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康乾御警-第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哦?凭空消失了?这件事情有些蹊跷,如果张军是凶手的话,他昨天上午为什么还要派人去跟总捕头汇报案件?可如果他不是凶手的话,他为什么到现在还没有露面呢,这太不合常理了。”刘华有些头疼的揉了揉额头。

这时,佟震看着黄天啸:“天啸,你对这个张军有多少了解?他的为人怎么样?”

闻言后,黄天啸回忆了一下,然后告诉佟震:“张军是县令大人张望古的远房侄子,今年二十四岁,因为年轻加上跟县令大人的关系,所以他跟周围的捕快们有些不合拍。

虽然张军有些年轻气盛,急功近利,但平心而论,他还是有些才能的,在办理案件的时候,凡是他接手的案件,他都能够处理的十分漂亮,此人称得上是一个人才。

他刚来没几天,正巧赶上我家里出事,然后我就没有回县衙,所以我对他的了解并不是太深,但是就我个人而言,我对他的印象还不错,认为他是个值得培养的苗子。”

正当黄天啸给刘华二人介绍到这里时,一名捕快急匆匆的从外面跑了进来,见面后,那名捕快直接说道:“黄头儿,我们找到张军了。”

“哦?是吗?他现在从什么地方?”黄天啸闻言后,迫不及待的的询问。

听到黄天啸的询问,那名捕快急声道:“卑职等人是在县城北郊的乱葬岗发现的张军,不过,我们发现的是一具尸体,因为,他在那儿上吊自杀了。”

第九十一章自杀的嫌疑人

运河县城北郊乱葬岗,十几名捕快正在清理坟地里的杂草,在乱葬岗南边的位置,长着一颗有些年头的歪脖子树,此刻,歪脖子树的树枝上吊着一具尸体。

刘华看着周围一个个散落无序的坟墓,不禁从心中暗暗吐槽:“我嚓,这个张军选什么地方自杀不好,为什么偏偏选在这鬼地方自杀?难道是相中了这里的风水?”

佟震和黄天啸从外围勘察现场,想要找出一些蛛丝马迹,而刘华则紧紧盯着树上挂着的那具尸体,尸体距离地面约二十多厘米,在地面上散落着四五块青砖。

这些青砖都是周围坟头上压黄纸用的,看情形是死者在自杀前从别的坟头上搬来的,刘华将青砖摞起来检测了一下,看到青砖正巧能够垫在死者的脚下。

死者因为在树上吊了一天,所以尸体的脖子已经被勒断了,此刻,死者的两个眼球快要瞪出眼眶之外了,而死者的嘴巴也已经张开了,口腔里的舌头,因为咽喉被勒的缘故,所以整个舌头全都伸出了口外,耷拉在嘴巴外边,样子十分恐怖。

打量着眼前的尸体,刘华发现了一个十分奇怪的现象,那就是死者身上穿的衣服有些反常,死者此时穿的并不是捕快服,而是一件锦缎绣云纹理服。

据之前运河县令张望古所说,死者昨天早上曾经去找他汇报过案件,汇报完案件,死者又派人去知府衙门,将无头女尸的案件上报给了佟震。

既然死者那时候去县衙里办差,那就说明他身上穿的是捕快服,可是当死者离开县衙后,为什么没有去命案现场等候佟震的到来?却换了一身新衣服,然后跑到这乱葬岗里上吊自杀呢?

刘华怀揣着疑问,将张军的尸体从树上解下来,找到一块干净的地面,将尸体放在地面上,然后开始了现场验尸。

刘华先查验了死者的口腔,并未发现中毒的痕迹,将死者的头发仔细梳理了一遍后,也没有发现头部有隐藏的伤口,根据观察,死者面部呈青紫色,眼角出血、嘴唇深紫、鼻部扩张明显,喉咙鼓涨,特征属于窒息而死。

将尸体的衣服解开后,刘华并没有发现什么可疑物品,而尸体上除了脖颈处的勒痕之外,也没有其它外伤,刘华仔细检查了死者的手指甲。

发现指甲缝隙里面,除了一些麻绳碎末之外,并没有其它的物品,而死者指甲缝里的麻绳碎末,跟死者上吊用的麻绳材料一致,看样子,死者的确系自杀身亡。

正当刘华在进一步对尸体进行检验的时候,佟震和黄天啸来到了他身旁:“怎么样?有什么发现没有?”

听到询问声之后,刘华看了看黄天啸,又看了看佟震,然后叹息着摇了摇头:“张军死亡的时间,是昨天上午,那时候,咱们应该正在古坡村查验那具无头女尸。

尸体上面没有什么异常,现场很符合自杀的特征,没有外力介入的痕迹,虽然我觉得事情没有这么简单,可我暂时还没有发现什么疑点。

先让弟兄们把张军的尸体运回县衙,毕竟他是张县令的侄子,回头让张县令处理张军的尸首吧,看看是寄存到义庄还是运回张军老家?”

吩咐完之后,刘华便朝四周打量了一番,正在这时,黄天啸对他和佟震说道:“刚刚我发现了一件奇怪的事情,那就是从这里往西走上三四里地,正好有一条河流,而河流的下方便是古坡村。”

听到此言后,刘华和佟震全都心中一动,佟震看着周围的环境,然后急忙吩咐道:“将此地仔细勘察一边,看看有没有什么疑点?

如果这两是凶手抛尸的现场,我想那具无头女尸的头颅一定藏在这个地方,让弟兄们认真查找一番,看看附近的土壤有没有翻动过的痕迹?”

黄天啸听到刘华和佟震的命令后,便将现场的捕快分作两拨,一拨负责运送张军的尸体回县衙,而剩下的人则跟他一起从现场查找疑点。

一直勘察到中午时分,众人也没有发现那具女尸的头颅,在这其间,刘华将死者脚下的几块青砖摞了起来,然后一屁股坐在上面,双眼看着张军的尸体,脑中则在不停的分析死者死因。

因为搜寻无果,所以那些捕快们便渐渐泄气了,大家都不像开始时那么认真了,慢慢的,众人在搜寻的时候竟然聊起了天,这些人天南海北的胡侃乱聊。

他们从自己的英雄事迹聊到了未来理想,从风尘女子聊到了红颜知己,从赌场茶楼聊到了三教九流,从现在的这个案件聊到了以前类似的案件,从捕快油水聊到了周围几个县区内的治安环境。

尤其是最后的这个话题,令这些捕快们全都来劲了,这个说他知道周围县区内捕快们的油水是多少,那个便说其它县区内发生了某某疑难案件,另一个也不甘示弱,告诉大家某县的捕头要出缺了,让有希望的捕快,赶紧活动活动。

听到这些捕快们的聊天内容后,黄天啸心中一动,他招呼了佟震一声,然后来到刘华面前:“副总捕头,刚刚我听到弟兄们的聊天内容后,忽然受到了一点启发。

虽然户籍房中那本登记册被人撕掉了一页,使咱们无法得知死者的真正身份,但是既然咱们确定了死者是一名尼姑,那咱们为何不从本县境内的尼姑身上查找线索呢?

俗话说的好,龙有龙道,虎有虎路,我相信那些尼姑们肯定有自己的一个交际圈,就像咱们这些捕快有自己的圈子一样,咱们只要找到那些尼姑,跟她们打听有没有一个三十岁左右的尼姑驻足在本县境内,我想一定会有收获的。”

“有道理,这件事情你亲自去办。”说完这句,刘华意味深长的说道:“或许,我还得去一趟户籍房,刚刚听到弟兄们议论以前的那些案件时,我也忽然想到了一个问题。

之前因为李牧掌管户籍房,所以我曾问过他,知不知道本县境内有没有一名三十岁左右的尼姑?可他说他负责户籍房才两年左右,只知道两年以内的,对于两年以外的并不知情。

正如你所说,龙有龙道,虎有虎路,咱们的弟兄们,对某些陈年案件也没有经历过,但是因为工作业务的原因,事后,弟兄们对一些陈年旧案,依旧有所耳闻。

李牧管理户籍房已经有两年之久了,就算他对两年之前的那些事情不熟悉,但是对于一些敏感档案,他肯定知道一些内情,决不可能一无所知。

在介绍外来僧人、尼姑、道士、之类的宗教人员时,李牧对这方面的业务可谓是相当熟悉,既然他对这方面的业务如此熟悉,为什么在介绍那本记载外来尼姑的登记册时,他却自称只知道两年以内的信息呢?

因为担心外来的僧人、尼姑、道士、中间有天地会的人,所以那本登记册上面记录的信息,属于重点人口信息。

如果李牧管理了两年的户籍房,连辖区内有多少重点人员都不清楚,那他早就被免职回家了,又岂能干到现在?看来之前他在对咱们撒谎。”

第九十二章消失的人

听完刘华的分析,黄天啸愣住了,他看了一眼同样在发愣的佟震,然后一脸敬佩的对刘华说道:“副总捕头的心思的确细腻,卑职佩服。”

说到这儿,黄天啸顿了顿,然后继续道:“总捕头,副总捕头,我让弟兄们留下来帮助你们,卑职知道几户人家的佛堂里聘请的有尼姑,我现在就去他们那里打听一番,看看能够查到线索吗?”

说罢之后,黄天啸骑着一匹骏马朝县城方向疾行而去,看到黄天啸已经开始忙碌了,佟震对左右的那些捕快说道:“大家再仔细查找一遍,千万不要漏掉什么细节。”

当捕快们将整个乱葬岗仔仔细细查验了三遍之后,日头已经偏西了,看到太阳快要落山了,再看到坐在坟头上歇着的捕快们,佟震有些失望的摇了摇头,跟刘华打了声招呼后,便宣布收工回县衙。

回到县衙之后,还没有进门,众人就听到县衙后堂传来了一阵哭泣声,听到这儿,刘华忍不住朝一名县衙的衙役询问:“兄弟,里面怎么回事啊?为什么哭得这么凄惨?”

“别提了,张头儿不是自杀了吗,今天下午,张头儿的老家来人了,看到张头儿的尸首后,张头儿的家人全都哭得稀里哗啦,唉……听到那些人在里面哭泣,我都跟着难受。”那名衙役情绪低落的回答。

听到衙役的话后,又听到后堂悲戚的哭泣声,刘华忍不住吐槽道:“我嚓……张军家里来了多少人啊?怎么里面的哭声这么大啊?”

“张头儿的家人来的到不多,只有他的父母来了,但是你也知道张头儿跟县令大人的关系,眼下出了这种事情,县令大人的家眷们也都跟着来了。

好家伙,县令大人的家眷比张头儿的家眷都多,老婆闺女还有爹妈,估计是全家都来了,现正占着县令大人的房子,从后堂哭丧呢,那场景,就像是唱大戏似的。

一听里面的哭泣声带着水调歌头的韵味,我就知道,现在哭泣的这波人,肯定是县令大人的母亲和妻子以及女儿,这些人哭的时候特讲究旋律,听的我都跟着哼哼了好几声。”衙役有些苦恼的回道。

当衙役介绍完之后,刘华和佟震互相对视了一眼,本来他俩想去跟张望古通告一下案情,但是眼下的情形有些不合适,略一考虑,刘华二人决定先去户籍房找李牧谈谈。

二人带着一众捕快来到户籍房后,发现李牧不在,而通向里屋的门上锁着一把大锁,看样子,李牧也没有里面,见此情形,刘华让那些捕快们回去休息,而他则和佟震坐在一旁等候李牧。

刘华坐在李牧的位置上,随意打量着屋子内的办公设施,李牧的办公室分里外两间,里面那间屋子是存放户籍档案的地方,因此平日里整天锁着。

而外面这间屋子,因为是李牧跟别人合用的,所以锁的不是太勤,刘华将周围的装饰打量了一圈后,忽然吸了吸鼻子:“总捕头,你有没有闻到?这屋里怎么有一股草药味啊?”

佟震闻言后,朝周围嗅了嗅,正想回答这个问题,忽然,一个爽朗的声音传来进来“呵呵……这是因为李牧兄的妻子生了一种疾病,平日里整天喝草药。

而李兄每天都是在家里帮嫂夫人熬完草药之后,才来县衙办差,因此这屋子里便有一股草药味道了,在下早就习惯这种草药味了。”

待话音落下后,刘华见到一个四十多岁,英气蓬发的中年男子走了进来,男子手里提着一个水瓶,看样子是去水房打水了,见面后,男子将水瓶放下,微笑着跟二人打招呼:

“两位想必是佟总捕头和刘副总捕头了?在下田旭,负责对外下达告示、通知,因为县衙的办公房屋有限,所以我便和李牧兄合用了一间办公室。

昨天二位捕头来的时候,在下正巧从外面张贴告示,所以失之交臂,没想到今天竟然还有机缘得见二位捕头,真是缘分啊,在下对副总捕头的一些事迹,着实仰慕万分啊。”

看到田旭这般客气,刘华也跟着客气了起来:“过奖过奖,我那只是运气好而已,正巧田大哥在此,小弟想向田大哥请教一下,现在还不到下班时间,为何李牧不在这户籍房里值班呢?他掌管户籍档案,应该用不着外出办差吧?”

听到刘华的询问,天旭解释道:“巧了,这个问题我还真知道一些内情,因为嫂夫人的病情严重,所以平日里李兄每天中午都要回去帮嫂夫人熬药。

今天中午临下班的时候,李兄说家中有一味草药不够了,需要到药铺抓药,因为当时有人正在存放档案,所以李兄托我替他跑一趟腿,帮他把草药抓回来。

可是不知为何?当我替李兄抓完草药回到这儿时,发现他脸上的表情竟然有些恍惚,下班时,李兄让我帮忙请个假,说他家里有事,下午就不来县衙办差了。”

“你去药铺抓药总共用了多少时间?”刘华急忙追问了一句。

田旭回忆了一下时间,然后答道:“县衙左边就有一家“百草堂”我连来带去,算是抓药的时间,大约用了三柱香的时间。”

“三炷香?十五分钟左右?神情恍惚?家里有事?不来了?”自言自语了两句后,刘华顿时感觉不妙,他急忙向田旭问清了李旭的住址,然后跟着佟震飞速朝外面跑去,只留下一头雾水的田旭在原地发愣。

二人骑马来到李牧家的时候,看见院门虚掩着,两人下马敲了敲门,这时,院子里传出了一个虚弱的女声:“谁呀?请进来吧?奴家身体有疾,请恕无法外出迎接。”

听到这个声音,刘华和佟震推门进入了院内,刚一进入院子,刘华就闻到了一股浓烈草药味,当刘华闻到这股草药味之后,心中忽然一动,眼中闪过一丝了然之色。

来到东面的那间屋子后,刘华二人见到床上躺着一个面色苍白、满脸病容的女子,通过询问,刘华二人得知,这名女子便是李牧的妻子薛琪。

得知刘华二人是来找李牧的,薛琪咳嗽着告诉二人,李牧自从今天去县衙办差后,到现在还没有回来,中午也没有回来熬药,她让刘华二人去县衙找李牧。

听到这个答案后,刘华心中“咯噔”一下。

第九十三章天地会

佟震一听说李牧没有回来,顿时有些焦急,刚想出言说话,刘华急忙摆手制止了他,打量了一下房间里的摆设,刘华貌似无意的说道:“最近衙门里比较忙,或许李兄今天在县衙里加班了,我们还没有回县衙呢,回去后,就能见到李兄了。

嫂夫人,恕小弟斗胆问一句,您这病?恐怕时间不短了吧?去京城看过了吗?那里的名医比较多,小弟在京城认识几个朋友,或许能够帮上嫂夫人的忙。”

薛琪听到刘华的话后,感激的看了他一眼,但随后,她又有些痛苦的摇了摇头:“没用的,我这病治不好了,百草堂的陈神医,一年前已经帮我诊断过了。

当时,陈神医说我这是内脏发生的病变,只有半年的活头了,除非用人参、雪莲花、犀牛角、蟾衣,等名贵药材吊命,如果每三天服用一次药材的话,勉强能够将我的寿命延长到一年左右,但一年之后,我依旧会丧命。

我虽然不懂药材,但是也知道陈神医列举的那些药材,都是一些值钱之物,因为当初陈神医给李郎开了一副那样的草药,竟然要价五十两银子。

我跟李郎结婚这么多年了,省吃俭用的总共才积攒了五十两多银子,可是这些家当,竟然只够一副草药的价钱,所以奴家抱定了心思,宁死也不服食那些草药,这样的话,还能给李郎减轻一些负担。

就在我打算自己慢慢等死的时候,忽然有一天,李郎兴冲冲地回到了家,见面后就给我告诉了一个好消息,说他遇到了一位好上司。

我们运河县衙的张县令,听说我的情况后,可怜我的病情,愿意每月帮我们家报销五百两银子的治疗费用,这笔银子,正巧够我的医药费,听到这个消息后,我起初是将信将疑。

但是三天之后,李郎拿着陈神医开具的收据,去衙门里报账,到了中午时分,他竟然真的报回了五十两银子,看到白花花的银子后,我这才相信李郎的话。

世上还是好人多啊,想不到我们运河县竟然有这么一位好县令,他对我们的帮助真是太大了,今生我无以为报,来世做牛做马,我也要报答张县令的大恩大德。”

当薛琪说到这儿时,刘华沉思了一下,然后轻声道:“县尊大人的这件壮举,小弟也曾听说过,本以为是个玩笑呢,想不到竟真有此事,嫂夫人有福了。

最近,县衙里比较忙,李兄可能要加几天班,加班的时候,县尊大人禁止任何人离开县衙,还请嫂夫人不要挂念,忙完这几天就没事了,嫂夫人安心养病吧,我们去县衙里找李兄。”

说完之后,刘华便与佟震离开了李牧的家,在回县衙的路上,佟震忍不住说道:“据我所知,张望古的性格十分吝啬,以张望古的品性,恐怕不会这么大发善心?

很明显,李牧之前欺骗了薛琪,但是,有一个问题我却百思不得其解,像李牧这样一个看管户籍房的小吏,既无官职也无品级,他哪来的这么多银子买药?一个月五百两银子,一年就是六千多两银子啊?就是把李牧卖掉,也值不了这么多钱啊。”

听到佟震的疑问后,刘华并没有接茬,而是骑马朝县衙方向驶去,再次回到户籍房之后,田旭也已经下班回家了,看到门上已经上锁了,刘华将头贴在门缝前沉默不语,他闭着双眼,好像在思索某个问题?

大约过了半盏茶的时间,刘华睁开双眼,看到天色已经黑了,而县衙后堂依旧在哭天喊地的嚎啕大哭,见此情形,刘华便建议道:“总捕头,如果我没有判断错的话,李牧有重大作案嫌疑。

但是根据眼前的情况,李牧很可能已经畏罪潜逃了,我本想把这个结果告诉张县令一声,但是后面这副场景,我实在受不了,这样吧,待会儿,你辛苦一下,去后堂跟张县令通报一下案情。

我先回趟知府衙门,这次出来比较仓促,有些验尸的工具我没有带在身上,趁着现在没事,我得把那些家伙什找出来,拿到工具后,我直接回天啸家休息了,等通报完案情后,你去那儿找我就成。”

听到后堂的哭声碎心裂肠,哀声震天,佟震也不想去后面,但是刘华既然已经抢先一步开口了,他无奈的叹了口气,只得硬着头皮朝后堂走去了。

晚上九点时分,刘华骑马赶到了黄天啸家里,进院后,他看到黄天啸和佟震正坐在院子里喝酒呢,见刘华进来了,二人举手招呼刘华,让他坐下喝酒。

“不就是拿个工具吗?怎么现在才回来?”佟震一边给刘华倒酒,一边随口询问。

“嘿嘿……我拿到工具后,顺道回我那刘府看了看,结果正巧赶上兄弟们开饭,然后我就在那里吃了点饭菜。”讪讪着说完原因,刘华急忙转移了话题:“天啸,怎么样?你今天有收获吗?”

“算是有点收获吧。”端起酒杯喝了口酒,黄天啸轻声道:“我今天走访了三个富绅大户,找他们聘请的尼姑师太打听了一下,其中两家的尼姑对外界的事情不知情,而另外一户人家中聘请的尼姑,正巧知道一点线索。

据那位师太说,她去年回庵里搬运经书的时候,曾经听庵内的师妹们提起过,说苏州水月庵的妙慧师太,来扬州运河县坐镇佛堂了。

妙慧师太今年三十二岁,长相清丽,精通佛法,有大智慧,大灵根,在尼姑界之中,也算是小有名气,但是这位师太只知道妙慧来到扬州了,但是在哪家讲授佛法,她也不知情。

而李牧给我们看的那本登记册上,偏巧没有这位妙慧师太的名字,我想这里面一定有什么关联,明天我再去其它几户人家那里打听一下,争取打听出这位妙慧师太的行踪,看她是不是那位遇害的死者?”

听到黄天啸查获的线索后,佟震显得很兴奋,他将自己跟刘华今天的发现,对黄天啸说了一遍,然后笑骂刘华没义气,害他自己去县衙后堂听了一个多时辰的哭丧。诉完苦之后,佟震便拉着刘华和黄天啸喝酒,

三人累了一天,此刻被佟震这么一劝,全都放开了心思,端着酒杯互相灌起了酒,不大一会儿,三人便全喝多了,黄天啸将喝醉的刘华和佟震扶回房间后,也顾不上收拾碗筷了,直接回自己的房间睡觉了。

深夜凌晨时分,一阵狗叫声杂乱无章的叫了起来,听到外面的狗叫声之后,佟震被吵醒了,他睁开眼睛,看到刘华已经穿好了衣服,佟震来不及多想,披上外套跟刘华朝院子走去了。

他们二人来到院子后,看到黄天啸正穿着睡衣,手提佩刀,在院门口摆弄门栓,看样子,他正要开门去外面观察。见此情形,佟震打着哈气道:“怎么回事?外面的狗为什么叫唤的这么凶?天啸,你去外面看看,是不是村里来贼了?”

打开房门后,黄天啸朝外面探了探头,仔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