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第二帝国-第2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万人,未来的胜率如何只怕先生比我更加清楚吧?德意志能在今天做出这些让步,已经是充分考虑贵国感情的结果了。贵国所需要的是认清现实,而不是始终都在不合时宜的要求德意志做出退让。”
白里安闻言心下苦涩。在维维亚尼内阁集体辞职之后,原本也要随之离去的白里安,却被总统普恩加莱给强行按回到了外交部长的座位上:为了拯救法兰西的命运,普恩加莱恳求他务必要和德国人继续周旋到底,无论遭遇什么样的困难也绝不能放弃。此刻,眼见对方那变得冷淡而又坚决的目光,白里安自知难以在短时间内取得突破;他顿了顿,只得选择转移话题,开始小心翼翼地向对方询问有关战后的德法国境线的又一项关键性的问题。
“贵国的战后国境线均取决于贵方政府的表现。”清英淡淡开口,所说出的话语却是让白里安的心中骤然一凛,“如果贵国肯将所有的海外殖民地向我们完整交出,那么德意志也将考虑放弃对贵国的领土要求,全军撤回到1871年所勘定的德法边境外围。而如果贵国不接受这一条件的话,我们也只能代为统治一部分贵国的领土,以此告慰在西线战场上流血牺牲的近百万德意志官兵。这些勇士的牺牲必须得到回报,这也是德意志政府所不可逾越的底线。”
三十分钟之后,最新的谈判情况便从阿姆斯特丹传到了八百多公里外的波尔多。对于德国人所提出的新的停战条件,大多数法国政府要员在松了一口气的同时仍旧眉头紧皱:赔款500亿法郎、交出全部的殖民地,这两项条件无疑仍然大大超出了他们所能承受的心理预期。即便是不能在所有的领域都完全称心如意,但至少也不能出现这种两方皆挫的局面。更何况,这两项条款本身也是难以兼容的:如果失去了殖民地的投资和输血,光凭法国本土之力也断然无法承受如此海量的战争赔款。到那时,法国所想的就不是如何从废墟当中重建家园恢复元气,而是怎样才能挽救国家经济、使之不出现崩溃的局面了!
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之后,波尔多政府随即电复白里安,令其必须要在这两处领域再取得突破。心中发苦的白里安,只能硬着头皮再在清英面前表现了一番苦情戏码,以求对方能再将停战条件给打个对折。让他多少有些出乎意料的是,对方在赔款问题上并没有一口咬死,而是给了自己一定的回寰空间。
心中似有所悟的白里安当即打蛇随棍上,对殖民地问题也提出了异议,然而清英在这一问题上的态度却没有丝毫的改变。他始终把法国完全交割殖民地、和德军放弃对法国领土要求联系起来的坚定立场,让白里安顿时失去了继续往下谈的根基。因为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富饶繁荣的法国本土,和荒蛮落后的化外之地都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即便是当前的它们已经在战火的蹂躏下饱受摧残也不例外。海外殖民地就像是商货一样可以随意交换送人,但本土却是如同自己身体的血肉组织一样宝贵,对于法国这种发达的欧洲国家而言更是如此。
实际上,也正是由于领土的争端,法国才会在普法战争之后对德国仇根深种:无论是老禁卫军还是共和派、无论是耶稣会会士还是共济会成员,将他们所牢牢团结起来的,便是那片苍翠的孚日山脉。当前,德国军队已经占据了法国超过五分之一的国土,法国全体军民光复失地的希冀都前所未有的强烈:如果为了保留海外殖民地,而引得德国对法国本土保有要求的话,其后果无疑是每一个法国人所都绝对不愿意看到的!(未完待续。。)
ps: 感谢书友回归1m的打赏~~~
第597章 停战谈判(2)
就在法国政府对这些新的和平条款进行着紧张激烈的争论的同时,清英也向英国外交大臣爱德华?格雷陈述了德国政府的停战条件。
在此之前,英德之间的停战谈判并没有像法德一般取得深入性的进展。除了身居岛上的英国人还没有感受到亡国的压力之外,他们对海军的幻想,也促使了其在谈判桌前的躲闪敷衍,始终不愿与占尽优势的德国进行正面会谈。然而现在,被整个英国海军都寄予厚望的新锐伊丽莎白女王级战列舰,却在一场实力对等的公平对决中被对方再度击败,出击的3艘女王只有一条刚勇号侥幸得还。数日来,英国朝野震动,民众的愤怒和不满也达到了顶点;身处阿姆斯特丹的格雷也对未来的局面深感不安,他已经有感对方会就这一事件在谈判中大做文章了!
“不列颠与德意志隔水相望,共饮北海,民间友来密如丝缕,王室亲缘更结千年。进入20世纪以来,世界形势如海洋中的风雨一般更迭变幻,值此千年未有之大变革时期,正是我们两国姻亲相互扶持、携手并进,共同开创一个属于萨克森…霍亨索伦王室的天赐时节。却怎料想贵国竟然尽弃前缘,反而与那帮将自己国王送上断头台的法国人沆瀣勾结!”
宽敞明亮的会议厅内,清英直面格雷的目光;同样身经百战且去过西方所有国家的他,已然不惧在这种场合谈笑风生了。面对这名在任内一手促成了英法俄三国协约的英国外长,清英也开启了足可称道的影帝模式。一时间会议厅内只听得见他清朗磁润的声响:“今天的这场战争。其起因原本只是法国单方面破坏了《阿加迪尔协定》所引发的德法殖民地纠纷:如果贵国能够秉公表态。战争也根本不会有丝毫爆发的可能。然而贵国不仅罔顾事实、执意支持法国的罪恶行径,更联络东方与摩洛哥事务毫不相关的俄罗斯参与其中,蓄意挑唆事态升级,欲发动战争置我德意志于死地!贵国这种在友邦身后猛插一刀的背叛举动,已经是连仁慈的上帝都无法饶恕的罪恶,贵国必须为自己所做的一切付出应得的代价!”
面对清英状态全开的痛斥控诉,饶是格雷知道对方是在为即将到来的正戏做铺垫,心中仍不禁泛起了一丝怅然和愧疚的感觉。在德国对法宣战的5月1日当天。英国国会就是否应当参与到战争中去进行了激烈的争吵,起初绝大多数人都不赞同为了履行与法国的一纸协定,就要参与到一场与自身毫不相关的战争中去。然而正是在以丘吉尔为代表的一帮唯恐天下不乱的保守党人的四处奔走,和自己那番明明是英国为了杜绝欧洲出现一家独大的场面的狭隘私利、却硬要将反对军国主义普鲁士和英国的荣耀正义联系起来的、这种典型当了婊子还要立牌坊的下院演讲当中,整个英国对德国积攒了三十年的怨妒之气才一朝爆发,并以狂热的态度投身到了这场轰轰烈烈的残酷杀戮中去。
然而,这场旨在将挑战者消灭在襁褓当中的“预防性战争”,却让英国遭受到了数百年未有之重挫。持续一年的战争不仅对英国的财富、人员、领地造成了巨大的消耗和破坏,更将纵横四海三百年的皇家海军,从高居云端的王座之上彻底掀下了神坛。做为对这场战争推波助澜的始作俑者之一。格雷绝对应当对当前英国的现状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然而,贵国毕竟是我德意志的亲属。乔治国王是凯撒陛下的堂弟。也是我的表叔,德意志也不能用最为严苛的方式来惩处贵国的罪恶。”说到这里,清英却是语调一转,将英德双方又拉回到了血浓于水的亲情之上,“帝国政府经过多方考虑之后,决定只对贵国实施警示性的惩戒,还望格雷先生能感念我父凯撒和德意志政府为两国和解所做出的让步,尽快对这些停战准则予以全盘接受。”
格雷的瞳孔陡然收缩。因为他已经看到,对方从随身携带的皮包当中取出了一份装订成册的备忘录,而后将其推到了自己的眼前。
“英国远征军立即释放战俘,并在两个月内全数离开法国大陆返回本土。所有海军战舰驶回港内,并将布设在英吉利海峡的水雷全部清除。英国对德国海外殖民地的敌对攻击行动须立即停止,并在释放所有的被俘人员之后退回到战争爆发前的边境。英国军队全面复员,数量恢复到和平时期的正常阵容。当达成上述条件之后,德国陆军也将把英军战俘尽数遣送回国。”对于这一常规的停战条件,格雷并没有过多关注,随即将目光移向了下方的条款。
“英国承认埃及独立,并有义务与之签署永不再将其纳入保护之下的和平条款。西奈半岛划归奥斯曼帝国,苏伊士运河则由德、奥、意三国政府联合托管。英国退出德兰士瓦和奥兰治自由邦,恢复1900年前的南非边境,上述地域的今后政治走向仅由德国和荷兰政府共同决定。”看到这第二条关于殖民地的协定,格雷的心中变得骤然凝重了起来:当前英国虽然是非洲最大的殖民宗主,几乎纵贯了从开罗到开普敦的整片大陆,然而真正堪称菁华所在的,却无疑只有战略位置和资源经济都极为重量埃及和南非两处。当初英国为了搞定这两处要害之地,也不知花费了多少心血:仅仅是征服德兰士瓦一个弹丸之地,英国就赔上了两万多条人命和2。5亿英镑的战费,而现在德国人却要让自己把吃到嘴里的全吐出来!
“英国将科威特、巴林、卡塔尔、阿曼、尼日利亚、圭那亚共6处殖民地,交给德国政府接管,并承认德国对摩洛哥的唯一保护国地位。英联邦须将海军主力舰总吨位限制在德国的60%以内,潜艇吨位则仅限于德国海军的35%。”
“若满足上述条件,则德国将不再保留对英国的战争赔款要求。”
一阵微风从窗外吹入,窗扉摇荡;双目正紧紧盯着条文内容的格雷,却忽然觉得从衣领当中传来了一阵彻骨的冰凉。
“格雷先生,正是由于顾及贵国同德意志之间的血脉亲情,帝国政府才在停战条款上做出了最大程度的让步,甚至连战争赔款都不准备向贵国索求。”看着格雷长时间坐在原地一动不动,清英随即又换上了一幅坦诚的语气,循循善诱道,“当前,贵国在环波斯湾的科威特、卡塔尔等领地都已被奥斯曼帝国的军队所攻占,即便是埃及也沦陷了接近半数的领土;因此德意志所提出的这些关于殖民地的条件,仅仅是将我们已经得到手中的土地彻底落实而已。奥兰加自由邦和德兰士瓦共和国,更是贵国在本世纪初所犯下的骇人听闻的战争罪行的实施点,那里的布尔人对贵国的野蛮入侵和惨无人道的集中营统治模式都恨之入骨,十年之间一直都充满了仇恨和动乱。贵国从这里撤出,不仅是公理和正义的体现,同时也能向世界彰显贵国知错能改、诚心悔过的良好心态。”
格雷目光凝重,隐藏在谈判桌下的手掌不禁紧握成了拳头:德国人要求得到环波斯湾的整片英国殖民地,这摆明了就是要将触手大幅伸向印度洋,以便能直接威胁到印度与英国本土之间的海上航路。实际上光是到现在为止,以巴士拉为基地的德国潜艇就已经在印度洋上兴风作浪;在直接迫使了从孟买等地出发的英国商船组成护航船队的同时,也使得其对英国输血效率大打折扣。而一旦德国人完全在波斯湾内立足,整个印度洋都将战栗于他们的强势加入!
然而今天的英国,却是再无法像20年前一般阻止他们通过3b(柏林、拜占庭、巴格达)铁路进入中东了。德国对摩洛哥的控制也是同理,海陆两军都渐趋衰竭的伦敦政府,只能默视对方自19世纪末就对这一地区膨胀的野心变成现实。至于埃及和德兰士瓦,英国也断难再继续盘踞下去:毕竟当前所面临的这一局势崩坏至此,必须要付出足够惨重的代价才能够完成埋单。平心而论,德国人居然没有主动提出赔款索求,这已经是格雷此行的意外之获了!
“感谢殿下为和平所作出的贡献,我会尽快将关于殖民地分割的条款发回国内,与我方政府进行商谈。”格雷的目光终于从备忘录上抬了起来,重新对上了清英的双眸,“不过,我方认为最后一则关于海军力量的协定还有待进一步的商酌。我们拥有广袤的殖民地,更严重依赖于海上航运,因此完全需要一支足够数量的海军舰队来维护不列颠的利益。因此,我方希望提高这一并不太合理的吨位比例,以便能保证皇家海军在面对其他敌人挑战时的应对能力。”
清英淡淡一笑,话语中的坚决之意却是显露无疑:“最后一条的海军协定,是保证当今英德两国能实现和平的力量根基。如果贵国不予以接受,我们之间也就再无和平可言。至于会出现新的挑战者,贵国大可不必忧虑,因为在战争结束之后,世界性的海军军备竞赛也将随之终结。”(未完待续。。)
ps: 感谢书友虎愤仕、howardhui的月票支持,和回归1m、真没事闲的的打赏~~
第598章 新时代的开端(1)
阳光明媚,繁花绽丽,一座草原风格的乡间别墅坐落在风景秀丽的农庄里,在苍翠林叶和如潮麦浪的映衬下,显得宁静、闲适、而又充满了生机。
宽敞明亮的房间里,一名身材瘦削的老者背倚靠垫的坐在床榻上;单片眼镜下的那双灰褐色眼眸虽然难掩疲惫之意,但却仍然透露着一股如鹰隼般的明利和锋锐。他右手握着一支笔,正在床案上摊开的稿纸中细细书写着;而在这叠稿纸的旁边,由西奥多?罗斯福所著的《穿越巴西野林》上册已经摆在了他的面前。
1912年,在总统大选中败北的西奥多宣布退出政坛,从此开始了他丰富多彩的退休生活。早年便爱好广泛的罗斯福组织了一支探险队,亲自到亚马逊热带丛林中去开拓奥秘。然而在这一过程中,他却不幸患上了疟疾,险些因此而丧命。虽然他最终从死亡边缘挣扎了过来,但一场大病也对他的身体情况造成了极大的损伤。此时,西奥多的身体便也被始终未曾痊愈的病源所反复影响,身体不适的他也只能躺在床上继续他的学术创作了。
脚步响动,房门开启,一名面白无须的而立青年身形矫健地走了进来。看着躺在床榻上的西奥多,青年轻声开口道:“堂兄,刚刚从欧洲传来了最新的消息:德国大幅降低了对于停战的要求,目前阿姆斯特丹谈判已经恢复。从当前的形势来看,估计用不了多久,这场持续了一整年的欧洲大战就将宣告终结了。”
西奥多放下了手中的笔。看向青年的目光多出了几分难以置信的讶然。青年微微点了点头。道:“虽然消息非常突兀。但发生在阿姆斯特丹的情况就是这般。德国对法国的赔款要求从1300亿削减至500亿法郎,对于法国本土也不再保留绝对的领土要求,只是要让法国人用全部的海外殖民地,来和当前德军所占领的法国土地进行交换。而根据我们所掌握的消息,在法国的强烈恳求下,德法双方又对赔款数额展开了谈判,这似乎还并不是德国人的停战底线。”
“英国的情况呢,德国对他们提出的条件如何?”西奥多缓缓询问道。
“德国人要英国退出埃及和德兰士瓦。并将环波斯湾区域、尼日利亚、圭那亚等几处殖民地交给他们予以统治。除此之外,德国还要求英国的战后主力舰总吨位不得超过他们的60%,否则将决绝谈判。”称西奥多为堂兄的青年开口回答,话语中也流露出了一丝轻松之意,“自从那名德国皇储加入到谈判中之后,柏林政府的停战条件就骤然变得理性了太多;如果英法能就此同德国达成和平协定的话,总统阁下也就再不用担心那笔数十亿美元的巨额债务会收不回来了。”
看着青年那张轻松中带有一丝愉悦之色的容颜,因重病初愈而身形暴瘦的西奥多只是定定凝视着他,一声不出。过了半晌,当青年发觉气氛有些不对劲的时候。西奥多却是重重叹息了一声,双目闭上。背倚靠垫再也不动作了。
“怎么了堂兄,难道我有什么说得不对的地方么?”见到西奥多一脸悲哀颓丧的模样,青年心中大为不解,忍不住开口询问道,“德国政府在停战谈判上的让步,正是深陷英法放债危机的合众国政府所最渴望看到的局面啊?等到这些贷款成功收回,美利坚不仅避免了大量商人和工厂破产倒闭的局面,其国家经济将再上一层台阶。就连我们的家族,不也在大半年前购买了300万美元的英国国债么?现在能以8。5厘的高额年息得到兑现,对家族的财政而言也是再好不过了。”
西奥多缓缓睁开双眸,看向青年目光中满是痛惜苦怒的神色,道:“富兰克林,你是我们罗斯福家族年轻一批人中的翘楚,更有幸在31岁之龄就出任海军部副部长的高位;未来的美国政坛中,必然会有你的一席之地。可你对国际政治的认知怎么还如此的浅薄呢?现在你只是小丹尼尔斯的副手,什么事务都已经由他为你预先铺好了道路,根本用不着你来决策;可日后一旦你进入了政府的核心内阁、甚至是登临总统之位,你这种幼稚的战略目光就是对合众国的最大犯罪!”
被称作富兰克林的青年呆站在原地,半晌都没反应过来。虽然他和此刻病卧榻上西奥多互为堂兄弟,但对方却是比他大将近25岁,从年龄上来讲当他的父亲都是绰绰有余。而在政绩成就上,西奥多更是将富兰克林甩开了好几条街:1895年他就任纽约市警察局长一职,在两年任间便对腐败堕丧的纽约警局做了翻天覆地的荡涤,一举将其中的朽坏因子革除殆尽;之后,他更是实际主导了美国海军的建设,并以42岁之龄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年轻的总统。若非是三任总统大违美国政界的常规,他在1912年的选举中和威尔逊鹿死谁手,仍旧尤未可知!
正是由于这些缘故,富兰克林对他这位远方的堂兄始终都是敬重有加,并在成为海军部副部长之后,仍向其多方请教在任职当中所遇到的各种难以决断的事务。此刻被对方当头斥责,富兰克林只能像一个犯了错的熊孩子一般在严父面前默立原地,不敢露出丝毫违拗抗逆的神情。
“此番德国人主动在谈判桌前退让,表面上看是让我们的恶债问题得到了解决,但实际上却是对合众国的战略形势形成了严重的隐忧。一旦欧战双方达成停战协定,从今以后的欧洲就只剩下了德国一个声音,再没有什么力量能够制约他们的野心,而这对我美利坚而言无疑是极不愿意看到的局面!”西奥多再度开口,话语中已经蕴含了一丝凝重之意在里面。
“可是堂兄,德国人不是没有对英法做过多的削弱么?对于想要将他们置于死地的英国,德国所提出的停战要求甚至显得有宽纵之嫌:他们居然没有要求英国赔款,仅仅是令其交出几片殖民地,这对英国而言根本就不是什么伤及根本的打击。”富兰克林有些疑惑地开口,话语中满是不解的意味,“就算法国人在今后难以再有所作为,但英国却仍旧保存了相当程度的实力;而在他们的心中,就真的心甘情愿地同德国握手言和,并坐视对方以更甚战前数倍的速度在世界范围内抢占他们的市场、分享他们的海洋、让照耀在大英帝国上空的烈日以一个无可阻挡的趋势缓缓向下沉落么?正是由于他们之间的矛盾是根本不可调和的,所以两国之间才爆发了今天这场持续一整年的欧洲战争!”
富兰克林顿了顿,而后又道:“因此,德国人这次对英国轻轻放过,其无疑是如同把一头受困浅滩的大白鲨给踢揍一番之后又放回了深海,日后必定还将遭致怒恨未息的狂烈报复。英国会不会接受只有德国60%主力舰吨位的比例尚不得而知,就算是他们为了一时的需要而暂时妥协,日后也随时可以找个机会予以废除。凭借其强大的造船能力,皇家海军必将在废止条约之后的短短数年之内重新崛起,并再度成为横亘在德国面前的敌对威胁。德国虽然通过这场战争获得了大量的利益,但他们在战后的首要目标仍旧不是我美利坚合众国。”
西奥多慨然叹了口气,道:“富兰克林,你以为英德两国从此之后还会有对立甚至是战争么?用不了五年时间,整个欧洲就只会有德国一个国家的意志;而如果它的野心仍未满足的话,其下一个目标则必然就是我们了!”
青年富兰克林再度呆愣在了原地,心中已经翻起了难以遏制的惊愕与困惑。
“你之前所说的一点,倒也没错。英国肯定极不愿意将自己执掌了三百多年的海洋交到德国人手中,而德国商品在海外市场上对英国货物的挤压,对不列颠人而言更是几近于对他们财富的强掠抢夺。也正是因为这一点不可调和的矛盾,英国才在进入20世纪以来视德国为心腹巨患,并联手法俄发起了这场欧洲大战。”西奥多略显沙哑的声音回荡在房间里,却让富兰克林有一种茅塞顿开之感,“然而这一切却都建立在一个前提之上,那就是英国确信打压对手、甚至是发动战争的收益,要高于自己这么做所付出的成本!”
“在战争爆发之前,欧洲大陆上的局势还是德奥同盟对法俄协约的双足鼎立。过分相信俄国力量的英国政府,在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