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中国百姓看中国-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政策,一把手主抓;任务分解,责任到人;从县到镇到村层层摊派:有工资的扣工资,没工资的扣奖金,农民卖了粮食也得买烟这是一种地地道道的“强盗政策”。
  一个地方经济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上,体现在人民的收入不断增加上。四平市的政府利用手中掌握的权力却把群众既得的微薄收入,收归一个企业所有。这与强盗抢钱有什么分别呢?其实,增加地方财政收入靠攫取老百姓的血汗钱这一招也够老土的了。不过,强盗政策的制定者与普通强盗的不同之处在于他们善于利用各种冠冕堂皇的理由使抢劫行为合理合法化。
  但有一点我实在想不通,既然为了增加财政收入,何不把当地老百姓的钱直接扣了上缴,或者直接把大户的家产充公得了,何必要缴到烟厂,转一道手,多一道损耗呢?强盗抢劫只是为了自己的一瓢一粟或一口一家之利,而强盗政策则豢养了一大帮官僚和“官企”,这是一个无底洞,一个永远填不满的坑。在这一点上,强盗政策倒比强盗抢劫更使百姓寒心。
  大家都知道烟草广告要经过严格限制和审查,而在四平市大街小巷充斥着“吉烟”广告,这里难道成了法律的真空了?中央早已三令五申政企分开,而该市代市长则牵头搞销售,难道这个企业是四平市政府办的?政企不不分,中央的经在四平市被念到哪个庙里去了呢?四平市“超常规的措施”实质又是什么呢?这种以牺牲百姓的利益作为自己“政绩”的公仆执政的目的又是什么呢?
  
  高招
  瓜田(北京)
  四平市想卖烟,代市长你就该事先造些舆论,编点儿“提神的法宝”、“灵感的温床”、“公关的利器”、“交友的桥梁”什么的,再制造一些“抽烟治好了慢性气管炎和哮喘病”的病例,不愁没人上钩。当然,钓鱼嘛,喂一点儿饵料还是必要的,舍不得孩子打不着狼。你还得在各个商店、街头巷尾、学生教室,免费提供一些烟卷,以备初学者练习之用。全市大人小孩都抽上了烟卷,呼吸道的传染病自然就急剧地增加了。你再办几个大药厂,也就配套“一条龙”了。现在,该做的准备工作都没做,就到处硬塞烟卷,就像交女朋友,刚见面,没等开口说话,就“急索登床”,这还不酿成命案吗?
  设身处地地替代市长着想,你失策的原因恐怕还是选项不准。烟草业虽说利大,口碑却不好。这种有毒的东西,危害很大,多数人都很反感。电视台都不能做广告。酒就不一样了,电视台可以大做特做广告,你高兴作“标王”,也可以学学“秦池”,甩出几个亿,露露脸,响动也大,要不,你就搞方便面、八宝粥。这些玩意儿,可真正是老小咸宜。小学生不能喝酒抽烟,饭总得吃吧?尽管大家都有锅自己能做,可领导为你谋福利,让你省去做饭的功夫,你还有啥意见?
  对选贤任能的部门能把这种能人提拔到市领导岗位上来,我们一是佩服,二是遗憾。遗憾什么呢?像这样活跃的思路,这样宏大的魄力,在一个小市里怎么能拖展得开?如果让他到国家外贸部,设法把欧美国家那些财主们的年薪给扣下来,逼着他们抽中国的烟,我们能创多少外汇!
  我建议有关部门,把这类干部处理一下,否则容易造成误会,好像什么水准的人都能在吉林当个代市长什么的。现在各地下岗工人很多,农民进城打工机会也减少,如果大家都风起云涌地到吉林去找地方当代市长,接待起来也很麻烦。
  
  空手道的破产
  童大焕(福建三明)
  牟其中有一个著名的“沸点理论”:99度加1度。就是那关键的1度使水沸腾、使企业升华。他还有一句名言,未必尽人皆知:“种田不如做工,做工不如经商,经商不如贷款(间接融资)、贷款不如不还(上市,直接融资),不还不如不管(指项目概念整体转让变现)。”两句话相结合对照,那促成沸腾的关键“1度”到底是什么,早已昭然若揭。
  有人说改革开放的这十几二十年里,中国催生了上千个亿万富翁,几十万、几百万、几千万的巨商大贾更是数不胜数。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是白手起家,其中一些是靠个人智慧和苦干拼搏打下江山闯出天地;而相当一部分是由于他们的“巧干能干敢干”和权力总是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紧密瓜葛。他们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信息官倒”的第一批也是最大最直接的受益者。市场成熟的国家成就一个亿万富翁一般平均要几十年艰苦的努力,我们却只用了十年。财富又不是天涯芳草,春风一吹就不管城市乡村不管荒坡野岭不管天涯海角,遍地妖烧。牟其中的六个“不如”,不仅是他本人的成功秘笈,更是他同时代一些暴发户的致胜法宝。在“1度”权力的催生之下,银行贷款或社会集资源源不断地流人这些胆大者的腰包,一些银行成了某些胆大妄为者的提款机,还得起还不起是另一回事,贷得到款、贷得越多就越是本事!这种投机取巧的暴富者,没一个称得上是企业家!整个社会都在为此透支财富、透支信用。
  牟其中的被审讯,也许标志着一个“空手套白狼”时代开始终结。中国应该建立一整套与市场经济相配套、符合国际惯例和准则的市场“游戏规则”,其核心是平等、公正、透明的自由竞争秩序和商业信用体系以及保证信用的法律制度规范。权力市场化、权钱交易必须得到有效遏制,相应的政府机构、政治体制也必须做出改革和调整。诚如在《财富》论坛上李光耀的建议:中国必须改善其法制和政制,公务员不得插手私营企业,以免出现利益冲突。
  
  谁的天下?
  胡双新(武汉)
  近日,《楚天都市报》报道了武汉市黄陂区检察院在岱黄公路府河收费站的重大“举措”,检察官们逃票冲卡,阻断交通,恶意抓人,肆意伤人,围攻殴打采访记者,又对人大办主任公开发难,他们说:“这是老子们的天下。”
  从《当事者谈事件发生前后》来看,“老子们的天下”证据有三:
  一是乘坐检察院“公务”车的法官说:“老子是法院、老子没有钱,不买票你又怎样?”像岱黄公路这样由省级人民政府发文批准的交通收费站,对本地,只能收平民百姓的费,对外地,只能收“儿子孙子”的费,怎么敢收“老子”的?“老子”是地方太岁,治你是现成的。
  二是收费站的工作人员中午要收“老子们”的钱,下午就有三位检察长带着七辆车十几个人威风凛凛地去收费站“抓阻碍公务的犯罪嫌疑人”,甚至在事态发展相当严重,记者摄像器材被扣之后,新华社主任记者受命前往调查时,也被检察长一声令下,“把这个人给我抓起来带走。”试想,真正执行公务的收费人员成了“阻碍公务的犯罪嫌疑人”,受命调查的主任记者也被指责为“阻碍公务”,那么,什么是“公务”?谁在“阻碍”?
  三是黄陂区人大办一位主任出面“阻碍公务”时,检察官们说:“人大代表是人民选的,我们就是人民,要听我们的。”“我们”之外的“他们”就不是人民,人大办主任也不是人民,只有“老子们”才是人民。
  我以为,“这是老子们的天下,”这话说得一点不假。特别是检察官在扬言时所说的那个“们”,还有“公务”车逃票冲卡时车上拿手机的法院的那个“们”,都十分准确地勾画出了“们”的范围,“们”们之所以敢自称为“老子”,是因为“们”们握着天下的生杀大权。逃票冲卡,暴打记者,是“们”的公务;即使“们”们现行犯罪,也属于公务。“们”们骂你,叫法制宣传,你敢顶嘴,就要抗“句”从严;“们”们打你,叫法制教育,你敢自卫,就是暴力抗法,抗法,将不容干天下,“老子们”还不抓你吗?莫须有的罪名有的是,一个“犯罪嫌疑人”,就足够你终身受用!
  我不明白,这天下,究竟是谁的天下?
  
  “一票否决”的否决
  周磊波/文
  据报载:四川省巴中市除保留计划生育“一票否决”外,其他名目繁多的“一票否决”项目全部撤销。这一务实举措大受群众欢迎。
  本来,“一票否决”应是对涉及全局的重要工作实行的一种工作方法,可看看各地自行其事的“一票否决”,实在是太多、太滥了。一些单位、部门不是在业务工作上下苦功夫、下真功夫,而是把“一票否决”看作是解决问题的一种省力省事又堂而皇之的“灵丹妙药”,于是千方百计地把业务工作往“一票否决”上生拉硬拽。不知从什么时候起,精神文明、环境卫生、城镇建设、物价涨幅、税费征收,甚至厕所改造、家畜养殖、报刊征订等林林总总、大大小小各种类型的工作都被列入地方党委、政府、单位等不同级别的“一票否决”,几乎每个单位都有“一票否决”的项目。随着“一票否决”的增多,并不是像一些人想像的那样,所有这些工作就立竿见影,马上解决问题。事实上,政府各部门没有也不可能有那么大精力在这么多工作上“加大力度”,再说人们习惯了“一票否决”的狂轰滥炸,不再将其当作一回事了,就像老虎听惯了“黔之驴”的嘶叫得出“不过如此”的结论一样。随着“一票否决”的盲目扩张,其分量、效用和存在价值必然地趋向于零。那被考核的单位该怎么办呢?
  一方面必须要完成硬性指标一一自然这些指标并不是轻而易举就能完成的,一方面还要顾全面子,给上级、部下和舆论界一个圆满的交待,别让这一票“否”着。于是一些人就将功夫放在搞形式、造数字上,欺瞒哄骗上级,表面上轰轰烈烈,声势逼人,实则雷声大、雨点小,群众气愤地称其为“塑料盆景”、“泡沫政绩”。
  出现这种怪现象,反映了我们的机制在某些方面的弊病,反映了有些同志工作被动应付,惰性严重,脱离实际,脱离群众。同时也是一些领导干部浮躁心态的折射。他们在思想深处不是把工作的发出点放在为人民服务、一切服从干“三个有利于”上,不想踏踏实实地干工作,而是一心想捞取政治资本,图升迁,走捷径,搞“短平快”,摆花架子,不惜耗费财力、物力搞假大空,造“盆景”。
  世上没有什么包治百病的特效药,更没有什么捷径、秘诀。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老老实实、踏踏实实地工作,勤政为民,真心为老百姓着想,为老百姓解决点实际问题,这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所在。想要花花点子糊弄人,走捷径,吃白食尽管在特定的条件下也许有效,却难保长远,套用鲁迅先生的话就是:做“戏”有效,但终究有限。
  巴中市的做法,值得领导干部深思、借鉴。
  
  “老抠”的巨贪
  韩三洲/文
  时下对社会不良现象的一些流行语很值得分析琢磨,如讽刺某些贪官,对酒,“喝不喝先例上”,;对跳舞,“会不会先搂着”;对官位,“干不干先占着”。一个“先”字,暴露出这些人对酒色权势的贪婪性和占有欲。其实,对这句还应加上一条,那就是对待金钱,“花不花先贪着”。据8月5日《大河报》报道,浙江省最大的一审判死刑的贪污犯吕德昌,鲸吞公款300万元,可平日却装扮成一副穷酸相,就连一件像样的衬衫都舍不得买,在单位是廉政建设的榜样,回到家里是节俭持家的楷模。可就是这样一个表面上穷酸老实的人,贪污数额却创下了浙江省建国以来之最,而且还把这数百万巨款放了高利贷,再借鸡生蛋,利上滚利,整个儿是一个中国版的现代葛朗台。
  这“花不花先贪着”的,还不止吕德昌一个。去年底被判死刑的那个原海南省东方市市委书记戚火贵,更是一个只进不出、光贪不花的现代葛朗台。他平日表现得清廉穷酸,对人刻薄小气,虽说已有3000多万元不义之财的家底了,可连他亲生老母重病在身,都不肯拿钱医治。其生性之贪婪,对金钱占有欲之强烈,实在令常人无法理解。
  有人认为,这出手吝啬、一毛不拔的贪官,与那些醉生梦死、一掷千金的贪官相比,对社会的危害性相对要小,有时还能博得人们的同情。其实不然,后一种贪官,行为过于招摇,形迹容易败露,一抓一个准儿;而作为老抠的那种贪官,把穷酸当保护色,以节俭作遮阳伞,反不易露出马脚。以7月31日《今日生活》的报道为例,沈阳市常务副市长马向东不久前在澳门豪赌,挥金如土,一天就输掉3600万港币且面不改色。如此树大招风,自然惹人注目,所以人还未到沈阳,便在北京被中纪委下令拘捕,成为中央领导所批示的“数额巨大,十恶不赦”,的轰动大案。再以巨贪吕德昌来说,他案情的东窗事发,是检察机关在查办另一起贪污案时,无意中给连带出来的,如果没有这个偶然性,这300万的巨贪到今天恐怕还仍是一副可怜兮兮的“穷相”呢!
  照此看来,老抠的贪官如吕德昌之流,由于善于伪装,障人耳目,所以其迷惑性更大,隐秘性更强,甚至会让人误将贪官当清官,反给我们的反腐倡廉平添了几分艰巨性和复杂性。所以,当我们将注意力对准那些纸醉金迷,偎红依翠的贪官时,对另外一些表面上看起来两袖清风、一尘不染的所谓清官,也要多留个心眼,这里面是不是隐藏有那种“花不花光贪着”式的人物,亦未可知!
  其实,对付不同类型的贪官,并不需要搞几套办法。我们应当有一种制度严密防范各色各样的贪污腐败行为,使不论什么人都不能轻易得逞。
  
  时令
  吴非
  现在兴“反季节”,尤其是冬行夏令,数九寒天中小姐们坚持穿裙子,满街汉子则裹紧棉衣;棉衣还不敢脱,竟又看到西瓜上市了;菜市场上,冬天终于能吃上冬瓜,反季节菜也成时尚。
  “反季节”的事处处有,如:这壁厢两个教授为了鸡毛蒜皮的小事大打出手,那壁厢一个老板在吟诗;芝麻官领了令箭死守在岗位上,党委书记挖空心思要让自己的老婆儿女成为资产阶级;党和国家领导人穿着便装视察各地,街头小贩穿着西装炸油条、烤山芋;小学生每天动脑筋10小时以上;干部说没有时间读书;校长忙着搞钱,教师启发学生送礼,小学生在为希望工程募捐;杂志编辑卖版面,学者全说“出书难”,富婆自传有人抢;记者不用采访自有新闻送上门,新闻发布会不发新闻发“信封”;官僚上班进舞厅桑拿保龄球馆,小学生作业做不完,并且逐渐懂得“学而优则仕”的真正含义
  又有一种悖反:当年名流匿声迹,小姐哥们纷纷“往事与随想”
  演艺界、新闻界的小姐哥们的回忆录在赚到一大把之后,据说压库码洋已经超过一亿元。我不敢幸灾乐祸,只心疼纸:糟蹋了那么多的纸,可惜啊!那些小造纸厂与环保部门周旋斗法,污染了多少江河!如果用这些纸印点儿能看的东西,倒又是罢了,只怕又要化为纸浆。有家书友会,把水均益先生的《前沿故事》做添头白送给人家(只要你交纳入会费就选送你一册),我觉得这是对水先生的不恭。但是想到当年老人家的书也常常是免费送来送去的,也就罢了。
  书上也总有悖反的东西。如赵忠祥先生在回忆录中说,是领袖给了他做人的尊严——认为尊严可以由另一个人发给,赵先生要这么说,我应当尊重他的人个认识。按他那么说,如果不给谁或者忘了给谁,就一定有吃嗟来之食的文士,居人篱下的没有羞耻之心的清客词臣,就可以让苏轼去放牛,让李白去卖大碗茶——当然,也可以聘李逵去当播音员,孙二娘去做节目主持人,是吗?
  余秋雨先生“霜冷长河”后则发表高论,认为批评他的文章总是与盗版现象绞在一起,即:谁批评余先生的书,谁就有可能是受盗版者的指使或是拿了人家的脏钱的,抑或本身就是盗版者——这种悻反使原来想对余先生大作作一点点评论的人,听了这番罗织论立时丧胆。所以我这里再不敢月旦书的优劣。只是在我看来,余先生的周游天下,山中读书都不算苦,几乎全是免费招待;且不论今世的失业下岗,即使是在“文革”的混乱之中,在千百万人提心吊胆度日如年之时,余先生也没受任何罪,他所描绘的自己的生活,我几乎想称之为“文革甜旅”。请想,能在蒋经国故居的书房里潜心读小蒋的藏书,三餐有人送饭,这是何等的福气?天哪,怎么没把我罚到那儿去读书?但是面对余先生不能多说一句话,因为任何针对他的议论都有可能让你品尝真正的“苦旅”。
  我又觉得余先生真会寒碜人。就在人们饥饿找不到“面包”的时候,就在我们不得不用一本《金光大道》的封皮包着《普希金诗选》偷偷地读的时候,就在诗人不得不以拉大锯糊口的时候,就在学者养猪放牛以改造的时候,余先生山中读书,不愁吃穿,居有其屋。“文革”真要是有那样的仙气,便是我们也早该投降“文革”了。
  反过去的东西很难再正过来看,可我们面对的正是这样的时令啊。
  
  一条命两条烟
  黄宗杰(江苏沛县)
  我去进修的那家医院是“三甲”。脑外科主任是个面目和善的小老头儿,讲话音低声细,带些女人气。他给我们上过课,记得最清楚的是他讲的伤员众多时的急救原则。他说大声呻吟、表情痛苦不堪的可以暂不理会,要先抢救那些不能动不能哼的,连哼的气力都没有,说明伤势危殆了。
  那天晚上主任值班,先从急诊室送来个姑娘,车祸受伤的,不能动不能哼,一直昏迷着。主任很快决定进手术室给姑娘做手术。就在换衣服的时候,又送来了个小伙子,是个盖楼房的民工,干活的时候上面掉块砖砸头上了。小伙子痛苦的喊叫隔两层楼都听得见。送小伙子来的是包工头,很活络,找到主任的办公室,从衣服底下抽出两条烟塞给主任。烟是红塔山。当着这么多人,主任一边直摆手一边尴尬地笑。我以为他会拒绝,却见他用手指了指值班医生。那医生面无表情地接了,打开一个柜子,放进去。那柜子里的烟快放满了。
  主任安排那先来的姑娘去照CT,带那小伙子上了手术台。下了台子,包工头又安排吃宵夜。
  第二天早上我去医院,见小伙子很安静地躺在床上,太平间的两个老头正往外抬那姑娘的尸体。
  
  警惕“大巴掌”
  刘友德
  “一把手”这个词,使用频率极高,我却想不出它的出处。我只知道,门或抽屉上装的拉手叫“把手”,板车有两个供拉或扶的“把手”,李玉和夸女儿铁梅能干是“里里外外一把手”,西洋乐队有“第一小提琴手”,绿林好汉排座次有“第一把交椅”,就是不知道“一把手”取喻何事何物。以上全是闲话。反正大家都明白,“一把手”即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第一号领导人。
  在有些地方、部门和单位,“一把手”成了独臂擎天的巨人,或者是一掌遮天的超级大佬。后者可仿粤语“大耳窿”称之为“大巴掌”。一些心术不正、权迷心窍的干部急欲成为一把手、大巴掌。所以,副职雇凶谋害正职已不再是新闻。“一把手”为何有那么大吸引力,使一些人不惜铤而走险?只因为在“一把手”成为“大巴掌”的地方,其位其人可以从心所欲不惧矩,独断专行,结党营私,财源广进。
  如何管好“一把手”,防止他们变成“大巴掌”,已成为反腐败斗争中的紧迫课题。对于这一点,湛江特大走私受贿案为我们敲响了最沉重的警钟。湛江市委原书记陈同庆一掌遮天的表现,不仅是“什么人都敢用”。一个包工头行了贿摇身一变就成了市建委主任;一个初中文化的农民硬是被他封作中美合资大公司的董事长(此人使公司负债7。2亿而倒闭,不知跑到哪里去了)。湛江海关原关长曹秀康一掌遮天,竟由他的情妇与走私犯们拟定人事安排计划,交党组会照计行事。湛江此次涉案的罪犯还有边防、商检、港务等部门一串“一把手”。没有这么多“一把手”互相配合并诱逼下属干部与他们“保持一致”,怎么可能导致国门洞开?新华社6月7日所发此案通稿《权钱交易法不容》及次日所发海关总署汲取此案教训的报道,都郑重提出了如何对“一把手”实施有效监督的问题。有权威的材料表明,当今震动全国的腐败大案,绝大多数系一把手所为。这种普遍性、规律性明白无误地告诉我们,其中必有某些制度性的阔失在起腐蚀、陷落之类坏作用。
  我们天天在讲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为什么“一把手”专权的老毛病不仅没有革除没有收敛,反而在发展在蔓延呈“扩大化”之势,以致“一把手”卖官鬻爵之类极端丑恶案件一例接一例?
  “大巴掌”专权无非集权、越权、揽权、擅权。在党内,某些领导干部成了特殊党员,谁敢平起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