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1862-第1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宝应小官庄镇。

一个地表平坦,四野开阔的便捷之地。刘暹前世京沪高速公路就达这里穿境而过。而现在此处则成了淮秦两军的决胜支出。

李鸿章出动了手中的主力,除了唐仁谦带领了三千多骑兵绕射阳湖而去,淮军可谓是倾巢而出。

刘暹也同时尽起大军,同样是放了一部分骑兵迎击唐仁谦,剩余主力尽数登场。

梁军交汇于小官庄镇,双方侦察兵都能看到对方的大部队,但是对眼下后膛炮威力心中有数的两军,谁也不敢轻易将自己处于对方火炮的射程之内。

“进攻!不给淮军挖战壕的时间!”刘暹早就拿定了注意。两边主力对碰,如果没有动作,稍微一僵持,两边修战壕就是必须的。

虽然时代已经不同,武器的快速发展早就把当初的地表战争扫进了历史的尘埃。刘暹却还是愿意打一场复古式的战斗。争取今天一天时间把此战尘埃落定!不然李鸿章就不会再这么光棍的出来大打出手了。

而再说直白一些,这淮安大战结束的越快,给天下的震动就越大,对新秦的统一步伐就越有利。刘暹必须抓住李鸿章给的这个机会!

“轰轰轰……”

秦军的炮兵首先开火,根本够不着淮军,但是强大的炮火在淮军兵锋前不到两里的地方炸的尘土弥漫,硝烟滚滚,用不了多长时间淮军的视线就要受影响了。

李鸿章坐镇宝应,当然是看不到这一幕。但作为淮军前线总指挥的潘鼎新可清楚这并非是什么好事。立刻下令热气球升空。当然这需要时间!

就在淮军的校射气球队开始执行命令的时候,秦军的进攻部队已经开始出击了。

刘暹直接投入了自己的拳头力量——警备团!

五千人的警备团是他最可信的一支部队。所有的军官几乎都是童子军出身。或是汉中的农庄子弟,士兵则是从柳州、钦州、鸿基三地的工人子弟中招募的。家庭几乎都受过刘暹的恩惠和恩泽,忠诚度不是一般的高。而且士兵的作训水准和装备、待遇,也是秦军中屈指可数的部队。

对面的淮军部队稍微有些骚乱,但很快就平息了下去。面对秦军‘营寨’不扎,阵地不修的直接进攻,潘鼎新选择了就地防守。

毕竟无论什么时候,防守都是比进攻更利益掌握的。

同时淮军中军、后军开始抓进时间挖掘战壕,并且以小官庄镇集北面的村落为据点,布置兵力。炮兵时刻注意秦军动静。当秦军从尘土弥漫中钻出来的时候,他们要第一时间开火射击。最前线的部队开始组织士兵挖掘单人掩体。

秦军进攻部队很快从硝烟和尘土中冲了出来。他们的战线非常的散,士兵与士兵之间至少间隔三四米,一个三角进攻小组与另一个三角进攻小组间至少拉开了七八米。

淮军的一部分火炮开始射击,炮弹在冲锋的秦军士兵头顶上不断爆炸。秦军士兵即使把相互间的间距拉开的再大,也一样被击倒了一片一片。

还有一部分淮军炮兵开始像秦军大部队方向射击,图的也只是一个盲目拦截。

秦军进攻部队冲进到淮军三百米的距离时,第一批部队开始趴下掩护射击。淮军士兵的枪法跟警备团的这些秦军精锐比起来差的不可以道里计。

前者不打仗的时候,一个月也摸不到两次实弹射击训练。而后者。子弹敞开了供应,一个个精准的枪法都是用无数子弹给堆出来的。

警备团士兵在训练场上,二百米打靶卧姿射击成绩,随便挑一个出来都能保证在80环/10发这个基准点以上。当然那是在训练场上。不是真正的战场。但士兵的基础能力摆在这呢。而且警备团这一年多来也几次经历战阵,其中又有大量的老兵,绝不是驴屎蛋子外表光鲜的样子货!

这一批士兵手中握着的又全是连发枪。他们一出手,边射击。边匍匐前进,淮军一线的士兵立刻就感觉到了压力。

而连天的炮火之中。秦军的迫击炮部队也纷纷向前。

一门迫击炮由五名士兵负责,其中一人背负炮管,一人背负支架,一人背负底盘,另外两人负责弹药。但实际上只两个人以人力负担弹药,所能负载的炮弹数量太少,根本不够打得。在实战当中,五个人是都背负弹药的。两个专职弹药手一人可背四枚迫击炮弹,再肩扛一箱迫击炮弹,两个人能运载二十枚炮弹【一箱六枚】。另外三个人则每人四枚,如此总共三十二枚迫击炮弹,足够一门迫击炮转移多处位置进行射击用的。

秦军一次性投入的就是五十个迫击炮小组,实际抵达四十七个迫击炮小组。当这些迫击炮进抵到淮军前线五百米距离以内时,淮军前线已经从亚历山大,变成不堪重负了。

李元永已经涨红了脸,挥舞着手中的腰刀命令归自己指挥的两挺重机枪进行射击!

“打,给我打!狠狠的打!”

他是庐州人,虽然不是合肥人,但对淮军的归属感绝对印刻入了骨子里。对于面前的秦军,旗人有多痛恨,他就又多痛恨。只因为淮军屡屡在秦军手中吃了大亏。

刘秉章、张树声、吴长庆、刘士奇、周盛传……

一个个淮军中功成名就的大将被秦军打得颜面全无。

而就在这个时候,突然一枚炸弹在这个简单的以土袋堆垒的重机枪工事附近爆炸了。尽管爆炸的冲击波不大,但是依旧有炸弹的破片飞进来,收割了两个重机枪组士兵的生命。尤其是他左手边的那一个弹药手,被击中的胸膛整个几乎都被切开了,巨大的血口,喷呲的献血染红了整个工事。人还没倒地呢,就已经失去了他的生命。

李元永伸手摸了摸溅在自己脸上的鲜血,然后睁大眼睛看旁边已经愣住的几个士兵,大声骂道:“混账东西,还愣着做什么。赶快补充弹药,继续开枪,不要停!给我接着打!”

李元永手下的重机枪阵地可以说是淮军前线有数的核心目标之一,一枚枚迫击炮弹相继落下,李元永躲过了初一躲不过十五,最终跟着他的重机枪一块成为了碎片。

另一边,秦军进攻部队的先锋,警备团一大队一中队,中队长洛虎已经是收回了望远镜,然后低着头弯着腰靠着田垄往东头跑,边跑还边大声叫嚷:“兄弟们好好打,斗给我好好的打!”

战场是小官庄镇外,很自然的就覆盖了一片田地。现在一中队就窝在这篇庄稼地里,长的过膝盖的小麦就是他们最好的掩护。

也因此这里受淮军炮击最厉害!

在炮弹依旧不断飞舞的阵地里,洛虎一边小跑着一边大声叫嚷,而士兵们也一个个是冒着炮火坚定地向前。并不时的打响手中的步枪。

整个战场上,形式正在快速的向秦军倾倒。进攻的秦军士兵虽然遭受着重机枪以及炮弹的打击,但身为防守方的淮军其实也好不到那里去,他们头顶上整备迫击炮狂轰滥炸,他们同样在忍受着猛烈的炮火打击。个人掩体那玩意防子弹可不防头顶的炮弹!

尤其是较为暴露的重机枪阵地那边,迫击炮的精准度可比大炮强多了。一颗颗迫击炮弹轻易的就将一处处重机枪变成了大把大把破碎的零件。

攻防双方都是面临着对方的火力威胁,战争就是一个比谁更悲剧的游戏!

大家都同样忍受着打击和伤亡,然而谁死的更多、谁先顶不住,那么谁就输了战争!

伤亡数字不停的汇聚到潘鼎新手中,淮军诸将的脸色一点点的变黑变青。作为防守方的他们死伤竟然这么大?

这才多长时间?前线的勋军【杨鼎勋】就死伤过千人了。那秦军会损失多少呢?

秦军的炮兵可已经沉默许久了。淮军正在开炮的炮兵已经在请求转移阵地。因为飞上了天的校射气球并没有发现秦军炮兵的形迹,后者已经进入了浓烟区。

秦军在自家后阵点燃了大批的庄稼和树木,升起的黑烟顺着微风,遮蔽了校射气球的视线。气球上的观察员只能肯定秦军炮兵的一部分一定是钻进了黑烟区域内,但具体的数量和位置分布,他们现在还不能确认。

“命令炮兵转移阵地。再有,组织预备兵力,时刻准备增援前线。”

潘鼎新身上的担子很重,李鸿章将指挥大权交给了他,潘鼎新就恨不得能谨慎再谨慎。以今天的这场大战来论,如不是李鸿章指挥部队向前,潘鼎新绝对不会倾巢而出的。

这四五万部队可是淮军现下唯一能够拿出的队伍啊。刘铭传他们还在四川呢。淮安之战要是完了,淮军都可以说不复存在了!

“报告!”

“讲!”

“我军炮兵已经准备完毕!”

罗伊的副官,一个同他一样的波兰人,站在刘暹面前,口中吐着字调清晰的中国话。

“发射!”

跟停在宝应县城的李鸿章不同,刘暹亲自来到了前线。淮军射出的炮弹就在他两里不到的前方炸响。

大炮的炮口喷吐出一道长长的火舌,接着一声巨响,火炮和炮手就被白色的浓烟包裹住了,巨大的后坐力驱使沉重的火炮向后方猛地滑动了好几米……

第四百七十一章弹洞前村壁

潘鼎新很清楚地感觉到脚下的地面震动了一下,炮弹爆炸的声音告诉他这是秦军炮兵自消失后打出的第一炮。

接着第二炮、第三炮……

浑身僵硬的潘鼎新在心里估算这大炮的数量,如此密度的轰鸣声,秦军至少有五十门大炮在咆哮。硝烟升腾,让炮兵头顶的黑烟更加浓重的笼罩整个炮兵阵地。

地面在猛烈的震动,空中巨大的声浪潮水般涌进人的耳朵,刘暹血脉贲张!

四周爆射的弹片像利刃插过纸张一般,穿透人的身躯,毫不留情地撕裂和切割着自己遇到的一切,头颅、手臂、腿脚,甚至将淮军士兵的躯体一分为二,在淮军阵地上装点出一处处血肉模糊的鲜艳色彩。

在震动耳膜的炮声中,无数呻吟和惨叫听得清清楚楚。

“弟兄们,跟我冲——”

洛虎在麦田里一跃而起,一中队的士兵听到中队长的叫吼后,没一个犹豫的,一个个从地上跳起,挺着上好了刺刀的步枪,猫腰快步的向着一百多米外的淮军阵地冲去。

迫击炮全力的发射着炮弹,一颗颗60、82,甚至是120mm口径的炮弹雨点样落在淮军的头顶上。虽然各个迫击炮组的弹药储备在迅速下降,后方补给来的炮弹量根本赶不上他们射出的速度。本来每门迫击炮大致还能保持二十到二十五六枚炮弹的存量,现在正飞快的像个位数大步前进!

但这效果是极佳的!

站起身来冲锋的已经不再只是一大队一中队了,刘暹投入进战场的三个大队。至少有一千人站起了身。

而这个期间被运送上前线的多挺重机枪,也再也不控制射速。只求压制的敞开大口,巴拉巴拉巴拉。不停的喷吐着子弹。那挂在枪上的弹带就跟有人在另一头用力扯拉一样,刷刷的向另一头跑。

“顶住!给我顶住——”

淮军前线的军官在连声的大吼着,而在他们身后的杨鼎勋,更是准备了三千人的预备队,只待秦军冲杀上前线了,就立刻杀上去。在勋军的背后,武毅军陈凤楼率领两千人,潘鼎新亲自从手下拨调了两千人,另外甚至还有两个营骑兵。就等着前线消息。

可刘暹会给他们这个机会吗?

除了五十六门一直在怒吼的75炮外,十二门105炮在淮军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已经进入了秦军的阵地。他们并不需要移动到浓烟区,比之75炮远超出的射程让它们待在秦军的大后方,就可以轻易的将炮弹打到淮军炮兵阵地的头顶。

这个重炮大队的指挥官,童子军出身的刘栋,这个时候接到了刘暹传过来的一张地图。一张宝应县的地图,上面标注着敌我两军的态势,以及淮军炮兵最初时候的位置。并且地图上继而标注除了淮军炮队的现在位置。

两边的校射气球可一直都在努力工作的。

秦军因为刘暹的准备炮兵可以暂时躲过淮军校射气球的眼睛,但淮军炮兵不能。它们自始至终都在秦军校射气球的注视下。

无数个炸点汇聚成一道闪光。无数个声音凝聚成一声轰然巨响!

火光、硝烟和一大片腾起的灰黑色土柱,完全淹没了淮军的炮兵主阵地。

是的,十二颗105mm高爆弹引爆了阵地上堆积的75mm炮弹,继而爆炎就彻底吞噬了这个有着三十六门75mm后膛炮的炮兵阵地。连附近尚且没有被摧毁的树木也向爆炸中心的反方向倾斜。标示出这场好大的冲击波的范围。

淮军一片慌张。而同时间,秦军位于浓烟区的炮兵也已经一个个调整了角度和方向。

“预备!开火——”

简短的命令变成简单的旗语……绿色小旗向左平伸,红色小旗高高举起画个圆圈后猛地向下一挥!炮兵阵地上。各队军官也将右臂高高举起后猛地劈下,眼睛却死死地盯着手里的钟表。因为接下来他们要干的可是弹幕徐进!

虽然秦军炮兵都有过这方面的训练。但战场上除了汉中方面应用过一会外,其他方面军。也就是眼下的炮兵们,可都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

“放!”

五十六门75后膛炮依次轰响,强大的炮口动能将炮兵阵地上的沙土吹起,弥漫出一阵灰黄色的尘雾。

而炮口的对面呢?

火光,成片的火光。就像一条来自九天之上的雷霆之鞭,在淮军阵地后方狠狠抽下。轰然的巨响让地表不住的猛烈颤动,一阵阵气浪冲刷着阵地。让许多已经冲上淮军阵地的秦军士兵都无法呼吸。

但是他们没一个受伤的。

一道、两道、三道……

每间隔二十米,一道弹幕落下。秦军前线的官兵全都兴奋地看着眼前的火光和硝烟,而淮军的官兵则都胆寒的看着自己人的阵地被洗地。

炮兵阵地上的士兵连续的开炮,不少人已经满头大汉,脱掉了上衣,只光着膀子了,浑然不顾强烈的震动,不断地重复着装弹、拉栓的动作。把一发发炮弹以最快的速度射向敌人!

一个个滚烫的炮筒从炮膛里被拉出,冒着青烟‘咣啷啷’地掉在脚下的土地上。

越来越多的秦军冲上了淮军阵地。淮军前线士兵先是被炮击夺了气势,然后是己方的炮兵阵地殉爆,一下子心劲都断了。再之后就是眼下的一幕,排成排的炮弹落地,弹幕徐进对于眼前的淮军士兵来说,简直就是神迹!

那一排排的硝烟火光滚滚向前,带着不可阻挡的声势滚滚向前。

无数的淮军士兵们都惊呆了。潘鼎新、杨鼎勋等淮军大将也都傻了。他们从来没有看到过象是一堵沸腾着的高墙一般的爆炎弹幕,唐友耕当年的遭遇一般无二的降临到淮军的队伍身上。

勋军的预备队首先溃散。就跟当初的川军士兵、军官惊呆、不解一样,他们也无法理解眼前的这一幕。他们只知道自己必须跑,否则就是死无葬身之地!

比起前年汉中方面宽度只有三四百米的弹幕来,今天的弹幕直接超过了一千米宽幅。但纵身依旧很一般,很浅短。

这可已经够了!

……

“上帝,上帝,就是这个!就是这个!”雅克。德博疯狂的大喊着。“这是奇迹!战争之神降下的奇迹!”

“哦,上帝,中国人真的做到了这个‘传说’……”

淮军身后,多国战地观察团现在乱成了一团。所有人都睁大了眼睛,所有人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不敢相信他们现在所看到的一幕。

“奇迹!这真的是奇迹。中国人创造了这个奇迹……”

“上帝将自己的眷顾投给了中国人了吗?传言竟是真的……”

足足十几分钟,一帮军官才勉强定下心来。然后他们怜悯的目光就头像了潘鼎新所出的指挥部方向。

他真的是够倒霉的!

安排了八千预备兵等候着跟秦军的肉搏。现在这八千人……,“上帝保佑!”

……

踩着滚烫的地皮,尽量让自己的脚不落进那些大大小小的弹坑,不踩到炮弹之下血肉模糊的尸体,大批的秦军士兵在淹没了前线的一干淮军士兵后,随在弹幕后头,向着淮军阵地后方,横推了过去。

在大批警备团士兵身后,四个大队的秦军骑兵严阵以待。

“杀啊……”

“杀——”

当弹幕徐进终于结束的时候,八千淮军预备队步骑军已经乱成了一锅粥。伤亡有多大且不去说,只一个建制完全混乱,切步骑混杂,这些人的战斗力就可见一番了。

面对泛起迅猛反击的秦军步骑,淮军整个就是个悲剧!

当这一战结束后,时间还没走到正午。秦军抓了小五千的俘虏,而打死了多少,没数过来。现在不是干这个的时候。就是那小五千俘虏的数字,也是到了晚上才传到刘暹的手中的。

可以说,中午饭刘暹都没有吃。立刻让炮兵前移。炮口对准黄浦村和樊桥!

“轰轰轰……”

下午一点半,炮声如雷,火光和浓浓的黑烟彻底淹没了这两座不大的村庄。

半个小时的炮击,将两座村庄变成了两个废墟。然后步兵进攻!

秦军完全是以横推的姿态,两个小时内,连破了黄浦村、樊桥、成田、葛庄,四处村庄,下午四点不到,兵锋直指潘鼎新大帐所在的堰河镇。

“告诉老周,干掉那两个机枪堡——”

一个少校军官趴在一堵残墙后头,对左手处二十多米外一堆废墟中的手下大喊着。

而事实上在他的身后百十米的位置,一处较为平坦的地方,少校口中的老周正带着两门六零迫击炮在快速的摆开。老周本人也在用瞄准镜测算诸元,经过一番计算后,在少校的命令还没传到的时候,老周就已经下达了命令,等炮手设定好诸元后,他没有任何的停顿,果断下令开炮!

两门六零迫击炮先是各自发射了一枚校准弹,然后调整角度后迅速进行了标准的三发急速射。六发炮弹对准了两个重机枪阵地,随着数声低沉的爆炸声响起,少校悄悄探出头来,通过残墙顶上的豁口,看见敌人的两个机枪堡垒都是相继被烟尘所笼罩。

六发炮弹加上前面的两发校射炮弹,前后八发炮弹在短短一分钟不到的时间里发射了过去,让对面的淮军都被打愣了。

第四百七十二章将淮军彻底踹下悬崖

堰河镇是一个并不大的镇子,因为它并不临近大运河。

在宝应,在整个苏北、山东,村镇县城挨着不挨着大运河乃是决定它们命运的关键点,挨着了兴旺发达,如那临清,后世外省人都没听过的一个城市,在明清却有着‘繁华压两京’、‘富庶甲齐郡’的美誉。而没挨着,如眼前的堰河镇,就很平平常常,很普普通通。大运河在这时候的地位,比刘暹前世的高速公路、铁路可重要的多的多了。那会是完全不同的两个天地。

小小的堰河镇被秦军的炮火轰的一片废墟,两个大队的秦军官兵杀进废墟一片的堰河镇,受到的阻力却依旧不小。

潘鼎新现在还有两三万人,可要是堰河镇也被秦军一鼓而下了,就堰河镇后头的几个都没来得及怎么加固的小村落,肯定也挡不住秦军的兵锋。到时候淮军就都放羊了。

所以堰河镇必须守住,至少要受到天黑!

给淮军赢得喘息之机。

所以潘鼎新很破份的接连指挥部队增进废墟样儿的堰河镇。这时标准的添油战术,有次增进的两个营援兵还没进到镇子里,就被秦军炮兵一阵猛轰,当场就折了近一半。但潘鼎新就是要不惜代价的死撑,把时间一个小时一个小时的拖下去。

虽然他没有成功!

因为在堰河镇战斗进行到三点多的时候,秦军的105炮已经赶到。其超过75炮不少的射程让秦军迅速压制了淮军的炮火,刘暹直接派兵拿下了堰河镇北方的两个村庄。彻底包围了堰河镇,四点半时候。就彻底拿下了此处!

随后秦军就开始了大炮开道,步骑兵迅猛突进的胜利节奏——淮军根本阻挡不了!

一战、两战、三战、四战……

到六点天黑。不过两个小时多点的时间,秦淮两军就打了四战,淮军是战战败北。炮兵从被压制到彻底被消灭,李鸿章拢共调集了一百六十多门火炮啊,虽然里头有一部分是前膛炮,但那只是少部分,大部分还都是最先进的克虏伯后膛钢炮,整体实力就是替补淮军防守京津的多军都逊色三分。却在淮军步兵一次次的败退当中,不是强行开火被反制。就是被迫弃炮而逃。

秦军的步骑兵就在屁股后面追着呢,炮兵要是拉着火炮,他们还逃的掉吗?

等到天黑,淮军主力已经乱了套,士气低迷,军队损失严重,几乎没有人还有胜利的信心了。

“从这里插过去,以小部队在宝应城外虚张声势,主力在这里设伏!”

上万秦军步兵还在势如汹涛的猛攻淮军。打得淮军节节败退,也让淮军没有发现,无声无息里,秦军的骑兵已经缩回了拳头。

宋祚先蹲在刘暹身侧。旁边的侍从半弯着腰挑着马灯,照亮了刘暹滩在地上的地图。

地图上一条红色的曲线勾连着秦军现在的位置和宝应县的县城,并在县城南侧三四里的位置上画着一个圆圈。圆圈上还打着一个叉叉。

什么意思叫人一看即明。宋祚先当然不会有疑惑。起身向着刘暹行一军礼,吼一声:“末将领命。”大踏步的转身离去。

骑兵走的路线并不是没有淮军守备。但淮军守备的力量很弱。宋祚先手中三千多骑兵能跟戳破薄纸一样,轻易的杀透。然后就可以让潘鼎新他们知道,秦军已经向着宝应县城杀去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