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太平洋战争-第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也不可能接受这样的看法:他是蓄意阴谋损失二千三百五十三条美国人命,十九艘舰只和一百五十架飞机来保证使全国士气大振团结参战。更难以想象马歇尔和斯塔克竟然会赞同这种牺牲。而且仍然把飞机从夏威夷防线撤往菲律宾,这又是一个迹象,说明不论原先的警告是什么,部没有包括袭击珍珠港的详细情况。
  以太平洋舰队为日本公开进攻的目标最明显的迹象隐藏在“魔术”小组截获的与驻檀香山领事馆的往来电报里——也是命该如此,这些材料一直等到十二月七日下午才译出来。若是华盛顿有确实的证据说明珍珠港即将遭到袭击,可以设想本来是会立即向夏威夷的指挥官们发出警告的。从马歇尔和其他的人对于规定下午一时为日方向国务院递交最后答复的期限一事的反应来看,这一点是明显的。答复是在那个重要的日子清晨五时过后不久收到和译出的;但是由于参谋长出去骑马的时间比通常星期日去骑马的时间长,在他十一时三十分左右来到办公室之前是不能采取任何行动的,曾向太平洋的各司令部发出了最后警告,但是命运再次从中作梗,使警报未能及时送到珍珠港,因为马歇尔偶然拒绝了海军作战部长提出要去发电报的建议;马歇尔不曾得到通知,因而不知道陆军与谢夫特堡之间的联络临时中断了。
  这一系列不幸的偶然事件,还有这位将军在那个关系重大的早晨长时间不在办公室,总是成为争论中的重要问题,有关珍珠港祸事究竟是怎么酿成的争论目前仍然很激烈。更为引人入胜有待回答的问题有:联邦调查局对一九四一年八月的波波夫报告为什么没有多加注意呢?朝鲜一个间谍小组的公开出面人物韩吉秀从住在洛杉矶一家旅馆里的日本海军军官们那里窃取的那份军事计划密件后来的结果如何呢?是谁把暗示十二月七日的警告登在十一月二十六日一期的《纽约人》杂志上的?杂志上有一张画的横幅标题是:“注意、警告、戒备!”画着几个人在一个地下掩体里玩一种叫做“可怕的加倍”的骰子游戏,画的上端还画着德国的双头鹰徽。在这本奇怪的杂志的第八十六页上有这样的话:“我们希望你们永远不必在防空洞里度过漫长的冬夜,但是我们刚才还在想。。作好准备总是合乎常识的。”可是更奇怪的是第一百页上的一方广告,画着两只骰子,显出××①字样,连同骰子的另外几面的数字安排看起来可以读做:一个骗局的行动时刻是在第十二个月的第七天,二十四小时中的第五个小时。袭击珍珠港事件发生后,联邦调查局调查了这个奇怪的巧合。他们发现,为这场并不存在的赌局登可疑的广告的人是君主贸易公司(用的是假名),来办事的是一位白人男子,他拿来了排好的印刷版,付了现金。更奇怪的事情是,他们认定的嫌疑犯几周之后显然是突然死亡,从现场情况看来是英国密探除掉在纽约的纳粹特务的典型作法。难道《纽约人》杂志上的警告是真的吗,难道是德国人在设法提出警告?珍珠港的故事使人着迷之处正是这些至今仍无答案的问题。
  ① 双十字有骗局之意。——译者
  海军情报局战时工作班于中的一名军官乔治·林上校在三十九年后作的证词又给这个难解的谜增加了曲折,这段证词提到在日本飞机袭击后几小时向OP20G 人员提出的一个最奇怪的要求:
  午后不久,GZ 来到监听处把我叫到一旁。他问我们是否能够把一份电报译成紫色密码发出,使我很为难。这种要求是我以前从未想到过的,'我'不得不作一番飞快的考虑然后才说我们能办到,不过这件工作做起来非常之慢。我记得我接着说了一些类似这样的话(大概是并不必要的):“我希望,不论这份电报想要达到什么目的,都必须是头等重要的。最后,日本人终于会发现我们的计谋,肯定会重新评价他们所有的密码系统,包括军用密码。多年的工作成果就会付之东流,我们也许会有几个月或者几年看不懂日本的电文。”GZ 点点头就走了,他说他会通知我的。虽然我现在记不起来了,但是他后来一定回来过,表示事情不办了。我感到这不是GZ 的主意;是来自上级的。我当时和后来都没有问过GZ。我不相信他会告诉我——我没有必要知道。
  听到萨福德中校的那些“来自上级”的奇怪要求,如今仍然令人感到惊奇,就象当时一定使林上校感到惊奇一样。在战争已经爆发之后还向日本人发出信号,其目的何在——难道是企图瞒过情报记录?我们也许永远也不会知道了,因为提出要求的人已经不在人世了。但是倘若试行了这个计谋,而敌人也发现了美国人已经识破他们最机密的通讯渠道到了何等程度,他们又及时修改了他们的密码,说不定美国海军就得不到使中途岛的胜利有了可能的那些情报——则整个太平洋战争的过程就有可能改变。
  
  参加本书翻译的有:
  王伟、夏海涛:第1 章,第3—18 章,第31—36 章;
  李增国:第2 章;
  祝平一:第19 章:
  叶进:第20—24 章;
  陆幼甫:第25—27 章;
  卞长川:第28—30 章;
  程毓燕:第37—38 章。
  中译本责任编辑邓蜀生。
  一九八五年一月

    
 :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