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曹操是怎样炼成的-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乐极生悲,没过几天,三个蒙面人,深夜闯进桥家,把十岁的桥成劫持到阁楼上,要桥玄拿赎金,桥玄大怒:别说没钱,有钱也不给。要杀你就杀了好了!只要老夫我还活着,想生多少都行!

司隶校尉阳球得报率领河南尹、洛阳县令围住桥家,意图抓捕劫匪。桥玄命令阳球带官兵冲上阁楼杀掉劫匪。阳球等人担心劫匪杀掉桥玄的儿子,不敢上前。

桥玄大骂:罪犯本来就该死!我桥公祖绝不会因为儿子的性命去伤害国家的法律!你们给我冲上去!

桥玄毕竟是司空,被劫持的可是桥玄的亲儿子。

阳球等人还是不敢动,桥玄最后命令:你们谁敢违抗命令,我办你们的罪!

阳球等人冲上阁楼,劫匪残忍地将桥成杀害后自杀。

桥玄上朝,皇帝刘宏慰问桥玄,桥玄向刘宏请求,发令天下:凡是有劫持人质者,一律格杀,不得赎回人质,若犯禁者与劫匪同罪。

此法一出,无论是京城还是地方,劫持人质案件几乎绝迹。

许多年后,夏侯惇被吕布的部下劫持,其部下以不惜夏侯惇的性命为赌注,跟对手厮杀,终于救出夏侯惇。曹操也曾做出类似桥玄建议颁布的法令,并希望以此为“万世法”。

桥玄自从幼子被杀,身体状况差了许多。桥家大门紧闭,桥玄丧子悲痛,不愿接受他人送去的怜悯。

桥玄把蔡邕留给了太学,并嘱咐蔡邕,尽量多进课堂,才能真正帮助学生们学习。

桥玄的太学旋风来得快去得也快,他虽然离开,却为太学生留下受用不已的清新之风。

这股蔡氏新风,又将如何影响太学治学,如何稳固桥玄留下的改革成果?

自我思辨生疑问

集大孝子、大才子、大美男子于一身的蔡邕的课程,学生们是多么的期待。但他们却不知道蔡邕的绝世才子有着何等的无奈人生。

不但学生们喜欢,太监们也认为蔡邕个性温和、令人放心。

蔡邕虽然讲规矩重礼仪,博学多才,推崇道家学说,且跟庄子一样,很会讲故事。他讲的故事娓娓道来,盎然生趣。总能将深刻的道理,隐含在浅显的故事中。

桥玄上课一根鼓槌,蔡邕上课一把古琴,上课开始或结束,蔡邕总喜欢奏上一段古琴,琴音缭绕,悠然于心。这二位对学生的教育态度,可见一斑。

三十八岁的蔡邕,尤其擅长音律,他还擅长谱曲,经过多年打磨,谱出日后名扬海内的《游春》、《渌水》、《幽思》、《坐愁》、《秋思》五首琴曲和后来魏国末年嵇康创作的《嵇氏四弄》并称“九弄”。

“九弄”琴曲在士大夫群中流传很广,后世隋炀帝曾把弹奏“九弄”作为选拔人才的条件之一。

桥玄和蔡邕的家乡相隔不远,经常以文会友,从相互熟悉到彼此推崇。这次到太学,桥玄说服太尉胡广放蔡邕来太学当教务总长。

曹操他们翘首期盼的蔡邕课程终于到来,只见他将琴放下问学生们一个问题:什么才是自我?

曹操他们没想到,这么儒雅的蔡邕,竟然会问出如此“生猛”的问题,一时不知如何作答。学生们的沉默,并不令蔡邕感到意外。这是令每个人思考它的人感到困惑的问题,甚至包括圣人。

究竟什么才是自我?

是我的存在还是失去,是尽享荣华富贵,还是留清名于后世?

是为了实现功名,为朝廷和百姓出力,还是为了自我修养、自得其乐?

蔡邕给学生们讲了一则关于庄子对自我产生困惑的故事:有一天,庄子在给学生上课的时候,突然后背靠在墙上,仰天而叹,神情沮丧。他的学生问他,先生为什么这么伤感?

庄子说:我在为我失去了自我而感叹!

弟子问:先生不是坐在这里给我们教课吗?

庄子说:你们看到的只是我的身体,而不是我。

弟子问:那先生的“我”在哪里?

庄子摇头,满脸落寞:不知道,我把“我”弄丢了。

弟子问:那先生的“我”,究竟是什么呢?能告诉弟子吗?

庄子说:我也不知道,有时候我觉得我的身体就是我,有时候又觉得我的思想才是我。而那些五脏六腑、四肢五官都是从父母那儿租借来的。可当有一天我的“我”离开了我,我的身体就失去了意义,变成虫子和野兽的食物。

弟子问:那,先生说的那个“我的我”是灵魂吗?

庄子说:不知道,因为当身体消失后,灵魂的归属在哪儿,我不知道,没有灵魂回来告诉过我。

学生们一阵发笑。

蔡邕问:那么,什么才是自我?有人能回答吗?

学生们依旧感到茫然和迷惑。曹操也为这个“我的我”感到迷惑不解。究竟这个“我的我”存在吗?人生有必要思考这个“我的我”是什么,结局是什么,归属在哪里。

曹操站起来回答:先生,学生觉得人生只要生命存在,“我”就会存在,如果生命不存在,“我”就会消失。我们和其他动物、植物一样存在于天地间,也一样会有生、老、病、死。我们只存在于天地间,那些草木和走兽、飞禽不会思考这个问题,所以,我们人类也不用思考它。这就是智慧生命的困惑和痛苦,也会显得迷茫和无助。如果只像草木那样遵循存在的道理,按照四季那样生长和死亡,那么人类将免去很多烦恼,但同时也失去很多乐趣。智慧的乐趣、思想的乐趣、高于其他生命一等或几等的乐趣。人,就是在不断地自我超越中成就了人类,造就了自我。

蔡邕点头,似乎若有所思,庄子曾经跟弟子说:用“道”来看人和万物,相互之间没有贵贱。而用世俗的标准看,人本身就存在贵贱。这种贵贱不是来自身体,而是来自身体以外的荣辱毁誉。人类就是有了这种标准,活在得到和失去中,给人类平添了无端烦恼。得到了会高兴,失去会难过。会因为一饭之德报恩,也会因为睚眦之怨报仇。人作为有情感有欲望的物种,有时候很伟大,有时候也很渺小。大的上面还有大,小的下面还有小。大到无极,小到无穷。人只是自然的一份子,只有认识自我,才能时刻保持清醒。

学生们纷纷点头。

蔡邕又说:人之所以能进步,能有所建树,是因为人类善于学习和思考。前人给后人当先生,后人虚心向前人学习。如神农、黄帝、颛顼、帝喾、尧、舜、禹、汤、文王、武王、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阖闾、勾践这十六位贤者,都懂得向别人学习,而且很尊师重道,才成就了霸王之业。

曹操突然打断蔡邕的讲课:先生,越王勾践杀了曾经教过他的文种,他还称得上尊师重道吗?

“我”因何而存在

蔡邕猛地愣住,他对曹操早有耳闻。桥玄破例将特招名额给了成绩本不占优势的曹操。独木桥对峙,曹操第一个走过来支持桥玄。要是一般常人,会认为他们之间存在某种联系,不是亲戚就是故旧。但蔡邕能理解,他们之间,仅仅是惺惺相惜。桥玄离任前,就嘱咐过他关注曹操,说他天资异常,自律能力不够,教好了是条龙,教坏了是条虫,千万不可放松他的学业。

蔡邕看着曹操,微微一笑,似乎有点明白桥玄的用意了。

蔡邕扫视全教室,几乎用目光触摸了每一位学子的脸庞。他们有的会仕途恒通,有的却可能身首异处。“党锢之祸”的血腥味还未远去。想到无数被杀被贬被“永禁”的那些士大夫们,蔡邕的心渐渐疼痛起来。

蔡邕内心波澜起伏,表面却平静如水,舒缓而沉静地说:勾践是杀害了文种,但不可否定他曾经尊师重道。要知道,人的位置改变,立场和视角都会跟着变化。

曹操又问:究竟是变好,还是变不好?

蔡邕点头:凡事都具有两面性,变和不变,要根据情形而定……

半个时辰的课程结束,蔡邕问学生们想听什么曲子,学生们说什么曲子的都有。

蔡邕点头,还是弹奏一首《幽思》吧。希望各位听了它,就能明白自我的道理,时刻自省自我的存在。什么是“自我”?我怎样才能有别于其他动植物?只有我们于安静处潜心思考,懂得反思、静思、深思……我思考,我,才存在。

要知道,我们学习的本质,不只是需要记住那些知识,而是要看,那些知识是否能触动我们的思考。一旦我们学会了思考,人生就会变得不一样。当我们学会思考后,至少会对人生心存疑问,对我们的社会和环境感到忧虑,发扬好的,改善不合理的,提倡公平、公正,共同为天下人缔造幸福。

但我希望大家能系统、理性、有方向地思考,而不是凭空想象,胡思乱想,或者兴致袭来,脑袋发热。也许你们将来从业于不同领域,但如果学会了理性思考,那么,我们这堂课就没有白上。

我思考,“我”,才存在。

曹操默念这句话,心潮跌宕难平。这句话,对曹操无疑是一声惊雷,将他的过去狂轰滥炸。为什么长到十五六岁了,才明白这句话对于生命的意义?以前都只用五官四肢生活,却忽略了大脑。让它能理性地思考,会让生命除享受存在之乐以外,获得更大价值。

为什么到现在才知道?

曹操几乎落下了眼泪,猛地低下头,害怕被蔡邕和身边同学看到发红的眼眶。

作为人类,就应该懂得思考,习惯沉静下来,用心灵对待周遭事物。人类的优越感,来自比别的生物多了思考的能力。如果有谁将思考抛弃,不懂得用思考应对生活,就会错过生活的真谛,在很多事情中犯错,失去作为人类存在的基本价值。

整个课堂的所有学生几乎都能听见自己的呼吸。他们好像霎那间都学会了思考,用极其庄严的神情铭记这一课。

校工端进来半铜盆清水,蔡邕弹奏古琴之前,必须将手清洗三次,静心三分钟,才能开始弹奏。每当蔡邕弹琴,学生们就会安静下来,倾听蔡邕的指尖和古琴触碰流出的清韵。直到下课后,学生们也不愿弄出声音,因为迷人的琴音久久不去,感染着学生们的心。

此情此景,不觉让人生发感慨:如此雅致的生命、精致的情怀和高超的琴艺,即使天上仙人,也要赶赴凡间于他相见。

曹操的性格奔腾粗放,自从蔡邕任教,清新雅致之风立刻像一股甘泉,潜入少年干燥的心田,从学习态度到生活细节,无一不发生变化。

东汉人服饰讲究广绣束腰,由于袖口宽大,一般被缝起一段,供放杂物之用。平时什么铜钱、刀笔、微型竹简、手帕等都胡乱放在袖子里,想要找出来用,就要将所有东西摸索一遍,既繁琐又耗时。曹操和同学们也学着蔡邕,要家人给缝一只专用布包,将随身杂物细心收拾于其中,用一根袋子系在腰间,不但方便还能当装饰。

还学会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说话时张嘴的幅度不能超过一半,即使再兴奋,也不能露出全部的牙齿,以免显得面目狰狞。就连说话、写字也学着蔡邕的范儿。写毛笔字前,先用左手轻轻撩着右手衣袖,且一直撩着,直到写完再放开。

蔡邕和他的“蔡风”比桥玄的硬派作风来得更猛烈、更彻底,几乎将太学大多数学生俘获。他们都成了蔡邕忠实的追随者,就连多半教员也变得循规蹈矩,温文尔雅。榜样的力量不是瞬间改变,就是潜移默化。这两种情况,蔡邕都做到了。

曹操甚至为了能向榜样学习,课外苦心钻研辞赋,改掉不少粗口和俚语,让他的谈吐听起来略显儒雅。

曹操还组织了“京都赋社”,曹操的辞赋水平突飞猛进,竟然能在辞赋聚会上出口成赋。不过他不拘泥于四字或七字,经常有长短句,读起来如同歌咏,被时人成为“瞒体”贬低他的赋。

曹操并不在乎,他觉得不需要因意就字,意思和情感到位,才是作赋的宗旨。袁术等人认为形式比内容更加重要,为此二人还展开过激烈争辩,谁也不能说服谁,结果只能各行其道。

时光流逝,在桥玄和蔡邕、何颙等人的先后共同努力下,太学的教育进入正规。被赶走的前总长桥玄的人生,却不那么平稳。

学习真谛终清晰

桥玄如同一只始终飞翔于大海的军舰鸟,钟情于搏击风浪。

公元171年,桥玄以能明典章,尤善立法,由司空改任司徒。曹嵩的职位仍旧原地踏步,不是升不了,而是把着肥缺何必要劳累受苦?曹嵩长期“霸占”大司农之位,若说没得到好处,连仓库里的老鼠都不会相信。

正月,皇帝刘宏加冕亲政,大赦天下,只有“党人”在“十恶”之列,不得赦免。皇帝让能干肯干的桥司徒掌管全国法制法规建设,断案问诵。桥玄等人数次上书要求将党人一同赦免,却屡次遭到拒绝。桥玄一气之下,联合阳球、陈球等人为“党人”翻案。

“党锢”是唐衡、曹节等人的底线,谁触动,谁倒霉。

桥玄顶风而上,亲自审阅案宗,一宗宗冤案字字血泪,令桥玄深感“党人”被冤之苦。

谁知廷尉陈球面上刚直,实际上是曹节的党羽。他道道设槛,层层提防,处处跟桥玄过不去。还参奏桥玄办案不按规矩、私自从狱中提人、放人。

桥玄所提所放之人,大多是受“党锢”牵连的无辜者,却被陈球抓住把柄,甚至上书要求弹劾桥玄,是否跟“党人”有瓜葛。

陈球是曹节早就布置下的一颗棋子,跟太监们沆瀣一气,桥玄这才明白上了曹节的当。桥玄愤恨交加,找个借口,将自己和最近频频出现的自然灾害联系在一起,请求辞职。

在当时,只要有自然灾害或天象变异,三公之一的官员就要轮流请辞,作为上苍对于人间的惩罚。朝廷让宗俱为司空,前司空许栩为司徒。

桥玄的官位像一支被操纵的股票那样暴涨,涨到高位以后迅速自由落体,一跌到底。虽然对受“党锢”牵连的无辜者念念不忘。但两手空拳的他,除了迎接每天的阳光,等待一定会到来的死亡之外,还能做什么。

公元172年春节,曹嵩有了小儿子曹德,沉浸在老来得子的喜悦中。曹操升入大学三年级,夏侯渊也进入二年级读书。正月初十的早晨,曹操第三次拎着礼物来到桥玄家拜年。

桥家大门依然紧闭,门上没有贴春联,只留下往年破旧的残片,显得凄清萧瑟。曹操上前敲耳房的门,桥家门房打开小门,见曹操便说:少官人还是请回吧,我家老爷谁也不见。

曹操跟门房说:我已经来了好几次,麻烦通报一声,如果桥大人实在不愿见我,我就离开。

门房还是不同意,他接待过拜年的人多了,诸位都要见见桥玄,也有因为同情来看看的,桥玄嘱咐,拒不接待。

曹操没办法,打算回家。刚转身,看到蔡邕徒步前来。曹操慌忙低头垂手而立,问候蔡邕:学生恭祝先生新年好。

蔡邕也来探望桥玄,蔡邕打从正月初一到今天,每天都来看看,但他从不要门房开门或者通报桥玄,只跟门房问几句话,比如桥玄身体怎么样,今天吃什么,有没有喝太多酒等日常琐事。

蔡邕看到曹操很是意外:你怎么在这?

曹操依旧低头回答:回先生话,学生想来拜见桥大人。

蔡邕叹息:哎……

曹操拿不准蔡邕是感叹桥玄这般凄苦,还是感叹人情冷暖?

蔡邕问了门房几句关于桥玄的日常生活,便要离开。见曹操还站着,便提出请曹操喝茶。

洛阳有很多“清艺馆”,以喝茶、清艺为主要娱乐项目的场所,是文人雅士们喜欢去的地方。

在清艺馆,蔡邕看着曹操:司徒大人临离开太学时,要我严格把关你的学习。

曹操愣住,桥玄离开快两年了,蔡邕为什么从未说起过?

蔡邕喝了一口:今天请你喝酒,是因为你的成绩已经名列前茅。

蔡邕几乎说得曹操无地自容。两年寒窗苦读,至少有一半时间是曹嵩陪他一起度过的。终于得到肯定,令曹操泪眼迷蒙。他永远难以忘记,全院学生疯狂祝贺,桥玄转身满面忧愁的瞬间。曹操双手捂住脸,哽咽着说:可是,桥先生,他却……

蔡邕叹息,把玩着茶杯,抿着嘴唇,凄然微笑:他本来想培养更多的优秀学生,将来为民做主,铲除贪弊,可惜……他累了,该休息了,世人都喜欢谈论他的是非,很少有人能明白他的心,更没人能比得上他的远见。

桥玄当官不求闻达,不论豪强,对民众公平公正;他戍边外敌不敢入侵;他抓教育,不遗余力,有章有节。当然,他所处的时代,认为他有这样那样社会难以容忍的缺点,这就注定他的失败跟成功的次数不相上下。

蔡邕对曹操说:可惜司空大人在太学的时间太短。

蔡邕告诉曹操,自然将人造出来,给人一双耳朵,可以听见声音。如果不学习有知识的声音,等于是聋子;给人眼睛,是要让人看见世界。如果不通过学习了解世界,相当于瞎子;给人类嘴巴,是让人用来说话,如果嘴巴里不能说出富有见解的语言,那么就辜负了造物主的本意。人如果不学习,就会变得狂妄、无谓、愚钝、狭隘。只有通过学习,才能除去无知与愚钝,变得通达、智慧。学习可以完善人的天性,它是上天给予人类的礼物。如果人生而不学、能学而不好学,那就枉费自然一番苦心。

蔡邕说完,自顾喝酒吃菜,尽量不打扰曹操。他需要一段时间来体会以上这番话的真意。曹操沉默良久,直到今天才真正明白,曹嵩、桥玄、蔡邕等人苦心让他学习的真正用意。不是为了得到更好的成绩,也不是为了当个高官,写几首好的辞赋,而是……不枉费造物主的一番苦心。

曹操心海翻腾,这才知道蔡邕跟他长谈是要给他更深刻的教导。当蔡邕举杯,曹操喝得一滴没剩。

蔡邕感慨:人,不能生而知之,但可以学而知之。学就要学得精到,从书中获得知识。顺畅耳目视听,完善对知识的思考,在潜意识里搭建自成知识的体系。先贤们流传下来的知识,是为了让人们活得更快乐。如果越多的知识,让人越痛苦,那就违背知识的本意。

曹操看着蔡邕,沉稳、优雅、淡定与智慧,都含在那双明皓双眸里。是什么样的学习和历练使这个中年男人成长得如此完美?

每到情浓时,蔡邕喜欢奏上一首,可手边没琴。

蔡邕的手指不经意地拨动,曹操静静地坐着,好像听到了那首“我思考,我,才存在”的《幽思》。???

本以为世事平稳,曹嵩以为曹操能跟他当年一样顺利毕业,找工作,走仕途。可世事如浮云,万千变化。还会有怎样的磨难,等待着这位资质并非上乘,刚刚浪子回头的青涩学子?

城门失火殃及无辜

六月,黄河泛滥,洪水倒灌进洛阳城内,一片泽国。窦太后,也就是被曹节和王甫夺去印绶、幽禁在云台的窦武的女儿,终因忧愤交加而崩逝。曹节等人只想以贵妃礼下葬她,士大夫们极力要求跟桓帝刘志合葬。双方互不相让,一场丧仪之争戏剧性地演化成血腥事件。

太尉李咸正在生病,坐在车上,拄着拐杖,对家人说:如果他们不答应把皇太后跟先帝刘志葬在一起,我今天就死在朝中。

朝会上,所有士大夫都签字,同意窦太后跟桓帝合葬。

奏章本来应该给皇帝看,但曹节、王甫看到士大夫们的奏章以后,在奏章上批复:过去梁皇后娘家犯罪,梁皇后都没能和皇帝合葬,而另外葬在懿陵;汉武帝黜废卫皇后,而和李夫人合葬。如今窦氏罪孽深重,怎么能跟先帝合葬?

可士大夫们依旧不依不饶,李咸又上疏驳斥曹节他们的言论,说明窦太后跟梁皇后和卫皇后没有可比性,更主要的是窦太后当初册立刘宏,当朝皇帝陛下是她的儿子,皇帝怎么不拿太后当母亲?儿子不能舍弃母亲,臣子也不能贬黜君王。太后应该和桓帝合葬在宣陵,所有礼仪都按照太后丧礼办。

到底是士大夫,一言中的。在以仁孝治天下的东汉王朝,刘宏不是不知道不让窦太后和桓帝合葬会给天下人留下什么样的口舌,甚至可能会危及到他的皇帝身份。

想想当初还是窦武用青盖车将自己接进皇宫,皇帝不能翻脸不认旧情。

曹节本还想不放手,但他想起曹腾留给他的两个字“等”和“忍”,告诫自己凡事不要做得太过,以免引火自焚。

就这样,在城南废弃的老屋中停放多日的窦太后遗骸,终于享受隆重奢华的太后礼下葬。由当今皇帝亲自为窦太后举哀、斋戒,就连太学的学生们也参加了葬礼。

窦太后葬礼过后,士大夫们似乎从刘宏身上看到希望。在窦太后和桓帝合葬的问题上,至少刘宏没有听从太监们的建议。

他们认为刘宏已经亲政多时,而且少年才俊、聪明睿智、仁孝慈悲、明辨是非。是不是为陈蕃、窦武等人翻案的机会到了?应该进一步向太监们发起挑战?

不知道是谁,认为窦太后并非病死,而是被曹节和王甫所杀。在洛阳北城墙写标语:天下大乱,曹节、王甫幽杀太后,公卿皆尸禄,无忠言者。

就是这句抒发胸中忧愤的话,几乎将整个太学连根拔起。

刘宏震怒,曹节和王甫也被激怒。

士大夫们感觉解气,可到底是谁干的?满朝议论纷纷,谁会将所有人无一遗漏地统统怨责?而且还说“天下大乱”?

刘宏下诏着司隶校尉刘猛追查此案,缉拿真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