皇帝再昏庸,弄得民不聊生,也不是皇帝的错,而是奸臣作祟,所以这一次政治清洗明明就是李捷发动起来,士大夫们普遍憎恨的对象,却是胡显。

背叛了忠心进谏世家大臣队伍,还污蔑所有人谋反,将大家拖入深渊的胡显!

如今,大家更加憎恨的对象,却成了他们原来的领头人,崔道融。

他带领大家往火坑里跳的,大部分人不是抄家,就是死了,如今,他却活了下来,而且清河崔家长房三族非但分毫未动,反而更加显赫起来,甚至崔道融的长子崔博瞿还得到特殊提拔,调到京师,担任起了京师留守户部左侍郎!

尤其是赦免崔道融的诏书上还格外指出,崔道融揭发检举有功,特赦。

狱中谁知道崔道融招供了些什么?可看着如今崔家的显赫,惊魂未定的关东门阀官员们却有种被欺骗了的感觉,是崔道融出卖了大家所有人!

崔家是用几百条人命,上万人被流放的鲜血泪水染红了自己家的门楣啊!

一时间,原本关东士族领袖,倒成了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了,而且更加严重的是,原本关东世家中,实力最强大的清河崔氏,完全陷入了孤立,损失惨重的荥阳郑氏,范阳卢氏,太原王氏等世家门阀,彼此间也陷入了猜疑中,再不复铁板一块。

这个效果,比杀了崔道融更有意义。

也难怪接到赦免的诏书,崔道融面如死灰,有的人活着,名声比性命都重要,他的名是彻底完了,这比杀了崔道融还难受。

苦心积虑调动着麾下势力,不近人情的对官僚展开大屠杀,而这一趟,李捷又收获了什么?

又是一次大朝会,原本密密麻麻的官员队列蒲团如今却稀疏了几分,四分之一的大小官员不在了,而且朝堂之上一股明显的隔阂还出现了,原本是新兴起的关东门阀官员,与闽王,闽王亲信宰相们的对抗,如今,更是分裂成了数股势力。

八闽世家陈家胡家等姓官员警惕的打量着曾经共同联盟的关东门阀官员,而这些关东门阀官员们,又彼此相互敌视着,尤其清河崔氏官员更是成为了诸人的眼中钉,战战兢兢盘坐在朝班中。

浓郁的隔阂让一呼百应,所有人联手对抗闽王,成为了昨日黄花,所有人都仰仗闽王鼻息。

毕竟不可能真的把所有关东门阀世家官员都替换掉,李捷还需要这些唐人帮他支撑帝国运转,如今这个内部略有隔阂,仇恨中彼此竞争的朝廷局面,正是李捷所需要的。

这样,就算他不在中枢了,朝廷中依旧形不成一个能够对抗皇权的势力。

是时候进行下一步计划了。

在李捷的眼神示意下,早已经准备多时的来济抱着笏板跃然出列,恭敬的在朝班中重重一拜。

“启禀陛下,臣来济有本要奏!”

“天子以仁孝治理天下,然如今陛下与太子分居波西斯,京师两地,年余未召见太子,以至于陛下与太子感情隔阂,父不能进慈,子不能尽孝,更是给小人以机会,酿成如今之开元之祸。”

“故而,臣请陛下迁来波西斯京,父子团聚一享天伦,更隔绝小人离间之路。”

“臣等恭请陛下迁太子于波西斯,父子团聚!”内阁六部各位大臣也是纷纷站了出来,恭敬的请求着,不过来济这一突然的简易却让后面几百个世家大臣面面相觑,谁也不知道该迎合还是该反对。

前些日子,因为废河中郡王,重太子,闹出多少条人名来?到现在,掖庭宫中都填塞满犯官家眷,一些谋反同僚的人头现在还在城门挂着呢,太子已经成了朝廷一大敏感事件,谁也不敢轻提。

还好,李捷旋即就给了官员们一个风向标,龙颜大悦的一甩衣袖站起来,李捷愉悦的说道:“此建议甚好,今日孤还常常思念世子,但顾虑京师重地不得不留人镇守,故而忍痛不言,既然来相认为世子来波西斯比在京师更重要,诸臣以为呢?”

既然都甚为想念了,谁还敢唱对台戏,已经被教训一通,再加上感觉太子距离闽王近些也是好事,当即,上下群臣几百名纷纷跪伏在地上,齐声叩拜道。

“陛下圣明。”

“好,好,既然如此,就如来相所言,传旨去京师,招太子来波西斯,来孤的身边。”

似乎真盼望着家人团聚一样,李捷甚至在丹殿上转起了圈子,只不过在下面叩拜称颂的群臣中,狄仁杰却是深深叹息了一声。

要是多年前,李捷一定会深入群臣中,以自己的热量来影响,点燃群臣,而不是如今设计政治清洗,滥杀的恐惧来征服群臣。

韩非子言法术势,法为基石,术为辅,势为重,如今,闽王是越来越重术而不重势,也不知道这变化究竟是坏是好。

想到这里,亲身办理过政治大屠杀的狄仁杰又是重重的摇了摇头……

第961章。华夏的金手指,府兵

不论古今,衡量一个国家强盛与否,都要看其动员能力,否则的话,再富有的国家,外敌入侵之时,连足够的勇士站出来保卫国家的都没有,哪怕这个文明创造出了灿如夏花的财富成果,依旧只能算是一个弱国,难逃灭亡的命运。

就如同玛雅文明。

为了保证国家动员力,从建立之初,李捷就不遗余力的在地方上推行府兵制,而且土地制度上实行均田制,以此来保证地方上经济恢复。

府兵制与均田制原本就是一堆孪生兄弟那样,生同时,死同时,都是因为五胡乱华的剧烈动荡,导致社会凋敝,万里渺无人烟,财力,兵源枯竭的华夏大地而生,也几乎是同时亡于太平盛世的天宝年间,历时两百余年,给华夏历史上留下了浓厚的一笔。

从府兵制开始,到府兵制结束,华夏的兵制完全来了个大变样,秦汉时期兵源多来自征发,检点,多带有强迫性质,部曲还多属于私人,而府兵制以后招募这种带着自愿性质的兵制则登上了历史舞台,募兵属于国家,一切,都是由府兵制带来的改变。

巧的很,府兵建立,正是因为鲜卑族为了应对兵源枯竭招募汉人入伍的解决政策,闽国杀进天竺大地后,虽然文明程度与鲜卑人不可同日而语,但面临的情况却差不多,到处都是另一个文明的天竺人。

对戒日王朝的灭国战争几乎摧毁了北方天竺原有的社会秩序,建立制度后闽国又对着婆罗门阶层持续的打击,取缔婆罗门祭祀,弘扬佛道儒教,没收神庙土地。

天竺差不多有五层土地掌握在高等种姓的婆罗门手中,三成层握在刹帝利武士手中,至于广大的伏舍种姓,一层都不到,首陀罗更是没有土地,所以,打击了两个主要利益既得者,绝大部分天竺的土地已经被闽国抓在了手中。

均田法,租庸调制度在初唐已经完全成熟,所以掌握了大片土地的李捷根本没用去创新制度,原样照搬就可以了,就算种姓制度再根深蒂固,人的上进心以及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还是不变的,当闽国授予男丁永业田八十亩,丁牛授予田六十亩后,绝大部分被征服的天竺人还是倒向了闽国。

耕种闽国的永业田需要向官府缴纳服役租庸调中各种税负,虽然有了自己的土地,但沉重的赋税劳役还是压的农民喘不过气来,闽国境内,只有唐人以及取得唐人身份的本土外族方可以免除租庸调中免除租税,于是乎,偌大的天竺又是不眠不休的向迁居到自己乡里城镇附近的唐人苦心学习起大唐文化来。

也正是因为如此,李捷的唐化运动方才在异国大地推行的如此快捷。

只不过就算闽国高层全力推行唐化,一旦有唐语考试通过者,官府还给教导老师颁发奖励,绕是如此,取得唐人身份的依旧可以算得上凤毛麟角了,没办法,汉语太难学了。

哪怕后世,李捷所在的时代,学成英语的精英人物一大把一大把,学成汉语的老外则是稀奇的像个熊猫一样,印度子母六十七个,已经算得上世界语言中变化多端得了,汉语常用字就两千个,而且汉语是世界上感情最丰富的语言,一些字读音变了个掉,意义就完全变了,就算唐人考试难度很低,也是难倒了一大群印度佬,波斯佬。

不得已,绝大部分天竺人只能选择另一条路,当兵!

属于异族征服,唐人进入天竺的最开始,就像当年的鲜卑人入中原那样,全民皆兵,所有男丁几乎都被编在军府中,在国家发放的永业田武装屯田,一面保卫着得来不易的家园,对付各地的反抗与排斥,一面小心翼翼的创造这海外文明成果。

不过随着闽人越来越多的,越来越分散,并且还不像造成********与隔阂,星罗棋布在八闽大地一千二百个折冲府也开始编练天竺人府兵,而且随着对外战争以及与当地土著局势的缓和,这个比例越来越大。

编入府兵者,直接由国家提供装备,免除府兵本人,妻,子三到五人的租庸调,平时务农,农闲时集中到军府训练,外派出战还有补助,甚至立了功能成为勋贵,就像以前的刹帝利老爷,虽然府兵苦点儿,还是有大批的天竺人愿意入伍,尤其是军府中还有大量唐人府兵,跟着他们呆多了,久而久之唐语也学会不少,更是让天竺人,后来的波斯人愿意入伍。

面对复杂的民族,闽国需要大量兵力,而追求晋升,被征服的印度人,波斯人也愿意入伍,大唐极盛时期天下折冲府六百二十六,总兵力大约五十万左右,如今的闽国却是大唐的两倍多,全国府兵一百余万,加上常备军十六卫,闽王铁林关宁铁骑两只铁军一百二十万有余,需要国家开支军费的,却仅仅有二十万人左右。

相比于后世的宋朝的冗兵冗员,明朝后期沉重的辽饷练饷,府兵制与均田制还真是这个时代华夏的金手指。

而且府兵还有一个好处,官府的职方田划分在哪儿,府兵就不得不在哪儿落户。

最近李捷比较受争议的,就是因为这点,一年时间,李捷与武媚娘协力,以改发职方田的名义,迁徙了四百多个折冲府,大约三十多万府兵到呼罗珊,其中还包含了唐人府兵八万余,这相当于抽空了天竺一半的兵力了。

不少唐人早已经习惯了天竺的山水作为另一个华夏,故乡,冷不丁这么一换防,整个折冲府搬迁,弄得国内一片抱怨之声。

加上呼罗珊本土原有和新成立的二百多个折冲府十余万人,河中都护府五万精兵,十六卫五个卫还在呼罗珊,这种情况下李捷居然还让李让禅参赞军机,也难怪群臣们以为李捷要易储了。

实际上,这一切,却都是在为着西征,再战阿拉伯帝国做准备。

从逼宫那一日,李捷正式下令对阿拉伯帝国宣战开始,搬迁到呼罗珊境内的府兵就已经开始集结,一个月时间,波西斯城下已经调拨成了一片军营的海洋,偌大的城西城北山下谷底,连营数十里,迎风猎猎招展的各个折冲府军旗数不胜数。

往来穿梭,数不清的折冲校尉,果毅都尉,另一面,战马被成群的圈在半山腰上,附近农民麦田中的秸秆,附近榨油厂几个月积累下来的豆粕尚且不够,需要从外地运来,呼啸往来的骑兵多如牛毛。

每日,将士们纷纷出营的操练吼叫声更是响彻了附近的山脉。

足足三十万府兵,来自华夏,天竺,吐蕃,波斯,全都在华夏的战旗下,经常能在一个阵列中看到黑,黄,白三种肤色,但所有人都是披着同一颜色的大唐步兵甲,在同一个号角下挥汗如雨的操练着。

左右校尉相距百步,每校步队十,骑队一,借卷枪幡,展刃旗,列队分散,散落在偌大的校场上,最边上角手充当传令指挥,随着果毅都尉的发令,吹角声大响。

一通,,尚且散乱的府兵迅速归队,人马整齐,旌旗招展,二通,偃旗略低,刀出鞘,枪平举,左右鼓声响起,一府两校之兵合躁动而进,一面呼和着一面刀枪齐出,向前刺杀劈砍着,似乎真的有敌人在前一样,每个人都是热血沸腾的怒吼着。

大约行进了几十步,右队鼓停,右队立马停止脚步就地抵抗,左队前行包抄,稍倾,左队鼓停,右队鼓声大躁,左队停,右队复战,一府之兵,被操练的如臂指使一般。

偌大的城郊军营中,像这样热火朝天训练着的军府更是数不胜数,只不过似乎有一府今天有点倒霉。

“回队!”

折冲都尉的怒吼中,鸣金声大作,不过,本来应该后撤的后队却忽然一滞,让猛然转过头的前队队友猛地撞到了他们屁股上,然后五百人的一校犹如多米诺骨牌一般一个撞一个,摔了个四脚朝天。

每一府都在看着呢,这时候除了这么大一个乌龙,折冲都尉差不点儿没气的七窍生烟,跨上马就奔到了跟前。

不过,没等他呵斥呢,就不得不赶忙把一肚子脏话咽回去,脸憋的跟猴屁股一般,赶紧翻滚下马,单膝跪伏在地上。

“末将拜见房大将军!”

“你真正该拜的人在这儿呢!”

第962章。视察府兵

大唐的府兵归于南衙十六卫大将军所管辖,每一卫下辖四十到五十个军府,差不多十二卫遥领天下军府,只不过大唐的十六卫大将军并没有统兵之权,平日里率军训练的都是各个军府的折冲都尉,副手果毅都尉,只有大军番上京师,旅行禁卫任务时候或者大军出征,皇帝授予统兵之权,将帅们这才有真正管理麾下府兵的机会。

这样将帅分离,既保证了初唐时期皇帝的权利不被军将所威胁,又让军将们洗脱了自己被怀疑的危机,初唐,除了谋反的侯君集,高句丽作战不力而被李世民找借口杀掉的张亮,余下里功臣倒是多半能善终。

闽国,情形却又有所不同,闽国富有们,又长期需要征战,所以从一开始,就设有闽王铁林这一支常备军,随着战争的扩大,又先后扩编出关宁铁骑,还有十六卫常备军。

尽管平日里十六卫遥领的折冲府都是兵部在管理,理论上十六卫将军,大将军,名义上依旧是这些折冲都尉,果毅都尉的顶头上司。

难怪一见到房遗爱的左卫大旗,不光将士们愣了,就连统军的折冲都尉都不淡定了,激动的叩拜在地上。

一句话却让刚刚从南方赶来的房遗爱这粗汉脸又红到了耳根,赶紧尴尬的让开披着沉重明光铠粗狂的身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