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回到三国变成蟒-第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正在此刻,突然走来一人,远远的朝安忠直拱手:“安亭长,小老儿得知长鼻兽食量颇大,特来为亭长解忧。”
安忠直一看,这是张九郎的老父,张父和卞夫子有些交情,以前卞夫子就是住在他的家中,安忠直自是不敢倨礼,“原来是张员外,可是九郎说与员外听的?”
“不需九郎所言,长鼻兽此事已经传得乡里人尽皆知,亭长也知我家养了一头耕牛,倒是存了些草料,就先给亭长运来两车解解眼前火眉。”
两车草料慢慢的运了过来,安忠直想想后点头:“如此多谢员外,先前学堂之事员外鼎力相助,此时又是员外急之所急,我代西山乡民谢过员外。”
张父连称不敢,两人叙着话,小吏们又把一车的草粮御下来,让长鼻兽吃,长鼻兽当然不客气,很快又下去了半车,这下张父也吃惊了。
“亭长,恕我直言,长鼻兽胃口太大了,还得早做打算才是。”
安忠直点点头,看向了涪山方向:“此事大人应该成竹在胸吧。”
安忠直可不敢确定,不过事实上,林北还真在为长鼻兽打算着呢。
“夫子,甄定,崔兰,你们都来看看,可见过这三样物什?相似的也可以。”林北指着地上画的三个图案,希冀的看着三人,如果三人知晓其中之一,长鼻兽之事迎刃而解,不光如此,还可使这个时代的农民饱食,不至于饿死。
第九十章 猪不食
林北让卞夫子画出来的三种图案依次是土豆,红薯和玉米。
在林北的印象中,这三样植物都是属于舶来品,也就是从亚洲以外的地方传到华夏的,而且很巧合,玉米和土豆居然都是在拉丁美洲的秘鲁这个国家发现的,另外,红薯这种植物由印第安人培育,而秘鲁人也可以称之为印第安人。
很巧合不是吗?不过只要看一秘鲁的地图大概就能想像出来为什么这些植物都会长在那里,因为那里有一座很大的山脉,名叫安第斯山,同时也是亚马逊河的发源地,这种热带的气候造成了秘鲁物种的多样性。
华夏古代有这三种植物么?林北不敢确定,但是热带气候华夏却是有的,比如说林北现在所处的南越地区,另外,东南亚地区也都是亚热带,论起森林,林北认为也不比安第斯山逊色,那么凭什么那边有而华夏却没有呢?
所以林北认为,这三种植物华夏应该有,但是因为地处深山老林,所以并未被人发现,又或者被人发现过,但是却没有为人所重视,如果是后一种情况,那么林北当然得做这个重视的人。
再有,如果华夏真的没有这三种植物,那么林北以后等体型大了,有能力和实力穿越海洋的时候,林北肯定会首先渡过大洋,去那边把这三样物种给带回来,但是林北不知道自己那个时候是不是还活着。
这三样植物对于古代人的重要性简直不用细说了,无数穿越先行者前辈已经证明了这三样物种如果在古时候的华夏种植开来那将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华夏到时候将会很少因为饥饿而死人,因为,古代人的免疫力低下大部份都是摄入营养不足造成的,而这三种植物都是营养圣品,如果是这样,那么华夏可能不用到二十世纪才突破十四亿人,可能一千年前人口数量就已经能达到了。
卞夫子三人细细的看着地面上画的图案,因为林北的认真,所以这三个图案还添加了颜色,卞夫子的画工还算是比较不错的,画出来的东西跟林北认识的有九成相似度,三人都看得相当清楚,甚至连甄定的护卫也在边上细瞅,林北自然不介意,或许多一个人就能多出一条消息呢。
或许感觉到这三样东西对林北的重要性,所以三人看了很久,然后崔兰首先摇头:“大人,这三种物什阿兰并没有见过。”
“相似的也可以。”林北又添了一句话。
“相似?”崔兰想了想,倒是一指边上的芋头地:“那个芋头算是么?”
呃,倒是大小和土豆红薯挺相似的,不过三者差了十万八千里好吧。
“大人,这三样是什么东西?”卞吉扯着胡子问道。
“这个是土豆,这个是红薯,不过此时肯定有别的叫法,它们有一个共同点,果实都是在地里生长的,如同这芋头一般,果实长于地下,需要刨开后方能看到,至于这个叫玉米,这里是果实,一株玉米上结一到两枚果实。”
“这三物长于何处?”卞吉又问。
“我正是不知,所以才问你们。”
“那大人是如何知晓这三种物什的呢?”
“这你就不用问了。”
卞吉点点头,心说想必是因为那门叫‘科学’的妖法,便也就不再问,只是细细再观。
瞅卞吉这个样子,林北觉得要指望他恐怕玄乎,当下看向了甄定,这位是甄氏商行的掌柜,要论见多识广应该是此人为最。
甄定皱着眉头,缓缓开口道:“大人,你说的这三个名字我没有听过,但是你说相似之物我倒是知晓一二,却不知跟大人所说之物有无区别。”
“把那相似的东西说来听一听。”林北精神一振,只要有相似的,那就是好的,在华夏境内寻找肯定要比穿过大洋去寻找容易许多,林北虽然现在身为蟒身,看起来巨大无比,但是海洋里比他体型大的比比皆是,什么大白鲨,虎鲸,霸王章,现在都是能威胁林北的存在,除非实在是把握甚大,否则林北不会横穿大洋。
甄定点点头,沉吟了下,好像在理清思路,然后缓缓开口道:“大人可知朱卢?”
林北点头,前几天才听崔兰讲过呢,当下便问道:“朱卢可是珠崖?”
卞吉笑道:“大人,珠崖为前汉时期的叫法,而如今则是朱卢。”
林北哦了,原来就是后世的海南岛啊,这个时候的岛上人还很少,多是少数民族,能设一个县已经很不错了,看来合浦郡真的很大呢,居然能管这么宽。
“甄定,你继续。”
甄定点头:“朱卢为我们合浦郡极东,需要坐船才能通行,一向交通不便,所以我们甄氏商行一向不曾涉足,约在两载前,有位姓关的行商带着一箱货物来到我们甄氏商行,准备售些山货与我们,是由我家掌柜接待的,当时我由堂前经过,便询问了一声。”
“然后?”
“此人带的货物倒也甚是稀奇,鲛翅甚多,另有一些夷人的山货,其中之一倒跟大人此下的红薯有些类似。”
“后来呢?”林北赶紧问道。
“不过那物发出恶臭,约摸是已经腐坏,我便没有细问,那行商交易完后,便匆忙离去。”
“后来可曾见过此人?”
甄定摇头:“未曾见过,大人,交易之事都是由我那掌柜进行,我不太过问此事。”
“那他说过这是什么吗?”
“曾言过,俚人所称为猪不食,据说是野猪从地下挖出来的,正是与大人所言有些相似之处,所以我有些许的印象。”
崔兰疑惑的问道:“这位关姓商人既然会把猪不食售于你家商行,那多少也该有些奇特才是,他说过没有?”
林北点头,对啊,敢从朱卢拿到合浦来卖东西,肯定是关姓商人认为货物不错才对,就跟推销一样,应该会把东西的好处极力宣扬一遍。
甄定苦笑:“大人,小的真是不知,不过甄平应是知晓,甄平也就是我家掌柜,平时专门管与这些行脚商交易一事,大人,要不然我让甄平来一趟,由大人询问此事如何,另外,甄平和行商打的交道极多,说不定大人所说的这三件物什他都见过呢。”
林北自然同意,甄定也不废话,叫过两个护卫,让他们连夜赶回合浦,然后护送甄平过来,两个护卫应了声,便拿刀佩剑的离开,这两人都身有武艺,此时龙潭到西山乡这一段森林又几无野兽,倒也不虞有安全之忧。
虽然不知道这件事情是真是假,也不确定是不是红薯,不过这总算是一种进展,当下,林北心情大好。
第九十一章 能拉也是一种长处
第二天。
天刚亮,林北就起身,准备去龙潭里泡个澡。
好像显得**静了,林北觉得有些不习惯,随后抬头,看了看葡萄藤上面的鸟窝,心里恍然,原来是没有丢丢和奇奇的叫声了,平时这个时候两个小家伙也应该醒了。
林北爬上槐树看了看,鸟窝是冰冷的,显然昨天晚上两个小家伙并没有回来,林北沉默了下,心情复杂,有些欣慰也有些失落,两只小鸟终于长大了,开始离开林北的庇护,也不知道它们还会不会再回来。
然后林北又想起了那头胎记小豺,这个小家伙估计早就已经把林北给忘记了吧,林北哑然一笑,沉入了龙潭底部,所有人都是过客,也包括这些动物。
崔兰他们陆续醒来,开始就着泉水漱洗,对于林北呆在水潭底下已经不奇怪了,崔兰一边洗着脸,一边还念着昨天林北教给她认识的那些字。
这几日只要晚上有时间,林北都会教崔兰识些字,卞吉也会在边上看着,崔氏阿兰以前是不识字的,不过正因为不识字,所以识起林北教的来进步很快,毕竟成年人比小孩的接受能力要强得多。
等到时间差不多了,所有人集合,朝学堂那里行去,今天主要的任务仍然是去象谷抓大象,卞吉和甄定他们自然是不去的,不过卞吉每天都会去学堂那里看一看,了解进度。
到了学堂,民夫们还都没到,林北去外面抓了两只野兔,回来交给崔兰,用乡民留下来的东西开始烧烤,顺便等人。
卞吉昨晚喝美伢酒喝得有些醉,今天头都还挺晕,崔兰做了些肉汤给卞吉,喝着热乎乎的肉汤,卞夫子一下子就精神了。
“大人,已经有霜降了呢。”崔兰说着话,手里却不停。
林北点头,确实如此,现在晚上有些冷意了,早上起来的话能看到树叶上白蒙蒙的一层雾气,当然,白天的时候天气还是很热,不过可以知道,离冬季已经很近了。
“今年都在修学堂,如果过冬,那乡民存下了食物了吗?”卞吉问。
崔兰笑道:“无妨,修学堂也没饿着谁,我看好些人还长了肉呢。”
“那倒也是,这些民夫天天饱食,而且还是肉食,恐怕已经有许多人想着此事能一直持续下去呢。”卞吉哈哈大笑道。
甄定也道:“这几日陆续有乡民把山货售与我们商行,都是些野兔和山鸡之类,应该是前些时日换蝗之物,只要大人再来这么几次,想必西山乡民定会不虞过上了一个好年。”
林北无语,还多来几次,那可拉倒吧,再来几次林北得哭死,不过等学堂修好后林北就准备让乡民圈地养兔子和野鸡了,到出栏的时候就没事儿了。
几人谈谈笑笑,时间过得很快,终于,远处能看到民夫们赶过来了,走在前面的正是安忠直。
看到林北,安忠直脸色一亮,却没有忘记自己的本职工作,先是吩咐了小吏让民夫们做事,自己则快速跑到林北面前,苦着个脸看着林北。
“怎么?”林北奇怪的问。
“大人,是那长鼻兽之事。”
“可是出了什么问题?”林北心里一紧。
“没有,就是长鼻兽吃得太多了。”安忠直苦笑道:“昨日光是草粮就吃了一牛车,约摸两百来斤,那可是耕牛数十日的口粮,大人,你看。。。”
林北笑笑,大象吃得多这太正常了,如果吃得少才令人担心是不是生病了呢,“那今日你们可让人把长鼻兽牵往山地附近吃食?”
“自然,约有数十人跟着它们,就是生怕长鼻兽跑了。”安忠直对林北的嘱咐还是很尽力的。
“那就先这样,等晚上再看看吧。”
等到晚上,大象已经吃了一天的东西,肯定是吃不了多少了,而且如果看象人机灵的话,从远处割些草回来喂,那么说不定到晚上大象就能吃饱了呢,肯定不会像刚抓的时候那样饿得极狠。
林北这么一说,安忠直也只能点头,突又想到一事:“对了大人,长鼻兽的秽物甚多,如今时日炎热,只是一晚,便恶臭难当,蚊蝇横飞,敢问大人如何处理?”
大象吃得多,拉得也多,安忠直也是第一次亲见,今早一看,象棚里多了好几堆秽物,引来许多蚊蝇,恶臭之极,让人掩鼻,这还才两头长鼻兽,如果再多几头,那后果安忠直真不敢想像。
林北听着,倒是心中一乐,他抓大象也有这个目的,下一步,林北准备建沼气池了。
以大象的体型和力气,其实农村能用着的地方不多,因为多数时候耕牛也能代替,将心比心,大象吃得比牛多,能干的活却和牛差不多,任谁都会喜欢耕牛而不会喜欢大象,那么就得从别的方面来弥补,这秽物,也就是粪便能显示出大象的长处。
拉屎拉得多也是长处?林北肯定的告诉大家,还真是长处,大象每天要拉出近一百千克的粪便,比一百个人都能拉,当然,如果没有沼气池,那这些粪便除了肥地之外一点用处都没有,但是如果有沼气池,就可以把粪便转换成沼气,沼气的作用太大了,大象的利用效率也大大的提高了。
如果每一户能养一头大象,那么光是大象每日所拉的粪便制造的沼气就能供应一家所用之需,另外,沼气除了用来点火取暖外,还有许多别的用处,肥田养鱼等等都能用沼气池里的残渣和沼液,林北认为,养一头大象确实需要很多食物,但是把这些利用起来,并且形在产业链,算起来养一头象不但不会亏本,反而还能赚呢。
第九十二章 变废为宝
“大人,大人?”
“我在想一些事情。”林北回过神来:“甄九,让阿哩起来,别磕头了。”
等到阿哩从地上爬起来,林北组织了下语言:“安忠直,今日你叫人在学堂的边缘处挖一个大圆坑,记住,一定要是圆的坑。”
“多大的坑?大人?”
“高一丈吧,长度两丈到三丈均可。”
“大人,莫不是要挖池塘?”卞吉疑惑的问。
林北摇头,脑子里回忆着沼气池的资料,对于沼气池他几乎没有什么了解,只是有模糊的概念,他现在需要把这个概念讲出来,再由安忠直寻找能人把沼气池完善,对此,林北并不担心,虽然这个时代造不了枪炮,但是沼气池的技术含量并不高,林北认为能弄出来。
“哦不对,不是坑,而是窑,你们知道土窑吗?”
众人自然点头,连阿哩也是如此,这也正常,就算到了现代,农民也都有用挖的窑贮藏东西的习惯,比如红薯窑,南瓜窑等等,这种农民的智慧,三国时期自然也是有的。
“挖成窑的样子。”林北再次说了一下:“不过你需要注意一些事情,这个窑要密不透风,还要结实,一个进口处一个出口处。”
安忠直仔细的把林北的话记下来,又忍不住问:“大人,这个土窑不是挖在地下么?密不透风是肯定的吧?”
林北心说是这样的吗?想了想又道:“那就挖到放水进去,水却不会渗到土里,达到这种程度。”
这下安忠直瞪大了眼睛:“大人,这好像有些困难啊。”
这个时代可没有水泥,也没有橡胶,挖土窑也不是烧制陶器,要弄到林北所说的确实有一定的难度,当然,只是有些难度而已,因为据林北所知,只要在土层表面涂上釉层,差不多就能做到水滴不透,崔兰以前给林北送来的了陶器类都有釉的。
当然,林北肯定不会让安忠直用这种东西,因为一旦用上,沼气池的成本就高了,不是普通人能用得起的,任何东西想要普及,普通人才是传播的根本,何况沼气池是新生事物,越简单越容易上手才越好。
所以林北便道:“我自然知道有些困难,但是你们克服嘛,记住,用最便宜最容易找到的东西把土窑修到这种程度,让那些匠人多想想办法。”
安忠直脸皱得跟苦瓜似的,修成这样还不说,还得用最便宜最容易寻找的东西来修,这个差事不太好做啊。
林北还不算完呢,“乡里可有铁匠?”
安忠直又赶紧道:“大人,有的,不过王铁匠年岁有些大,手脚有些不太灵便,只是能打制一些简单的物什,像猎户所用的猎刀都在合浦县里买的。”
林北便看了甄定,甄定心说看样子这事儿也摊上自己了,便干脆道:“大人有何吩咐。”
“我需要一件物什,你让人打造与我。”
“大人请说。”
“约摸你手指头粗细,哦,算了,你手指头太粗,夫子手指头,像夫子手指头粗细的铁管子,五尺长,铁管子的顶端得有一个小机关,可以随意的开合。”林北一边说,示意夫子在地上画出铁管子的模样,林北还强调铁管子一定要中空,最后看所有人都明白了,林北才问道:“像这样的铁管子,你觉得价值几何?”
甄定仔细的想了想:“大人,价值倒不甚高,不过可能需要匠人很高的技巧,恐怕不是任何一个铁匠都能打制出来的。”
“无妨,先打造一根出来看一看。”
只要有了第一根,那么就能批量生产,批量生产的成本会降低许多,仿制起来也很简单,
事实上,这种管子林北想用铜管子的,不过考虑到铜在这个时代叫赤金,所以便退而求次之,先用铁来打造,铁比铜容易生锈,用不了多久又得重新更换,不过暂时也只能这样。
眼看林北已经说完了,卞夫子这才好奇的问:“大人,你又让安亭长挖窑,又让甄掌柜订制铁管子,这是要做什么呢?”
林北笑了,心说科技领先几千年的感觉真是好,有种智商上的优越感,刚才那些话搁到现代,几乎人人都能知道要做什么,但是这是三国啊。
“这是我那名叫‘科学’的妖法里的一门法门,名为变废为宝。”林北如此道,顿时,所有人都肃然起敬,心说大人终于施展妖法了。
林北继续忽悠道:“我这门法术就是把大象的秽物变成一种叫‘沼气’的好东西,安忠直要挖的窑就叫沼气池。”
安忠直心说原来大人给自己的任务是如此重要,顿时神情变得激昂:“大人放心,忠直一定竭尽全力,把这。。沼气池建得妥妥当当。”
“很好。”林北赞了一声,又看向了甄定:“你订制的那根管子也有个名字,名为沼气管。”
“大人,我马上叫护卫去县里办此事。”说完,甄定又叫了一个护卫,细细叮嘱一番,让护卫赶快回县,免得耽误大人以后施展‘妖法’。
林北心里那个乐啊,加上‘妖法’这个头衔,居然还有如此功效,当真是出乎林北的意料之外。
ps:谢谢羽毛的蛇,阿龙,书友1408260的打赏,另外说一下,这本书的基调已经在简介里说得很清楚了,争霸的情节肯定有,但是必然不会很多,各位可以把这本书当成三国的种田文。
第九十三章 盛景
今天仍然是由林北带着猎户们去象谷。
那头白象居然还没有回来,好像消失得无影无踪似的,让林北相当的奇怪,不过奇怪归奇怪,林北并没有多加探究,对他来说,眼前最重要的就是抓捕大象了,至于别的,抓完大象后才有时间去管。
经过昨天的抓捕,今天猎户们显然更加熟练了,做的准备也更加充分,晚上回来的时候,一共抓了五头大象,四大一小,其中小象摔折了腿,需要兽医先进行救治。
因为林北说了会施展‘妖法’的,会把大象的秽物变废为宝,所以安忠直也没有什么愁绪,接受得异常的痛快。
“那沼气池挖得如何?”林北关心了下沼气池的进展。
“大人,池子倒是已经挖成,不过要做到大人所说的那一点却并不太容易,现在那些匠人正在想办法。”池子好挖,任谁都能干,密封沼气池才是其中的难点,安忠直对此没有涉猎,所以只有靠匠人想办法。
“那你吩咐他们尽快,另外,长鼻兽的秽物你找专人处理,等到沼气池挖好,就把这些秽物放到池子里面去。”
“大人,那秽物太多,肯定放不下啊。”
“是啊,所以让你们尽快,不过这个时候你觉得秽物多,但是等第一个沼气池出来以后,西山乡全乡都得修建沼气池,那时候你就会发愁秽物少了。”
安忠直还是不知道林北要做什么,这个沼气池又有什么值得大人重视,但是既然林北如此说了,那安忠直只要做好自己的事情就可以了,至少到现在为止,林北带给西山乡的都是好处不是吗?
“真有那个时候就好了。”安忠直笑道。
“现在你发愁秽物多,到时候你肯定会发愁秽物少。”林北很肯定的道。
等沼气池在西山乡一普及,光是可以直接生火就能做饭这一条就足以让古人惊艳,想想天然气连在现代都是主流,古代自然更不用说了,随便宣传宣传,合浦郡人恐怕都会前来取经,那个时候这个沼气池也可以发展出一项营生,足以让西山乡人过上优渥的生活。
同时,肯定也不会有人嫌大象吃得多了,说不定到时候人们反而会埋怨大象吃得还不够多呢。
连着办成了好几件事,林北心情很好,所以今天又准备请客,也让民夫们多吃些油水,考虑到人数很多,林北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