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死于非命的后妃姬妾-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很多迹象说明刘彻先生也确实有这种心愿。他阁下除了喜欢声色犬马外,跟秦王朝嬴政大帝一样,也喜欢云游四方,到处乱逛。不过小民乱逛就叫乱逛,帝王乱逛,在官文书上则叫“出狩”“巡幸”——“出狩”还像人话,“巡幸”就是狗话。不管人话也好,狗话也好,刘彻先生每次离开首都时,就把政府交给儿子刘据主持,把皇宫交给卫子夫主持。母子们战战兢兢,诚惶诚恐,所作的决定,刘彻先生无不十分满意。刘据先生性情宽厚,对于死刑案件最后裁决时,如果发现是场冤狱,就立即加以平反,引起人民的赞颂膜拜。然而,任何专制政府,无一不是只重视官权,不重视人权的。刘彻先生所用的酷吏群,那些位高权重的官崽,以逮捕和杀戮为他们唯一的邀功和升迁途径,而皇太子似乎偏偏跟他们作对,断了他们的前程,自然怨声载道。最初不过窃窃议论,后来开始在刘彻先生面前婉转攻击。卫子夫女士感觉事态严重,再英明的人都挡不住如火如荼的小报告,何况,她深知刘彻先生并不英明,只不过一个普通的酒色之徒而已。她告诫儿子曰:“遇到大事大狱,应该留待老爹决定,你可不要自作主张。”但是,刘彻先生却每一次都支持儿子,认为老妻太不坦诚。政府官员遂分成两派,尊重人权的是一派,尊重官权的又是一派。酷吏群是一个庞大的势力,他们对刘据先生的陷害,无所不用其极。


炙手可热(2)


  
  公元前106年,卫青先生逝世,官权派高兴得跳起来,大开香槟庆祝。盖老娘失宠,老舅又死,而宫廷中的父爱最不可恃,正是对刘据先生下手的时候。刘彻先生那年五十二岁,在古代的宫廷里,已算老矣耄矣。大概感到来日无多,而更加荒淫,卫子夫女士更难见他一面,攻击就更加猛烈卑鄙,这得举个例子。
  有一次,刘据先生进宫晋见老娘,大概逗留的时间稍久,宫门警卫官(小黄门)苏文先生——官权派的小喽之一,向刘彻先生告密曰:“皇太子跟宫女们乱搞起来啦。”刘彻先生倒还漂亮,好小子,你喜欢妞儿呀,立刻下令把太子宫的宫女,增加到二百人。苏文先生抹了一鼻子灰,心还不甘,他和他的宫门警卫官同僚常融、王弼二位先生,就更加紧收集刘据先生的过失。如果刘据先生没有过失,他们就捏造过失,并在捏造的过失上,加油加醋,使它不但变成真实的,而且是严重的。卫子夫女士把他们恨入骨髓,曾跟儿子密商,要儿子禀报老爹,杀掉他们。刘据先生这时已二十九岁,危机四伏的环境,培养出他的政治警觉,他知道仅只杀掉几个爪牙无补于事,反而更增加仇恨;而且,也未必能杀掉他们。他曰:“我们以后只有更加小心,只要不做错事,老爹英明,向来不信奸邪,没啥可忧愁的。”恰巧刘彻先生有小病躺床,教常融先生召唤刘据,常融先生回报曰:“皇太子听说你病啦,脸上一团高兴。”刘彻先生像挨了一记闷棍,一语不发。等了一会,儿子赶来,刘彻先生瞧他脸上有眼泪的痕迹,觉得不对劲,一再盘问,勃然大怒,把常融先生处决。
  ——呜呼,宫廷斗争是最可怕的斗争,盖任何斗争都有天伦的温暖,只有宫廷斗争,骨肉之间都不免猜忌诈欺。刘据先生的泪痕显然是伪装的,再孝顺的儿子,即令听到老爹横祸惨死,也不可能立即珠泪倾盆,而且一直持续到抵达现场。然而,我们不责怪刘据,斗争的残酷使他不得不用诈术以自保。父子之情,在宫廷中淡薄如纸。


丧钟——公孙事件


  中国皇帝群中,在位五十年以上的,得一个焉,曰辽帝国第六任帝耶律隆绪(圣宗)先生。在位五十五年以上的,则只有我们的男主角刘彻先生。他十七岁登极,七十一岁才总算翘了辫子,未免活得太长。一个专制帝王活得越长,他的罪恶也越多。并不是他本人不好,而是制度使他身不由主。无限权力使人发疯,长期的无限权力,不但使人发疯,还使人像猪一样的发疯。
  握有无限权力的人,不管嘴巴说得如何漂亮,内心无一不恐惧死亡——尤其是被人宰掉的死亡。刘彻先生可以说是天下最幸福的人(假设幸福的意义是权和钱,以及可以随心所欲的话),如果他能够一直这样,那该多么好兼多么妙。可是他知道寿命有限,任何人最后都要挺尸,所以,他采取两项措施:一是积极的,大肆招揽巫法师(方士)为他烧炼不死之药,希望用小民的血汗钱,烧炼出一粒或两粒仙丹,吞下尊肚,就可永远活着,永远享受他的荣华富贵。
  ——幸亏这仙丹没有炼成,否则他阁下一直活到二十世纪的今天,而别的小民却一代一代死亡,我们可不会买他的账。老帝崽谋生乏术,在街上晃来晃去,凭他那两下子,恐怕去妓院当大茶壶都没人要。
  另一项措施是消极的,那就是他严密地防范被人暗算,他不但恐惧人的暗算,更恐惧鬼神的暗算。在公元前二世纪那个时代,人们坚信用巫术可以致人死亡,所以刘彻先生对巫术也特别敏感。皇后阿娇女士之所以被废,囚死长门宫,并屠杀三百余人,就是起因于阿娇女士玩弄巫蛊。
  关于他阁下求不死药部分,与我们无关,不必提它。关于防范巫蛊暗算,那正是事情的关键。
  宰相公孙贺先生的妻子卫君孺女士,卫子夫女士的姐姐也,他们的儿子公孙敬声,继任老爹的交通部长(太仆)官职,荷花大少兼纨绔子弟,又兼公子哥儿。仗恃着老爹是宰相,姨妈是皇后,表弟是皇太子,舅父又是武装部队总司令,在长安城中,无恶不作。最后,公元前91年,他阁下戳了一个大纰漏,贪污军饷一千九百万钱(当时的购买力,大概值黄金五百公斤)。官权派乘机揭发,卫家再大的巴掌,也遮不住这么大的犯罪。在法律上,那是确定无疑的死刑。公孙贺先生爱子心切,想出了一个自以为奇妙之法。原来当时有侠客朱安世先生,劫富济贫,杀赃官,救小民,闹得大啦,连皇帝都大为震怒。可是,朱安世先生行侠仗义,朋友密布,虽然严令追缉,他仍逍遥首都。公孙贺先生向刘彻先生报告说,他愿捕获这个“剧盗”,来为儿子赎罪。刘彻先生应允。
  在宰相的严厉督促下,朱安世先生终于落网。当他听到事情经过后笑曰:“公孙贺想用我的性命去救他的儿子,我要教他满门灭绝。”于是他揭发公孙敬声的罪状:如何跟阳石公主私通,如何用巫术咒诅刘彻先生赶快死掉,又如何在刘彻先生常走的御道旁,埋藏咒诅用的木偶。
  刘彻先生七窍生烟是在意料中的,下令连同老爹公孙贺先生一并逮捕,交由司法部长(廷尉)杜周先生侦查。杜周先生也是西汉政府的酷吏之一,这下子生意上门,苦刑拷打兼软欺硬骗,案情向四下蔓延,卫家亲属,几乎牵连进去一半。包括刘彻先生跟卫子夫女士的两位亲生女儿阳石公主和诸邑公主,双双自杀;卫青先生的儿子卫伉,绑赴刑场,斩首。公孙贺、公孙敬声,囚死监狱,公孙家所有男女,全部屠戮。
  ——为了营救一个犯法的儿子,使全族数百口被杀,正是“因小失大”的注脚。而为了保护自己的性命,杀掉当事人也就够啦,却交由酷吏去左陷右害,连亲生女儿都杀,刘彻先生也太冷血。而酷吏是官权派的主流,他们怎么能放过打击人权派精神中枢的良机?呜呼,法律在能够独立执行时,才是法律,法律在政治的或私心的使用下,便不是法律,而只是流氓报复时用的扁钻矣。
  在公孙事件中,卫子夫女士的女儿、姐姐、姐夫、侄儿,都死于非命。然而这只是一个开端,惨烈的剧变还在后面。官权派头目之一的江充先生,紧接着对卫家作最沉重的也是最后的一击。
  江充先生是赵国邯郸人(河北邯郸),他的妹妹嫁给赵王刘彭祖先生的儿子刘丹,因妹妹的裙带关系,成为刘彭祖先生的重要宾客。可是到了后来,刘丹先生疑心这位舅哥把自己不可告人的一些罪行,向老爹打小报告,郎舅之间,遂翻了脸。刘丹先生仗着他是法定的王太子,大发兽威,派人逮捕江充先生。江充溜之乎也,于是把江充的老爹和老哥抓住,一律斩首。江充先生逃到首都长安,遂向刘彻先生控告刘丹先生不但跟亲姐姐通奸,而且跟老爹的姬妾通奸,还交结土豪劣绅,抢劫小民。毫无疑问,他向刘丹的老爹打的小报告,大概也是这些。


杀手江充


  刘彻先生看到江充先生的报告,立即逮捕刘丹先生下狱。调查的结果是,证据确凿,理应判处死刑。可是,刘彭祖先生是刘彻先生的异母老哥,一再求情,甚至要求率领他封国的勇士,攻打匈奴汗国,来为儿子赎罪。在法律之前,儒家学派是不主张平等的,而有“八议”之条:一曰议亲之辟,亲属犯了法要商量。
  二曰议故之辟,朋友犯了法要商量。
  三曰议贤之辟,有道德的人犯了法要商量。
  四曰议能之辟,有才干的人犯了法要商量。
  五曰议功之辟,有功勋的人犯了法要商量。
  六曰议贵之辟,有权势的人犯了法要商量。
  七曰议勤之辟,工作努力的人犯了法要商量。
  八曰议宾之辟,帮闲拍马的人犯了法要商量。俗话云:“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酱萝卜常用这话证明中国自古就尊重人权。事实上,八议之下,当官的几乎无一不可商量,官越大越不犯法,“刑不上大夫”是也。只有小民倒楣,一点也不可商量。古书上曰:凡在这八议范围之内,轻罪则原谅他,重罪则改为轻罪。不过在表面上,他们是犯了法。这正是传统文化的渣滓,法律不是公正的,而是可大可小的“说不准学”。原文:《周礼秋官小司寇》孙贻让先生正义:“凡入八议限者,轻罪则宥,重罪则改附轻比,仍有刑也。”拉得远啦,且归正题。刘丹先生是“八议”中的第一议(他是皇帝刘彻先生的侄儿),所以弄来弄去,仅不过剥夺他阁下王太子的角色。然而,一个小民能把王太子告垮,在当时,已造成大大的震撼。
  不但小民震撼,连刘彻先生也震撼。他召见江充先生,对他的谈吐和态度,大为满意,任命他当首都特别警察厅厅长(直指绣衣使者),专门负责缉拿贼盗和维持社会秩序。他果然不避权贵,大大地露了若干手。有一次,某一位公主,仆从如云,奔驰皇帝专用的御道(驰道)上,江充先生派人拦住,公主曰:“皇太后曾有命令,特准我使用御道。”江充先生曰:“既然特准公主使用,公主只能自己使用,别人不能使用。”把仆从和车马,一律没收。
  这显然是对皇太后的命令故意曲解,然而刘彻先生认为他守法不阿,大为奖赏。江充先生遂开始膨胀,走上挑剔苛察的路,成为官权派酷吏群之一,不久就跟卫家冲突。
  起因于皇太子刘据先生的信差在御道上奔驰,江充先生把信差囚禁起来。刘据先生吓了一跳,派人向江充先生求情曰:“我不是爱护信差,只是不愿老爹知道,这都是我的错,平常失于教导,求江先生从宽处理,赐给我自新的机会。”江充先生不但拒绝,反而原原本本报告给刘彻先生。刘彻先生大喜曰:“当一个忠实干部,固当如此。”对江充先生更加信任。江充先生从此成为人人恐惧的人物,而他也以此沾沾自喜。
  公孙事件发生于公元前91年。公孙家族屠灭后不久,不知道是气的,还是吓的,刘彻先生在甘泉宫(甘泉,位于首都长安西北八十公里,今陕西淳化北),卧病在床。那一年刘彻先生已六十七岁,正是随时都可以四脚朝天的年龄。江充先生忽然感觉到事态严重,灾祸正在他头上盘旋,盖万一刘彻先生死掉,刘据先生坐上宝座,公仇私怨,一旦报复,老命不保。于是,他在精密的计划下,走上偏锋。
  江充先生的计划是把刘据先生陷进巫蛊巨案之中,连根拔除。他向刘彻先生一口咬定说,御体所以违和,完全是巫蛊作祟。前已言之,刘彻先生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巫蛊。他命江充先生负责侦查。一场可怕的屠杀,于焉展开。江充先生雇用了很多外国的巫术专家(胡巫)。在戒严令下,长安入夜之后,街上如同鬼域,没有别人,只有这些外国专家出动,四处寻找巫蛊。巫蛊事实上是不存在的,他们就把一些木偶之类,随意埋到人家门口,再用脏东西(可能是猪血狗血)污染,然后把那家的家人拘捕,拘捕后发生什么事,可以推猜得到。史书上说,那些酷吏把铁条烧红,在“人犯”身上火烙,再用铁钳去拔“人犯”的头发、牙齿,甚至更敏感的地方。自然一个个“坦承不讳”“自动招认”。用句现代流行的话说,那就是“他自己承认啦”。这样的,一个巫蛊案接连一个巫蛊案,宣告破获。被处决的可怜小民,前后有数万人。那时,刘彻先生已经陷于歇斯底里状态,总在疑心有人害他,所以,虽然无数高级官员知道小民冤苦,可是,没有人敢说话。
  “没有人敢说话”,是专制政体的丑剧和小民的悲剧。专制帝王像一个咻咻喘气的畜生一样,被一些不敢说逆耳之言的摇尾系统,团团困住,任凭他踢腾咆哮,总不能跳出这个人为的陷阱。


皇太子叛变


  江充先生在民间的栽赃,只是为了向皇太子栽赃铺路。当刘彻先生对江充先生的杀人如麻,表示满意后,江充先生抓住机会,命他的助手檀何先生(洋大人)提出报告说,根据严密而慎重的调查,巫蛊的大本营,就在皇宫之内。刘彻先生遂溜到甘泉,命江充先生搜查皇宫。
  江充先生率领以檀何先生和苏文先生为首的特种部队,在皇宫中忙碌得像真的一样,意料中的,别的宫中都没啥,独独在皇后宫和皇太子宫,从地下掘出无数大大小小的木偶。尤其可怕的是,在皇太子的书房,还“顺便”查出语词悖逆的书信。这是大逆不道的真赃实据,江充先生宣称要奏报皇帝。而奏报皇帝的结局,皇后和皇太子只有死路一条。
  最吃惊的是皇太子刘据先生,他对那些真赃实据,根本不知道是哪里来的。他向江充先生请求去甘泉拜见老爹,当面陈明,但江充先生坚持不允。刘据先生向他的老师(少傅)石德先生请教怎么办,石德先生曰:“公孙宰相和两位公主,都因巫蛊被杀。如今江充如法炮制,目的在诬陷你们母子,你如何能为自己辩解?为了救命,不如逮捕江充,追究真相,再作打算。”刘据先生紧张曰:“江充是奉老爹之命,怎能碰他?”石德先生曰:“老爹正在甘泉养病,不能问事,奸党胆大妄为,如果不迅速反应,扶苏覆辙,恐怕再演。”
  ——扶苏先生,是秦王朝第一任皇帝嬴政先生的长子,被立为皇太子后,因为跟老爹意见不合,被派到北方边疆。公元前210年,嬴政先生死在游逛的归途上,宦官赵高先生跟宰相李斯先生,发动一项阴谋,假传嬴政先生的圣旨,把扶苏先生处决,而立嬴政最小儿子胡亥先生继任帝位。
  刘据先生现在的情绪是既悲又愤,既恐又慌。最后,他决定反击,下令他的卫士,逮捕江充。江充先生虽有无比的聪明和无比的强大后台,料不到会出现这种场面。他被捉住后,立即砍下尊头,而那位帮凶檀何先生,则被活活烧死。
  只有苏文先生漏网逃走,奔到甘泉向刘彻先生报告。刘彻先生惊疑不定,曰:“皇太子一定因为在皇宫里掘出木偶,迁怒江充,等我唤他来问个仔细。”当即派人前往,可是这位钦差大臣,跟苏文先生一党,苏文先生向他使了一个眼色,他阁下立刻就明白他的任务。于是,在外面睡了一大觉,回来禀报曰:“皇太子已经起兵叛变,不肯前来,反而要杀我,我只好逃回。”
  任是父子之情,也经不起这种再三再四、再五再六、精密计划下的重重离间和节节挑拨。刘彻先生气得鼻孔冒烟,下令宰相刘屈牦先生逮捕皇太子。正好宰相府的秘书长,奔向甘泉宫报告事变,刘彻先生曰:“宰相有啥行动?”秘书长曰:“宰相因事情重大,秘不敢发兵。”刘彻先生跳高曰:“事情已闹得天下皆知,还秘个屁?教刘屈牦马上逮捕叛徒,立即斩首,坚闭城门,不要让一个逃走。”接着再下令,首都长安附近(三辅)部队,由宰相全权调遣。本来张慌失措,怕得要死的刘屈牦先生,这时精神大震,率领大军,向太子宫进发。刘据先生骑虎难下,他虽然不愿跟老爹对抗,现在也不能不对抗。于是,他再假传圣旨,宣称老爹病危,奸臣作乱,奉令发兵讨伐。把狱中囚犯全数赦出,与太子宫警卫军联合,展开血战。
  刘彻先生担心他的军队失败,急从甘泉赶回长安,进驻城西另一个小皇宫——建章宫(就是卫青先生当过总管的地方)。这时双方血战正酣,刘据先生派人调发驻防在长水(陕西蓝田)及宣曲(陕西西安南)战斗力最强的外籍兵团(胡骑)。副部长级官员(侍郎)马通先生,是江充先生的党羽,他把信差截住杀掉,告外籍兵团曰:“军令有诈,不可接受。”反而率领外籍兵团向长安疾进,加入围攻太子宫的宰相部队。
  西汉政府一向使用“节”作为皇帝诏令的信符,“节”是一根制造精美的竹竿,上面系的是红缨,刘据先生就用它来征调军队。老爹刘彻先生不得已,只好在红缨之上,再加黄缨,以示区别。刘据先生用红缨节征调长安北部军区司令官任安先生,要他发兵,任安先生还不知道真假,但觉得有点不对劲,于是在接受了红缨节之后,进入营房,下令戒备,拒绝出兵。刘据先生遂陷于缺少兵源的窘境,他只好突围,数万军民联合兵团,跟宰相刘屈牦先生的政府兵团,在长安城中,苦斗五天五夜,伏尸如山,血流如河。刘彻先生在建章宫发号施令的消息逐渐传出,民间开始知道皇太子叛变,追随他的人遂逐渐逃散。石德先生以及其他得力助手,也全部战死。刘据先生不久就不能支持,他带着两个儿子,向覆盎门(长安城的东门之一)逃亡,而覆盎门早已关闭。正在焦急万状,副宰相(司直)田仁先生,看到眼里,于心不忍,开门放他逃走。刘屈牦先生一看事变主角被放出城,就要处决田仁先生。宰相之一(御史大夫)的暴胜之先生曰:“副宰相是政府高级官员,应该奏明皇帝才对,怎么能随便下手乎哉”刘屈牦先生觉得也有道理,就把田仁先生释放。


一片血腥


  刘彻先生正把亲生儿子刘据恨入骨髓,一听说刘据先生逃走,可能后患无穷,就立刻血压上升。又听说是田仁先生放掉,又听说暴胜之先生反对处决田仁,不由得两眼发红,暴跳如雷,喊曰:“副宰相放走叛徒,宰相处决他,这是法律。暴胜之是什么东西,怎么敢说情”暴胜之先生只好自杀。暴胜之先生都逃不过,田仁先生更逃不过。而刘彻先生又认为任安先生存心观望,是个投机分子。于是,田仁、任安,一齐腰斩。悲夫。
  紧接着,刘彻先生派皇族总管(宗正)刘长先生和御林军司令官(执金吾)刘敢先生,到皇宫收回皇后卫子夫女士的御玺。呜呼,事情发展到这种天翻地覆的地步,已不是任何人力所能挽回。卫子夫女士听到刘据失败消息,就知道会有这种结局。她交出皇后御玺之后,拒绝再接受更屈辱的厄运。她是一个温柔敦厚的女性,但也是一个勇敢的女性,她痛哭了一场,然后悬梁自尽。卫子夫女士自公元前128年当皇后,到公元前91年自杀,当了三十八年,时间不能谓不长。她死时的年龄,不得而知,假定当皇后之年是二十岁的话,死时大概五十七岁。苏文先生兴高采烈地,把她的尸体塞进一个小小的薄棺里,然后草草地埋葬在长安城南的桐柏亭。卫子夫女士一生,在香淋淋的传奇中开始,在血淋淋的传奇中结束。但她的死并不能使事情也跟着结束。她带给卫姓家族三十八年之久的无比荣耀,也带给卫姓家族一霎时无比的灾祸。刘彻先生下令屠灭卫家三族,即令他儿子刘据的那些姬妾——一群可怜的美女,也一并逼她们自杀,凡是帮助刘据先生的那些太子宫的官员,都全族处决。刘彻先生已发了疯,数十万人在他盛怒之下丧生。
  关于卫子夫女士,我们报道到这里为止。为了故事的完整性,我们继续报道她儿子跟那些对头的命运。
  刘据先生逃出长安后,带着两个儿子,一直向东,逃到湖县(河南灵宝),投奔一位住在泉鸠里(灵宝南七公里的小村落)的老部下。可是这位老部下太穷苦啦,全家日夜编织草鞋,用卖草鞋的钱供应他们。刘据先生难以为情,忽然想起就在湖县的另一位老部下,比较富有,如果能得到他的帮助,才有可能长久隐居。于是写一封信,雇了一位乡下人前往投递。想不到,这一封信泄露了秘密。是有钱的朋友出卖了他乎?或是霉运当头,乡下人被抓住了乎?反正是,这封信竟落到邻县的新安县县长李寿先生手中。他亲自出马,前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