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利刃-第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目前中国还没有导弹巡洋舰。但是,原因是不多的。
第一:驱逐舰和护卫舰、巡洋舰之间已经没有什么区别了。也就是排水量的问题。巡洋舰的效费比和驱逐舰差不多。现在我国不是也有很多的新式驱逐舰嘛!
第二:海军的发展是分阶段的。现在我国海军也在积极地向远洋海军发展。巡洋舰的建造在我国可能还有瓶颈;也就是舰载指挥系统和电子系统的技术问题。
第三:光荣级巡洋舰的购买不存在问题。但是,目前购买不适合。技术上是存在一定上的优势,但是,电子设备和导弹的供应太麻烦。
目前我国海军的发展很快,建造巡洋舰不是问题,但是由于以前的问题,驱逐舰的更新要加快。
美国提康德罗加级导弹巡洋舰 '本章字数:14212 最新更新时间:2009…07…10 21:06:30。0'
美国海军的〃提康德罗加〃级导弹巡洋舰可谓名震天下。它头上戴有多顶〃桂冠〃:诸如〃当代最先进的巡洋舰〃、〃具有划时代的战斗力和生命力〃等等。而这些美称的得来是因为该级舰装备了极为先进的〃宙斯盾〃防空系统。众所周知,美国巡洋舰的首要任务是为它庞大的航母编队提供有效的空中保护。但是,在冷战时期,面对前苏联大量反舰导弹的〃饱和攻击〃,各种传统的防空装备已有利不从心之感。于是,美国海军开始发展革命性的〃宙斯盾〃防空系统,该系统可以对从潜艇、飞机和水面战舰上各个方向袭来的大批导弹进行及时探测并有效地应对。这是当代巡洋舰乃至当代水面舰艇的防空能力飞跃般提高的一个划时代的标志。
(一)研制背景与计划
1。“提康德罗加”级的产生
“提康德罗加”(Ticonderoga)(CG47)级巡洋舰是美海军首次装备“宙斯盾”(Aegis)系统的水面舰艇。“宙斯盾”系统的前身称为“先进的水面导弹系统”(ASMS),ASMS计划是在1963年11月提出来的,当时的主要目的是用于对付80年代的空中威胁,准备取代“黄铜骑士”、“小猎犬”和“鞑靼”三种舰对空导弹。ASMS系统要求缩短反应时间,能够同时对付多目标的饱和攻击。ASMS计划原准备研制一代新的导弹和发射系统,1969年当时的国防部长变更了这一计划,决定不另起炉灶,选用当时正处于研制的“标准”导弹和MK26型发射系统。1996年12月美国无线电公司(RCA)得到了这项工程的主合同,并从RCA接手起,ASMS正式定名为“宙斯盾”系统。
美海军先打算把“弗吉尼亚”级核动力导弹巡洋舰作为装备“宙斯盾”系统的军舰,后来因为该级舰的数量太少,而且进度又太快而放弃了。海军又主张把建议建造的17000t以上的核动力攻击巡洋舰作为装备“宙斯盾”系统的军舰,然而,海军主张建造这种巡洋舰的打算也没有实现。
美海军计划把“宙斯盾”系统装备“弗吉尼亚”级核动力导弹巡洋舰、核动力攻击巡洋舰的计划都不能实现的情况下,提出把“宙斯盾”系统装备在全燃气轮机推进的DD963级驱逐舰的发展型上,采用与DDG963级驱逐舰相同的船体和动力装置,以降低研制费用和进度,这一计划得到了国会的批准。
1975年6月美国海军开始“宙斯盾”驱逐舰的设计,1976年4月完成初步设计。1976年12月国防部长批准了在1978财政年度的预算中拨款9。38亿美元建造首舰。1978年9月22日利顿公司的英格尔斯船厂获得了建造装备“宙斯盾”系统的第一艘军舰DDG47导弹驱逐舰的合同,由英格尔斯船厂负责施工设计与建造,要求52个月内完成施工设计与建造,即要求首舰在1983年1月完工服役。
1979年末,美海军从DDCA7舰的大小、重要性和战斗力考虑,改称为“宙斯盾”系统的导弹巡洋舰,舰号相应改为CG47,首舰命名为“提康德罗加”号。
2。建造计划
首舰CG47是1978财政年度批准的,1980年3月开工建造,1981年4月下水,1983年1月按时完工服役。第2艘舰在1980财政年度批准。1981财政年度批准2艘;1982财政年度批准3艘;1983财政年度批准3艘;1984财政年度批准3艘;1985财政年度批准3艘;1986、1987财政年度各批准3艘;1988财政年度批准5艘,共计批准建造27艘,至1994年7月,27艘已经全部完工服役。13艘服役于大西洋舰队,14艘服役于太平洋舰队。按服役顺序,该级舰依次为“提康德罗加”、“约克城”、“文森斯”、“福吉谷”、“托马斯。S。盖茨”、“邦克山”、“莫比尔湾”、“安提坦”、“莱特湾”、“圣贾辛托”、“张伯伦湖”、“菲律宾海”、“普林斯顿”、“诺曼底”、“蒙特里”、“钱瑟罗斯维尔”、“考佩斯”、“葛底斯堡”、“乔辛”、“休城”、“西罗”、“安齐奥”、“维克斯堡”、“伊利湖”、“圣乔治角”、“维拉湾”和“皇家港”。
首舰CG47造价为9。38亿美元,CG51…CG53的总造价29。24亿美元,CG54…GG56总造价为32亿美元,每艘的平均造价为12。82亿美元(1994年DMS)。
3。使命任务
“提康德罗加”级是以对付编队空中饱和攻击为主要目的,同时兼顾编队区域反潜和对海对岸作战的战斗力极强的巡洋舰,其使命任务如下:
①作为航母编队的护卫兵力,担负编队的防空作战任务,使航母编队能够在世界的任何高威胁区执行任务;
②担负航母编队的对空作战指挥舰,组织和实施防空武器为编队提供空中保护;
③为航母编队担负反潜护卫任务;
④为其他编队提供空中保护;
⑤攻击海上和岸上目标,支援两栖作战等。
“提康德罗加”级舰在海湾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各个舰艇编队中都有该级舰参加,总数达10艘以上。其中2艘分别作为多国部队波斯湾编队和红海编队的防空指挥舰;该级舰在用“战斧”巡航导弹攻击伊拉克的重要岸上目标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总体性能与装备
1。主尺度与性能
全长(m)172。8
舰宽(m)16。8
吃水(m)9。5(至声呐罩)
空载排水量(t)7015
满载排水量(t)9590(CG47…48)9407(CG49…51)9516(CG52…73)
航速(h)30以上
续航力(nmile/kn)6000/20
舰员(名)358(军官24名,405个铺位)
2。动力装置
COGAG联合使用的全燃动力装置,4台13125(D燃气轮机,持续总功率64。16MW(86000hp),双轴,2个5叶变距桨。电站为4台501…K34燃气轮机发电机组,每组2500kW,总发电量10000kW。
3。 武备
该级舰装备的主要武备如下:
①舰对空导弹。CG47…51号舰:2座双联MK26…5型发射装置,布置于长首楼甲板的首部和尾部,各备“标准”SM…2MB导弹和“阿斯洛克”导弹34枚,共备弹68枚;从CG52以后的舰:2组MK45…0型垂直发射装置替换原来的MK26…5型回转式发射装置,每组各有8个发射模块组成,每个模块又由8个发射单元组成,每组各有3个发射单元用于装弹用,因此,每组备弹61枚,共备弹122枚,其中“战斧”巡航导弹16枚(每组8枚),“阿斯洛克”反潜导弹估计为24枚(每组12枚),“标准”SM…2MB导弹估计为82枚(每组41枚)。
②“战斧”巡航导弹。装备CG52及后续舰,通常前后二组垂直发射装置各备弹8枚。
③反舰导弹。2座四联装“鱼叉”反舰导弹发射装置,布置于主甲板的尾部。
④反潜导弹。CG47…51号舰:“阿斯洛克”反潜导弹与“标准”导弹共库共发射架,前后弹舱各备“阿斯洛克“反潜导弹为12枚(估计)。从CG52以后的舰:装垂直发射的“阿斯洛克”反潜导弹,前后两组垂直发射装置估计各备弹为12枚。
⑤舰炮。CG47…50装2座MK45…0型127mm舰炮;从CGSl舰开始装2座MK45…1型127mm舰炮;从2002年开始将装备127mm/64倍身长的改进型舰炮,发射GPS制导的增程制导炮弹。2座六管MKl5…2型20mm“密集阵”近程武器系统,可装高清晰度的热成像仪来跟踪小艇,布置于中部04甲板两舷。
⑥反潜鱼雷。2座三联装MK32…14型鱼雷发射管,备36枚MK46…5型反潜鱼雷。发射管布置于直升飞机平台下的主甲板两舷。
⑦直升机。2架“拉姆普斯”(Lamps)ⅢSH…60B“海鹰”直升机;CG47…48号舰为2架“拉姆普斯”ISH…2F“海妖”直升机。
⑧干扰火箭及诱饵。8座六管MK36…2型干扰火箭,布置于中部03甲板的两舷;1套SLQ…25“水精”鱼雷诱饵。
4。主要电子设备
(1)雷达
①多功能相控阵雷达:CG47…58装SPY…lA型,CG59开始装SPY…lB型,用于目标指示和火控。
②远程对空警戒雷达:SPS…49(V)7型或SPS…49(V)8型雷达1部。
③对海警戒雷达:SPS…55型雷达1部。
④导航雷达:SPS…64(V)9型雷达1部。
⑤火炮火控雷达:SPQ…9A型雷达1部。
⑥导弹制导雷达:SPG…62型雷达4部。
⑦空中战术导航雷达一URN25型“塔康”空中战术导航雷达1部。
(2)声呐
①球首声呐:CG47…67装SQS…53B型声呐1部,CG68…73装SQS…53C型声呐1部。
②拖曳线列阵声呐:从CG52开始装备SQB…19型1部。
(3)电子战系统
1套SIQ…32(V)3电子战系统,它是在SIQ…32(V)2的基础上加装有源噪声/欺骗干扰机而成的,还包括8座六管MK36…2型干扰火箭和一套SLQ…25“水精”鱼雷诱饵。SLQ…32(V)3已成为美海军水面舰艇的电子战系统的主装备。
(4)通信系统
通信系统的主要设备有:数据链4A、11、14,OE?82卫星通信,SSR?1卫星通信接收机,WSC?3卫星通信发射机,UmV25“塔康”空中战术导航雷达,UPX…29敌我识别器等。
(5)武器控制系统
武器控制系统有:“宙斯盾”系统的MK7指挥控制系统;Mm9导弹火控系统;SWC?3“战斧”巡航导弹武器控制系统;MK86…9型火炮火控系统;SQQ…89(V)型综合反潜系统;MKll6…6型或MKll6…7型反潜火控系统;SWG…1“鱼叉”反舰导弹火控系统等。
(6)作战数据系统
装有数据链4A、11、14、16和JMCIS联合海上作战信息系统(装数据链X)的海军战术数据系统;卫星通信系统;SQQ…28直升机数据链等。
5。“宙斯盾”作战系统
CG47级舰的“宙斯盾”系统对周围的全空域进行多目标搜索与警戒的同时,能对多目标进行火控跟踪,还能提供威胁判断和决策、武器分配和火控的功能。“宙斯盾”系统不仅在对空作战中具有这样的功能,而且在对海、对岸作战和反潜作战中也能提供威胁判断和决策、武器分配和协调的功能。所以“宙斯盾”系统实际上是CG47级舰的一个全舰作战系统,它是一个以防空为主的全舰武器的综合指挥和火控系统,它把CG47级舰的对空、对海、对岸和反潜作战在探测、跟踪、威胁判断与决策、武器的分配和协调、对空导弹的火控有机地综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快速反应的能抗击空中饱和攻击的综合作战系统。“宙斯盾”作战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如下:
(1)SPY…lA多功能相控阵雷达
SPY…lA多功能相控阵雷达的功能是:同时完成对空和对海搜索;多目标跟踪;多枚拦截导弹的跟踪并向它们发送中段制令;为最终拦截阶段的照射雷达指向;作出杀伤效果鉴定。
SPY…lA雷达是“宙斯盾”系统的关键设备,其特点如下:即能对空又能对海的三座标雷达,兼有远程和近程搜索能力,并使两者精确有效地结合在一起,因此,从“标准”导弹离开发射装置到终点的整个飞行过程中都能提供满意的火控功能;采用了数字控制、大功率的输出和先进的信号处理技术,具有自适应的搜索和多目标的跟踪能力;具有快速波束定位能力,据报道SPY…lA雷达测定一个目标的平稳飞行轨迹所用的时间,比普通雷达旋转一次天线所用的时间还要少;能在严重的杂波干扰和电子对抗环境中工作,并能有效地对付各种类型的目标;SPY…lA在跟踪空中目标的同时设有一个数据链与“标准?2”导弹相联系,以便在导弹的整个飞行过程中向导弹发送制导指令,并交换导弹状态的信息。
SPY?1A雷达的相控阵天线有四个阵面组成,每个阵面的尺寸为3。65×3。65m见方,每个阵面的重量为5440kg,波束宽度为1。8°×1。8°,无机械稳定平台,采用电子补偿舰的摇摆。SPYrlA采用模块式结构和冗余设计,设有工作状态测试装置,能自动检测故障,保证在线维修,具有很高的可靠性和可维修性。四个阵面中2个布置在舰桥上层建筑的前面和右面的侧壁上,2个布置在直升机库顶上甲板室的后面和左面侧壁上,四个阵面的覆盖方位角均超过900,高低角从水平到天顶,因此,四个阵面能覆盖全部空域。
SPY…IA的最大对空作用距离370km,工作在S波段,峰值功率为2X4MW。SPY…lA相控阵雷达所提供的数据不仅可为“标准…2”导弹提供发射诸元,而且还可以为火炮等其他武器提供数据。SPY…lA开机后建立搜索屏障,凡进入屏障的目标,即可建立相应的航迹;然后按指挥决策要求进行敌我识别和威胁判断;在确定攻击目标后,指挥决策系统通知武器控制系统按SPY…lA指示的数据,选择相应的武器系统进行攻击;SPY…iA还可适时引导战斗机对敌方目标进行攻击。据报道,SPY…lA多功能相控阵雷达可同时监视400批目标,自动跟踪200批目标。
(2)MK…7指挥控制系统
这一系统实际是全舰的指挥系统,它由指挥与决策系统、武器控制系统、显示系统等组成。
①指挥与决策系统。指挥与决策系统的功能是辅助编队司令组织实施编队防空武器对空作战和引导己方飞机对空作战;辅助舰长组织实施本舰武器对空、对海、对岸和反潜作战。它的主要任务是:负责信息分类、目标识别、数据处理、威胁判断、作战决策,向武器控制系统和编队兵力传递指令和信息。
②武器控制系统。该系统用于本舰的武器控制,除了“密集阵”近程武器系统在紧急情况下可以独立工作外,所有其他武器的使用都受武器控制系统的控制与协调。武器控制系统的主要任务是根据指挥决策系统传来的指令信息实施目标的指示和武器的分配,但是它也承担了部分的作战指挥和火控功能,对“标准…2”导弹系统就是如此。武器控制系统依据指挥与决策系统传来的反击指令和信息,根据从SPY…lA雷达获得的跟踪数据计算火控参数,并自动指定导弹发射装置和准备发射的导弹进行发射,然后武器控制系统通过SPY…1A雷达向导弹发送中段制导指令,并控制SPG…62照射雷达在导弹的末制导段进行照射。对“战斧”巡航导弹、“鱼叉”反舰导弹、1271TIITI舰炮和鱼雷等武器,武器控制系统只进行目标指示、武器分配和协调,这些武器的火控则有它们各自相对独立的火控系统控制,但这些火控系统又都在武器控制系统的控制和协调之下。
③显示系统。显示系统由4个大屏幕显示器和12个状态显示器组成。4个大屏幕显示器中,2个用于编队作战指挥综合态势的显示,2个用于本舰的作战指挥综合态势的显示。
(3)MK41导弹垂直发射系统
MK41是模块式的导弹发射系统,一组MK41系统由8个垂直发射模块组成,一个模块含8个垂直发射单元(即发射筒),其中一个为装填模块,模块中的3个发射单元专用于装补给装弹机。每一个模块的标准尺寸为3。17m、2。08m、7。67m,重13。29t。每组MK41导弹垂直发射系统共64个发射单元,装弹61枚。一组MK41系统的弹舱总容积与MK26…2型回转式发射装置的弹舱容积相同,但是后者的弹舱内只能容纳41枚导弹。
MK41垂直发射系统每个模块的8个发射单元中,可同时准备发射两枚导弹,MK41系统的发射频率可达每秒1枚。MK41系统可同时执行对空、对海、对岸和反潜作战,可发射垂直发射的“标准”导弹,“战斧”巡航导弹和“阿斯洛克”反潜导弹,据报道,每个模块的8枚导弹可对付6个不同目标。
MK41垂直发射系统有三种贮运箱,贮运箱既可运送导弹之用,又可作发射箱之用。三种贮运箱为MKl3、MKl4型和MKl5型,外形结构基本相同。MKl3型用于贮运和发射“标准?2”导弹,MKl5型用于贮运和发射“阿斯洛克”反潜导弹,这两型贮运箱的长度为5。79m,比发射模块的隔舱短,因此装入隔舱时,需加装一个高0。95m的适配器。MKl4型用于贮运和发射“战斧”巡航导弹,箱高6。71m,与发射模块的隔舱正好匹配。
装填模块中的3个隔舱安装了一台伸缩式的液压装填起重机,平时呈收缩折叠状态收藏于装甲舱盖下,工作时升到甲板上面伸展起重臂,臂长为8。15m,起吊高度为7。63m,起吊重量为2t,它对61个隔舱进行海上补给的速度为6枚/h(亦有报道为10枚/h)。每个贮运箱内都设有注水系统,当导弹进行补给时,注水系统接到弹库的注水分配总管上,当箱内温度过高或导弹意外点火时,注水系统自动对弹头或火箭发动机进行冷却。
(4)MK99型导弹火控系统
MK99型导弹火控系统配有4部SPG…62目标照射雷达和数据交换/变换设备,它根据武器控制系统的指令随从SPY…lA雷达工作,为“标准…2”导弹提供末制导照射。4部SPG…62目标照射雷达通过时间分配控制,至少可对12枚导弹进行末制导,也有报道可对18枚导弹进行末制导。
(5)“标准…2”导弹
“标准…2”与“标准…1”导弹相比,“标准…1”导弹采用半主动雷达制导,而“标准…2”导弹采用了中段指令和末段半主动雷达两种制导合成的复合制导。“标准…2”导弹在飞行中段由SPY…lA相控阵雷达发出指令修正其飞行弹道;当“标准…2”导弹接近目标时,SPG…62照射雷达工作,“标准…2”导弹转换为半主动雷达制导直至摧毁目标。
(6)战备状态测试系统
战备状态测试系统包括测试与监视显控台和数据终端等设备。该系统的功能是完成“宙斯盾”系统的维护、自动检测和监控,它使整个“宙斯盾”系统处于实时联机测试状态,并在工作不受干扰的情况下,对系统、设备和程序进行测试,可执行系统级的中心测试,也可执行周期性的局部测试。如查出故障,可实行故障隔离,确定故障的精确位置后,由维修人员快速更换故障部件来排除故障。
(7)“战斧”巡航导弹武器系统
“战斧”巡航导弹系列主要有以下五种:BGM…IOgA对陆核攻击型、BGM…109B远程反舰型、BGM…109C常规对陆攻击型、BGM…109D(C的改进型)和BGM…109G地面机动式常规对陆攻击型。由于美国海军战略“由海向陆”的转变,“战斧”巡航导弹中的常规对陆攻击型和远程反舰型成为装备水面舰艇的主要型号。
(8)“鱼叉”反舰导弹系统
“鱼叉”反舰导弹的射程为130km,设SWG…1火控系统。“鱼叉”反舰导弹的超视距目标指示有两种途径:一是本舰的SH…60B直升机,其对海搜索雷达发现水面目标后可为“鱼叉”反舰导弹指示目标;二是由编队其他舰的直升机、空中预警机等为其指示目标。此外,装备有CEC协同作战系统的舰,可在CEC的支援下实施超视距攻击。
(9)MK45…1型127mm舰炮系统
127mm。舰炮的主要任务是打击水面目标和对岸火力支援,也可抗击低空目标。
SPQ…9A火控雷达是为127mm舰炮提供海上和低空目标距离和方位数据的主要观测设备,具有边搜索边跟踪能力,并能与SPY…lA相控阵雷达交换目标信息。所装的电视跟踪器起两个作用:一是辅助SPQ…9A雷达确定目标的类型及毁伤情况;?是SPQ…9A雷达的备用功能,为127mm舰炮提供视频目标信息,控制舰炮在视距范围内有效射击。
MK45…1型127mm舰炮除了使用常规的炮弹以外,还可以发射半主动激光制导炮弹,激光照射器装在桅杆上,通过激光照射器照射目标,炮弹上的半主动激光导引头接收目标的反射激光导引炮弹命中目标。
(10)六管MKl5…2型20mm“密集阵”近程武器系统
“密集阵”近程武器系统是专门对付反舰导弹和低空飞机的全天候、全自动、快速反应的末端防御武器系统。系统由自动搜索跟踪雷达、MK61A1六管20mm机关炮和数字式的火控系统组成,全部装于一个简单的积木式的结构中,高4。7m,重5240kg,占甲板面积5。5m2。整个系统除电源和海水冷却以外都是独立工作的,整个系统能完全自动地进行搜索、跟踪、威胁判断和攻击。CG47级舰上“密集阵”近程武器系统除在紧急情况下可以自主拦截外,正常情况下亦受“宙斯盾”武器控制系统的控制和协调。
MKl5…1型与MKl5…0型相比的改进之处是:搜索雷达扩大了搜索范围,覆盖了天顶区域;用气动代替了液压,使发射率从30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