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近代国造舰船志-第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17)《革命的海军》,第252、253、256期。
    (18)《海军抗战事迹》,(民国)海军总司令部编译处,1941年版。第181…182页。
    (19)《船政奏议汇编点校辑》,海潮摄影艺术出版社,2006年版,第439页。
    (20)《船政奏议汇编点校辑》,海潮摄影艺术出版社,2006年版,第482…483页。
    (21)《船政奏议汇编点校辑》,海潮摄影艺术出版社,2006年版,第483页。
    (22)《清末海军史料》,海洋出版社,1982年版,第170页。
    (23)马幼垣:《靖海澄疆——中国近代海军史事新铨》,(台湾)联经出版社,2009年版,第301页。
    (24)苏小东:《中华民国海军史事日志》,九洲图书出版社,1999年版,第88页。
    (25)《程璧光殉国记》,(台湾)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1970年版,第48页。
    (26)陈书麟、陈贞寿:《中华民国海军通史》,海潮出版社,1992年版,第202页。
    (27)“陈济棠两炸‘飞鹰’舰”,《广州文史资料存稿选编》第四辑。
    (28)姚开阳:“中国军舰博物馆”网站60。250。180。26/chin/1606。html2010年5月10日访问。
    (29)广东海军购买“永福”的情况见:“陈济棠统治时期的广东海军”,《广州文史资料》第15辑,政协广州市委员会,1965年版,第79页。
    (30)《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下,凤凰出版社,2005年版,第1811…1813页。
    (31)《上海救捞志》,。shtong。gov。cn/node2/node2245/node70962/node70967/node70995/userobjectlai74961。html,2010年4月10日记录。
    罗星夕阳——福建船政“建威”级鱼雷炮舰
    再聘洋员
    裕禄,姓喜塔腊(清太祖努尔哈赤母亲的家姓),字寿山,满洲正白旗人,监生出身,捐刑部笔帖式(清代各部负责翻译满汉奏章文书的官员),后历任刑部郎中、热河兵备道、安徽布政使、安徽巡抚、湖广总督、两江总督等职务。1894年在盛京将军任上亲历了甲午战事,战败获咎,后改任福州将军,是当时地方督抚级别大员中一位身世显赫、经历丰富的重要满族官员。(1)1896年7月28日,裕禄在驻地福州接到一道不同寻常的上谕,清廷命令他负责办理并没有任何经验的造船事务,兼任总理船政事务大臣。
    这一任命的缘由,需要追溯自数月前闽浙总督边宝泉的长篇奏陈。边宝泉于1895年接替谭钟麟出任闽浙总督,同时兼管船政,上任伊始对船政事业显得格外用心。边宝泉先是努力留用船政学堂的教习法国人迈达,以图维持船政造舰技术的继续精进,另一方面对棘手的经费问题,边宝泉采取官督商办的主意,想要将船政的造船业务彻底推向市场以图解决船政的困境,在南洋等地招徕殷商承包经办,但是“华商既无力承揽,洋商又未便招致”。百思不得其解的困境中,1895年末的京城里也在就船政的问题进行讨论,12月23日户部上奏,为改变日益萎靡的造船局面,提议应该按照船政创办时的旧制,重新“特派大臣总理”。(2)
    对船政事务充满热情,被外人评价为沈葆桢第二的裕禄,因为在任时间短暂,除创议建造了“建威”级鱼雷炮舰外,没有能够尽展其复兴船政的抱负。1900庚子事变期间,任职直隶总督的裕禄率军抵御八国联军,兵败后自杀殉国。
    船政最初的几任总理大臣中,如沈葆桢、丁日昌等,都属于没有上任之前就已经是声名洋溢的人物,他们能够凭借自身拥有的官场人脉资源,能够直接影响国家朝堂上的政策,处在福建当地的官场里,也因自身独特的政治背景而与总督、巡抚、布政使等不分伯仲,努力为船政争取地方的优惠条件。虽然在任上尽管也面临用人、经费、技术等诸方面的难题,但大都能迎刃而解。而此后的几任大臣,任职前的身份都较低阶,在福建本省尚且处在地方大员的羽翼下,更不用说在更高层的朝廷上为船政呼吁,因而导致船政在各种官场势力的夹缝中,建设每况愈下,举步维艰,乃至官场上以船政大臣一职为畏途。自从创造了“平远”舰的大臣裴荫森去职后,船政大臣职位就始终空设,只是以闽浙总督兼管船政事务而已。
    此时户部奏请派一位知名大臣重新肩负船政大臣职务,可谓是切中要害的一项建议。奏上之后,清廷即命令当时正兼管船政事务的闽浙总督边宝泉就此发表意见。1896年5月11日边宝泉上奏,完全支持户部的意见,“总督事繁,不能兼顾,委员总办,权势较轻,非有专管大员驻工督率,破除情面,不足以振全局而扩前功。应请如户部原奏,简派廉干精核之大员来闽接办”(3)。
    除此外,边宝泉还就船政现状,提出四条改革意见,其中尤以第一条“造船宜讲求实际”最为重要,奏称福建以往建造的“伏波”等级炮舰“以之运粮、载勇、巡洋、缉盗,颇为得力,惟马力既微,行驶较缓,不能与商船争一日之长。船政本为海防而设,若所造之船无事但借以转输,有事难以冲击,徒糜巨款,无裨实用”,建议应该停造这类老式军舰,“应添置机器,募精于工作之洋员,督率在事员匠认真讲求,改造新式巨舰,务使坚固迅捷,成一船即得一船之用”(4)。
    奏上后,又经总理衙门讨论,延至7月28日,便有了福州将军裕禄收到的那封上谕。任命裕禄兼任船政大臣同时,因正值甲午新败,海防扩充急需新舰,清廷还以边宝泉的奏议为基础,同意船政的发展方向朝建造新式巨舰方面努力。
    “船政一事为海防根本,经前大学士左宗棠等经营缔造,实事求是,卓著成效。后因经费支绌,日渐废弛。现在泰西各国制造日新,铁甲愈坚,快船愈速,非大加整顿不足以建威销萌……其添置机器、招募精于工作之洋人,督造新式巨舰,即着照边宝泉所请行。”(5)
    1896年8月16日,裕禄从船政总办道员杨正仪手中接过总理大臣关防,正式在马尾驻扎视事,船政在相隔几十年后,终于又有了一位“著名大员”来担当总理大臣。大臣出身背景的不同,直接显示出其争取官场资源力度的不一。裕禄上任伊始,立刻调度、借助起了总理衙门的力量,风风火火开始进行建造新式巨舰的努力。
    先是总理衙门将曾监造过“定远”级铁甲舰的工程师徐建寅调至船政,担任提调。继而沿着边宝泉“募精于工作之洋员”的思路,总理衙门在裕禄的交涉下,考虑到福建船政深受法国造船技术的影响,于是和法国驻华公使就雇佣法籍工程师一事进行讨论。经历了中法战争后十余年平淡的外交关系,对中方想要在军舰建造领域再引入法国力量的请求,法国方面认为是中法关系转好的讯号,反应异常积极“其国家极愿选荐名手相助”。
    9月10日,法国海军军官卜玳被派专门赶到马尾拜见裕禄,商讨有关雇佣法籍顾问的事宜,最后敲定聘请由五人组成的法国顾问团。根据裕禄的要求,作为顾问团团长的洋员正监督需要是法国海军系统内的工程人员,整个顾问团合同期限五年,要求顾问们到工后负责立刻“先造新式轮船两只”。船政厂区因为当初左宗棠择地的不慎,江岸水深太浅,难以建造大型舰船,受这一限制,新军舰约定排水量为当时船政造船的极限标准,即在2200吨之内。同时要求法籍洋员“于罗星塔察看地势、吃水浅深”,另择新的生产厂址,以筹备建造大型铁甲舰。
    1897年年初,法国外交部长哈诺德照会中国驻法公使庆常,通知为中国船政挑选的顾问团人员已经组成,所选的洋员正监督是一位家住在法国上索恩省的名叫杜业尔(Charles Doyere)的工程师,当时的身份是法国高等造船学校帮办、二等监工。(6)著有《舰船工程基础》(Notions élé mentaires de mé canique du navire)、《钢铁构架》(Charpentage,constructions en fer et en acier)、《造船实务》(Cours pratique de construction navale)等专业著作的杜业尔,相比当初左宗棠雇佣的日意格来,才是一位货真价实的造船专家。
    1897年2月14日,杜业尔带领勘矿炼钢监工达韦德、海军制造监工毕尔第、绘图官李嘉乐、书记官伯乐等顾问团成员,在马赛乘船出发,踏上前往中国的旅程。一个多月后,3月24日一行人等抵达马尾拜见船政大臣,经过连日商谈,裕禄对这些金发碧眼的洋人产生了良好的第一印象,“该洋员等均属初到中国,人俱诚实,议论工程具有条理”(7)。
    “钢板鱼雷快舰”
    因为“此次整顿船政,延募洋员来工教习,以制造新式快舰、俾在厂工匠习学新法为第一要义”,裕禄首先安排新到船政的杜业尔等先仔细察看厂区的硬件设施,以便依据现有设备状况来选定建造怎样的“新式快舰”。
    经过参观摸底,杜业尔认为船政当时现有的硬件设施较为齐全,无需再添置机器,只要对一些使用时间较长的机器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就可立刻投入新舰的建造。至于要建造怎样的军舰,实际杜业尔在来中国前就已经做了充分的准备,在他的行囊中携带了当时法国的几型新式军舰的全套图纸。能够将自己国家最新军舰的图纸随意带至他国,如果不是获得了法国政府的某种默许,显然是无法设想的,从此也可以看出法国方面对重启中法军事领域合作的重视程度。
    杜业尔根据裕禄所述的船政财力情况,提出首先使用三年时间,建造大型鱼雷艇两艘、鱼雷炮舰一艘的计划。杜业尔同时立刻给出了舰船的具体设计方案,其中的鱼雷艇排水量为150吨,主机功率2500马力,航速21节。鱼雷炮舰排水量800吨左右,主机功率6400马力,航速23节。根据预估,三艘军舰连带武器配备等一切费用,预算在120万两银以内便可足够支付。
    对杜业尔提出的两型备选军舰方案,裕禄没有进行立即评价,而是命令其先拿出这些军舰的全套图纸和精确预算,以便进行详细讨论,再做决策。由于资料准备得非常现成,杜业尔立刻便给出了两类军舰的详细图纸。
    杜业尔提出舰艇方案时,正值总理衙门刚刚向德国订购了“海龙”级驱逐舰,而且总理衙门的建军方案有明显的重驱逐舰、轻鱼雷艇趋势。在“海龙”级32节的迅捷航速面前,杜业尔方案中的鱼雷艇航速只有21节,显得颇为逊色。裕禄据此认为“恐尚非近年新式”,决策暂缓建造。现代有一些研究者以此为依据,认为杜业尔是拿了旧军舰方案来欺骗中国人云云。实则仔细比较,“海龙”级驱逐舰的32节航速是凭借6000马力蒸汽机获得,杜业尔提出的鱼雷艇方案主机功率仅为2500马力,在同等级别的鱼雷艇中,21节的航速并不属于特别劣势。
    暂停考虑鱼雷艇方案的同时,裕禄对杜业尔出示的鱼雷炮舰方案表现得颇感兴趣,其感兴趣的原因倘若说出来,足以让杜业尔感到匪夷所思。裕禄之所以青睐鱼雷炮舰,竟是认为航速比鱼雷艇快,且船大得用。对这级预算造价每艘240万法郎上下的军舰,裕禄告诉杜业尔准备建造两艘,由于款目较巨,决定不采取同时开工并造的方法,而是“将第一号先行购料兴造,其第二号俟第一号办有眉目,再为接造”,约定两艘军舰应当在三年内全部造成,以此作为法国顾问团来华的第一项重要任务。(8)
    议论一经确定,裕禄行事显得格外爽利,立刻命令杜业尔返回法国,购办建造鱼雷炮舰所需而中国不能自造的“紧要机器、料件”,以便从速开始新舰的建造。呼应当初清政府谕旨中“现在泰西各国制造日新,铁甲愈坚,快船愈速,非大加整顿不足以建威销萌”的指示,后来裕禄将第一号鱼雷快舰就干脆命名为“建威”,与船政早期的风帆练习舰“建威”重名。舰名既取了“建威销萌”之意,以示对中央决策完全遵照执行,同时舰名中的“建”字还隐示着建造地为福建。
    排水量800吨上下、航速23节的这型鱼雷炮舰,在当时船政的公文中经常被称为钢板鱼雷快舰,杜业尔推荐时称属于法国名厂的极新式设计。根据后来“建威”问世后的各种参数和设计特点显示,杜业尔所言不虚,“建威”的设计确实源自当时法国十分新颖的一级鱼雷炮舰。
    自从英国概念舰“独眼巨人”(Polyphemus,中国旧译“多音天蚕”)开创了海军史上大型鱼雷军舰这一全新舰种后,各主要海军国家对这种鱼雷艇杀手大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进而这种军舰便以排水量1000吨为界,分出了鱼雷巡洋舰和鱼雷炮舰两种细化类别(现代有一种译法,将一次大战前的鱼雷巡洋舰和鱼雷炮舰等同时具备舰炮火力和鱼雷作战能力的军舰统称为雷击舰。这一舰种所具有的鱼雷艇杀手地位,后来逐渐被驱逐舰取代,一战之前雷击舰这一名词就退出了历史舞台)。(9)法国于1883年开始建造本国的首级大型鱼雷军舰——鱼雷巡洋舰“秃鹫”(Condor),之后又建造了鱼雷巡洋舰“瓦提尼”(Wattignies),以及鱼雷炮舰“炸弹”(Bombe)、“猎兔犬”(Levrier)等大批这类舰艇。
    1894年,法国卢瓦尔船厂(Soc de la Loire)完工了一型全新的鱼雷炮舰,以著名的法国美洲探险家迪波威尔(D’Iberville)的名字命名。随后,法国地中海铁工厂(F C de la Mediterranee)和吉隆德造船厂(F C de la Gironde)又紧接着各建造了一艘同型舰,分别冠以法国著名天文学家“喀希尼”(Cassini)以及英法尼罗河海战法军英雄“卡萨匹安卡”(Casabianca)的名字。1896年“迪波威尔”级的最后一艘军舰“卡萨匹安卡”完工,1897年杜业尔向裕禄推荐的鱼雷炮舰正是这型法国军舰。(10)
    如果不知道内情,仅仅只是从外观侧面看,“迪波威尔”级的体量绝对不像是排水量不足1000吨的军舰。身兼鱼雷艇杀手使命的“迪波威尔”,为了追求高航速,船身设计得较窄。而为了安装足够的火炮、鱼雷武备,以及硕大的动力系统,在舰宽不能过大的情况下,这级军舰的长度被设计得格外长,由此整艘军舰的体格非常瘦削苗条。排水量952吨的“迪波威尔”(“卡萨匹安卡”和“喀希尼”970吨),军舰宽度只有8。08…8。20米,舰长则达到80米,长宽比接近惊人的10。
    法国“迪波威尔”级鱼雷炮舰“喀希尼”号。照片中可见这级军舰舷侧鼓出的装甲防御带,源自“迪波威尔”的“建威”级也承袭了这个特征。
    “迪波威尔”的外观和当时英国阿姆斯特朗公司创制的一系列新式巡洋舰很相像,如果不是别具特色的内凹式舰首和巨大的撞角,其首尾楼、双桅杆双烟囱的特征很容易让人想起日本海军的穹甲巡洋舰“吉野”。
    外形并不十分个性鲜明的“迪波威尔”,各种具体的设计却很值得加以注意。
    “迪波威尔”的武备系统除舰首水下的撞角外,还包括火炮和鱼雷两大体系。舰上的主炮口径不大,选择了一门100毫米口径速射炮,安装在首楼甲板上。另外配有65毫米口径速射炮三门作为副炮(尾楼甲板上一门,舷侧耳台各一门),还装有37毫米口径机关炮6…7门(安装在两舷)。
    鱼雷兵器是“迪波威尔”极重要和标志性的武备,舰上共安装了六具18英寸口径鱼雷发射管。其中两具分别安装在首尾楼内,由于在此之前,军舰上安装于舰内的鱼雷管发射时,操作人员大都无法直接看到目标,需要依靠外界观测员的指示来进行“盲操作”。为解决这一问题,“迪波威尔”破天荒地在首尾楼鱼雷管附近的主甲板上开设了两个小型司令塔,专用于鱼雷操作人员观测。另外的四具鱼雷发射管以双联的形式分作两组,安装在主甲板舷侧。因为“迪波威尔”的甲板很窄,两组露天鱼雷管采取了右舷靠近首楼、左舷靠近尾楼的错列安装方法,但即使这样处理,在鱼雷管横向转出舷外操作时,仍然很不方便,为此又格外在鱼雷管安装位置处拓展了甲板空间,各开辟了一个小型耳台。
    “迪波威尔”级军舰原始图纸中的横剖面结构图,图上用加粗的黑色线勾出了敷设在主甲板上,并延伸向两舷形成奇特的穹甲连带水线带装甲。
    动力系统方面,“迪波威尔”和二号舰“喀希尼”采用的是两座立式三胀蒸汽机配合八座“拉格斐尔·德阿斯特”式(Lagrafel d’Allest)水管锅炉的组合模式,双轴推进。该级舰的最后一艘“卡萨匹安卡”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将蒸汽机改成了当时极为新颖的立式四胀蒸汽机,功率5000马力,航速21。5…22节。
    仔细端详“迪波威尔”的外观,很容易发现这级军舰在首尾楼和舷墙下方的主舰体两舷,明显向外侧鼓出了一块,这种夸张的舷侧外倾造型和北洋海军的“经远”、“平远”级军舰几乎一样,其实质内涵也完全一样,即是敷设在外侧的水线带装甲。
    迥异于一般的鱼雷炮舰甚至于鱼雷巡洋舰,“迪波威尔”对防护能力做了格外的加强。这级军舰的防护样式参考自鱼雷军舰的始祖“独眼巨人”,直接在军舰的主甲板上额外敷设了一层0。8英寸厚的穹甲。与众不同的是,这层穹甲不仅仅只是保护主甲板,在首楼之后到尾楼附近的那段,还另外分别向舷侧延伸,一直覆盖入水线下,构成了穹甲连带水线带装甲的奇特形式。水线带部分的装甲较穹面甲的厚度增加了一倍,达到1。6英寸。
    与同时代的“飞霆”、“飞鹰”等鱼雷炮舰相比,拥有装甲、尤其是水线带装甲防护的“迪波威尔”无疑更为抢眼。靠着杜业尔的传递,这型军舰的血脉很快延伸到了万里之外的福州马尾。
    “迪波威尔”的中国版
    根据杜业尔的精算,模仿“迪波威尔”建造两艘鱼雷炮舰,总共需要花费480万法郎。除去船政能够自行建造的部分外,其他需要进口的配件包括装甲、轮机、炮械、鱼雷等,共计326万法郎。另外,船政大臣裕禄还让杜业尔帮助建造拖轮和供船政员匠学造的鱼雷艇各一艘,所需采购的物料价值237200法郎,两项合计3497200法郎。
    以当时船政的财力,建造诸如“通济”、“福安”一类的军舰都已经捉襟见肘,对鱼雷炮舰不啻如天文数字的建造费用更是无力担负。经过协商,裕禄先倾尽船政的财力,拨出39万法郎,交由杜业尔,作为回法国采购物料的订金,剩余的部分约定分作三年陆续支付,预计每年的各项相关费用折合约50万两银。与此同时,裕禄便利用自己福州将军的独特地位,直接上奏清廷要求中央财政支持。
    裕禄请示从出使经费中挪用一部分,另外由南北洋海防经费内匀拨一部分。结果总理衙门不同意借挪出使经费,南北洋大臣也“皆称无余力分济”,最后只得到户部拨下的10万两银。10万两银大约相当于30万法郎,连上船政每年的经费40万两左右,仍然不敷建造鱼雷炮舰。对此裕禄深感不满,不同于以往的几任船政大臣逆来顺受的作风,凭借自己独特的官场地位,裕禄作出了直接和他处争夺经费的举动。当时,福建省每年分摊缴纳南北洋海防经费24万两,除解往北洋用做旅顺基地修复要工的10万两外因为事关京畿防务,不能随便涉及外,裕禄上奏截留了剩余的14万两,充作建造鱼雷炮舰的经费。就此,当年裕禄共凑齐约64万两银,刚好能支付一年的建造费用。(11)
    杜业尔根据中国的需要,以“迪波威尔”为原型,做了适当的修改,监督绘制完成全套总分图纸后便立刻返回法国进行采购。为不耽误三年内造成两艘鱼雷炮舰的工期要求,随后由跟随杜业尔来华的制造监工毕尔第负责指挥监督,将船政能够自行建造的诸如龙骨、船壳板等先期制作准备。
    1898年4月7日,裕禄率领船政员匠举行仪式,第一号鱼雷炮舰“建威”于当天正式开工,是为船政“建威”级的首舰。(12)在毕尔第监工下,首先开始船体的施工,同时等待杜业尔采购的各项配件的到来。
    和“迪波威尔”相比,中国的姊妹舰“建威”级属于是一种具有自身特性的改型舰。
    “建威”舰船体采用钢胁钢壳材质,外观也是带有双烟囱、双桅杆(桅杆钢制)特征的首尾楼船型。军舰排水量为830吨,舰长78。58米,宽8。1米,舰首吃水2。48米,中部吃水2。89米,舰尾吃水3。3米,长宽比也接近10。无论是吨位还是主尺度,都和“迪波威尔”级十分相似。(13)
    延续“迪波威尔”级最新舰“卡萨匹安卡”的配置,“建威”级的主机也选用了两台法国地中海铁工厂生产的四胀立式蒸汽机,配套安装四座双头水管锅炉,双轴单舵,采用两个三叶铜制螺旋桨。主机功率6500…7000马力,设计航速22。5…23节。
    “建威”级武备方面的配置沿用自“迪波威尔”的设计,舰首也有撞角,火炮方面的布置几乎一模一样,也是选用一门法制“士乃得”100毫米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