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抗战之钢铁风暴 小说作者: 搞个锤子-第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从文,我在第7旅后勤部忙得好好的,你这么急把我叫过来做什么?”黄国栋有些埋怨地看着姜立说道,此时时间对于第7旅异常宝贵,他在后勤也忙得不可开交,如果不是姜立,就是他老子也别想把他这样轻易叫过来。
“舅舅抗日的决心我是不怀疑的,但少帅对舅舅有恩,有些事让舅舅去做,他做不出来。有些事得咱们年轻人去做。”姜立低声说道。
“什么事搞得这么神神秘秘的。”黄国栋疲倦的脸上也来了一丝兴趣,看得出这几天他也累得不轻。
“少帅现在还没动静,奉天城是守不住的,我打算将奉天的大批机械有计划的内迁,但内迁的方向不是关内,而是在陕北。”姜立说道。
“什么,奉天城守不住了?现在不是打得好好的吗,你把关东军的后路都给截了。听说刚才还收编了省防二旅,咱们也有一两万人。为什么不能去关内,去陕北,路途遥远,这么多东西,几十万吨的粮食,没有足够的运力,恐怕几个月也运不完。”黄显声惊声道,“况且你现在不是在大举修建防御工事,各个洋灰厂,砖厂都开足了马力在生产,现在前线的防御一天一个样,日军想要打进来也不容易吧。”
“我们现在的兵力加起来是有一两万人,但日军已经调动了朝鲜援军,少帅与南京的不抵抗已经让日本看到彻底占领东北的可能,日军大队开到,单凭我们这一两万人能济得了什么事。就算灭掉了关东军主力,也于事无补,只能稍加拖延时间。之前那么困难的局面我都挺过来了,你以为我想当逃兵?”姜立反问了一句。
“你的话我是信的,奉天当真没有一丝守住的可能?”黄国栋脸色难看的道。
“如果少帅不发兵,一丝机会都没有。少帅没有想法,如果把机械迁到关内去?到时候日军再去关内,咱们岂不是白忙一场,少帅对关外的基业什么态度你也看到了,这些机械是以后抗战的物资基础,不容有失,我现在只问你一句,这件事你干还是不干,你不干,我找别人!”
姜立说道,找黄国栋也是看中了黄国栋这段时间在后勤工作的能力,而且协调这次物资的大迁徒需要的人手太多,又不能与张学良牵扯太深,姜立的基础浅薄,手头上暂时还没有太多可用的人,暂时只能从黄国栋这样的年轻一代里面挑选。至于那些有经验的老一辈,也许要彻底看清事实之后才会对张学良死心。但真到那个时候就一切都晚了。
84章 既下决定
“好,干,张学良不把关外的基础当回事,咱们就自己干,求人不如求己。”黄国栋一咬牙说道,“但你要给我足够的东西,不然我两手空空也没头绪做起。”
“嗯,我之前已经让奉天这边全力打制马车,另外这次省防二旅到奉天来,还会陆续有几万匹马,几百头牛。虽然运力仍然不够,但奉天城日军几个月也别想打下来,我会在前线拖住日军主力,你在后方把东西运干净,就算日军最终攻克奉天,一点东西也不给他们留下。”
“对,就是要这样,让日本人知道咱们的决心。”黄国栋一听拳头一紧,兴奋地说道。
“另外华北一马平川,无险可守,根本挡不住日军的飞机大炮,陕北那边咱们刚过去开头会有些艰难,只要站住了脚,日军想要再打下来,那就更难。只要这批机械重新生产,咱们就能源源不断地武装出军队跟日军奋战到底。”
姜立蛊惑着说道,提前将物资撤走,姜立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东北产粮,奉天积蓄的粮食足够多,但也架不住庞大的消耗。必须在明年春耕之前赶到陕北否则坐吃山空,再多的粮食也赶不上消耗。乱世之下,想要拥有足够多的廉价劳动力,也必须建立起足够的粮食储备。否则单是撤到陕北的劳工,运输工便多达数万,再加上兵工厂的员工,家属,还有陆续扩张的军队,至少十几万人,人吃马嚼,哪有那么多粮食消耗。
“先从哪里运起?沿途又怎么保护咱们运送的物资?”黄国栋立即进入状态,提出极为关键的两点道。
“奉天这边马上开运还不太合适,我从鞍山抢到了一批设备,先把这些设备运走,通辽那边的驻军已经撤往锦州,只有少量留守部队,我会安排一些兵马给你,先把东西运到通辽作为中转,暂时以鞍山的机械还有粮食为主。”
姜立微微一笑,如果从此时就开始运起,时间勉强是够用的,省防2旅的加入在兵力上的紧缺也稍微得到缓解,黄显声从各地召集起来的警察部队,姜立手里可以调用的兵力很快将达到三万以上。另外还有邹作华从兴安屯带过来的一个屯垦旅。
还有大批训练的新军,更重要的是此时奉天的水泥,砖石厂正在抓紧时间抢修工事,在充足的军火供应下,守住奉天几个月的时间不再是奢望。毕竟日军大规模调动需要时间,姜立也不是在奉天城这边坐以待毙,此时东北军与日军装备上的差距还没有拉大到全面抗战时的地步。
一边收罗运力,一边将粮食,鞍山那边拆卸下来的机械运走。完成第一步后,再将运力释放到其他地方,总之收编了省防2旅之后,这盘棋算是稍微盘活了。
“团座!”路过大帅府时,马壮带着两名士兵远远地迎上来。
“你小子,在这里呆不了几天,有新任务了。”姜立笑道,“先给你三个营,要是把队伍拉起来,你就是正儿八禁的团座了。”
“啥?那团座你升什么官?”马壮眼睛一亮,不过又觉得有些不妥地问道。
“我?暂时算是代旅长吧。”姜立笑了一声,这次兼并省防2旅,再加上扩充的新军,手里大大小小这么多兵都放到一个旅下,比起日军一个混成旅团要夸张多了。
“那就称你旅座了。”马壮嘿然一笑,然后低声问道,“团座,有什么新任务?”
“带你手里的三个营,去端了日本人在本溪的矿区,带那边的劳工把机械全部拆了运到奉天城来。然后是抚顺煤矿那边,那些劳工也要全部带过来,没收满铁株式会社在奉天的所有财产。”
姜立脸上绽放着一丝得意的笑容,日军又能怎么样,再能打也没法阻他将日本在东北多年奋斗的基础化为乌有。哪怕是南满路,在西撤之前,也要炸毁其中的绝大部分,重建这些铁路再快也得花两三年的时间,这还是在没有干扰的情况下。
在修好铁路之前,姜立也给吉林,黑龙江的抗日军队赢得了一口喘息的时间。日军想再像历史上的那样成功地肃清东北的抗日武装便是一件不可能的事了。这个时间至少得延缓一年,甚至两三年。
“好嘞,这种绝户计卑职最拿手了。”
马壮听得眼睛发光,黄国栋也是个胆大包天的主,听到姜立的话后,了一脸春光焕发的样子。看得出对姜立的这种绝户计十分赞同。用马壮姜立也是思量过的,马壮能把于凤至派到大帅府的人顶回去,说明这家伙也是不怎么感冒张学良的人,关键时能坚持,去拆掉日本人在奉天的各家工厂,查获满铁株式会社的财产,普通的官员干不出来,毕竟怕惹出事端,但马壮不会有这种心里负担。而且护送辎重队伍,保障后路的安全也需要一支信得过的部队,眼下为了不影响东面的战事,只能给马壮三个营,至于后面,再想办法抽调更多的部队。
从现在便开始将鞍山的那批设备西运,姜立陡然想起一件事,还得找几个地质学家在陕西,内蒙一带勘测一遍,把那一带的矿给找出来才能做相应的开发。
“旅座。”马壮趁黄国栋去上厕所的功夫小声在姜立耳边说道,“我抓获了一个日本人,之前这家伙躺在日军里面装死,我想宰了他的时候,那个日本人透露出了一个秘密,旅座可能会感兴趣。”
“什么秘密?”姜立问道。
“关于当年老毛子高尔察克黄金的事,那日本人说黄金被一批日本军官私分了,这些年他一直在关注此事,有一批黄金被带回来,还有一批黄金在几个军官的黑吃黑中留在了黑龙江,听那日本人说足有一百多吨。”马壮小声道。
“是吗,好生看管那个日本人,好吃好喝供着,不要让他给跑了。”姜立眼皮子一眨,虽然有了张学良的这些黄金,还有东北银行,中国银行分行的这些资金,一时间也不缺钱用,并且有了第一桶金后,姜立可以投资别的财路,但没有谁会嫌钱多,此时一架飞机也只要几万块钱,好一点的战斗机也不过几万美元,一百多吨黄金,可以买几千架飞机了,试想一下几千架飞机是什么概念,当然,并不是有了飞机就可以,飞行员,燃料,弹药,地勤,机场等配套设施又是一大笔,但这么大一笔钱没有谁会不心动,不过眼下还是以奉天这边的局势为重,这个小道消息先放到一边再说。
85章 兵力逆转
嗯嗯,还是第三更,书友懂的。
与黄国栋,马壮敲定内迁大计,在赶赴战场之前,还必须要去见一趟黄显声,这两天变化太快,必须在军事上作出一些相应的调整。
日军攻打奉天城,虽然张学良下了不抵抗的命令,但各地男儿踊跃投军。从奉天战役打响到现在才三天的时间,黄显声这边就陆续从中挑选了六千余人。虽然新军的战斗力不强,可毕竟兵力在这里,为了尽快在正面战场上取得突破,与黄显声商量过后,姜立从第7旅中抽调了3个营分编到新军队伍中成为骨干,将新军安排在机场,东大营,兵工厂,皇姑屯等地训练的同时也承担起守备任务。
至于黄显声原来的警队,除了之前补充到第7旅战损的兵额,另外又单独成立了两个步兵团。每团各2000余人,也在紧急的训练当中。
“有了这些新兵,第7旅就可以从中腾出手来,有没有可能短时间内击破关东军主力?”黄显声一眼期待地看着姜立道。虽然姜立抽调3个营组成新兵力的骨干,但第7旅得以从驻守各地腾出手来,实际上直接投在战场上的兵力不仅没有减少,因为收编了省防二旅,之前又接收了黄显声警力的补充,反而在兵力上已经压倒了关东军主力达到1。3万人。
而关东军之前被姜立吃掉一部,这两天又在奉天方面飞机大炮的打熬之下损失也不会少,就算有各地增援过来的在乡军人。此时在浑河东南,本繁庄手里的关东军也不会超过七千之数。不过黄显声也知道这一切都只是暂时的,朝鲜日军一旦抵达,在没有得到足够的支援之前,他们在兵力上的优势将会再次被逆转。而且日军增援过来的都是能打的精锐师团。并不是简单的兵力差距这么简单。
“事在人为,现在我也不能打包票,另外新军稍加训练,以营为单位,轮翻拉到战场上磨炼。”
姜立摇了摇头,主要是省防二旅现在才刚拿到手上,没有磨合,短时间内想爆发出多大的战斗力还指望不上,就算有第7旅的老兵作为骨干,指望新军按部就班的训练也不太现实,用伤亡换来快速的成长也是没办法的事,就是省防二旅,也只是经过一定的训练,论起战斗力,比起日军也差了一截,此时姜立手里真正能打的队伍,还是第7旅的老骨血。
“军事上的事交给你我还是放心的,不过你也要注意休息,不要日军没打走,你自己就先累垮了。”黄显声叹了口气说道,不用跟着姜立走,单是算姜立这几天的行程也知道姜立能合眼的时间加起来恐怕也不过几个小时,可这种时候能派得上用场的人手太少,他要主持后方,训练新军,招纳兵马,同时在警署总队干了几年,还要防止日本的特务在奉天城捣乱。正面战场此时只能让姜立一肩扛着。
“是啊,姜旅长这段时间太累了一些,万一累倒了,一时间去哪找一个能像姜旅长一样能征善战的人物。”刘澜波说道,“南面内战厉害,我看现在国难当头之迹,也不用理会那么多,团结一切可以团切的力量,只要能抗日,都是好的。”
“刘叔话里有话啊。”姜立讶然看了刘澜波一眼,又看了看黄显声,见黄显声没什么反应,似乎也认同刘澜波的话。
“眼下正值民族危难之迹,与其将力气都消耗在内耗上,不如都投到抗日上来,姜旅长认为呢?”自从姜立打出声势来之后,刘澜波就一直称呼姜立的军职,倒没有之前那般长者的亲切了。
“刘叔是共*党?”姜立眯着眼睛打量了刘澜波一眼,没想到黄显声身边还有一个这样的人物。怪不得历史上黄显声会因为通共的罪名被捕,最后被特务暗杀,原来是受身边秘书的影响。
听姜立点破刘澜波的身份,黄显声面色一变,在此时的情形下,尤其是在南京的压迫下,通共是十分恶劣的。黄显声对共并不排斥,但也从未在人前提前,只是默许了刘澜波的一些行动。而现在姜立却是直接点明了。
刘澜波也没想到姜立的反应这么快,能从只言片语中便判断出他的身份。强笑道,“姜旅长说笑了,我怎么可能是共员。”
“那便不是吧,眼下的局势太紧张,特别现在奉天抗战又在紧要关头,舅父跟我扯旗号出来抗战,也只是恶了少帅,南京方面倒不打紧,如果跟共跟走得太近,便成了南京的眼中钉,必然除之而后快,虽然团结一切力量抗日是占理的,但形势所迫,有些事不能做得太明显。”姜立摆了摆手道。
黄显声松了口气,因为跟共员的问题,多少人反目成仇,他也担心就此跟姜立生隙,不过看姜立的态度,对共员似乎并不排斥。相比起黄显声,刘澜波更是狂喜,黄显声对共的问题暂时还只是默认,相对于南京方面的态度已经是好到天上去了。而此时姜立更是对南京与张学良都失望至极,甚至不排斥共员在奉天的行动,态度上比起黄显声还要开明几分。如果能将黄显声与姜立都发展成组织上的人,对于组织在民国的事业,无疑前进了一大步。
“这是自然,暂时以抗日为第一需要,不能因为态度的冒进招至南京的压迫。”刘澜波按捺住心里的喜悦,点头说道,过犹不及,此时能知道姜立的态度已经算是巨大的收获了。
“咱们在奉天的实力仍然有些单薄,舅舅你在东北军中人脉深厚,吉林,黑龙江想必也能牵上不少关系,熙洽虽然投靠了日军,但十几万省防军都还未动,舅舅你不妨派人去联络一下,如果能拉来两支援军最好了,就算没有援军,端掉关东军在吉林,长春的几千人,也能解决我们在后面的压力,能集中精力对付朝鲜与旅顺那边增援过来的日军。”
“嗯,熙洽虽然叛国通敌,但吉林,黑龙江的一些军官还是有几个有骨气的人,我已经派人去联络他们了。”黄显声点头说道。
“这就好,还有一件事就是我打算分批将奉天的机械拆出,日本人已经看清东北的虚实,也看清楚了南京与少帅的态度,奉天迟早是守不住的。这些机械要拆迁到后方重建,留在奉天城要么是毁于战火,要么是最后落到日军手里,这点希望舅父能理解。”除了之前的兵工厂,这些事上仍然需要与黄显声敲定一下。
86章 未来预想
“拆吧,咱们做到这份上,也算是跟少帅彻底决裂,除了打下去,没有后路了。”黄显声叹了口气说道。
姜立一笑,打到现在确实近乎跟张学良决裂了。但这一切都是张学良逼出来的,自己不抗日,躲到关内,难道还不许别人抗日了。
至于共*党,姜立从心底没有什么反感,每一个政党在历史上都或多或少走过一定的弯路,但不能因为某些弯路就否定一个政党,毕竟谁都有犯错误的时候,大浪淘沙,淘不去的是真金。一个政党能越来越壮大,稳固,便能说明这个政党能代表这个国家大多数人的利益,能维持相对稳定的秩序;总体环境越来越好,便说明这个政党本身在不断地改善。(不写tc这本书会写不下去,现在的民国小说已经不允许另立政权,依附国民党夺权。另外也要一定程度的尊重历史,tc虽然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但不能否认,这些年确实在向好的方面发展。)
关内没有姜立的容身之所,无论是南京,还是张学良都不会容忍一支反抗命令并且逐渐发展起来的诸侯,去陕北是必然之举,更重要的是,想要在陕北建立足够的工业基地,单靠姜立本身的发展并不现实,在那种内陆地方,还得与苏联取得进一步的联系,而苏联也需要东面的中国强大起来,应对日本越来越大的威胁。
如果是民国强大,苏联势必也十分忌惮,如果这个政权是社会主义的,是苏联的小弟,扶持力度势必会大很多。姜立跟苏联本身没什么联系,而且对于政治也并不太在行。选择投靠共*党,依靠共*党与苏联建立紧密的联系也是必然之举。姜立还想在t34坦克生产出来时不受重视的契机,取得t34的生产技术,再向苏联采买一定的设备。另外苏联在航空方面也是十分有潜力的,生产出来的la5,la7是可以与德国的bf109相抗衡,甚至在性能上要稍微比起bf109更加优秀的机种。当然,能取得bf109的生产技术也是好的,无论是哪个机种,在初期对抗日本的零战都足够了。历史上抗战民国空军的全面溃败正是在零战加入到战场之后开始的。
苏联由于过于重视双翼机,导致单翼机的发展整体上落后于世界水平,苏联援助民国的战机,还有民国自己购买的飞机面临着零战的屠杀。就是美国,在太平洋初期,也根本拿不出一型可以与零战一较高下的机种。民国就是能挤出资金来,也根本没地方去买能与零战匹敌的战机。
不过姜立也不想太早靠过去,至少在共*党解决内部矛盾之前靠过去不大好,得让共*党自行解决博古带来的恶果,抵达陕西后再考虑融合的问题。对于姜立来说,最重要的是抗日,姜立注重的是军事,政治上还需要有人也解决,无论是出于抗日,还是出于建设的需要,姜立都只能选择共*党。
当然,自己投靠过去,不如对方主动找上门来。毕竟若是他提前在陕北扎下根基,共*党在陕西落地生根还要靠他,想必开价不会太低。
带着这样的想法,姜立渡过了浑河,来到已经前进到小西保的指挥部。
“我的大团长,你再不来,我可熬不住了。”两三天没见,之前形象还算不错的肖维国此时眼眶深陷,胡子邋遢,看上去像是苍老了好几岁,此时看到姜立返回如同看到了救星一样,欣喜若狂,他跟姜立一样,这几天根本没怎么好睡,但是他可不像姜立以前在雇佣兵世界经历那种非人的训练长期在生死线上挣扎的煎熬,没姜立这般能扛得住。
“从今天开始,我已经是正儿八禁的代旅长了,请称呼我为旅长!”姜立认真地说道。
肖维国呵地一笑,没想到姜立这个冷酷的家伙也会有冷幽默的时候,“亏你还有闲功夫说笑,朝鲜那边的日军都已经抢占了丹东,听说前锋已经开始向凤城挺进了。就算炸断铁路,能延缓39混成旅团的增援时间,也不过多争取三五天的时间。”
“帐不能这么算,日军当初把希望寄托在铁路上,一时间没地方去调集足够的马匹。想像原计划那样带着大批辎重赶到奉天战场,不太现实。特别是没办法快速调集资源,在战场外围修建机场,也就是说至少二十天到一个月之内,在日军既要运兵,又要修建机场之前,我军仍然能保持空中火力的优势。”
姜立正色说道,关东军主力在奉天城外受挫,此时一度陷入两面受敌的困境,已经给39混成旅团敲响了警钟,奉天城的守军并不是一支可以任意拿捏的军队,如果没有足够的火力支援,哪怕是赶到奉天城,也要撞得头破血流。张作霖与张学良在东北留下了一定的底子。
除了留在机场的45架飞机可以投战场之外,张学良从捷克买回来的40架飞机组件尚未组装,为了避免被一锅端,姜立另外已经让藏式毅再在奉天城南修建两座机场。整体上东北空军是十分有实力的,而且张学良去了关内,这帮飞行员抗战的热情很高,姜立暂时还不需要担心空战这一声,也就是说哪怕在39混成旅团赶到,除了在重炮上不如对方,可75mm口径及以下的火炮奉天方面是有很大优势的,并不是任日军拿捏的泥团。而在39混成旅团赶到之前,还要趁着关东军主力现在后路被劫的情况下将其痛击。若是让本繁庄抽调兵力夺回鞍山,之前的努力可就白废了。
“好吧,能逮着这个难得的机会将关东军主力痛殴那是再好不过了。”肖维国点头说道。
“现在战局怎么样?”姜立来到作战地图前问道。
“继我军全歼关东军在曹仲屯,下河湾的两个日军大队及部队在乡军人之后,日军第一道防线已经告破,目前本繁庄已经带着关东军主力撤至鑫宝台,苏家屯,施官村,白塔堡一带,打算重整旗鼓再战。不过关东军受挫,兵员损失不少,反观我军,旅座兼并了省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