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第二帝国-第26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由于选择了口径稍小的400毫米主炮,其搭载数量就必须得到保障了。多方考虑之后,清英为自己的战舰配备了4座三联装该型火炮,以前2后2的标准经典形势背负式布置。当前在观礼台上,映入清英眼帘的便是下方战舰在甲板上所呈现出的4个巨型圆洞:它们每一个的直径都接近13米,而一旦其在最后的舾装中装上威武雄壮的三联装400毫米主炮塔,战舰的卓绝舰资也就呼之欲出了!

    为了降低这几乎2倍于国王级的超强火力所对排水量造成的恶性膨胀,清英决定在炮座高度和炮塔重量上都进行大刀阔斧的锉刀来予以补偿:他照例为新型战舰选用了后甲板下降一层的类长艏楼式船型,并大幅降低了最吃重量的舰艏b号背负炮塔的高度,使之只能在5度以上仰角的情况下才能向前方开火。而主炮塔的防护外形则仍旧选用最为科学的大和式:正面是一块厚达420毫米、倾斜45度布置的表面硬化装甲,顶部装甲为170毫米2度倾斜,即便是面对三十年后的16英寸新弹都有相当程度的防御能力。炮塔侧面装甲为200毫米,后方装甲则被大幅削弱到了120毫米,尽可能降低了主武器系统不必要的重量冗余。

    在副炮上,清英罕见的没有再使用轻便廉价的150毫米l42炮廓,而是选择了在两舷舯部一共布置了8座双联装128毫米l45伪炮塔。对于众人的不解质疑,清英提出了这样的解释:由于海战距离的不断提升,使得150毫米级别的副炮也因有效射程不足而很难再有发挥的余地。与其再加大副炮的口径走上前无畏舰的老路,倒不如削减副炮口径、重新返回无畏舰最初的全重型火炮本质。128毫米火炮的射速是150毫米火炮的2倍以上,如果再配以部分的机械扬弹和装填,则可在反驱逐舰的专职通途上起到数倍于大口径炮廓副炮的作用。

    虽然设计师们对清英的这一创新保有诸多疑惑,但出于对他的信任和尊奉,清英的这一方案仍是得到了通过。当前在即将下水的巴伐利亚号舯部甲板上,便每侧都有4个直径超过3米的小型座圈了。对于这一点,清英心中实际上也是有苦难言:为了抵御今后来自空中的威胁,他必须在事先就为新舰的高平两用炮打下基础,而双联128毫米炮塔的选择则几乎是历史上防空的最优解。若非如此,身为志虑忠纯的坚定bb党的他,又怎么会去弄这些违背正统信仰的蛮夷武器?

    而在防护上,巴伐利亚级的装甲又比国王级有了更进一步的优化。(未完待续。。)

    ps:  感谢书友龙城晓一、xjrh152769的月票支持,和神奇傑克、zhouyu1976、格式化卑微的打赏~~~





第635章 巴伐利亚级战列舰(2)

    由于这级装备12门400毫米主炮的巨舰,将是德国海军在今后三十年中更胜国王级的绝对主力,清英在设计防护时,便显然要尽可能多的顾及未来的战斗需求了。考虑到现阶段的装甲材质与二十年之后的产品差距,清英为巴伐利亚级布置了厚达350毫米、内倾20度的主装甲带;在交战双方存在一定航向角的情况下,已经足可保证这道装甲的防御能力。为了防止主装甲被炮弹击中后所造成的内部崩落,在其后方还有一层16毫米的防崩落背板;当主装甲因来袭炮弹的碰撞动能和表面爆炸而出现扭曲时,这道背板能很好地吸收掉装甲的内部形变。

    在对水中弹的防御上,清英也是煞费苦心:毕竟这种致命打击所出现的概率绝对不算低,而这级要一直沿用到数十年后的大舰,显然不能像早期的炮灰舰那样只追求短期的效益。经过一番思虑之后,站在巨人肩膀上的清英再度做出了足可应付万全的装甲布局。

    在4。5米高的主装甲下方,一块高达1。8米、厚度从350毫米削薄到245毫米的硬化装甲,以相同的20度倾角与主装甲牢固契合起来:作为主装甲带延伸到水下部分的延续,其足可在“海水装甲”的辅助下获得与前者相当的防御力。再往下方,便是两道直通舰底的水下tds隔壁:外侧是一道垂直向下的60毫米高弹性匀质钢,辅以4。2米的防雷纵深和空…液…空三层布局,拥有抵挡400kg当量tnt的水下爆破的能力。内层则是呈20度倾角布置的从120毫米到20毫米的渐变装甲。作为保护核心舱的最后一层保险:当大威力鱼雷和强力水中弹击破外层60毫米tds的时候。这层内部装甲便可保证将进水和炮弹隔绝在核心舱外。

    为了应对交战距离日益增加的现状。以及抵御今后来自空中的炸弹威胁,巴伐利亚级的水平防护也得到了强化。其主水平装甲厚达150毫米,下方还紧贴着18毫米的结构钢以作防崩落之用。即便是放在三十年后,这个水平装甲也同样能防住绝大部分的攻击;如果形势需要,该舰还能在大规模改装之后加厚水平。

    实现强大的攻防之后,清英方才将目光转向了速度和续航力——优先保证火力和防护,始终都是清英未曾更易的正统bb设计思路。然而,由于攻防耗去了太多的重量。使得新式战舰的总吨位已经开始出现不受节制的摩云疯长;如果再布置如国王级一般的传统动力,则战舰的排水量必然会超出当前德国造船界所能承受的风险上限。为了改变这一情况,清英在新舰的动力系统上做出了大刀阔斧的革新,第一次将燃油锅炉大规模运用到了主力舰上来。

    作为一种从19世纪90年代起就宣告问世的动力机械,经过20多年发展的燃油锅炉在各国海军当中都已算不上是新设备:相比于传统的燃煤锅炉,燃油锅炉在重量、热效率、占地面积、甚至是造价上都全面领先。盖因此故,各国海军都纷纷将其搬上自己的军舰:从最初带有试验性质的鱼雷艇开始,到现在的一流主力舰都采用了重油作为主要的动力来源。

    对于这种性能优越的设备,德国海军的使用程度却较美英同行大为不足:原因无他,德国没有足够的石油来源。虽然从德弗林格尔级战巡开始。德国海军的主力舰锅炉便转为了煤油混燃,但这仍旧是燃煤锅炉的主体形式。在重量和占地面积等领域的改进仍旧十分有限。从战争的角度考虑,德国海军在没有足够石油来源的情况下都应采用煤炭作为战舰的主要动力:然而在仔细权衡之后,清英还是咬牙为新战列舰装备了最新式的重油专烧锅炉。因为在控制吨位的这一清英当前所亟需解决的领域上,燃油锅炉对燃煤锅炉的优势实在是太大了。

    值得说明的是,无论是燃煤还是燃油,其动力系统本身的重量并没有多少差距。当前,德国在主力舰上使用的燃煤动力能达到25马力一吨,燃油动力至多不过也33马力一吨;这意味着即便是对于一艘输出功率高达10万马力的战舰而言,采用燃油锅炉的战舰在动力本身的重量节省上也就能有1000吨的成绩。实际上,燃油动力的真正开挂之处,是对锅炉舱所需面积的大幅降低。

    与后世电厂中的煤粉锅炉不同,当前的舰用燃煤锅炉都是将煤炭堆在炉篦之上燃烧,这种二维的燃烧方式,便使得锅炉的出力程度直接与面积挂钩。即便是以当前德国这一远胜于英国的动力技术,其主力舰上燃煤锅炉舱的额定输出也只能达到75马力一平米(实际上锅炉并不产生功率,此处仅为形象示意)。如果要想用燃煤动力达到10万马力的输出,那么则意味着其至少需要1300平方米的核心舱空间:以主力舰内部核心舱20米宽来计算,光锅炉舱就要占去65米长!

    而燃油锅炉就迥然不同了。由于这种锅炉的燃烧方式是将重油从顶部喷淋而下,在落到底部之前就已完全燃尽;这种三维的燃烧方式,无疑使得锅炉的单位占地出力,较单纯平面燃烧的燃煤锅炉有了质的飞跃。即便是高度只有3层舱室的德国主力舰用燃油锅炉,其每平方米所能产生的功率都能轻易达到150马力;而如果将锅炉舱高度提升至4层舱室,这一数字甚至能超过200马力一平米!这意味着在相同的动力输出下,燃油锅炉所需要占据的核心舱长度只有燃煤锅炉的37%~50%;这种通过减少核心舱长度、所随之带来的对装甲重量的大幅降低,才是燃油动力真正能控制战舰吨位的核心奥秘!

    “虽然这级战列舰的主锅炉舱面积只有410平方米,尚不及此前国王级的一半,不过请元帅阁下放心,它却拥有一颗更胜于后者的澎湃核心。由于采用了装甲盒设计,它的锅炉舱高度毫无压力的达到了10米;而在额定出力的情况下,12台重油专烧锅炉可为它提供85000马力的输出功率。”平坦高阔的观礼台上,清英满是自豪之意地对身旁的提尔皮茨说道,“为了降低服役的开销,我还在两组高压蒸汽轮机的中间布设了2台燃煤锅炉,用于提供战舰巡航和日常机械运作的动力所需。当14台锅炉全部投入运作的时候,它的四组蒸汽轮机将会有91500马力的最大输出,这足可让该舰的实际速度比25节的国王级只高不低。”

    提尔皮茨微微点头,看向下方那艘巨舰的目光中已经充满了迷醉之情。史诗梦幻般的强大火力、坚不可摧的雄厚装甲、以及堪称优良的迅疾航速,战舰的三大要素再次在旁边这名青年的开挂之下实现了完美的合一。即便是在德国海军此前一直不怎么重视的航海性和续航力上,该级战舰也较前辈们有了大幅度的飞跃。它的舰艏干舷在常备排水量下高达9。3米,舯部主体也有6。5米,其抗风浪能力在各国同行的横向对比中都绝对堪称翘楚;而在搭载3700吨重油和600吨煤炭的满载排水量下,其续航力更是高达9400海里/12节,足可实现从威廉港到德属东非的长程旅行。

    “若非殿下果断采用了重油作为战舰的主动力,并由此将核心舱长度缩减到了119米;即便是一如从前的削减水上部分宽度,我们也绝不可能在37000吨的标准排水量下完成这级战舰。而一旦其吨位过分超出华盛顿海军条约的3。5万吨限额,就算是主炮口径因公制的缘故而只有400毫米,也难以逃脱如英国胡德级一般被拆毁的命运。”提尔皮茨轻声吁了口气,话语中满是赞叹和庆幸之意,“在未来20年内,只怕各国都再无法造出可与它比肩的主力舰了。原本我还在为拿骚级和赫尔戈兰级的即将报废而心怀惋惜,现在看来,它们为这4艘巴伐利亚级腾出吨位,才是履行自身使命的最佳途径。”

    正谈话间,下方的人群突然爆发出响彻云霄的震天欢呼;清英转头看去,却见是盛装华服的皇帝威廉已经出现在了观礼台上,正在朝下方黑压压的臣民挥手示意。清英和提尔皮茨也站起身来微微行礼,以示对霍亨索伦皇权的尊崇与敬畏。在威廉身旁,一名面目和善的中年男子正满脸惊叹和激动地凝视着下方那个巨大的钢铁船体。似是感受到了清英的注视目光,他转过头来,对清英展颜一笑,其动作和仪态,都尽显一个千年王族所流传于血脉之中的平静与雍容。

    “尊敬的弗朗茨?斐迪南大公,我们多年不见了。”清英微笑着走上前去,与这名中年男子的手紧紧握在了一处。(未完待续。。)

    ps:  感谢书友海潮儿的月票支持,和绍江、zhouyu1976的打赏~~~

    新战列舰的线图和详细参数,作者已经在群里放出了。有兴趣的书友不妨加进去看看,作者在架空bb上还是挺努力的~~~





第636章 力量整合(1)

    铿鸣脆响,酒香四溢;伴随着威廉将一瓶香槟奋力掷向船首,早已在甲板上等候多时的工人随即将一块漆有巨大“bayern”字样的木板翻在了船舷。这意味着这艘常备排水量(含部分燃料)高达4万吨的堂皇巨舰终于摆脱了黑户的身份,拥有了属于自己的真正称谓。在十万市民山呼海啸般的欢鸣声中,雄壮巍峨的船体开始在滑轨上徐徐移动,过不多时,其流畅的船头曲线便轰然入海,激起大片摇曳波荡的层叠水浪,白沫喷扬。

    “贵国造船工业和海军阵容真是令人称羡。”看着下方已经完全滑入水中的巴伐利亚号,奥匈皇储斐迪南满是感慨的说道。虽然哈布斯堡家族是历史最为悠久的欧洲王族,在700年前就获得了神圣罗马帝国的帝位,然而时至今天,他们却不得不承认自己已经沦为二流、而大德意志的主导权落入了普鲁士霍亨索伦手中的苦涩现实。如果说大战之前的维也纳宫廷还对自己的纸面实力信心十足、自认为完全并不比北方那个盟友差多少的话,那么这场欧洲大战则完全击碎了奥匈高层在自我认知上的幻梦。这个多民族的二元政体国家根本不能适应现代举国动员式的战争,军队战力和德国同行有着天壤之别;而就连在他们最引以为傲的军事重工业上,其装备产量也被德国所绝望的超过!

    在这种情况下,奥匈高层也只能彻底抛弃当年与普鲁士的宿怨,将与德国结盟作为不容更易的核心决策了。当柏林政府向斐迪南发出参加下水典礼的邀请时。后者便立即欣然从命。并提议将其扩展为对德国持续一周的访问。奥匈的各大财阀巨头也随团同行。以期和对方展开更加深入的贸易互赢。

    听得斐迪南的话语,清英微笑回应道:“大公阁下,贵国也完全能够拥有一支令世界为之侧目的强大海军。几年前我曾经到访过贵国的的利亚斯特造船厂(stt)。发现那里的造舰能力丝毫不逊色于威廉、布罗姆福斯等德意志顶尖的造船基地;由它所建造的3艘拉德茨级和2艘联合力量级战列舰,其工期几乎都没有超过3年,这已经足可证明贵国在海军建设领域的巨大潜力。只要贵国政府能一如既往的向海军拨付预算,那么不出十年时间,贵国的海军实力就能实现质的飞跃,实际战斗力超越意大利完全不是问题。”

    斐迪南礼貌称谢。心中却已经对清英所勾勒的这番前景泛起了层层的涟漪。

    随着同盟国在东线战争中所取得的全面胜利,维也纳宫廷骤然发现高悬在自己头顶逾五个世纪的达摩利斯之剑竟在瞬间消失了。俄国分崩离析,法国元气大损;意大利比多民族混杂的自己还不适合战争,就连曾经威凌世界的大英帝国也在接连的失败中再不复昔日的地位。现在,奥匈的四周就只剩下了罗马尼亚、塞尔维亚、保加利亚等巴尔干小国,而即便是奥匈军队的战斗力存在严重的民族掣肘,其威力也不是这些国家所能够匹敌的!

    如此前所未有的战略形势让奥匈高层惊喜交集。随着乌克兰被德国割占,奥匈的东方威胁已经被彻底消除,他们数百年来第一次在这片四战之地上得到了平静的安歇。而随着陆上压力的减弱,将目光投向海洋自然就成为了奥匈高层的新选择。为了完全掌控乌克兰。德国将原属于法属西非的一大块殖民地都交给了奥匈统治,在切实的海外利益驱使下。奥匈的“舰队collection”已经是大势所趋。

    “我有意发展属于哈布斯堡的舰队,可始终都没有找到理想的路径。不知殿下能否像1906年那次一样,为奥地利海军指引出未来的方向?”沉默半晌之后,斐迪南终于再度开口道。虽然他和清英都分别为各自帝国中的二号人物,按理说不应该说出这种有损自己身份的话语,然而对方在海军领域上的非凡造诣,却足以让他放下那在旁人面前的矜持和尊贵。身为同盟国阵营的核心人物,斐迪南对德国海军的情况再了解不过;正是在眼前这名青年的引导之下,德国海军才得以在短短十年之内急速崛起,并最终完成了对皇家海军的霸权颠覆!

    清英闻言微微一怔,他原本是准备让舍尔在下水仪式结束之后再将一切向这位同样支持海军建设的异国王储和盘托出的,然而现在,对方却已经向自己提出了这些问题。心念转动间,清英脸上随即露出了平和的笑容,道:“承蒙大公阁下信任,我也将自己的一些不成熟的想法提出,以供大公阁下考虑。”

    “八年之前,我对大公阁下提出了发展决战性海军和建设正规主力舰队的方略;而在今天,我依旧希望贵国海军能沿着这一目标继续前进。当前,贵国在陆地上再没有如战前一般迫在眉睫的压力,这无疑使得贵国能够将更多的资金投入海军领域,从而打造出一支兵种齐全、功能均衡的正规舰队。”

    清英不紧不慢地开口,话语中满是从容和自信之意:“而在具体的技术实施上,贵国的海军设计局也有必要转变原有的思维了。之前贵国海军的活动范围仅限于东地中海一隅,战舰的适航性和续航能力甚至比德意志的北海型舰艇还要为逊;而现在贵国却在西非获得了海外殖民地,活动范围骤然扩展至大西洋,因此所有新造舰艇都必须对这两项性能予以重视和考虑。”说到这里,他嘴角边勾起一丝会心的弧度,道:“更何况,今后贵国海军还会在印度洋上作战,如果没有足够的自持天数和航海能力怎么行?”

    斐迪南眼中光芒一闪,随即徐徐点了点头。对于清英最后一句话语的透露出的信息,他的心中早就已经有所预料了。

    自从1870年苏伊士运河投入使用以来,地中海就成为了欧洲各国海军相互角逐的核心地带。英法各自将自己最强大的舰队部署在此处,意奥等这片海域的原住民也堪称是一时之雄;俄国舰队虽然被封锁在博斯普鲁斯海峡之内,但其强盛阵容下的野心却是世人皆知,随时准备攻占君士坦丁堡冲破牢笼。然而地中海内这种波云诡谲的争斗局面,却是随着欧洲大战的结束而彻底烟消云散了。

    当前,被意大利人抄了老巢的法国海军已经跌落到世界第七的地位,再无法做为一支可以在地中海内搅动局势的力量而存在。英国地中海舰队更是随着埃及和亚历山大港基地的失去而遭受毁灭性打击,此后还会不会保留这个传承了数百年的编制都还是一个未知数。就算是他们今后继续在直布罗陀驻扎舰队,以英国海军当前已经跌落到了世界第三的规模而言,其在地中海部署的舰队实力,也断然无法和奥匈这个地头蛇的全家老小相媲美。俄国黑海舰队更是已经成为了历史名词,失去了整个乌克兰的他们已经再无力染指南方的“温暖大洋”。现在唯一能在地中海内和奥匈海军相匹敌的,就只有那个咫尺之距的老对手意大利了。然而意大利海军实力虽然不俗,但其陆军战力却是与弱鸡无异:一旦德国陆军南下席卷,斐迪南完全有理由相信这场“军事旅游”的持续时间不会超过一个月!

    在这种情况下,就算是借意大利人十个胆子,罗马政府都不敢公然忤逆柏林的意志;因此意大利海军再强,也是不可能再像50年前那样将炮口对准奥匈舰艇了。而随着周边敌人的一一倒下或退离,奥匈海军也自然就拥有了进入更深处大洋的进取动力和客观条件。一旦再有战争爆发,红白王冠旗下的舰队就是德国在地中海和印度洋战区的最佳代理人;而以施佩舰队所发挥的作用来看,印度洋对于奥匈海军而言完全是广阔天地大有作为!

    “如果以远洋作战的目光来考量的话,贵国当前的主力舰没有一艘能满足这个需求。无论是1。62万吨的拉德茨号,还是2艘2万吨的联合力量级,它们的短腿和低干舷特性都不能使人满意。而贵国在1912年开工的2艘圣?伊斯特万级战列舰虽然拥有了不错的航海特性,但5500海里的航程却仍旧是它的短板。除此之外,这级新战列舰的航速也有偏低之嫌。”清英微微叹了口气,话语中也带上了一丝遗憾之意,“当初,我曾经建议贵国就以国王级的图纸施工建造新舰,然而贵国海军设计局却为了追求火力,将ad两座炮塔改成了三联装,并由此增大吨位砍了动力。现在,这级标准排水量2。9万吨的战列舰倒是如贵国所愿的拥有了10门380毫米重炮,但速度却由此降低到了23节;而以我们和英国人的海战经验来看,这个速度下的机动性已经有些不如人意了。”(未完待续。。)

    ps:  感谢书友zhouyu1976的打赏~~~





第637章 力量整合(2)

    “不过幸运的是,华盛顿海军条约给予了贵国多达18万吨的主力舰份额。在2艘圣?伊斯特万级战列舰竣工之后,贵国还可以再开工2艘3。25万吨的主力舰,这将是贵国海军手中一张极为重要的底牌。出于今后的长远考虑,我希望贵国能将其建造成大航程的高速战列舰,在保证攻防的同时尽量提升远洋作战能力。”清英面上重新露出和煦的微笑,宛若云开雪霁,晨辉绽放,“贵国海军在狭小的亚德里亚海中蛰伏了太久的时间,也该到外面的广袤大洋中去一睹风采了。”

    斐迪南徐徐点头,方正的容颜上浮现出了一丝感激的神情。对于清英给出的发展提议,他已经决定在回国之后就交给众海军将领讨论并付诸实行。毕竟奥匈海军在条约框架下的加强,对于德国而言有百利而无一害;更何况德国人自己的主力舰都在朝着这个方向发展,选择跟随战略是绝对不会错的!

    “除了主力舰之外,辅助舰艇的建造也应被贵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