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民国黑社会-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各店铺老板找该场经理磋商解决办法;该场职员亦群起恐慌;该场经理弄得内外交困;只得就范。
上海有家大游乐场;经营者是一个著名大滑头。有一次居然也收到了一封索款2000的吓诈信。此人对其中黑幕阅历最深;深知这类亡命之徒人数甚众;且在暗处施其狡计;若与其硬顶;将防不胜防;永无宁日。于是亲自携款;找到吓诈信所具地址;果然有人出来接待。他便自陈来意;先说明游乐场生意不佳;且诸位的要求我无法报告各位股东;因为各股东成份不一;经历不同;能了解诸君经营之事业的很少。如果我向他们报告实情;势必不肯承诺;甚或有人会报告捕房;大动干戈;弄得我们双方都蒙受不利。因此我特地亲自前来;掬诚相告;并带来私人款项千元;以备诸位茶酒之需。说毕;便献上一大卷钞票。那接待者再三称谢而收;拍着胸脯道:〃俗话说:'得人钱财;与人消灾'。我们既受先生厚惠;今后凡属先生管辖范围之内;一草一木;我们都愿负全责。〃大滑头乘机请求保险;那人慨然允诺。从此以后;同是游乐场;它处事故频频;而该场平安无事;生意发达。赫诈党之狡狯;尤其表现在收赃机关的安排上。因为寄吓诈信;总是希望被吓者以金钱奉献;这就不得不予信中标明真实地址。但又深恐被吓者接信之后;报告捕房;按图索骥;机关势将立破。对这个两难问题;他们采用了这样一种自全之策:先于同党中选出有眷属者;借其住所作临时收赃机关;吓诈信中即标明此处地址。信一发出;立在机关四周分布同党多人;宛如站岗放哨一般;用种种暗号传递消息。遇有事变;瞬息即达。如果来的是官厅侦捕之人;则其人未至;机关中早已得到消息;只剩一二妇孺;即便捕去;也不怕不放。而被捕者一旦被释;此辈便以此为藉口;或抬高勒索之款额;或提前送弹以示报复。更有一种勒索手段;恐吓信发出之后;不待被吓者至;先派一至二人登门求见;或应被吓者之招前往谈判。虽然偶尔也有被捕送官之事;然而商民大半乃怕事之辈;不敢得罪这伙亡命之徒。所以;赫诈党敢于公然派代表出面;磋商条件;秘密往来;大多被尊为座上客;没有人敢动其毫毛的。吓骗之术;起初仅及于游乐场所;后来渐渐扩展到其他行业;其中最为惊人的是;上海南北瘪三数万人;敲诈包造房屋的水木作头之一幕。包造房屋;是旧上海的一种大好生意。承包者旧时称之〃水木作头〃。起初;凡遇水木作头承包建房;流氓瘪三辈必群推代表;前往索取酒资;纷扰不已。作头为求安静;只得稍稍应酬。但瘪三种类繁多;各不相属;前者既去;后者又来;作头不胜其扰;便向此辈交涉:今后须推出首领;担保安宁;否则不予理会。不久;便有两个瘪三来访;自称是瘪三首领孙坤的代表;要求索取作头正在包建的某处工程费用500元。作头大怪;因为以前开销瘪三;每次不过数百文;今天却狮子大开口。磋商许久;无结果而散。两瘪三代表临行时威胁道:〃小兄弟辈今后若有野蛮行动;莫怪莫怪!〃从此不再见到瘪三踪影;时间一久;作头也就淡忘了。
一日;天刚破晓;作头忽得急报;急忙奔至造屋地点;则见连日运来的各种建筑材料均已不翼而飞。看守人报告说:夜间丝毫未听到声息。作头大惑不解:工地上堆积如山的砖瓦木料;靠肩挑手搬;少说也得百十人。天下窃贼;岂有成群结队至于如此之众的道理?研究半晌;断定为瘪三所为。正打算报告官厅;请求查办;而那两名瘪三代表不请自来;一见面即承认小兄弟辈野蛮无礼;请求海涵。所有砖石木料现在都堆积某处;首领早已选派老实可靠的兄弟前往轮流看守;并严戒众兄弟不得损坏遗失。今特派我们二人来此请罪;云云。作头闻言;明知是此辈因前次谈判破裂;有意大显手段;以达到勒索金钱之目的。且此辈自恃人多;又兼无赖;捉将官里;也无所惧;仍惟调停一法可行。磋商结果;以200元了此公案。交款之日;首领孙坤应作头之邀请;亲临某茶楼。时值严冬;孙坤身着狐裘;侍从环立;哪里有一点瘪三相!相见之下;先向作头道歉;继而说道:〃造屋地点;从今日开始;派众兄弟担任守护;直到竣工之日为止。砖木材料之类;若有一草一木的损失;惟兄弟我是问。前次搬运的材料;当责令众兄弟于一日内搬还;如有损失;亦惟兄弟是问。〃说罢;扬长而去。此后;所失材料;果得完壁归赵;直到工竣之日;也再无瘪三惠顾。
然而;自开此恶例之后;其他作头包造房屋者;简直不胜其敲诈。偷料犹在其次;设或不肯出钱;则扬言房屋垂成之日;纵火焚烧。众作头聚议无策;只有花钱买平安一法。久而久之;遂成惯例:楼房每间五角、平房三角。工程尚未破土;〃规费〃已先送出了。
诈骗。
即施用各种奸诈之诡计以行骗。此类诡计;不胜枚举;这里略举数例。
(1)纵火图赔。
都市奸诈之徒;有专以放火为发财捷径者。方法是;先在亲友处挪借若干资本;开一滑头商号;货物务求充足;装璜务求富丽。布置既定;然后向保险行请求保险。保险行派人查验;资本果然不少;遂同意保险;给予保单。数月之后;货物渐渐售净;乃将店铺付之一炬。保险行不得不如数赔偿;其实店内所存;都是些不值钱的东西。巨万资财;早已移存它处了。此种鬼蜮伎俩;渐为外人觉察。起火之家;保险行必先查明起火出于无心;方允赔偿。于是;奸徒就想出了新的狡计。有个青浦的无赖钱某;落魄沪上。效法上海放火发财者;回家变卖家产;得数千金;于闸北总局路开了一爿米行。行中米粮自地面堆至屋顶;满满实实;不下二三万袋。都是他找关系运动各米行寄存于此的。开张数日;即向某保险行请保火险10万元;得到保险行的应允。过了一个月;又在米行紧隔壁秘密开设一爿弹花店;专为居民弹旧棉花。数月以后、行中寄存之米渐由各米行运去;所存无几。一天夜里;弹花店忽然起火。风势甚紧;瞬息间延至邻舍。比及保险行救火车开到;则米行已化为焦土。事后;保险行派员调查;则失火者系邻家。要追究弹花店;则该店并未保险;只得如数赔偿。钱某遂以数千金资财;换取10万元赔款;成为富家翁了。
由邻家放火;闻者已叹为观止。岂知上海还有一种人专以包放火为业者。有个姓张的洋布店老板;由于经营不善;连年亏损;行将倒闭;商之于密友孙某。孙某问他有没有保险;张答保有火险5万元。孙某道:〃既如此;何不放火?只要付之一炬;不患保险行不照价赔偿。〃张某连连摇手:〃这一着我不是没想到;一则怕放火不成;二则怕放火虽成;一旦被捕房查出;反获纵火之罪;还是另想良策吧。〃孙某笑道:〃你也在为老上海了!难道没听说上海有为人包放火的吗?你如有意;我当介绍一人;包你一炬成功;毫无可疑痕迹。〃张某当即依言。过了几天;该洋布店果然失火;救之不及;延烧至十数家。保险行派人调查;则火起于店堂之内;原因是保险灯下坠所致。一再查验;绝无纵火痕迹;只得照5万元赔偿。
(2)连环妙计。
上海有骗子金李二姓;暗中立一契约:由金某将黄包车50辆出卖与李姓为业;每辆120元;计6000元。李某出6000元买下这批黄包车后;仍交金某经营;每月坐收750元的车租。而金姓将车出租给车夫;每月租金除交李某以外;净余300元。局外人无不以为这是于双方都有利的买卖。惟于李某一方;当时一文未得;却要先交付6000元;因而要求金某找一保人;此亦情理之事。金某当即拟好保单;单内言明担保金某必不走失;每月车租如数交纳;金某如有意外归保人理处;不得推倭;等等。复向各车行租得黄包车数十辆;布置妥当;然后拿着保单到邻近车行寻保。只见他口若悬河;说明情由;动以厚利;自有一般贪图小利之人被他说动了心。有个吴某闻言;心想既有价值相当的黄包车在手;又有每月如此厚利;金某何至于忽然逃走?且近在咫尺;即使有个风吹草动;也便于察访;而能坐得若干酬劳;何乐而不为?于是欣然签押盖印;为之代保。此后;金某也不时来往;力言营业如何发达;按期致送酬金。吴某得此微利;喜不自胜。
忽忽10月过去;某日晨;吴某正在店中办事;忽有某包探手持白纸一张;入访主人;见面后即命吴某签字。吴某茫然不知何事;索纸一阅;则见上书:〃李某所控吴某一案;准于某日下午三时将该被告投到本公堂候审无违。〃吴某大惊;不知李某何人;所控何事;只得在本人名下画一〃十〃字;付之而去。次日即是堂期;吴某只得挺身到堂候审。堂上即将保单掷下;问道:〃保单上是你的签字吗?图章是你的店号盖的吗?〃吴某只得答〃是〃。堂上又问:〃日前金某逃走;原告至本公堂控告后;即派包探至金处查勘;检得帐簿一册;载明按月支付你的酬劳金若干;你是否收到?〃吴某又应曰:〃收到。〃堂上又道:〃今车价计6000元;车租共7500元;原告前后共收车租2250元;两项合计;尚欠1。125万元;照例应由你保人赔偿;你有何意见申诉?〃吴某苦思半晌方道:〃恳求堂上宽限;容商人出外寻找金某到案。〃堂上判吴某交保两星期;找寻金某到案后再核。吴某四下查询;如同大海捞针;转瞬期限已到;传到公堂;金某仍然未获;吴某理屈辞穷。堂上遂判吴某交足1。125万元;当堂给予李某领去;此案遂了。岂知原告被告金李二人都是骗子呢!
(3)鱼目混珠。
上海有家当铺老掌柜;年逾六旬;经营四五十年;收徒百人以上。同行中人都尊之为老前辈。凡遇不常见的珠宝求质而又难辨真伪者;莫不求教于老前辈。岂知这位老前辈谨慎一生;疏忽一时;竟受了骗子之骗。事情是这样的:一日午后;老前辈端坐柜中。忽来一人;郑重地取出冬珠一颗;要求典当。老前辈细看那珍珠;其大如豆;精圆光润;真乃千金珍品。老前辈邀之入室;商量质价。来人坚索500;老前辈还以300;不允。增至400;还是不允。索还原珠要走;忽又止步;对老前辈道:〃请您再细看看;这颗宝珠的价钱;实在千金以外。我经营珠宝;您经营典当;大家都是内行;应知时价。我因有急需;非500元不可;您若能增加到450;我另以小珠20颗再质50元;凑成500之数;如何?〃语毕;即取出小珠一颗;说道:〃其他19颗尚在店中;待我回去取。〃老前辈答应了。不一会儿;那人果然又来。先取出冬珠授与老前辈;复取出小珠一盒;老前辈检点一遍;共50粒;大小不等;光彩不一。那人道:〃你选20颗;多余的还我。〃老前辈乃全神贯注地精选小珍珠。那人斜视一旁;满脸不快;继而嘲笑道:〃您的慎密;可谓到家了。还是请您先收起冬珠;不要光在小珠上斤斤计较;须知我一周之后;即来赎取的。〃老前辈闻言;颇觉自愧;便将大小珠收起;藏于内室;然后取出钞票;如数点交。那人去后;老前辈乃将大小两珠分装两盒;亲自送到首饰房;重新审视一番;则所谓冬珠;原是赝品。老前辈大惊失色;继而静坐回忆方才情景;始断定骗子求质之珠是真的;后来利用老前辈挑选小珍珠之机;以同样的假珠换了真珠;加之假珠异常巧妙;非详察不易辨别;故而得手了。者前辈受此诈骗;赔本还在其次;更可虑者从此大名扫地;无颜再营典业了。乃往谒见典东;自请辞职。典东再三挽留;老前辈坚执不可。回典之后;整理行装;准备走路。临行的前一日;忽发大批请帖;遍邀同行及珠宝业中的代表;至某大餐馆设宴话别;宾主不下100余人。席间;老前辈取出伪珠;遍示座客;客人们也互相传观;无不啧啧称异;以为此珠制造极精巧;虽是假货;实难分辨。传观既毕;老前辈收珠在手;而对众宾客道:〃老夫一世英名;断送于此;毕生积蓄;赔了一半。这固然由于我一时疏忽;咎由自取;不须怨天尤人。但那骗子手握如此精巧的伪珠;更用种种骗术乘机以进;我恐怕诸君遇到这等骗子;也难保不上当受骗。今日老夫辞职归家;复何颜面与诸君周旋?只因诸君来日方长;留此伪珠于世;它日必有像我这样的受骗人。我现在就将此害人之物捣碎;斩草除根;永绝后患;聊以宣泄我心头之气!〃便向菜馆侍者借来一柄铁锤;猛力一击;伪珠立时粉碎;座客掌声四起;老前辈亦哈哈大笑;各自干杯;尽欢而散。
次日;老前辈身体不适;未能成行。中午;忽来一人;出示本当质票一张;嘱店员核算本利。并取出钞票一卷;取赎当品。店员一看;则当票书明所质之物为冬珠一颗;质价为450元。呵;这不就是老前辈受骗的那笔生意吗!但此珠昨日已被老前辈击碎;今天又来取赎;为之奈何?店员想到这里;神色立变;意欲携票人内与老前辈商量;来人不同意;要求立即核算;赎回原物。店员无奈;只得算帐收款;然后持当票入内找老前辈;惊叫道;〃老前辈;大事不好了;那人来赎冬珠了!〃老前辈闻言;霍然起立;大喜道:〃他果然来了吗?我知道他必然要来的!〃当即取出原珠;命店伙交还来人。来人端详再三;默无一言;怏怏自去。店员更觉骇异;请老前辈宣示玄妙。老前辈大笑道:〃他用假货骗我;我也以假珠骗他。昨天席间传观的;是他的原物。而后砸碎的;则是我预先准备的另一颗假珠。在座诸人当然不会觉察到这一点。我故意大开筵席;使大家都知道原珠已碎。骗子听到这个消息;势必又起贪心。他所以持票取赎;无非是认定原物已失;大敲竹杠;哪里知道正好中了我的圈套呢!受骗骗人;其实是同样手段;叫做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店员听了;皆大叹服。
(4)长线钓鱼。
上海有个当铺老板;结交了一位珠宝商人祝某。二人今日和酒;明日看戏;殆无虚夕。不论何种开销;祝某均慷慨解囊;不令当铺老板破费分文。而且祝某交往的;都为当世巨商;某为买办;某为经理;每于杯盘交错之时;谈论商情;大都盈千累万;习以为常。一天晚上;祝某对当铺老板道:〃明天是月结之期;鄙人手头缺付款万余元;现有大胡珠数十颗;想在贵处暂抵一万;一周左右即来取赎;因此物已有买主了。〃老板看那珠宝;果然罕见。但尚未敢决其真伪;但又碍于平日友谊;只好漫应道:〃明天可以吗?〃祝某道:〃明日下午;也不为晚。〃老板携珠回寓;即于次日晨至珠宝店估价;都说确值万金。下午;即如约将万元付与祝某。不数日;果然取赎。此后;每逢节关;祝某均以脂珠拿来抵押;习以为常;从未耽误赎期。当铺老板渐渐深信不疑了。
一日;又到了祝某取赎脂珠之期了。这次是笔大生意;赎金是3万元。
而祝某竟例外地没有来。好几天过去了;仍然不见踪影。于是;就想将脂珠转抵它处;仔细一看;竟都是伪珠!老板吓呆了;又拿到别处估价;所见略同。老板更着急了;就到祝某经常光顾的妓院、菜馆等去处寻访;终是奋不可得;平日的那些阔朋友;从此也不获一见。某日遇一银行执事;也是祝某的好友。老板急以自己被骗的事告诉他;那执事急忙摇手道:〃别说了;我们彼此彼此!〃原来他也同样受骗。
串骗。
大凡骗子;极少是〃单干户〃的;大都是合伙串通行骗;是为串骗。骗子集团〃江相派〃的〃经典〃《扎飞篇》上;就明明载着这条骗术:〃善为'相'者;莫不善用'媒';故曰:'无媒不响;无媒不成'。〃〃媒〃;也即骗子的助手;起着引人上当的媒介作用。
江湖上占卜看相一类骗子;多行串骗之术。北京有个占卜先生;自号赛诸葛;起初穷困潦倒;寄寓于一座破庙之中。几个月后;居然赁屋一幢;求卜者要先挂号。生意兴隆;几乎应接不暇。知道内情的人说:〃这是某总长提携之力。〃原来;某总长乃袁世凯的爪牙。袁氏称帝、西南兵起之时;此君仓惶逃遁;蛰居家中;郁郁不乐。一日携仆出游;见赛诸葛端坐于破庙檐下;就命他占了一卦;得七言四句:〃君本当年万户侯;干戈拢攘暂时休。轻车熟路逢知己;盖世英豪第一流。〃赛诸葛反复端详这篇卦词;道:〃从卦词看来;先生曾为显宦;后因兵事发生;辞了职务。但是目下又将欣逢知己;官星又旺;且所任职务;从'轻车熟路'四字来看;必属路政。末句虽是赞美之词;但先生本人以及知己者的名字隐藏其间;也未可知。〃某总长一看;前两句已验;末句二三两字;恰是总长大名。于是心花怒放;给以银洋两枚;笑着说:〃将来果然验了先生的卦词;当以200金为先生祝寿。〃不久;袁世凯一命呜呼;某总长一跃而为交通总长。于是视赛诸葛如神仙。还有许多官迷;也都来占上一卦;赛诸葛的生意便日渐兴隆起来了。读者可能更疑惑:这位赛诸葛难道真是神人吗?怎么会句句灵验?事属不然。原来跟随总长占卜的那个仆人;与赛诸葛是同乡;故从同乡口中知道了总长的历史。交通部长一席;时人称为〃活财神〃;某总长羡慕已久;仆人知其隐衷;也于事前告诉了赛诸葛。后来总长果居交通部长之位;实出于奔走运动之力;哪里是什么命运使然呢。
旧时有一种古董骗子;也常用串骗之术来行骗。有个常州人尤某;家资数百万;好古书古画如命;家中搜罗不下数百幅;都是花大价钱买来的。其实;确属古代名书画家之真迹者;不过十之二三;其余都是赝品。尤某本不识什么字;购古书画均请门客张先生鉴别。张先生说好;尤某亦说好;张先生说不好;尤某也说不好;自己是毫无主见的。尤某平日以未得唐伯虎之画为憾事;一日;有一个貌似旧时富家子弟者;手持古画一幅;登门求售。尤某展开一看;乃是一幅工笔人物画。画面上仅一男一女;男作书童装束;青衣皂帽;但却风度翩翩;女的好似丫环;但也千娇百媚;姿态绝艳。署名〃六如居士〃。尤某不知〃六如居士〃何许人也;急命人请张先生。张先生略加审视;即问售画者索价多少。售画者道:这幅画是先人传家之宝;本不该卖;实在因为穷极无聊;不得已而作此愧对先人之事;并无奢望;500金就可以了。张先生急忙把尤某拉到另外一个房间说道:〃这幅画请你急购勿失;它就是著名的点秋香图;画中一男一女;就是唐伯虎与秋香;六如居士;就是唐伯虎的别号。这幅画是唐伯虎生平最得意之作;过去有位相国曾以万金求购不得;其名贵可想而知了。尤某大喜;即以500金将画买下。后经内行鉴别;此画乃是后人伪作。那位售画者;乃是一名古董骗子;而张先生则预先与之串通;共同谋骗尤某。
串骗中尤有骇人听闻之一幕;即串出洋人作〃媒〃行骗。有个公学毕业生李某寓居沪上;设一英文学社;教授30来个学生;借以自立。他的父亲是前清官吏;广有积蓄但过早死去。李某将遗产存入上海银行。此后他与一广东人姓郭的结识了。来往既久;渐成莫逆之交。且郭某亦通英文;常帮李某做些批改作业之类的事情;更得李某信任。某星期天;郭某对李某道:〃今有友人胡君;是某洋行大班(经理)的好朋友;现在那个洋人要办一分行;聘用买办;薪水佣金格外从丰。胡君已将我介绍给洋人;洋人也已允诺。但我苦于没有资本;您是否有意于这个位子呢?〃李某平日本已饱闻洋行买办的阔绰;现在听说有此机会;不觉喜上眉梢;便竭力恳求代谋。郭某道:〃这不是仓促间所能办成的。您既有意;我当先介绍给胡君;明日约来一谈;如何?〃次日;胡某乘小汽车而来。只见他外罩〃草上霜〃袍褂;指戴钻戒;扣系金表;一派华贵气象。谈及买办之事;始知须先付垫押金一万元;每月薪水加上佣金可达六七百两。李某听了越发高兴。胡某提议道:〃你既热心这个位子;明天就可以到跑马厅芦花塘那位洋人府上;与洋人当面一谈;然后签订合同;交款办事;岂不更好?〃郭某着急道:〃李兄事成之后;不要忘了介绍人。写字一职;应当聘我。〃李某爽然承诺。第二天晨;胡某请李某同上汽车;驶至洋人住宅;递上名片;由侍者导入客厅。刚坐定;洋人脱帽而出;相见毕;胡某开言道:〃贵行买办一席;今有李君为某公学高材生;自愿担任此职。今特引李君来此与行主面谈。〃于是;李某一一详问买办职守及权利;洋人随问随答;李某大为满意。当即约定某日订立合同;签字付款。辞出后;胡某陪李到江西路的一幢洋房前;指示道;这就是未来洋行的办公室。适才所见的洋人;即是大名鼎鼎的洋行大班。李某更加深信不疑;毫不犹豫地在合同上签了字;并付出了一万巨款。过了数日;到了李某就职之期;李某带了事先聘定的帐房、书记等一班职员;一同到江西路洋行办事。岂料该洋行之所谓买办;却无一货可买;无一事可办。从早到晚;寥无一人。李大惊;急寻胡某;胡已不见;再找郭某;郭亦无踪。不得已再去芦花塘拜访洋行经理;也不遇。转而一想;此处既然是那洋人的住宅;总不至于弃屋而去吧?就在那里等着;只见出入于该洋房的人很多;但他所等的那位洋行经理却不见踪影。忍不住前去询问华人仆人;方知此处是洋人开的一家旅社;只要手中有钱;人人都可住宿。李某恍然大悟;知是郭某串通洋人一起行骗;然心有不甘;就拿了那张洋人名片到处查询;无一人知其面目;原来那张名片也是临时伪造的。
骗子串〃媒〃行骗;总是要千方百计掩饰骗与〃媒〃的瓜葛;做到不露一丝痕迹;这样〃媒〃方能取得被骗者的信任;使得行骗得手;这也是串骗较其他骗术更为迷惑人的地方。有一天;广东顺德县大良城内;四五个仆人簇拥着三顶大轿招摇而过。第一顶轿里坐着一个50上下的男人;打扮甚是阔绰;后两顶轿里坐着两个女人;也满身的珠光宝气;当下;这一行人住进了当地无人敢住的〃鬼屋〃。不久在大屋门前挂起了3尺长的金漆招牌;上书〃玄机子在此候教〃7个大字。同时在大良城内外广贴〃招单〃(即〃街招〃);声称玄机子自幼学习儒家经书;后得异人传授;晓得人们的命运;所以便以看相算命为业;云游四海;结交有缘人士。还标明价钱:口谈气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