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隋武帝杨勇新传-第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皇上,不是我不相信元总管,是我想听皇上亲口保证。”不用“臣”。
杨勇智也不介意笑道:
“朕理解,你放心朕这次来对囊日松赞总督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皇上的意思是不会撤换总督。”
杨勇智坚定道:
“决不会。”
“好!皇上金口,一言九鼎,臣就相信皇上,臣是个粗人,刚才有对不住的地方还望皇上见凉。”
“朕不是那么小心眼的人,你放心!”
“那好!皇上请!”说完向后挥了挥手,后面工布的近万族兵让开道。
杨勇智回到马车上,部队警惕地通过,刀枪未离手。当2万人全部通过时,杨勇智才放下心来,时间被耽搁了一会,部队急急赶路,希望在天黑前能赶到下一站林芝县。
第一百零五章 藏藩之行4
――――――
林芝位于雅鲁藏布江支流边上,林芝县令雅布贡布是一个瘦削的老头,可是和这瘦削的老头形成新明对比的是,林芝县城内却是一片和谐繁荣景象,商贩的吆喝声和小孩的嘻闹声不时传来,并没有因中国皇帝的到来而显得紊乱,虽然他们并不知道是中国皇帝的到来,可对突然来了这一群汉人也没人感到惊讶,只能说明林芝县来来往往定有不少汉人,的确大街上开商号的也有不少是汉人,街面上也很干净,秩序井然,一点都不比内地的县城差,看来自己错看这林芝县令雅布贡布了,人不可貌像,海水不可斗量,别看他其貌不扬一样能干好事情,管理好一个县,对这雅布贡布多了许些好感。
晚上把洒言欢,和雅布贡布欢谈治理之道,雅布贡布也是长了不少见识,杨勇智也见识了与内地不大同的治理理念,赞许中也对藩藏地区的奴隶制度表示了不解,他不明白这个奴隶制度怎么会到了20世纪中国解放战争结束前还保留着,按理说,中原很早就进了封建社会,这藩藏也和内地交往不断,为何还停滞不前,独自保留到一千多年后,也许是历朝实行的不干政的制度吧?也是从来没有哪个朝代质疑过藩藏的制度,而藩藏的那些头人一定是自我感觉良好,有奴隶供自己驱使,傻瓜才会改变这么好的制度。而杨勇智在藩藏设总督府,有一点就是希望改变这近似残酷的奴隶制度,可是两年来并未丝毫地改变,看来自己过于乐观了。谈到这个问题雅布贡布并没有觉得这有什么错,杨勇智也就不再和他辩解,随雅布贡布去房间休息。
第二日别过林芝县令雅布贡布,从林芝到拉萨,雅鲁藏布江沿线分部着大大小小几十个部落,各有各的领地,每到一个部落领地杨勇智都会和部落的头人交换意见,了解情况,送上布匹、瓷器等,一路再无意外,经过来林、朗地、如查、桑日等地五日后到达孜,再渡过拉萨河就是拉萨地界,杨勇智决定在达孜休息一晚明日再渡河。
和达孜县令桑仁等用过晚饭,众人来到达孜街上,这时天还未黑,街上也都是刚用过晚饭的人在散步,不断地有人向桑仁尊敬地打招呼,看来这桑仁在这人气还挺高,从行人那尊敬而不是害怕的眼神中就可看出,走马观花地出了城,前面就是拉萨河,河上还有小舟在捕鱼,也有些收拾鱼网回来的,杨勇智一行向那走去,这时后面传来一阵马蹄声,众人都是纷纷避让,杨勇智停下脚步回头望,桑仁也停了下来回去望了望,然后站在了路中间拦住了那马车的去路,那赶车的马夫认得县令桑仁,急忙勒住缰绳,马一声嘶叫停在离桑仁三米远的道上,大家都为桑仁捏了一把汗,还好有惊无险,那马车的廉布拉起,一个圆头怒脸的头伸了出来,摸着后脑勺正要骂那奴隶马车,突然见县令桑葚仁站在马车前,马上换了一副恭敬的脸孔急忙下车,跑到桑仁面前道:
“哎哟!我说是谁呀,原来是桑仁县令呀!怎么桑仁县令也来收鱼不成?”
“原来是洛工头人,我以为是谁呢?你赶那么快干吗?惊了我的客人怎么办?”
“对不起!对不起!真不知道桑仁县令也出城来,如果知道就不坐马车来了,陪县令出城玩耍我还求之不得呢,那里来的客人啊!”
“长安来的。”
“噢!那可都是些大官,路到我们山野之地来干吗?”
“自然有事啦!”
“不如县令也给我介绍介绍,也让我这没见过世面的头人看看这京城的大官是什么样,也让我巴结巴结,如果肯赏脸请他们吃上一顿饭,我给你两个奴隶交换怎样?”
“介绍可以,人家赏不赏脸我可不断打保票。”
两人边说边向杨勇智走来,杨勇智见他们走向自己也不以为意,桑仁对杨勇智介绍道:
“三爷,这是洛工部头人洛工则让。”
杨勇智向他点了点头算是打了招呼,桑仁又对洛工则让道:
“这是京城来的王爷杨三爷,这个是云州的元总管,这是禁军的路将军,那个是工部边尚书。。。”一一作了介绍后,洛工则让上前揖道:
“欢迎!欢迎!欢迎京城来的客人,不知能否让我作东请各位远到而来的尊贵客人,如能赏光那真是洛工部的荣幸啦!”
杨勇智看那圆头圆脸的巴结面孔笑笑道:
“多谢洛工头人的盛情邀请,可是我们刚刚吃过,有机会的话我们一定会去的?”
“噢!是这样啊!那只有改天了。”
“洛工头人这是要去哪?”
“收鱼啦!这些奴隶现在给的鱼是越来越少了,他们肯定私自藏了不少起来,我不亲自来要他们都要反上天了。”
对于奴隶制杨勇智很反感,奴隶主完全不把奴隶当人看,对他们来说奴隶只是一个生产工具,和那拉车的马和看门的狗没什么多大的区别,非打既骂,打死了也没人会管,听说还有奴隶被剥皮痛苦死去的,而那人皮却被制成了灯罩,真是太残忍了,他们怎么也敢用这用人皮做的灯。
正因为这奴隶制度才让那些奴隶主觉得奴隶生产的东西都是属于他们的,自己想拿就拿,包括奴隶生下的子女,想糟蹋就糟蹋,想卖就卖,完全不顾奴隶们的感受。这真是人间的悲剧。
杨勇智今天倒是要见识一下这个奴隶主是怎么盘剥奴隶的,于是对洛工则让说道:
“不如我们也跟洛工头人一起去。”
“好啊!”说完趾高气昂带着杨勇智他们来到了河边。
已有几艘小舟停靠在了岸边,正在收拾工具准备上岸,当他们看到洛工头人时都是低下头,把一筐的鱼放在岸边耸立在鱼筐旁边,好像一点都没觉得这有什么不对的地方,洛工快步上前,往前一瞅暴跳起来指着那奴隶道:
“怎么就这么一点,鱼还这么小,说!你是不是把大鱼都私藏起来了?”
那奴隶颤抖着回道:
“洛工头人,你也看见了,奴才也是刚刚从河里回来,真的就这么多了,今年河里的鱼奴才也不知怎么会这么小,大鱼都不知跑哪去了。”
洛工则让为了在杨勇智他们面前逞威,拿起手杖向那奴隶抡了过去,那奴隶头被砸了一个包急忙跪下求饶,洛工则让好像没有听到一般手杖继续向那奴隶雨点般地砸去,那奴隶呻吟着并不敢反抗,另几个捕鱼回来的奴隶低着头,并没有要上来帮助同胞的意思,直到那奴隶趴在地上没了声音才住手。本来,路虎想上前帮忙,把这失去人性的头人教训一顿,可是杨勇智的眼神告诉他先不要管这事,才不得不义愤填膺地忍痛看不去,他不明白,要是以前皇上碰到欺负百姓的事都要上前管一管,今天这是怎么啦!想不通可也不敢违背皇上的意思。
洛工则让见这奴隶被自己打得没了气息,又向另几个奴隶走去,看了一下各人筐里的鱼,抡起手杖对那几个奴隶又砸了过去,边打边骂道:
“叫你们不尽心,叫你们不尽心”几个奴隶跪在那打不还手骂不还口,有一个奴隶被打的头破血流也不敢去擦拭,众人实在看不下去了,桑仁站了出来止道:
“洛工头人,别打了,打死了还有谁给你捕鱼?”
洛工则让也打累了,气喘吁吁地停了下来,对那几个被自己打破头的奴隶道:
“死啦!还不快点把鱼抬到马车上。”
那几个奴隶艰难地站起来,抬着自己辛辛苦苦捕来的鱼向马车走去,又是艰难地把鱼筐放在马车后面的架子上,然后才回来扶起趴地上那不知生死兄弟。
那洛工则让还是不解气地指着他们骂道:
“明天如果还捕不到大鱼,我就把你们都卖了。”说完向杨勇智他们作了一个揖上马车离去。
路虎见洛工则让走了,急忙上前查看那不知生死的奴隶,那奴隶看来好像死了,路虎上前摸了一下脉搏,拔开另几个奴隶,掐了一下那奴隶的仁中,那好像死了的奴隶突然呼地一下有了缓过气来,围着他的几个受伤的奴隶都是吃了一惊,没想到死了的人还能救活,对路虎更是拜谢不已,坚强的路虎落下热泪,他不知道这些微不足道的一个谢谢为何会让他这个战场上杀敌无数的铮铮男儿落泪。除了桑仁,所有人默默地看着这一切,泪满眼眶都不知觉。
路虎从怀里拿出一锭银子放在了河滩上,拍了拍近前的一个奴隶站了起来,那被拍的奴隶先是一惊然后又是感激涕零,默默地看着救命恩人离开。
桑仁对杨勇智道:“这银子等会就会被洛工头人收走。”
所有的人听了都是一惊,他们哪知道奴隶是奴隶主的家产,包括这奴隶所有的一切,连奴隶的老婆女儿都可以随便玷污何况其他呢?
杨勇智不想再看下去了,再说天也开始暗了下来,一行人无语回到住地,在卧房内杨勇智把桑仁叫来谈话,谈过之后对这藩藏的奴隶制度有了一个更深刻的了解。他刚才之所以不阻止洛工则让施暴,就是想让那些随自己来的朝工对这残忍的奴隶制度有一个更深的认识,从心里同情这些奴隶,对高高在上的奴隶主产生一种厌恶的心理,如果到时自己向囊日松赞提出改善这种没人性的制度时,也能得到他们的支持。他也知道长久延续下来的制度不是一天两天能够改变的,可是至少要改善一下这种状况,虽然自己这样做对那几个被打的奴隶很不公平,可是自己阻止了又能怎样呢?在藩藏这事无时不刻不在上演上演着,你阻止的了吗?只有从制度上慢慢改变才能最终改变奴隶们的命运,也许在自己有生之年也不可能完成。
第一百零六章 藏藩之行5
―――――
9月20日,众人心情凝重地渡过了拉萨河,行了不多时到了拉萨郊外,远远地看见前方有一队迎接的人马,都是跪在了下地,到了这些人跟前,杨勇智并未下车,掀开席廉叫了声“平身!”把囊日松赞叫上马车,只见囊日松赞强装笑靥,但杨勇智知道他心里很沮丧。
到了总督府见过众臣和贵族后,杨勇智来到了囊日松赞的书房,喝了一口酥油茶,杨勇智看站着无语的囊日松赞,说道:
“爱卿也坐吧!”
囊日松赞谢恩后坐下,杨勇智咳了两声,高原反应让他有些不习惯,虽然在原来那个世界自己到过西藏两次,而且高原反应也不大,这次带来的两万人,那些身强体壮的士兵倒还可以,没什么反应,那些文官就惨了,除了几个没事我,其他文官都或多或少地出现高原反应,痛苦不已。看来得快点把这事情解决掉,否则病号一多就麻烦,于是说道:
“爱卿不用这么愁眉苦脸地,有事就说吗?”
“皇上,也知道臣现在的窘境。政令无法下达,下达了也无人理睬,总督府的那些官员多是贵族组成,平时很难得见到他们,今天是因为皇上来了,所以人员才来的比较齐。”
“那你知道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知道,他们对臣任用的‘三尚一伦’不满。”
“他们这是在无声的抗议,你任人为亲也可以,但是也要看是什么人,这四个人下面的官员没有一个会喜欢,我不明白你当时是怎么想的。”
“当时也是想这些人都是自己亲戚,会真心为自己办事,没想到他们权力一大,倒把臣的总督不放在眼里了,兵权政权现在都把持在他们手上,下面的将士现在都不听臣的了。”
现在知道后悔啦!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呢?可是自己也不能打击他,否则事情只会变得更糟糕,于是劝道:
“事已至此,我们一起想办法解决,朕需要你一句话,‘三尚一伦’你是否有意撤换?”
“是!”
“你母亲也同意?”
“是的,母亲现在也很后悔,说早知道就不该向臣提这意见,现在母亲的话他们也听不进去了。”
“你现在可有军队可用?”
“只有一部分臣可以指挥的动,大概5000人吧。”
“三尚一伦加起来有多少军队?”
“‘三尚’就是臣的三个舅舅和起来有近4万人,‘一伦’臣的叔叔有近15000人。”
“好!总共55000人,比朕带来的和爱卿的加起来一倍还多。”
想了想又道:
“这‘三尚一伦’里谁起主导作用?”
“臣的大舅苏比那,另两个舅舅都听臣大舅舅的,那个叔叔是臣的内亲,有时也会被打压而不得不与之同流,他也曾像臣提出要撤换‘三尚’的事,可是臣和叔叔都无能为力。”
看来事情并没有想像的那么糟糕,这个‘一伦’自己得想办法拉拢过来,这样能换得囊日松赞内亲的支持。对囊日松赞说道:
“不如把你那叔叔悄悄接来一谈?”
“也好,臣这就去安排。”让人去把囊日松赞的叔叔囊日南则请来。
夜已深,三个人在囊日松赞的书房内密谈着。
也就在囊日松赞和杨勇智去书房时,在拉萨城一座大宅院内,三尚也聚在一起,苏比那对蔡邦则仁和娘琼那道:
“皇上这次来巡视,不知会不会对我们动手,他与囊日松赞这小子谈话竟然不让我们参加,里面定有什么阴谋,我们要想个对策才是。”
娘琼那道:
“大哥怕个鸟,不就是皇帝吗?我们干脆把他和囊日松赞这小子一起干掉,我们占藩藏之地,大哥也弄个皇帝来当当。”
蔡邦则仁反驳道:
“不可,你把事情想的太简单了,不错皇上和囊日松赞的军队加起来也没有我们多,但是你想过没有中国有几十万的正规军,你抵挡的住吗?再说大哥一称帝,虽然那些各地的官员贵族怕我们,但他们更怕强悍的中国军队,到时两方都不支持,我们就很危险,我不同意你的意见。”
苏比那也有同感,说道:
“二弟说的在理,这事不可鲁莽,容我们再议议。”
娘琼那道:“火烧眉毛啦!大哥快拿主意。”
蔡邦则仁对这急燥的小弟向来有点发烧,说道:
“这事急不得,先想想皇上到拉萨来干什么,派去的人可有消息传来?”
娘琼那更急了,骂道:“传个屁,那个囊日松赞的亲兵门都不让人进。”
苏比那道:“小弟你也别急,我们先分析一下形势,如果皇上和囊日松赞真要对我们做出不利的事来,府内和各地的贵族是支持我们还是支持他们?”
娘琼那道:“我们把那些人整得半死不活的,他定是对我们恨透了,巴不得我们被皇上抓去杀了,他们才解气。我看连囊日南都不一定会支持我们敲掉他侄子,更别说那些恨我们的贵族了。”
蔡邦则仁:“事情也不是那么绝对,也许正因为被我们整怕了,他们才不得不听我们的。”
“你怎么能证明他们会听我们的。”
“很简单,我们现在就去叫两位贵族来,当然我们不能是要对付囊日松赞和皇上,我们就说让囊日松赞把总督府的近卫军的领导权也交给我们,叫他们到时支持我们,如果他们支持,那就说明这些贵族已是听话的绵羊。”
“那囊日南怎办?”
“我们现在还不知道他倒向哪一边,不过也没什么好怕的,他现在在总督府内已是边缘人,没有人会听他的。”
苏比那觉得让那些贵族来向自己表忠心有些不妥,万一皇上和囊日松赞并没有动自己的意思,你又不能保证这些贵族不把话传出去,到时背上一个谋逆的罪名,到时你纵有百张嘴也辩不清。于是对两兄弟道:
“好了,我看这事不如走一步看一步,等明天再说,我们可不能自乱阵脚,到时我们见机行事,如果他们不动我们则不动,他们动我们就威胁那些平时怕我们的官员贵族,让他们支持我们。”
娘琼那道:“如果他们不支持呢?”
苏比那挥了一下拳头道:
“那他们会死得很难看,好了,也许事情并没有我们想像的那么坏,你们都回去吧,好好睡个安稳觉,明日见机行事,去吧!去吧!别让人怀疑上。”
娘琼那和蔡邦则仁只得出了苏比那的书房,两边走边争执着什么,经过书房前的假山时,一块小石块从假山上滚落下来,声音不大,并未引起两个在大声争执的人注意,那个提灯笼引路的奴隶虽然听到,可是他以为是老鼠或是别的小动物在上面爬过,所以他连头都没抬一下。
第一百零七章 藏藩之行6
―――――
每天早上,总督府都要先开一个早会,然后各回部门处理公务,今天也不例外,已初(9时)时分,所有的人都聚到了拉萨宫,没有一个迟到,大家都互相打着招呼,亲热的很。
囊日松赞和杨勇智的到来,堂内的官员贵族立刻闭嘴,都文文武武地排好队,等杨勇智坐好后众三呼万岁恭敬的很,杨勇智坐在上面宽大的床椅上,叫了声“平身!”,看了一眼坐在自己旁边太师椅上的囊日松赞,对下面的官员贵族说道:
“这是朕第一次来到藏地,来到拉萨,这里的天空可比内地蓝多了,离天更近了,好像触手就可摸到,不由地让朕诗性大发,‘藏地高万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这个山前,说不偷抄诗,又来了。)
“好!”、“好诗!”、“绝好!”、“超好!”下面一片赞美声。
杨勇智摆了摆手,下面安静了下来,杨勇智又道:
“朕今天心情好的不得了,不知众爱卿是不是也有同感啊!”
“是!”下面的官员贵族异口同声地答道。
“既然大家心情好,那大家就来议议一件事,也许这件事可能让你们其中一些人心情不好,但是朕还是要拿出来议一议,那就是关于‘是否该撤换三尚一伦’的事。”
堂下的大部分官员贵族脸色都暗淡下来,有小部分官员虽也沉下脸但是心里却激动万分,只是不敢表露出来。
苏比那、蔡邦则仁、娘琼那三人脸色铁青,娘琼那更是气急败坏要冲上去理论被蔡邦则仁拦住,而囊日南则事不关已似地站在那看他们表演。
杨勇智在上面严肃道:
“苏比那、蔡邦则仁、娘琼那、囊日南今日可来了?”
苏比那等四人站了出来道:
“臣在!”
“好!这关系到你们的切身利益,你们先说说。”
囊日南先回道:
“臣没意见,全听皇上安排。”
苏比那很生气地站出来道:
“我不同意,凭什么要撤换,要撤换也要大家说了算。”没有一点尊重杨勇智的意思。说完恶狠狠地用手指着堂内的贵族官员,“你同意吗?”“还是你同意?”“是你”被指到的人都向后缩了缩脖子低下头,足可见这三个外戚的势力之大。娘琼那知道他们不敢答应,于是又转身对杨勇智说道:
“没有一个人同意撤换‘三尚一伦’,大家都是支持现在的‘三尚一伦’,如果撤换必定引起大家的不满,也定得不到大家的支持,与其这样,还不如维持现状。”
杨勇智在上面看他表演完,说道:
“是吗?他们支持不支持撤换‘三尚一伦’不是你说了算的,不如我们这样,我们来个无记名投票。只要堂内的官员有三分之二同意撤换的,我们就撤换,如果达不到三分之二那就算,怎样?”
“好,投就投!”用眼睛扫了扫低头不语的众人,他就不信这些人敢同意撤换。
杨勇智击了一下掌,从殿外抬进来一顶轿子模样的东西放在了殿中间,杨勇智说道:
“这就是投票室,里面有笔墨、纸,你们只能写‘同意’否‘不同意’,写好后投进里面的瓷瓶内,那瓷瓶瓶口很小,手是伸不进去的,避免作弊,你们一共60人,一个从左边这头进去,从右边出来,一个写完出来,另一个再进去,一人只有一次机会,只能写一张,如发现有票有多出来,笔迹相同的只有一张有效,希望大家能认真对待这件事。好现在开始,就从苏比那开始吧!”
苏比那从没见过这么投票的方法,他早想看看这投票室是个什么玩意,会不会有人作弊,所以第一个跨进去,这投票室比那轿子大些,有一个在人的半腰上搭了一块木板,上面放着笔墨,一叠裁得一样大小的纸,还有一个瘦小肚大的瓷瓶,苏比那拿起那瓷瓶摇了摇,又倒过来使劲地倒了倒,然后胖手从瓶口往里塞,确定里面没东西,手也不能伸进去后,拿笔在纸上写了三个字投进瓷瓶内,拍了拍手掀开右边的廉布走了出来,对蔡邦则仁、娘琼那点了点头,蔡邦则仁第二个、娘琼那第三个,囊日南则后。
这四个与这次投票利益相关的人投完票,就轮到了那些贵族官员,其实苏比那三兄弟太高估自己的实力,他以为没人敢投反对票,其实这些贵族官员是怕他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