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破译-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帮帮忙。”女老板看到钱,笑得合不拢嘴,“看你这么痴情,我就不绕你了,她住在206号房。不过那个外国妞可风骚了,说不定现在正在为三个客人服务呢,你要是真娶到了她,以后可得管紧点……”
白衣男子只说了声谢谢,便低着头向楼梯上走去。走上二楼后立刻放轻了脚步,看着门牌号,一步一步来到了206号房门前,隐约能听到里面传出小声的俄语谈话声。他轻轻敲了几下房门,房间里的谈话声戛然而止,一个男人用中文问道:“是谁?”白衣男子道:“送开水的。”
房门打开后,一名苏联男子挡在了门口,白衣男子一掌将他推进房间,自己也急冲进去,反手关上了房门。
里面已有三名苏联男子用苏式左轮手枪对准了他。
房间里的气氛令人窒息。过了好一会儿,玛雅莉才谨慎地上前问道:“你是什么人?”白衣男子笑道:“大家别紧张。”说着将手上提的衣物包慢慢放到中间的桌子上,“这是我送给诸位的见面礼,还请笑纳。”说完将双手插入风衣口袋里。
一男子上前伸手打开衣物,里面竟是一个血淋淋的人头!而且没有头发。几人顿时心中大骇,惊疑不定。
白衣男子不紧不慢地说:“玛雅莉小姐,你今天下午下班后一路上非常谨慎,一定还记得第一次回头时发现一个乞丐,第二次看见的却是个穿长裙的女人。他们其实是一个人装扮的,我现在已经把他的项上人头送来了。”
听了这话,玛雅莉不由得大惊失色,但随即正色问道:“那你又是什么人?”白衣男子淡淡地道:“中共情报员,到这里来执行一项重要的任务。现在有事想请求你们帮助。”三名苏联男子交换了下眼色,都收起了枪,但却都没有放松警惕。
玛雅莉打量着他又问道:“什么事?”白衣男子说:“我想请你们用你们的电台帮我发一封电报。”玛雅莉感到十分奇怪地问道:“难道你们在这里没有秘密电台吗?”白衣男子道:“应该有吧,但我无法找到,因为我一直都是单独行动的,除了和总部单线联系外,没有任何上线下线,我此次也是机缘巧合才找到你们的。”
玛雅莉想了片刻才回答道:“可是我们这里非常危险,日本间谍的侦听电台已经注意到我们这部电台了。他们的无线电定位侦察技术非常先进,我们这几天都不敢打开电台,正决定明天一早就将电台转到郊外,要不我们明天再帮你?”一听这话,白衣男子顿时变了脸色,急切地说:“可是我时间很紧,今晚就得离开此地,必须立刻将情报发回去。电报内容就几句话,希望能马上得到你们的帮助。而且你们也不能再等到天亮了,必须马上转移,因为日本人很快就能找到这里。”
玛雅莉用俄语询问那三人,三人都摇了摇头。白衣男子更急了,伸手握紧了风衣口袋里的驳壳枪,但还是冷静地道:“你们到满洲来收集日本人的情报是为了什么?不就是因为担心日本人会北侵苏联吗?我们收集日本人的情报也是为了保卫我们的祖国,也就是说日本是我们共同的敌人。因此,我希望我们能互相帮助。何况,我们党的高层领导跟你们苏维埃政府一直有着亲密合作关系,还一直有互换情报的规定。我党许多同志都曾到贵国的各大学院学习,不少人还加入了你们的组织。当年孙中山先生在广东创办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也曾得到贵国政府的大力支持。我们两国之间一直都有着如此亲密的合作关系,难道我们之间就不能吗?”
四名苏联特工交换了下眼色,用俄语交谈了几句,然后都向白衣男子点了点头。
玛雅莉笑道:“先生不但机智勇敢,而且知识渊博。非常荣幸能认识你这样的同行,中国有你这样的人才,你们一定能取得胜利的。战争结束后你更适合做一名外交家。”白衣男子听到他们能答应,心里如释重负,欣慰地回答道:“谢谢你的夸奖。”他用外国人际交流的方式回答,而不是中国人惯用的谦辞“哪里哪里,你过奖了”之类。
三个男人中有一个是报务员,他坐到电台面前,迅速架好天线,接通电源,打开旋钮开始调整电台。另外两名男子忙着收拾东西,烧毁文件。
报务员调试完毕后,对白衣男子道:“现在可以开始了。”白衣男子低头行了个礼,“非常感谢。”从身上取出一张纸条递给他,“这是我们电台的频率呼号波长之类,内容在背面。”
报务员看了看背面的内容,是用中文写的,不由得担心地提醒道:“你不译成密码吗?我们这部电台已经被日本人监听了,我一发报,他们肯定能拦截侦抄到。”白衣男子道:“我对这些不懂,你就用明码发出去好了,反正这些内容我也不大明白。”这里大家应当了解的是:一般的电报都是通用的明码发报,而间谍活动的电报来往都是用密码发报,除非是在最后关头或者是已经来不及译成密码的时候才会用明码发报。
苏联报务员戴上耳机,开始呼叫对方电台,经过几次呼叫后,喜道:“联系上了,你的上线‘01’号向你问好。并且问你是喜欢喝咖啡还是奶茶?”
白衣男子道:“我喜欢喝清香淡雅的绿茶。”
玛雅莉提醒道:“如果日本人监听到了你们的求证信号,恐怕会对你们不利的。”白衣男子道:“这倒不用担心,我们每次求证信号的对答都不相同。”玛雅莉第一次听到这样谨慎的通讯方式,心想这一招委实高明,可得学着。
外面街上的侦听巡逻车幽灵似的穿插着,车上的日军电讯监测员在忙碌地操作着监测器,仪表上的指针在转动着。大街上的宪兵在迅速地奔跑着,开始分兵布控。
整个206号房间内一片寂静,只能听到报务员按动电键时发出“滴滴答答”的声音。街道上的几辆监测巡逻车从各个方向向招待所这边靠近,操作员兴奋地叫道:“找到了,快!”
浅野大佐带着几队宪兵已寻找到了日本间谍拨打电话的公用电话亭。在强光手电筒的照射下,侦察经验丰富的他查看到地上的几滴血迹。沿着血迹,很快就在墙角的一个废墟里找到了那日本间谍的尸身,又看到了几滴血迹滴向另一处,随即照到地上的血迹向旅馆方向走去。血迹虽然在路中间就没有了,但他还是很快将目标锁定在了那家招待所上。他示意手下的人冲进招待所。众宪兵冲进去后,一把掐住门口老板娘的脖子把她摁在墙上,示意她不要出声。狭小的招待所门口站满了身着军装的日本军人和手持上膛驳壳枪的日本便衣特工。老板娘哪见过这阵势,双手举过头顶,吓得张大了嘴,眼泪弄花了她五颜六色的妆容,哆嗦着小声说着:“别……别杀我……”
在日军情报机关的办公室里,土肥原贤二和安藤麟三正焦急地盯着城区地图分析。监听室的一名秘书慌慌张张地跑进来报告:“我们监听的那部苏联电台终于发报了!由于时间太短,没能找到准确的位置,不过发报的内容已被我们侦抄到。是用明码发的。”
土肥原贤二兴奋地问道:“内容是什么?”秘书打开了文件夹,念道:“我喜欢喝清香淡雅的绿茶。朋友已死,并非死于日伪特工之手,而是国民党中统的女特工所为。他临死前还说道:秘密……在……《玫瑰花图》里……中统的人也在找……你们要小心……另外……一定要阻止……‘AWT计划’。401报告完毕。”
此时,日本特工已包围了206房间,浅野大佐和宪兵们交换了一下眼色,大吼一声,破门而入……
安藤麟三奇道:“这是什么意思?”这时,桌上的电话突然响起,他拿起电话,电话里传来的是浅野大佐的声音:“报告将军,我们已经找到这部苏联电台,可是……人已经全部从后窗逃跑了。不过请放心,宪兵队早已封锁了附近各个出口,他们逃不掉的。我决定挨家挨户地搜查。”安藤麟三果断地命令道:“全部要抓活的。还有,和他们一起的那个中国人,就是共党那个神秘的代号‘401’,那是一条大鱼,绝对不能漏网。”浅野大佐道:“哈依!”
次日凌晨,在情报部办公室里,土肥原贤二正背着双手站在窗边。他身后站着的四人分别是负责此案的安藤麟三、行动队长兼宪兵队副队长浅野大佐和随土肥原贤二从奉天来的特高课高级特工山口弘一大尉,以及密码专家多田一紫。
安藤麟三打量了下几人,心里明白这责任还是得由自己来承担,哪怕只是口头上的自责,于是首先说道:“我们没能完成此次任务,请将军处罚。”浅野大佐也知趣地站出来替长官分担责任,道:“他们是杀了我们宪兵队的人,换了我们的衣服逃走的,我应负完全责任。”土肥原贤二挥了几下右手,转过身来,“都不用说了,胜败乃兵家常事,能吸取教训就好。对于我们截获的这封电报,诸位有何看法?”
安藤麟三狡猾地用询问的方式回答道:“这份电报的内容不大清楚,不知道具体说的是什么?”多田一紫说:“前面那句话肯定是验证身份的暗语,后面的是不是也是用的暗语?”土肥原贤二摇了摇头,“我看不是,这份电文的内容很清楚,主要讲了两件事,一是有关《玫瑰花图》之谜,二是‘AWT计划’。文中所提到的‘朋友’临死前说的话虽然有些不明白,但我认为发报的‘401’自己可能也不明白。这个‘朋友’究竟是谁?可能确实是‘401’的一个朋友,也有可能只是一个代号。不过这个‘朋友’既然刚死,我想从近日城内所有死亡或失踪的人中调查,应该可以查到线索。另外,那个‘朋友’在临死前对‘401’说‘你们小心’,他既然用了‘你们’一词,就证明这个‘朋友’应该不是共党的人,而是其他派系的。况且,这个‘朋友’是死于中统特工之手,那就是说中统的人和共党的‘401’一样,都想通过这个‘朋友’知道一件秘密,而这秘密却藏于一幅画里。另外,根据招待所老板的口供,去找苏联间谍的人,也就是神秘的‘401’,是南方口音,男人装扮,但是不能看清其外貌,所以是否是女扮男装也不能确定。”
“将军的分析非常有道理,下官茅塞顿开。他们中国谍报界的人互相斗争,这对我们倒是好事。”浅野大佐巧妙地迎合着。安藤麟三郑重地说:“将军,还有一事我不明白。”土肥原贤二分析出了他的想法,“你是说‘AWT计划’吧?”安藤麟三试探性地问道:“是的,不知‘AWT计划’是不是我们哪个情报机关制订的呢?”
土肥原贤二叹了口气道:“这个问题我已经查过了,我们的任何一个部门都没有制订过这一计划,而我们的民间情报组织也没听说过这一计划。”安藤麟三以谍报专家的思维方式连分析带提问地说:“那个‘朋友’让‘401’阻止‘AWT计划’,那就证明这个计划对共产党是不利的。还有,事情发生在我们这一地区,可这一计划又不是我们制订的。那会是谁制订的呢?难不成是国民党的军统或中统?”
浅野大佐也继续说出了自己的分析:“如此重要的情报他们为什么不用密码发报?难道是有意透露给我们的吗?还是另有什么阴谋?以往的较量早已经告诉我们,虽然支那军人在很多方面都无法和我们大日本皇军相比,但是毕竟他们在密码通讯方面,无论是编写还是破译方面的能力,我们都是不能轻视的。我们的很多密码居然都被他们成功地破译了,而我们却很难破译出他们的密码,甚至就连他们这封明码电报都让我们难以捉摸。这很让我们感到惭愧。”
土肥原贤二点了点头,“那就把这封明码电报交到密码部门做进一步的研究吧。我们日语和汉语有很多相似之处,而汉语比日语要复杂得多,这也是造成我们在密码战方面不如他们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以后的战争当中,尤其是在情报战当中,密码战的胜败将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我们一定要相当重视!无论是在破译与反破译方面,我们都要超越支那的专家。昨天晚上东京发来电报,我们的密码专家伊藤三郎博士已经秘密来到中国。伊藤三郎博士是我们帝国最优秀的密码专家,在编写和破译密码方面都是非常优秀的,只要有他在,就没有我们破译不出的密码。”
多田一紫惊喜地说:“伊藤三郎博士要来中国?太好了,他可是我们帝国的骄傲。”
土肥原贤二越说越激动,一拳砸在桌面上,“动用我们在中国的所有情报网,一定要查清这些谜底,最重要的是尽快找出这个神秘的‘401’。过不了多久,我们的军队就要开始大举进攻整个支那了,前线大规模的部队作战离不开我们的情报来源,因此我们的工作量也将大大地增加。”安藤麟三道:“为了帝国的圣战,我们一定会充分发挥我们的能力,确保我大后方的安宁。”
土肥原贤二道:“现在我命令……”安藤麟三、浅野大佐、山口弘一顿时都立正听令,狭小的办公室内弥漫着一派紧张的气氛。“安藤君、浅野君,你们一定要尽快调查清楚与‘401’有关的情报,以及继续追查那些苏联间谍的下落,挖地三尺也要找出来。”安藤麟三和浅野大佐齐声道:“哈依!”土肥原贤二继续道:“我还要去趟齐齐哈尔。山口君,你就不必与我同行了。你亲自去趟关内,参与北平情报站的工作,收集有关北平的所有情报,为我军进攻北平做最后的准备。”山口弘一立正道:“哈依!”
土肥原贤二又道:“为了我们大日本帝国的圣战早日胜利,充分发挥你们的特殊才华吧。我们的情报侦察和反侦察工作都要做到世界领先水平,因为我们是全世界最优秀的军人。”说着兴奋地用右手食指在墙上的一张世界地图上的亚洲区域画了个大圈,“为了早日实现天皇陛下建立大东亚共荣圈的愿望,就看你们的了。”
突然,一名情报员连“报告”也来不及喊,便匆忙地握着一份电报稿闯了进来,慌忙地汇报道:“将军,上海来电,我们的密码专家伊藤三郎博士,刚刚在上海下船的时候被中国的特工暗杀。”
土肥原贤二全身无力地坐了下去,只感到眼前模糊,脑中一片空白,刚才的雄心壮志突然间就被消磨了。几名部下都是一筹莫展,都对中国的情报对手感到有些可怕,甚至感到恐怖。
情报员也紧张地继续汇报道:“根据初步侦察,杀手是一名代号为‘301’的中国间谍。但是有关‘301’的详细资料目前还是一片空白。伊藤三郎博士在临死前说出了一个人的名字。”安藤麟三问道:“谁?”情报员说:“沐涧颖。”
土肥原贤二神情沮丧,口中喃喃地念道:“‘301’‘401’,两个可怕的幽灵……沐涧颖又是做什么的?”
第二回 两份日军的密电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七月初,古城南京在朦胧日光的笼罩下显得格外抑郁。天气多变的夏日迎来了层层乌云,渐渐遮挡住了落日的余晖,令人感觉特别沉闷。天色越来越昏暗,刮起了凌厉的冷风,似要下雨。大街上岗哨林立,军警在各街道穿插巡逻,稀少的行人和车辆都在限制范围内活动。战乱时期的古城正处在一级戒严下,显得尤为紧张。
这时,从鸡鹅巷53号驶出一辆豪华的雪佛兰轿车,轿车快速地行驶在大街上。沿途的军警一见到车上的军用牌照和特殊标志,都立正行礼。轿车缓缓地转过一道弯,进入寂静的四条巷,停在一幢白色大楼前。这幢大楼前站满了荷枪实弹的卫兵,警戒更加森严,庄严肃穆中透露出一股股杀气。这里便是令人闻名丧胆的特务处复兴社总部。雪佛兰轿车的前门被打开,一名侍卫官走下车来,迅速打开后座车门并伸手挡住车门顶部。随即车内走出一名三十多岁的高级军官,这位军官就是民国时期最神秘的人物、时任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即老军统)第二处的处长戴笠。戴笠下车后,侍卫官贾金南顺手关上车门,司机将车开走。
戴笠在贾金南的陪同下快步进入军统局内,他每经过一处,所有的内勤特工都立正军姿,以表示对他的尊敬,待他走后才继续工作。他因身为黄埔军校学生兼校长蒋介石浙江同乡的双重身份而倍受重用,在国民党军政界享有极高的声望。
戴笠刚进入甲室(他的办公室),情报科科长杨继荣便匆匆赶来,立正道:“报告处座,有紧急来电。”
“念。”戴笠坐到了办公桌前。
杨继荣从写有“报丙”的文件夹中取出一张电报,读道:“处座钧鉴:据查日本特高课间谍将在上海实施代号为‘飞雪’的阴谋计划,具体内容有待详查。根据本站全体同志分析,日特近日会将内容电告上海日特。东北站KH6号敬叩。”戴笠长叹一声,皱起眉头,将头靠在沙发上。杨继荣小心地问道:“处座,我们该怎么办?”戴笠反问道:“你有何高见?”“这……”杨继荣露出一副毫无高见的神情。
这时又有一人匆忙跑了进来,这人一张国字脸,油光满面,是戴笠的私人秘书毛人凤。毛人凤上前递上一张文件,并报告道:“处座,这是我们侦抄到日特电台从东北发往上海的一封电报。”
戴笠仔细看着电文,电文除了开头是已经翻译出的中文外,其余的全是阿拉伯数字:
密字第16008号
发:关东军情报部
收:上海206情报室
一九三七、七、一
1532 5115 4214 3162 5451 9931 4221 1126
1202 7115 1711 1208 2738 2821 4204 4161
4151 6711 1951 4142 0711 4212 1211 7134
1671 1316 1254 5111 2222 1462 7415 1714
2212 8625 2111 2821 7119 2115 2162 1201
5320 2034 1632 0214 1202 0320 2131 6211
1274 1517 1422 1341 6492 0164 2371 1511 6814 9116 1026 3171 4116 4917 2134
1631 6419 8219 2142 0172 2851 7211 1217
1947 2202 0492 3119 2111 2153 1432 1119
2517 1411 6204 9211 1220 1727 3114 4172
1912 1341 6201 0194 5173 2021 1122 0271
9221 1102 1621 8320 1712 1711 2821 4161 1612 3161 0214 1202 0120 2031 6121 2711 3116 1013 1320 1121 3161 1612 3161 0119 2719 2121 2831 6203 8221 1122 0452 1112 0567 1445 8233 1414 1121 4172 5452 0111 1610 1113 3201 4471 2128 3162 1112 8217 1192 1152 1621 2031 6722 5451 1681 6416 8319 2721 1425 5168 2192 1112 1531 4321 1192 5316 2121 4143 1021 6721 1021 7322 0233 1414 1642 1103 2221 9320 2214 8456 2120 1645 2171 1316 1203 1621 2141 4310 2167 2202 1922 3722 0116 8204 2327 1162 0212 1751 7742 2219 2117 2134 1620
“你们的工作是怎么做的?译电员呢?怎么把一封还没译出的电码组送了过来!”见到下属犯下如此巨大的失误,戴笠不由得勃然大怒。“处座息怒,这不是什么电码组,而是已经译出的内容,这是一份密电。”毛人凤小心地解释着。
这些阿拉伯数字的确不是什么电码,如果按照通用电码译出来就成了:1532(嵯) 5115(聪) 4214(瞀) 3162(汧) 5451(莞) 9931(知结果) 4221(瞒) 1126(夤) 1202(姚) 7115(陈) 1711(瀔) 1208(未知结果) 2738(栀) 2821(未知结果) 4204(睡) 4161(相),后面的数字所对应的汉字也同样是此类文字,根本不能够组成任何有价值的东西。
这些显然不是电报所要传达的真实内容。电报分明码和密码两种。民用电报,虽然都是明码,但也要经过“译电”人员把“电码”译成文字。多年从事电报工作的业务人员,确实有人能看到电码就读出文字来,但第一那是极少数,第二只适用于明码。军用电报,无一例外都用密码。密码必须经过译电人员翻译。一般说来,收发电报的人,只看见数字,不知道内容,需要对照密码本翻译,但只限于自己人员间的密码通讯。而对于截获的敌方电台密码电报,就需要密码专家来破译了,但也完全可能破译不出来,仅凭一份电报就想破译更是微乎其微。破译密电码是“案头工作”。破译密电码的流程,首先是抄报,即从收报机上把敌方的电报抄下来,一般要抄许多份(数量愈多,找到的雷同点愈多,破译愈容易)。然后坐下来反复比较、分析、琢磨,必要时通过计算,方能够有破译成功的可能。
戴笠思索片刻,不由得摇了摇头,“是数字密码。”毛人凤道:“目前,只能译成这样了。”戴笠命令道:“速传行动科科长陈世贤、无线电总台台长杨震裔、电讯科科长魏大铭、密码股股长刘杰、密码专员骆君敏、刘剑如到室开会,你们二位也一起来。”二人齐道:“是。”
在会议室的正中,悬挂着孙中山和蒋介石的画像。长条会议桌的两边各站着四名军官:左边四人依次是主任秘书毛人凤、行动科科长陈世贤、情报科科长杨继荣、无线电总台台长杨震裔;右边四人依次是电讯科科长魏大铭、密码股股长刘杰、密码专员骆君敏、刘剑如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