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血 作者:老茅-第1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五名伤员中,除了一人断手外,其。余四人都是肋骨折断,虽然眼下都包扎好了,只是伤筋动骨一百天,非短时间能好,如果刘国轩只带着四名没有受伤的特种兵走,以他们的脚程,一夜走百里也不是难事,自然可以逃脱大顺军的追捕。
“少废话,我刘国轩可是一个贪。生怕死之辈,咱们十人出来,就要十人回去,若是我受伤,你们能丢下我吗?”
“大人,你与我们不同。”
“有什么不同,我也是你们中的一员,要死大家一起。死,要活大家一起活。”刘国轩的话掷地有声,想起彼此一起训练的情谊,其余五名伤员这才不作声。
可是要带五名伤员一起连夜逃出去谈何容易,刘。国轩咬了咬牙:“算了,我们还是找一个大山藏起来,老子就不信,这些流寇还能把所有的大山都搜遍。”
“遵令。”其余人也想不出更好的办法,一致同意道,。如果只是五名伤员留在山中,即使不被大顺军搜到也只有等死,有五名身体完好的人照顾,以他们以前的训练,在山中生存十天半月并非难事。
刘国轩想到就。做,为了不让这五匹战马将他们暴露,他们只是忍痛将战马放弃,互相搀扶着走进一座大山。
就在刘国轩等人决定进入大山躲避大顺军的搜捕时,高皇后也刚刚得到李自成身亡的消息,看到李自成的尸体,高桂英眼泪一下子哗啦流出来,只是却没有哭出声,哭了一会儿,高桂英擦干了眼泪,向过来的各个文武大臣道:“永昌皇帝不幸遇难,哀家虽然心疼不已,只是眼下大军在外,如何行止,不知各位有何章程?”
对于高皇后的反应,田见秀、牛金星等人都暗自点头,自己的丈夫被暗算身死,作为一个女人神智没乱已是难得,何况还能想到眼前最重要之事,更是不简单,当然,这不是说高皇后对永昌皇帝感情不深,恰恰相反,两人是贫贱夫妻,即使是李自成当了皇帝之后,皇宫美女如云,高皇后的地位从没有动摇过。
“禀皇后,微臣以为眼下当退军,拥太子继位,等到朝局稳定之后,再作打算。”牛金星抢先道。
“放屁,皇上遭小人暗算,你不思为皇上报仇血恨,却打算退军,你安的是什么心?”牛金星一说完,郝摇旗就大骂起来,甚至卷起袖子要伸拳打向牛金星。
“郝将军,不得无礼。”高皇后连忙喝住。
“是,皇后娘娘。”郝摇旗这才住手,没有当真打上牛金星,只是两只眼睛依然紧瞪着,好象一言不合就要再打过来。
牛金星被郝摇旗的举动弄得一惊,继而大怒,武将之中,他只对高一功客气几分,何曾将郝摇旗这样的粗人放在眼里,没想到今天郝摇旗竟然敢当着皇后的面想打他,虽然没有打成,却让他颜面往哪里搁。
他心中转着念头,一定要让这个粗人吃个大亏板回来才行,只是心中又腾然的一惊,没有李自成的支持,他这个丞相其实拿哪个武将都无可奈何,就是李过登基为帝,对于郝摇旗、刘希尧、田见秀这些以前的老将约束力必定大为减弱,这对他和对大顺来讲都不是一件好事。
“禀皇后娘娘,皇上的大仇固然要报,只是皇上大行的消息一旦传出,臣恐军心浮动,不如依丞相之言先行退军,等太子继位之后,再替皇上报仇不迟。”宋献策摇头晃脑的道。他是牛金星举荐而入的闯军,虽然这些年两人有过争权之举,不过,在压制武将方面两人都是同一阵线。
“哼,你们这群小人,别以为我老郝不知你们打的什么主意,不就是想要一个拥立之功,可是皇上尸骨未寒,你们就匆匆要先定皇位,不思为皇上报仇,未免令人寒心。”
被郝摇旗一而再的讽刺,牛金星忍不住怒火,反驳道:“郝摇旗,莫以为就你一个人想为皇上报仇,可是皇上仇人是谁,若只是刺杀皇上的刺客,高侯爷现在已经在追查,若是背后是整个大明,你连一个襄阳都久攻不下,又怎样为皇上报仇,国不可一日无君,你再三阻挠我等拥立太子继位是何意,莫非你另有人选?”
郝摇旗被问的差点跳起来:“牛金星,你莫要血口喷人,我何曾说过另有人选,只是不想这么窝囊的退军而已。”郝摇旗不是傻子,他即使反对李过也不会在眼下说出来,否则必定会被李过记恨。
“好了,牛丞相,郝将军,你们都不要吵了,哀家还想听听田将军的意见。”
高皇后一开口,牛金星和郝摇旗各自哼了一声,不再争辩,田见秀连忙道:“禀皇后娘娘,微臣以为牛丞相和宋军师所说有理,皇上大行消息泄露后难免引起军心浮动,不如先行退军,等到人心已定,再出兵不迟。”
田见秀也同意退军,郝摇旗孤掌难鸣,顿时不再言语,高桂英也不拖泥带水:“既然诸位都建议退军,那好,从明日起暂停攻城,将大军陆续撤回,田将军,郝将军,还要辛苦两位了。”
“不敢,这是微臣职责。”田见秀和郝摇旗一起道,他们占着优势,要撤退完全可以大大方方,倒也不怕明军敢出城追击。
计议停当,当夜无话,第二天田见秀和郝摇旗都传来军令,大顺军开始拨营起寨,城上的何腾蛟和堵胤锡看得真切,他们对九宫山计划一无所知,自然也不会联想到李自成身亡上面,对于大顺军的撤退有点莫明其妙,两人生怕是大顺军的计策,果然不敢出城追击,只是在城头看着大顺军在三天之内撤得干干净净。
等到大顺军全部撤完,何腾蛟才派出斥候对大顺军进行追踪,发现大顺军果然退去后才松了一口气,只是何腾蛟却不敢大意,除去襄阳城下退去的大顺军外,在襄阳和枣阳这段路面上,依然有数万大顺军好象在搜寻着什么?
高一功对于退军也没有什么意见,只得没有找到杀害皇帝的凶手却让他非常不甘心,第二天干脆将自己的数万部下都调来搜寻,几乎翻遍方圆百里的每一处草木,其中不知有多少可疑人物落到大顺军手中,这些人多是附近的地主豪强,可惜经过审问,为些人都不是剌杀皇帝的凶手,抱着宁杀错不放过的想法,高一功下令将这些地主壕强全部处决,倒是替大明皇帝扫清了不少障碍。
七天之后,高一功也不得不退走,又过了二天,刘国轩等人才从山中出来,他们身上已是破破烂烂,脸上也有一点萎靡不振,他们进山时并没有带多少干粮,虽然山中走兽众多,他们不缺食物,只是为防被搜山的大顺军发现,他们不能生火,只能靠采聚野果和吃生肉为生,脸色自然不会好到哪里去。
从山中出来之后,刘国轩十人又在路上艰难的步行了数日,才到达随州城,与当地的锦衣卫接头后,迅速将消息传递出去,与此同时,李自成身死的消息也渐渐在大顺军的地盘传开,许多大顺官员如丧考仳,甚至引起不少官员逃亡。
虽然李自成当了五年多的皇帝,只是大顺朝毕竟根基浅薄,摆脱不了流寇的形象,大明正统又重新崛起,稍有眼光的人就可以看出,没有李自成的大顺朝已是岌岌可危,官员的逃亡就很好理解,难不等到王师打过来再降,那时恐怕就晚了,不如先隐性埋名。
除了官吏逃亡外,随同高皇后一同撤退的二十多万大军也开始出现逃卒,虽然经过郝摇旗,田见秀等人的严厉处罚,逃兵依然无法制止。
第三卷大明再起 第三卷大明再起第一百章大军凯旋
第三卷大明再起第一百章大军凯旋
北京安定门,这天人山人海,几乎京城所有百姓都站在官道两旁,迎接既将凯旋的大军,安定门属于北门,与德胜门同处一面城墙,北方按星宿属玄武。玄武主刀兵,所以出兵打仗,一般从北门出城,归来同样如此,出师从德胜门,归来则从安定门,分取旗开得胜和太平安定之意。
满人在京城的统治已经结束,京城又重回归大明治下,从现在的情景来看,大明虽然仍没有平定全国,可是中兴之势已成,谁也无法阻挡大明重新强大,自然没有多少人会去留念那个短暂占据京城的满清王朝。
从昨天得到消息后,一大早就有百姓在城门口等待,如今已经一个多时辰过去了,却没有人露出不耐烦的神色,许多人都在窃窃私语,讨论着即将进城的大军。
“你知道吗,这次大军追杀鞑子,那叫杀的一个惨啊,整个草原上都是尸体,那草啊都不是青色,全部变红了,河水不但被染红,数十丈宽的河流都让尸体堵塞了,大军还把鞑子的尸体筑成了京观,据说比一座山还要高。”
“真的?”听的人半信半疑的问道。
“那当然,我大姨的侄子的表兄就是羽林卫,这个消息可是从他信中亲口所说,那还能有假,知道他的头领是谁吗,那可是十万羽林卫的总统领阎大人,这阎大人身高九尺,面如锅底,单手就可以抓起一门大炮,大炮你懂不懂,不懂,那可是双臂至少要数千斤力气才能抓得动,一炮下去就山崩地裂”
“啊。”旁边传来一阵阵惊叹声。
百姓的议论总是充满了想。像和夸张,却不可认真,若是阎应元听到别人对自己的形容,只会茫然发问,他们讨论的是谁,世上真有这样的人?
远远的一股烟尘扬起,刚刚的窃。窃私语声顿时变成一片兴奋的噪杂声:“来了,来了。”
伸长着脖子向前挤去,很快,中。间的道路被挤占了大半,维护秩序的明军拼命大喊:“退后,退后,不得乱挤。”
听到明军的叱喝声,百姓激动的神情才稍为平复,。不再往前挤,场面一时奇怪的静止下来,只有数十万人一起的喘息声。
大军辚辚而行,每个人都精神抖擞,他们身上的衣。服,头盔,佩剑都擦洗的干干净净,羽林卫头上的白翎更是洁白如雪,如同一个个方块,整齐的向前走着,就连俘虏的数千满人,也暂时将他们洗干净,没有显得蓬头垢面。
江天水和阎应贞两人并排骑在阎应元后面,他。们都是第一次进入京城,事实上,不但是他们,他们身后的大部分明军都是第一次进入京城,而且是以胜利凯旋的身份进京,和那些迎接他们的百姓一样,每个人也都激动难言。
“江大哥,你说北京会比南京更繁华吗?”阎应贞问道。
江天水摇了摇。头,用不确定的口气回道:“或许不会吧,南京在皇上的治理下蒸蒸日上,而北京却处于鞑子统治下五年,即使以前比南京繁华,这几年也肯定会衰败下来,不过北京城墙的高大巍峨还是要远胜于南京,紫禁城更不是南京能比,皇上在南京一直不肯修膳宫殿,恐怕早就打定主意要将北京重新从鞑子手中夺回,如今总算天从人愿。”
阎应贞点了点头:“我也觉得应是如此,这京城落在鞑子手中五年实在是糟蹋。”
“可惜先帝用人不明,朝中尽是庸俗小人,否则我大明亿兆臣民,疆土万里,为何会屡败于只有数十万人的满人手中,最后弄得国内烽烟四起,先帝上吊而死,若不是皇上圣明,收拾局面,实在不知我大明江山会落到何种境地?”
阎应贞大为感触,真不知道皇上为何在即位不久就会派人请他兄长出任要职,拿出巨额银两出来组建羽林卫,当时他的兄长只是一个小小的典史,一腔热血却报国无门,只能自组部曲,当初锦衣卫上门时,还以为锦衣卫是来捉拿兄长,差点闹出乱子。
“是啊,若非皇上,叫这鞑子占了大好河山,我等纵有子孙后代也要成为异族奴才。
“马上就要与京城百姓见面,不要说话,你们是将领,更应该起带头作用。”阎应元的话从前面传来。
江天水和阎应贞两人连忙将脸重新紧绷起来,他们现在虽然身份显赫,指挥着千军万马,事实上他们都是不到三十岁的年青人,这样一支年轻的队伍取得如此辉煌的成绩,换了另外一个稍差一点的皇帝,不要说一手打造,就是驾驭也无法驾驭。
一抹红线映入大家的眼帘,接着后面是红彤彤的一片,连所有军士的面容仿佛也映成了红色,“噗、噗。”的脚步声如同一个整体,仿佛是大鼓一样敲击在各人的心脏。
“真是军容鼎盛啊,难怪能打得鞑子落花流水。”许多百姓心中都忍不住产生这样的念头,这一场没有白来。
王福站在城楼上,看着这次队伍从后面走过来,心中也为之自豪不已,这支队伍是他一手打造的,五年了,谁能想到短短五年,摇摇欲坠的大明王朝转眼就奇迹般崛起,想起初时的艰难和这五年的兢兢业业,王福自己的眼眶忍不住湿润起来。
这一幕落到几名内侍眼中,几名内侍忍不住悄悄交换着眼色,皇上这是怎么一回事?不过,谁也不敢去问皇帝。
“万岁!万岁!”看到皇帝站在城楼上的身影,下面许多百姓大呼起来。
“看,皇上来迎接我们了。”最前面的明军也看到城楼上明黄色的身影,一个个更是腆胸凸肚,雄纠纠,气昂昂的走了过来。
王福向下面挥了一下手,引起下面更大的欢呼,这才向身后的文武道:“走,咱们去迎接我们的英雄归来。”带头向城楼下面走去。
瞿式耜、钱谦益、吴梅村、左懋第、杨龙友一行人连忙紧跟在后面,高杰、翁之琪、汪万年、夏完淳等武将又离得稍后。
“不妙啊大人。”杨龙友在钱谦益身边轻轻的道。
钱谦益不解的看着杨龙友:“杨大人,我大明兵强马壮,又刚刚击败了鞑子大军,何来不妙之说?”
“钱大人,正因为兵强马壮,又刚刚击败了鞑子,这才不妙,皇上一再提高武人的地位,若是乱世,这无可厚非,朝廷毕竟需要武将御敌,只是眼下鞑子已经无力进犯,李自成、吴三桂、张献忠早晚会被大明扫平,可是皇上对武人的恩庞却不减分毫,今日更是亲自出城迎接,日后哪还有我等文臣之地。”
“杨大人,大军凯旋,皇上亲迎也是常例,似乎和文武之道无关。”钱谦益回道,心中不住的转着念头,杨龙友虽然官职比他低了不少,可他是马士英的妹夫,对于杨龙友的话,钱谦益不敢只当成他个人的意思。
眼下大明江山末平,马士英就想打压武将不成?杨龙友这话到底是他自己的意思还是马士英的意思,皇上到底心意如何,马上得天下,却不可马上治天下,治天下还是要靠文臣,皇上如此圣明,肯定明白这个道理。
钱谦益想了半天,不得要领,脚步一顿,才发现自己已经下到了城楼下来,前面皇帝已经坐到御车上,正向大军的方向驶去,他只得将这个问题暂时抛到脑后,急步跟了上去。
“臣阎应元参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岁!”
阎应元从马上下来,跪倒在官道上,王福从马车上跳下,将阎应元的手臂挽起,笑道:“阎爱卿,一战而斩敌数万,贼酋仓皇而逃,真仍世之虎将也。”
“这些都是皇上指挥教导,也全赖全军将士奋勇杀敌,臣不敢当虎将之称。”阎应元连忙回道。
“将士英勇,三军没有统帅又如何行事,若阎爱卿当不得虎将,又有何人当得,来,到朕的御车上,一同接受京城百姓的欢呼吧。”说完,王福挽着阎应元的手向御车走去。
阎应元一惊:“皇上,万万使不得,臣何得何能,敢与皇上同车接受万民欢呼,这实在折杀微臣了。”
“朕说当得就当得。”王福也不管阎应元愿不愿意,用力往车上一拉,以阎应元的臂力要挣脱皇帝并非难事,只是面对皇帝他又如何敢用力,只得无奈的登上车,稍稍靠后的站在皇帝身边。
瞿式耜、钱谦益等人的脸色都忍不住一变,若是单纯与皇帝同车并不算什么,只是与皇帝一起接受万民的欢呼,这个荣耀太大了,大到一般的人都承受不起,钱谦益不由又想起杨龙友的话。皇上对武将待之太厚,对于文官来说并非好事,或许不单单对于文官,对于大明也不是好事。
“万岁!万岁!”从皇帝的御驾出来起,万岁的呼声就响个不停,当皇帝携阎应元的手一起站在御车上时,万岁的喊声更是到达了顶点。
第三卷大明再起 第三卷大明再起第一百零一章好消息,坏消息
第三卷大明再起第一百零一章好消息,坏消息
王福携着阎应元的手,一直同行数里才将阎应元的手放下,沿途百姓看到与皇帝同车的阎应元,眼中都是一片狂热,万岁的喊声一直不绝于耳,许多人连声音都叫得沙哑,对于阎应元受到的恩宠,直到数年后还成为京城百姓的谈话内容。
阎应元自己却没有认为是享受,在车上时如立悬崖,战战兢兢,仿佛比面对清军千军万马时还要紧张,当皇帝将他的手放下时,阎应元整个手心全是汗水。
整个大军入城的庆祝仪式举行了整整一天,当数千名清军俘虏押解到城门时,围观的百姓情绪又掀起了一轮高潮,许多以前受过旗人欺压的百姓将手中各种杂物向中间的俘虏投掷,开始两边的明军还劝阻一下,后来见劝阻不见效,素性视而不见,一圈下来,所有俘虏身上都是杂物,许多人被砸得头破血流。
当夜,皇帝在皇宫赐宴,共有数千名有功将士进入皇宫,与皇帝一起共同庆祝,一直饮酒直至通宵达旦。
第二天下午,王福从宿醉中醒来,只觉得头痛欲裂,命令内侍打来冷水洗过数遍后,王福才感觉到清醒了一下,只是从镜子中看到自己的眼睛中依然布满血丝。
“再也不能如此饮酒了。”王福。自言自语的道,他搞不懂自己这具身体的前任为何会嗜酒如命,让王铎写得“万事莫如杯在手。”的言语,或许他本身也是一个聪明人,知道自己无力支撑南明这幅担子,才活一天算一天,以酒麻醉自己,可是现在么,五年的辛苦终于换得江山初步稳固,为了自己多活几年,酒还是少饮一点为妙。
“皇上,锦衣卫千户杜小山求见。”内侍李祺道。
“杜小山?”王福愣了一下,才道:“传。”
“是。”
李祺下去不久,杜小山赶了过来,。向皇帝行过礼之后,脸上忍不住喜形于色,道:“皇上,大喜,九宫山计划已经圆满成功了。”
“快,快,把奏折呈上来。”王福听得。也是大喜,他虽然有九成的把握九宫山计划会成功,可是在没有成功之前,谁也不能说没有变数。
“遵旨。”
杜小山将奏折呈上,王福一目十行,快速看完,奏折。是刘国轩亲笔所写,上面详细的写了这次伏击过程以及接下来大顺军的搜捕和退军,从这些都可以得出结论,李自成已确切身亡。
将奏折合上,王福嘴里发出一声满意的叹息声,道:“。传朕命令,刘国轩等为国除奸,功莫大焉,刘国轩封县子,其余九人,封国男,另各人赐一级忠勇银质勋章一枚,断臂者,朕恩准其退役,朝廷发放一千银币奖励,其余九人,受伤者五百,末受伤者三百。”
县子是三品子爵,国男则是一品男爵,在国县中。间还有郡,若是封为郡子,郡男则是二品。
沙沙的声音响。起,旁边的吴梅村很快将圣旨拟好,交给皇帝过目,王福看过后点了点头,盖上印玺,现在的内阁权力比以前已经大大缩小,这份旨意无需内阁签属即可生效。
杜小山听的大为羡慕,多少人梦寐以求的爵位这十人就这样到手了,虽然只是子爵和男爵,不过,已是极为难得,眼前皇帝在爵位上比起以前的大明皇帝要大方的多,只是能封爵者,到现在依然廖廖无几。
王福扫了杜小山一眼,知道他羡慕什么,微微笑道:“爱卿放心,朕不会忘记锦衣卫的功劳,等到各人功绩统计过后,朕会论功行赏。”
若不是锦衣卫的情报,刘国轩等人也不可能事先埋伏在李自成经过的官道旁,行此一击。单赏刘国轩等人,不赏锦衣卫当然说不过去,不过,锦衣卫的记功不象军队那样简单明了,不能马上封赏。
杜小山的脸上一红:“多谢皇上。”封爵他暂时没有指望,不过,能得到一枚银质郧章他还是有把握。
以大明现在的实力,不用搞暗杀也可以将大顺消灭,只是这样一来死伤必定会很多,大顺军也是大明的子民,多数人当年逼于无奈才造反,对于大顺军的将领和军队,皇帝一向的处置都是以招降为主,剿为抚,能少死人就尽量少死人,除掉一个李自成,至少可以少死数万仍至数十万人,皇帝当不会吝啬赏赐。
李自成身亡的清息来得正是时候,阎应元大军在京城休整三天之后,王福马上下令大军重新出征,这次皇帝并没有使用绿营兵,对于大明来说,军队并非是什么人都能进入的地方,这些绿营兵即使有身体素质过硬者,他们也没有资格成为大明军队中的一员。
在京城只留下一万大军守城,王福亲领四万大军浩浩荡荡南下,这次大军的方向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