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规划大宋-第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林星目视着围绕在自己身边的追随者,只觉每个人眼中都流露出坚定的信仰和执着的追求,忽然感觉到自己并不孤单。
  就让我带领这帮兄弟们,开创大宋更美好的盛世吧!
  规划大宋,舍我其谁!
  不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第一章 杭州杭州
更新时间2011…5…27 21:28:46  字数:2790

 书接上文。
  宋朝以武事起家,初期力平群雄,战事繁多,故而无暇顾及行政划分。宋太宗遂沿袭唐朝旧制,略微改革。分全国为十三道:河南道、关西道、河北道、河东道、淮南道、江南东道、江南西道、陇右道、山南东道、山南西道、剑南东道、剑南西道、岭南道。
  后来战局稳定,朝廷深感“道”制不合理,于是公元994年,正式废除“道”制,改为路制。
  天下共分十五路:京西路、京东路、河北路、河东路、陕西路、淮南路、江南路、两浙路、福建路、荆湖南路、荆湖北路、广南东路、广南西路、西川路、峡西路。此后虽有些许变更,但大致不变。
  路以下,为府和州。府虽与州同级,但地位要略高于州。当时,国都、陪都,皇帝诞生、居住和巡游过的地方,以及地位重要的州,都改置为府,情况与唐朝很相似。据《元丰九域志》记载:元丰八年(1085年)时,全国有府14、州240。
  宋朝的行政区划中还出现一些新单位——军、监。军始于唐,当时称军镇,属军事系统,多设在边区,只管军队不管民政。监是国家经营的矿冶、铸钱、牧马、制盐等专业性管理机构。
  简单来说,宋朝的行政制度,分为三级,最基本是路-州-县,州级单位有府、州、军、监,府地位最高,州次之,军、监更低;县级单位有县、军、监。
  林星调往的两浙路,便是其中的一路,辖下共14个州:苏州、常州、润州、杭州、湖州、秀州、越州、明州、台州、婺州、衢州、睦州、温州和处州,并江阴、顺安二军。
  由此可知,当时的两浙路相当于现在的浙江和江苏部分地方。
  此时,林星一行站在杭州城外,仰望百步之外气势恢宏的杭州城门。
  杭州历史悠久,早在三皇五帝时期,夏禹南巡,大会天下诸侯于会稽山,曾乘舟到过杭州,然后舍弃其所乘坐之杭(杭是方舟的意思),故名余杭。
  春秋战国时期,杭州初属越国,后属吴,越灭吴后,复属越。战国时,楚灭越国,杭州又归入楚国的版图。
  隋王朝建立后,于开皇九年(589年)废郡为州,“杭州”之名第一次出现。下辖钱唐、余杭、富阳、盐官、于潜、武康六县。这就是最早的杭州城。
  林星于城门前负手而立,目视美丽的杭州城,心中怅然若失。
  众人见他出神凝视,知他在思考,但所有人都以为林星只是初来杭州,升任知府,一时间感慨良多罢了,并没有人能深刻地体会到,此刻林星心中的百感交集。
  林星久久地站立,似乎没有挪动半步的意思。
  阿三忍不住提醒道:“公子,杭州到了!我们进去吧!”
  事实上,一路舟车劳顿,众人均是人困马乏,终点在望,众人只想快点回到下榻处,好好地休息一下,再出去美美地吃上一顿。
  林星指着遥远处道:“你们看那里有什么东西?”
  阿三顺着他的手指望去,只见碧空如洗,空无一物,下意识道:“那里是蔚蓝的天空!”
  林星摇了摇头,默然不语。
  众人面面相觑,均是一脸好奇。
  许久,林星缓慢而有力道:“那里有我的一片天空!”
  他的声音不算大,但是语言中的坚定却让周围的所有人都感觉到了,仿佛所有人都在上面寻找那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
  原来是这样,阿三笑道:“呵呵!公子说的对!公子现在是知府,杭州是您的地盘,您的天空当然在杭州!”
  他再次仰望蓝天,道:“公子这么一说,我再看这天空,只觉天空也变得更加美丽了!呵呵,这是否就是心情使然呢?”
  林星喃喃自语道:“杭州啊杭州,但愿你不要毁在我林星手中。”
  这一番突兀的话,让所有人都觉得莫名其妙。
  阿三跟了林星最久,理所当然地猜测林星的意思,道:“公子是否压力太大,担心治理不好杭州,经略不好两浙路,辜负了端王的一番好意?”
  林星满腹愁语,却不知从何说起。
  看见林星踌躇不语的样子,阿三更坚定了自己的判断,笑着鼓励道:“公子,你不用这么烦躁!以你的才华,小小杭州,不过是一盘小棋罢了!难不倒你的!我阿三绝对看好你,你肯定能做得比苏老先生更好!”
  林星愕然道:“什么?苏老先生也曾在杭州为官过?”
  棒子沉寂良久,此时再不表现一番的话,恐怕要彻底被阿三盖过风头了,连忙接口道:“正是!那是元祐四年(公元1089年)的事,当时苏老先生到杭州担任杭州知州。别看苏老先生是个文坛巨擘,治理州县也颇有本事。他到杭州之后,大展拳脚,令人疏浚西湖,用所挖取的葑泥,堆成横跨南北的长堤,这就是杭州著名的苏堤。堤上有六桥,堤边植桃、柳、芙蓉,使西湖更加美化。又开通茅山、盐桥两河,再疏六井,使卤不入市,民饮称便。”
  棒子看了看林星,总结陈词道:“所以公子可以看到,历任杭州知州,所做的不外乎围绕西湖一带,大兴土木,或建堤,或架桥,或疏浚,或引水。只要将西湖妆扮美丽了,杭州也就算是得到发展了。”
  阿三同意道:“棒子所言极是!杭州嘛,就是一个西湖。西湖搞好了,杭州就好了!至于杭州的商业,民生,手工业等等,都是自发繁荣,基本没州府什么事。公子以后只需要多到西湖转转,多种些杨柳,兴建几座行宫,供端王消遣娱乐,就算是大功一件了!”
  所带随从中,华强等人亦是抱有同感。
  只有钟凤娇从林星那微蹙的眉头中,清晰地感觉到,夫君对于杭州,有一种深深的忧虑,甚至已经超过了忧虑,更多的是一丝,恐惧。
  钟凤娇关切地问道:“夫君,你有何顾虑,不妨说出来,大家听听。”
  林星长长地叹一口气,神情落寞道:“杭州的繁华热闹,我一点也不担心。我所担心者,是杭州的安危。单论繁华,杭州堪称天下之最,但论战力,杭州却是不堪一击。一旦战事忽起,杭州只怕要风雨飘摇,淹没在铁骑之下。”
  阿三哑然失笑道:“公子,我还以为你担心什么,原来是担心这个。这点大可不必多虑。没错,杭州城是不够坚固,因为它也没必要构筑坚固的城防啊!杭州就是个江南水城,是个供人游玩的地方,和战事半点关系也扯不上!若是打起仗来,自有洛阳,长安,汴梁,大名府这些军事重镇抵挡,和我们杭州,相差十万八千里!公子又何须多虑呢!”
  棒子忙不迭点头道:“可不就是!我知道公子是个深谋远虑之人,但这次好像远得太远了!战争这玩意儿,和杭州八竿子也打不着,公子就不必杞人忧天了!”
  华强笑道:“我看阿三和棒子都说的有道理!杭州的确不是军事重镇!再说了,公子,真要是打起仗来,不是还有我们洪兴这帮弟兄么,到时候我一定会死战保护公子!”
  这一次,连钟凤娇也觉得林星可以放心了。
  只是林星却半点也开心不起来,只因在场众人,没有人知道杭州此后发生的变故。
  再过二十多年,即公元1126年前后,北宋发生了历史上著名的靖康之耻。靖康二年,金军攻破东京汴梁,大肆搜刮,掳走徽宗,钦宗二帝,并后妃,皇子,宗室,贵卿等数千人后北撤,北宋由此灭亡。
  此后宋高宗赵构在重建宋朝,史称南宋,定都杭州,改名为临安,有临时安家之意,宋朝从此开始了长达上百年的“偏安江南”的苟延残喘。
  没有人比林星更清楚,一旦战事蔓延,杭州绝不能幸免于难,很快,这座美丽的城市,就将和政治,和军事,扯上关系。
  而距离现在,不过二十多年而已。
  想到这些,林星的心情变得无比沉重,偏又无人可以述说,他惆怅半晌,终遥望碧空,用只有自己能听清楚的声音,低低说道:“我绝不允许靖康之耻发生!”
  不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第二章 西湖美景
更新时间2011…5…28 21:14:24  字数:2983

 书接上文。
  由于传统观念中认为,西湖盛则杭州盛,因此不管林星愿不愿意,到任之后的第二天,他都必须在文武官员的陪同下,前去游览西湖,彰显对西湖的重视。
  宋代府一级的官员之中,除了知府,比较重要的就是判官。判官是由朝廷选派京官充任称签书判官厅公事,省称“签判”,亦称判官。
  此时陪同林星考察的官员,除判官薛鹏之外,尚有几十名文案,大抵是长史,诸漕官,都总管等等,人数众多,也没法一一记清楚。林星暗暗留心的就是薛鹏,此人是京官下放,有些实力,言语之间颇为桀骜。
  桀骜归桀骜,林星毕竟是端王的人,后台强硬,薛鹏当然不敢造次。更何况林星是他的上司,在官场打滚数十年的薛鹏,自然深知“不怕官,就怕管”的道理。
  一路走来,薛鹏讪讪地笑道:“前任知府刚刚落马,林大人就火速增补,足见端王对林大人的器重。林大人有此靠山,日后必定飞黄腾达,到时候不要忘了提拔下官几分。”
  他的笑容生硬,皮笑肉不笑,任谁都看得出他在敷衍了事,硬生生挤出这一抹笑容。林星却非常满意,薛鹏懂得这表面功夫,可见他对自己这个知府还是有起码的尊重和忌惮。
  林星当然也听得出,他话语的核心在于那句到时候不要忘了提拔下官几分。
  心念及此,林星也笑道:“薛大人官场奇葩,博古通今,不用我提拔,也能官运亨通。”
  薛鹏半谦虚半狂傲道:“官场奇葩四个字,下官愧不敢当!说到博古通今,我却还能沾点边,关于这杭州的大小事,尤其是关于西湖,没有我不知道的。少顷让我来为大人介绍,大人就知我所言非虚。”
  哦!是吗?那林星倒要拭目以待了,看看薛鹏是否真的像自己吹得那样牛逼哄哄。
  薛鹏从林星的眼神中看到了他的不相信,也不生气,微微一笑,伸手道:“大人,这边请!”
  一行人转过路口,踏上一座木桥,只见眼前碧波万顷,水天一色,湖中一望无际,水中清荷娇嫩翠婷,令人赏心悦目。
  薛鹏指着大湖,道:“大人,这就是西湖了!”
  似是要炫耀自己博学多才,所言非虚,薛鹏不待林星发问,径自立于木桥之上,面朝美丽的西湖,口若悬河道:“西湖古称武林水,钱塘湖,又名西子湖。东汉班固在《汉书》卷二十八《地理志》记载:武林山,武林水所到之处出。东入海,行八百三十里。这武林水,就是西湖。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记载:“县南江侧,有明圣湖,父老传言,湖有金牛,古见之,神化不测,湖取名焉”,说的也是西湖。”
  他一边说,一边比划,颇有种指点江山,挥斥方遒的意味,看起来倒像那么回事。
  林星不得不赞叹道:“薛大人好记性!单冲薛大人熟读古籍这一点,本官就比不上。”
  薛鹏虽然意在炫耀,但林星这般直接,他反倒要谦虚一番,道:“大人谬赞了!下官不过是陪着端王游玩了几次,每次均充当解说,故而做了点功课,背了点古籍,唯手熟尔。”
  林星奇问道:“端王很经常来西湖游玩么?”
  薛鹏点头道:“不错!端王的封地虽然在岭南,但却对苏杭这一带江南水乡情有独钟,仅去年就两次造访杭州,而且每次到杭州,必来西湖。”
  原来如此,看来端王爱玩,果然是一点不差。
  林星示意知道了,道:“看来薛大人对于接待端王,已经很有心得了。下次端王若是再来杭州,该可应付自如。”
  薛鹏不无担忧道:“大人,没这么简单。端王此人极为挑剔,说句冒昧的话,端王是喜新厌旧的主,不管多好玩的东西,只要他玩过一次,就会觉得腻味。想要讨好端王的欢心,就必须想尽办法制造新鲜,若是拿些过时玩意儿来敷衍端王,断不能蒙混过关。”
  林星有些头疼道:“不是吧?那岂非要绞尽脑汁?”
  薛鹏笑道:“谁说不是呢!王爷可不好伺候啊!”
  说罢走至木桥的尽头,桥下停着一艘小舟,可容四人乘坐,于是阿三和薛鹏在前面划船,林星和钟凤娇坐在舱后,其他人则在岸边等候。
  四人乘舟渐渐划向湖心,此时小舟穿行在密密麻麻的荷花中,荷花分错如织,美轮美奂。
  阿三素来号称百事通,此番在林星面前,被薛鹏抢了风头,心中难免不忿,刚才在岸上当着文武官员,不便表现,现今在这孤舟之上,只有四人,阿三决定和薛鹏较量一番,于是摆出一副和善的笑容道:“久闻薛大人博古通今,小人才疏学浅,想向大人请教一番。”
  薛鹏敏锐地察觉到,阿三这小子是和自己较上劲了,脸上神色不变,道:“请教不敢当,互相切磋学习罢了!不知阿三兄想知道哪方面的东西?”
  阿三见他肯迎战,欣然道:“这西湖风光美丽,历来不乏赞美西湖的诗词绝句。不知薛大人可否推荐一两首?也好让小人膜拜一番。”
  薛鹏笑道:“我看阿三兄也是诗词高手,不如你我一人念一首,岂不痛快?”
  阿三知道自己的如意算盘被识穿了,脸上颇感尴尬,口上却道:“既如此,阿三就班门弄斧了。我这有一首前唐诗人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底。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荫里白沙堤。薛大人看看可好?”
  白居易的诗词,薛鹏岂能说不好?点头道:“此诗确是描写西湖的佳句之一。正巧我这也有一首白居易的《春题湖上》,阿三兄听听看: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阿三引用白居易的诗词,薛鹏就举一反三,谁高谁低不言而喻。阿三失了先着,忙又道:“除了白居易的诗,我觉得描写西湖最唯美的,当属本朝大学士苏轼苏老先生的《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薛大人以为然否?”
  薛鹏一副赞不绝口的样子,道:“苏老先生此诗,确是千古佳句。诗中用西子比喻西湖,令西湖的美呼之欲出,纵使未曾到过西湖之人,读完此诗,亦可想象出西湖的绝世风光!”
  话音刚落,薛鹏话锋一转,嘴角溢出一丝不易觉察的微笑,道:“不知是巧合还是缘分,我这也有一首苏老先生的《夜泛西湖五绝》,比之这首《饮湖上初晴后雨》。亦是一时瑜亮,阿三兄听听看:菰蒲无边水茫茫,荷花夜开风露香。渐见灯明出远寺,更待月黑看湖光。”
  他每一次均引用阿三所引用的诗人的作品,针锋相对的意思不言而喻,偏又引用得极好,一来二去,阿三大有被比下去的意思。
  看来这薛鹏,果然有几分实力。
  阿三脸上冒汗,本想挫挫薛鹏的锐气,不想却反而助长了他的威风,还让自己在公子面前丢了脸,这可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阿三无法,只得求助地转向林星,那目光蕴含的意思,再明显不过。
  林星看看也觉得差不多了,这两人唇枪舌战,自己这个做知府的,也该做做样子调停一番了,遂笑着摇头道:“你二人均是博闻强识,我深感佩服。不过你们说的都是前人的诗词,未免有些成色不足。”
  在两人的好奇之中,林星道:“我这有一首西湖绝句,我起名为《晓出净慈寺》: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念完之后,林星微笑着问道:“你们觉得这首诗如何啊?”
  薛鹏目露精光,拍手叫好道:“好诗!好诗啊!大人此诗,高,是在是高啊!尤其是后两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简直太传神了!颇有王勃的《滕王阁序》中的那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韵味!”
  阿三亦是佩服万分道:“大人,你这诗,是什么时候作的,我怎不知?写得太好了!”
  林星笑而不语。
  这哪是他的诗词啊,这分明是南宋诗人杨万里的作品,此时尚是北宋,杨万里还没出世呢,林星堂而皇之地盗用这首诗词,果然令人啧啧称奇。
  不理会两人的震撼,林星又语出惊人道:“西湖有十景,你们知道是哪十景么?”
  薛鹏震撼为过,下意思地问道:“不知是哪十景?愿闻其详!”
  不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第三章 魔女再现
更新时间2011…5…29 13:53:09  字数:2981

 书接上文。
  关于西湖十景的说法,最早形成于南宋期间,此时林星所处的北宋,并没有西湖十景的说法,难怪博学如阿三和薛鹏者,也不知道西湖十景是哪十景。
  顺着薛鹏的意思,阿三也谦虚地请教道:“公子所说的西湖十景,肯定是西湖十处最著名,最具代表性的景观。但不知具体是哪十处?”
  薛鹏奋然道:“不错!西湖美景众多,但十景却从未评过,大人口中的这十景,不知是否足够权威,不知能否服众?”
  这西湖十景是历朝历代公认的西湖最美所在,岂会不够权威?林星自信十足道:“你们且听我细细道来,保证你们心服口服。”
  说完清了清嗓子,酝酿一番,道:“西湖十景,指的是苏堤春晓、曲苑风荷、平湖秋月、断桥残雪、柳浪闻莺、花港观鱼、雷峰夕照、双峰插云、南屏晚钟、三潭印月。下面让我逐一介绍。”
  林星首先介绍苏堤春晓,声情并茂道:“苏堤是人们为了纪念苏轼老先生治理西湖的功绩而命名的。苏堤南起南屏山麓,北至栖霞岭下,全长五六里。此堤横桥卧波,连接南北,为西湖增添一抹妩媚之色。苏堤杨柳夹岸,艳桃灼灼,更有湖波如镜,映照倩影,无限柔情。最动人心的,莫过于晨曦初露,月沉西山之时,轻风徐徐吹来,柳丝舒卷飘忽,置身堤上,勾魂销魄。走在苏堤上,湖光山色如图画般展开,万千风情,任人领略。堤上的六座拱桥:映波、锁澜、望山、压堤、东浦和跨虹,此起彼伏,烟波荡漾。将苏堤春晓列为西湖十景之一,我想没人会有意见吧?”
  薛鹏忙不迭地赞同道:“苏堤绝对够资格!莫说是西湖十景,就算西湖三景,也少不了苏堤。”
  林星又说下去道:“曲苑风荷,说的当然是荷花。你们看这满湖的清荷,最是西湖的美丽所在。若说西湖十景之中没有荷花,怎都说不过去。诗中有云:避暑人归自冷泉,埠头云锦晚凉天。爱渠香阵随人远,行过高桥方买船。试想一下,莲叶田田,菡萏妖娆,人从桥上过,如在荷中行,人倚花姿,花映人面,岂不是美丽得紧?”
  钟凤娇看着满湖的清荷,轻轻地用手撩拨湖中的清水,只觉水澈荷嫩,别有风趣。
  其实,这曲苑风荷中的曲苑,指的是南宋朝廷开设的酿酒作坊,位于西湖旁边,此时尚未有呢。好在众人以为曲苑是指曲致的荷苑,倒也没有太在意。
  林星又道:“平湖秋月,不用说也知道讲的是月色。自古以来,明月就是人们称颂的美好事物。西湖的明月,自然更不在话下。诗中有云:月冷寒泉凝不流,棹歌何处泛舟。在这美丽的西湖之中,若没有月色的一席之地,怕是说不过去吧!”
  阿三依言问道:“公子,这三景均是美轮美奂,上榜没有悬念,但接下来这个断桥残雪,你总该好好想一番托词了吧?一座断桥,几堆残雪,这有什么看头?”
  薛鹏亦是一副看你怎么自圆其说的表情。
  林星不慌不忙,笑道:“阿三,你终是年轻了些,不懂欣赏世间美丽。常言道,天下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你现在缺的就是这双慧眼。你说断桥不好看?残雪不好看?你可知何谓残缺美么?不错!断桥的石桥拱面无遮无拦,但在阳光下冰雪消融,露出了斑驳的桥栏,而桥的两端还在皑皑白雪的覆盖下。依稀可辩的石桥身似隐似现,而涵洞中的白雪奕奕生光,桥面灰褐形成反差,远望去似断非断,故称断桥。唐朝的张祜在《题杭州孤山寺》云:楼台耸碧岑,一径入湖心。不雨山长润,无云水自阴。断桥荒藓涩,空院落花深。犹忆西窗月,钟声在北林。你不觉得这也是一种美景么?”
  阿三默默地品味这首诗的韵味,喃喃道:“听公子这么一说,倒也有几分别样的风情。”
  林星又介绍了剩余景色的看点,每说一处,均是措辞华丽,不吝溢美之词,令人对其评出的十大美景,心服口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