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王妃-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现在苏家出事,苏怀玉带着苏锦秋上路,路上安全肯定没有问题。至于孤女被欺负,身边有这样的保护人,哪个敢欺负她。
  苏怀玉听得冷哼一声,看向潘妤嘲讽的道:“这时候知道道歉了,刚才这婆子出言不逊时,怎么不见潘姑娘出声。还是你的礼貌教养差至如此,连自己奶妈说了什么话都听不懂。”
  潘妤脸腾的一下红了,眼泪落的更凶,肩膀颤抖起来,越发显得楚楚可怜。
  只是苏怀玉和苏锦秋都没有怜香惜玉之心,没有一个上前劝慰的。
  苏锦秋道:“姑姑,算了,何必跟一个下人置气。”
  未来几年她估计还要跟潘妤朝夕相处,这样不长眼的奶妈是得给点教训,不然三天两头来一出,是挺烦的。不过彻底撕破脸也不好,教训一下就完了,杀死杀伤都是件麻烦事。
  苏怀玉这才放手,李婆子瞬时瘫在地上,潘妤连忙俯身去看,只是哭却不作声,还是旁边丫头过去把李婆子扶起来的。
  被这么教训了一顿,李婆子哪里还敢说话,看潘妤哭,也跟着哭了起来。抱着潘妤道:“我苦命的姑娘,没娘的孩子就是任人欺负,谁知道心疼你。”
  潘妤哭的更凶了。
  苏锦秋木然听着,这种话实在听太多了,潘妤虽然自己没说过,跟着她的人却是把这话放在嘴边,发生一点点小事就是丧母的孩子真可怜,后妈欺负,亲爹不管。是很可怜,但一直说听众如何不烦。只是道:“我问店家要了饭菜,此时应该好了,就不打妹妹赶路了。”
  她现在是男装,本身又无所谓规矩礼教,所以能在这种食铺吃饭。以潘妤一直以来表现出来的教养,情愿在车上吃,也绝不会在这样的地方下车吃饭。
  潘妤擦擦眼泪,低头小声道:“姐姐自便。”
  “江城再见。”苏锦秋说着,转身进屋里。
  苏怀玉紧跟其后,临进门时却是突然回头看一眼李婆子,李婆子不自觉得打了一个冷颤,连哭都不敢哭了,拉起潘妤上车走了,再不敢停留。
  在她看来所谓的斗就是打打嘴炮,嘴上讨点便宜就完事,没想到苏家的斗是直接动手杀人,实在太可怕。
  苏锦秋进到屋里,老板娘端菜上桌。热腾腾的白米饭,大块炒肉,看着就十分有食欲。招呼着老张一起坐下吃饭,饭完老张去喂马。
  苏锦秋也不着急着走,道:“时间既然还早,那就歇一会再走。”
  她和潘妤目的地一样,前路肯定也一样。晚上肯定都会在驿站投宿,特意避开没必要。只是留点时间差,她们已经前头先头,那自己就稍慢一点,省些事非。
  “也好。”苏怀玉说着,有几分伤感又有几分气愤地道:“这潘姑娘还真是个白眼狼,枉费老太爷那样疼她。”
  下人与主子从来都是一体的,奶妈能当面嘲笑,潘妤心里多半也是如此想的。
  “她心里苦。”苏锦秋说着,这倒不是打趣潘妤,潘妤心里只怕是真苦。天天想着自己好惨,能不苦吗。
  因为是婴穿过来的,苏锦秋对潘妤的母亲穆氏很有印象。跟天天垂泪的潘妤不同,穆氏性格强势,对男人尤其是管得严。与潘勤新婚之初,感情也算是马马虎虎,至少生下了潘妤。后来就每况愈下了,夫妻之间常有争执,尤其在纳妾问题上穆氏是一步不让。
  成亲六年,潘勤只有潘妤一个女儿,因为儿子问题潘家对穆氏也有意见。后来穆氏一病不起,去世不过百天,潘勤就续弦吴氏。为了这件事穆老太太还特意写信给苏老太爷。言下之意是想让苏老太爷出面,穆家想的妹妹续嫁,再者穆氏刚过百天,好歹等上半年再娶不迟。
  苏老太爷思来想去没法开这个口,首先潘勤与穆氏感情非常不好,闹到最后夫妻之间几乎没有感情这可言。再者潘勤与苏家没什么来往,说话潘勤不会听。潘勤续娶的理由也十分充份,无子嗣,他需要娶妻传宗。
  估摸着也是因为这件事,潘妤对苏老太爷有些看法的。至少从那之后,潘妤再来苏家,就表现得很客气,对苏老太爷的疼爱也十分淡然。
  “心里苦?就她那样,以后会更苦。”苏怀玉毫不客气的说着。
  苏锦秋有几分自言自语地道:“这样的大冬天上路去外祖母家……”
  苏家没倒的时候,苏老太是潘妤的舅公。不管潘勤与苏家交情如何,潘家都会给苏家面子,看着阁老份上,吴氏不管与潘妤矛盾多大,都不会对潘妤太坏。
  现在苏老太爷入狱,潘妤在这样的大冬天就要上路去江城。李婆子还能幸灾乐祸,也不想想其中因果关系。
  “说来也是,潘太太就算了,潘大人行事妥当,如何会让女儿这时候上路,岂不是要落人口实。”苏怀玉忍不住说着。
  她见过吴氏,虽然离恶毒后母有点远,但也说不上宽宏大量。要是潘妤十分懂事听话,也许能相安无事。现在潘妤心存怨念,如何能相处融洽。
  倒是潘勤,对潘妤也许不如对儿子们那样,总是亲爹,父女感情总是有的。
  “谁知道呢,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苏锦秋说着。
  苏老太爷入狱是个政治信号,旧势力的离去,新势力的崛起。潘勤那么在意仕途前程,在这种关键时刻,不可能分心去管内宅之事。
  潘妤在京城的靠山己倒,吴氏作为继母打发她实在太容易了。
  苏怀玉对这种狗血八卦向来兴趣不太大,只是担心到江城之后,道:“姑娘不用担心,到江城之后要是穆家实在住不得,另外买房安置就是。”
  穆家欢迎自然最好,要是嘴脸实在太难看,也就没必要受这个气。有钱有房,她又能打,哪里过不得。更何况老张脱籍成良民,可以置产。
  苏老太爷只是暂时入狱,很快就会被放出来。
  “还不致如此。”苏锦秋听得笑了起来,看看外头天色,起身道:“我们也该上路了。”
  苏怀玉突然伸手拉住苏锦秋,神情显得有几分戒备,小声道:“有队快马往这边来,我去看看怎么回事。”
  苏锦秋眉头皱起,下意识地想到昨天那名少年,道:“姑姑小心。”
  苏怀玉转身出屋,苏锦秋也跟着站起身来,走到窗口处站定,推开一条缝往外看。马蹄声从由远至近,十分急促,没一会两队人马从窗前闪过。
  虽然是一闪而过,衣着标致太显眼,是皇子的内侍与卫官。京城遇上这样的人物不奇怪,京外遇到就很奇怪了。
  去哪里?做什么?
  没一会苏怀玉从外头回来,小声道:“好像是东宫的人?”
  苏锦秋眉头皱的更紧,道:“我们等等再上路。”
  搞不清楚状况,那就先回避。
   


☆、6送礼

  苏锦秋三人到驿站时天已经黑了,为了避开东宫人马,着着在食铺里耽搁许久。老张上前拍开驿站的门,面对小吏不耐烦的脸,苏怀玉一锭二十两的元宝丢过去。小吏看直了眼,不是没见过这么多的银子,是没见过这样的金主,开下门就能收到这么多的打赏。
  “要最好的,银子少不了你们的。”苏怀玉吩咐的简单明了。
  小吏点头哈腰的道:“有,有,全部都有。”
  老张去报备登记,小吏前头引路,地处繁华驿站宽敞,除了客房之外还有几节小跨院,这样大方的出手自然是小跨院待遇。院中停着潘家的马车,还有几个男仆正在整理车上东西,看到苏锦秋和苏怀玉过来便纷纷退到一边回避。
  苏潘两家总明面上的姻亲,看到亲戚家的小姐,自然需要回避,尤其是潘家甚严。
  “两位爷与潘家认的?”小吏见状低声问了一句。
  苏怀玉点点头,一副不愿多言的模样。
  小吏笑着道:“那真是他乡遇故知,实在是喜事一件。爷们不晓得,别看潘家只有一位姑娘出行,这派头排场大着呢。”
  一位是金主,一边是贵人,既是旧识肯定能和睦相处,他们这些侍候的人也能松口气。
  苏锦秋听得有几分惊讶,道:“排场大?”
  驿站住的都来往官员,小吏们不是没见过世面的。从四品官员的女儿,潘勤的官职并不高。更何况潘妤就这么四辆车跟随,应该还说不到排场。
  难道与下午突然出现在官道上的东宫内侍有关系?
  小吏把声音压得更低,道:“爷们不晓得,下午时宫里来人,送了潘姑娘一份厚礼,还特意交代小的们要小心侍候。”
  “宫里来人送礼?”苏怀玉一脸惊讶,声音不自觉得的上张。
  潘勤只是从四品,潘家都够不上跟皇室扯上关系的等档。更何况潘妤要是宫里有后台,也不会在大冬天被继母扫地出门了。
  三人边走边说已经到小跨院门口,左右并无他人听到。小吏更道:“好像是来答谢的,说潘姑娘帮了什么人。小的们当时只是外头侍候,并不知道具体。”
  “救了什么人……”
  苏锦秋和苏怀玉同时念着这句话,不自觉得相视一眼。
  京城皇子皇孙虽然不少,但应该没有多到,几乎在一个地方,有两个皇室成员落难。
  “潘姑娘就收下了东西?”苏怀玉直问着。
  小吏笑着道:“那是当然。”
  苏锦秋听得有几分惊叹,顿时对潘妤有了全新的认识。看来自己真是小看她了,以前只觉得她爱哭不讨喜,没想到胆子竟然如此大。
  东宫内侍来送道谢送礼,她都敢冒认。看潘妤平常行事,也不是完全无知,不可能不知道事情捅出来之后事情多严重。
  另有后招吗……
  仔细想想,潘妤今年七岁半,过了年才八岁,大冬天被继母赶出家门,独自上路去外祖家,又没有大人跟着,只有下人相随。
  这么可怜的身世,年龄又小,慌乱之中没有主张,推说是被下人摆布完全有可能。
  李婆子,潘妤的奶妈,那么傻的人,多好的档枪使者。
  小吏引着两人进到跨院正房坐下,蜡台点上,屋中炭火升起。苏怀玉吩咐张罗菜饭,自己也开始收拾床铺,苏锦秋则把包袱打开,把换洗衣服拿出来,虽然不方便洗澡,里外衣服却可以换换。
  “啧,啧,真是想不到。”苏怀玉一边铺床一边笑,道:“没想到竟然便宜她了。”
  苏锦秋也不在意,潘妤那么想冒充那就随她去吧,那样一个危险的少年,她该感谢潘妤帮她挡过一劫。想了想道:“东宫内侍来答谢,难道是东宫的皇孙?”
  太子凤启今年二十九岁,膝下子嗣不少。只是她年龄小,出门次数有限,对皇室成员只是大约知道,见过的就没几个了。
  “谁知道呢。”苏怀玉无所谓说着,道:“这回事后,老太爷肯定要告老归家,远离京城,远离事非,不管是皇子还是皇孙,都跟我们无关。”
  苏锦秋点点头,心里却有几分感慨,早在两年前父亲苏墨玉还在世时就劝过苏老太爷告老,苏老太爷不愿意退。一生追求政治朝廷,宁愿战死,也不愿意后退。
  只是现在……不退也得退了。
  苏锦秋这厢饭完休息,只想恢复体力明天早点上路。旁边小跨院里的灯却是一直亮着,潘妤和李婆子灯下坐着,看着桌子上一堆谢礼。金镶玉头面首饰四套,宫缎八匹,再就是各种金银珠串,折合银子一千五两左右。
  “有了这些东西,姑娘出阁时也能体面些了。”李婆子抹泪说着。
  吴氏不容人,还挑拨潘勤,将来潘妤出嫁肯定没什么嫁妆。过世的穆氏是有份嫁妆,只是穆氏出嫁之时江城侯府已经欠了一堆债务。亏得与潘家的亲事是早定下来的,不然寻亲都难,穆氏出阁,穆家勉强凑出一千两银子。虽然嫁妆还在,但就那点银子,实在拿不出手。
  潘妤没作声,有几分自言自语地道:“带了七爷一程……”
  潘家家境富裕,不管心灵上如何,潘妤从小到大的物质生活都不差。总是正经嫡出小姐,眼力总是有些的。宫里的东西虽然很好,并不是没见过,东西虽然很值钱,却不是她在意的。
  七爷元凤不是皇子的皇子,并不受平民王妃的限制,可惜年龄差的有点大,她成年时只怕元凤已经成亲。但跟东宫太子,七爷扯上关系,总不是件坏事。
  继母凶狠,外祖家贫,将来终身大事,只怕还要自己来。
  李婆子直盯东西着了一会之后,财迷的心终于收了起来,担忧的道:“来谢道的大人说,是姑娘带了七爷一程,只是我们这一路……”
  东西当然都是好东西,但冒充七爷的恩人,将来要是捅出来,会不会有麻烦啊。
  潘妤看李婆子一眼,她从来没有怀疑过李婆子的忠心,只是李婆子的智商实在低得可怜,只是吩咐道:“以后妈妈说话要留心,尤其是对苏姑娘,将来同住江城侯府,若是真撕破脸,我脸上岂能好看。”
  李婆子听得讪讪的,小声辩解道:“我……我也没说什么……就是同住,老太太肯定会更心疼姑娘。”
  虽然都是住亲戚,潘妤是家有爹,失母少女到外祖家里住几年。苏锦秋都落魄到改头换面上路了,这就是穷亲戚投奔,潘妤自然要高苏锦秋一等。
  潘妤横她一眼,冷哼着道:“祸从口出,下回苏怀玉再动手,我可是不求情的。”
  苏家是落魄了,但苏怀玉不好惹,自己的奶妈被人打得鼻青脸肿,也不是什么光彩的事。虽然都知道苏怀玉这个养女很冒牌,到底不是下人。
  李婆子想到苏怀玉也打了一个冷颤,道:“以后再不敢多言了。”
  潘妤听得点点头,起身道:“把东西都收好,我们也该休息了,明天还要赶路。”
  “是。”李婆子答应着,把东西全部收进箱子里。
  潘妤打了个哈欠,招呼丫头进来铺床叠被,李婆子照例睡旁边榻上,脱衣睡觉时,不自觉得又念叨起来,有几分解恨的道:“这样的大冬天,太太赶姑娘出门,我倒要看看她怎么给老太爷,老爷交代。”
  潘妤眉头皱紧,心中甚是烦乱。自从吴氏进门之后,就从来没有占过上风,潘勤为此还说过吴氏。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尤其是吴氏儿子越生越多之后,父亲的态度就有些不同,再不像以前那样,就连祖父,祖母对她也都有些冷漠。
  她是有打算去江城侯府住上几年,但并不是在这样的大冬天独身上路。结果这回与吴氏发生争执,她痛哭不止之时,吴氏就突然说,在家里委屈姑娘,既然穆家说了要来接姑娘去小住,与其等人来接,还不如自己去。
  随后便命人给她打包收拾东西,她还特意去祖母那里辞行,本想着祖母会给她出头。结果祖母却是一声长叹,只说去了穆家也好,省得在家里吵闹。
  “到江城就好了,太太是老太太的独女,在家时视为掌上明珠。现在姑娘过去,老太太肯定欢喜的很。”李婆子高兴的说着,回江城对她来说算是回家了,自然是喜事一件。
  潘妤却是高兴不起来,李婆子就是穆家的陪嫁,眼皮子浅的很,就是在潘家这些年,也没有改掉穷酸习性。
  穆家虽然是侯府,没有银子却是大问题。
  潘妤满怀心事的躺床上,久久不能入眠,一直到天亮才合了一会眼。起床时就有些迟,套车上路已经是半上午了。
  苏锦秋早早起床,早早上路,临走之时苏怀玉抛下一锭银子当打赏,让小吏们热情无限。
  车驾驶到官道上,苏锦秋道:“张叔,我们快些,尽早到江城。”
  至少得赶在潘妤之前进江城,不然一边是兄长的孙女,一边是自己嫡亲外孙女。都是突然到访,自己肯定得被冷落到天边去。早半天过去,住处丫头分派好,其他的自己都可以收拾。不然住处都没有,就有些尴尬了。
  快马加鞭往前赶,次日扫黑之时,马车进江城。
  苏锦秋不自觉得松了口气,大冬天赶路真不好受,有炭火的屋子最舒服了,吃上一餐热饭,好好睡一觉,再好不过。
  老张问清前路,道:“侯府就在前面街上。”
  与此同时,皇城东宫
  “谢礼交给了户部潘大人的女儿?”元凤惊诧了。
  答话的内侍看元凤反应不对,顿时紧张起来,小声道:“是,正如七爷所说,七、八岁的小姑娘,跟家人一起上路……”
  潘妤完全符合要求,而且潘妤自己都承认了,这如何能弄错。
  元凤站起身来,内侍是东宫的人,便对暖阁里看卷宗的凤启道:“我能把他们杀了吗?”
  两个内侍官马上跪了下来,全身颤抖起来,求饶的话都不敢说。别人说这样的话,也许是句戏话,但元凤说这样的话,就是会变成现实。
  不用传话,不用旁人动手,甚至于不用定罪。只要侍候的人稍有不对,元凤会亲自动手。
  凤启茫然的从卷宗中抬起头来,问:“怎么回事?”
  元凤道:“带我一程的是苏家小姐,结果这群废物跑去找潘小姐道谢。蠢成这样的奴才,还是早死早投胎吧。”
  两个内侍惊呆了,知道命悬一线,马上辩解道:“潘姑娘主动承认,奴才,奴才……”
  元凤说的很笼统,他们只能找符合条件的,潘妤是唯一符合条件的。
  最关键的是潘妤承认了,他们去问潘妤时是表明身份的,谁能想到潘妤竟然有这么大胆子,连东宫的人都敢骗。
  “她承认了,就不用查问了吗?你们平常就是这么办差的?”元凤说话间转了转手腕,再次看向凤启道:“还是杀了吧。”
  凤启知道元凤这是杀心已起,对两个内侍挥挥手,差事办砸当然要受罚,但还不到填命的地步。按照元凤的标准,大部分人都不能活。道:“你既然知道是苏家小姐,何不直说。”
  “我以为这是很简单的事。”元凤说着。
  在此之前他并没有见过苏锦秋,打扮,年龄,再联想京中的变故,并不难猜到。当时苏锦秋一行人是顺着官道往前走,只要追上去就好了,在他看来是十分简单的事。
  “大部分人都没那么聪明。”凤启说着,又有几分惊诧地道:“没想到潘家如此大胆,竟然敢冒充。不过这本就是小事一件,有机会我会问,你别管了。当务之急,再备一份给苏家小姐送去,答谢了也就完了。”
  要是让元凤去问,肯定是血流成河。潘勤官当的还不错,至少目前还能用。
  元凤脑子里不自觉得浮现出苏锦秋的模样,那样的冷静自若,又有那样的家世,谢礼东西肯定不会看在眼里。而且已经送错一次,再追着去送实在没意思,道:“我亲自去道谢。”
  “亲自去?”凤启声音扬了起来。
  “以后去。”元凤说着,顿了一下道:“是苏阁老的孙女。”
  “苏阁老的孙女?”凤启先一怔,不自觉的道:“苏墨玉的独女?”
  元凤点点头,想了想笑着道:“我想她现在不需要我的回礼。”
  好像应景一样,内侍进屋回报:“魏王殿下传信,正在收拾行囊,即日回京。”
  凤启脸色凝重起来,旁边元凤也是抿嘴不言。
  二皇子魏王凤池,嫡次子,凤启的同母亲弟,今年二十七岁。
  永昌皇帝最疼爱的儿子,没有之一,是最爱。
   


☆、7穆家

  穿过来就是阁老的孙女,从苏锦秋睁眼那刻起,入眼的全都是奢华。两个奶妈,八个嬷嬷,十几个丫头围在身边侍候,这还不算打扫的粗使。八年间富贵生活,毫不夸张地说,根本就是坐与金山之上,以至于苏锦秋对银子都没什么概念。
  母亲俞氏在世时,苏锦秋跟着去过穷官家里,知道官员要是穷了,日子过的更辛苦。来江城之前,苏锦秋就知道江城侯府很穷,五代侯府传到最后一代,尤其是十几年前穆家出过事,倾尽家财才勉强保住,现在也就是够吃饭。
  有这样的心理准备,苏锦秋在踏入江城侯府一瞬间,惊讶了。
  很富裕啊,一点都不穷,跟阁老府比起来是差点,但比起京城那些落魄侯府要强的多。进门时天已经扫黑,虽然没有一路明亮,每道门前仍然挂着羊角灯。前头引路的管事媳妇,穿着打扮也十分体面。
  只能看这些,至少外头体面肯定有。
  “不知道姑娘来,也没派人去迎接,姑娘莫怪。”管事媳妇说着,不动声色的打量着苏锦秋,要不是苏怀玉来过江城侯府,认得她,真不敢放她们进来。
  一身男装,两人跟随,破烂马车,落魄成这样的阁老千金,谁敢相信呢。
  “是我们来的太匆忙。”苏锦秋微笑说着。
  从进门之初她就被打量,被同情。或许她该掉滴泪,证明自己是真惨?
  管事媳妇想了想问:“姑娘可用饭了?”
  苏锦秋如实回答:“还没有。”
  管事媳妇点点头,招手叫来一个小丫头,小声吩咐了几句。
  说完几乎用怜悯的眼光看向苏锦秋,落架的凤凰不如鸡,就算是曾经的千金小姐,现在却落魄的吃不上饭了。
  一路引着到穆老太太正院,早有丫头门口等待,传话道:“老太太屋里正用饭,知道姑娘还没吃,便把自己的饭匀出来给姑娘先用,丫头们已经在西厢房摆桌。老太太说,姑娘路上辛苦,先用了饭再相见。”
  苏锦秋稍稍愣了一下,然后轻轻笑了起来。不管怎么样,总算给口热饭吃,也算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