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核聚变风云-第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所以资本市场的表现,也就是股票的供求关系和价格走向,是企业在消费市场的表现(预期表现)的产物。比如某家企业的产品卖得好(或预计卖得好),在消费市场上能挣钱,这家企业的股票价值就会上升。反之则下降。
    俄罗斯在建立资本市场的时候,消费市场还没建立起来。这时候各企业在市场上的表现还没有显示--—也不知道这些企业能不能盈利,能盈利多少。这时候产权价格没有衡量标准。这样的市场实际上不能叫做市场,因为人们无从了解市场上的商品(产权)。
    有人说这是信息不足的市场,实际上信息还没有产生。资本市场的信息来自消费市场,消费市场还没正常运作,如何产生正常的信息?
    俄罗斯把自己的国有财产,包括一些自然资源,估价为120亿美金,还不如西方的一个大点的企业值钱。曾凌风自己此时的资产,都有360亿美金,三倍于俄罗斯的国有财产。这也说明他们根本就不知道如何估价。因为企业的价值在于它的赢利能力,在消费市场还没建立的时候,不知道资本的赢利能力,所以无从估价。
    盖达尔的经济学家认为,如果把产权分了,企业变成私有私营,那就会生产大量优质的消费品,因为西方国家就是这么个状态。
    对于这个错误,有一个很好的比喻:西方人住着两层楼,俄罗斯人很羡慕。俄罗斯人也想盖两层楼,但是俄罗斯人却是从第二层开始盖起,第一层是空气。结果这楼就盖塌了。
    这第一层楼就是消费市场,第二层是资本市场。西方顾问和当时总理盖达尔,都想从第二层开始盖,就是先建立资本市场,这时(92-—94年)消费市场还不存在。这时的资本市场没有支撑物,它必然倒塌。
    而且,这个资本市场设计得十分可笑,其规则根本不可运行。
    私有化的方式是政府发给每个公民“私有化证”(92年9月1日发放),这个证大约值一万卢布。这一万卢布不是现在的一万卢布,而是91年的一万卢布。因为在91年根据政府估价。每人可以分到合当时的一万卢布的国有资产。发完这个证,政府就让公民自己拿着这个证,到国有企业换股票。
    可是企业愿意不愿意和你换,由企业说了算。没有法律规定企业一定要接受你的私有化证,然后给你它的股票。结果这些证在有些人手里就好使,在另外一些人手里就不好使。
第四章 空手套白狼
    当时,在俄罗斯等原苏联的成员国国内,有权有势的人,可以说是对普通民众赤裸裸一般的抢劫。
    举个例子,有一个俄罗斯农民,他有一张私有化证,他想用这证换百货大楼的股票,可是百货大楼不想和我换,结果他就换不来。
    与此同时,百货大楼的经理和他的亲属,每人也有和这个农民的一模一样的一张证,百货大楼很喜欢,要他们的证。结果他们就能把百货大楼的股份私有到自己手里,而这个农民就不能。
    农民的那证不但换不来百货大楼的股票,什么好公司的股票也换不来。只有当官的有权的和有关系的人才能用私有化证换好股票,农民的证没用。结果那个农民只好马上用那证换酒喝,以求在醉梦中忘掉这可笑可悲的私有化证。
    因此这证自发行之后,就迅速地贬值。到了94年,以不变货币衡量,这张私证只值30卢布(91年币值)。当官的有权的就用很便宜的价格,买了这个农民的证。这证一到他们手里,就身价百倍,就能换来百货大楼。
    因为对国有资产的估价很低,百货大楼明明值一个亿,只估价了5百万,所以他用30卢布买了农民的证,可以用这证换来实值20万卢布的百货大楼的股票。
    有权有势的人就能这么不停地用30卢布换20万的股票,他们就这么暴富起来的。按美国富布斯杂志上的说法,这些资本家什么也不生产,什么也不创造。他们只是把钱往口袋里面装。
    这种“资本市场”叫作什么,这个农民也不知道。他想这和苏联的一贯作风,基本一致。比如说苏联宪法规定公民有这权那权,可是有些公民就有这些权,而且权大得很。而有的公民就没有。
    换句话说,俄罗斯的资本市场规则,使用的就是前苏联的老传统。这种资本市场应该叫作资本猎场。这里有的是猎狗和猎枪,猎人和兔子。枪声响处,百姓的资本(存款和私有化证)如兔子一样倒在血泊之中,新贵大亨高兴地把它放进车里,俄罗斯人民从此被逐出“资本市场”。
    俄罗斯的“500天休克疗法”,首先是把物价放开了。这时候工农业消费品生产还来不及增加,这导致物价飞涨但供应却没跟上。供应不足刺激物价继续上涨,人民受不了,政府在国会的压力下大量发行纸币,使卢布极其迅速地贬值。结果货币贬职、供应不足和物价飙升形成恶性循环。
    盖达尔在1991年底开始开放俄罗斯的物价,导致物价飙升。
    建立市场最重要的事是要有真钱真货,所以一定要维护卢布,不让它变成糊墙纸。如果它变成糊墙纸,那市场的两条腿就少了一条,市场就必然垮台。
    可是一旦开放物价,物价就必然飙升,要停止物价飙升,就只有两个办法,一个是增加供应,一个是限制物价。
    限制物价和改革精神相抵触,他们根本不考虑。增加供应不是那么快的事。中国改革开放了十几年之后,货物供应大幅提高之后,才废除物价双轨制,就这样还引发了89动乱。而俄罗斯一开始改革就放开物价,这就必然导致了物价不停地飙升,卢布就越来越不中用。它实际上已经不能算是真钱。一种一年贬值1000%的货币,一个季度(92年第一季度)贬值900%的货币,谁也没法把它当作真钱。
    这个时候,市场必然要垮台。而且更糟糕的是,人们需要真钱。因为人们不能不储蓄。人们总不能把刚到手的钱,马上全花了,不为明天或者明年着想。
    盖达尔对于俄罗斯的居民储蓄,抱着敌对的态度。改革带来的贬值,使居民的储蓄突然间化为乌有,他一点也不在乎,还公开宣称,俄罗斯政府对人民储蓄不会作任何补偿。好像是因为这些储蓄本身,也是苏联遗留下来的老废物,应该彻底废除。
    结果人们根本就不敢要卢布,人们就被迫去找真钱,美元是真钱。实际上人民币也是真钱。但是人民币只在中国国内是真钱,塞浦路斯不认得它。所以俄罗斯人认准了美元和马克。他们要美元马克,不是为了买进口的东西,而是因为那是真钱。只有真钱才可以保值。他们根本也不把美元存在银行里,因为俄国的货币不真,使俄国的银行也就变得不真。你存进去的钱是不是能拿出来,谁也说不准。俄国人被迫把钱放在自己的袜子里。每天晚上秘密地数一遍,因为只有这钱才能在以后换吃的,卢布只能糊墙。
    也就是说,书呆子盖达尔的货币理论,根本就是反货币理论。他用涨价把卢布变成了糊墙纸,从而消灭了卢布,俄罗斯人只好拼命抢购美元。
    以前有个理论,叫作“劣币驱逐良币”,意思是坏的假钱,能把好的真钱,赶出市场。在流通领域是这样。人有了坏钱当然希望马上花了它,谁也不敢拿着它过夜。而好钱谁都舍不得花,都放在袜子里藏着。
    也就是说,在流通领域是坏钱驱逐好钱,在储蓄领域是好钱驱逐坏钱。俄罗斯人和全世界的人一样都要储蓄,所以人们对好钱的需求就非常大。一个俄罗斯那样的大国,如果储蓄全用美元马克,这个需求可不得了。据说俄罗斯人这几年一下子就吃进700多亿美金。加上逃到外国的,那就是将近三千亿美金。
    美金对其他货币的比值,这十年一个劲地上涨。俄罗斯的巨大需求,就是这种上涨的动力之一。这种需求纯粹是来自对卢布的不信任。也就是说,这个世界上突然有一个主要货币——卢布,被消灭了,必须有另外一种货币补充它留下的真空,这种货币就是美金。
    卢布对美金的荒诞性的下跌,就是这件事的反映。卢布都不是真钱了,俄罗斯的市场当然也就要垮台。这是书呆子盖达尔的错误。
    但是不是书呆子的切尔诺梅尔金,干得和盖达尔一样糟糕。
    切尔诺梅尔金先生是钳工出身,一直在工业部门工作,非常实际,很有经验。但是他也干傻事。这说明到了俄罗斯的社会环境中,犯错误和是不是书呆子,并无直接关系。以至于不管什么出身的人,都要犯很愚蠢的错误。
    切尔诺梅尔金搞的是国家政府的老鼠会。什么叫老鼠会?就是高息集资。中国人对这东西并不陌生。因为有几个大案子,在全国都曾引起轰动。比如北京的长城集资案,还有江苏的一个很傻的老太太,都搞过这种事。搞事的人已经被枪毙。
    这种集资办法很简单,就是用高息吸引人来存款,然后用新钱还老钱。只要新钱能源源不断地来,就可能把老钱不停地还上。但是钱不可能源源不断地来,早晚有一天还不上。这就叫老鼠会。为什么叫老鼠会?可能是存钱的人都像老鼠,都想从这个勾当里捞一把。而且都想捞完就跑,自己千万别当那最后倒楣的,因为谁都知道到了最后一定是树倒猢狲散。我们知道,如今的所谓传销,也是这么一个勾当。这种鬼勾当,也居然能在全世界流行,可见人和老鼠的基因,有太多相同的地方。
    看看俄罗斯政府一连几年,从91年开始,在自己发行的有价证券上都干了些什么,或者说,他们都利用这些证券干了什么。
    91年到94年盖达尔把卢布搞黄了。并用这办法把俄国老百姓的存款全部吃掉,在93到94年的时候,盖达尔和邱拜斯把他们发行的私有化证搞黄了。从而让官僚集团把国有资产全部吃掉。
    96年到97年切尔诺梅尔金把国债搞黄了。从而让官僚集团把国内外投资者的钱吃掉。这回就连大亨的钱都被官僚们吃掉不少。因为这些钱全部是用来支付政府也就是官僚们的开支。这些开支通过各种途径,一部分让官僚们花了,一部分流入官僚的腰包。俄罗斯政府发行的有价票证,在七年之中,都变成了糊墙纸。用这些票证骗来的钱,都被官员私有掉。
    要是这两个人是在中国国内,曾凌风肯定会有生撕了他们的冲动。但是他们是在俄罗斯搞的这些动作,却让曾凌风非常兴奋。正是因为有了他们,才让曾凌风在俄罗斯等国内有了下手的机会。
    仅仅是在91年到93年,曾凌风就因为获利150多亿美元。在之后的几年内,曾凌风手下的团队继续跟进,总计获利不少于500亿美元。这让曾凌风曾好多次的从梦中笑醒。
    而从原苏联境内,曾凌风获利最大的并不是金钱,而是人才。在这些年中,他从原苏联各成员国内,搜刮了近两百名各个方面的科研人员,其中有三十多人是各个方面最顶尖的人才。这给曾凌风和寒雨迷蒙集团带来了数不尽的利益。甚至就是后来曾凌风再次实现可控核聚变都因此受益菲浅。
第五章 神秘客人
    1991年,曾凌风在原苏联的地盘大肆搜刮、掘地三尺的时候,也并没有放弃在美国的发展。
    在这一时代的美国,无疑是计算机、网络方面最能赚钱。而且这一趋势将持续到2000年网络经济泡沫破灭为止。
    所以曾凌风在这一段时间内是大肆投资这两方面的公司,攫取了很多后来大公司的股票。其中,在91年买下思科公司、买下戴尔公司40%的股份、买下微软30%的股份涉及金额较大,另外上零敲碎打的有不少其他同类公司的股权,加起来,投资也是三百多亿美元。
    虽然投入大,但是回报更大。这些股票,在将来的几年内升值不止十倍,为曾凌风带来上千亿美元的利润。
    曾凌风在美国的几笔大额投资引起了不少人的注意,也让寒雨迷蒙投资银行为美国的那些巨头所认可。只是曾凌风一直保持低调,基本上没有露过面,外界虽然对他猜测多多,但是真正知道他的存在的也就那么极少数人。
    1991年12月的一天,曾凌风在美国泽西市的居所,迎来了一个特别的客人。
    那天下午,刚刚被聘请的管家凯利来到曾凌风的书房,对曾凌风说道:“曾先生,有一个客人想见见你。请问你有时间吗?”
    曾凌风看书正看的高兴,突然被打断,窝了一肚子的火,没好气的说道:“不见,不见!”
    凯利并没有马上离开,而是说道:“先生,作为你的专职管家,凯利建议你还是见一见这个客人!”
    曾凌风疑惑了,不很明白凯利为什么这么说。
    凯利接着说道:“因为,这个客人叫塞缪尔。罗布森。沃尔顿。”
    曾凌风一惊,问道:“凯利,你说是谁啊?”
    凯利再次确认:“塞缪尔。罗布森。沃尔顿!”
    曾凌风一蹦就从座椅里站了起来,的确,这个人他应该见一见。
    塞缪尔。罗布森。沃尔顿,是沃尔玛创始人山姆·沃尔顿的大儿子。他虽然没有他父亲那么充满传奇,但是也是一个值得人尊敬的人。
    他1966年毕业于阿肯色大学,获得商业管理学学士学位。1969年获得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硕士学位。
    罗布森作为沃尔顿家四个孩子的老大,刚成年就考取了驾驶执照,接着就在夜间向个各零售点运送商品,大大节约了父亲的运输费用。那时四个孩子都开始帮父亲干活了。
    与同龄的孩子不同,大人不给他们零花钱,但他们可以自己挣。他们跪在商店地上擦地板,修补漏雨的房顶,夜间帮助卸车。父亲付给他们的工钱同工人们一样多。塞缪尔。罗布森。沃尔顿如今回忆说,父亲让他们将部分收入变成商店的股份,商店事业兴旺起来以后,孩子们的微薄投资变成了不小的初级资本。大学毕业时,罗布森已经能用自己的钱买一栋房子,并给房子配备豪华的家具。
    在曾凌风的记忆中,1992年4月,已是经验丰富的罗布森出任沃尔玛董事长,给沃尔玛的发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据1994年5月美国《财富》杂志公布的全美服务行业分类排行榜,沃尔玛1993年销售额高达673。4亿美元,比上一年增长118多亿美元,超过了1992年排名第一位的西尔斯百货公司,雄踞全美零售业榜首。
    1995年沃尔玛销售额持续增长,并创造了零售业的一项世界纪录,实现年销售额936亿美元,在《财富》杂志1995美国最大企业排行榜上名列第四。2001年,沃尔玛一跃而成为《财富》500强排名的第二名,事实上,沃尔玛的年销售额相当于全美所有百货公司的总和。
    除了坚持父亲既定的经营理念,罗布森还很注重依靠信息技术发展沃尔玛。著名的沃尔玛数据库是世界上最大的民用数据库。借助这一信息系统,沃尔玛与供应商建立了紧密联系,从在计算机上开出订单到商品上架,沃尔玛商店比竞争对手平均快3天,节省成本2。5%。1996年到1999年间,沃尔玛的销售量增加了78%,而库存仅上升了24%。而今,沃尔玛并不满足于4000家商店的销售,又将战线拉到了互联网上,借电子商务将自己的版图进一步拓展到世界各个角落。
    已经成为世界知名富豪的罗布森没有忘记父亲的教诲,同父亲一样,罗布森是一个非常俭朴的人。他深居简出,开老式拖车。一位理发师说:“我给沃尔顿理发都85次了,他从来没多给过我一美分。”
    在沃尔玛网站上,没有一张罗布森的照片。这位富豪不接受记者采访,他的新闻秘书拒绝回答有关沃尔顿私生活的问题。
    《星期日泰晤士报》2001年曾经向沃尔玛总部咨询过有关罗布森私人生活的三个问题:目前罗布森住在什么地方;他经常旅行吗;他有游艇吗。报纸不但没有得到任何答案,反而被沃尔玛的发言人提醒:还是问点跟业务有关的问题比较好。
    对于这样的一个传奇人物,曾凌风还是抱着几分敬意的。
    曾凌风来到会客室,罗布森正在那里,安静的坐着等他。
    打过招呼,曾凌风问道:“沃尔顿先生,不知何事需要麻烦你亲自来见我?”
    罗布森说道:“曾先生是一个直爽的人,那么我也不拐弯抹角的,就直说了。”
    原来,现在老沃尔顿身体状况一日不如一日,已经基本上把公司事务都交付给了罗布森。
    因为沃尔玛集团这些年来的快速扩张,造成了资金紧张。作为新任掌门人的罗布森对这种状况很是担忧,但又不想在市场上融资。在这种情况下,曾凌风前一段的几个大手笔引起了沃尔玛当家人的注意,于是才有了罗布森的到来。
    对于融资沃尔玛这样将来极为成功的企业,曾凌风自然是一百二十万个愿意。要知道,在二十年后,沃尔玛可是资产数千亿美元的庞大商业帝国。现在的投资,十来年的时间,将会翻着个儿的往上蹿。
    一直以来,曾凌风就在谋求机会融资沃尔玛。现在机会自己寻上门来,曾凌风岂有拒绝的道理。
    曾凌风说道:“沃尔顿先生,融资没有问题,作为一个投资者,对于融资沃尔玛这样有着良好发展状况以及美好的发展前途的企业,自然是非常愿意的。而且我的要求也绝对优越,保证你再也找不到比这更低的要求了。只是,不知道你们需要多少的资金呢?要知道,前面一段时间的投资之后,现在我的剩余资金也不多了。”
    罗布森问道:“那曾先生能拿出多少资金呢?”
    我说道:“我最多能拿出100亿美元的资金,这是我最大限度的努力了。要是再多我也没办法了。”
    罗布森兴奋的说道:“100亿美元?足够了,足够了!”
    曾凌风看了看兴奋中的罗布森,说道:“那好,现在我们来商量一下我融资的条件吧!”
    罗布森这才想起还没有和对方商谈融资条件呢,自己在这里高兴个啥?
    罗布森强迫自己从兴奋中冷静下来,说道:“曾先生请说!”
    曾凌风想了想道:“我先说一下吧,你也知道,由于我的条件所限,不管怎么说,我是不希望参与公司的管理的。”
    罗布森心中一喜,这个条件实在是太好了,作为沃尔玛的掌权者,他自然不愿意人家在管理中掺一腿。现在人家主动提出来,还是当成融资条件,会有比这更优越的条件吗?要知道,曾凌风一旦融资沃尔玛,那么他所占的股份在沃尔玛里面,除了他们沃尔顿家族之外,肯定是最大的股东。而现在曾凌风明确表示不参与公司的日常管理,那么他们家族肯定在所有的股东中占绝对优势了。
    曾凌风接着说道:“现在说一下我所占的股份吧!我的想法是我融资100亿美元,占沃尔玛的40%股份。”
    罗布森心中一惊,这个股份实在是有点高了。他转念一想,这条件相比其它的投资商却是优越多了。其它美国财团的融资条件,相比曾凌风的来说,苛刻了不知道多少倍。他们知道如今沃尔玛急于融资,一个个的都狮子大开口,不但融资金额没有曾凌风的大,股份要的却是不比曾凌风的少,而且还要参与日常管理,分他们沃尔顿家族的管理权。现在曾凌风的条件,可是所有的投资商里面最优越的了。
    要是曾凌风融资成功,那么,以后在沃尔玛里面,他们沃尔顿家族的发言权将无可挑战。说道:“曾先生,你的这个条件我不能答复你。这条件必须得到董事会的同意才行。”
    曾凌风笑道:“沃尔顿先生,这是应该的,我能够理解。这样的事情,对任何一家企业来说,都是一件大事,自然不能轻率的下结论。但是我相信,贵公司的董事会会同意这样的融资条件的,我相信,自己开出的条件足够优越。”
    罗布森说道:“的确如曾先生所说,你的条件很优越。不过,曾先生融资金额过大,占的比例也非常高。这样的事情,我无法马上给出你答复,必须经过董事会讨论才行。”
    曾凌风笑道:“沃尔顿先生,我会给你留下足够的时间,去争取贵公司董事会的同意。”
    沃尔顿感激的告辞离去。
第六章 拜访沃尔玛
    美国阿肯色州北部有一个名叫本顿维尔的小镇,人口只有2。5万,甚至不如北京的一个住宅小区人口多,但是它的名气却越来越大。“你去过本顿维尔镇吗?”越来越多的商人相互询问这个问题,因为沃尔玛的总部设在这里,所以它成了零售商、承包商、推销员必去的地方。
    本顿维尔镇是沃尔顿家族的老家。沃尔玛是由沃尔顿家族的萨姆·沃尔顿创建的,并且沃尔顿家族目前持有沃尔玛59%的股份,这也使他们成为美国迄今为止最富有的家族。
    1985年10月,《福布斯》杂志将山姆·沃尔顿列为全美富豪排行榜的首位。山姆和沃尔玛商店一夜之间成为全美公众关注的焦点。大批的记者拥向本顿维尔镇。可是,当他们看到这位美国第一富豪过着最简朴的生活时,不禁大失所望:山姆穿着一套自己商店出售的廉价服装,开着一辆破旧不堪的小货运卡车上下班,车后还安装着关猎犬的笼子,戴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