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太平洋战争-第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却发现,地目上标着“潮湿的洼地”的地方实际上“潮湿到脖子”。海军陆战队为夺取这个小机场在泥水很深的沼泽地里苦战了三天,许多人实际上是被枯树上掉下来的湿树枝砸死的。此后还需要三周的时间为消灭隐藏在茂密的丛林中的一万多敌兵而进行肉搏战。在这些丛林里,一天的降雨量是十六英寸。事实证明,新不列颠的“绿色地狱”的条件比在所罗门群岛中任何一个岛屿上遇到的都不知艰苦多少倍。然而,他们继续战斗,终于取得了胜利,死了不到三百人。这竟成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海军陆战队的最后一次丛林战。历史学家在赞颂这些坚韧不拔的老兵时写道:“在海军陆战队第一师面前没有不可克服的困难。”
新不列颠西端的格格斯特角基地封锁了拉包尔的十三万五千名日军的退路,使他们成了瓮中之鳖。内地山高林密无法逾越;他们也不能从海路逃走,因为从新格洛斯特起飞的美国战斗机控制了天空。当海军陆战队在新不列颠登陆时,瓦齐将军的澳大利亚第七师已经在一百英里宽的维蒂亚兹海峡对面的新几内亚一侧从莱城攻上了菲尼斯特雷山脉的丛林稠密的山谷。他们的目的是横插到胡翁半岛北海岸,把在该港口九月份被攻占时通过那条艰难的道路逃掉的日军隔离起来。
着深谷和陡峭的菲尼斯特雷山脊进行的艰苦战斗和以前沿欧文·斯坦利山脉展开的战斗很相似。这些澳大利亚兵为了控制他们恰当地称为“乱石峰”的一座山的海拔六千英尺的山口,进行了两周的血腥肉搏战。
在澳大利亚人还在菲尼斯特雷山脉的山峰上作战时,麦克阿瑟开始实施他的下一步计划,以便防止胡翁半岛上的日军向北撤退到马当,去增援足立将军的一万人的守军。一九四四年一月二日,美国陆军第三十二师的两个营在赛多港附近登陆,充当路障。足立将军是一位足智多谋的指挥官,他不会眼看着他的大部分部队陷在美国的铁砧和打过来的澳大利亚铁锤之间。看到一艘潜艇从日军在锡奥控制的地段背后向海岸驶近时,他便最后指挥部队通
过菲尼斯特雷山脉的山口撤退,并且组织内陆一万四千名日军沿着沿海丛林逃跑,另有数千名日军赶在盟军的钳子夹紧之前,乘舢舨溜出了重围。但是,丛林中的日军有三分之一将在一百英里的艰苦跋涉期间病饿致死。
麦克阿瑟借助缴获的敌军电码本(这些电码本使他的无线电情报人员能拼凑出足立将军的意图)迅速地制订了计划,通过派遣两栖部队分散登陆攻占薄弱据点的办法,分段攻击新几内亚北部沿海的日军战线。这种战术能孤立敌军一心想守住的象马当那样的据点,使它们不起作用。尼米兹海军上将制订海军中太平洋战役下阶段计划时,也利用了破译敌军情报的有利条件。
攻打马绍尔群岛
“先生们,我们的下一个目标是夸贾林岛,”尼米兹在他于十二月十四日在珍珠港召集的会议上这样宣布。这次会议的目的是最后修正进攻马绍尔群岛中日军各主要阵地的计划“燧发枪作战计划”。第五舰队的高级将领们听了他的话个个面露难色。在令人恐怖的培拉瓦战斗之后,本来已经决定首先占领防守薄弱的外围岛屿,然后再进攻夸贾林岛和埃尼威托克岛上的主要基地。当时,美国舰队总司令获得的无线电情报表明,这恰恰是日本人预料会出现的情况。内线各岛屿的日军被抽调出来增援沃吉岛和马洛拉普岛的守军。美军现在内定的计划,是用马金岛和塔拉瓦岛机场起飞的轰炸机袭击这两个岛屿,而攻击部队将直接插到马绍尔群岛的心脏地带,首先在罗伊一那慕尔岛和夸贾林岛登陆。这两个岛屿位于环抱着世界最大环礁湖的五十英里宽的三角形夸贾林环礁群两个相对的角上。攻占这两个岛屿之后,部队将立即进攻埃尼威托克岛。
太平洋舰队总司令制订的越过马绍尔群岛东部诸岛发动进攻的“燧发枪”计划,在一九四四年一月三日的旧金山会议上得到了金海军上将的赞许。他在这次会议上还敦促尼米兹加紧向马里亚纳群岛推进。这一行动将满足参谋长联席会议的需要——获得“超级堡垒”可以起飞轰炸东京的基地,并切断通往加罗林群岛的空中和海上补给通道。“燧发枪”计划认为,没有必要占领长期以来被称为帝国海军的“太平洋直布罗陀”的特鲁克。参加了会议的哈尔西海军中将获准绕过新爱尔兰防守森严的卡维恩基地,占领布干维尔附近没有防御力量的格林岛,孤立拉包尔,以完成他的所罗门群岛战役。绕过敌军坚固据点的战略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第五舰队能否迅速扩充航空母舰部队,因为这种部队可以广泛出击,使被孤立的日军基地无法参战。
海军的这些决定加剧了太平洋司令部同西南太平洋司令部之间的争论。争论的焦点是哪个司令部应当指挥对日本的最后攻势。参谋长联席会议指示尼米兹首先考虑如何孤立特鲁克和绕过卡维恩基地。麦克阿瑟认为,这是不重视他的战役。他希望攻占拉包尔,以便第五舰队以该地为基地来支援他打算发动的对菲律宾的进攻。他作出的反应是再次激烈地批评了“海军阴谋集团”;他认为这是试图阻止他指挥太平洋战争的阴谋。麦克阿瑟要求陆军部长特使奥斯本将军向总统转达他的意见。他对奥斯本说:“海军的这些正面攻击,如塔拉瓦之战,使美国人遭到了灾难性的大局杀,作了无谓的牺牲。”他坚持认为,“海军没有理解太平洋战略”,并保证说,如果让他全面指挥对日作战,这场战争再过一年多一点时间就能结束。
参谋长联席会议对麦克阿瑟的论点报以极其冷淡的态度,他们还不准备采取通过单一的道路进攻东京的方针。但是肯尼将军和萨瑟兰将军在尼米兹于一月二十七日在珍珠港召集的会议上提出了经菲律宾单线推进的有说服力的主张,看来已经说服了这位太平洋舰队总司令。他的参谋班子的研究报告已经表明,计划中对马里亚纳群岛的进攻——夺取有重兵防守的关岛、提尼安岛和塞班岛——可能比塔拉瓦之战还要残酷。第七舰队司令金凯德海军少将也证实,海军的普遍看法是,“一谈到马里亚纳群岛我就不寒而栗”。此后,尼米兹同意支持为修正参谋长联席会议的指示和麦克阿瑟关于单线推进战略的要求所作的努力。
西南太平洋总司令热情地向哈尔西许下诺言:“如果你跟我来,我将使你成为纳尔逊做梦也不敢想象的伟人!”他确信自己的计划能被接受。麦克阿瑟认为,“很大一部分海军”将文给他指挥。然而,刚刚从华盛顿返回的哈尔西海军中将知道,金决不会同意放弃对他的航空母舰特遣队的指挥权。他回答说,他对此邀请感到“荣幸,但是没有资格担此重任”。哈尔西的判断是正确的。绕过马里亚纳群岛,集中力量攻打菲律宾的战略在华盛顿遭到金海军上将的强烈反对,他说这个建议是“荒谬的”。他得到了阿诺德将军的支持,因为阿诺德希望攻占马里亚纳群岛,作为他的B—29 轰炸机袭击日本时的主要基地。
当关于太平洋战略的这场舌战在华盛顿激烈进行的时候,“燧发枪作战计划”已经开始实施。经过两次推迟之后,最后确定一九四四年一月的最后一天为进攻发起日。人们充分吸取了培拉瓦岛战斗的教训,战列舰连续三天猛烈轰击了夸贾林环礁湖两侧的两个目标岛屿,从塔拉瓦和马金起飞的陆基轰炸机破坏了贾卢特岛和米利岛上的小机场。斯普鲁恩斯的四个航空母舰特遣舰队袭击了沃吉岛和马洛拉普岛,另一些特遣舰队集中力量进攻夸贾林。
凯利,特纳海军少将再次担任了两栖部队的总指挥。阿图登陆战的老兵、查尔斯·科利特少将的第七步兵旅负责夸贾林南线部队的战术指挥。理查德·康诺利海军少将指挥新建的海军陆战队第四师组成的北线部队,这支部队的任务是攻占那个五十英里宽的环礁湖另一个角上的一对小岛罗伊一纳穆尔岛。希尔海军少将负责对马朱岛的进攻;预料用陆军第二十七师的一个营就能迅速完成这项任务。在攻占夸贾林之后,运输舰将运载两个海军陆战队营和团后备队继续前进,去攻打埃尼威托克岛。
斯普鲁恩斯担任第五舰队和历来规模最大的海军战场的总指挥。他掌握着三百七十五艘军舰、七百架以航空母舰为基地和四百七十五架以陆地为基地的飞机;他的任务是把五万三千人的攻击部队运送到太平洋上相距三百多英里的这三个岛屿上去。米彻尔海军少将的第五十八特遣舰队包括十二艘航空母舰、八艘快速战列舰、六艘巡洋舰和三十六艘驱逐舰,任务是包围这几个分散的敌占岛,并且作好准备,在日军主力舰队一旦从它在特鲁克的基地冒险出动时迎击和消灭它。米彻尔的特遣舰队是一支庞大的舰队,一九四四年一月二十二日出发之前集结在珍珠港。水兵们开玩笑说,他们可以徒步走过一个钢铁铺成的锚地。
“蓝色大舰队”成功地渡过了太平洋,前去执行“燧发枪作战计划”的精确的时间表上规定的复杂的任务。舰基和陆基轰炸机摧毁了马绍尔群岛上的每一架日军飞机;登陆行动进行得象钟表一样准确,这归功于详细的计划工作。
一月三十一日上午九时五十分,希尔海军少将发出信号说,防守薄弱的马朱罗岛已被占领。西北大约二百三十英里的夸贾林岛,在空军和海军连续轰炸了三天之后,那天早晨“看上去好象被捉到两万英尺的高空然后又扔了下来”。将近五千人的守军虽然经过整个岛屿战争中火力最集中的轰击之后竟然活了下来,但是美军航空母舰在进攻发起时刻发动的袭击使他们陷入极度的混乱,无法真正抵抗第四海军陆战队在火力掩护下发动的两栖攻击。这次势不可当的攻击还不足以迫使疯狂的日军投降;又经过四天激烈的小规模战斗之后,日本帝国在马绍尔群岛的这个防御中心才最终陷落。
在环礁湖对面,罗伊岛和纳慕尔岛的守军遭到康诺利海军少将的军舰在发起进攻前一天进行的炮击之后,没有能完全恢复精力。由于“近战能手”康诺利(他从此而知名)的功劳,美国步兵只用了四十八小时多一点的时间就攻占了这两个岛屿和连接两岛的狭窄堤道。在组成世界上最大环礁的这九十七个小岛上肃清残敌的战斗开始了。“疯狂的霍林”·史密斯少将对海军大加赞扬,因为海军的轰击效率极高,使美军在征服一个有八千多人据守的日军要塞时只牺牲了四百人。特纳在战后说:“我们为这项任务投入的兵力和舰只也许太多了,但是我情愿这样。这使我们少牺牲许多人。”
“燧发枪作战计划”最初阶段的迅速获胜,使斯普鲁恩斯有可能接受尼米兹的建议,紧接着实施该作战计划的第二阶段,第五舰队不再回珍珠港。他们现在的有利条件,是可以缴获所有日军基地的最新海图。一九四四年二月十四日,特纳和他的司令宫们聚集在两栖部队的新旗舰“洛基山号”上,为进攻西北三百六十英里的埃尼威托克岛制订最后的计划。米彻尔的特遣舰队奉命前去攻打西面约八百英里的特鲁克,以便把日本在加罗林群岛的这个中太平洋要塞孤立起来,使之不能参加整个战役。这次袭击将是定于二月十八日在埃尼威托克登陆的前奏。美国飞机于二月十七日隆隆飞抵特鲁克壮观的锚地上空,但是使飞行员们感到失望的是,那里连日本帝国海军舰艇的影子也没有。古贺几天前在听到美国第五舰队到达马绍尔群岛的报告时便逃到比较安全的帕劳群岛去了。美国人对特鲁克连续袭击了两天一夜,摧毁敌机二百七十五架和二十多万吨辅助敌舰。由于袭击了特鲁克,美国海军在进攻马里亚纳群岛和日本的内层防御圈之前,不必先进攻加罗林群岛了。
在围困特鲁克使其不再是有效的海军基地的同时,特纳的部队正在进攻埃尼威托克岛。海军陆战队和第二十七步兵师的联合后备队在一天之内就攻克了恩格比岛;在那里缴获的日军文件表明,与美国先前获得的情报相反,日军在环礁湖对面的帕里岛和埃尼威托克岛上驻扎了强大的守军。这一发现使美军紧急修改了第二天的攻击计划,从原定的用少量部队在两个岛上同时登陆,改变为把全部后备队调上去,在海军猛烈轰击之后用强大的兵力先后在这两个岛上登陆。然而,第二十七步兵师的纽约国民警卫队用了两天半时间才征服埃尼威托克岛,而海军陆战队只用了不到一天时间就粉碎了附近的帕里岛上的一切抵御。
美军对马绍尔群岛的猛烈攻击粉碎了日军外层防御圈,为向一千英里以外的马里亚纳群岛挺进开辟了道路。特鲁克——太平洋的直布罗陀——被围困起来,外围岛屿上的其他日本驻军同外界的联系也被切断了。美军的进攻势如破竹,接连攻克了吉尔伯特群岛和马绍尔群岛,使帝国统帅部大为震惊,因为它原来指望旷日持久的战斗将使美军进军速度缓慢,因为他们要冲破重重岛屿屏障杀出道路。东京现在发现,从新几内亚到帕劳群岛和马里亚纳群岛的堡垒岛屿内层防线不能更好地抵抗美军日益强大的力量,感到惊恐。美国航空母舰在二月第三周对关岛、塞班岛和提尼安岛的攻击使守军损失了二
百多架飞机。“近战能手”康诺利海军少将准确地估价说:“马绍尔群岛之战真正敲碎了日本的外壳。这一仗在他们的外层防线上打开了相当大的缺口,足以立即加以利用。这使他们来不及加强贯穿整个马里亚纳群岛的内层防线。”
这次失败使帝国陆军和海军参谋人员之间旧日的敌对重又抬头;他们为选择保卫帝国的上策相持不下。山本想通过“海军的决战”决定太平洋战争胜负的梦想,虽然在中途岛已使他遭受灾难,但是他的继承人对此并未放弃。由于不断建造新的航空母舰,联合舰队仍然是一支不可轻视的强大力量,但是它不大可能象东条首相对日本国民保证的那样,成为能够消灭对手并保卫日本的“大东亚无故舰队”。美国太平洋舰队前一年大大扩充了实力,目前已占据绝对优势。然而,日本海军参谋本部仍然确信,他们可以引诱美国第五舰队同日军决战;他们将利用岛屿基地作为“不沉的航空母舰”,来打击进入内层防御圈的美国特遣舰队。
帝国陆军参谋本部反击说,既然海军没有能守住外层岛屿防御圈,这说明靠他们的计划守卫不了被东条称为“最后的防线”的马里亚纳群岛、加罗林群岛和帕劳群岛。一些将军甚至建议主动撤退,集中兵力坚守菲律宾和福摩萨,在那里进行陆上决战。
为了解决僵持的战略分歧和对军事领导人施展权威,东条首相以特鲁克遭到袭击为借口解除了海军参谋长南云海军中将的职务。东条派驯服的岛田繁太郎海军大将接替了他。东条还解除了杉山元元帅的职务,由他自己担任陆军参谋总长。这是朝着首相独裁迈出的重要一步,虽然政府的宣传坚持说,这些变动是在“天皇直接指导”下进行的。
美国在特鲁克取得的突破的确动摇了日本帝国的基础。炸弹和炮弹可能尚未落到本上诸岛,但是美国航空母舰袭击加罗林群岛期间击沉了大批商船,大大增强了美国潜艇战的效果。这场潜艇战到一九四四年春天已经切断了日本帝国的海上生命线。
无声的战争
战争开始时,日本拥有六百多万吨商船。事实可能已经证明,这个运载能力刚好能满足在这个分散的岛屿帝国运输货物和军用补给品的需要。但是东京政府几乎完全没有注意建立曾经帮助英国赢得对付德国潜艇的大西洋战役的那种有效的船舶管理机构;当他们意识到这个问题时已经太迟了。陆军征用了大批商船作为货船从日本开出;其实他们本来可以利用别的船只,因为有许多船常常空船到南面的国家去运回从“共荣区”掠夺的货物。已经被培养成象英国皇家海军那样野心勃勃的帝国海军也同样犯了轻视潜艇部队和潜艇战的错误。英国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取得了沉痛的教训,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刚好及时想起了这个教训。然而,尽管轴心国伙伴们的水下战取得了极大的胜利,帝国海军仍然执述不悟,看不到护航战术的必要性。
美国在珍珠港事件之后立即宣布了在太平洋进行不受限制的潜艇战的政策。由于鱼雷质量不高和美军指挥官们作战缺乏积极主动,这种战术最初只取得了有限的结果。由于滥用无线电情报,最初总是让太平洋舰队的潜艇穿越整个大洋跟踪敌人的巨型军舰,而不是集中力量封锁日军的主要运输线。在头六个月中,美国潜艇只击沉了三十五条日本商船,还不如能干的德国潜艇在大西洋一次巡逻中击沉的船只多。东京海军参谋本部作出的反应就反映了美国潜艇的拙劣战绩。他们在福摩萨建立了“第一护航舰队”,任用的是年龄过大的军官,分派给他们的只有几艘古老的驱逐舰。护航效率低是不重要的,因为在整个一九四二年日本损失的船只不到七十万吨,而德国人在大西洋每个月差不多击沉这样的数量。那一年日本造船厂建造了一百多万吨新船,补充损耗绰绰有余。
直到灾难性的第一年的年底,美国潜艇战才开始整顿。查尔斯·洛克伍德海军少将从领导驻扎在布里斯班的小舰队的地位晋升为太平洋舰队海军陆战队司令。他原先在伦敦当武官,在那里有机会研究关于德国潜艇袭击英国航运生命线情况的第一手材料,被召回以后最初负责指挥从澳大利亚各港口出击的一些小舰队。他在那里很快就断定,他的舰艇性能不佳——在开进荷属东印度群岛时多次不能击沉军舰或阻止护航力量薄弱的运输舰队——一定是因为鱼雷质量不高和他手下的艇长们缺乏积极主动精神。实验证明,这个问题在技术上的原因,是标准的美国“马克十七式”鱼雷控制潜水深度的装置不合格,如果不调整这种装置,鱼雷就会从目标军舰的龙骨下面穿过而无损于军舰。他们发出订货单,要求改进不精确的装置,但是一九四三年头几个月没有取得多大进展。
那一年,洛克伍德先后撤换了将近三分之一的艇长。比较年轻而积极主动的指挥官们击沉敌舰的比率仍然与他们发射鱼雷的数量不一致,显然是因为他们的鱼雷存在严重缺点。洛克伍德命令在夏威夷进行了一系列彻底的试验,向峭壁标靶发射鱼雷,结果发现鱼雷的磁性和接触起爆器不可靠。
那年年初在华盛顿举行的一次会议上,他发牢骚说:“如果军械局不能向我们提供打中就炸的鱼雷或比玩具枪大的枪炮,那么,看在上帝面上,让舰船局设计一种有钩的篙吧,我们好用这种篙把目标舰的装甲板扯下来。”尽管说了这样刻薄的话并不断地催货,直到一九四三年九月第一批新型“马克十八式”鱼雷才交到他的太平洋潜艇部队手里。又过了几个月才终于解决了初期遇到的这个问题。
一九四三年击沉的日本商船将近一百五十万吨,但是他们的造船厂提供的油轮数有了净增长。一九四四年初,美国的潜艇战终于开始见效了。洛克伍德模仿德国多尼茨海军少将的潜艇战术,组织了靠无线电情报指挥的潜艇小队,在吕宋海峡附近袭击过往船队——敌人的许多条航线都经过这里。珍珠港的小舰队被调到前线,从中途岛的前进基地,然后从攻占的那些小岛出发作战。太平洋舰队的潜艇和麦克阿瑟的海军司令的潜艇(他的小舰队在布里斯班由小詹姆斯·法伊夫海军少将予以整顿)的成功率开始急剧上升。
无线电情报和破译电码工作在帮助美国潜艇巡逻队集中力量打击日本日益减少的商船方面所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w,J.霍姆斯领导的设在珍珠港的太平洋舰队无线电小组将仔细分析敌人船队的信号和关于它们所在位置的报告,每天中午用无线电发出消息。随着日军损失的增加,东京的海军参谋本部试图加强反潜措施。他们在前一年秋季已在冲绳建立了由神代海军中将领导的“大护航司令部”。分配给他几艘护航航空母舰、一个空军大队和一些驱逐舰,但是这支部队在声纳探测和护航任务方面都没有经过充分的训练,而且规模太小,建立得太迟。
日军缺乏武器和护卫舰,也没有进行充分的训练,因而为他们的船队提供的掩护只不过是象征性的。他们的船队在一九四四年春天扩大了几倍,因为要向受到威胁的岛屿防御圈紧急运送部队和补给品。日本人拼凑起来的缺乏护航力量和纪律松散的商船队简直是乌合之众,使美国潜艇艇长们更容易取得成功。一九四四年一月,击沉日军船只二十九万四千九百零二吨——是整个战争中最高的月击沉数,也是对东京的明确警告:对他们的岛屿防线和船队的攻击正在加速。尼米兹在这个月里取得了一系列大胜利,使麦克阿瑟担心,他的西南太平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