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第二帝国-第27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亲爱的,你在这里干什么呢?”正自考虑要不要给自己早熟的女儿一个教训,耳畔响起的柔媚嗓音却瞬间将他拉到了现实当中。看到清英那仍旧带有几分复杂之色的脸颜,桑妮娅略带嗔意的白了他一眼:“公务处理完之后,为什么不回房间休息?人家都等了你快一个小时的时间了呢。”

    清英身躯动了动,开始缓步朝着自己的房间走去,脚步轻响间,只听他满是苦涩的声音在房间内响起:“亲爱的,我刚才无意间发现,我们的小天使好像恋爱了。她现在就在阿廖沙的房间里,还要求阿廖沙抱着她才能入睡,是的,自从艾琳娜有了单独的房间之后,就连我都没有和她再有过如此亲密的相处了!”

    桑妮娅秀眉微蹙,一双水蓝色的眼眸中满是惊愕的神色。过了半晌,她方才再度开口道:“你这么一说,我好像也有一些印象了。自从去年冬天起,艾琳娜就开始和阿廖沙走得特别近,不仅房间里的很多画作都是阿廖沙的人物造型,每弹会一首新曲子都会让他来鉴赏一番。”看着清英那张愈发转黑的容颜,桑妮娅的樱唇边却是流露出一丝欣悦的笑意:“不过,让艾琳娜和阿廖沙结合,这却也是一个不坏的结果呢!”

    “这绝对不行!”清英咬牙开口,话语中满是属于自己的珍宝被别人夺去了的不甘和忿恨之意,“你别忘了,阿廖沙可是身罹血友之疾,以现在的医学条件根本无从根治;如果他有一天因内在或是外部原因而再犯不治之病,艾琳娜岂不是要承受丧失挚爱之痛?退一步讲,就算他的血友病真的在那个流浪术士的莫名治疗之下再不复发,但他的基因中却仍是携带有这一足可遗传后代的病源。即便是不为艾琳娜的幸福考虑,我们也要为她的下一代着想。”

    桑妮娅瑶鼻哼了一声,道:“阿廖沙这两年不是没怎么犯病吗?除了不能剧烈运动和避免被锐器划伤之外,他的生活已经和正常人没有任何区别,无论是访问视察还是外出旅游,他可一直都是跟着我们的。至于后代,谁说血友病人的子女就一定是血友病了?只要我们的女儿足够健康,那么这一基因就会在后代身上成为隐性而不会表现出性状;无论是亚历山德拉兄嫂,还是当年的维多利亚女王,身为血友病基因携带者的她们都没有出现任何病情。”

    被桑妮娅一番数落,清英竟是在一时间为之语塞。眼见丈夫的态度渐转松动,桑妮娅再度开口道:“两年之前你不是也对我说过吗,艾琳娜的幸福要由她自己来选择。现在既然她对阿廖沙有所心仪,你就不应该再来反对这一现状。更何况除了血友病之外,阿廖沙这孩子无论从容貌、身份、还是性格上看都是极好的选择;与其让艾琳娜嫁给别人,倒不如让一直在我们身边长大的阿廖沙与她结合。如果有朝一日,白卫军能够消灭那帮红色恶魔的话,那么阿廖沙为沙皇,我们的小天使则为皇后,俄罗斯和德意志两国也就能在世亲友好中永享和平了。”

    听得这番无心之语,原本仍自忿忿不平的清英心中却是骤然一动。

    在他战前的东方规划中,是扶持布尔什维克党推翻已经和德国注定一战的罗曼诺夫帝国,并以一个大量割地赔款的条约作为对俄战争的收获。然而到了今天,局势却又较自己最初的设想出现了相当程度的偏差。

    随着俄国内战的不断持续,这个国家的精力已经在反复的战乱和杀戮当中被逐步耗尽;而得到了东欧沃野和海量殖民地的德国,其国家实力却是在以一个更甚于建国初期的高速突飞猛进。在这种情况下,东方的俄国已然再难以对德国称得上是威胁了。在合适的情况下,如果让拥有极强组织力和执行力的布尔什维克退出历史的舞台,转而在这片土地上复辟罗曼诺夫帝制的话,那么对于德国而言,也同样是一个可以考虑的局面。凭借自己和阿列克谢之间的关系,以及相应的经济手段的施行,这个东方国度同样也只能为自己所驱驰使用!

    “罢了。既然是艾琳娜喜欢,那么我也不要再去干这件有损于父亲在她心目中形象的事情了。”清英喟然叹了口气,话语中满是落寞和无奈之意。看着桑妮娅唇边所绽放开的一丝笑意,清英苦笑摇头道:“或许,这就是报应吧。当年身为罗曼诺夫家族红菱晶钻的你无论如何都要嫁入霍亨索伦,现在,却是轮到我们的掌上明珠对阿廖沙怀有懵懂而深切的爱慕了。”(未完待续。。)

    ps:  感谢书友懒洋洋的乔治的月票支持~~~





第652章 奥匈海军发展

    翌日,清英将仍在阿列克谢床上流连忘返的艾琳娜像松鼠一般提了起来,怒气冲冲的拎到了自己的房间里施以教训。面对父亲洞悉一切的严肃目光,艾琳娜登时就将自己的小心思倒了个干净,包括她对阿列克谢是如何由哀其不幸的怜惜到懵懂朦胧的好感,并最终演变成今天这宛若春藤绕树的倾慕的详细经过。

    听得艾琳娜的交代,清英不禁痛苦地用手捂住了额头。当初自己之所以会做出收养阿列克谢的决定,政治上的考虑占了绝大多数;现在这只俄国末代皇储算是被自己完美养成了,可自己的女儿却也随之搭了进去,这笔买卖大大的不合算!

    艾琳娜贝齿咬唇,像软体动物一般缠在了清英的身上,明亮的星眸扑闪间,撒娇和央求之意再明显不过。清英向来就对女儿没辙,这一次也同样在艾琳娜的攻势中心下大软;软磨硬泡了半天,他终于勉强答应不干涉艾琳娜和阿列克谢之间的关系。看着艾琳娜欢呼的俏脸,清英心中充满了被外人抢走属于自己的珍宝的苦涩和挫败。不过作为交换,清英也向女儿提出了自己的条件,包括她的学业情况绝不能因此受到影响,且在成年之前不能和阿列克谢越过最后的底线。如果二者有一个没有达成,他就会立即将阿列克谢派到邓尼金控制下的北高加索去。

    在宁和的氛围里,时光如流水一般匆匆而逝。1916年8月,小毛奇因肝病辞去了总参谋长的职务。而之前在对俄战争中赢得了巨大声望的兴登堡。则以罕见的古稀之龄坐上了这一德国职业军人所梦寐以求的至高宝座。51岁的鲁登道夫被任命为第一军需总监。成为下一任总参谋长的头号人选。对于这一与历史上如出一辙的新陆军首脑,清英也点头表示了首肯,兴…鲁这对组合注定会在德国陆军史上扮演相当重要的角色,当前成为陆军的核心也算是实至而名归。

    三个月后,一则大新闻从奥匈首都维也纳传来:86岁高龄的奥皇弗朗茨?约瑟夫结束了他近70年的统治,在帝宫中溘然长逝。得知这一消息,不仅德国全面降半旗致哀,就连其夙敌意大利人也向维也纳拍去了唁电。从某种程度上而言。弗朗茨皇帝已经成为了当代欧洲的一个传奇:这不仅在于他早年和茜茜的结合是将王子公主的童话故事在现实中完美呈现的传世佳话,更在于他创立奥匈帝国的功绩,以及在位近70年间所始终如一的开明专制、恪尽职守、和兢兢业业。即便是最极端的民族独立主义者也不得不承认,在弗朗茨的统治下,这个由多民族勉强融聚而成的松散帝国始终都在向前迈进,并逐步成为了世界级的列强之一。

    当传唱了半个多世纪的《天佑吾皇弗朗茨》的奥匈民众,发现他们国歌中的皇帝已经不在了的时候,奥地利人为之失声痛哭,而生活在帝国境内的匈牙利人、捷克人、波兰人等也都是无语沉肃。伴随着枢机主教们在维也纳宫廷中所进行的最后圣祷,属于弗朗茨皇帝的时代终于彻底划上了句点。

    由于这一位面中没有萨拉热窝那次枪击。当老皇帝弗朗茨逝世之后,其侄约瑟夫?斐迪南大公便以皇储之身份即位加冕成斐迪南五世了。尽管因为其妻子苏菲是平民出身。使得维也纳和布达佩斯的公侯巨头们都在恨屋及乌之下对自己的新皇帝大不顺眼,但对于邻近的德国而言,斐迪南大公的即位却是柏林乐意见到的局面。他与德皇父子私交甚笃,这使得德奥之间的联盟合作能够朝着更加紧密的方向发展,而其在建设海军上的热衷,也使得这个帝国能为德国在今后的全球博弈中提供更大的帮助。

    很快,柏林方面的期待就得到了实现。在斐迪南的推动下,奥匈这个只有克罗地亚沿海区域的典型大陆国家,也加入到了只有顶尖国家才能真正玩转的海军游戏中:根据奥匈国会达成的法令,他们将在1917年开工一艘条约舰的基础上再追加建造一艘,以填满当前己方在海军主力舰上所仍旧留有的吨位空白。

    出于对德国盟友的传统信任,奥匈海军设计局便以清英提供的图纸为蓝本,设计出了计划命名为“道恩元帅”级的重型主力舰。这型标准排水量达到35600公吨的舰艇,完全遵循了清英所主张的高航速和具备优越的远洋作战能力:其最大输出达到12万马力,设计航速高达28节,而其燃料搭载量也超过了6000吨,可使战舰在15节的巡航速度下拥有超过1万海里的航程。

    道恩级战列舰最大的亮点在于它的火力。由于华盛顿条约中规定的最大口径舰炮为16英寸(406毫米),这使得身为公制国的他们在战前搞的400毫米火炮有威力偏弱之嫌;看到清英在设计图纸上仍旧为新舰配置了这种火炮,奥地利人果断摇起了头。既然要造,那么就要在各项性能上都发挥到极致,在一寸一境界的舰炮领域,6个毫米的差距已经也绝对不算小了!

    在奥匈海军部的命令下,斯柯达军工随即开始了新型406毫米舰炮的研制工作。值得奥地利人庆幸的是,坐落在捷克的斯柯达兵工厂绝对是当今世界顶尖的火炮制造中心。历史上,他们所铸造的305毫米k10火炮就是同级别的佼佼者,而其在之后研发的350毫米k14型火炮的威力更是只能用鬼畜来形容。这款英标长度只有42倍径的火炮,却拥有远胜于美国356毫米l50火炮的穿深,甚至有资料显示其穿深还超过了英德两国的15英寸级别火炮!虽然这款嗑药炮的身管寿命非常悲催,只有区区的100发,但这也足可称得上是卓越了!

    这一次,斯柯达的工程师们也没有辱没自己在历史上的成就。经过一番考量计算之后,新式406毫米舰炮的大致参数便被他们确定了下来。它的身管长度增加到50倍径,发射1030kg的弹丸;而在全装药的情况下,炮弹的出膛速度将被提升至830m/s。这一性能不仅全面凌驾于德国在巴伐利亚级上所装备的400毫米火炮,也对美英日三国的同口径火炮形成了巨大优势。鉴于斯柯达在造炮弹上同样是一把好手,该型火炮的最终穿深必将再创高峰。当然了,该炮的寿命也因为大幅嗑药而远低于各国同类产品的正常水平:其全装药下的寿命预计将只有130发,而未来在编制炮表时所打废的身管数量足可令后勤官员为之发狂。

    由于德国海军已经在重巡洋舰上成功装备了四联装炮塔,因此该舰便没有再采用最初的三座三联装主炮布局,而是改成了极其新潮的2座四联装前后各一布置。相比于前者,后者在炮塔、炮座和弹药上的减重就超过了1700吨,这还没算这种布局对缩减核心舱长度所带来的减重贡献。而其代价仅仅是减少了一门火炮。随着核心舱长度的变短,舰艏的主炮塔得以布置在更为靠后的位置,这也使得四联装火炮对于船体宽度要求较高的缺点得到了相当程度的弥补。

    得益于四联装炮塔所带来的减重和缩短核心舱长度,道恩级在实现高速重炮的同时也完美的兼顾了防护。其舷侧为内倾20度的350毫米主装甲带,且维持了巴伐利亚级的极为良心的高度,延伸到水下的防水中弹装甲也是一应具有。在水平装甲上,它也同样实现了150毫米的骄人成绩,处于世界最顶尖的境地。

    除了2艘核心主力舰之外,奥匈海军辅助舰艇的建造预算也被提交到了奥地利和匈牙利议会进行讨论。而相比于战前向海军拨款的举步维艰,当前的奥匈却是在这一方面变得骤然顺利了起来。随着海外殖民地的获取,海军舰队在大多数匈牙利议员的心目中已经不再是单纯的烧钱机器,无论是殖民地向宗主国输入的原材料,还是它作为过剩商品倾销地的本身属性,都使得身处内陆的匈牙利人感受到了其对自己生活带来的改善,并决定要打造舰队来保住这片利益。

    在斐迪南的支持下,奥匈议会也为辅助舰艇的建造拨付了相应的资金。2艘重巡和4艘大型驱逐舰的首批订单随之签订,其总金额无疑超过了一艘道恩级的数目。相比于道恩级的改进,这两款舰艇则几乎完全沿用了德国的现有产品,前者是装备12门203毫米火炮、且兼备防御和速度的优秀重巡,后者则是标排2000吨,拥有6门128毫米火炮和8具600毫米鱼雷发射管的标准舰队驱逐舰,航速可达35节之快。

    尽管奥匈海军对意大利人钻条约空子而改造的那两艘“航母”耿耿于怀,但由于国内还没有能建造如对方一般超过250米长的战舰的船台,加之己方的造船能力已经趋于饱和,只能暂时作罢。对于清英而言,奥匈在航母上的偃旗息鼓也无疑是为他减少了一个麻烦。等到今后空中力量兴起,他再让奥匈造正规航母的建议也就更有说服力了。(未完待续。。)

    ps:  感谢书友金螃蟹和zhouyu1976的打赏~~~





第653章 石油革命

    1917年3月,位于科威特的第一期油田项目宣告竣工,正式开始投入运营。在钻井机昼夜不停的开采下,每天可实现超过1500吨原油的量产。平均每一周,都有一艘大型油轮远涉重洋开进波斯湾;在将上万立方米的油库装得满满当当之后,便绕过阿拉伯半岛,经苏伊士运河直航中欧。

    随着煤钢时代逐渐走向终点,石油作为新兴能源的重要性已然日益凸显;身为拥有后世记忆的穿越者,清英也无疑是未雨绸缪,为本土严重贫油的德国开辟了稳定的石油来源。大战刚结束不久,他便以霍亨索伦家族继承人的身份,组织了数支队伍到已属德国治下的科威特进行石油资源勘探。虽然他不知道历史上科威特的油田具体处在哪些位置,但由于这个弹丸小国蕴藏了超过1100亿桶石油的惊人数目,在这片领土上找到石油的概率无疑是极高的了!

    在清英的刻意搜寻之下,深埋地底数亿年的石油也终于再度见到了阳光。勘探队欣喜若狂地向柏林发回电报,称他们找到了一片“流动粘稠的黑色海河”。罗马尼亚境内的油田和这里相比,完全就是乡野水塘和浩淼湖泊之间的区别,如果德国能将这一地区的资源完全利用起来,那么国内就将再无石油缺口可言!

    大喜过望的威廉当即筹集了大量的资金,用以在当地建立起一本万利的石油开采基地。由于清英是借家族之手组织起的这几支勘探队,因此霍亨索伦便毫无悬念的捷足先登,从政府势力和容克巨头的竞争环伺中取得了对科威特石油开采的绝对主导权。而清英之所以选择通过家族之手来达成这一目的。还是出于尽可能的巩固皇权的考虑:石油这个命脉产业只有掌握在自己手里。才能对国内那些容克巨头们形成实力上的优势和根源上的限制。

    尽管这个时期的石油价格还远没有后世那么高昂。但随着内燃机时代的逐渐来临,日益增加的石油需求,也必将使得这一领域将成为极为生金的熏灼行业。当前,德国的年均石油消耗已经从战前的320万吨激增至450万吨,且还在随着化工、机械、汽车、军舰等领域的发展而不断增长,在这种情况下,威廉显然不会因当前在科威特所取得的这点成绩而满足。第一期工程投产之后,规模更甚数倍的二期项目也随之破土动工:预计到1920年。科威特的原油年产量就将突破300万吨大关,并由此成为德国石油供给的核心支柱。

    除了最具效力的科威特之外,位于西非沿海的尼日利亚、和高加索地区的巴库也是理想的石油来源。前者的储量虽然只有科威特的三分之一,但其总量仍旧是十分丰厚;后者更是欧洲传统的石油基地,在委内瑞拉的油田被开采之前一度占到了世界石油产量的60%以上。清英准备在尼日利亚也展开石油勘探,并对邓尼金统治下的巴库油田以还债的名义实施一定程度的接管——时至今日,德国已经向这个在俄国的代理人提供了大量的军火、俘虏、粮食等各种物资,令其用巴库油田的产出来抵债也是无可厚非。而这种分散的石油来源,能使得德国在这一领域拥有更大的弹性,不至于被敌方势力破坏掉一处就陷入整体瘫痪的状态。

    有了充足的石油来源之后。德国便可将以内燃机为核心的工业革命成果放心大胆的推向国家的各个领域了。在农业上,德国可将拖拉机大规模的应用到耕作当中。并由此推动农业的机械化、规模化、和高效化。届时,德国的农业必将会随着拖拉机大规模应用所带来的集群生产而出现迅猛的上扬,其国内产量较战前提升一个档次几乎没有任何压力;而凭借着乌克兰的黑土地,德国不仅能实现粮食再也不向美国进口的自给自足,成为农产品的输出国也是不在话下。

    而那些从传统手工耕种中解放出来的农民,则会被因殖民地市场需求而亟需扩大生产的工厂企业所雇佣,并由此进入城市成为工人;而他们将在新的劳动中,促使德国的工业产值迎来一个全新的高速增长。实际上,随着内燃机时代的不断推进,各种新的岗位需求本身就将如雨后春笋一般从土中接连冒出;而农业的机械化也工业的发展趋势之相辅相成,并最终在良性的循环当中螺旋飞速发展。40多年前,统一之后的德国也正是因为农业人口大量涌入城市、为工业化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为根基,才让这个国度在短短三十年里走完了当初英国一百多年才实现的伟大历程,并最终超越后者,成为了欧洲第一大经济体和工业中心!

    在军事上,充足的石油所带来的益处同样是难以估计。从1915年开工的首批条约重巡“汉诺威”级起,德国海军新造的一线战舰就全面摆脱了燃煤锅炉,而改用包括造价在内的各项性能均凌驾其上的燃油锅炉,作为军舰的动力源泉。而原本烧煤的主力舰,如今也在一帮感到守得青天见明月的国会议员们的嚷嚷之下,有了更换动力的初步提案。华盛顿条约虽然对换炮和增强装甲的改装做了明确的限定,但却并没有涉及到动力的条款。

    对于这一过于激进的观点,清英自然不会去予以关注了。在他的心中,早就为公海舰队主力舰规划好了理想的改装方案:国王级和巴伐利亚级将从15年后陆续实施防空和火力的升级,而动力系统的翻新则随之一道进行。到那个时候,将有更加优越的动力可以被装备上舰;如果德国在动力系统上的发展一切顺利的话,那么这两级舰艇在改装过后功率翻倍都不会有太大的压力。至于其余9艘舰艇,清英则准备让它们在25年的服役期满之后就光荣退役。这些一战型主力舰的先天不足已经限定了它们在未来战争当中的用途,与其像意大利人那样花大把的钱去魔改渣渣老舰、最终却还是不堪大用,倒不如再造新船来得更具价值。

    在空军领域,充足的石油则意味着轻质航空燃油的足量供应,而这无疑也会让德国空军较历史上的实力出现一个大幅度的飞跃。历史上第三帝国的空中战败除了决策失误和机型淆乱之外,其燃料不足的问题可谓是最直接的因素:大量造好的飞机因燃油匮乏只能在地上趴窝,而年轻飞行员也因为没有足够的飞行时间来进行训练,并直接导致了在实战中给对方送菜。不过在这一位面,这一悲剧性的情况无疑是再不会发生了。清英已经让西克特统领下的空军,和提尔皮茨下属的海军航空兵大幅增加后备机组的规模,并提升他们训练的时间,从而用航空燃油烧出一批砥柱中流的飞行中坚。一旦日后国家有召,这些人员就将作为德国战车上最锋锐的龙骑枪尖。

    至于霍亨索伦皇权的保证——由军官团所统率的陆军,清英自然是要为其打造出一支所向披靡的钢铁洪流了。虽然随着这场欧洲大战的胜利,使得德国陆军所面临的压力变得前所未有的轻微,但在今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德国陆军仍旧需要承担无可替代的使命。只有德国的战争力量对周边邻国形成了不可抗拒的绝对优势,那么曾经为敌的法国和朝三暮四的意大利,才会在巨大的压力下遵循德国的秩序和意志,不敢生出丝毫的投靠美英的悖逆。这一点在驾驭奥匈、土耳其两个盟友,以及在威慑东方的苏俄上也起着同样的效用。而德国在中欧陆地上的维持强势,也能从战争成本的层面遏制住英国可能在战后滋生出的对德复仇思潮:在欧洲大陆力量已经严重失衡的情况下,英国这只离岸平衡手再怎么施力也只能是徒劳的举动。

    为了最大程度的追求战斗性能,清英果断将坦克的研究方向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